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时间依赖性” 与“浓度依赖性”抗生素

“时间依赖性” 与“浓度依赖性”抗生素

2010-08-31 4页 doc 31KB 105阅读

用户头像

is_868207

暂无简介

举报
“时间依赖性” 与“浓度依赖性”抗生素“时间依赖性” 与“浓度依赖性”抗生素 “时间依赖型”抗生素: 范围: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 定义:当4×MIC时,MIC和PAE已达最大值,即杀菌效应便达到了饱和的程度,再继续增加血药浓度, 其杀菌效应不会再增加 特点:无首次接触效应,当浓度低于MIC时,不能抑制细菌生长,浓度达到MIC时,可有效地杀灭细菌   “浓度依赖型”抗生素: 范围: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生素 定义:当血药浓度超过MIC甚至达到8~10×MIC时,可以达到最大的杀菌效应 特点:⑴有首次接触效应(first exposure ...
“时间依赖性” 与“浓度依赖性”抗生素
“时间依赖性” 与“浓度依赖性”抗生素 “时间依赖型”抗生素: 范围: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 定义:当4×MIC时,MIC和PAE已达最大值,即杀菌效应便达到了饱和的程度,再继续增加血药浓度, 其杀菌效应不会再增加 特点:无首次接触效应,当浓度低于MIC时,不能抑制细菌生长,浓度达到MIC时,可有效地杀灭细菌   “浓度依赖型”抗生素: 范围: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生素 定义:当血药浓度超过MIC甚至达到8~10×MIC时,可以达到最大的杀菌效应 特点:⑴有首次接触效应(first exposure effect)    ⑵有较长的抗生素后效应,因此这类药物临床疗效的关键是提高药物浓度,所以给药的关键是剂量,给药的时间间隔也逐渐转向一天一次疗法。因为药物毒性与峰值浓度相关,故一天一次给药时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保证其安全性. 【常识】“时间依赖性” 与“浓度依赖性”抗生素 字体: 小 中 大 | 打印 发表于: 2007-8-01 13:21    作者: sdyxjs    来源: 山东药学技术网 “时间依赖性” 与“浓度依赖性”抗生素 “时间依赖型”抗生素: 范围: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 定义:当4×MIC时,MIC和PAE已达最大值,即杀菌效应便达到了饱和的程度,再继续增加血药浓度, 其杀菌效应不会再增加 特点:无首次接触效应,当浓度低于MIC时,不能抑制细菌生长,浓度达到MIC时,可有效地杀灭细菌 “时间依赖型”抗生素要求考虑其“持效时间”   持效时间=超过MIC的半衰期时间+药物的PAE时间   它已成为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   关键是延长和维持药物的有效血药浓度的时间而不是药物浓度 血清药物浓度高于MIC的时间%(%T>MIC值) %T>MIC值=超过MIC的半衰期时间+药物的PAE时间+ 40%~50%的有效血药浓度时间 %T>MIC值时间段,是衡量时间依赖性抗生素杀菌活性的主要药效动力学参数,也是最好的疗效预测参数。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T>MIC至少在40%~50%时,才可能提供最优化的疗效和产生最低细菌耐药性 为了延长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血药浓度,使40%以上的给药间歇时间能达到MIC以上,其有以下5种: ⑴采用延长其排出的药物 泰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cilastatin) 艾罗迪=氨苄青霉素+丙磺舒(probenecid) ⑵低剂量多次给药 ⑶持续静脉给药 ⑷选用长半衰期而作用相等的β-内酰胺   类抗生素 ⑸先静滴后口服同类抗生素,作序贯治疗 “浓度依赖型”抗生素: 范围: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生素 定义:当血药浓度超过MIC甚至达到8~10×MIC时,可以达到最大的杀菌效应 特点:⑴有首次接触效应(first exposure effect)          ⑵有较长的抗生素后效应,因此这类药物临床疗效的关键是提高药物浓度,所以给药的关键是剂量,给药的时间间隔也逐渐转向一天一次疗法。因为药物毒性与峰值浓度相关,故一天一次给药时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保证其安全性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为浓度依赖性抗生素,一日给药一次,不仅疗效与一日2 ~3次静点疗效相同,而且耳肾毒性也有所减轻,这是因为肾脏的皮质和内耳的淋巴液中的药物积聚量较小有关。6岁以上可选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时间依赖型”抗生素: 范围: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 定义:当4×MIC时,MIC和PAE已达最大值,即杀菌效应便达到了饱和的程度,再继续增加血药浓度, 其杀菌效应不会再增加 特点:无首次接触效应,当浓度低于MIC时,不能抑制细菌生长,浓度达到MIC时,可有效地杀灭细菌 “时间依赖型”抗生素要求考虑其“持效时间”   持效时间=超过MIC的半衰期时间+药物的PAE时间   它已成为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   关键是延长和维持药物的有效血药浓度的时间而不是药物浓度 血清药物浓度高于MIC的时间%(%T>MIC值) %T>MIC值=超过MIC的半衰期时间+药物的PAE时间+ 40%~50%的有效血药浓度时间 %T>MIC值时间段,是衡量时间依赖性抗生素杀菌活性的主要药效动力学参数,也是最好的疗效预测参数。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T>MIC至少在40%~50%时,才可能提供最优化的疗效和产生最低细菌耐药性 为了延长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血药浓度,使40%以上的给药间歇时间能达到MIC以上,其方法有以下5种: ⑴采用延长其排出的药物 泰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cilastatin) 艾罗迪=氨苄青霉素+丙磺舒(probenecid) ⑵低剂量多次给药 ⑶持续静脉给药 ⑷选用长半衰期而作用相等的β-内酰胺   类抗生素 ⑸先静滴后口服同类抗生素,作序贯治疗 “浓度依赖型”抗生素: 范围: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生素 定义:当血药浓度超过MIC甚至达到8~10×MIC时,可以达到最大的杀菌效应 特点:⑴有首次接触效应(first exposure effect)          ⑵有较长的抗生素后效应,因此这类药物临床疗效的关键是提高药物浓度,所以给药的关键是剂量,给药的时间间隔也逐渐转向一天一次疗法。因为药物毒性与峰值浓度相关,故一天一次给药时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保证其安全性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为浓度依赖性抗生素,一日给药一次,不仅疗效与一日2 ~3次静点疗效相同,而且耳肾毒性也有所减轻,这是因为肾脏的皮质和内耳的淋巴液中的药物积聚量较小有关。6岁以上可选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
本文档为【“时间依赖性” 与“浓度依赖性”抗生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