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经典物理复习资料

2009-03-09 28页 doc 602KB 20阅读

用户头像

is_856215

暂无简介

举报
经典物理复习资料 物理中考热门试题大揭秘 ──突现发散,形式多样的开放题 湖北省黄冈市宝塔中学 徐奉林 开放性试题主要突出试题的条件开放、或者结论的开放,来考察学生对物理过程的理解是否全面,完整。开放性试题有利于引导教师在物理教学中重视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的养成;有利于学生尊重事实,勇于怀疑的科学精神的形成。开放题涉及面广,在填空题、设计题、探究题、计算题和作图题当中都会出现。 例1 (2005年厦门第29题)有两杯不同的液体,现提供如下器材:①托盘天平 (已调节平衡,不含砝码);②弹簧测力计;③两个...
经典物理复习资料
物理中考热门试题大揭秘 ──突现发散,形式多样的开放题 湖北省黄冈市宝塔中学 徐奉林 开放性试题主要突出试题的条件开放、或者结论的开放,来考察学生对物理过程的理解是否全面,完整。开放性试题有利于引导教师在物理教学中重视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的养成;有利于学生尊重事实,勇于怀疑的科学精神的形成。开放题涉及面广,在填空题、题、探究题、计算题和作图题当中都会出现。 例1 (2005年厦门第29题)有两杯不同的液体,现提供如下器材:①托盘天平 (已调节平衡,不含砝码);②弹簧测力计;③两个质量和形状完全相同的烧杯;④栓着细线的物块(其密度大于这两种液体的密度);⑤刻度尺。请你运用两种方法比较它们的密度大小。要求写出:所选器材的序号,并简要说明比较的方法。 评析:这是一道设计性实验题,也是过程开放题。要比较两种液体,学生可依据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设计,尽管实验过程不同,但能达到同一目的。 答案:以下三种方法任选两种均可 方法一:所选用的器材:①③⑤或①③ 1.在两个质量和形状完全相同的烧杯内装入这两种不同的液体。 2.用刻度尺测量使这两杯液体等高。 (1、2两步合并为将这两种不同的液体装满在两个质量和形状完全相同的的烧杯中亦可) 3.将这两杯等体积的液体分别放入已调节平衡的托盘天平的左右盘中。 4.托盘偏重的一侧的杯中所装液体的密度大。 方法二:所选用器材:②④ 1.用弹簧测力测出栓细线的物体的重。(此步可省略) 2.再分别测出物体浸没在两种不同液体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3.比较步骤2的示数,示数小的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则该杯所装液体密度大。 (步骤3也可写成:分别算出物块浸没在不同液体中的浮力,物块受到的浮力大,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则该杯所装液体密度大。) 方法三:所选用的器材:①②③或①③ 1.在两个质量和形状完全相同的烧杯装入这两种不同液体。 2.将这两杯不同的液体分别放入已调平衡的托盘天平的左右盘中,调节天平中的液体使天平重新平衡。 3.利用刻度尺比较这两杯等质量液体的体积,体积小的那杯所装液体的密度较大。 例2 (2005年佛山市中考第8题)许多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与伤害,是与物体具有惯性有关的。为了减少此类事故的再发生,在交通管理中有许多要求和措施。就你所知,填写出其中两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析:此题是填空题,它具有开放性。因为引发交通事故的原因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引发条件可提出不同的要求和措施,只要符合物理原理或科学道理都行。 答案:①机动车驾驶员在开车过程中必须使用安全带;②汽车上安装安全气囊;③路边安装交通警示牌。(等等) 例3 (2005年黄冈市第38题)高尚同学发现家里用皮碗(如图)挂东西,皮碗所能挂的物体重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1)请你提出一种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自选器材,提出一个验证你的猜想的探究实验。 评析:这是一道探究题,但它的过程和结论都是开放的。试题选取的常见,但角度翻新,是考查学生综合探究和创新设计的好题。学生依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历提出不同的猜想,设计出不同的实验方案,答案百花齐放,个性得到张扬。 答案: (1)示例: ①皮碗的面积大小;大气压相同时,压力大小与受力面积有关; ②墙面的光滑程度;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③皮碗和墙面的清洁程度;表面越脏,不能充分接触或无法尽力排气等; ④墙面的材料;不同的材料,表面光滑程度可能不同; ⑤皮碗和墙面之间空气排除程度;皮碗内气体排除越多,内外的压强差越大; ⑥皮碗和墙面之间是否有水;水可以使接触面生分离, 减小摩擦; ⑦制作皮碗的材料;不同材料,弹性不同,能排除气体程度不同; ⑧大气压的大小有关;面积相同时,内外气压差越大,能产生的压力越大。 (2)实验方案示例: 探究猜想①:选用两个面积不同,但都是由同种塑性材料制成的形状相同的皮碗;将干燥清洁的皮碗按在同一磁砖墙面(表面都干燥清洁)上,都尽力排除皮碗内的空气,使皮碗表面与墙面紧密接触;每个皮碗上挂一个塑料方便袋,分别向袋内慢慢加沙子,直至皮碗开始脱离墙面为止,比较所挂物体重力; 探究猜想②:用同一皮碗分别按在光滑的磁砖和粗糙的水泥墙面上,尽力排除皮碗内空气,再在皮碗上挂一个书包,向书包内不断加书,至皮碗开始脱离墙面为止,比较所挂物体总重,得出结论; 探究猜想③:用同一皮碗尽力按在同一磁砖墙面上,第一次保持皮碗干燥清洁,第二次在皮碗表面粘一些干燥灰尘,皮碗上挂一个塑料方便袋,分别向袋内慢慢加沙子,直至皮碗开始脱离墙面为止,比较所挂物体总重,得出结论; 探究猜想④:用同一皮碗尽力分别按在磁砖和玻璃墙上,墙面都干燥清洁,皮碗上挂一个塑料方便袋,分别向袋内慢慢加沙子,直至皮碗开始脱离墙面为止,比较所挂物体总重,得出结论; 探究猜想⑤:用同一皮碗分别按在同一磁砖墙上,第一次尽力排除皮碗内空气,第二次只用较小的力排除皮碗内较少的空气,皮碗上挂一个塑料方便袋,分别向袋内慢慢加沙子,直至皮碗开始脱离墙面为止,比较所挂物体总重,得出结论; 探究猜想⑥:用同一皮碗尽力分别按在同一磁砖墙上,第一次保持接触面干燥,第二次皮碗先沾水,皮碗上挂一个塑料方便袋,分别向袋内慢慢加沙子,直至皮碗开始脱离墙面或在墙面上滑动为止,比较所挂物体总重,得出结论; 探究猜想⑦:找一个面积相同、但制作材料的皮碗尽力分别按在同一磁砖墙上,皮碗上挂一个塑料方便袋,分别向袋内慢慢加沙子,直至皮碗开始脱离墙面或在墙面上滑动为止,比较所挂物体总重,得出结论; 探究猜想⑧:在不同的天气进行实验(利用大气压计测出大气压的大小,即要求两天的大气压不同),用同一皮碗尽力按在同一磁砖墙上,皮碗上挂一个塑料方便袋,分别向袋内慢慢加沙子,直至皮碗开始脱离墙面或在墙面上滑动为止,比较所挂物体总重,得出结论。 