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财经期刊“财路”斗法.

财经期刊“财路”斗法.

2009-03-25 7页 doc 29KB 33阅读

用户头像

is_499225

暂无简介

举报
财经期刊“财路”斗法.财经期刊“财路”斗法 作者: 学生 发表日期: 2007-06-19 19:28 复制链接 最近这几年,财经期刊市场可真热闹。前两年《财经》靠《基金黑幕》等一系列文章在这个市场独领了一阵风骚;《新财经》当初来势汹汹,但中途却发生了“变故”,高层发生了“地震”,在读者的视线中被湮没了一阵;在很多人还没醒过什么味的时候,又出来本《财神》,号称要做“娱乐财经”,最近好像又没声音了;《时代财富》、《竞争力》、《新财富》、《数字财富》、《今日财富》、等一大批财经期刊陆续冲进了这个市场,争抢着这块蛋糕。财经期刊向谁要“财”?虽然中...
财经期刊“财路”斗法.
财经期刊“财路”斗法 作者: 学生 发表日期: 2007-06-19 19:28 复制链接 最近这几年,财经期刊市场可真热闹。前两年《财经》靠《基金黑幕》等一系列文章在这个市场独领了一阵风骚;《新财经》当初来势汹汹,但中途却发生了“变故”,高层发生了“地震”,在读者的视线中被湮没了一阵;在很多人还没醒过什么味的时候,又出来本《财神》,号称要做“娱乐财经”,最近好像又没声音了;《时代财富》、《竞争力》、《新财富》、《数字财富》、《今日财富》、等一大批财经期刊陆续冲进了这个市场,争抢着这块蛋糕。财经期刊向谁要“财”?虽然中国加入了WTO,虽然广告资源很丰富,但市场就这么大,是有限的。较量一番,看谁能坚持到最后呢?自古就是“胜者为王”,有人说,三年之后结果就会出来,那时这个市场上只会剩下仅有的三五家。这句话能否应验,我们先不去管它,还是先看看它们这次的较量吧,看谁能要来更多的“财”?谁更有资本去笑? “新锐”叫板“老牌”的资本 我们把以《中国企业家》、《财经》为代表的财经期刊称为“老牌”,把近几年兴起的如《时代财富》、《新财富》、《今日财富》、《数字财富》、《新财经》、《财神》、《竞争力》等财经期刊称为“新锐”。这些“老牌”财经刊物在这个市场有着一定的影响,它们的特点是操作手法老道,观点犀利精深,长期以来培养了一大批忠诚的读者。而这些“新锐”虽是“初生牛犊”,却不怕“虎”,它们大都有着强大的资本和背景支撑,一上市就以一种成熟的姿态面对读者。 强大的资本和背景支撑 这些“新锐”的财经期刊大都有着强大的资本和背景支撑。《时代财富》背靠北京国力民生经济研究所,它的总编辑是被称为我国最著名的三大经济学家之一的董辅礽;《竞争力》依托于在海内外华人圈享有盛誉的三联书店,借助雄厚的资金支持,汇集了一批新闻界资深财经记者及青年新锐,获得了吴敬琏、张维迎等名家的鼎力支持,并与麦肯锡、道琼斯、盖洛普等著名国际机构结为战略合作伙伴;《新财富》的资方是投资《新周刊》的深圳全景网络有限公司;《数字财富》则有中国计算机世界出版服务公司为之撑腰;《新财经》则由《中国证券期货》杂志社主办。 办刊阵容强大 《竞争力》的主编是中国新闻界公认的著名财经记者方向明。他早在1998年就发起创办《竞争力》杂志,但当时的条件很不成熟。他1992年参与创办了《中国青年报·经济蓝讯》专刊,任执行主编。1993年又参与策划创办了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经济半小时》专栏。1994年参与《三联生活周刊》创刊工作,任主笔、副主编,另外,他还曾参与了《商界》、《中国企业家》、《财经》等一批财经刊物的创办工作。 《时代财富》的执行总编辑是在业内享有较高声誉的孙燕君。他从国外回来后,带着国外学习的经验和在《经济日报》多年的经验,他想借《中国贸易报》这个舞台创办一张中国的《华尔街日报》,由于种种原因没能成功,但他却因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电子版”报纸和在美发行的《中国贸易报英文版》而被载入中国新闻史。 少年老成 中国加入WTO,财经期刊也随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面向企业家、经理人的管理类杂志到面向老百姓的大众化财经期刊,就像一股热浪冲进了我们的生活视野。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这些“新锐”财经期刊一进入市场就以一种比较成熟的姿态面对读者。它们不像《中国企业家》、《财经》这些“老牌”的财经期刊,它们没有经过市场的培育期,可以说是横空出世,来势凶猛。在很多读者还没明白怎么回事的时候,《新财富》、《时代财富》、《竞争力》等这些“新锐”就摆在了报摊上。它们的出现,可以说给这个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所以,这个市场的竞争就更加激烈了。 定位、内容 《竞争力》面向的读者是公司高层经营管理人员、各类投资者、政府官员、研究人员等。