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冯小刚贺岁喜剧片的美学特征

2014-01-06 5页 pdf 452KB 31阅读

用户头像

is_520388

暂无简介

举报
冯小刚贺岁喜剧片的美学特征 中国高教学会影祝教育委员会2009年年会 冯小刚贺岁喜剧片的美学特征 兰州交通大学 张茜 摘:要:冯小刚贺岁喜剧片以当下的市民生活题材、戏谚的喜剧叙事方式.温馨的感情团圆结局、自觉的视听本体表达 位美学特征。开启了中国电影在社会转型时期的新趋向. 关键词:冯小剐贺岁喜剧片 美学特征 从1997年开始,冯小刚开创了以元旦春节上映档期为指向的喜剧作品,成为中国电影长期低迷的 国内市场一个引入注目的亮点。1998年《甲方乙方》投入的拷贝数150个,在北京的票房超过了有史以 来所有的国产和进口影片的票房纪录,达到了1100万...
冯小刚贺岁喜剧片的美学特征
中国高教学会影祝教育委员会2009年年会 冯小刚贺岁喜剧片的美学特征 兰州交通大学 张茜 摘:要:冯小刚贺岁喜剧片以当下的市民生活题材、戏谚的喜剧叙事方式.温馨的感情团圆结局、自觉的视听本体表达 位美学特征。开启了中国电影在社会转型时期的新趋向. 关键词:冯小剐贺岁喜剧片 美学特征 从1997年开始,冯小刚开创了以元旦春节上映档期为指向的喜剧作品,成为中国电影长期低迷的 国内市场一个引入注目的亮点。1998年《甲方乙方》投入的拷贝数150个,在北京的票房超过了有史以 来所有的国产和进口影片的票房纪录,达到了1100万元,而1999年《不见不散》的拷91数达到300个、 2000年的《没完没了》则达到了345个。[1]《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这三部影片标志 着冯小刚的创作进入一个新的成熟期和高峰期。[2]之后的《大腕》、《手机》、《天下无贼》、《非诚勿扰》, 既延续了冯氏喜剧的美学标志,又有新的变奏。每逢年关都花钱进电影院“贺岁”的平民百姓用票房提 升冯导跻身大陆当代“三大”导演之列(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冯小刚的回报则是一个多混迹社 会、深谙人生百态的聪明人所能呈现的市井谐谑,他为喜剧注入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平民性”。 一、当下的市民生活题材 对于电影来说,一切虚构都必须置于一个特定的历史时空之中,电影表意必然地、不可避免地指涉 某种编史性的历史时空概念。某种历史\语言的限定,是电影获得理解和阐释的必要条件。从这个意义 上说,一切电影都是历史电影,任何电影文本都具有一种历史的阐释代码,提供其所指的特定历史性。 [3]进入90年代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商品消费、媒体工具和大众文化对个体的生产、生活的观念 和方式都产生了颠覆式改变。面对这样一个不断变动的大时代的书写,这七部影片的选取都指向现代社 会中本地居民最焦点琐细、热点流行的事件。以他们的和人生作为表达的基础,把他们的困境、挑 战、希望和力撬表现出来,给予夸张的呈现和调侃的讽刺,给受众在嘲讽戏中人的快感中重新审视当下 的生活现状。这种选材角度不同于张艺谋、陈凯歌等人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的民俗化他者性与全球化国 际性视野,以及在“寻根文化”思潮下自觉探讨民族文化价值的重构和重估理想。他关注的是在城市小 人物在当下的生活。 . 《甲方乙方》中“好梦公司”的经营内容夸张了新兴成长起来的服务行业的范嗣:卖瓜的板儿爷圆 “将军梦”、唠叨的厨子圆宁死不屈的“革命义士梦”、屡遭失恋打击的人圆“爱情梦”、大男子主义 者圆“受气梦”、丧失生活目标的大款圆“受苦梦”、为名所累的明星重圆“普通人的梦”、身患癌症 的无房夫妇圆“团圆梦”。冯小刚用荒唐的圆梦方式暂时消解了急剧变化的中国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强烈 的挫折感,表达了民众在这种变化中的“不适”。这种想象性的呈现具体琐碎但却力透纸背、充满活 力。