物理中考热门试题大揭秘 ──重视能力,花样翻新的探究题 湖北省黄冈市宝塔中学 徐奉林 物理《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有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因此,许多实验区都试图通过增加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来实现对学生物理过程与物理方法的考查。试题的编制主要是考察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考察是否会收集、分析和处理科学数据,能否依据研究物理问题的一般思路来自主设计探究实验或方案,能否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正确选择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过去也有不少的探究题,但大多数都停留在数据分析、归纳结论的层次,并且结论是学生早已熟记于心的,只是把死记硬背的填空题加入数据提醒,再贴上探究题的标签而已,猜想与实验探究过程都没有。2005年的探究试题上了新台阶,试题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和接触到的学习材料进行加工,得出其中的本质规律,不仅考查学生对探究问题是否能提出猜想与假说,还能实现对学生设计实验能力的检测,以及学生的对研究问题方法的掌握情况,从而让学生亲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精神,这将有利于督促学生从根本上改变学习行为和方式,使他们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通过亲身探究实践,达到掌握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例1 (2005年济南第34题)小军同学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月亮,发现月面是凸凹不平的,如图14所示。这是由于流星在太空中运行到靠近月球时,在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坠落到月面,与月面发生碰撞而形成的坑洞,叫做月坑。 小军同学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流星的质量、体积及下落的高度有关。 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用一只铺满厚厚的细沙的盘子和几个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进行探究月坑深度的模拟实验,如图15所示。经过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⑴由1、2、3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_____________有关。 ⑵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 ⑶“月坑”的深度还与流星的体积有关:体积越大,“月坑”的深度____________。 ⑷请你结合小军的研究过程就“影响月坑深度的因素”问题提出另外一个猜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析:此题考查学生分析数据,归纳结论、提出新的猜想的探究能力,考查的内容不是课本实验的再现,而是课堂实验中的探究方法方法的运用。这类试题能促使教法和学法的改变,有利于纠正偏重知识的倾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答案:⑴下落高度。⑵3、6、7。⑶小。⑷可能与密度有关。 例2 (2005年哈尔滨市中考第44题)同学们在实验室做如图16所示的实验时,惊奇地发现虽然同一小球两次摆动的角度不同,但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却相同,于是提出了以下两个猜想: A:小球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是否与摆线的长度有关? B:小球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是否与小球的质量有关? 请你从上述猜想中任选一个进行探究。 (1)你所选择的探究题目编号(A或B)及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探究实验方案及步骤。 (3)对方案中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与论证。 评析:此题由学生自主选择猜想,设计验证性实验方案和实验步骤,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与论证,试题材料新颖,打破教材甚至教辅的局限性,拓宽了探究空间,可谓探究试题中新新题型的典型范例。学生能够体验探究的全过程。 答案:(1)(1分)选A、秒表、刻度尺(或选B、秒表、天平)两种情况测量工具只写秒表(手表或停表均可) (2)提示:探究实验方案及步骤中要体现“控制变量法”;当“摆线长度”或“小球质量”改变时,要有对比实验) 如:研究“所用时间与摆线长度的关系”。 步骤:①将两根(或三根)长度不同的摆线分别系上两个(或三个)质量相同的小球,让其摆动; ②测出两次(或三次)小球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t1、t2(t3); ③比较t1、t2(t3)的大小。 研究“所用时间与小球质量的关系” 步骤:①将两根(或三根)长度相同的摆线分别系上两个(或三个)质量不同的小球,让其摆动; ②测出两次(或三次)小球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t1、t2(t3); ③比较t1、t2(t3)的大小。 (3)(提示:要把与探究因素有关或无关的现象,都要合理论证) 若t1=t1=t3,则小球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与摆线的长度(或小球的质量)无关。 若t1、t2(t3)不相同,则小球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与摆线的长度(或小球的质量)有关 物理中考热门试题大揭秘 ──首次登场,考查素养的评价题 湖北省黄冈市宝塔中学 徐奉林 评价题是新课程改革的产物,因为新课程中要求学生在实施探究学生的过程中,要学会交流与评价。一些实验区把评价从探究实验中迁移出来,用于考查学生的评价能力和科学素养,使试卷的面貌焕然一新,试卷质量提升了档次。 例1 (2005年海口第6题)海南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优势,盛产反季节瓜菜和海产品。在北运海产品的包装箱中,一般都选用泡沫塑料制作。