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近10年抗衰老穴位的临床应用及研究

近10年抗衰老穴位的临床应用及研究

2010-03-05 4页 pdf 529KB 53阅读

用户头像

is_672358

暂无简介

举报
近10年抗衰老穴位的临床应用及研究 ·68 · 比掌握利用,但各类临床报道中对临床疗效标准不一 致,故常有出入,存在一定差异,对针灸治疗带状疙疹 的机理研究甚少,大多停留在临床疗效的观察,对治疗 规范化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鱼待解决的间题。 参考文献: Ill腾松茂,宋文革,李虹虹,等.火针点刺治疗老年性带状疤疹12例 [Jl.上海针灸杂志,2005,24(1):21 〔幻 燕汉云.围刺和经穴泻刺法治疗带状疤疹96例【Jl.上海针灸杂 志,2005,24(6):11 [3l郝晋东,孟宏,图娅.针刺治疗带状疙疹手法举隅仁1l.上海针灸杂 ...
近10年抗衰老穴位的临床应用及研究
·68 · 比掌握利用,但各类临床报道中对临床疗效不一 致,故常有出入,存在一定差异,对针灸治疗带状疙疹 的机理研究甚少,大多停留在临床疗效的观察,对治疗 规范化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鱼待解决的间。 参考文献: Ill腾松茂,宋文革,李虹虹,等.火针点刺治疗老年性带状疤疹12例 [Jl.上海针灸杂志,2005,24(1):21 〔幻 燕汉云.围刺和经穴泻刺法治疗带状疤疹96例【Jl.上海针灸杂 志,2005,24(6):11 [3l郝晋东,孟宏,图娅.针刺治疗带状疙疹手法举隅仁1l.上海针灸杂 志,2003,22(6):40一41 [4]盛丽,张丽,蒋中越.磁化针治疗带状疤疹的疗效观察Dl.上海针 灸杂志,2003,22(6):31 [5」刘成森.灯草灸治疗带状疤疹25例〔1l.上海针灸杂志,2004,23 (4):11 [6〕李海辉,王恒.直接火灸法治疗带状疙疹疼痛【Jl.上海针灸杂志, 2004,23(7):36 [7〕竺炯,邦胜,赖永贤.麦粒灸治疗急性带状疤疹40例疗效观察[1l. 上海针灸杂志.2003,22(4):10 [8l孙文观,孔志风,同慈军.刺血拔魄治疗带状疤疹疗效观察[J].辽 宁中医杂志,2004,3100:920 【列 张玉美.针刺结合拔姗治疗带状疙疹17例[1l,上海针灸杂志, 2002,21(1):5 [101傅鸿亮.圈刺、刺络拔雄为主治疗带状炮疹58例〔1l.上海针灸杂 志,2004,23(6):20一21 【川 朱景绪,回建奇.梅花针结合拔火嫩治疗带状疙疹46例〔J〕.陕西 中医,2004,25(10) :926 [12]吴昊.体针结合回旋灸治疗带状疤疹临床观察[Jl.针灸临床杂 志,2003,19(3):55一56 [13〕宋守江.隔蒜围灸加针刺治疗带状疙疹66例〔Jl.中国针灸, 2003,22(9):539 [14〕周如钢.梅花针加拔火嫩、艾灸治疗带状疙疹26例【1l.江西中医 药,2005,36(4) :60 [15〕孙敬青.三通法治疗带状疙疹55例【Jl.上海针灸杂志,2004,23 (8):28 [16〕田晓良,刘宪良,樊成恩,等.梅花针配合普鲁卡因治疗带状疙疹 30例〔Jl.中国针灸,2002,21(12):836 [17〕刘风菠,付美香.针药并用治疗急性带状疤疹45例疗效观察[1]. 上海针灸杂志,2004,23(4):23 [18]张丽蓉,陈卫卫.絮刺火罐结合中药治疗带状疙疹的疗效观察 [J].上海针灸杂志,2004,23(6):18一19 [19]张永玲.针灸合用超激光疼痛仪治疗带状疙疹疗效的临床观察 [.1l.华西医学,2005,20(1):128一129 [201董联合.针刺加神灯照射治疗带状疤疹65例【Jl.现代中医药, 1005,(1):50一51 [21〕庞素芳,鲍家铸,刺络拔雄围刺为主治疗带状疤疹疗效观察[J1. 中国针灸,2003,22(4):207一209 [22〕朱玉景,王秀军,王卫红.激光针火针加拔旅治疗带状疙疹196例 Dl.上海针灸杂志,2004,23(6):22 收稿日期;2006-01-04 近10年抗衰老穴位的临床应用及研究 张京晶’,林忆平2 c1.