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有韵律的线条_凡高的素描

有韵律的线条_凡高的素描

2013-05-16 5页 pdf 1MB 40阅读

用户头像

is_218448

暂无简介

举报
有韵律的线条_凡高的素描 WORLD ART 73材 料 与 技 法   1880年9月初刚刚下定决心要成为一 名艺术家的文森特·凡高在写给其弟艺术 商提奥的信中委婉地说他下决心要成为一 名艺术家,“和未学画之前相比,现在我以 不同的视点来看事物。”【1】这次由阿姆斯 特丹凡高博物馆和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联合 举办的展览“文森特·凡高:素描”展示 了这位荷兰艺术家几十年灿烂艺术生涯中 最杰出的素描作品,使观众接受了一次激 烈的视觉巡礼。展出的作品是从文森特现 存的1200多幅素描创作中精选出来的大约 100件佳作。重点是画家生命中最后三年 在不可抑制...
有韵律的线条_凡高的素描
WORLD ART 73材 料 与 技 法   1880年9月初刚刚下定决心要成为一 名艺术家的文森特·凡高在写给其弟艺术 商提奥的信中委婉地说他下决心要成为一 名艺术家,“和未学画之前相比,现在我以 不同的视点来看事物。”【1】这次由阿姆斯 特丹凡高博物馆和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联合 举办的展览“文森特·凡高:素描”展示 了这位荷兰艺术家几十年灿烂艺术生涯中 最杰出的素描作品,使观众接受了一次激 烈的视觉巡礼。展出的作品是从文森特现 存的1200多幅素描创作中精选出来的大约 100件佳作。重点是画家生命中最后三年 在不可抑制的强烈情感驱使下创作的成组 的系列作品。在作品选择上,组织者优先 考虑那些能增强观众鉴赏力的作品。就好 比是,最富有的展览经历超越了任何概念 的历史性阐释。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装 置首先就很有创意,巨大的标签、墙上的 文本以及辅助品的展示(如用来绘制素描 的铅笔和芦管)。任何人只要想看文森特 喜爱的以及与他同时代的艺术家(日本人 或欧洲人)的作品,大都会博物馆在附近 的画廊中提供了这种便利,选出了一些受 欢迎的、能激发兴趣的作品。要是目录中 有足够的空间把它们也包括进来就好了! 事实上,展览和学术性目录,《文森特·凡 高:素描作品》都在激励我们追寻文森特 的足迹,仔细观审、并从不同角度思索艺 术家的雄心壮志,最终认识他在早期现代 艺术史中的地位。   文森特去世后的头三十年,评论性杂 志和艺术市场对其素描作品的反应,到目 前为止可能算苏珊·安丽森·斯坦因的报 道最完整。她在系列文章的一篇中就阐明 了这样的事实:大众对文森特素描作品的 热情使艺术家的名誉如日中天。而这一观 点又被艾米利·博纳尔坚定地拥护。博纳 尔是1886年文森特到巴黎费迪南·科尔蒙 工作室学习传统素描的“同班同学”。众所 周知,1888年夏天,文森特独自一人到阿 尔进行创作,这一时期,他形成了独特的 反传统的绘画风格。他不断地把自己的作 品寄给博纳尔,并附有信件。信件中对作 品内容和笔法风格的赞誉之情丝毫不比图 像本身逊色。同时,文森特将同时期类似 作品寄给科尔蒙工作室的另一位同志,澳 大利亚画家约翰·鲁塞尔。但是文森特大 量的素描作品最终还是留在提奥手中,提 奥在自己巴黎的公寓中将它们作为私人收 藏展示给合伙人看。提奥的遗孀,乔安娜· 凡高·邦格尔似乎意识到丈夫生前对这些 有韵律的线条:凡高的素描 查尔斯·斯塔奇 ■ 孟春艳/译 WORLD ART 2007 2世界美术74 作品的重视,因此在大大小小的展览中, 尽可能地将文森特的素描作品(早期的和 晚期的)公之于众。   