据你认为,在利用该材料的过程中: 优点是 :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缺点是: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析:本题是对运输包装的一种优劣评价。学生要从经济效益、运输的方便性、运输时需要的条件、环境污染等方面进行思考,比较充分地展示了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 答案:优点:轻便,保温,防挤压,成本低等。缺点:白色污染,机械强度不够等。 例2 (2005年黄冈市第38题)物体在流体(液体和气体)中运动时,受到的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流体阻力。这种阻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请仔细观察如图13所示的应用实例,对影响流体阻力的因素提出一种猜想: __________________。[题(3)中的猜想除外]; (2)根据你的猜想,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 (3)小刚同学猜想:流体阻力可能与运动物体表面粗糙程度有关。 他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①用弹簧秤拉一艘底面光滑的船模型在水中运动,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1; ②用弹簧秤拉另一艘底面粗糙的船模型在水中运动,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2; ③通过比较F1与F2的大小,就能得出物体受到流体阻力是否与物体表面粗糙程度有关。 请你对小强同学的实验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只需写出一条评估意见):_________________。 评析:此题是探究实验题,但在探究之余,又要学生对其他学生的探究进行评估,这是中考试卷中的亮点,是从试卷中改变科学文化知识方面,侧重素质教育评价的尝试,命题者独具匠心。 答案: (1)流体的阻力与物体的形状、正截面积大小、物体相对于流体的速度、流体的性质等有关; (2)此处开放,只要学生设计合理即可,要求阅卷教师认真审读; (3)实验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有: ①没有控制使用同一艘船模型; ②没有说明船应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没有说明弹簧秤应对船施加水平力方向的力; ④没有控制船的运动速度相同; ⑤船模型在水中低速运动时,两艘底面粗糙程度不同的船受到的阻力差别可能不大,弹簧秤读数无法显示差异。 物理中考热门试题大揭秘 ──综合有度,重视应用的计算题 湖北省黄冈市宝塔中学 徐奉林 这里说的计算题主要是指试卷中的综合计算压轴题。这类试题它通常以某种事实为背景,以某种器具或用具做载体,把热、力、电、光的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考查学生综合应用、综合分析和综合计算的能力。各实验区考试卷中的综合计算题大都避免了繁、难、偏、怪的现象,体现了物理基本知识的有机整合和综合运用,大都把热、力、电、光4个知识内容中的两个或3个知识内容点以拼盘的形式设题。 图 11 例1 (2005年黄冈市第40题)如图11是一种测量小汽车油箱内油量装置的原理图。压力传感器R的电阻会随所受压力大小发生变化,油量表(由电流表改装而成)指针能指示出油箱里的油的多少。已知:压力传感器R的电阻与所受压力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若压力传感器R的上表面面积为5cm2,汽油热值为4.6× 107J/㎏,汽油密度为0.7×103㎏/m3,电源电压为6V。请回答: (1)当油与箱总重为600N时,压力传感器R受到的压强是多大? (2)若油箱内油为10㎏时,汽油完全燃烧能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3)如果空油箱的质量为5.8㎏,油量表指针指向2×10-2m3时,电路中电流是多少? 评析:此题以小汽车油箱为载体,把有关热的计算、电的计算和力的计算结合在一起,但这些计算需要的量值和计算的结果互不影响,它给学生的启示是:要全面地掌握好物理知识,物理知识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学生在解题时要学会分析,哪些地方用到热学知识,哪些地方用到力学知识,哪些地方用到电学知识,用到热、力、电的哪些知识。分析题中条件不难看出:⑴中要用到力学的压强公式;⑵中要用到热学的热值计算和力学的密度公式及重力公式;⑶中要用到电学中的欧姆定律。 答案: (1)压力传感器R受到的压强 (2)10㎏汽油完全燃烧能放出的热量 (3)油箱内油的质量 油箱与油的总质量 压力传感器R上受到的压力 由表可以看出,当R受到压力为200N时,R的阻值为200Ω 电路中电流 例2 (2005年南京中考第37题)今年3月1日起,我国对家用电冰箱、空调这两个产品率先实施能源效率标识,以后生产、销售和进口的空调、冰箱均应在显著位置粘贴“中国能效标识”的标签(如图12所示)。能效标识将能效分为1、2、3、4、5五个等级,等级1表示产品最节能,等级5是市场准人指标,低于该等级要求的产品不允许生产和销售。 图 12 (1)据有关部门科学预测,在推行能效标识后未来的10年间,家用空调器和冰箱可累计节电548亿度(约合1. 972×1017J)。这些电能相当于多少吨标准煤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已知标准煤的热值为2.9×107J/kg) (2)目前,一台电功率为1160W的高效节能制冷空调A,售价大致为3000元,另一台制冷效果相同的一般节能制冷空调B电功率为1500W,售价大致为2000元。若空调的使用寿命为12年,家用平均每年使用500h,1度电的价格按0. 50元计算。试求出使用12年,高效节能空调比一般节能空调所节约的电费。 (3)根据你所知道的信息对将要购买空调的消费者提出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 评析:此题以节能为背景,以空调为载体考查有关热的计算和电学计算,并要求学生提出购买空调的合理化建议,既是综合运用、计算能力的考查,也是学科素养和决策能力的考查。 答案:(1) (2)W省=WB- WA= PBt - PAt = (PB - PA) t=(1.5kW -1.16kW)×12×500h=2040kW·h 12年共节约电费:2040kW·h× 0. 5元/kW·h=1020元 (3)建议购买高效节能型空调。因为高效节能型空调能节约能源、提高效率、保护环境。 物理中考热门试题大揭秘 ──巧妙灵活,追求变通的作图题 湖北省黄冈市宝塔中学 徐奉林 现在的作图题设置了巧妙的情景,不是死搬硬套的。学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分析,甚至要突破思维定式,才能正确解答。 例1 (05年黄冈市第34题)你玩过“竹蜻蜒”(图7)的玩具吗?