《不见不散》讲述在美国超级都市洛杉矶一对中国年轻人充满误解和巧合的感情经历。洛杉矶只是 故事发生的城市,没有带来异域奇观,也没有成为欲望与奋斗的指向。我们看到的是移民的日常生活经 验,男女主人公(刘元、李清)依赖共有经验一“北京”支撑起感情,是一种通过移比生活经验对于本地 力量进行发掘的故事。《没完没了》嬉笑怒骂了现实中弱势债主和蛮横借款人错位的关系。Ci:腕》极 尽想象地讽刺了现代广告运作,更为敏锐地展示了消费社会中不同群体受众的心态。《手机》在现代市 民生活必备通讯工具及其服务上做足文章,以此为切入点探讨家庭婚姻质量。 《天下无贼》更为独特地 选择了“警匪片”,但中心落在个体的自我救赎和对社会正气的呼唤上。《非诚勿扰》以具有时代标签的 “海龟剩男”征婚为噱头,把握大转型时期都市爱情婚姻观念的多个侧面,同时给出了一个合乎大众普 适的选择和传统以情为核心婚恋观念的结局。 可以看到这些贺岁喜剧片的时间范围都在当下,关注90年代以来正在形成的观念、新型的生活生产 方式、具有极强的“时效性”;空间范围都在都市(《天下无贼》没有具体体现),考察普通市民在当代 的无奈辛苦和自我调整。但是不管出现了什么新问题,最终都回归到人间真情大团圆这样一个潜在的基 本模式中。这种特定时空取材的背景恰恰是中国改革开放进入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化阶段,经济上的改 革带来城市中人在文化、心态、生活上的变化,冯小刚正是敏锐地挖掘了这种生成中的微妙的转向,让 受众获得了自我经验总结性的畅快和见微知著的明白。这种题材的确定,从电影产业的角度而言,冯小 刚抓住了这种观众心理而获取了市场票房。另外,冯小刚在《没完没了》新闻发布会上,特别说到自己 是一个市民导演。每个导演有他自己特定的生存条件,因而在作品上有自己熟稔的领域。 “我从小家 里生活条件也不好,父母离婚之后跟着母亲过。没有什么亲戚,没有获得什么更多的支援。所以我也是 一直泡在这样的一个生活里长大的,包括后来考文工团也全靠自己,没有什么便捷的路子。很多年住的 都是两户人家挤在一个单元里面。” “当拍城市里普通市民生活的时候,我的脑子是一一F展开了。我 有大量的生活经验可以补充进去。”[4]这种生活经历与张艺谍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的知青经历背景完 全不同,它内在的决定了冯氏作品的题材领域。 二、戏谑的喜剧叙事方式 在上述七部贺岁喜剧片中,都存在着对社会失衡倾向的披薅和对正常秩序的回拨,但是其叙事方式 38l 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委员会2o09年年会 却没有明显的说教色彩。他通过叙事结构、情节、语言幽默等多方位角度游戏化地展示了喜剧故事。 (一)叙事结构 冯氏贺岁喜剧作品在讲故事时很简单,没有复杂的线索穿插、时空错综,很清晰流畅,让老百姓看 的懂、容易懂。 ..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的叙事采用了小品式的逐个出现的方式,刚单线性地讲述了七种人不同 的困惑并对其假象性地解决,这七个故事没有交义,联系情节的是好梦公司不断展开的七次业务和男女 主人公日渐升温的爱情。《不见不散》将时间片断化、以一年一个单元地进行横切面地组织内容,刘元 和李清每次充满误会和倒霉的见面都是独立的,若一定要找到连接这些故事的红线那应该是是姻缘的巧 合。r在《非诚勿扰》中秦奋七次相亲对象:男“同志”、阴宅商、胖丫头、空姐、寡妇、未婚先孕女、 小资女的出现也是如同小品式的各来一圈,以体现征婚的曲折过程、暗示与空姐梁笑笑牵手的难能可贵, 更带来观众的好奇和喜剧的噱头。这种片断式的处理首先拆散了叙事的张力使观众在观赏中始终处于轻 松的赏玩心态中[5],任何时间都可以进入电影,无须理性地梳理内容。同时压缩和弱化叙事时间,使 观众的观赏兴趣始终停留在影片内的语言特色和细小情节上。在第七部喜剧片《1f=诚勿扰》里回溯第一 部喜剧片的套路,算是一种传统自身的循环式证明吧?[6]《没完没了》、《火腕》、《手机》、《天下无贼》 四部片子的叙事遵循情节逐渐发展的顺序方式明了易懂。 无论是片断式的多个小场景呈现还是单线条顺序故事讲述,叙事明了易懂,在简单中带有乐趣。 .(二)情节设计 片断式叙事解构了叙事的张力,单线顺序的易读性将人们的注意从故事的因果关系转移到具体情节 之中,在这些精致的小地方,冯小刚极尽能力地编织出种种笑料。《甲方乙方》里要圆“受苦梦”的大 款在农村里吃光了村民所有的鸡。寒酸落魄、蓬头垢面地唾在村头等待同家,而;(f梦公司却因忙忘了推 迟了接他。《不见不散》里刘元假装失明戴上墨镜和李清约会,却冈紧盯路边性感女子露馅。《没完没了》 里险象环生的追债行为,却有假绑架、拿道具橡皮刀等小细节化解紧张。《大腕》更是注重细致的情节, 优优和广告商人最终走向精神崩溃时又化解为精神病院的“清醒者”。《天一F无贼》一反前儿部片子强于 故事的处理,设计了舞蹈化的武打场面和魔术化的特技表现,具有了视觉美感:打劫者滑稽愚蠢的行为 减慢了邪恶和正义较量的紧张。t:tP-诚勿扰》里秦奋在小教堂的忏悔太多被牧师请山又化解了忏悔的崇 高感,增添了滑稽感。 可以发现冯氏贺岁喜剧作品的情节都是建立在建构和消解相互联系的基础之上的,它在人们正常的 生}酸验中加入相反的行为,如过好生活却要求受苦、对恋人表衷心却沾花惹草、怒气追债却使用橡皮 刀月、严肃忏悔却被牧师逐出,带给人意料之中又意想之外的惊喜。这种喜剧效果的获得不是主人公夸 张的肢体动作带来的视觉的刺激,而是受众结合经验感悟到故事与现实的落差后得出的会心一笑。 (三)语言幽默 喜剧氛围不仅体现在叙事结构、情节设计上,他的独门绝活在语育上黑色幽默的京味风格,包括片 中人事的命名和大量的对话。对人事的命名,如想过普通人生活的明星叫“需丽君”、广告商纯净水公 司是“哈娃娃”和眼镜公司是“硕士伦”,都是对时下流行的调侃。很多经典的甚至成为当年的流 行语,如《大腕》里成功人士的定位“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天下无贼》里贼千黎叔说:“21世纪最 缺什么?人才!”、l;!lb-诚勿扰》的征婚启事。这些语言“更适合在故枣的展开过程中造成或表示一次停 顿或离题,正由于这个原因,人们要给妙语和玩笑没计特殊的动机,具体的做法是让特别有口才的对答 如流的人物来说它if]”[7]冯氏喜剧中语言幽默主要出自葛优之口,配合葛优有点缺点的普通人这一外 形,很易接近。冯小刚的语言幽默主要在于调侃。老舍讲喜剧更要强凋语言的机智、幽默、贴近生活, 所谓“处处泼辣生动”、“一碰就响”。如在《甲方乙方》里当记者询问明星孟丽君的身体状况时。姚远 (葛优饰)认真地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她已经不感冒了”。《不见不散》中刘元(葛优饰)给美 国警察教汉语“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冯氏的这种语言幽默和他的情节设计很相似,都是在熟 悉的经验里安排一个异质的存在,造成一种既能认可又觉得不适的逗乐和讥讽。鸿小刚解释这其中的诀 窍。一是反向思维、一是假正经,再就是你的旁征博引,把好多不相干的事情扯到一起来。同样的话语, 一旦转换了语言环境和说话入的身份,就产生了r种悖反的喜剧效果。”[8] 三、温馨的感情团圆结局 虽然从叙事结构、情节设计、语言幽默等多层面立体的戏谑的调侃的“不正经”时时逗乐、反讽观 众、调侃社会,但在作品中出现的温情更添舐着观众心底最柔软的情结。冯小刚说:“我觉得两种关系 可以抓住观众心理。一种是直面他的生活,淋漓尽致地把老百姓的过日子的那点事给拨开,一层一层地 拨开。这种一定会抓住人,因为大家就像看到自己一样;还有一种是把人f『J的梦想H』100多分钟的电影 给实现一下,哪怕是超现实的。”[43冯氏七部贺岁喜剧片都是对人们梦想的实现,观众在片子里暂时实 现了自己的梦获得了愉悦的感受和审美的体验,同时爱情、亲情、友情等情感的营造更软化了观众的心。 《甲方乙方》本身就是七个圆梦的故事,男女主人公的结合推动了梦想的升级。《不见不散》里刘 元和李清这对见面就倒霉的冤家牵手回国共同照顾年迈的母亲。《没完没了》里倒霉而机智的债主讨回 了债务、赢得了女友、照顾了姐姐。<人腕》里的忘年交、《手机》的感情离合、《天下无贼》中如篇名 一样的理想实现、《非诚勿扰》里真诚相对的恋人。所有的温情在黑色幽默的调仳之下更显可贵,也触 动社会批判。