云南中医学院2003级研究生,云南昆明650200;2.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昆明650000) 摘 要:通过对近10年有关针灸杭衰老穴位应用文敲的检索,对针灸抗衰老穴位进行回顾性综述,总结 各种杭衰老穴位的.冷床应用及研究,并提出自己对针灸杭衰老在穴位应用上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健词:偷穴应用;杭衰老;综述 中图分类号:R2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一0779(2006)06- 0068一03 21世纪,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人类 平均寿命不断延长。同时,人类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 严峻挑战。据统计,全世界60岁以上的老人占人口总 数的10%以上。目前我国老年人已超过1.3亿多,专 家预测,到201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2.8亿。 因此对衰老和抗衰老进行研究已成为医学研究的一个 热点。 对衰老的研究,由于衰老机理极其复杂,目前抗衰 老的治疗方法也不同。中医对于预防疾病摄身养生, 历代医家非常重视运用经络针灸手段作为防病保健延 缓衰老的一种养生方法。瑜穴作为机体疾病的反映点 和治疗疾病的治疗点,“内连脏腑、外络肢节”,为防治 疾病提供了可行的“场所”。近年来有关抗衰老穴位的 应用和研究日益深人。现将近10年来有关的研究概 况综述如下。 1经络与肺穴 脑穴“内连脏腑、外络肢节”。与脏腑、经络密切联 系,发挥着反应病证、协助诊断,接受刺激、防治疾病的 作用。 《素问·气府论》解释脆穴是“脉气所发”。,《灵枢· 小针解》解释说:“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 灌诸节者也”。《素问·调经论》说:“五脏之道,皆出于 经隧”,《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 外络于肢节”,明确指出脏腑一经络一腑穴之间的关 系。上述经文,说明经络与腑穴的密切关系。经络和 腑穴又归属于脏腑;瑜穴各归属于某一条经,而每一条 经又各隶属于某一脏腑。《灵枢·邪客》说:“肺心有邪, 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 针灸临床杂志2006年第22卷第7期 ·69 · 于两脾;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胭”。张介宾《类经》注说: “凡病邪久留不移者,必于四肢八溪之间有所结聚,故 当于节之会处索而刺之。”说明脑穴在病理状态下具有 反应病候的作用。《千金翼方》更进一步指出:“凡孔穴 者,是经络所行往来处,引气远人抽病也”。《素问·五 脏生成篇》说:“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 少十二俞,此皆卫气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 去之。”说明瑜穴不仅是气血输注的部位,也是邪气所 客之处所,又是针灸防治疾病的刺激点。如果在体 的穴位上施以针或灸,就能够治疗所属脏腑的某些疾 病,同样,脏腑的某些病证又通过经络在相应的瑜穴上 反应出来。瑜穴防治疾病的关键也正是通过接受适当 的刺激以通其经脉,调其气血,使阴阳归于平衡,脏腑 趋于和调,从而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2 抗衰老穴的临床应用 2.1单穴应用 2.1.1古代保健常用瑜穴 2.1.1.1·延年益寿常用穴 早在《扁鹊心》中就提出:“保命之法,灼灸第一 ⋯⋯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院⋯⋯虽未 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又云:“余五十时,常灸 关元百余壮,⋯⋯渐至身体轻健,羡进饮食⋯⋯每年常 如此灸,遂得老年康健”。