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历史上经济危机

2010-03-25 29页 pdf 751KB 95阅读

用户头像

is_973933

暂无简介

举报
历史上经济危机 目录 近百年主要经济危机 1、1929年经济危机................................................................................................................1 2、二战后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1957年-1958年)..........................................................2 3、二战后第二次世界经济危机(1973年到 1975年) .........
历史上经济危机
目录 近百年主要经济危机 1、1929年经济危机................................................................................................................1 2、二战后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1957年-1958年)..........................................................2 3、二战后第二次世界经济危机(1973年到 1975年) ......................................................4 4、二战后第三次世界经济危机(1980年-1982年)..........................................................6 5、1987黑色星期一................................................................................................................7 6、日本经济危机:.................................................................................................................8 7、1994年墨西哥泡沫经济危机..........................................................................................10 8、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1 9、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11 10、百年来经济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和特点 .....................................................................17 美国经济现状情况 1、宏观数据好于预期,经济下滑趋势缓解 .......................................................................19 2、美国通胀将出现逐步回落...............................................................................................21 3、美国房地产行业有望明年复苏.......................................................................................22 4、次级债现状分析...............................................................................................................24 5、这次危机与 1929年区别.................................................................................................24 美国经济未来预期 1、美国经济和美元走势的历史分析 ...................................................................................25 2、对美国经济的复苏的判断...............................................................................................26 3、依据美国经济对美元指数的研判 ...................................................................................27 附图: 黄金走势与历史事件……………………………………………………………………….28 原油价格与历史事件……………………………………………………………………….29 铜价格与历史事件………………………………………………………………………….29 近百年主要经济危机 1、1929年经济危机 1929-1933年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危机。工业生产下降的幅度是之前历 次危机所从未有过的,国际贸易额的实际贸易量也出现历史上第一次的下降。不仅生产下降 的幅度惊人,而且,其延续时间也异常持久。在以前的危机中,生产下降的延续时间不过几 个月,而这次却是几十个月。以美国为例,由危机时的最低点恢复到危机前水平所需的时间, 煤、生铁、钢等都长达四十多个月。因此,1929-1933年危机成为资本主义历史上时间最长 的世界经济危机。 1929-1933年的危机的极度深刻性和其空前持久性结合在一起,使这一次危机具有极大 的破坏力,它使资本主义工商业大幅倒退,使整整几十年生产力的发展成就付之东流。『一 战』前的各次危机通常使生产水平倒退一二年,倒退四年或四年以上的情况极少。而 1929-1933年的危机却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水平大约后退到 1908-1909年。其中 美国退到 1905-1906年,德国退到 1896年,英国退到 1897年。