它是中国加入WTO后诞生的第一份财经期刊,据主编方向明介绍,它将以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企业、在华本土化的跨国公司为报道重点,以独家调查、深度、客观评述为办刊思路,为读者提供有关中国公司、在华本土化的跨国公司的原创性报道、分析和评论。 《时代财富》的读者定位是企业老板,执行总编辑孙燕君说:“我们的目标是要把它办成中国的《财富》。” 《数字财富》创刊于2001年3月6日,该刊总编辑陈立辉说:“《数字财富》是中国计算机世界出版服务公司所推出的第六本媒体。这本媒体的诞生,完全是基于这样的一个判断,即:新经济的发展动力从根本上看,是源于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的高效、快速的结合。所以,作为一本新经济的商业读本,我们的目标,就是向中国的高成长企业的决策者及管理者,提供与资本市场相关的信息、KNOW HOW及资源,以促进二者的快速结合,从而使创造力向财富的转换过程能够无缝地前行。中国的经济目前正处于一个高速的发展阶段,而新经济的理念也正在逐步植入国人的心中。相信有这样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有众多读者朋友的热心关注,加上《THE INDUSTRY STANDARD》这本享誉全球的新经济媒体的内容支持,《数字财富》一定会成为中国高成长企业的亲密不可分的旅伴!” 据《新财富》主编张信东介绍,《新财富》创刊于2001年3月。他说:“我们的方向是想要办一本向企业的中高层提供方向性、策略性资讯的杂志,我们将组织更多的学者和研究机构,通过对企业微观案例的研究,通过我们的评论和报道,抓住引领经济向前发展的力量。” “老牌”不甘示弱的理由 背景 《中国企业家》有着16年的办刊历史,它依托于《经济日报》,顾问有陈锦华、范敬宜、吴敬琏、艾丰等,可以说有着强大的背景支撑。而《财经》杂志创刊于1998年4月,它的主办单位是中国证券市场研究中心。 定位 《中国企业家》号称是一本“牵挂企业家命运”的杂志。《财经》是一本密切关注中国经济制度变革与现代市场经济进程中的新闻性刊物,它秉承“独立立场、独家报道、独到见解”的理念,全面观察并追踪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大举措、政府高层的重要动向、市场建设的重点事件,及时予以分析和评论,对于资本市场在中国的成长变化给予特别的关注。对于海外发生的重大经济、时政要闻,《财经》也经常派出记者现场专访,其报道以新闻的独家性和权威性见长。据介绍,《财经》的主要读者为中国的中高级投资者、政府管理层和经济学界人士。 影响 《中国企业家》因为有着很长的办刊历史,所以它的影响在业界是毋庸置疑的。 而《财经》杂志声名鹊起,成为财经类杂志的领头羊是因为2000年10月它的一篇文章《基金黑幕》在业界引起的影响。在这之后又陆续有一批这样揭露“黑幕”的文章,像《庄家吕梁》、《银广夏陷阱》、《谁在操纵亿安科技?》等封面文章。一时间,“揭秘”成了《财经》杂志的代名词。《财经》自创刊以来,先后有数十篇有关中国经济改革重头报道郑重发表,使该刊成为传媒业内最具转载价值的财经类新闻期刊。 办刊人 《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被称为是中国财经记者第一人,她入选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50位“亚洲之星”,同时也被该杂志冠以证券界“中国最危险的女人”。胡舒立利用自身的光环,让这本年轻的杂志迅速崛起。纯正的西方新闻训练、锋芒毕露、坚硬的胡舒立性格也成了《财经》的性格。 老牌说:我们在前进,我们在突破 《财经》杂志副主编王烁: 财经杂志的协作超过了竞争 据《财经》杂志副主编王烁介绍,《财经》杂志最早的读者定位是各个层次的决策者,也就是能对经济生活有所影响的决策者。但现在调整为关心中国这个转轨经济进程的精英。 关注上市公司,以“揭秘”的方式来制造轰动效应是《财经》的风格,这一风格在2001年体现得尤为明显,先是对“银广夏造假”事件的全面曝光,并由此引发证券市场的一轮下跌,由此开始以及随后的一系列事件导致证券市场的信用危机出现。随后是对“格林科尔收购科龙”一事进行报道,对格林科尔的业绩的质疑手法一如对银广夏的调查,《财经》同时还对格林科尔的董事长神奇的发家史进行追问,这一报道导致格林科尔在香港创业板的股价迅速下跌,一天之内市值损失达十亿之巨,由此导致民营企业在香港证券市场面临信用危机。《财经》以媒体的力量对抗证券市场的博弈,但《财经》能在多大程度上坚持这一风格还是一个问题,另外,《财经》已经成为“揭秘”的代名词,如果没有了“揭秘”,《财经》将会怎么样呢?对此,王烁的回答是:“我想说的是,《财经》杂志是一本综合性的杂志,我们关注的是中国经济转轨的进程,至于人们所说的这种阴暗面只是我们这本杂志内容的一部分。因为2000年到现在这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我们这帮人都是做新闻的,我们没有涉及一个大的偏好,我们追逐的是新闻的方向。