用手搓动它的杆部,它就能腾空而起。请画出它在空中旋转时的受力示意图。 例2 (05黄冈市第35题)如图8所示为一个反射式路灯,S为灯泡位置,图中已画出灯泡射出的两条最边缘的出射光线。MN是一个可以调节倾斜程度的平面镜。请在图中画出灯S照亮路面的范围(保留作图中必要的辅助线)。请提出一种能够增大灯照亮范围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评析:上面的例1材料新颖,是课本中没有的,但它又贴近学生生活,再现了学生儿时的乐趣。学生在解题时必须抛开思维定式。如果学生用出手后的石头作对比来作图,就会出现只作重力而漏掉空气举力的可能。例2中的光线没有画到镜面上去,许多学生就会无所适从,即使有的学生画出了图形,但在回答怎样增大灯照亮范围的问题上,由于想象不到光路的动态变化而找不到合理的方法。 答案:例1如图9所示。例2如图10所示。作图要求画出必要的辅助线;直接画出两条入射光线法线,再作反射光线或利用像点作图都正确。增大灯照亮范围的方法有:升高平面镜MN的位置;增大MN的倾斜程度;将平面镜换成凸面镜等。只要说出其中的一种即可。 物理中考热门试题大揭秘 ──突出技能,强调创新的实验题 湖北省黄冈市宝塔中学 徐奉林 过去的中考实验试题着重考查学生基本实验的知识、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现在的中考实验题更加注重学生实验能力的检测,力图避免学生“背实验”和在黑板上做实验的倾向,出现了许多好的设计实验题。纵观各实验区的设计实验题,大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跳出教材中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的束缚,不再是从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中挖掘、编制考题;二是要求学生自己独立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制定实验步骤;三是试题具有开放性,设计方案的不惟一性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灵活运用知识、发挥能力的空间;四是考题着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以及实验能力,是对某一类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全方位的考查。 例1 (2005年泰安市中考第21题)某工厂装配车间有一个纯电阻元件,其上标有“1*V,6W”字样,其中额定电压值不清,估计在10V~19V之间,若要正确使用这个元件,需找出它的额定电压值。现在实验室中有以下实验器材: 一个蓄电池(电压约6V),一只电流表④(量程:0~0.6A,0~3A),两个开关,导线若干。另外,还有可供选择的定值电阻R0,分别为:A.1Ω  B.30Ω C.500Ω D.1kΩ 请你利用上述器材,通过实验测量,找出此元件的额定电压值。 (1)根据学过的电功率公式,只要测量出元件的某一物理量____________,即可计算出它的额定电压值。 (2)为较准确地测量,电流表的量程应选:____________,选用的定阻电阻R0(要求从四个电阻中任选一个)为____________。 (3)画出实验电路图。 (4)按照你设计的电路图,补全下列实验步骤,并写出实验中要测量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 a.连接电路。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断开电路,整理器材。 e.用测得的物理量和已知物理量表示计算元件额定电压的公式为U额=____________。 评析:此题不是课本中的实验,但它用到的是课本中的知识。学生必需,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一定的综合和重组,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方案。这就要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⑴从实验的原理上考虑,因为灯泡的电阻不变,如果测出电阻,就能根据电功率公式变形来求出额定电压。 ⑵电流表量程的选择可根据提供的电源电压值和灯泡的功率来粗略估计,不超过0.6A,就选择0~0.6A的量程。从题中条件可知电源电压低于灯泡的额定电压,则灯泡的实际功率小于额定功率6W,由此可估算出灯泡的电流不会超过0.6A。对电阻R0的选择应注意测量时要有明显的分压,并与灯泡的电阻相差不能太大,同时又要有利于计算,故选30Ω或11Ω。 ⑶中的电路图和⑷中的设计的步骤,应依据自己的思路而定。 答案:⑴电阻;⑵30Ω(或11Ω); 方法1:⑶电路图如图4所示。 (4)b.闭合S1,断开S2,记下电流表示数I1   c.闭合S2,断开S1,记下电流表示数I2   e. 方法2:⑶电路图如图5。 (4) b.闭合S1,断开S2,记下电流表示数I1    c.同时闭合S1、S2,记下电流表示数I2    e. 方法3:⑶电路图如图6所示。 (4) b.闭合S1,断开S2,记下电流表示数I1   c.同时闭合S1、S2,记下电流表示数I2   e. 例2(05年山西中考第29题)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空小塑料瓶和水来粗略测出食用醋的密度。 (1) 主要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 (2) 食用醋的密度ρ醋=________________。 评析:测物体密度是教材中重要的学生实验,一般采用最基本的方法,即课本上的方法:根据密度公式,用天平测质量m和用量筒(量杯)测体积V,就可以求出物体的密度。此题尽管是测液体密度的试题,但它跟课本中的实验完全不同。它既没有量筒,也没有天平。这就要求学生要另辟溪径,运用二力平衡、阿基米德原理等。 答案: (1)主要实验步骤: ①用弹簧秤测出空小塑料瓶的重力G1 ②在空小塑料瓶中加满水,测出它们的总重力G2 ③在空小塑料瓶中加满食用醋,测出它们的总重力G3 (2)食用醋的密度。 物理中考热门试题大揭秘 ──关注热点,联系实际的填空题 湖北省黄冈市宝塔中学 徐奉林 新课标下的填空题再不是原有概念的关键字、词、句的填写,而是把所学的知识放在某些环境和背景材料中,然后让学生分析这些材料,灵活利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运用科学的原理或规律、方法,创造性的解决题中问题,得出相应的填空内容。这些试题特别重视广泛联系科技新成果,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可能涉及社会的热点,或者有关科技、生产、自然的重大事件、典型事例、有关现象。如过去的美国“9.11”事件,磁悬浮列车、西气东输、青藏铁路、航天事业、交通规则、新型高分子材料、高新技术的发明与设计、城市热岛效应等。下面的例题中有的要牵涉到,2005年和2006年上半年有哪些热点问题,学生和教师都要留心。 例1 (2005年厦门中考17第题)在雅典奥运会上,110米的跨栏赛跑正在紧张地进行着,谁是雅典的冠军,众人瞩目。