《外台秘要》:“三里养先后天 之气,灸三里可使元气不衰,故称长寿之灸”。《类经图 翼》:“神阔行隔盐灸,艾灸至三五百壮,不惟疾愈,亦且 延年”。 2.1.1.2 防治疾病常用穴 孙思邀在《千金要方·卷二十九》中又提到“凡人吴 蜀地游官,体上常须两三处灸之,勿令疮暂痊,则痒病 温疟毒气不能著人也”。《针灸大成》提出“宜急灸三 里、绝骨四处各三壮”以预防中风。《医说·卷二》云: “患风疾人,宜灸三里者,五脏六腑之沟渠也,常欲宣 通,即无风疾。”《资生经》中记载1位八十有余仍身强 体壮的柳公度的切身体会“予旧医者教灸气海,气遂充 足。自是每岁须一二次灸之”。 由此可见,古人常选用:气海、关元、命门、足三里、 神阅等脑穴,以补益元气,调和阴阳来达到延年益寿、 预防疾病、延缓衰老的目的。 2.1.2 现代常用的抗衰老瑜穴 2.1.2.1 足三里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合穴,五脑穴之一,回阳九针 穴之一,性属土经土穴。“合治六腑”,有理脾胃,调气 血,主消化,补虚弱之功效。灸足三里,可温中散寒,健 运脾阳,补中益气,宣通气机,导气下行,强壮全身。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足三里 正是通过补后天以养先天,使元气不衰,脾气健运,邪 不可干,以达防病治病的作用的。现在临床上主要用 于强壮防病和治疗肚腹疾病。此外,现代研究发现足 三里还广泛影响机体的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 统等[1,27。2.1.2.2 涌泉 涌泉穴,又称地冲、地衙、厥心穴,为足少阴经的起 始穴,是足少阴之脉的井木穴,肾经的子穴,又为回阳 九针穴之一。《灵枢·本输》篇云:“肾出于涌泉,涌泉者 足心也”,张隐庵注:“地下之水泉,天上之行生也”。采 用药物敷贴足底部涌泉穴,乃为历代医家所用。聂氏 等[[3,4〕实践证明,采用以上方法治疗,具有益肾填精,引 火下行,引血下行,降逆平喘,开窍醒志和宁心安神等 功效,以调和阴阳,治病防病。 2.1.2.3 神姻 神网穴,俗称脐眼、气舍、命蒂等,属任脉经穴。 《道藏》曰:“脐为后天之气舍”。系血脉之蒂,为精、气、 神、血往来之要。督脉“贯脐”、“过脐中央”。任行身 前,督行身后,一为“阴脉之海”,一为“阳脉之海”,故脐 通过任督两脉可总理人体诸经百脉、五脏六腑。是十 二经脉之根,是人体气机运转的重要枢纽。神阂穴有 回阳救逆、固脱之功。灸神阀穴可回阳救逆、温中止泻 固脱,亦可调理脾胃、补益气血、温脾暖肾,以行气血, 益肾健脾,从而达到养生延年的目的[[5,6)0 目前其它抗衰老穴位中命门、百会、会阴等穴临床 上常与其它穴配合使用,单穴应用较少,就不一一赘 述。 2.2 组穴应用 2.2.1按脆穴功效配穴 艾灸保健抗衰老选穴在功效上有相对的特异 性[[7]。以经典经络理论任脉的神脚、关元、气海,督脉 的命门、大椎,膀胧经的膏育、肾俞、志室,胃经的足三 里等为常用。特别是气海、关元、膏育、足三里四穴,俗 称人身四大强壮穴。 关元、气海、神阅位于人身原气所居之处。原气 者,五脏六腑之根,十二经脉之本也。故灸以上3穴能 补原气、益下焦、壮肾阳、填精髓。窦氏特别推崇关元 穴,“一年辛苦惟三百,灸取关元功力多,健体轻身无病 患,彭祖寿数更如何”。命门、肾俞、志室3穴,肾俞者, 肾之精气输注于腰部的俞穴也。3穴都能补肾壮阳、 强筋壮骨。大椎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穴。督脉 者,阳脉之海也。故灸大椎能补全身之阳气而益命门 之火。膏育旁临肺俞、心俞、厥阴俞,能补肺宁心、益气 活血。特别是足三里,古人灸之最多。足三里是胃经 的合穴、下合穴,又是强壮要穴。常灸足三里,有健脾 和胃、补益气血的作用。 刑氏[[a7等认为,‘。以效论穴”即是以脑穴功效进行 JCAM.坦.,2006, Vol. 22, NO. 7 排列组合,将主治病症列于功效之下,有利于临床随证 选穴。补虚弱穴是具有回阳固脱、益精填精等作用的 脑穴。