这次危机不仅限於生产和商 业范围,而且也扩展到银行信用系统,以及外汇和债务等领域。生产过剩危机中商品价格下 跌,使工业资本家、手工业者、农民等债务人难以支持,从而使许多公司和企业主遭到破产。 美国、德国和法国有几万个股份公司因此倒闭。不仅资本家破产,而且实际上某些资产阶级 国家也破产了。 1931年 9月,英国被迫放弃金本位制,宣布英镑贬值,震动了世界各国。英联邦以及许 多同英镑联系的欧洲国家的金本位制都跟著垮台了。1933 年 3 月间,资本主义世界信用、 货币崩溃的浪潮袭击了美国。美国银行倒闭之风更加剧烈。到 1933年,美国银行共倒 闭 11730家,企业倒闭 252000家。1933年 3月 4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其就职之日,不得不 宣布银行『休假』,随即关闭纽约金融中心,并放弃了金本位制。 1929-1933 年的危机是空前深刻和空前剧烈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宣告了主张『放 任主义』的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失灵。危机明,资本主义单靠本身内在的力量已经不容易 从危机中爬出来了。於是,鼓吹通过加强『国家乾预』来刺激经济和保持『充分就业』的凯 恩斯主义便应运而生。凯恩斯主义企图利用加强『国家乾预』经济的人为措施来克服危机, 消除失业和防止革命。 总的来看,危机进一步加强贸易保护,调整了各国经济的相对地位。英、德、日等国应 对危机的措施及时正确,其国际市场份额提高;美、法两国的应对措施则显得迟缓、乏力, 国际市场份额大幅下降。美国的损失特别值得注意。美国在世界工业总产量中的比重从 1929 年的 48.5%下降到 1938年的 32.2%,低于 1913年时的 36%。美国所拥有的巨额战债化为乌 有,外国投资大量抽回,1938年,美国国外投资存量减少为 115亿美元,比 1929年减少三 分之一。美国的国际贸易地位也急剧下降。1929年至 1938年,美国的进口份额由 12.2%降 至 8.1%,出口由 15.6%降至 13.4%。英国则依靠其广大的殖民地夺回了世界贸易总额的首席 位置。英联邦地区(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南非等)建立帝国关税特惠制。德国也在 其统治区及殖民地(欧洲大陆及拉丁美洲部分国家)实施贸易封锁。在亚洲市场上,美国的 贸易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日本和德国。美国是靠第二次世界大战才重新夺回失去的国际市场 份额,并再度称雄世界的。 2、二战后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1957年-1958年) 二战决定性地改变了世界经济地图。战争期间,美国非但没有遭到战争的直接破坏,其 生产能力反而有了巨大增长。从 1939 年到 1942 年,美国工业生产即增加近一倍,1945 年 又比 1940 年增加 116%。1948 年,美国工业生产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的 54.6%, 出口贸易占 23.9%,还集中了世界 3/4的黄金。不仅如此,美国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十分 明显。1950 年美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为英国的 3 倍,西德的 4 倍,是日本的更多倍。美 国制成品的生产为西德的 6倍,为日本的 30倍。美国煤矿的生产率比英国、西德高 3-4倍, 是法国的 7倍。因此,战争刚结束时,美国的政策是利用美国统治的全部优势,为美国资本 取得最有利的地位,迫使各国开放市场,接受价廉物美的美国货,摧毁德国、日本、英国、 法国、意大利的经济,夺取这些国家对殖民地的统治和影响,从而实现美国独霸西方世界的 美梦。为达此目的,美国对盟国援助只用于救急,不是帮助盟国重建生产体系;援助都附有 “排除国际商业中的一切歧视待遇的协议”,并且在货币和贸易体系中,美国不让各国 为平衡支付而限制贸易。最重要的是,美国以防止德、日再次侵略他国为名,制定了拆毁德 国、日本军事工业的计划,从根本消灭这两个新兴工业强国的竞争能力。如果这一切都成为 现实,则美国将成为新的世界工厂,而欧洲和日本将成为美国的原材料及初级产品加工地, 那里的经济需求将无法增长,一个长达二十多年的繁荣期也就不可能出现。 事实上,美国的这一商业野心并没能实现。随着美国商品大量输入各国,随着拆毁德、 日两国军事工业的进程的开始,欧洲和日本国内失业工人大量增加,各国共产党势力迅速壮 大,美国不得不更弦改张。美国统治精英终于发现,他们的头号敌人是苏联社会主义阵营, 而不是欧洲和日本,因此美国对外经济政策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变化,变消灭竞争对手为扶 植竞争对手。主要措施有三,一是著名的马歇尔计划;二是停止拆毁德国和日本的军事工业; 三是允许日元、英镑、马克等货币贬值,例如日元贬值到 1美元兑 360日元,从而减少美国 货对各国市场的冲击,并使各国有能力对美出口。此后,由于朝鲜战争爆发,日本又成为美 国军火的前线供应商,发了一笔战争财。此外,美国以盟国的保护伞自居,军费长期居高不 下,也增加了美国产品的出口成本。这些措施从效果来看,可以一言以蔽之,即美国采取了 单方面自由贸易,而允许各国贸易保护的友好态度。此后,欧洲和日本生产能力得以重建, 内需扩大,给美国商品提供了更大的市场;欧洲和日本产品输出美国的数量不断增长,但却 仍不足以平衡来自美国的进口,美国进出口仍然保持大额顺差,世界经济进入良性循环。 这一时期的经济周期呈现出若干新特点。其一是,危机期间物价上涨,即所谓“滞胀”。 形成滞胀的原因很多。从微观机制上看,二战以后,工会力量普遍增强,形成所谓名义工资 的增长刚性,而雇主对付工资增长的办法便是提高产品价格,从而形成工资与物价螺旋上涨 的成本推动型长期通货膨胀趋势。石油涨价也可归于这一大趋势,但情况更复杂一些。在第 一次石油危机以前,由于石油生产国相互竞争,石油价格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而相应的工 业品却不断涨价。石油生产国之间加强团结后,就相当于工人加强了团结,石油价格迅速上 涨,导致物价上涨。从宏观上看,二战后至七十年代末期,各发达国家都程度不同地实行凯 恩斯主义政策,用财政和货币手段扩大需求,需求拉动型的涨价成为通货膨胀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此外,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和浮动汇率制取代固定汇率制,汇率贬值成为国际竞争的 战略工具,从而使通货膨胀带有主动的战略意义。