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置

2013-05-07 48页 pdf 2MB 25阅读

用户头像

is_284925

暂无简介

举报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置 西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置 姓名:王恒斌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公共管理 指导教师:刘文瑞 20091225 摘 要 随着社会变迁不断加剧和改革不断深化,我国高校的内外部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 变化,高校各类群体性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并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本文以公共危机理论为指导,旨在深入分析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本质、特点和成 因,进而指出高校管理者应在观念上、原则上、组织上、信息上、处置上和教育上制订 相关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应对和预防策略,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正视危机事件...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置
西北大学 硕士学位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置 姓名:王恒斌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公共管理 指导教师:刘文瑞 20091225 摘 要 随着社会变迁不断加剧和改革不断深化,我国高校的内外部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 变化,高校各类群体性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并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本文以公共危机理论为指导,旨在深入分析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本质、特点和成 因,进而指出高校管理者应在观念上、原则上、组织上、信息上、处置上和教育上制订 相关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应对和预防策略,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正视危机事件,把危机管 理纳入到构建平安和谐校园的整体发展战略中,确保学校稳定发展。 全文共分五章:导论,主要介绍强调研究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论的社会意义与现 实意义并阐述其研究现状。第二章通过对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进行概念上的界定进而对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性质进行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对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进 行归纳总结,为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提供了相关依据。第三章在对高校群 体性突发事件的性质和特点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原因 进行了分析,分为表层和深层两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论述,使我们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 了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各个方面,从而为第四章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提供 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四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从建立应急组织机构,配备高素质 的应急工作队伍;加强宣传教育,及时化解矛盾;制定应急预案,进行实战演练等方面 对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提出了相关建议,并在此基础上从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 处置原则和处置方略上对如何处置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提出了要求。第五章,通过前四 个部分的分析和论述,从法制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群体性突发事件建设提出相应 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处置 Abstract Witllthecontinuingintensificationofsocialchangeandthedeepeningofthereformsinall all—roundway,ithasbringaboutagreatchangetotheenvironmentofcampus,insideand outside,whereunexpectedeventsareoffrequentoccurrence,andhaveanupwardtendency Basedonthepublicmanagementtheory,thisthesisisintendedtoexplorethenature, characteristicsandcausesofmassunexpectedeventsoncampus.Theauthor’Spointsareas fellows:thecampusleadersshouldframerelatedpreventiveandmanagementsystemfrom idea,principle,information,andeducationinordertoincreasethecrisismanagement capability.Meanwhile,forthestabledevelopmentofuniversity,thecampusleadersshould takethecrisismanagementintotheoveralldevelopmentstrategyaboutpeacefuland harmoniouscampus.Tllismaster’Sthesisisdividedintofivechapters. Thismaster’Sthesisisdividedintofivechapters.Thefirstpart,ie.,theintroduction,谢thits