可用于阳气虚衰、肾精亏虚所致的腰痛膝软、阳 痪早泄,或四肢酸软、疲乏无力等一派虚弱症状的疾 病。常用补虚弱穴有:关元、气海、神网、命门、腰阳关、 脊中穴、肾俞、志室、脾俞、胃俞、膏育俞、肺俞、足三里、 太溪、照海、然谷。临床常根据不同症状,随证加减以 上穴位。 2.2.2 按经络理论和脑穴学说配穴 从经络理论看,曹氏认为[191,衰老的发生是因为随 着年龄的增长,长期受到外感六淫之邪,内伤七情之 因,跌仆外伤之祸及各种疾病的影响,人体的经络功能 逐渐衰退,推动无力,气血运行失调,造成经络痕阻不 通,痕血停滞。脏腑得不到正常滋润濡养而升降失常, 出现脏腑气衰,精气亏耗,气血化生作用减弱,代谢障 碍,加重了癖血形成的恶性循环,最后导致衰老甚至死 亡。所以说机体经络功能的盛衰,对生命活动全过程 有着特殊指导意义。正如《灵枢·经脉》篇说:“经脉者, 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经脉运行 阻滞可引起疼痛,故“不通则痛”,气血运行受阻,经脉 失于濡养,可造成肢体麻木等病症。取穴原则为先辨 证为哪条或哪几条经脉病症后,再循经取穴,以通其经 脉,行其血气,激发、调节并活跃经络气机,使寮滞行 散,血脉通畅,调节内脏器官组织的功能,加速气血化 生和污秽痰浊疲阻等病理废物的排泄,从而达到防病 保健的作用。杨氏认为〔’。〕,三阴交与足三里合用,可 调脾胃、助运化、通经络、调气血,加隔姜灸,可强壮身 体、防病抗衰。腑穴学说中,以特定穴的应用为多,其 中又以五脑穴的应用多见。抗衰老瑜穴也常根据这一 理论临证配伍使用,以达防病保健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常用的配穴方法有:俞募配穴、原络配穴及五瑜穴、八 脉交会穴、交会穴等特定穴单独或综合配伍使用。而 又因某个脑穴常常是具有几种特殊治疗作用的特定 穴,故有时选穴原则上就综合了几种配穴原则和方法。 如:李氏[[111就应用背俞穴及相应临证配穴治疗衰老症 状抗衰老。方法:取同名脏腑的十二对背俞穴再临证 配伍如大椎、膏育、足三里、定喘等穴指按以达防病保 健的目的。以上2种理论常综合使用,增强了脑穴配 伍的理论支持和临床选穴应用。 2.2.3 耳穴 针灸在抗衰老穴位应用中,耳穴的临床应用也比 较常见。在抗衰老作用上也起到一定疗效。罗氏〔121 以《灵枢·口问篇》:“耳是宗脉所聚之处”,《灵枢·本脏 篇》:“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经 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为 理论来源,通过长期临床实践,认识到耳穴正是通过沟 通经络,疏通经气,调整机体阴阳、气血的作用,使机体 气血平和,阴平阳秘,从而提高人体抗病能力,有效预 防生理性衰退的作用来达减缓衰老的目的。常选耳穴 有:心、肝、脾、肺、肾、神门、交感、尊麻疹区、皮质下、小 肠、胃、感冒穴、耳后的上背、中背、下背。 3 实验研究 3.1体穴研究 现代研究表明:刺激三阴交、合谷、曲池、内关、委中、 承山、太溪等穴,能调节内分泌、平衡免疫系统,健脾、益 肾,延年益寿。并对部分穴位做了详细深人的研究。 吴氏[13〕等在足三里、神阀穴艾条保健灸观察对老 年及老年前期者肾虚症状积分、头发微量元素、血液流 变学、血痪证和生物学年龄等的影响。结果:肾虚症状 积分显著下降,肾虚程度明显改善;头发中的锰、锌、 铜、钙增加;改善老年及老年前期者血液流变学7项指 标,老年者指标改善似乎更好些;保健灸还能改善体内 的察滞状态,治疗老年血疲证,预防老年冠心病等心血 管疾病;降低老年人生物学年龄;调整老年人的脂质代 谢,防治老年性血脂升高和动脉硬化、冠心病等。 李氏〔141等针刺老年大鼠的“足三里”、“关元”穴, 并观察对脑、心、肝、肾组织中一氧化氮(NO)、超氧化 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变化以及对单核巨噬 系统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针刺能调节脑心肝肾组 织中NO的含量;能提高脑心肝肾组织中抗氧化能力, 使SOD的含量增高,MDA的含量降低;能提高单核巨 噬系统的吞噬指数。