因此,战后至七十年代末期,通货膨胀是 发达资本主义各国的长期现象,只是程度有别而已。但是,与二战前相同的是,国内国际的 竞争依然十分激烈,尤其是国际竞争日益加剧,过多投资追逐过狭市场的矛盾并未解决,因 此世界经济危机还是会不断降临,只是危机更多地表现为企业破产、开工率下降、投资下降、 库存增加,而较少地表现为价格下降。 另一个新特点是危机的同步性下降,即使是同步性危机,其严重程度也相差较大。其原 因在于,各国经济竞争力距离较大,各国干预经济的程度增强,因此各国经济的独立性也有 所增强。例如,从 1950年到 1966年,美国发生过 1953年到 1954年危机,1957年到 1958 年危机,1960年到 1961年危机,而此期间西德经济却一直没有发生实质性危机,只是每次 美国危机时西德的经济增长率都有所下降。1966年到 1967年,西德经济发生危机,但美国 此时却正经历着二战后的一次长期繁荣。但是,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为标志,各国竞争力 差距再度接近,各国间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危机的同步性又显著增强。继 1973年到 1975 年的严重世界经济危机后,西方各国都经历了一段低增长高通胀的滞胀期,接着就是 1979 到 1982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各国失业率都上升到空前水平,然后是 1990年到 1991年的世 界经济危机,各国无一例外深陷其中。九十年代后,美国经济表现异常,在欧洲和日本经济 长期不景气的前提下,走出了一波低通胀高增长的所谓“新经济”,其实是巨大的泡沫经济, 似乎各国危机的同步性又被打破了。但紧接着就是自 2000年 3月开始的更加严重的世界经 济危机,美国经济泡沫破灭,带动欧洲、日本经济进一步衰落。 1957 年-1958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是在二战结束至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国际经济良性 循环阶段发生的。问题在于,良性循环中各方的收益却并不平衡。日本和西德工资低,货币 定值低,随着投资不断扩大,其国际竞争力迅速提高,贸易顺差不断增长。而英国和美国则 相对衰落,经济增长率只有德、日的一半左右。英国存在经常性的贸易逆差,英镑危机频繁; 美国的贸易顺差也不断缩小,至 1958年时第一次出现 33.5亿美元的国际收支逆差,导致大 量黄金外流。 危机以前,各发达国家都出现投资高涨,其中以日、德为最。从 1955年到 1957年,美 国的投资增长率也超过 10%,被认为是战后美国经济最繁荣的时期。但是,由于美国的工 资和汇率较高,国际竞争力相对下降,美国的投资最容易出现过剩。1957年 3月起至 1958 年 4月,美国经济落入危机,商品滞销,库存增长,工业生产下降 13.5%,钢铁和汽车等部 门的生产量下降一半以上(这两个部门正是日本和西德发展最迅速的部门),1958年第三季 度固定资本投资同比下降 15.6%,失业率上升到 7.5%,是危机前的一倍。与战前危机不同 的是,这次危机并未导致物价下跌,相反,危机期间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了 4.2%,生 产者价格指数上涨了 2.2%。因此,危机并没有增强美国的出口竞争力,相反,出口竞争力 进一步削弱。1958年美国出口总值下降了 14.3%,贸易顺差从 1957年的 65.1亿美元减少到 35.7亿美元。与此同时,美国资本输出和海外军事开支不断增加,国际收支第一次出现 33.5 亿美元的逆差。这样,美国的危机持续时间延长了。 危机迅速波及加拿大、日本及西欧各国。由于日本对美出口依赖程度高,日本的危机深 度和持续时间仅次于美国。日本危机持续 13 个月,工业生产下降 10.4%,批发物价指数下 降 7.4%。英国(忽略加拿大,因加拿大不是一个独立的工业强国)紧随其后,危机持续 13 个月,工业生产下降 3.7%。而西德的危机持续时间却只有 4个月,工业生产下降仅为 1.4%。 由此可见,虽然美国仍然是世界经济的龙头,也是世界经济危机的震中和首发地,但是美国 经济地位已经明显下降,不足以向外转嫁危机,因此不能最先摆脱危机。相反,西德经济却 具备了向外转嫁危机的能力,成为摆脱危机的领头羊。 美国仍然用财政和货币两手对付危机。财政方面主要是增加公路和住房建筑支出(36.5 亿美元),增加军费(58亿美元),从而使 1958年 1959年国债总额增加 142亿美元。在滞 胀的前提下,支出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使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加大。提高利率,则通货 膨胀可以控制,但危机会加深;反之,则通货膨胀会加剧。无论如何,美国于 1959年 2月 工业生产指数超过危机前最高点,进入周期性高涨阶段。但高涨仅持续一年,又落入 1960 年-1961年危机中。这次危机一定程度上是 1957-1958年危机的余震,也是美国国际竞争力 进一步下降的体现。危机期间钢铁产量下降 48.2%,汽车产量下降 43.3%,建筑业下降 33.6%。 失业率最高上升到 7.1%,全失业人数达 500多万,半失业人数 400多万,在业工人的工资 也有较大下降。危机期间,还爆发了战后第一次美元危机。危机随后即影响了英国、西德、 日本等各国,但除英国外,程度都比较轻,因此这次危机没有被认为是同期性世界经济危机。 3、二战后第二次世界经济危机(1973年到 1975年) 从 1961年到 1969年,美国经济经历了一个长达 8年的繁荣期。危机使美国工业的工资 成本有一定幅度的下降,美国的出口竞争力有所改善,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大力推行扩张性 财政政策,越南战争不断升级带动军费支出猛增,国内需求不断膨胀,更重要的是,六十年 代是美国企业设备更新的高潮,企业现代化投资占全部厂房设备投资的 60%-70%,劳动生 产率年均增长率高达 3.4%。这一繁荣期可分为两个阶段,1961 年到 1965 年为第一阶段, 经济增长迅速,物价比较稳定。此后投资过热,通货膨胀压力加大,至 1966年下半年即出 现严重的生产过剩。就国际经济而言,1965 年上半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1966 年至 1967 年西德爆发经济危机,增加了美国进出口的压力。