我们以前做的这些揭露性的文章只是因为这个领域里有新闻,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会做这些,只想做这些。如果读者在看过我们做的那些揭露性的批评报道后,仍期待着我们的杂志每期都会有这类文章,那他一定会失望的。我个人认为,像《基金黑幕》、《银广夏陷阱》这类文章在报道上还有一定欠缺性,短时期内是很难突破的。” 王烁认为,财经杂志这个市场是足够大的,这个市场还没有开拓出来,还处在一种急速的膨胀状态当中。虽然说目前市场上财经类的杂志很多,但和《财经》杂志定位内容相同的没有,这也是《财经》和其他财经刊物的区别。其实大家是在共同打这个市场,这种竞争其实拓展了这个市场的空间,严格来讲,实际上协作超过了竞争,因为大家并不是彼此抢市场,而是从外面抢市场。 新锐说:我们在赶超,我们在拼搏 《竞争力》主编方向明: 我追求的是一个杂志正常的生命常态 三联书店办这本《竞争力》并不是想赶“财经杂志热”的这个时髦。据其主编方向明介绍,早在1998年4月的时候,他就有这个办这本杂志的念头,但是当时的条件很不成熟,真正筹备这本杂志是在2001年9月份。方向明认为财经杂志是最难做的,因为它的市场很狭窄,读者群很小。“目前市场上的财经杂志我看到的就有不下三、四十种,竞争如此激烈,所以你的生存点在哪儿就变得很关键。以往的财经刊物市场基本上还是一个粗划分的市场,一大类是专门讲公司的,一大类是讲资本市场的。它们总体的倾向是追求新闻报道,因为它们的办刊人大部分是从报纸转过来的,追求新闻性比较强,真正像研究性的报道比较少。中国的财经记者功底都比较浅,他们做的都是财经领域的报道。而国外的财经大刊在于分析、系统性研究。所以我就发现财经刊物有两个趋势。一种是财经期刊领域的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强调专业化。而在综合类的财经刊物应越来越强调研究性报道,强调分析。《竞争力》选择的是综合类,我们强调的是分析,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财经刊物所在。《中国企业家》是以个案为主,我们的角度是以一种现象、一种行业、一种理念,然后以企业个案作为支点,构成一个面。” 为了做这本杂志,他们还同时成立了一个研究机构“北京智库”。由于三联书店有着一个独特的学者圈,所以《竞争力》在这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再说,他们这些办刊人手里都有一定的企业资源。 方向明认为,《财经》是站在独立的媒体立场,披露一些黑幕。《财经》其实是一本很严肃的杂志,它能做出《基金黑幕》这样的文章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经过了多年的积累,它是有扎实的调查功底的。其他的有些媒体效仿它,但它们没有像《财经》建立在扎扎实实的调查基础上,所以它们效仿《财经》是缺少水准的,这对报道对象是不负责任的。财经记者现在有“娱记”的倾向,浮躁,丧失了新闻记者的道德。我们则是想通过对企业对行业的研究来发现中国的无论是企业的发展还是产业的发展真正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它们这么多年成功的精髓在哪里。我们建立在客观、冷静、机警的办刊基础上。“我不太追求那种爆炸性的后果,我追求的是一个杂志正常的生命常态。” 《时代财富》执行总编辑孙燕君: 我们争取做到独家 执行总编辑孙燕君认为,中国第一轮刊物热是生活时尚类杂志,像《读者》、《知音》、《女友》等杂志,这是市场的需求。第二轮刊物热是“财经纸贵”,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果,因为入世以后中国的主旋律就是“财经”,而财经杂志的兴起是因为广告资源比较丰富。下一轮刊物热可能会是“时政类”。财经杂志的发展期是三年,三年后如果你的杂志起不来就撑不住了。据说中信文化公司要投入1200万元办一本《时尚财富》,办给中国的身价比较高的大老板们看的,但这并不意味着高投入就会高产出。这轮刊物热方兴未艾。有一些新起的杂志纷纷效仿《财经》挖掘“黑幕”,但随着股市的正规发展,没有那么多“黑幕”可挖了,怎么办?就得找自己的出路。《新财经》刚开始定位是办一本“平民财经杂志”,定位为家庭理财,定价5元,但后来发现老百姓根本不买账,所以又改回了10元的定价。 财经类的杂志里目前还没有人能做出周刊来,最多也就是双周刊,困难是选题。往周刊走得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我们也希望我们做的东西都是独家的,但是太艰难了。挖内幕不是我们的强项,但是我们的分析做得很好,我们现在是一期比一期做得精彩,我们还处在一个爬坡的过程。虽不能保证每期都是独家,但我们在争取。
/
本文档为【财经期刊“财路”斗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