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从不考虑性价比的历史

2013-12-08 3页 doc 28KB 14阅读

用户头像

is_577301

暂无简介

举报
从不考虑性价比的历史从不考虑性价比的历史 风静静的,从背后的轩窗吹来,立刻使午后的书房充满清丽和明快,有一种说不出的自适与轻松。点上支烟,长长地吐一口,看香烟袅袅升腾,然后幽雅而缱倦地飘散,心竟也悠扬起来。 毕竟,秋天来了。 将头从深埋的书里抬起,这才晓得自己已在电脑前枯坐了整整一个夏季。这是一个全然属于剧本的夏天,汩汩流淌的文思,都悉数浇淋着那几个剧中人物,可有可无的交际,都一律缩约到至简至略,只顾在自己营造的热闹文字中满脸泥汗,流连忘返。 微风习习吹来,陡然一惊,想起我忘却漫步史籍里的那个自己已旷日持久,抱膝自话的侧影,几乎被已然离去的夏天一...
从不考虑性价比的历史
从不考虑性价比的历史 风静静的,从背后的轩窗吹来,立刻使午后的房充满清丽和明快,有一种说不出的自适与轻松。点上支烟,长长地吐一口,看香烟袅袅升腾,然后幽雅而缱倦地飘散,心竟也悠扬起来。 毕竟,秋天来了。 将头从深埋的书里抬起,这才晓得自己已在电脑前枯坐了整整一个夏季。这是一个全然属于剧本的夏天,汩汩流淌的文思,都悉数浇淋着那几个剧中人物,可有可无的交际,都一律缩约到至简至略,只顾在自己营造的热闹文字中满脸泥汗,流连忘返。 微风习习吹来,陡然一惊,想起我忘却漫步史籍里的那个自己已旷日持久,抱膝自话的侧影,几乎被已然离去的夏天一同带去。这,怎么可以? 冲个澡,重回春秋,再觅战国。 一 历史的交响乐永远是浑厚而多重的,它不只是叱咤风云的英雄流光溢彩的个人华章,众人的低声部咏叹,回环低迷、如泣如诉的和声,也许才是更需要倾听的所在。因为,豪阔与嘹亮,腾达与张扬,正镂刻在以众人匍匐姿态为文饰的背景中。 越过五霸七雄那些傲岸沉着、飞纵蹈厉的大国身形,我的眼光定定落在陈、卫、蔡、息、曹这等,若繁星点点散布在历史河汉的小国寡民身上,透着不存在的一层玻璃,看他们的兴,观他们的亡,想他们的恨。 置身海底世界,看那些处于食物链底端弱小无助的游鱼,你会悲从心生。在波谲浪诡、弱肉强食的蔚蓝色水下,对于弱者而言,生是一种不自觉,死仍是一种不自觉。它的所有使命仿佛只是担心海水太冷,海底太静,强者太孤单,而以一种乐天的悲壮,集体参与一场属于强者视觉和嘴巴的双重盛宴。生命之于它只是暂时的存在,或是纯粹意义上的食品保鲜,因为它随时会被饥饿的强者吞进肚里,再化为一截肮脏的大便。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鱼又安知鱼之痛? 但这些蕞尔小国的领导者恰恰是人,你便不能不从一种生存成本上来替他们拨拨算珠。但这清算出来的账,恐怕永远不可能变天了。因为,不管盈利者还是破产人,他们都已无暇再去计较曾经的得失。 他们,在历史中都享有了永恒。 二 不明白,古人的肝火何以那么大呢? 除了极个别的纵横家和谋策之士,稍具变通或宽容,春秋战国那帮人似乎普遍心眼儿小,性情狭隘到难以理喻的程度。一个稍稍失礼的眼神儿,一声没有掩饰的嘲笑,一块没有吃到嘴的肉,都很轻易燃起干柴,惹得怒火万丈。随之是埋下怨恨,誓报此仇。而且,睚眦必报,不惜成本,不计后果。 最有名的是,《史记·晋世家》所记载的郤克出使齐国,郤克是个驼背,鲁国使者是个瘸子,卫国使者瞎只眼睛,齐顷公可能想别出心裁地取悦一下自己娘,就故意找来三个类似的残疾人,而且分门别类走在来使前面作导客,齐顷公母亲果然从楼上看着,“噗嗤”一声就笑了。郤克大怒,归至河上,曰:“不报齐者,河伯视之!”公元前284年五国联军伐齐,齐缗王买单的账中不能说没有这一笔。 付出的轻慢和无理是廉价的,也许当事人并不在意,而遭到的报复却极为惨重。这些事例比比皆是,《史记·蔡管世家》载,“蔡哀侯娶陈,息侯亦娶陈。息夫人将归,过蔡,蔡侯不敬,息侯怒,请楚文王:‘来伐我,我求救于蔡,蔡必来,楚因击之,可以有功。’楚文王从之,虏蔡哀侯以归。”就因为不敬自己媳妇,息国的国君就把蔡国国君卖了,而且用的手段很不仗义,极端卑鄙,借人家救自己危难时,假他人之手予以偷袭。 霸主们脾气就更大,很有点板砖在手,谁敢惹我的意思。蔡缪侯妹妹为齐桓公夫人,齐桓公与之戏船中,夫人荡舟,桓公止之,不止,公怒,归蔡女而不绝也。蔡侯怒,嫁其妹,齐桓公一怒之下,大兵压境,虏走缪侯。 齐桓公南侵楚,至召陵,回来时路过陈国。陈大夫辕涛涂恶其过陈,诈齐令出东道。“东道恶,桓公怒,执陈辕涛涂。” 