观众认定,跑在最前面的刘翔最快,裁判则依据到达终点的计时少而判定他跑得最快。观众与裁判的判断运动快慢所用的方法是不同的。观众看谁跑在前面,是用相同的时间比较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而裁判的判定,是用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评析:雅典奥运会是学生关注的热点,此题巧妙地把速度与体育竞赛结合在一起,试题叙述了比赛的过程和终端两种情况的胜负判断。在赛跑过程中,刘翔与其他运动员所用时间相等,刘翔跑在最前面过的路程最长,他跑得最快,所以,观众是在时间相等时,通过的路程长短比较速度的大小。到达终点的计时,所有运动员跑过的路程相等,但刘翔用的时间最少,所以他跑得最快。 答案:通过的路程的长短;所用时间的多少。 例2 (2005年海口中考第5题)下面列举了一些应用物理知识的实例:a.刀用久了磨一磨再用;b.刀的把柄一般都做得较粗大一些;c.汽车行驶一段时间后须换机油;d.在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常用干布擦乒乓球;e.货车运载货物时不能装得太高,且要用绳绑紧;f.掷铁饼时,运动员先猛转几圈才让铁饼出手。其中,属于减小压强的应用是_______________;(填代号,以下同)属于增大摩擦的应用是_______________;利用惯性的应用是_______________。 评析:在生活与自然中有许多现象都与物理有关,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可以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培养联系实际的能力。a.刀用久了磨一磨再用是用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的;b.刀的把柄一般都做得较粗大一些是用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c.汽车行驶一段时间后须换机油是为了使机件的接触面彼此隔开,从而减小摩擦;d.在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常用干布擦乒乓球是为了增大乒乓球与球拍中的摩擦,增加球的旋转;e.货车运载货物时不能装得太高,且要用绳绑紧是为了避免汽车在速度改变时货物因惯性而甩到车外;f.掷铁饼时,运动员先猛转几圈才让铁饼出手,是为了利用惯性使铁饼脱手后仍保持较大的速度继续向远处飞行。 答案:b; d ;f。 例3 (2005年济南市第32题)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枢纽”的拦河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全长约二千三百余米,坝顶高185m。拦河大坝之所以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一名工作人员步行走过三峡拦河大坝约需__________s的时间。 评析:此题以“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为载体,联系生产实际,考查液体压强规律,考查速度公式的运用。因为水的深度越深,压强越大,为了防止河水压跨堤坝;所以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2m/s,根据拦河大坝全长约2300m,求出工作人员步行走过三峡拦河大坝的时间约为1833s。 答案:尝试越深,水对大坝的压强越大;1833。 例4 (05年江西省第1题)为了让物理走近大众,让世界拥抱物理,联合国第58次会议通过了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的决议,这是目前唯一以学科命名的年份,表明物理学科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认可。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广大物理工作者不懈的探索和无私的奉献,其中______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得出了惯性定律;______________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____________首先测出大气压强的值。 评析:此题紧紧抓住“国际物理年”的热点新闻,考查重大的科学史实,体现了新课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理念。 答案:牛顿;法拉第;托里拆利。 例5(2005沈阳第5题) 沈阳市热网改选后,小丽家从原来的小锅炉房供暖变为沈海热电站余热供暖,去年冬天的比往年暖和很多。像沈海热电站这即供电又供热的热电站,不仅有效地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也较好地控制了污染。 评析:能源和环境污染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学生通过解题认识到热电站具有节能和控制污染的优越性,知道热电站有效地利用了内能。学生在解题之余,还感受到了物理在应用中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答案:内能。 例6 (05年南通市第14题)如图3所示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警示标志,它通常立在桥头,警示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一重型汽车行至桥头,司机看见警示标志, 立即刹车,正在休息的副驾驶身体发生前倾,这是_______现象。 评析:交通也离不开物理。除了如图所示的是限重标志之外,还有交通警示语言、限速标志、示险标志等,都跟物理有关。图中的内容是过桥车辆的质量不超过30t,刹车时副驾驶身体发生前倾,是因为他原来与车一起向前运动,刹车时车减速到停止,而副驾驶身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会向前倾。注意:这类试题如果作为问答题出现,一定要过程写出来,如果是填空题只写出“惯性”二字即可。 答案:过桥车辆的质量不超过30t,惯性。 物理中考热门试题大揭秘 ──注重基础,贴近生活的选择题 湖北省黄冈市宝塔中学 徐奉林 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注重全体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因此,很多教改实验区不仅把这一理念贯穿在教学的始终,而且在中考命题时对这一理念落实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面向全体学生、突出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一些实验区的中考命题在重视学生基本知识考查的同时,更突出了能力立意。