只是由于侵越战争升级,军费开支猛增, 才阻止了一场危机的到来。代价是累计财政赤字高达 604.5亿美元,再加上信贷扩张,为 70 年代的恶性通货膨胀埋下了祸根。同时,美国贸易顺差不断缩小,到 1968 年时已不到 10 亿美元,国际收支则连年巨额逆差。1969年至 1970年,由于尼克松采取紧缩性政策,并开 始分期从越南撤军,美国经济终于开始新一轮危机。危机从 1969年 10月到 1970年 11月止, 工业生产下降 8.1%,其中设备和耐用品制造业面临日本和西德的激烈竞争,降幅最大,分 别达 17.4%和 15.6%。失业率上升为 6.1%,而且带有长期性和结构性,1972 年经济进入新 的高涨阶段后,失业率仍停留在 5%的水平上。此次危机还伴随着严重的财政货币危机,通 货膨胀加速发展,美元危机频仍。1970 年,美国财政赤字和国债猛增,国际收支逆差进一 步扩大,黄金储备急剧减少。 但是,这次危机对西德和日本的影响仍然较小,虽然德、日两国生产亦一度有所下降, 但是它们的国际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由于德、日两国经济增长的带动,加上美国政府所采 取的美元贬值、减税、扩大政府支出、加速折旧等一系列措施,美国的危机亦得以摆脱,从 1972年起,美国工业生产又进入周期性高涨。 这次高涨持续了 23个月。由于美元贬值,美、日、德之间的竞争进一步激化。为增强 各自的竞争优势,除各国货币竞相贬值以外,各国制造企业纷纷开始向海外迁移,世界市场 需求进一步萎缩。因此,全球范围的生产过剩加速到来。终于,1973年 12月,一场二战后 规模最大、程度最深的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了。 触发这场危机的是石油涨价。1973年 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石油售价从每桶 2.48美元上涨至 11.65美元。在一个需求螺旋萎缩的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暴涨使需求萎缩 突然加剧,生产过剩的危机爆发了。 在美国,危机从 1973年 12月持续到 1975年 5月,GNP下降了 5.7%,工业生产下降 了 15.1%,其中建筑、汽车、钢铁三大支柱产业受打击尤为严重。固定资本投资共缩减 23.6%, 企业的设备投资 1975 年比 1973 年下降 48%。企业和银行倒闭均创下战后的空前纪录。失 业率高达 9.1%,失业人数达 825万。道•琼斯指数从 1973年 1月到 1974年 12月下跌达 41.9%。 而与危机相伴的,则是更加严重的通货膨胀。1974 年美国消费物价上涨 11.4%,1975 年上 涨 11%。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在 1973年 12月爆发经济危机,又在 1975年春或夏走出 危机。 日本受危机的打击更严重。因为日本的石油几乎全部依靠进口,石油价格暴涨后,不但 国内需求萎缩,而且国际收支出现困难。日本工矿业生产指数下降了 20.6%,超过其他主要 工业国。纺织、造船、汽车、钢铁、建筑等主要工业部门生产均大幅下降。1974 年,日本 企业倒闭数创战后最高记录,达 11738家,倒闭企业的负债总额比 1973年高 88%。1975年 倒闭企业超过 1.3万家,刷新了记录。这一规模较大的企业也在这一轮倒闭风潮中倒下,如 阪本纺织公司,东京钟表公司,“兴人”公司等。其中仅“兴人”公司一家即负债 2100亿日 元。官方公布的完全失业人数高达 112万,也创战后最高记录。 英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 11%,其中粗钢产量跌到 12年来的最低水平,小汽车产量下降 了 12%。大批企业倒闭,565的企业开工不足。危机中最高失业月份的失业人数达 125万。 企业纯利率从 1973年的 7.8%下降到 1974年的 4.9%和 1975年的 3.6%。英国股市崩溃,1974 年 12月股价比 1972年 8月的最高点跌落了 76.2%。由于英国工业国际竞争力低下,危机期 间贸易逆差上升到 123亿美元,比 1973年增加了 115%。在生产下降的同时,1974年消费 者物价上涨率却高达 15.9%,1975年又增加到 24.3%。批发物价指数更高,1974年达 48.9%。 西德的工业生产下降 10.9%,首次达到两位数;固定资产投资下降 18.6%,失业人数增至 119.4 万,失业率从 1972年的 1.1%迅速上升到 1975年的 4.7%。但总的来看,西德受影响的程度 比美、日、英等国轻。 为摆脱危机,美国的对策是赤字财政。1975 年财政赤字高达 532 亿美元,是二战后赤 字最高年份 1968年(当时正值越战高峰)的两倍多,而且此后财政赤字基本上是有增无减。 西德三级政府的财政赤字从 27.8亿马克增至 585.5亿马克,而 1966年到 1967年危机时财政 赤字最多仅为 70 亿马克。英国着重控制通货膨胀,通胀率从 1976 年的 16.5%下降到 1978 年的 8.3%,而代价则是经济增长缓慢,工业生产直到 1978年才恢复到危机前的最高点,失 业率也一直保持在高水平上。 日本的应对措施看来最得力。在萧条期间,日本企业减量经营,抑制企业规模的扩大, 同时加强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生产能力数量扩大的投资占设备投资的比重 1965 年占 57.5%,1971 年为 49%,1975 年下降为 24.3%,1978 年更降为 15.3%。经过技术改造,日 本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其中人事费下降 27.8%,金融费节约 27%,库存费用节省 8.9%, 营业所和工厂关闭节减费用 9.5%,其他费用 23.9%。以钢铁工业为例,连铸比从 1973年的 21.2%提高到 1980年的 60.7%。日本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下降到 0.35-0.4之间,而经济合作 与发展组织国家平均为 0.76。这样,日本既有效地抑制了生产过剩,同时又增强了企业的国 际竞争力,为顺利渡过 1980年-1982年世界经济危机奠定了基础。 4、二战后第三次世界经济危机(1980年-1982年) 战后第二次世界经济危机后,各国经济进入滞胀阶段,经济回升、增长乏力,失业率和 通货膨胀率却居高不下。美国经济从 1977年 1月到 1980年 1月为高涨阶段,但 37个月时 间里工业生产仅增长 15.4%,折合年均约 4.8%,比以往各次高涨都低。英国则直到 1978年 才恢复到危机前最高点。连德国、日本经济都落入滞胀,无法自拔。 