乔安娜的努力应置于当时的环境下来 理解。自19世纪中期开始,艺术界就有一 股浪潮,认为平面艺术(graphic art)如 果不能和油画、雕塑并驾齐驱的话,至少 不逊色于它们。1855年,受公开推举的艺 术家让·奥古斯特·多米尼齐·安格尔就 拒绝将自己的素描作品拿到官方回顾展 上,原因却是“这些作品将可能成为展览 上唯一备受关注的对象。”【2】1861年,安 格尔在巴黎展出的所有素描作品可能激励 了他的年轻仰慕者埃德加·德加,后者在 其艺术生涯中始终致力于素描创作。德加 1870年公开发布信函,敦促官方沙龙举办 完整的素描、油画作品展。在1896年贝尔 特·莫利索的纪念性个展中,他同样也敦 促朋友们收集她所有的素描和油画作品。 德加一生仅有两次同意参加沙龙展,而这 两次参展的都是纸上作品——其中之一就 是他最喜爱的素描作品影印摹本展。尽管 当时印象派画家(像莫奈)强烈谴责将日 常习作素描稿送去展览,但是19世纪60年 代艺术市场对素描的热情却是与日俱增, 尤其是对让—弗兰科斯·米勒的素描作品 的需求,米勒是凡高最喜爱的艺术家。在 凡高1890年去世之前,惠斯勒、恩索尔、 罗丹这些反传统的艺术家们都以展出平面 作品为特色。然而,大部分素描作品却仍 旧被艺术史所忽略。我记得在1985年《19 世纪的艺术》一书中与罗森·布鲁姆和H· W·杰森合写了热情洋溢的评论,唯一要 说明的是,这两位都未重视素描作品。迄 今为止,尚未找到一篇对19世纪平面艺术 进行严谨评论的文章。   1935年纽约现代博物馆展出的凡高作 品有将近一半是素描。但是到1956年现代 艺术博物馆杂志发表了约翰·雷华德的经 典文章《后印象派,从凡高到高更》为止, 凡高素描作品尽管倍受赞誉,但受关注的 程度却远不及他众多的油画作品。在这里 我们无须费篇幅推测到底发生了什么。整 个20世纪,素描就让位给了尺寸更大、多 姿多彩的油画。就像艺术书籍看重彩色复 制品一样,博物馆也势不可挡地展出各种 彩色作品,尺寸就更不要提了。1984年大 都会博物馆的“凡高在阿尔”展令人耳目 一新,罗纳尔德·皮克凡瑟是展览的组织 者,他将凡高素描作品提到了和油画同等 重要的地位。形势发生了戏剧性地变化, 至少文森特的艺术受到了关注。1990年, 为纪念凡高逝世100年,又举办了个展,尽 管那次展览中凡高的素描和油画是在奥特 洛和阿姆斯特丹分开展出的,但是受到那 次展览的刺激,大众对文森特素描的兴趣 自此获得了相当猛的势头。   两种趋势开始出现:出版机构全面而 详细地印刷凡高的素描作品集,保护作品 的专家对其素描进行了日渐精密复杂的分 析。自1996年始,学者分类目录对凡高艺 术馆收藏的近500件文森特素描作品的文 献和技术分析进行了评估和整理。第 四卷和最后一卷明年计划出版。这项具有 里程碑意义的出版物的作者是斯加·凡· 休特根和马里杰·威勒库普,他们是组织 今年凡高素描作品展的成员。也是从1996 年始,考虑到有大批的学生和新手,学者 戴维·布鲁克斯就收集了文森特所有的素 描作品(以及所有的油画作品)的数码影 像,创建了网上凡高艺术目录( w w w . vggallery.com)。轻松登上这个网,就可 以看到关于作品出处和展览历史的完整、 时新的资料。布鲁克斯网站使我们可以观 审凡高所有的素描作品,并将它们进行比 较(还可以和他的油画以及信件进行比 照)。浏览的轻松、速度的快捷和创意的灵 活性是超乎想象的。   然而到目前为止,布鲁克斯尚未发布 和再现文森特作品创作之初的面貌,也就 是在艺术家喜用的墨水和彩色纸张褪色之 前的面貌。这一点凡·休特在《文森特·凡 高的素描》系列论文的一篇中做出了解 释:观众必须牢记,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文 森特素描作品很容易让人误解他是一个绘 图员。