focusonthesocialandpracticalsignificanceofourresearch,hasdescribedindetailthe researchachievements.Throughdefiningtheconceptofmassunexpectedeventsonthe campusandclassing诵ththeseunexpectedevents,thesecondchapterhassummarizedtheir featuresinordertoprovidingthebasisforpreventivetreatmentofmassunexpectedeventson thecampus.Inthethirdchapter,afterfurtheranalyzingthecausesaboutmassunexpected events,theauthor’Sideaisthattherearetworeasons,thesurfaceandthedeep,whichmakeUS understandmassunexpectedeventsonthecampusmorecomprehensively.Theforthchapter hasbroughtuppreventiveadvicesfromthreeaspects,establishingemergencyresponse organizationsandequippingwithhigh-educatedemergencyresponseteams,strengthening publicity,institutingemergencyplansandholdingactualdrill.Basedonthefourchapters’ analysisanddiscussion,inthelastchapter,theauthoris devotedtoinvestigate countermeasuresandresponsestomassunexpectedeventsfrombuildingofthelegalsystem, 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establishingofcommunicationmechanism. Tr ● Keywords campusmassunexpectedeventspreventionmanagement 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 本人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 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于西北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 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人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学校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 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时,本人保 证,毕业后结合学位论文研究课题再撰写的文章一律注明作者单位为西北 大学。 保密论文待解密后适用本声明。 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 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本 论文不包含其它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西北大 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 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移删‘ 沙矽年/?月订Et 两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1.1问题的提出 第一章导论 目前,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和与社会各界联系的不断密切,校园变得同趋复杂和多 元化,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时有发生,而且种类多样、影响广泛,使得高校已经成为社 会稳定的“晴雨表", 受政府、公众和媒体的关注也日益增多。成功在于转机,失败在 于危机。如何有效地进行预防和处置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有效避免或减少危害,是摆 在高校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本人作为多年从事高校稳定安全管理的工 作人员,组织、参与处置过多起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有一定的经验教训,也有过认真 地思考,本文试图通过认真分析研究,提出建立有效的防范处置机制,以妥善应对高校 群体性突发事件,切实维护好高校的稳定大局。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的目的 高校与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关系非常密切,是整个社会的重要窗口。高校内部 发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往往起着影响社会稳定的先导作用,如果预防和处置不当,就可 能波及到社会,不仅影响校园内部正常的教学科研和工作生活秩序,也会影响社会稳定, 造成严重后果。本文研究目的就是通过对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特点等进行分析, 指出预防和处置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原则、方法,提出建立预防处置高校群体性突发 事件长效机制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1.2.2研究的意义 近年来发生在一些高校的群体性突发事件表明,许多本可以预防和有效处置的高校 群体性突发事件,由于没有防范或处置不当,引发严重后果。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 对预防和处置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长效机制的构建提供借鉴和参考,有利于高校管理者 有效预防和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更好地维护高校乃至社会的稳定。 1.3国内外有关该课题的研究状况 1:3.1国内研究状况 我国较早重视教育危机的学者是周贝隆,他早在1994年就提出了“中国教育的危 第一章导论 机”Ⅲ。早期的学者大多来自公关领域和学校实务工作者,研究的问题集中在办学资 金、高校扩招、学生分配等方面,但并不是专门针对高校。2003年发生的“非典”, 才真正拉开了中国学校危机管理的序幕。