正如周星所言“他本能自觉地开启了‘轻松’的娱乐影响世界,并不渴求意义却碰巧实现 了世道人心的娱乐意义”[9] 382 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委员会20 09年年会 四、自觉的视听本体表达 由于影视艺术的接受形式是流动多变的画面,所以除主题、故事、内容的因素外,要在光影色等多 种形式上能满足观众的审美感知,尤其是视知觉的享受。影视艺术的本体影像先天地决定了此种艺术的 观赏纬度。女权主义电影评论家劳拉·穆尔维就曾说过:“看就是快乐的源泉”,换言之,电影不仅能满 足观众对现实的、历史的画面的观看,也能满足那种通常在现实生活中很难看到的奇观。对于场景、画 面本身的雕琢成为冯小刚贺岁喜剧的另一方向的突围。《天下无贼》把外景选在甘肃夏和拉卜楞寺,突 破了前几部片子的城市场景,给受众带来异域风情。在这个藏传佛教圣地的心灵涤荡仪式场景下,安排 主人公刘若英、刘德华的出场,暗喻其弃恶从良的必然性。在火车上各路人物的交锋,则更冲击了视觉 感知。狭窄纵深的火车车厢,给三路人不动声色的争斗带来了逼仄的紧迫感。流畅的打斗场面和黎叔剥 鸡蛋的特技都给眼球带来了冲击。这种场景画面的重视回归了影视本体,通过直觉直接给受众带来或紧 张或惊讶或唯美的视觉感受,凸现了影视艺术区别于文学文本的独特的关学追求。《非诚勿扰》的选景 又有突破。杭州西湖秀美柔和的美景符合恋爱的主题, 日本海景给恋情加入浪漫情怀,这些对于原有 的都市生活场景是一种超越,带来新鲜和异国的“陌生感”。 演员的选取遵循“007模式”。以葛优为中心不断尝试使用市场号召力很强的漂亮女星,如刘蓓、 徐帆、吴倩莲、关之琳、范冰冰、李冰冰、刘若英、舒洪;和成熟男星,如傅彪、刘德华、王宝强、冯 远征。这种明星出场也内化为视觉的期待。《非诚勿扰》片中不同相亲对象走马灯式的出场,不仅提升 了整片的喜剧噱头,也带来了观众对美女画面的期待。 如果从多元化的电影观念来看,当下的市民生活题材、戏谑的喜剧叙事方式、温馨的感情团圆结局、 自觉的视听本体表达这些应成为冯氏贺岁喜剧片的特征。首先,冯小刚以上映档{舛为拍片动力之一,就 必须考虑“贺岁档”的时间含义,更直接的就是观众的心理。元旦春I,是中国人辛苦了一年准备快乐地 全方位犒赏自己和家人的时间,是轻松地听故事看眼下的时间,能符合酱通人众的快乐、温馨、希望的 心理感受则能抓住受众。如果在这个放松的时间段再正襟危坐或循循善诱地展开叙事,不是觉得抵触就 是感到隔靴搔痒。“游戏,不是道貌岸然的,有很多方向思维在里面”冯小刚如是总结他此种风格的特 点。[4]其次,90年代末的文化趋向为调侃嘲讽解构,尤以于朔文学为主,随着千朔匹|部小说在同一年 被改编成电影,这种趋势的影响面更加明显。事实上冯小刚在1995年拍摄的处女作《永失我爱》就是 在王朔同名小说的基础上改编形成的。当然这背后有更现实社会背景。冯小刚不仅仅是挠挠观众的痒痒, 让大家轻松一下,他戏谑的叙事包含了严肃的自我嘲解。他在极富想象力的假定性中,夸张了当下矛盾, 又游戏化地给以解决。因为他呈现的矛盾和解决办法太喜剧化了,观影者不会对号入座地感到被教育, 只是在观看他者一样地笑笑。然而这种对与自己有同样经历的角色发出的笑声却是一种深刻的自我批 评,严肃地自我发现。 张颐武先生在考察全球化挑战下的中国电影时,用“新的内向化”表述了以冯小刚前三部贺岁片、 还有新导演《美丽的新世界》、《网络时代的爱情》等片子的特色。认为这些片子疏离全球语境、沟通本 土观众、考察微观生活、它们区别于第五代文化反思、民族身份表征的走向世界的中国民俗景象,提供 了关于中国当下的新的想象,恢复了中国电影的市民传统。冯小刚的贺岁喜剧作品最根本就是他为喜剧 注入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平民性”,给百姓生活进行了戏谑化的表达。 Ill‘中国电影报》,1999年12月22日 【2]冯小刚工作室:冯小刚生平与创作年表[J],当代电影第135j9j 【3]张颐武: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P236 14]谭政:我是一个市民导演EJ],电影艺术2000年2月 [5]陈鹂:游戏生存一冯小刚贺岁片的喜剧特色及文化特征[J],北京II三影学院学报2001、4 [6]王-J1l:冯式贺岁喜剧传统的延续与变化一影片‘非诚勿扰》观后[J],当代【乜影2009、2 [7]斯·尼尔、弗·克鲁特尼克t论影视喜剧的基本要素tJ],世界t也影1993、l [8]冯小刚、高山:冯小刚自述[J】,当代电影2006、6 [9]周星;众说冯小刚[J].