他所用过的黑色墨水已经变成棕 色,而1888年一组素描中所用的苯胺油墨 也褪得几乎看不见。他用两种墨水创作的 素描也有不少问题,色彩都发生了变质, 然而是朝着两种相反的方向:一种褪色, WORLD ART 75 一种色彩加深。感受到损坏很容易,然而 要将褪变的图像恢复到原状要难得多。在 这点上,凡·休特根得到了科学家罗伊· S·伯恩斯的帮助。伯恩斯在原作已经基本 褪尽的蓝灰色纸上重新绘制了素描的色彩 修正稿(伯恩斯是罗彻斯特工学院的教 授,最近利用照相馆,为芝加哥艺术学院 举办的修拉作品展提供了类似的色彩修正 稿)。凡·休特根也为20世纪20年代出版 的书籍重新创作了彩色图版,伴随同批素 描作品出现的复制品现在面貌改变很多。 尽管馆长们尽力为这次展览挑选状态保持 最佳的素描作品。然而很多作品的条目都 表明色彩已改变。最令人困惑的是,根据 威勒库普斯的条目说明,有理由相信,文 森特1889年住在精神病院所绘的以棕色为 主调的作品,最初是用易褪色的墨水描绘 的。如果是这样的话,1889年用稀薄油彩 绘制的素描作品就比墨水绘制的情况要好 很多。目录册中还收纳了大都会博物馆纸 品保管员马乔里·萨利的附著,对文森特 素描中各种有争议的墨迹进行了评述。   文森特究竟希望他的素描作品以何种 色彩示人我们知之甚少,而对他那些最具 雄心的纸上作品究竟想达到什么,我们更 是一无所知。出身于一个艺术商的家庭, 人们可能期望他了解艺术市场对作品最广 泛的需求。从1880年开始,文森特频频在 信中提到他想靠卖素描作品赚钱,就像他 为书籍和杂志创作插图谋生一样。凡高曾 为他最喜爱的英国出版物,《伦敦插图新 闻》或《平面艺术》创作过插图。接着在 1882年早期,他的艺术商叔叔康纳利斯· 凡高委托侄子创作有关海牙的系列素描作 品,与此同步,还对艺术家本人一批代表 作的印刷品进行重新创作,这批作品的主 题重大,对19世纪中期现代艺术画廊的运 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这批素描 没有一件复制品留存,到1882年底,文森 特亲自开发了人物素描平版印刷的可能 性。再者,他1888年寄给博纳尔和鲁塞尔 的成套素描作品可以理解为他实现了早期 的艺术雄心,那就是为书籍和代表作创作 相关图像素描。这些素描作品毕竟是对他 自己油画作品的重制,再加上为这种国际 性艺术和艺术复制品公司:巴黎古比尔公 司服务了大约7年,文森特已经成为艺术 复制品的鉴赏家了。   1877年,凡高在多德雷赫特为一位书 商工作过一阵子,他在书商供他住的房间 材 料 与 技 法 WORLD ART 2007 2世界美术76 墙上钉满了收集来的复制品。接着,他搬 到了阿姆斯特丹学习神学,继续买便宜的 印刷品布满房间墙壁。1881年早期他定居 海牙,情况依旧,不过这时,他自己初期 的素描作品和英国期刊中的复制品同在墙 上平分秋色。这就说明了文森特早、晚期 的素描作品为什么都像是依据蚀刻版画创 作出来的。他的作品中使用了许多短的、 勾画的笔触,像画轮廓线的那种,也像画 肌理和阴影的线条。尽管他们记录了文森 特最爱去画画地方,但是大都会博物馆展 出的早期凡高的迷人素描作品看上去就像 用色彩层次丰富的墨水将虚构的蚀刻画创 作成了摹本。   1886年,文森特到了巴黎,他试图发 明一种交替的、线条较少的素描风格。一 方面,他试着掌握科尔蒙传统的学院风 格。另一方面,他吸收了少量的线条,这 种丰富多彩的风格是日本木版艺术家们喜 用的。凡高曾在著名的齐格弗里德·宾画 廊对这种风格进行过连续几小时的深入研 究。他还一度当过齐格弗里德·宾的代理 人。然而,大都会博物馆的这次展览却忽 略了文森特学院风格的素描作品,这组日 式的巴黎水彩画极漂亮,是他早、晚期绘 画风格的大陆性界标。   然而这次展览也有它的亮点,那是文 森特用阿尔生长的芦杆绘制的素描作品。 