一些报刊杂志上出现了学校危机管理方面的文 章,但大多停留在阶段划分的理论层面,缺少可操作性,也没有可供分析探讨的学校危 机案例,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 港台地区特别是台湾学者对校园危机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 香港教育专业人员早于2002年就面向老师执行校园危机支援计划。台湾关于危机管理 的研究始于1988年,其中不乏有教育部门领导处理危机事件的经验之作。在台湾,“校 园危机处理与SARS心理辅导咨询网”上列举了各类校园常见危机事件的防范与处理; 从小学到高校都有一整套应对学校危机的行动。其中博硕学位论文的研究视角着重 在于理论模式的建构,而期刊论文则集中表现在对校园危机分类及处理流程的研究。综 合现收集的文献,研究视角可提炼为学校发展角度如黄士嘉的“发展性之学校危机管理 探究’’雎3、文化角度如张德聪的“从青少年次级文化谈校园危机处理"口3、老师角度如 陈芳雄的《校园危机处理》H3、法律角度如纪俊臣的“校园危机处理之法律问题探讨”腩1、 情绪智力角度如薛秀宜的“情绪智力对危机管理之影响——以南投县九二一灾区学校 教师为例”嘲、专家系统开发如钟景生的“校园危机事件处理专家系统开发研究”口1、 各类危机应对策略如吴莉玲的《十大校园危机管理》睛1、政策设计如余康宁的“危 机管理研究一从政策设计面之探讨’’悖1。另外,港台学者多从微观角度研究校园危机, 关于如何组建危机处理小组、校园危机的原因、分类、阶段等都是港台学者特别是台湾 学者的研究重心,他们的研究多数细化到各类危机具体的处理方式,也试图从多元化的 角度全面应对校园危机,如孙本初的“校园危机管理策略’’n0I。 由于港台地区学者注重危机的分类、成因、各类校园危机的应对方案等微观方面的 研究及学校危机应对操作流程的实战研究,这些研究或者内容全而不深,或者只是针对 某个学校、某个事件特别是学生安全事件进行专案研究,其研究成果多局限在中小学范 围,且地方色彩浓厚,推广就受到一定的限制。 1.3.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群体性事件的理论研究也比较重视,比如关于群体事件的原因,有亨廷顿的 《变化社会的政治秩序》等;关于群体事件的应对,有达尔的多元政治理论、政治参与 理论,还有社会学和管理学的冲突理论等等。国外对高校危机管理的研究最初源自公共 2 西北大学硕J:学位论文 关系学领域,1952年卡特里普、森特等学者从公关角度对美国高校存在的诸如学生人数 下降、财政危机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美国学者库存姆斯对20世纪80年代世界 高等教育的危机进行了研究,将高校危机管理带入了正式的研究。近年来,国外学者对 校园危机研究颇为关注,雷勒的《校园危机反应实战指南》推广到德国、日本等多国, 堪称校园危机管理的学习范本;美国在校园危机管理中运用国家危机管理体制,即:各 州教育部门与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合作,借鉴国家威胁预警系统的绿、蓝、黄、橙、红 5色旗制定了校园五类危机状态,并形成了一系列应对危机的行动指南;此外还专门建 立了“校园危机应对网站’’。在美国每个州几乎都有专门的学校管理机构研究危机管 理,为本州内的所有学区危机管理报告的制定提供建议,组织本州的危机管理人员培训 工作,并散发《公民应对危机指南》一类的小册子等。州下面的各市、学区等又分别设 有危机管理办公室,为本地学校管理人员、老师和学生等提供更为具体的指导。各学校 领导在美国联邦政府危机管理政策的指导下,组成危机反应小组,设计学校的应急行动 框架,制定校园危机应对计划,应对处理各种危机,这个小组可以在学校、社区和地区 的危机管理中心三个层面上运作,受危机管理办公室的业务指导,并在每个层面上形成 管理网络。 国外大多数学者进行宏观的学术理论研究,对校园危机管理所涉及的相关理论的研 究成果比较丰富;从事实践性研究的学者,。他们的研究细化到有效的实施体系和具体细 节。但其学术成果缺乏普适性,比如美国学者研究的背景是美国学校,而美国校园危机 事件多集中于暴力和冲突事件,加之我国与美国的教育体制、经济体制、社会现实等方 面存在较大差异,势必影响其推广。 1.4研究方法和思路 本论文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综合分析法,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 在占有一定资料的基础上,学习和借鉴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和其他行业群体性突发事件应 对防范的经验和模式,对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防范机制、应对处置机制、应急对策等 进行理性思考,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本文通过对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深入认识,在阐明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性质、 特征及成因的基础上,学习和借鉴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和其他行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对 防范经验和模式,对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事前、事中、事后整个过程进行防范、应对 的不同角度探索,从观念上、原则上、组织上、信息上、防范上、处置上等各个角度理 第一章导论 性思考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探讨针对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潜在危险,积 极构建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防范处置机制,建立日常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置管理系统; 探讨如何建立应急管理体系,实现应急管理工作的常规化、科学化;探讨如何加强高校 对各类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处置高等学校群体性突发事 件,全力维护高校及社会的稳定。 4 西北人学硕J二学位论文 第二章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含义、性质及特点 2.1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含义 所谓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指由各种社会矛盾引起,一定数量群众参与,违反国家法 律、法规、规章,采取非法集会、游行示威、上访请愿和聚众围堵,冲击党政机关、堵 塞交通等方式,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行为⋯1。 群体性突发事件内含群体、突发和事件三个主要词语。关于“群体”一词, 《现代 汉语词典》解释是:①由许多在生理上发生联系的同种生物个体组成的整体,如动物中 的海绵、珊瑚和植物中的某些藻类。②泛指本质上有共同点的个体组成的整体。“群体” 一词还是社会学术语,指相对于个体的各种社会成员的聚合。“突发"是指突然发生。 关于“事件’’一词, 《辞海》的解释是:指历史上或社会上所发生的大事。