结论:针刺“足三里”、“关元”穴有 明显抗衰老作用。 吴氏〔151等用艾条灸中老年人的神阀穴,发现艾条 灸可升高老年人血清T细胞亚群的CD +2,CD+4,降 低CD + 8,增大CD + 4/CD + 8的比值,并能调整血清 IgG,妙,调节体液免疫;同时灸神阅可以降低高血脂 病人的血清总胆固醇, HD13一C,升高HDL2一C,从而 降低高血脂患者的动脉硬化指数;降低血中过氧化脂 质,提高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王氏等[161 研究表明:灸神胭穴可明显降低血清甘油三醋(TC)水 平,对高密度脂蛋白一C(HDL一C)中2种作用不同的 亚组分(HDL2一C, HD13一C)的比例有一定的调整作 用,并能促使起转运胆固醇作用的HDL一C升高,并降 低HDL一3的水平,从而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保 护血管内皮细胞,延缓衰老。秦氏〔171等研究发现:神 阀穴穴位贴敷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 显降低过氧化脂质(LPO)水平,有效清除自由基,提示 神胭穴贴敷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 肾俞穴,廖氏〔181等研究表明它对红细胞免疫功能 具有调节作用,针刺肾俞可以明显升高红细胞免疫翁 附促进因子(RFER),改善红细胞免疫功能,在抗衰老 针灸临床杂志2006年第22卷第7期 ·71 及疾病防治方面有积极作用。赵氏〔191等艾炫灸老年 大鼠的关元穴三壮可提高老年大鼠已降低的大脑皮层 NE、下丘脑MH、血清T4和脾脏IL一2活性,降低大鼠 血清的TRH。提示艾灸关元穴可以不同程度调整神经 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功能。 3.2 耳穴研究 姜氏侧等在老年人耳穴心、肝、脾、肺、肾、内分 泌、内生殖、缘中、皮质下等耳穴压丸,结果:耳穴压丸 同样可以降低老人的血清MDA,升高血清SOD。提 示:耳穴压丸法有抗衰老用。 4 穴位特异性研究 穴位是存在特异性的,穴位之间还存在拮抗和协 同作用。同样,抗衰老穴也存在特异性、穴位之间存在 拮抗和协同作用。 如: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及南京中医药大学 第二临床重点实验室用荧光双标法研究证明了肾俞、 京门与肾有着特异性的联系途径,而其标记细胞出现 范围有一定跨度则为肾俞、京门既可治疗肾病又可治 疗邻近脏腑病提供了依据[(211。李氏(n1等电针足三里 引起降压反应,电针内关则有升压作用。杨氏[z11对病 毒性小鼠诱生干扰素作用影响的实验中观察到:针“足 三里”与灸“关元”联合应用,有明显协同作用,而针“素 }}'Jlip”与“关元”联合应用却呈明显拮抗作用,说明针灸效 应与穴位的性能有关。王氏[241等采用急性实验性高 血压大鼠模型,电针“曲池”或“丰隆”穴有显著降压作 用,而2穴协同的降压作用明显优于单独针刺2穴。 如果把穴性相同或有协同作用飞的穴位配伍在一起使 用,可提高疗效;相反,把穴性相反或有拮抗作用的穴 位配伍在一起使用,不仅会降低疗效,有时可能会“适 得其反”。 由此可见,如何选好抗衰老穴位并配伍好穴位是 预防和治疗衰老症状及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 5 问压与展粗 针灸抗衰老在穴位研究上取得了可喜成绩。抗衰 老穴位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已经达到分子水平,为针 灸抗衰老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针灸抗衰老在穴位的选择和配伍上却一直 没有较规范统一的标准,这给临床操作的可行性和规 范性造成了困难,也直接影响了临床疗效,更无法进行 更深人的科学研究。在实验研究方面,对于多个抗衰 老穴位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的横向比较研究较少。 