然而,旧账未清,新账又至。1979 年下半年起,各主要工业国再次陷入危机,而且危 机程度超过上一次。在美国,危机历时三年左右,几经起伏,工业生产指数呈现下降-回升- 下降的 W 型曲线。1979 年下半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油价从每桶 13.77 美元涨到 37.29 美元。油价上涨使成本上升,市场需求萎缩,从而触发了经济危机。公司纳税后利润在 1982 年仅为 556 亿美元,比 1979 年下降 43%。企业倒闭数急剧增加,相当于 1933 年的水平。 失业人口从 1979年 611万增至 1200万,失业率高达 10.8%,刷新上一次的记录。危机期间, 物价普遍大幅度上涨,1980 年美国通货膨胀率高达 13.4%。对外贸易逆差也创下 364 亿美 元的新记录,出口值从 1981年第二季度到 1983年第二季度下降 19.8%。 英国于 1979年 7月陷入危机,于 1981年 5月达到最低点。工矿业生产指数降幅为 12.1%, 刷新上一次危机的记录。其中纺织、冶金、和建筑业下降最大,1981年第二季度与 1979年 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 29.3%,29%和 18.6%。如果不是北海油田的开发,1980年英国工业 生产还要下降 8.2%,GDP还要下降 3%。企业大量破产,失业人数猛增。1980年 8月失业 率达 8.3%,失业人数突破 200万大关,仅次于 30年代的大萧条。和美国同样的是,物价上 涨率达两位数,1979年、1980年、1981年的消费者物价上涨率分别为 13.3%,18%,11.9%, 只是由于撒切尔政府采取以抑制通货膨胀优先的政策,1982 年通货膨胀率才降到 8。6%。 其代价是经济进一步衰退,1979年,1980年,1981年 GDP增长率分别为 1。8%,-2。4%, -2。4%。 由于西德马克不断升值,工资成本提高迅速,国际竞争力下降较快,西德的危机更严重。 从 1980年 3月到 1982年 12月,西德的危机持续了 34个月,时间之长远在其他各国之上。 危机期间,工业生产下降了 11.7%,固定资本投资下降 25.4%,失业率从 3.7%上升至 8.6%, 失业人数从 81.8 万猛增到 203.2 万,同时,则是物价年平均上涨率高达 35%。为了应对危 机,三年里政府的财政赤字分别达到 574亿、761亿和 700亿马克,并出现巨额国际收支赤 字,1980年时逆差高达 286亿马克。 日本受危机的影响最轻。危机持续时间最短,没有出现连续 6个月的生产下降,而且生 产下降幅度很小.以年率计算,1980年,1981年,1982年的实际 GDP增长率分别为 3.5%, 3.4%,3.4%;工矿业的年增长率分别为 4.7%,0.95%,0.35%。同时,物价上涨幅度比其他 国家小。只所以如此,是由于日本企业将上一次危机变成了技术更新的强大动力,重新赢得 了国际竞争优势。这一轮世界经济危机结束后,日本节能型的家电、汽车涌向世界各国,国 际贸易顺差大幅度增加。1985年起,日本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5、1987黑色星期一 黑色星期一是指 1987 年 10 月 19 日(星期一)的股灾。当日全球股市在纽约道琼斯工业 平均指数带头暴跌下全面下泻, 引发金融市场恐慌, 及随之而来 1980年代末的经济衰退。 1987年 10月 16日 (星期五) 纽约股市经过夏季连创新高后, 在当日下跌逾 91 点 (约 5%)。但因时差, 美国东岸时 间较其他各主要金融市场迟开市, 当纽约股市暴跌时, 其他市场己休市, 并未被波及, 甚至 与纽约股市同步的多伦多股市也未受影响。 1987年 10月 19日 (星期一) 当日悉尼股市首先开市未见异动。 香港时间早上 10 时, 香港股市准时开市, 惟恒生指数一开市即受纽约影响恐慌性下泻 120点,中午收市下跌 235点,全日收市共下跌 420.81点,收市报 3362.39 (超过 10%),各 月份期指均下跌超过 300点跌停板。 受香港暴跌影响, 各亚太地区股市全面下泻, 效应并如骨牌般随各时区陆续开市扩展至 欧洲市场, 并最终绕地球一圈回到纽约: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在 10月 19日大幅下跌 508点 (逾 20%)。 10月整体跌幅 整个 1987年 10月下来: • 香港: 10月 20日清晨,香港联交所宣布 10月 20日至 10月 23日历史性地把股市及 期市停市四天,以便清理大量未完成交收。10月 26日,恒生指数重新开市后全日下跌 1120.7 点,跌幅达 33.3%,是有史以来全球最大单日跌幅。全月下跌 45.8%。 • 悉尼: 全月下跌 41.8% • 伦敦: 全月下跌 26.4% • 纽约: 全月下跌 22.6%。10月 19日的跌幅是纽约股市历史上第二大单日跌幅 (最大 单日跌幅是 1914年 12月 12日: 单日跌 24.4%; 最大单日下跌点数是 2001年 9月 17日: 单 日跌 684.81点) • 多伦多: 全月下跌 22.5% 股灾起因 很多人在股灾后感到奇怪, 因当日根本没有任何不利股市的消息或新闻, 因此下跌看似 并无实在的原因, 令当时很多人怀疑是羊群心理、市场失败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或 经济失衡引致股灾, 至今仍在争论。 1986 年,美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发展变为缓慢发展。直接导致经济放缓爆涨停止的“软 着陆”。1987年缓慢地过去了,似乎经济衰退的恐惧并没有马上爆发。股票市场在 1987年 8 月到达了顶峰。接着连续数日,市场大面积下滑。8月,观察员警告,技术分析表明,市场 此时处在一个循环,然而这种说法没有被广泛认同。 股灾后很多人提出不同的理论, 主要认为股灾成因包括: 程式交易、股价过高、市场上 流动资金不足 (illiquidity)和羊群心理。 最多人认同的理论是股灾由程式交易(program trading)引起。程式交易用电脑程式实时 计算股价变动和买卖策略, 在 1970 年代末渐在华尔街盛行, 程式交易令大宗的股票交易和 期指交易可同时买和卖。股灾后很多人说电脑程式看到股价下挫, 便按早就在程式中设定的 机制加入抛售股票, 形成恶性循环, 令股价加速下挫, 而下挫的股价又令程式更大量地抛售 股票。也有人认为股灾前的股市暴涨是由程式交易引起 (上升原理相同, 股价方向相反而已), 而因此造成的股价过高现象引致股灾。 投资组合保险(Portfolio insurance)也是原因之一。所谓投资组合保险,就是当市场下滑 时,为止住损失,就卖掉股票。这里有个前提,就是得有潜在的接盘者。