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历史教育的价值_回归人文精神

2013-12-24 2页 pdf 67KB 21阅读

用户头像

is_553638

暂无简介

举报
历史教育的价值_回归人文精神 !""!年第 !期北京教育 主持人 刘 原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专家曾对北京市 !""" 多名学生的课程学习状况进行了仔细的调 查,其中学生对历史课程有以下反映,值得我 们注意:在“ 最不愿学的课”的排序中,历史 课排第 # 位;在学生对 $% 门中学课程喜欢程 度由低到高的排序中,历史课排第 ! 位———历 史课被学生视为枯燥、没意思的课。 历史课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如此之低令人 震惊,同时也警示我们,历史教学确实到了该 改革的时候了,必须从根本上思考如何提高学 生对历史课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必须承认这样 ...
历史教育的价值_回归人文精神
!""!年第 !期北京教育 主持人 刘 原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专家曾对北京市 !""" 多名学生的课程学习状况进行了仔细的调 查,其中学生对历史课程有以下反映,值得我 们注意:在“ 最不愿学的课”的排序中,历史 课排第 # 位;在学生对 $% 门中学课程喜欢程 度由低到高的排序中,历史课排第 ! 位———历 史课被学生视为枯燥、没意思的课。 历史课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如此之低令人 震惊,同时也警示我们,历史教学确实到了该 改革的时候了,必须从根本上思考如何提高学 生对历史课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必须承认这样 一个事实:数年来虽然我们在历史教学过程中 创造出了多种教学模式,虽然我们在历史教学 方法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虽然我们在历史教 学技术现代化上付出了巨大的投资,等等,但 从根本上说,还是没有改变学生学习历史一直 处于被动的局面。 教学大纲制定、教科书编写以及进行教学 改革,都需要以正确的学科理论为指导。目前 中学历史教学陷入困境与我们对历史学科性质 的模糊认识,甚至说没有什么认识,有很大的 关系。台湾的《 高级中学历史课程》将历 史学科的功能界定为:“ 启发学生对历史产生 浓厚的兴趣,并能主动学习历史,吸取历史经 验,增进人文素质。”在我们大陆的课程标准 里,即将具备相似的明确界定。历史学科的人 文性质,决定了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就应该在 于,弘扬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历史人文精 神。目前历史教育人文精神底蕴的流失成为所 有关注历史教育人士内心深处的一大忧虑。 这种忧虑当然不无道理。正视历史教育现 实,将本应该是充满神秘之美和生活趣味的历 史变成机械枯燥的“ 应试”能力训练是最大的 问题。工业革命以来唯理性教学模式和唯科学 教学模式渗入历史教学领域。这种模式崇尚抽 象、概括、提炼,崇尚逻辑思维能力,却忽略 情感、意念和审美情趣的介入———这使本来人 性化、审美的历史教学向标准化、机械化、统 一化转向,从而导致历史课的人文精神和审美 趣味的缺乏,使最具人文性、审美性、灵活性 和创造性的历史教育变成了一种纯技术性、近 乎八股文式的机械训练。正如德国大教育家第 斯多惠在《 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一书中指出 热点聚焦 Redianjujiao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何成刚 历史教育的价值: 回归 人文 精神 & !""!年第 !期北京教育 的:“( 学生)已经驯服到有损于真正的教育。由于这 种可悲的习惯,他们丧失了对真理的热爱和渴求,学 习变成了一种负担,而不像应该有的精神解放。” 对此,教育界众多有识之士已经对基础教育中 反人文性教育的弊端大加鞭挞。首都师范大学历史 系赵亚夫先生就曾撰文旗帜鲜明地指出:“ 本人一 向对历史教学界大力提倡的‘ 学科能力培养’和 ‘ 创造性培养’持不以为然的态度,反对将学科教 育演变为技术训练。历史教育重在涵养人文精神、 传承文化精粹,形成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格素质。能 力培养是内化学科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复旦大 学文学院陈思和先生也一针见血地指出:“ 人文知 识如果不与真正的人文精神联系在一起,只是死背 教条,脱离实际的感性生活,那只能是一种后果: 学生把知识的因素全部接受了,但人性的因素却越 来越遮蔽了。”