由于穴位之间还存在特异性和穴位间存在拮抗和 协同作用,使抗衰老穴的临床选穴变得更加复杂。临 床选穴配伍是否恰当,是否存在新的抗衰老的特异性 强的其它穴位等间题也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所以,在临床应用中有待进一步筛选好穴位,选择 好在抗衰老方面特异性较强的穴位;同时应掌握好灸 质、灸量和施灸时间等相关因素,提高医者操作水平和 患者保健意识和能力,以便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更有 利于针灸抗衰老的临床操作与推广。 参考文献: 〔幻 孟庆莲.论足三里穴长寿保健灸[J) .陕西中医函授,1995,4(2):35 一36 【幻 李苏.针灸强壮保健穴对中老年人NO调节的探讨〔Jl.江西中医 学院学报,2002,14(3):53 [3l聂汉云,聂松.针灸保健— 涌泉穴贴敷法【Jl.土海针灸杂志, 1994,13(3):144 [4l管恩聚.常按保健穴,健康寿自高【Jl中老年保健,2004,2:37 -38 [5l孔立红.神朗穴的临床妙用【Jl.中国针灸,2004,20(3):52 [6〕王俊伏.神朗穴临床运用探讨【Jl.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19 (112):45一47 [7l骆文郁,刘世琼,纪彤.艾灸与抗衰老【Jl.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0,3(17):51一53 〔幻 刑文堂.论愉穴的功效分类[3l.大同医专学报,1994,11(14):42 - 43 [9l曹彩英.针灸防病保健延缓衰老的理论及运用〔il.上海针灸杂志, 2000,(19):74一75 [10〕杨金安.灸足三里、三阴交抗衰[il.甘肃中医,1994,7(4):38一39 〔川 李成娟.指针背俞穴在临证及抗衰老中的作用〔il.辽宁中医, 1994,3:39 [121罗兴中.耳压疗法抗衰老之机理探讨〔il.针灸临床杂志,1994,10 (4):13一14 [13〕吴中朝,王玲玲,徐兰凤.“肾其华为发”与艾灸治疗【il.上海针灸 杂志,2000,19(5):7一8 [14〕李亚东,高洪泉,朱梅,等.针刺老年大鼠“足三里”、“关元”穴对 NO,SOD,MDA以及免疫影响的实验研究〔il.中国针灸,2002,11 (22):772一774 〔巧〕吴中朝,王玲玲,徐兰风,等.艾灸对高脂血症调脂作用的研究 [il.上海针灸杂志,1997,16(6):5一6 [161王凤玲,王晓红,王巧妹,等.灸神洲穴降脂抗衰老作用的研究 [il.中国针灸,1996,9:29一30 [171秦幼平,周光英,王少敏,等.神脚穴贴徽治疗黄揭斑的临床研究 Dl.针刺研究,1998,23(2):109 [181赓正方,李利,赓品东.针刺肾俞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il.中国针灸,1998,18(2):75 [19〕赵伟康,张洪度,金国琴,等.艾灸关元穴对老年大鼠下丘脑一垂 体一甲状腺轴和IL-2的影响〔il.上海针灸杂志,1996,15(3) :28 - 29 1201姜云武,汤晓云,陈文惠,等.耳穴压丸法对老年人体内自由基的 影响〔il.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2,25(2):49一50 【川 宜展光,谷世品,衣华强,等.肾俞葬穴与肾特异性联系通路的荧 光双标法研究〔il.针刺研究,2002,27(3):248一25 〔刀〕李学感,王琴玉.脑穴间协同作用与拮杭作用的研究【Jl.中国针 灸,2002,6,22(6):387一388 (23〕杨兆民.针法灸法临床比较探析〔Jl.针灸临床杂志,1996,12(7, 8):1 [24)王光义,蒋乃昌,殷松生,等.电针急性高血压大鼠降压效果临床 及探讨〔il.中国针灸,1997,17(2):105 收稿日期:2" 一10-24
/
本文档为【近10年抗衰老穴位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