“事件’’的 范围很广,有政治性事件、经济性事件、治安性事件、医疗性事件等。在群体、突发和 事件这三个词语中,围绕“事件’’一词,群体和突发都是用于描述事件的某种状态或某 种性质的定语。由于很多事件是突然发生的,或一些事件的主体表现为群体性质,所以 ● 有人将“突发’’和“事件"放在一起表述为“突发事件”。所谓突发事件,按照2006 年公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定义,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 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有人将“群体”和“事件”放在一起表述为“群体性事件”。“突发事件”突出了事件 的突发性特征;“群体性事件"则突出了事件的群体性特征,强调群体性,就是强调事 件所具有的社会政治特征,有一定数量的人群参与其中,本身就带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在社会现实中,“突发事件”概念的含义要比“群体性事件概念宽泛得多。 除了上述两种表述以外,对于既是“突发性”也是“群体性”的事件, 一种表述 为“群体性突发事件”,另一种表述为“突发性群体事件"。本文认为,群体性和突发 性都是“事件’’的必要条件,上述两种表述是用于“事件"定语的前后次序的差别,并 没有本质上的太大差别。本文讲群体性突发事件,首先突出了群体这一特征,有众多的 人数共同参与。古语讲:三五成群,二人合伙、三人为众等,可见,人数在3人以上即 可构成群体性特征;其次是突然发生的,就是在完全没有预兆的前提下或者虽有大的预 测但仍在不可控的时间内突然发生的;再次是对组织内部或者社会秩序造成一定冲击的 事件。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界定,主要有几种角度:(1)强调特定社会群体或群体性矛 盾的角度;(2)强调突然爆发或突发性的角度;(3)强调对社会秩序的影响或破坏的角度。 5 第二章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含义、性质及特点 对于高校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其与一般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是相同的,只是对群体性突发 事件的研究在影响对象上进行了指定一高校的师生员工,其定义实质是相同的。 因此,可以对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定义如下: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指由于自然的、 人为的或社会政治的原因引发的,在高校内部忽然发生的,不以高校管理者的意志为转 移的,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冲击或危害的人数较多的聚集性 事件。如果对该概念进一步概括,抽出其本质特征,不论其原因如何,就可以得出高校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更简洁的概念:有较多人员聚集、突然发生的、对高校教育教学秩序 造成影响或危害的事件。由此概念可知,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本质特征就在于事件发 生涉及的人员较多,事件发生时间上的突发性,往往令校方没有预料或始料不及;再就 是会给高校现有的学习、工作、生活秩序造成干扰或冲击,具有一定危害性。只有群体 性、突发性和危害性三者同时具备,才构成一个完整的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否则就可 能属于正常活动,或者只是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苗头而己。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包括:校园内外涉及师生的各种非法集会、游行、示威、请愿 以及集体罢餐、罢课、上访、聚众闹事等群体性突发事件;包括各种非法传教活动、政 治性活动;针对师生的各类恐怖袭击事件;师生非J下常死亡、失踪等可能会引发影响校 园和社会稳定的事件等。 2.2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性质 只有认真分析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性质,在应对过程中才能有效施策,达到妥善 预防和处置的目的。目前,高校发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除了极个别的涉及政治性以外, 绝大多数的群体事件都属于师生正常的维权行为。 2.2.1涉政类 由政治事件引发的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如1999年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 事件,直接引发了不少高校学生的上街游行抗议。2005年同本“右翼”势力修改教科书, 篡改历史而引发的国内游行浪潮,就是典型的例子n引。2008年发生的部分高校大学生抗 议奥运圣火在法国传递受阻、法国政要发表对华不友好言论而聚集抵制法国“家乐福’’ 超市事件。这类事件都是由于师生关心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问题而引发的,其目的是维 护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而不是要推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本质上仍属于人 民内部矛盾范畴。 6 西北人学硕上学位论文 2.2.2维权类 当前,社会变化已经使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管理问题、权益保护问题成为群 体性突发事件的主要类型。目前在高校发生的绝大多数群体性事件基本都是师生为了解 决某些具体问题,为了他们的切身利益而参加的,是由于利益冲突而引起的,其本质当 然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一是由公共卫生事件引发的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如2003年的非典、2009年的 甲型H1N1流感。这类事件都是由于学生关注疫情传播和自身的身体健康以及学校由此 采取的措施对自身学习、生活造成的影响等等而引发的。 二是由意外事件引发的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如某高校一学生自杀引发亲属近 百人封堵校门事件。 三是由治安事件引发的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如某高校学生在校外被社会人员 殴打引发学生聚集事件。 四是由学校管理问题涉及师生切身利益引发的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如2007年 江西省赣江学院因学籍管理引发部分学生聚众打砸抢烧校舍事件等等。 