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中医脾胃病杂谈

中医脾胃病杂谈

2014-03-11 2页 pdf 125KB 137阅读

用户头像

is_863585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医脾胃病杂谈 【理论探讨】 中医脾胃病杂谈  蔡春江1,曹自新2,梁凤兰3,石志敏1,王清贤1,张艳君1 (1. 唐山市中医医院消化科,唐山 063002;2. 迁安市中医医院,迁安 064003; 3. 唐山市中医医院心内科,唐山 063000) 关键词:脾胃病;脏腑论治 中图分类号:R256.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250(2011)04-0372-02 基金项目: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王三脾胃病学术思想、 临证经验传承研究”(2009079) 中医脾胃病大概指发生在食管、胃、脾、胰、十二...
中医脾胃病杂谈
【理论探讨】 中医脾胃病杂谈  蔡春江1,曹自新2,梁凤兰3,石志敏1,王清贤1,张艳君1 (1. 唐山市中医医院消化科,唐山 063002;2. 迁安市中医医院,迁安 064003; 3. 唐山市中医医院心内科,唐山 063000) 关键词:脾胃病;脏腑论治 中图分类号:R256.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250(2011)04-0372-02 基金项目: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王三脾胃病学术思想、 临证经验传承研究”(2009079) 中医脾胃病大概指发生在食管、胃、脾、胰、十二 指肠等上消化道的一类内科病证,包括中医常见的 胃痛、痞满、呕吐、呃逆、嘈杂、反胃、噎膈、吐酸等病 证。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食管 炎、消化道溃疡、胃黏膜脱垂症、功能性消化不良、十 二指肠炎等上消化道病变均可参考脾胃病辨证论 治,6 版中医内科学专设“脾胃肠病证”、“肝胆病 证”专篇,基本概括了消化系疾病全貌,体现了中西 医结合对消化系疾病的新认识。 1 脾胃病理论源远与发展 中医脾胃病理论源远流长,简言之,理论基础奠 基于《黄帝内经》,系统辨证论治始于《伤寒杂病 论》,成熟、独立分科于金元时期《脾胃论》,大发展 于后世诸医家。 战国秦汉时代的《黄帝内经》十分重视脾胃,对 其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治法有较详细论述,奠定了 脾胃学说的基础。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木 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素问·举痛论》:“寒 邪客于胃肠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引急,故 痛。”《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胃病者,腹嗔胀,胃 脘当心而痛。”《素问·宣明五气论》:“胃为气逆为 哕。”分别论述了胃病病因、疾病现、发病特点和 其治法,“脾恶湿,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缓之,急食 甘以缓之”;“土郁夺之”;“胃不和则卧不安,半夏秫 米汤主之”,脾瘅证“治之以兰”等,以上均为脾胃病 内治法奠定了基础。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发展了 《内经》脾胃学说,从内、外伤两个方面创立了脾胃 病的辨证论治,为历代医家所宗。张氏系统地制定 了脾胃病的治法方药,如以小建中、黄芪建中调补脾 胃,理中汤(丸)温脾,泻心汤类消痞,承气汤类降 胃,白虎汤类清胃,麦门冬汤养胃等等,以及脾胃病 有关调护法则,均成为后世医家制方用药的规范。 