中考试卷中除了经典题之外,还出现了不少材料新颖、背景新颖、视觉新颖,把物理知识的考查与科技、社会、生活、生产联系起来的新题,我们把它叫做热门题。有利的推动了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物理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现归纳如下。 课改地区的中考选择题以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辨析能力为主。现在的选择题淡化了对概念、定律、公式的炒作,淡化了计算,通常以贴近生活的知识为背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事实为基础,把基本概念和规律溶于其中。试题的编制和设计都从生活实际现象或实际问题入手,都来源于学生生活中熟悉或熟知的生活现象,使学生不感到陌生,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物理,物理时时在身边,试题鲜活、基础,趣味性强。 例1 (05年广东云浮市中考第17题)夏天打开冰箱门时,门的附近会出现“白气”,这种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是(  ) A.升华 B.汽化 C.液化 D.熔化 评析:打开冰箱冒“白气”或冰棒冒“白气”,冬天人呼出“白气”等都是学生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但它到底属于哪一种物态变化,这就要我们认真分析。首先应该知道“白气”不是气,因为气体以分子形式存在,是用肉眼看不见的;其次要明确“白气”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水珠 ;然后分析它的形成,既然小水珠是由原来看不见的物体变来的,那么它就是水蒸汽液化而成的。 答案:C。 例2 (05年苏州市中考第1题)以下学习用品中,在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塑料刻度尺 B.物理课本 C.绘画橡皮 D.金属小刀片 评析:此题四个选项中列举的都是学生的学习必用品,学生随身携带,即使是在考场上学生也会带在身边,只要学生知道导体就是容易导电的物体,绝缘体就是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在学习或生活中稍加留心,就会知道金属是导体。 答案:D。 例3 (05年武汉市中考第10题)小刚拆开了家庭电路中常用的白炽灯泡和灯头,如图1所示,则以下灯泡和灯头上的各部件中全部属于绝缘体的是(  ) A.灯头后盖、螺旋 B.玻璃泡、锡块 C.螺旋、金属片 D.灯头后盖、玻璃泡 评析:学了电学之后,学生就会关注家庭电路中的一些用电器的结构和工作情况,特别是对白炽灯泡有一定的认识。即使有的学生没有注意灯泡和灯座的构造,试题提供的图形也给了他们的再认识。如果学生形成了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就不难将灯泡和灯座的各部分按善于导电和不善于导电分成两类。 答案:C。 例4 (05年重庆市中考第3题)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月食现象 B.阳光在浓密的树荫下形成的圆形光斑 C.平静湖面上群山的倒影 D.岸边看到清澈见底的湖水中嬉戏的小鱼 评析:A项中的天象奇观,B、D中的自然现象,C项中的自然景色都是光的杰作,跟学生的生活结合紧密,它考查了学生对光现象的认识和理解。月食是因为太阳、地球、月球在一条直线上,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太阳光被地球挡住,月球的部分或全部在地球的影子中形成的,是光的直线传播的结果。阳光在浓密的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实质是针孔成像,也是光的直线传播的结果。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群山把光反射到水面,水面再把光反射到人的眼中,人眼对着反射光线看上去,就好象这些光线是从水里的倒影处射出的一样,实质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造成的。岸边看到湖水中的小鱼的光学原理是小鱼把光线反射到水面,经空气折射到人的眼中,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就好象光线是从看到了鱼处射来的一样,实际上看到的是鱼在水中的虚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答案:C。 例5 (05年浙江省中考第20题)据美联社报道,从今年4月26日起,“机遇号”火星探测器由于车轮陷入到细沙中而被困在火星表面的一个沙丘上,一直动弹不得,这与沙丘能够承受的压强较小有关。如果你是火星探测器的设计者,为了减小探测器对地面的压强,可行的改进方法是( ) A.增大探测器的质量 B.增大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C.减小车轮表面的粗糙程度 D.减少车轮的个数 评析:此题把科技知识与物理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做出科学的决策,激发了学生的物理兴趣。请注意:车轮陷入到细沙中是因为压强过大,在决策时,要想办法减小压强。减小压强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减小压力,二是增大受力面积。 答案:B。 例6 (05年广东省中考第6题)春天到来,学校采取各种措施防止流行病传染,对以下两种防护措施的物理解释正确的是 ( ) A. 用消毒液擦拭教室门窗后,可以闻到气味,是升华现象 B. 用消毒液擦拭教室门窗后,可以闻到气味,是升华现象 C. 用醋熏教室时,加热使醋温度升高,醋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剧 D. 用醋熏教室时,加热使醋温度升高,醋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减缓 评析:此题主要考查物态变化和分子运动知识。题中防止流行病传染是学生十分关心的问题。可以说学生通过解题不仅认识了防护措施中的热学现象,同时也会思考学校采取的措施是否科学合理,为什么这些措施有效等继续学习的问题。消毒液是液体,是因为消毒液扩散到空气中进入到人的鼻腔中,人才闻到了气味,可见它是由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是激化中的蒸发现象。根据分子动理论可知,物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剧,同样,醋在加热时温度升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也会加剧。 答案:C。 例7 (05年黄冈市第29题)如图2所示,晴天,几位大学生在森林中迷路了,下面四种利用风向引导他们走出森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图中虚线为空气流动形成风的路径示意图) A.