2.3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 高校的群体性突发事件除了具有同社会上的群体性突发事件一样的一些特点如突发 性、公共性、复杂性外,由于其主要发生在社会高度关注的大学校园,发生在人群聚集 的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上,必然有其特殊性。 2.3.1事件成因的多样性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诱发因素是多样的。它既可能因涉及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 政治原因而爆发,也可能因部分师生利益受损而聚集,甚至因学校突然停电引发学生不 满而聚集。 2.3.2参与主体的多元性 过去涉及高校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参与的主体比较单一,基本以师生为主,但随着形 势的发展变化,引发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诱因日趋复杂,参与的主体也不固定,呈多 元化趋势。这里既有师生的聚集,也有学生家属的聚集,还有因与高校产生矛盾纠纷的 周边村民、与高校有经济纠纷的建筑承包商、相关企业及社会人员等,特别是一些到校 外的师生聚集事件参与的人员成分就更趋多元和复杂。 7 第二章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含义、性质及特点 2.3.3出人意料的突发性 突发性是很多群体性事件的~个共同特点,突然发生,让人猝不及防。突发事件是 事物内在矛盾由量的积累和叠加,最终演变为质变的飞跃瞬间。近年来的实践表明, 由于高校的人员相对比较集中,校园网络、通讯比较发达,高校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其 突发性更为明显和突出。 2.3.4造成后果的危害性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不仅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也可能给社会稳定造成不良 的影响。 2.3.5迅速蔓延的扩散性 高校历来深受政府、公众和媒体的重视与关注。根据社会心理学的社会感染理论, 在集体行为中,.不仅有情绪传染,也有行为传染,即某种行动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 更重要的是,人觉得在集体的行为中有安全感,不怕受到惩处。人们越是关注某一目标 或行为,越容易受到影响;在人群集聚的地方,人们相互影响和感染的可能性越大,参 与者便可能越多口朝。随着社会信息传播媒介越来越发达,网络和媒体信息传播快捷, 一所高校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很容易蔓延到其他高校,一个地方的高校发生群体性突 发事件,其他地方的高校会很快关注和跟进,而且高校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更容易引起社 会上的反响,产生突发事件的“放大”或“辐射”的“涟漪效应”(dimpleeffect), 极易扩散蔓延。 2.3.6发展过程的组织性 现在高校师生普遍拥有手机,如果有人通过手机群发功能组织师生聚集,其组织行 为就十分便捷和隐蔽,而且学校很难掌握。另外,校园网络也是一个重要的平台。实践 表明,发生在高校的多数群体性突发事件都不是自发的,而是有组织的策动。事件的为 首者往往通过多种方式在人群中策动,对整个事件演化起着酝酿、催化、促动的作用, 导致事态加剧、扩大。 2.3.7事件演变的难测性 高校发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如果处置不当极易使事态在瞬间扩大和升级,使事件 在发展过程中具有难以预测性。 8 两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3.8群体行为的过激性 高校群体性事件中的绝大多数个体是身强力壮、思维活跃的青年学生,而且在高校 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处于排头兵位置的更是在身体及语言等方面都具有一定冲击力的年 轻人,遇事容易冲动,火一点就着,加之受到“从众行为”等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一 些学生总认为自己即使实施了过激行为也不会被认出或者法不责众,这样就自然减小了 其对行为后果的恐惧感,易于失去理智并采取非法等过激行为。如果说前些年高校的群 体性突发事件基本上是在一种相对平和的气氛中进行的话,那么,近年来发生在高校的 群体性突发事件多呈现出过激化的趋势。 2.3.9消极影响的持久性 有些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造成的消极影响,不是随着事件的平息就很快消失的,而 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比如那些因虚假招生广告被骗入学的学生,其身心受到的伤害更 难以在短时间抚平,甚至可能成为一辈子的心结。 2.3.10事件处理的复杂性 在处理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往往参加者的一些合理诉求与不合法方式交织在一 起,经济利益的诉求和维护民主权利的要求交织在一起,多数人的合理诉求与少数人的 无理取闹交织在一起,师生的自发行为与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煽动利用交织在一起,增加 了处置工作的难度。高校发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绝大多数是由人民内部矛盾引起的, 但一些师生要求的合理性又同反映形式的违法性交织在一起,增加了解决矛盾的困难 性。一些师生的要求是合理、应予解决,但法律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或规定不够完善, 也加大了处置这些事件的难度。还有一些是历史遗留问题和新的问题叠加在一起,处理 起来比较复杂。尤其是学生非正常死亡后,家属到学校聚集滋事,动辄要求学校赔偿几 十万、上百万元,给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处置带来不小的困难。 9 第三章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j}|分析 第三章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因分析 3.1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表层原因 3.1.19币生的切身利益受到侵害,师生的诉求未能及时得到解决是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 的主要原因 在近些年的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因为师生的切身利益受到侵 害而引发的。一些高校在学生食堂菜价、学生宿舍费用、生活用电、学籍管理、教师福 利待遇等方面出台一些强制性措施,很容易引发师生不满,进而酿成事端。主要表现为: 1.与违规招生、诈骗招生密切相关的学籍、文凭问题。这既有少数学校或院系所为,大 量的是招生骗子干的违法勾当,也有招生骗子与学校工作人员内外勾结的。学生被骗入 校后,发现学籍或毕业文凭与原来的承诺不一样,便群起闹之。由此引发的群体性突发 事件是此起彼伏,成百上千学生围攻学校、上街游行已不是个别现象。2.