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大学生就业难

2013-11-25 4页 doc 33KB 26阅读

用户头像

is_658459

暂无简介

举报
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探究 常言道:学而优则仕。意思是学术做的好可以拥有好的仕途,但是目前的状况并不是这样,许多大学生在学习上下足了功夫,但是仍然不能轻松就业。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大学生经历了十多年的苦学,目标就是找到好工作,但是许多大学生却面临着“毕业就是失业”的现状。国家培养大学生的目的也是培养人才,用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但是事与愿违,大量的学生没办法就业,造成许多社会问题。就业问题关系到民生问题,然而解决就业问题并未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同样大学生自主创业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好办法,但是大学生创业谈何容易,大...
大学生就业难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探究 常言道:学而优则仕。意思是学术做的好可以拥有好的仕途,但是目前的状况并不是这样,许多大学生在学习上下足了功夫,但是仍然不能轻松就业。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大学生经历了十多年的苦学,目标就是找到好工作,但是许多大学生却面临着“毕业就是失业”的现状。国家培养大学生的目的也是培养人才,用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但是事与愿违,大量的学生没办法就业,造成许多社会问题。就业问题关系到民生问题,然而解决就业问题并未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同样大学生自主创业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好办法,但是大学生创业谈何容易,大学生没有工作经历,对本专业的行情了解较少,创业的难度很大。大学生就业难,到底是什么原因,本文就将就其原因进行讨论。 1. 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随着99年高校开始的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开始大众化,直到2006年413万大学毕业生中就有近103.2万毕业生待就业,占了四分之一,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660万余人,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压力骤然增大。从生育政策实施以来,许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赡养父母的责任便落在了独生子女的肩上,生活压力可想而知。这些大学生们经过了苦行僧似的求学路之后,急需一份工作来养活自己,减轻家庭的负担,却发现找工作难度不断增大。许多媒体的报道也形象地反映了就业难的问题,如南京一家公司的擦鞋匠应聘者中有52名大学生,济南市城肥清运管理二处招聘5名掏粪工有391名大学生应聘,这简直骇人听闻,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得不令人担忧。 2. 就业难问题产生的原因 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产生的原因,许多人持有不同的观点,总体上分为这几类:一是教育政策不合理造成了大学生作为劳动力的劳动力供给过剩;另一类是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市场不能满足大学生就业的需求;除此之外,个体的因素也必不可少,个体原因也造成了许多的就业问题。接下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1) 教育政策的问题: 1. 扩招问题 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14万,2011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60余万人,是十年前的6倍多。1993年52.1万大学毕业生中仅有1370名毕业生待就业, 占毕业生人数的0.3%,而2006年413万大学毕业生中就有近103.2万毕业生待就业,占毕业生人数的25.3%。这些数字生动地反映了,大量地高等院校的学生从学校毕业,但就业岗位的增长没有赶上扩招的速度,造成了就业难的问题。 如此多的大学生带就业,似乎高校扩招政策首当其冲,大学生就业难也不得不高校扩招政策的原因。一个国家的未来在于教育,在于全体国民的素质,教育的普及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发展,从这点上看,教育政策的作用是巨大的。但是物极必反,我们必须两面的看待事物,适当的扩招,促进公民的教育水平的提高,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如果过度的扩招,则会造成许多大学生无法就业的问题,由此会引发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样的教育政策就是矫枉过正了。 适当的扩招有利于教育的普及,但是现行的教育政策中扩招的比例有些大。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量,低于和超过之都是不合适的,教育也使如此。教育同样也有过度,过度教育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教育学家弗里曼提出的,它是指教育的供给超过了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比如说接受同等教育水平的人,其经济地位或收入以前下降了,我们父辈的年代读过专科就可以找到不错的工作,但是我们这代读了大学仍然有就业的压力。或者受教育者掌握的技能超过了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岗位的需要,这些技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比如许多大学生为了找到好的工作,进而考取研究生,而找到的工作其实本科生就完全可以完成了,这样相当于有多花费了一些时间。大学、硕士、博士、博士后…….这条路不知道何时才有尽头。 所以说,过度教育也造成了许多问题。从经济方面来看,教育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如果能给受教育者个人及其家庭带来较高的回报,才应该去投资。回报的前提是以合适的工作为前提的,否则,投资教育就不一定是合算的。由于过度教育,国家花费大量人财物力培养出来的人才却被闲置或安排在不适当的岗位,这是资源的浪费,大学生就业难直接导致了人力资本投资的损失,将极大地挫伤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并且因为就业问题引发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则使这笔投资显得更加的不合算。 2.学科结构和培养方式的问题 除了扩招问题,教育政策中对大学的学科结构和培养方式的问题,也使特别突出的方面。 首先,高校的学科设置有较大的盲目性,盲目的追求热门专业,致使一些热门专业开设的学校过多,学生过多,而市场上并没有如此多的岗位供这些人就业。