现代电影第135期 作者介绍:张茜,女,1980年生,现为兰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硕士。 383 冯小刚贺岁喜剧片的美学特征 作者: 张茜 作者单位: 兰州交通大学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陈犀禾.聂伟.崔斌箴.喻秋霞 电影美学向何处去?--"全球化语境中电影美学与理论新趋势"国际学术研 讨会综述 -当代电影2004,""(5) 在第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隆重召开之际,2004年6月2日至3日,上海大学、上海电影集团公司、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和上海国际电影节办公室等四家单位 ,在上海大学国际会议中心联合举办了"全球化语境中电影美学与理论新趋势"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邀请了一批国际知名的专家学者,国内电影理论的重要 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以及港澳台等地区的知名学者,100多人共襄盛会. 2.期刊论文 潘源 传统电影美学的现实延伸——-数字化电影再思考 -艺术评论2008,""(2) 20世纪60年代后期,计算机技术介入电影制作领域,影像世界增添了依靠电脑成像和电脑绘画手段获得的数字影像,不仅把影视的传统技术、现代技术 与计算机技术交叉融合起来,实现电影与电视及多媒体的结合和渗透,从而不断分离和滋生出新的媒体、媒体艺术乃至多媒体艺术形态,同时,亦为影视艺 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表现可能性和广阔的创作空间.据统计,当今美国半数以上的影片用数字技术制作画面.90%的影片声音经过数字技术处理. 3.会议论文 范志忠 论第六代的电影美学内涵与叙事策略 2009 本文对第六代的电影美学内涵与叙事策略进行了阐述。第六代电影的出现,意味着新中国电影进入多元化的时代,意味着新中国电影的叙事开始从传 统的意识形态中剥离出来,以一种”寻找”的影像风格和残酷的青春话语,关注着普通边缘人的生存状态,叙述着不甘沉沦于商业时代的电影人的想象与关 怀。 4.期刊论文 顾振华.Gu Zhen-hua 《精神病患者》里的梦幻、欲望与凝视——精神学对电影美学的影响 -电影 评介2010,""(2) 精神分析美学,就是指将精神分析的原理和运用于对艺术哲学、文艺心理学,艺术批评理论等方面的研究.而电影精神分析学,就是用精神分析原 理解释电影现象的西方现代电影理论.借助精神分析学代表人物的主体理论,可以更好地研究电影与现实的关系.在希区柯克导演的经典电影文本<精神病 患者>中,充斥着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元素:恋母情结、镜像阶段、认同机制、窥视癖和恋物癖.因此分析<精神病患者>中的男性/女性形象可以阐述精神分析 学对电影美学的重要影响. 5.期刊论文 金丹元.赵辉.JIN Dan-yuan.ZHAO Hui 全球化与民族性:关于电影的审美思考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08,15(2) 面对好莱坞式的全球化挑战,中国电影的民族审美不仅不该被淡化,反而应更予以重视和关注.从亚洲电影的发展中,我们不难寻见民族文化审美的强 大生命力.而中国电影美学中最基本的文化指向--"天人合一"与重视"教化"、"伦理"等,又是中国电影最具民族特征的重要资源.今天,中国电影要有更好 的发展,也仍应继续强调民族尊严、时代特色和走向世界,这无疑也是当下中国电影审美的主色调. 6.