人身安全问题。 学生因道路交通事故、被歹徒在校内外杀害导致的群体性突发事件,近年来也呈现上升 趋势。3.经济利益问题。由于高校的盗窃案件居高不下,学生手机、计算机经常被盗而 引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在一些高校也相继发生。另外某项重大政策的出台,也可能成 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一个诱发因素。因为,每项重大改革措施的正式出台,必然会触及 到一些人的切身利益,如毕业生分配制度和奖学金、助学贷款等制度的改革,也会引起 一些学生的不满情绪。4.办学条件问题。随着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招生人数不断增 加,而学校各类生活设施没有增加或增加很少,致使高校后勤机制超负荷,尤其与学生 实际有关的食堂、教室、宿舍、活动场所等空间相对缩小,加之后勤管理工作不力,断 电停水现象时有发生。有时可能会由于饭菜质量差,数量不足,价格欠合理或者服务态 度差等问题,产生瞬间的突然不满情绪由此可能发生与职工之间的口角、殴斗现象,甚 至一哄而起导致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产生。由此可见,社会变化已经使与学生切身利益相 关的管理问题、权益保护问题成为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频发的最主要原因。 3.1.2国际国内形势风云变化,各类社会热点事件频发 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但由于其对社会复杂性、自己行为的合理性 缺乏足够的认识,使其对社会的“期望值"常常过高,在对国内外一些大事件的判断 上,他们一般从个人角度看问题多,从国家整体利益考虑少;感性处理问题多,理性分 析问题少。加之,处于“青春发泄期”,看法往往偏颇,图一时之快,容易产生偏激的 lO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行动。国际国内的热点问题,尤其是涉及祖国利益和民族情结,都极有可能成为引发大 学生聚集的导火线。比如,2005年的涉同事件,2008年的抵制“家乐福”超市事件等。 3.1.3高校周边治安环境复杂 校园周边环境容易导致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目前,一些高校周围店铺林立, 一些业主违规经营,非法牟利,严重伤害师生的身心健康。一些学生涉足此地和社会上 “三教九流"人员混杂其中,因语言不和发生口角,因经济利益发生纠纷,引发学生和 社会人员之间、学生和业主之间的治安纠纷不断增多。如果对这些治安问题处理不当或 不及时,极易酿成集体性斗殴、聚集游行等群体性突发事件。 3.1.4学校管理中存在薄弱环节导致群体性突发事件频发 由于一些高校管理者对学生不接触、不了解、不分析、不研究、不尊重、不关心, 没有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而把学生作为纯粹的被管理者,漠视学生应 当享有的权利,容易造成与学生之间的对立状态和情绪,导致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频发。 目前一些高校对稳定安全工作重视不够,安全管理措施落实不够,有的对师生的安全教 育不够,安全防范能力不强,有的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不健全;一些高校学生辅导员配 备不足,影响管理工作;一些高校因土地、.工程款等问题,易引发与建筑公司、民工、 周边群众的矛盾纠纷;有的高校在食品安全、住宿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招生等 办学行为方面还存在疏于管理的现象,学生非正常死亡尤其是自杀事件仍时有发生,这 些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都易于引发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 3.2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深层次原因 3.2.1国内社会内部矛盾凸显,成为影响高校稳定的深层次原因。 目前,我国已进入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和矛盾的凸现期,历史遗留问题和 改革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交织在一起,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不稳定因素增多。因企业改制、 征地补偿、拆迁安置、库区移民、环境保护、涉法涉诉及企业退休人员、军队退役人员、 民办代理教师等问题,引发的聚集上访和群体性事件呈高发态势,非法集资、传销等涉 众型经济犯罪以及股市震荡,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物价上涨因素对群众生活特别是低 收入群体生活产生的影响都可能变成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社会管理漏洞和安全隐 患仍然不少,个别对社会不满人员也可能趁机铤而走险,制造极端事件。以上这种状况 都可能涉及到部分师生的家庭或师生自己,对高校师生的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目前, 第三章岛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闵分析 国内社会内部矛盾凸显,已成为影响高校稳定安全的深层次原因。 3.2.2学校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不强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一些学校多校区办学,校园管理工作遇 到各种挑战。现在一些高校对学生消极管理,表面上控制越来越严,但是,控制的思想 是“不出事”,而不是“积极向上"。一些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普遍存在基层组织涣散、 党政工团队伍、辅导员、班主任力量配备不足,难于有效地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及心理 咨询辅导工作,对师生的号召力、凝聚力和说服教育的能力大大减弱。一些高校的院系 负责人对师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知之甚少,或者知道师生的问题,也未能引起足够 的重视,致使可以在初始阶段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久拖不决或者小问题酿成大问题,直 至引发群体性事件。 3.2.3少数学生心理素质较差,法制观念淡薄、青春期心理行为失衡 心理学强调,人格是在幼儿期形成的。在基础教育阶段,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 学校和家长只重视智力教育,忽略了学生身心素质和健康健全人格的培养。许多家长往 往将孩子的培养目标定位在上大学,常常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实行高压式管理,使学 生形成一种学习优就意味着一切都优的观念。