金元时期李东垣系统地建立了脾胃学说,著有《脾 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等书,提出 “人以脾胃元气为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等精 辟论点,创造性地对脾胃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 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治疗脾胃强调生发脾胃 阳气,擅用甘温之品,代表方剂如补中益气汤、补脾 胃泻阴火升阳汤,认为脾胃病病机主要是阳气不足。 后世医家受其影响颇大,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各自见 解,丰富了脾胃学说,使之日臻完善。如明·陈实功 提出“诸疮全赖脾土”,用调理脾胃治疗外科 病,把脾胃治法从内科引申到外科。张景岳提出 “调五脏即所以治脾胃”。吴澄重视养脾阴法,钱乙 提出小儿“脾常不足”,使儿科脾胃病治法方药更为 完善。叶天士重视养胃阴,提倡脾胃分治,他的学说 观点补充了李东垣之不足,使脾胃病辨治之理论趋 于完整,且更适合于临床实用。现代学者继承发展 了前贤理论,从宏观、微观辨证,丰富、发展了脾胃病 理论及实践。 2 脾胃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综合历代医家的认识,脾胃病的发生常与外感 时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及脾胃本虚有关。 2. 1 外感时邪,内传脾胃 外感六淫之中,寒暑湿邪皆可内客脾胃,胃失和 降,脾亦不运,气机壅滞,日久气滞、血瘀、湿阻、食 积、痰结、火郁诸证生矣,可成痞证、胃痛、呕吐、呃 逆、嗳气等病证。 2. 2 饮食所伤,脾胃受累 肠胃为市,无所不受。饮食不节或过饥过饱,暴 饮暴食,损伤脾胃,可致食积、疳积、胃痛、嗳、呕、呃 等证;饮食不洁或进毒物可引起吐泻、胃痛、腹痛;饮 食偏嗜,过肥甘厚味,嗜辛辣、醇酒无度则助湿、生 痰、化热,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日久变生胃痛、食积、 呕吐、嘈杂等脾胃病证。过食生冷,可致泄泻。 2. 3 情志失调,气血瘀滞 忧思恼怒,气郁而伤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胃,发 生疼痛,乃气滞血瘀,不通则痛。 2. 4 脾胃虚弱 若饥饱时常,或劳逸过度,劳欲久病,或禀赋不 足,皆致脾胃虚弱,或脾阳不足,中焦虚寒,或胃阴受 损,失其濡养,而发为胃痛等证。 肠胃为市,无所不受,邪气犯胃,脾胃升降失司, 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日久气滞、血瘀、食积、痰结、火 郁生矣,而变生多种脾胃病证。即脾胃病的病机特 点是气血瘀滞、升降失司。 3 脾胃病脏腑论治浅谈 273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1 年 4 月第 17 卷第 4 期 April 2011 Vol. 17. No. 4  脾胃互为表里,胃纳脾化,脾升胃降,共同完成 水谷的消化、吸收与输布,为气血化生之源,后天之 本。因此,若脾胃升降失常,则水谷的受纳、腐熟、转 输等功能发生障碍,因而呕吐、呃逆、泄泻、痞证、胃 痛等病证由此而起。 脾胃有病,可影响其他脏腑,其他脏腑有病,也 可影响脾胃。尤与肝肾关系密切。脾为后天,肾为 先天,转相滋养,相互为用,若脾虚化源衰少,则五脏 之精少而肾失所藏;肾阳虚馁,则脾失温煦而运化失 职,肾水虚则胃失滋养,胃失和降。肝随脾升,胆随 胃降,肝木疏土,助其运化之功,脾土营木,成其疏泄 之用。肝郁气滞,可乘侮脾胃,脾胃不健,土壅亦易 木郁,故脾胃病治疗多从脾、从胃、从肝、从肾论治。 “五脏相通,移皆有次”,脾胃为五脏后天之本,五脏 之邪皆可犯胃致病,脾胃病虽主应治脾胃,实则通调 五脏皆可促进脾胃病之恢复,故脾胃病也可从心、 肺、胆等脏腑论治。 3. 1 从脾论治 胃纳脾化,能食而不能化,属于脾病。脾病运化 不及,水湿潴留,清气下陷,称湿胜困脾,临床表现胀 满、濡泄、水肿。《素问·宣明五气论》:“五脏所恶, 脾恶湿。”脾的第一特点是喜燥恶湿,脾病的最大特 点是湿邪困脾,脾失健运。第二特点是脾喜升恶降, 脾气的上升是其正常生理功能。叶天士认为:“脾 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气的下降,清气不升是 脾的病理变化。第三特点是脾喜补恶攻,实则阳明, 虚则太阴。脾发生病变以后,主要向阴、寒、虚的方 面转化,因此脾病宜补,符合脾的特性。