虽然人力资源像商品一样,市场雇佣人力资源,仿佛是购买商品,市场也会对商品的供需关系进行调整,比如各个学校发现培养出来的应届毕业生并不能很好的就业,学校就会减少此专业学生的招生,但是培养大学生需要的年限为四年,投入和产出的周期比较长,使得这种调节有一定的滞后性,在短时间内并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 其次,大学生的培养方式有待研究,培养方式并不完全符合社会的需求。这也造成了许多企业只招一些有工作经验的人,并不招应届毕业生。因为在校的大学生的书本知识学习了不少,虽然有一些实习的经历,但是远远不及社会上的需求,致使许多大学生到了就业岗位仍然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很陌生。面对这样的情况,教育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比如研究生阶段把研究生分为了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应用型)研究生,并且专业性研究生的比例不断的增加,就是考虑到了研究生和工作的平稳过渡,这是很好的措施。大学本科同样需要改革,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能够直接满足企业的需求,缓解就业的压力。 (2)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1.我国的产业结构发展缓慢 随着国家的经济实力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会不断发生演变。由于从事制造业比从事农业,从事商业比从事制造业能得到更多的收入,不同产业间相对收入上的差异会促使劳动力向能获得更高收入的部门移动。各个国家的产业理所当然会不断的升级,第一第二产业的比重会逐渐下降,而第三产业的比重会不断上升,比如发达国家在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已高达60%一80%,美国是80%以上,日本是65%以上,而我国的这一比例不到35%。大学生作为高等人力资本,在经济生产中应该主要流向第三产业,而我国的第三产业的发展严重缓慢,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仍然占有了很大的比重,大多数企业仍在产业链的下端,制造业中的大量的企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劳动力的学历要求不高,让大学生来这里就业,简直就是“屈才”了。当然这里所说的大学生找工作难是指,大学生难以找到与自身能力相匹配,所谓“合适、满意”的工作。 如果我国的产业结构能够做出好的调整,使得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将会提供真正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岗位,这样投资培养大学生这样的人力资源才真正具有意义。大学生进入这些第二第三产业的产业链高端的企业工作,能发挥自己的作用,使这些企业的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形成良性的循环。 2.具有活力的中小企业数量少 根据国外的实例,大企业是中坚力量,而中小企业则主要用来增加竞争活力。从国际上看,通常一个国家的99.5%的企业是属于中小企业,有65%一80%的劳动者在其中就业,可见中小企业提供了众多的就业岗位。日本只有1.25亿人口却有660万个中小企业,而我国有超过13亿的人口,却只有700万个中小企业;美国也是在大学中开展了大学生创业活动,由此诞生了一大批中小企业,而这些企业也成为了美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欧美国家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们国家也应该大量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使得中小企业的数量上升,中小企业如果能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许多大学生就不只是把眼光放在公务员考试这样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是考虑去中小企业工作。 (3)大学生对就业的态度问题: 除了外界的影响,每个大学生也有自己的特点,个体之间也有较大的差异,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对就业的态度题更加多元化。大学生对就业考虑的问题有以下的几个方面:工作地点,薪水,就职单位实力等。 对于工作地点,现在的大学生更加倾向于去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工作,就算没有好的待遇,但对在大城市生活的渴望使他们更倾向于到大城市就业。相对而言,许多大学生对中小城市的考虑比较少,因为他们认为中小城市的发展空间没有大城市大,而且生活没有大城市丰富。 对于薪水,许多大学生更加倾向于找到一份薪水丰厚的工作,所以他们常常忽视了工作经验的重要性,宁愿暂时没有工作,也不愿意到基层去工作来锻炼自己,而是一味等待一份薪水较高的工作,这也常常使得他们眼高手低,错过了许多良好的机会。 从上述现象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学就业难问题中“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现象并存,也就是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和市场需求不平衡,地区和匹配之间存在差异,使得大量的岗位没有人去,而像公务员、律师这样的职位,竞争过于激烈,造成大量同专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 三.总结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就业难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必须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并找出合理的进行应对。近十年,我国保持了经济的高速发展,理论上来说,GDP增长1%就应该能够提供200万个就业岗位,但是实际的情况并不是这样,仅仅依靠经济增长扩大就业远远不够。这需要我们从教育政策方面,产业结构方面施行不同措施予以应对,同时,在大学开设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也显得十分重要,可以纠正大学生的一些错误的就业观念,指导大学生真正了解自己的就业前景。除了就业,大学生也可以通过创业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并且可以极大的减轻就业的压力,减缓一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所以,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应该从多方面进行应对,确保大学生能共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 陈烁,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因的实证研究—基于教育体制与产业结构视角[D],浙江大学,2011 2. 李胜强,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类型及分析[J],清华大学,2011 3. 刘海鹰,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J],山东轻工业学院,2010 4. 秦琴,江志斌,大学生创业政策评析、借鉴与[J],重庆理工大学,2012
/
本文档为【大学生就业难】,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