而一旦孩子考入大学,家长往往认为自己 的任务完成了,对孩子也就疏于管理了,从而忽视了与高校的沟通,淡化了与孩子的交 流。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这种高压式与放任自由式的管理会形成强烈的反差,使得一 些学生在同常学习生活中容易出现冲动和叛逆的行为。加之,当代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 生子女,从小受家庭宠爱,一些人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比较严重,经不起一点挫折,受 不得一丝委屈。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产生心理上、行为上的失衡,甚至为达到个 人目的,而将社会公德、学校纪律、法律观念统统置于脑后。一些学生法制观念不强, 遇事容易感情冲动,图一时的发泄,而很少从法律的角度考虑自身行为的后果。也有一 些学生不了解政策、法律法规,不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遇到问题不依靠组织, 不通过法律途径去解决,而是以聚集闹事的过激方式要求学校解决问题。特别是一些大 学生切身感受到经济压力、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等许多人生考验,使一些大学生在心理 上产生诸多矛盾,形成严重的心理疾患。一旦他们的某种愿望落空或遭受人生挫折,便 会产生焦虑、悲观、抑郁和厌世的消极情绪。当这种消极情绪不断积累而得不到宣泄时, 便会带来思想和行为方面的失衡,极易滋生事端。目前许多高校虽然设有心理咨询机构, 但由于学校重视不够、心理咨询教师不多、用于心理诊治的硬件不足、学生对心理问题 12 两北火学硕十学位论文 存有偏见等因素的制约,使得其实际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3.2.4大学生中弱势群体的问题增多 相对于其他大学生来说,家庭经济困难贫困生还要承受经济困难的压力。据有关部 门统计,目前我国高校的贫困生约占大学生总数的20%左右。这种特殊群体的学生一般 都比较自卑、封闭、压抑、敏感,极易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同时,由于他们家庭负担较 重,生活清贫,导致一些学生对家庭贫困的无奈,对社会一些现象的迷惑,对学校及社 会的各种不公、腐败、贫富差距现象极其痛恨,容易产生极端性思维,这种不良的情绪 和心态容易导致过激行为的发生。加之,对就业前景的迷茫,有的学生心罩总像装着一 团火,往往借酒浇愁,遇上适当的时机就可能爆发,极易引发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 第1『II章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 第四章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 4.1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 4.1.1建立应急组织机构,配备高素质的应急工作队伍 构建应急组织机制是预防机制建立的前提。要有效的建立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机 制,群体性突发事件管理小组的组建不可缺少。组建群体性突发事件管理小组是高校在 预防和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时行之有效地方法,是有效预防和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前 提。群体性突发事件管理小组应该是学校的一个常设组织,平时负责学校的日常管理, 预防和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在设立之初,小组领导就应当把角色和职责分配给 每个小组成员,让每个小组成员明白自身的职责和工作范围。小组成员应定期会面,讨 论学校应当关注和预防的领域,不断完善预防和应对计划,有条件的高校可以邀请相关 专家到校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以最大程度提高小组成员的综合素质。各参与处置的部 门和力量要清楚自己所承担的工作任务,明确自己的职责。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 应力,必须努力打造应急管理工作团队,配备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在人员配备方面,包 括负责学生管理的高校党政系统管理人员、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咨询教师、学校保卫 人员、校医院医生、后勤集团管理人员、校园网络技术人员等,他们应共同对群体性突 发事件进行预测和监控,尽早发现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征兆,对出现的隐患给予相关方面 的咨询和建议,实现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有效预防,一旦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能快速反 应,妥善处置。 4.1.2加强宣传教育,及时化解矛盾 高校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应紧密联系国际国内形势以及师生思想实际,通过开 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教育活动,增强师生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的自觉性。因为社会 动荡或者高校的教育教学秩序混乱,既不利于国家的安定团结,也不利于高校师生的学 习和生活,最终受影响的还是师生的切身利益。所以,要强化形势政策教育,针对国内 外的热点问题开设专题讲座,要教育和引导学生通过正常渠道,依法反映问题,表达意 愿,不去参加未经批准的游行示威,针对一些心理障碍学生,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咨询 机构,.配足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注重培养学生 克服困难、经历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有效化解少数学生因心理健康导致的群体性突 发事件。在群体性突发事件面前思想政治工作要收到较好的效果,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 14 西北人学硕上学位论文 者具有敏锐的预测能力、快速的反应能力和有效的处理能力n引;及时做工作化解矛盾, 消除隐患,将导致突发事件的不良因素消弭在萌芽之时。 4.1.3做好信息收集、报送和舆情研判工作 牢牢把握信息的主动权,确保信息畅通准确是处理好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重要前提。 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关键是要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群体性事件和任何事物一样, 总有一个萌芽、发展和结束的过程,但它又具备难测、难防、难处置、突然性大等特点。 