重耳浪迹天涯时路过曹国,曹君共公无礼,五年后,成为晋文公的重耳为此举兵伐曹,俘虏了共公。 还有更为荒唐的,就为一勺没吃到口的食物而耿耿于怀,不惜推翻政权,甚至砍掉人家脑袋来泄愤。 郑灵公的大臣子公好像有点特异功能,他食指一颤动一定就有好吃的来了,这天子公的食指又抖动了,他对子产说,看吧,马上就有好吃的了。恰好,楚献给郑灵公一只鼋鱼,灵公正要宴请大臣,子公就笑,而灵公故意想开子公的玩笑,没给他吃,结果子公与子产就把灵公杀了。多致命的玩笑啊。 无独有偶,“卫献公戒孙文子、宁惠子食,皆往。日旰不召,而去射鸿于囿。二子从之,公不释射服与之言。二子怒。”结果是发动兵变,把卫献公生生打跑。更离谱的是宋国大将华元,因杀羊犒劳军队时没给御夫吃,这位掌握方向盘的司机,在战场上径直将拉着将军的车开到郑国军营中。 霸主们的坏脾气可以理解,因为拳头闲着也是闲着,只要一伸出去就比话语有力量。可这些弱国之间的发横,他们君臣主仆之间的撒气斗狠呢? 这也许正像一个濒临倒闭的破烂企业,看看对门外资企业蒸蒸日上的活力、实力、竞争力,再瞅瞅自己收入可怜的腰包,黯淡的前景,哪还有恁多礼数?多了的只是脾气和嗓门,还有使赖耍滑的混混作风。门岗已不再站得笔直,工人也懒得对厂长毕恭毕敬,稍有不和,则拳脚交加,雷霆万钧。 三 但,所有这些都不构成这些弱小邦国淫风大炽的合理解释。 他们集体举出的一杆鲜明旗帜就是,公公扒灰,父霸子媳。如果说周礼不复,明教未化,似乎起于蛮荒的荆楚、越地才更有资格享有这落后的蒙昧。而事实上,群体性呈现这一丑陋现象的恰是处于礼教风化已遍及的蔡、陈、卫、郑。 蔡景侯为太子般娶妇于楚,而景侯通焉。最终太子弒景侯而自立,是为灵侯。 陈厉公取蔡女,蔡女与蔡人乱,厉公数如蔡淫,最终色诱被杀。 陈灵公更别说,与其大夫孔宁﹑仪行父通于夏姬,衷其衣以戏于朝。被徵舒一箭射死。 卫宣公为太子伋取齐女,未入室,而宣公见所欲为太子妇者好,悦而自取之。为此将儿子视为仇敌,“使太子伋于齐而令盗遮界上杀之,与太子白旄,而告界盗见持白旄者杀之。”导致伋与寿两个儿子被杀,甚至,最终孔门大哲子路也为此结缨而死,让孔子悲哭“嗟乎!柴也其来乎?由也其死矣!” 父皇宣淫,对象又恰恰是儿媳,结果是,不是老家伙命丧子手,就是儿子被老淫贼果断干掉,导致储君争席,血溅宫帏,使得政权和国势,越来越变为一瓶即将风干的浆糊。 每读陈、蔡、卫、宋世家这段史时,我就疑惑,孔子为什么带着一帮信徒,受尽困顿和屈辱要逗留这些地方那么多年? 这都是些什么样的国君和国民! 孔子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 到郑,与弟子走散,孔子独立城郭东门,被郑人形容为“累累若丧家之狗”,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过匡,孔子因状似阳虎,被拘禁五日。 孔子居陈三岁,不见被用,才叹“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进取不忘其初。” 于是离开陈到卫,卫灵公仍不用孔子。孔子喟然叹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 他带着化及万民的抱负走上周游列国之路,在最需要礼教和仁义的这些国度,希望通过自己的春风风人,通过自己的夏雨雨人,实现天之未丧斯文的普世理想。然而,坚硬的现实,四面高矗的壁垒,不能不让他在临死前,重重地叹上最后一口气,“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 从55岁出发,到68岁返程,整整将人生暮年颠簸在路上的这位高个子老人,最终知道了什么是途穷,什么是路尽。于是,面向不可能再次重新选择的路悲叹——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他悲悒的灵魂,现在一定仍在波平浪静的海上漂流。 而历时14年艰难跋涉的孔子文化地图,在我看来似乎有个原发性的错误,那就是定错了对象,迈错了步履。从而,也没考虑自己组建的文化宣传队的投入与产出。 四 有什么法子呢? 苟延残喘在大国争霸的夹缝中,小国寡民就会仰人鼻息、朝秦暮楚;在巨人称雄的血污里艰难爬行,弱者就会放纵生命,将存在与精神的肉与骨关系倒置。 在这点上,圣人公然也没有逃出历史的局限。
/
本文档为【从不考虑性价比的历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