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的临床护理

2017-03-18 3页 doc 8KB 28阅读

用户头像

is_569018

暂无简介

举报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的临床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的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6h内行早期静脉溶栓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溶栓前的准备、溶栓期间的护理以及溶栓后的康复指导和健康教育。结果本组32例患者经过及时救治及护理措施,26例患者完全符合冠状动脉再通标准,再通率为81.25%(26/32),5例未达到再通标准,1例由于急性左心衰竭导致死亡。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时进行早期静脉溶栓,并给予溶栓前、中、后期密切全面地护理配合,可以显著提高心肌梗死的救治率和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的临床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的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6h内行早期静脉溶栓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溶栓前的准备、溶栓期间的护理以及溶栓后的康复指导和健康教育。结果本组32例患者经过及时救治及护理措施,26例患者完全符合冠状动脉再通标准,再通率为81.25%(26/32),5例未达到再通标准,1例由于急性左心衰竭导致死亡。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时进行早期静脉溶栓,并给予溶栓前、中、后期密切全面地护理配合,可以显著提高心肌梗死的救治率和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死亡率。  【关键词】溶栓;急性心肌梗死;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急危重症之一,有数据显示,约为50%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往往于发病1h内死亡[1],该病发病急,病死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形成的血栓使冠状动脉急性闭塞,相应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及早给予救治是提高该病救治率的关键,早期溶栓治疗可以及时挽救即将濒死的心肌细胞,缩小梗死病灶区域的范围,使阻塞的冠状动脉血管再通,实现心肌的血流灌注,提高冠脉再通率,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生存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46~74岁,平均年龄(56.7±4.4)岁。32例患者均于发病后6h内入院就诊,经过分析判断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心电图、心肌酶等检查确诊,符合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且无溶栓禁忌[2]。前间壁心肌梗死15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10例,下壁心肌梗死5例,下壁并侧壁心肌梗死2例。  1.2治疗方法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检查确诊后行血糖、心肌酶、肌钙蛋白、电解质等血液检查。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给予300mg肠溶阿司匹林嚼服,并给予8mg重组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5000U肝素静脉注射,于5min内注射完毕。同时静脉滴注42mgrt-PA,于1.5h内滴完,静脉微量持续泵入1000U/h肝素,根据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调整给予肝素的具体剂量,注意维持ARTT时间保持约70s。静脉微量泵入24h停止后,于皮下肌内注射肝素500U,连续6d。  1.3护理  1.3.1溶栓前的护理患者入院后送往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并行心电监护,保证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病房必须保证安静。持续给氧3~5L/min,保持患者呼吸道顺畅,以帮助患者逐渐改善心肌细胞缺氧、缺血症状。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和生命体征变化,如:血压、脉搏、体温、呼吸等。为患者快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为避免反复穿刺,可采用留置针输液,选择前臂较粗的血管,比较容易固定。严格把握溶栓治疗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治疗前需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溶栓治疗的治疗过程及注意事项,并告知治疗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获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与配合。由于急性心肌梗死会使患者呼吸困难,有窒息感,恐惧使患者紧张焦虑,心率加快,反而加重心肌缺血,因此必须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让患者尽量消除恐惧紧张,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治疗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准备好治疗所需的全部药物及仪器,如阿托品、多巴胺、利多卡因等抢救药品以及血压监测仪、除颤器、心电图机等抢救仪器。  1.3.2溶栓期间的护理溶栓期间进行心电图监护,溶栓前心电图为基础值,溶栓后立即记录心电图,每30分钟打印全导心电图1次,连做4次,详细记录心电图的确切日期、时间、ST段抬高值,特别注意观察ST-T演变,以判断溶栓效果和及时发现再灌注心律失常。  听取患者主诉,溶栓时每15分钟记录患者胸痛部位、程度、持续时间等,溶栓后2h内评估胸痛是否迅速缓解和消失是判断冠脉再通的有效指标。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监测血压、心率、脉搏,以防止并发症,及时采取抢救措施。  1.3.3溶栓后的护理溶栓治疗结束后,冠状动脉内仍然有残余狭窄,容易造成二次心肌梗死,可遵医嘱给予患者抗凝治疗,口服拜阿司匹林、波立维,配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以保证再通的冠状动脉避免发生血流堵塞情况[3]。抗凝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皮肤黏膜有无出血倾向,监测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  治疗后嘱咐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不可有任何大幅度的动作,防止脱落的栓子逆流。治疗后1d可指导患者下床进行简单活动,此时活动是最佳的康复时间[4]。但活动前需做好充分准备,活动内容需科学合理,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饮食方面需注意少食多餐,切勿过饱,忌刺激性食物,食物不可过热或过于粗糙,否则会损伤消化道黏膜。  患者出院需给予其正确的出院指导,叮嘱患者按时、正确地服药,定期回院复查,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可及时调整药物及用量,一旦发现并发症可及时给予治疗。并教会患者及其家属简单的急救措施。  2结果  本组32例患者经过及时救治及护理措施,26例患者完全符合冠脉再通标准,再通率为81.25%(26/32),病情转好并出院,5例未达到再通标准,1例由于急性左心衰竭,抢救无效后死亡。  3小结  通过此次对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早期溶栓护理可以体会到,早期溶栓治疗可以显著提高冠脉再通率,使心肌及早得到保护。而溶栓治疗的效果及并发症的防治与治疗各期的护理措施密切相关。相关护理人员必须加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熟练掌握溶栓治疗的各个流程、方法、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以及并发症的处理等,在溶栓治疗各期给予全面、全程的护理配合,以帮助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溶栓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1]李凤香.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的护理体会.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3):1316-1317.  [2]丁先琼.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疗的护理配合.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6):112-113.  [3]曾尚梅.15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观察和护理.当代护士(专科版),2012(5):88-90.  [4]钱德芳.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的护理体会.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9):1815-1816.
/
本文档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的临床护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