森林吸热,温度升高较慢,空气温度低、密度大,地面空气从森林流向外界,应顺风走 B.土地吸热,温度升高较快,空气温度高、密度小,地面空气从外界流向森林,应顺风走 C.森林吸热,温度升高较慢,空气温度低、密度大,地面空气从森林流向外界,应迎风走 D.土地吸热,温度升高较快,空气温度高、密度小,地面空气从外界流向森林,应迎风走 评析:到森林中去领略大自然的风光是每位学生都喜爱的活动,然而,在森林中迷路又是中学生最担心的事。如何从森林中走出来,题中的选项会给学生的启示。只要学生动用脑思考过,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因为森林中水分充足,水的比热容较大,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较慢,空气温度低、密度大,地面空气从森林流向外界,形成由森林吹向外界的风,所以要从图中的森林中走出来,应顺风走。 答案:C。 例8 (05南京市中考第3题)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 A.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 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 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 D.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 评析: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是将已发出的声音吸收掉,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是声音已经到了人耳处,现在用耳罩阻止它进入人耳,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是不允许发声体发声,应为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是在中途阻断噪声继续传播,属于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的。 答案:C 。 中考物理备考指南 湖北省黄冈市宝塔中学 徐奉林 迎战中考,许多教师忧虑,许多学生心焦,许多家长茫然。为了中考出彩,教师在寻优化高效的复习方法,学生在找事半功倍的有效途径,家长在求子女成才的灵丹妙药。我想,只要能战胜自己,按下面三点进行复习备考,就一定会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 一、夯实基础 形成网络 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和内化的过程,学习中必须通过主观努力不断涉猎新内容,建构或完善新的认知结构。要做到融汇贯通,首先要让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现在的中考物理试题中,基本上无机械性记忆的题目,考查的方式和重点将转向到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水平上,在复习基础知识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构建知识网络,用表格或框图的形式使知识系统化,用要点记载方式把知识和方法整合起来,使知识条理化。如复习透镜及其应用时,可把知识整理成如下框图形式。 (2)明确概念的物理意义和文字表达形式及重要词汇的确切含义。知道它所说明的物理问题,学会解释与它有关的物理现象。如学习了密度时,要知道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它只能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来表示。物质的密度还与物体的形状和位置无关。由于同一物体的质量是不变的,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所以物体的密度与温度有关。 (3)深入理解物理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各量的单位,熟悉公式的应用条件,按科学合理的方法、步骤解决物理问题。如在学了压强之后,知道公式P=F/s是压强的定义式,适合所有情况下的压强求算。而P=ρgh是流体压强公式,它只应用于液体压强的求算。还要知道液体压强公式反映了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和容器的外形等无关。 (4)搞清楚容易混淆的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理解基本规律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掌握规律的成立条件及适用范围,如区别质量与重力时用如下表格: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可用下表帮助记忆。 (5)熟悉仪器的使用、实验的设计、表格的查找以及作图等方面的知识,灵活掌握它的使用规则和注意事项。 二、注重方法 敢于创新 物理学中蕴涵着许多科学研究和思维的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类比法、理想实验法等,另外还有分析、概括、归纳、推理、猜想、假设等许多方法。所以物理学是一门具有方法论的科学,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出现的障碍,往往不是知识本身,恰恰是思路、方法不对头造成的。在思考问题时,要克服思维定势,不要单走一条路而死钻牛角尖,同样的内容要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研究。在分析、解决物理问题时,不要只看结论,更要重视结论的得出过程,多想一想思考问题的方法,通过怎样的分析更科学合理。 例如:某同学按图1所示的电路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他不断改变电阻箱R1(符号 用表示)的阻值,测得相应的电流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电流跟电阻_________反比(填“成”或“不成”)这与欧姆定律__________(填“相符”或“不相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在解答此题时,要知道研究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时必须用到“控制变量法”,并且要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然后把表格数据与规律相对照,分析问题的实质。