但在那一天,所有 的接盘者都消失了,投资组合保险的操作方式将股价快速往下推。而且,投资组合保险依靠 的是几乎没有限制的资金流动性,但流动性并不总是存在的,资金的流动性有时会干涸。在 每个人都想卖出时,这样的投资策略是不可行的。 经济学家 Richard Roll 认为市场全球化是主因, 因程式交易只在美国盛行, 但没有太 多程式交易的香港和澳洲股市却在 10月 19日当天带头下挫, 因此是因为市场全球化令在一 个主要股市的大幅波动在一天内漫延全球股市。 有理论认为货币政策和经济政策的冲突是原因: 当时美国当局希望让美元升值来压抑 通胀, 因此货币政策的紧缩来得比欧洲货币政策的调整快, 结果令市场对与美元挂钩的港元 信心下降, 令香港股市首先崩挫, 再漫延其他市场。 Jude Wanniski 认为在股灾前七大工业国组织中止 Louvre Accord, 令美元兑日元和西 德马克的汇价不再有保持稳定的保证, 也是令市场失去信心而从股市撤资的原因。 另一理论认为 1987年英国风灾是股灾原因之一: 1987年的风灾发生在 10月 16日 (股灾前 的星期五), 期间作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的伦敦严重受灾, 很多伦敦的经纪和金融业人士当 天无法上班, 而当时并无网际网路交易, 导致大量未平仓的交易无法在周末前交割, 令有关 未平仓交易要渡周末, 这令市场人士不安。 是股灾还是市场调整? 1987 年的股灾并没有像 1927 年的股灾般导致大萧条 (Depression), 因此现在也有意见 认为 1987 年的并非股灾, 而只是自 1980 年至 2000年的一次连续 20 年的牛市中的一次较 大幅的市场调整。 6、日本经济危机: 日本经济危机(20世纪 90年代) 战后,日本在美国的帮助下,经过民主化改革,在确立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利用冷战格 局对日本的有利条件实施了一整套政策措施:制订和平宪法;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大力发展 科技教育;对企业进行科学的经营管理等,使日本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腾飞,在 20世 纪 80年代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但是,冷战结束后, 日本经济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金融危机的暴发导致了全面经济萧条,其持续时间之久, 下降幅度之大,为战后之最,使日本经济发展步入极为艰难的阶段。为此,日本政府从 20 世纪 90年代中期便开始对本国经济体制和模式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和改革。 一、日本经济危机的特点 日本在 20世纪 90年代暴发的经济危机,被称为是日本“失去的十年”。此次危机以 1991 年初四大证券公司舞弊丑闻被曝光为暴发点,经济形势急转直下,从泡沫景气转为衰退和萧 条。与以往经济危机相比,其发生和发展有许多不同点。 (一)经济增长持续低靡 日本经济自 1992年以来持续低靡,平均增长率仅为 0.9%,有 7年时间经济增长率低于 1%。在 1995 和 1996年虽然有短暂的恢复(实际 GDP增速分别达 2.5%和 3.4%),但受亚洲 金融危机影响,在 1997年 GDP增速又跌落到 0.2%,1998年跌落为-0.6%。1999年和 2000 年虽又有所回升,但 GDP的增速也仅为 1.4%和 0.9%。 (二)企业大量倒闭,负债规模空前,失业率攀升 从 1991年开始,资产负债额在 1000万日元以上的倒闭企业每年都达 1万家以上。1995 年达到 1.51万家,1996年虽有所减少,也为 1.48万家,但到 1997年又比 1996年增高 12.5%, 达到 1.64万家。1998年再创新的记录,又有 1.92万家企业破产,比上一年高出 17.1%。与 此同时,倒闭企业的负债规模也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从战后到 1990年的 45年间,倒闭企业 负债规模超过 4万亿日元的仅有一次,即 1985年的 4.2万亿日元。然而,在 1991~1996年 的 6年间,年倒闭企业的负债规模少则 5.6万亿日元,多则 9.2万亿日元,到 1998年则进一 步达到 14.38万亿日元。企业大量倒闭,加之企业实行重建所采取的裁员措施,使日本的失 业人员大幅度增加,在 2000年为 4.9%,2001年 9月为 5.3%。 (三)金融机构相继倒闭,不良债权规模急剧增加,金融系统信用等级评估普遍下降 金融机构的破产和倒闭是以往经济危机没有的,在政府的全面干预和保护下,战后日本 的金融机构超乎寻常地稳定,以致形成了日本金融机构不会破产的神话。然而在这次经济危 机的冲击下,1994 年 12 月,东京协和和安全两家信用社首先倒闭,到 1997 年金融机构倒 闭达到了高峰,就连山一证券和北海道拓殖银行也难逃破产的厄运。这样,日本金融机构不 会倒闭的神话破灭了,不良债权增加了,信用等级评估下降了,严重地危及着企业的生存和 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 (四)设备投资乏力,工业生产下降 在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设备投资特别是民间企业的设备投资在经济增长中一直 起着“引擎”的作用。然而,泡沫经济期间形成的生产能力和生产过剩,以及泡沫经济崩溃 后出现的需求不足,使企业原有的设备开工率大幅度下降,以致工业生产也呈下降的趋势。 (五)居民消费水平下降 日本官方的有关统计数字表明,泡沫经济崩溃后,工薪阶层的实际月收入逐年下降,1998 年比 1997年下降了 1.8%。居民收入的减少势必对占日本国内生产总值 60%的个人消费产生 了不利的影响,而消费不足又影响了生产的扩大和经济的复苏,这也是日本迟迟未能摆脱此 次经济萧条的重要原因。 (六)经济形势恶化导致政局不稳 在经济形势恶化的同时,日本政局也进入了战后最为动荡不安的时期。在 1993年以后 短短的几年里,日本内阁六易其主,各届内阁对国内经济的改革措施或是偏离实际,或是不 能持续,致使日本的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 二、日本经济危机暴发的原因 (一)国际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的变化 国际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的变化是日本此次经济危机暴发的直接原因,也是促使日本 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直接动力。 