和传统的钢笔、铅笔绘制的线条相比,芦 杆笔能创作出更多变化神妙的笔触。凡高 那些棕、黑两种单一色调的作品往往让人 回想起日本毛笔书法。但这些芦杆笔创作 的新素描笔触更加流畅,如19世纪80年 代早期在荷兰和比利时创作的素描就属这 类作品。这些作品看起来就像蚀刻版画, 是文森特学习最喜爱的艺术家米勒作品的 风范。再者,它们有杂合的倾向,即是线 性的,又是绘画性的。芦杆每一笔所含墨 量很少,所以就能产生如蚀刻般的效果。 结果,文森特的芦杆笔素描就像是蚀刻校 样的改进品。所有这种画的精美变体,凡 高在阿尔油画作品之后创作的素描,大约 三幅,都可看作改进的印刷品,或者看成 私人给密友的小型印制品。尽管文森特自 己不制作印刷品,但他是印刷商和印刷品 收藏者。并且由于他素描创作和蚀刻如此 相近,以致于它们看起来和19世纪其他大 师的素描作品相去甚远。   当然,文森特芦杆笔素描有更多耐人 寻味之处。它们摹仿了印象派大师莫奈瞬 间即逝、速写般的笔触,同时也学习了新 印象主义修拉、西涅克点彩的方法。确实, 1888年6月文森特做出了一个不幸的决 定,没有把他最好的芦杆笔素描在阿姆斯 WORLD ART 77 特丹展出,之后,他游历了地中海海岸,见 到了莫奈广为喝彩的海岸线。在此,文森 特首次以他感情充沛的激荡笔法描绘了印 象派的主题,作品有《海边的船,圣玛丽 德拉梅尔》。他创作芦杆素描作品时,大概 就是以这些油画为蓝本,他意识到自己就 像是在为弦乐四重奏谱一曲管弦乐风格的 作品。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一定意识到复 制品的意义已经超过了原始的油画,因为 他个人独特的绘画方法能够比油画更有效 地捕捉景物的运动。这种自觉在文森特艺 术进程中是个转折点。当他在普鲁旺斯户 外创作时,他解释说应感谢海边凛冽的北 风,“帆布始终在颤抖,但这并不影响我的 创作。”【3】的确,他很奇怪为什么塞尚在 普鲁旺斯创作的作品有些笨拙,难道是同 样的北风造成的?【4】不论情况如何,自 此,文森特油画作品也出现了素描中有韵 律的线条,这些线条本身就说明了蚀刻复 制品中丰富的平面艺术语言。   1888年10月,高更也来到阿尔,他对 印象主义的原则非常轻视,决心按照心像 来创作而不是描绘现实,这就使文森特素 描的试验嘎然而止。尽管1888年底高更的 突然离去致使文森特住进了医院。然而, 这对他的艺术生涯来说未尝不是件好事, 他可以自由地恢复那曾受干扰的雄心壮 志,将素描和油画创作方法整合。用这种 独特的方法,他逐步创造了一个变幻莫 测、令人眩目的世界。这个世界让他的画 架震颤,这里有随风拖曳的草地,有瑟瑟 作响的树叶,有滚滚翻动的云朵。1890年 情感的突然崩溃妨碍了他打算在布鲁塞尔 同时展出素描和油画作品的计划。这之后 不久他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让素描事业成 为了遗愿。但是文森特留下的众多素描作 品,还有他看世界的不同眼光,以及将平 面艺术提到和油画一样重要的地位,这些 均被20世纪许多艺术家所分享,从马蒂 斯、恩斯特到约翰斯、列维特。■ 注: 【1】文森特·凡高,《文森特·凡高信件 全集》,卷一,格林威治,纽约图形协 会,1958年,第135封信,第203页。 【2】引自皮埃尔·罗森伯格,《从素描到油 画:普桑,华托,弗拉戈纳尔,达维 特,安格尔》,普林斯顿,普林斯顿 大学出版社, 2000年, 第146页。 【3】《文森特·凡高信件全集》卷二,第509 封信,第610页。 【4】出处同上,卷三,信件B9,第499页。 (译自《美国艺术》杂志2006年第3期) 材 料 与 技 法
/
本文档为【有韵律的线条_凡高的素描】,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