从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电流跟电阻不成反比,这与欧姆定律不相符,其原因是没有调节R2来保证R1两端电压保持不变。所以,本题答案为:不成,不相符,未调节R2使R1两端电压保持不变。这个例题突破了常规思维,原来大多数试题都是通过分析表格数据来得出结论,而这个题是把表格数据与已知的规律相比较来诊断错误的原因,因此我们不能受思维定式的束缚。 另外,复习期间要多讨论、多交流,因为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思路,你可从中得到许多启示。观察和实验是学习与研究物理的重要方法,要认真地加以总结和思索。现在的物理试题来源于实际生活的素材颇多,加强了与社会实际和生产实际以及高科技的联系,体现了与生活、生产、社会、人文的综合。物理现象处处可见,时时可以感受到,同学们一定要多留心、细观察、勤思考、多阅读,要多多关注社会热点、关注最新科技发展、关注时事新闻、关注试题的开放性、关注试题的探究性。 如05年黄冈市物理题第30小题联合国大会确定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以纪念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世界进行“让物理学照耀世界”的激光传递活动,先在美国的普林斯顿发射第一束激光,再由青少年进行接力式传递,从美国发出的激光不能直接传播到中国的原因是__________。如图是辛朝同学在活动中带的玩具激光灯,当他将灯光射到白色墙壁上出现的放大的图像,镜头A是__________透镜,胶片应放在A的__________处。但天文学家反对激光传递活动,认为射向夜空的激光是光污染,请列举一个生活或生产中见到的光污染实例__________。 今年是世界物理年,命题人紧紧抓住这个热点问题,把光的直线传播、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融于其中,同时又提出另一热点──光污染问题,也具有开放性,答案多种多样。 此题答案为: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或光不能在不透明介质中传播;凸;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建筑物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等装饰物的反射光线,商场、酒店上的广告灯、霓虹灯灯光,舞厅、夜总会的黑光灯、旋转灯、荧光灯及闪烁彩色光源等。 三、面对新题 冷静思考 中考时,可能会出现某些试题背景材料新,阅读篇幅长,你由于感到陌生,一时无从下手的情况。此时,最关键的是先要冷静下来,调整情绪之后,再深入下去。面对新题型,采用新对策。 1.分析比较,寻找相似特征,抽象出物理模型,使问题进一步明朗化。对某个问题不知如何下手,是因为不能确定问题的类型,不知道该用哪部分知识,当明确所涉及的物理模型之后,就能使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2.深入理解,挖掘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平时做练习时,往往只侧重于知识点的某一方面,忽略了这一知识点所涵盖的其他内容,很少思考这一知识点所涉及的深度和广度。所以,我们在解题时要注意抓住蛛丝马迹不断深入,逐步扩大战果,直到问题解决为止。 如05年黄冈市中考物理第29小题:晴天,几位大学生在森林中迷路了,下面四种利用风向引导他们走出森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图中虚线为空气流动形成风的路径示意图) A.森林吸热,温度升高较慢,空气温度低、密度大,地面空气从森林流向外界,应顺风走 B.土地吸热,温度升高较快,空气温度高、密度小,地面空气从外界流向森林,应顺风走 C.森林吸热,温度升高较慢,空气温度低、密度大,地面空气从森林流向外界,应迎风走 D.土地吸热,温度升高较快,空气温度高、密度小,地面空气从外界流向森林,应迎风走 这是道新题,首先要知道它是考查热学知识问题,然后要知道风的形成原因。此题的深度是要挖掘由于比热容而引起的温度变化不同,是对比热容的深层次理解。广度是既要用到比热容,又要用到由于温度对密度的影响而发生的对流现象。因为树叶中含有不少水分,水的比热容大于砂石的比热容,所以在相同吸热的条件下,砂石温度升得高一些,那么露天土地处的空气上升,森林中的空气到露天土地处来填补,就形成了从森林向露天土地的风。相反森林吸热,温度升高较慢,空气温度低、密度大,地面空气从森林流向外界,应顺风走。所以,答案选A。 3.大胆猜想,灵活变通,实现知识和方法的迁。有些试题中的现象,我们无法直接见到,通过认真仔细的阅读,可以猜想到当时的情景。然后根据自己的猜想,抓住其本质特征,领会它所伴随的物理过程,得出比较科学合理的结论。 4.认真审题,全面思考,活用试题中的条件。平时在处理某些问题时,常常会把某些因素忽略掉,当需要考虑这些因素时往往意识不到。另外,有一些题目中给的条件非常隐蔽,不字斟句酌,仔细挖掘则很难发现。有些条件和因素是多余的,如果不进行筛选,见条件就用,必然陷入圈套。所以面对新情境试题一定要仔细分析,全面考虑,学会挖掘出题目中隐含的条件或易忽略的因素,剔除多余的条件和干扰因素,排除解题中的障碍,正确解题。 05年黄冈市物理第中考第39小题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解答后面的问题: 植物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一种植物都具有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是一个水分的运输和散失的过程。蒸腾过程如下: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内导管→茎内导管→叶内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蒸腾作用对植物体具有重要的意义:①降低植物的温度,②促进根吸收水分,③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植物一天中蒸腾作用的变化规律是:日出后,蒸腾作用随之增强,到午后三时左右达到最高峰,三时以后,植物体内的水分减少,气孔逐渐关闭,蒸腾作用随之下降,日落后蒸腾作用降到最低点。 (1)你认为蒸腾作用能降低植物及其周围环境的温度的物理原理是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影响植物蒸腾作用强弱的因素有:____________; (3)设一棵树的树叶平均高度为5m,它一生中共蒸腾了200t水,请计算这棵树对这些水所做的功(g=10N/Kg)。 此题以植物生长特性与它对气温等因素的影响为主线设计阅读文段,考查蒸发吸热问题,考查学生对影响蒸发因素的理解,还考查了力学中功的计算,处处离不开物理原理。它能引发出这许多思考,很好地体现了中考物理命题的能力立意思想。答案为(1)液体蒸发吸热具有致冷作用;(2)光线强弱、温度高低等;(3)W=Gh=mgh=200×103kg×10N/kg×5m=107J。
/
本文档为【经典物理复习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