冷战格局下,为了共同对抗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日本成为西方国家的军事同盟, 美国对日本采取了特殊的扶植政策,日本充分利用美国在资金、技术、资源、市场乃至安全 保障等方面对其的援助潜心发展经济。冷战结束后,这些有利条件不仅逐渐消失,而且在多 极格局的趋势下,美日两国在科技领域,特别是高新技术和双边贸易领域已成为竞争的对手, 甚至在地区经济的主导权上也存在着相互争夺的状况,使日本的贸易体制、生产体制、金融 体制以及流通体制等方面都面临着改革的压力。改革现行经济体制,进一步开放市场,增强 竞争力,已成为日本政府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的局限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的局限,是造成此次经济危机的诱因。 日本 1996年出版的《任务白皮书》中指出:“日本式经济模式曾在战后的经济发展过程 中发挥了相当有效的作用,但在近期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中,⋯⋯这一体制却正在总体上丧 失其有效功能。”因此,旧的模式急需进行改革。 1.改革现行的金融体制。现行的日本金融体制是在战后初期资金短缺的情况下,着眼于 向产业界稳定地提供低息贷款,增强企业出口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而设计的。其基本特征 是: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以阻止资金流向海外;实行人为的低利率政策,以鼓励企业贷款。 其实行的是资金吸收和分配的一元化金融管理体制,即具有日本特色的“官银一体化”体制。 在这种体制下,金融机构的竞争意识淡化,使其自有资金比率不清,经营能力低下,缺乏国 际竞争力。由于日本金融监管机构权力过度集中,使官商勾结,产生了一系列腐败问题。因 此,取消或改革有关规则,加速金融自由化的进程,已成为日本金融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 2.政府行政的质量和效率有待改进和提高。日本金权政治和腐败问题是影响日本政府行 政质量和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政府经济改革的失误也是造成政府行政质量和效率下降的又 一重要因素。 (三)日本企业管理与经营模式的落后导致了此次经济危机 日本企业管理与经营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经营者主导型企业制度、发展目标优先、终 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和企业内工会制。日本这种传统的企业制度正在失去其往日的功效。 随着企业竞争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发展,日本企业制度将在保留其一部分有价值特色的同时, 逐渐向市场导向型的模式转变,企业间的人员流动将增加,“能力主义”在工资制度和晋升 制度中所占的比例将逐渐增大,企业间相互持股关系逐渐削弱,证券市场对企业融资的影响 将越来越大,企业间的关系将日趋松散,企业活动范围也将扩大,走向跨国经营等。但其经 营模式没能随企业变化的形势而及时进行调整,这也是造成此次经济危机的机制性原因。 (四)主导产业选择失误是导致此次经济危机的深层次原因 日本的主导产业选择失误,将大量资金投入房地产及相关产业,不但产生了泡沫经济, 而且影响了产业升级,使其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同美国的竞争步步失利,不得不进行一系列调 整。日本原有的主导产业出现衰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市场饱和需求下降,如家电 行业和汽车行业;二是产业竞争力相对变弱。此次调整必须重新寻找新的主导产业,并通过 新的主导产业来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合理组合,使其重上一个新的台阶。 7、1994年墨西哥泡沫经济危机 1994 年 12 月 20 日,墨西哥财政部长塞拉在与工商界和劳工组织的领导人紧急磋商以 后,突然宣布:比索对美元汇率的浮动范围将被扩大到 15%。这意味着比索将被贬值。尽 管财政部长塞拉表示,比索汇率浮动幅度的这一变动是为了使货币当局在管理比索的币值时 拥有更多的灵活性,但是这一不大的贬值幅度导致人们纷纷抢购美元,因为他们深信,这一 贬值意味着盯住汇率制难以为继。墨西哥中央银行进行了有力的干预,但在“羊群行为”的 刺激下,外国金融投机者和本国投资者依然担心 1982 年的债务危机会重演。仅在短短的 2 天时间内,墨西哥就损失了 50 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只剩下 30 亿美元的储备。 12 月 22 日,即在宣布贬值 2 天后,墨西哥政府被迫允许比索自由浮动。这使得事态 进一步恶化,因为自由浮动后比索又贬值了 15%,更多的外资纷纷逃离墨西哥。与此同时, 股市也大幅度下跌。一场震惊全球的金融危机终于成为现实。墨西哥金融危机的“导火线” 是比索贬值,无怪乎国外学术界亦将这一金融危机称作“比索危机”。但是,贬值并非必然 会诱发危机,因为墨西哥在 1954 年和 1976 年实施的两次贬值并没有带来危机。可见,1994 年墨西哥金融危机的爆发,是一系列经济和政治问题在各种不良因素的作用下发生质的变化 的必然结果,不是墨西哥政府所说的“运气不好”。 金融危机使墨西哥受害匪浅。根据最保守的估计,危机使墨西哥损失了 450 亿美元, 相当于墨西哥国内生产总值的 16%。1995 年,墨西哥的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 6.9%,是本 世纪初墨西哥革命爆发以来经济增长率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通货膨胀率超过 50%,而实 际工资则降低了 20%。消费者无法偿还住房贷款和其他贷款,大量企业倒闭。与危机前相 比,失业人口增加了 200 万。仅在 1995 年 1 月和 2 月,倒闭的企业就达 19,300 家,占 全国企业总数的 3%,25 万人因此而失业。 1995 年 1 月 31 日,克林顿总统终利用其行政命令,前所未有地从美国汇率稳定基金 (ESF)中动用了一大笔资金。