无论是传授知识、能力培养,还是 思想教育,都必须考虑到历史学科这一人文性的特 点。必须将人文精神渗透到教学任务的实现中去。 今天历史教育人文性的丧失无疑与当前历史教 学界过分提倡的一种“ 能力本位论”( #$%&’(’)*’+ ,-.’/+0/1*-(2$))的教育理念有很大关系———过分强 调历史能力训练,或者把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置于 历史教育目标之首。而在教学评价方面,以著名心 理学家、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布卢姆( , 345,6$$%) 拟定的教学目标分类模式,尤其是他的认知目标分 类为代表,成为主宰我国目前中小学教育评价和试 题编制的主要形式。其实布卢姆所编制的“ 认知目 标模式”在西方的影响力已日渐削弱,在中国却广 受推崇,值得思考。由于其“ 情感目标”缺乏客观 的测量标准供操作,评价者在实践中往往对此视而 不见或者忽略不计。可是对于人文学科而言,其局 限性就很明显了。人文学科的评价,当然也包括历 史学科,也在朝量化方向发展,这不能不令人担 忧。人文学科课程中大量的人文方面的资源,那些 具有丰富教育价值、对于人生具有终极意义,但是 却不能用可量化、可操作的标准去评价的知识,就 有可能被排除在课程评价目标之外。这自然造成教 学评价的不公正和不科学,对人文学科教学的伤害 是难以估量的。 课堂教学应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而不是 只局限于认知方面的发展。人文学科教学,尤其是 历史教学更应该如此。然而我们今天的课堂教学, 还在为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何者重要何者次要而争 论不休,这正是当前教学论思维局限性的最突出表 现。看起来,一本一本的历史教科书内容讲完了, 实际上历史中所蕴涵的丰富、博大及深远的人文精 神资源远远没有真正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学生对 历史中所蕴涵的巨大精神魅力亦毫无知觉。我们所 进行的学习,正如有人撰文批判的,在很大程度上 是一种“ 颈部以上”的学习,它只涉及记忆和思 维 , 只 是 一 种 纯 粹 的 认 知 学 习( #$)7)2(28’9 :’-;)2)7)。 应该承认的是,有相当多的历史教师已经开始 转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并认识到教学的本质实 质上是一种教师的“ 教”与学生的“ 学”的双边互 动,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注意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课堂气氛呈现出民主的特 色,学生获得的是一种心情愉悦和舒畅的感觉。这 其实正是人文主义者所倡导的人文教学的反映。历 史学习的情境创设人文性的色彩,这固然是不可缺 少的,可是在学习内容方面,问题就比较突出 了———我们的历史课程编制观念仍然十分落后,历 史研究与历史教育有脱节的危险。今天的历史人文 教育危机,首先是我们的认识局限所致。我们脑海 中的历史,往往只是长期以来传统范围的、狭窄 的、社会功能极低的历史,只是政治性极强的政治 史、经济史,以及人物和事件史,还是传统意义上 的“ 旧史学”,这种史学范式体现的是一种强烈的 “ 社会本位观”,而与“ 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历 史课程观不适应,因而必须要改革。我们的历史教 科书不过是“ 旧史学”编纂理论下的产物。这种 “ 旧史学”的特征表现为把研究的视角过多地集中 于政治家、思想家等公众人物以及他们参与的社会 活动,并通过一系列的重大历史事件来历史发 展的脉络及趋势。以这种观念为指导,帝王将相就 成了历史进程和历史教科书的主角。而在历史过程 中具有鲜活色彩的工商业者、女性等,在历史教科 书中则鲜为人见,即使出现,也不过是政治史的 “ 附庸”。 !" 世纪中后期的史学发展的一个突出特 点,即史学研究视角的转换,开始从少数政治风云 人物向普通民众的转移,站在民众的角度和立场来 审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互 动,来反映社会的发展与变革,这反映了史学发展 多元化之一的“ 人文化”的趋势和特点。人文史学 观指导下的历史课程和历史教科书给人的感觉应该 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和风趣活泼。人文史学的社 会功能和教育价值在于,它是满足社会大众需要的 史学,是全社会成员可以享用的巨大人文精神资 源,而不仅仅是为了服务于“ 鉴往治来”功能的政 治工具。! 热点聚焦 Redianjujiao <
/
本文档为【历史教育的价值_回归人文精神】,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