期刊论文 聂伟.NIE Wei 从"后《黄土地》"到"后贾樟柯"时代——第六代电影美学与产业发展略论 -上海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6,13(6) "第五代"的命名具有新历史主义特征,在整合中国电影文化地形图的同时完成了"第六代"导演命名的修辞预设.第五代电影的空间美学激生出第六代 的创作冲动,却反向促使后者有意淡化线性历史的叙事惯性.第六代电影的"小众"化特色遭到市场冷遇,引发了第六代导演创作转型后产业应对策略的思考 . 7.会议论文 刘强 意美以感心,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从《弓》看金基德电影美学风格 2009 电影是一种影像文化,它是通过视听语言以其独特的具象性和直捷性使人类从文字语言的抽象概念的桴梏中解脱出来,激活了自身的感性。电影语 言是依托镜头、以声音和图象的综合形态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的视听语言,而被韩国媒体誉为“21世纪最具领导潜力的导演”金基德拍摄的影片《弓》 ,便典型的体现出这一特点。 本文从残酷而边缘的另类故事、唯美诗意的影像风格,隐而不发的叙事方式、极具象征与隐喻意义的符号等多角度,评价了金基德电影美学风格。 8.期刊论文 王乃华.郝延斌.赵斌.潘源.唐佳琳.王丽君.李小丽.李杨.赵彤.许航.田宝峰.Wang Naihua.Hao Yanbin .Zhao Bin.Pan Yuan.Tang Jialin.Wang Liujun.Li Xiaoli.Li Yang.Zhao Tong.Xu Hang.Tian Baofeng 新传媒时 代的电影美学 -当代电影2007,""(2) 电影的发展从来都是由技术的进步所推进的.随着新的创作媒介和新的传播媒介的兴起,现代电影的创作方式与传播方式都在发生显著的变化,使得电 影的生存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经典的传统电影美学观也处于不断改写之中.说明:本栏目已在互联网建立"中国电影博士论坛",欢迎广大读者积极参与网络 版的讨论: 9.期刊论文 金丹元.徐文明.JIN Dan-yuan.XU Wen-ming "十七年"时期的"两结合"思想及其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艺 术百家2010,26(2) 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1949-1966年)时期,"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简称"两结合"),曾成为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重要思潮.这 个由毛泽东倡导的社会主义文艺美学思想,在当时的中国电影界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10.期刊论文 金丹元.Jin Danyuan 回归本体——对于当下电影美学研究的质疑 -电影艺术2007,""(1) "电影美学"这一术语多年来被人们误读,较为普遍的表现就是对"美学"一词的随意套用.这种极不规范的做法,其误区来自于对概念的混淆,而且究竟 何为"电影美学",在中外电影理论史上本来就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看法,近20年来,却反而对其本义的阐发设置了种种陷阱.为此,有必要重申美学、审美与 美这几个术语的区别,确定电影美学的属性和研究范畴.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Conference_7125297.aspx 授权使用:湖北经济学院(hbjjxy),授权号:6473a3fc-26a5-44a2-89d4-9e0901547f6b 下载时间:2010年10月8日
/
本文档为【冯小刚贺岁喜剧片的美学特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