这笔资金加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清算银行和一些商业 银行的援助,共计 530 亿美元。这一援助有效地稳定了墨西哥的金融形势。从 1995 年第四 季度开始,墨西哥经济开始逐步走出危机。 墨西哥货币危机爆发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是从 1990年起,其经济发生了一系列 的变化:首先是高利率吸引了大量外资的涌入,每年流入量达 250至 300亿美元;其次是实 际汇率逐步持续上升,损害了其出口商品的竞争力,造成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赤字增加到每 年约 230亿美元(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 7%);再次是国内储蓄率急剧下降,上 1990年的 19% 降到 1994 年的 14%左右,同时,国内投资和生产率停滞,经济成长率仅为 2%。第二是墨 政府推行控制通货膨胀措施之一的稳定汇率政策时间过长,使外国投资者觉得这是一种隐含 的“汇率保障”,为他们减少了风险,因而吸引了外资证券投资的涌入。然而大部分外资被 用来增加消费,投资和外贸出口并未显著增长,这就使整个经济过份依赖外资。一旦外资流 入减缓,外汇储备就大量减少。外国投资者一旦察觉,便开始把投资于股票证券的资金回撤 回本国,由此触发了危机。 8、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 1997年 6月,一场金融危机在亚洲爆发,这场危机的发展过程十分复杂。到 1998年年 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7年 6月至 12月;1998年 1月至 1998年 7月;1998年 7月到年底。 第一阶段:1997 年 7 月 2 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 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 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 一片混乱。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 际炒家的攻击对象。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 击。印尼虽是受“传染”最晚的国家,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10 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 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台湾当局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一天贬值 3.46%,加大了对港币和香港股市的压力。10 月 23 日,香港恒生指数大跌 1211.47 点;28 日,下跌 1621.80点,跌破 9 000点大关。面对国际金融炒家的猛烈进攻,香港特区政府重 申不会改变现行汇率制度,恒生指数上扬,再上万点大关。接着,11 月中旬,东亚的韩国 也爆发金融风暴,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 1 008∶1。21日,韩国政府不得 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危机。但到了 12月 13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又降 至 1 737.60∶1。韩元危机也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 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于是,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第二阶段:1998 年初,印尼金融风暴再起,面对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国际货 币基金组织为印尼开出的药方未能取得预期效果。2 月 11 日,印尼政府宣布将实行印尼盾 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的联系汇率制,以稳定印尼盾。此举遭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美国、西 欧的一致反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扬言将撤回对印尼的援助。印尼陷入政治经济大危机。2 月 16日,印尼盾同美元比价跌破 10 000∶1。受其影响,东南亚汇市再起波澜,新元、马币、 泰铢、菲律宾比索等纷纷下跌。直到 4月 8日印尼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一份新的经济改革 达成协议,东南亚汇市才暂告平静。1997 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得与之关系密切 的日本经济陷入困境。日元汇率从 1997年 6月底的 115日元兑 1美元跌至 1998年 4月初的 133日元兑 1美元;5、6月间,日元汇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 150日元兑 1美元的关口。随 着日元的大幅贬值,国际金融形势更加不明朗,亚洲金融危机继续深化。 第三阶段:1998 年 8 月初,乘美国股市动荡、日元汇率持续下跌之际,国际炒家对香 港发动新一轮进攻。恒生指数一直跌至 6 金融危机 600多点。香港特区政府予以回击,金融 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和期货市场,吸纳国际炒家抛售的港币,将汇市稳定在 7.75 港元兑换 1美元的水平上。经过近一个月的苦斗,使国际炒家损失惨重,无法再次实现把香 港作为“超级提款机”的企图。国际炒家在香港失利的同时,在俄罗斯更遭惨败。俄罗斯中 央银行 8 月 17日宣布年内将卢布兑
/
本文档为【历史上经济危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