第四特点是 脾喜温恶寒,寒伤脾阳,消乏脾阳,温中散寒主治脾 阳虚寒证。第五特点是脾喜香恶臭,辛香快脾,芳香 悦脾,帮助消化,属于健脾药物。综上,治脾宜燥湿, 宜升清,宜温中散寒,宜辛香悦脾。燥湿、利湿可选 苍白术、云苓、泽泻;升清者宜选羌活、防风、葛根、升 麻等风药,风药轻用,可升可燥,升清燥湿恢复脾的 健运功能;温中散寒可选干姜、炮姜、桂枝、蜀椒;芳 香化湿,健脾助运可选用砂仁、白豆蔻、藿香、佩兰。 3. 2 从胃论治 不能食,即有饥饿感,不能吃,也即纳呆,属胃 病,治胃病顺从胃的特性。首先,胃喜湿恶燥,即胃 喜濡润,胃以津血为主。二是胃喜降恶升,叶天士 说:“胃宜降则和。”胃气和降是其正常生理状态,胃 气上逆为病态,表现为呕、吐、哕。三是胃喜通恶滞。 六腑以通为补,滞则气结不宣,食停不化,终致血络 瘀阻,可表现为胃胀、痞满等证。四是胃喜凉恶温。 胃喜凉润,而热能伤津,能引起胃气浮越上逆。综 上,治胃应顺从胃的生理特点,治胃宜润降通凉,润 胃选玄参、生地、百合、沙参、麦冬、黄精,降逆可用黄 连、半夏、陈皮、竹茹、代赭石,通降可选用大黄、芒 硝、芦荟、厚朴、槟榔,凉胃清胃可选用石膏、公英、生 地、知母。 3. 3 从肝论治 肝为五脏之盗贼,肝脾胃又为木土相克之脏腑, 故肝邪易侵脾胃。《类证治裁》云:“诸病多自肝来, 以其犯中焦脾(胃),则刚性难驯。”若情志过激,肝 气横逆,克犯脾胃,可致脘腹胀满,痛连胁背,恶心嗳 气;肝气郁结,木不疏土,可致痞满不食,故脘胀、痞 满多属肝病,宜从肝论治。治肝宜顺从肝的特点,首 先肝为刚脏,喜柔顺,忌刚宜柔,喜疏恶郁;其二是喜 凉恶热,肝火、肝阳证多见,肝之虚寒证少见;三是肝 喜燥恶湿,故从肝论治宜清(热)、宜化(浊、燥湿)、 宜疏(肝解郁)。清肝火,凉肝热可选用龙胆草、夏 枯草、赤芍,化浊祛湿可选藿香、佩兰、砂仁、白豆蔻, 疏肝解郁可选香附、郁金、柴胡、青皮等。另外,肝为 刚脏,忌刚宜柔,养血柔肝为治肝之基础。其方可选 用当归赤芍散、二至丸、一贯煎,药用当归、杞果、赤 白芍、女贞子、生地等。 3. 4 从肾论治 肾为先天,宜藏不宜泻,内藏元阴、元阳。肾多 虚证,治肾多用补法,元阳不足,命火虚馁,则可致中 虚失运,脾胃虚寒,治宜温肾散寒,可选制附子,肉 桂;若元阴不足,脾胃失于润养,则宜补真水之不足, 以润脾胃之燥,可选用玄参、女贞子、旱莲草、天冬 等。《冯氏锦囊》谓“滋水者滋土”,即指滋养真水以 润养脾胃。清代名医陈修园亦云:“赵养葵谓补水 以生土,语虽离奇,却有妙旨”,即指从肾可论治脾 胃病,补肾即所以补脾胃。 3. 5 从心论治 命火、心火均属火类,命火如地热,自下而蒸,心 火如日光,自上而照,二者皆能生土。如土因雨湿, 得晴日则干。临床可见心阳(心火)亏虚,胃气为水 湿所困,或寒湿困脾初起,可益心阳(心火)以化水 湿,药选辛温助阳之干姜、肉桂、白芷之类,方则如苓 桂术甘汤、苓桂枣甘汤、桂枝加桂汤等。若心火亢 盛,下迫于胃,可见胃脘烧灼,嗳气频频,心烦失眠, 咽干便秘,即东垣所谓“心火亢盛,乘于脾胃之位”, 可用黄连之苦寒直折其火,即可安中土。心血亏耗, 虚火内浮,心神不宁,则重用酸枣仁养心血而安心 神,胃腑自安。 3. 6 从肺论治 肺气肃降,助胃之和降,肺之宣发,敷布脾胃津 液于周身。若肺气失肃,胃气上逆,可重用瓜蒌肃肺 宽胸、和降胃气;若肺气失宣,不布胃津,可见呕恶、 脘胀、肌肤无汗,可少佐苏叶、薄荷宣畅肺气,则胃津 得布,呕恶、脘胀、肌肤无汗诸症自除。 3. 7 从胆论治 胆附于肝,为肝之余气所化,胆为六腑之一,宜 通宜降,其通全借肝气之疏泄,其降有赖胃气之下 行,即胆随胃降,胆汁顺势而下,以助运化、腐熟水 谷。若胆气不循常道而上逆,胆胃不和则呕苦、黄 疸,宜清胆和胃,黄连温胆汤可用。若胆气虚怯,决 断力差,惊恐胆怯引动脾胃病者,可用桂枝甘草龙骨 牡蛎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加减温 振胆气。 收稿日期:2010-05-08 作者简介:蔡春江(1971-),男,河北唐山人,主任中医 师,医学硕士,在读博士,从事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临床与研 究,Tel:13613339968。 373 2011 年 4 月第 17 卷第 4 期 April 2011 Vol. 17. No. 4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
本文档为【中医脾胃病杂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