如果信息不灵,临事就很被动。因此,在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时,无论是事fj{f、事中、 还是事后,都要及时掌握情报信息,准确分析事态的发展变化,科学制定处置方案。也 只有准确的掌握群体性事件的情报信息,才能预见性的分析事态发展变化,才能制定行 之有效的工作方案,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 要有效的进行信息的监测和识别,信息收集是关键。如何大量收集学生日常生活中 的信息为学生管理者提供大量的、真实的学生信息,是摆在高校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 课题。建立多元化的信息来源渠道是有效的解决方法。比如,学生工作管理者可以制定 定期上报制度,要求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定期上报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状况,并同 时建立档案库,定期储存和更新档案,对学生的入学、学习、生活、恋爱等重要方面进 行了解和信息收集,对思想或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进行跟踪,随时掌握他们的各种动态。 这些第一手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为学生工作管理部门有效的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有针 对性的提出预防措施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另外,可以通过间接获得收集信息。包括从新 闻媒体、政府收集的信息中获取对本校有用的信息等。 当信息收集之后,可以立即分析和识别这些信息真假,并对其潜在性威胁做出评估。 要将其科学的划分为几个等级,然后就可以按其等级采取相应措施预防群体性突发事件 的发生。技术人员要在对信息收集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得到的信息进行鉴别和分类,预 测各种危机情况,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危机类型、涉及范围及其危害程度做出估计,并在 必要时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建议发出应急警报,启动应急处理程序等。 4.1.4制定应急预案,进行实战演练 预案在先、有备无患。这是争取防范工作主动权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使学校从容地 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局面,使防范工作有的放矢。要从根源上杜绝社会性突发事件的发 生,就要在同常生活中,将所有各种可能会对高校造成潜在威胁的事件一一列举出来, 并加以分类,考虑其可能造成的后果,分别设计应对预案,估计预防这些事件所需要的 第四章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 费用,并将这样的行为变为学校的惯例¨钔。在预案中要预测处置事件过程中可能出现 各种事态发展的趋势,制定相应对策和措施,明确责任,落实预防和处置的力量。预防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爆发,充足的装备是少不了的。要提高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的能力, 必须准备基本的物质保障,如专项经费、必备设备、常用设施等等。制定预案要加强针 对性、实战性和有效性。要经常开展对预案的实战演练活动,检验预案具不具备操作性 和实效性,从中发现问题,反复修改。 4.2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处置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后,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全,控制事态发展,同时要迅速 组织力量对事件的性质、类别、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进行研判,并将研判结果和应急 建议立即向上级报告。笔者认为高校群体性突发群体性事件按照事件的紧迫程度、形成 规模、行为方式和激烈程度、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可能蔓延发展的趋势等由低到高 大致可以分为一般事件(Ⅳ级)、较大事件(111级)、重大事件(II级)、特别重大事 件(I级)等四个等级,并根据事态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妥善处置。 一是一般事件(IV级):事件处于单个事件状态,可能出现连锁反应并引起聚集, 群体性事端呈萌芽状态。单个性突发事件已引起师生广泛关注,并在师生中出现少数过 激言论和行为,校园内或校园网上出现与此相关的大小字报、网上发贴等,呈现出可能 会影响校园稳定的苗头性信息;以及视情况需要作为Ⅳ级对待的事件。这类可能爆发的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影响范围较小,程度较低,学校完全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就可以化解矛 盾,控制事态,解决问题。对这类事件,相关部门要及时向应急管理小组汇报,并切实 作好预防和备案工作。 二是较大事件(III级):由单个突发事件引发连锁反应,校园内出现各种横幅标语 和大小字报,有关事件的讨论已攀升为校园网BBS热点问题之一,并引发在校内局部聚 集,已形成影响和干扰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生活秩序的群体性事端;以及视情况需要作为 III级对待的事件。这类可能爆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影响范围较大,后果可能比较严重。 对这类事件,要立即上级报告,并立即作好预防和前期应急处置工作,必要时邀请外力 及时支持,予以有效控制。 三是重大事件(1I级):聚集事件失控,校园网上出现大面积的串联、煽动信息, 校内聚集规模膨胀并出现多校串联聚集趋势;校内出现未经批准的大规模游行、集会、 静坐、请愿等行为,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受到严重影响甚至瘫痪;以及视情况需要作 16 西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为II级对待的事件。这类群体性突发事件一旦爆发,影响范围大,对学校造成的危害也 会很大,远远超出学校自身预防和应对能力,必须快速反应,并立即向上级报告,通过 借助外力进行干预才有可能平息事态。 四是特别重大事件(I级):聚集事件严重失控,发生未经批准走出校门进行的大 规模游行、集会、绝食、静坐、请愿甚至实施打、砸、抢等严重违法行为,引发系统或 地区性的连锁反应,已形成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大规模群体性突发事件;针对师生的各 类恐怖袭击事件;以及视情况需要作为I级对待的事件。这类群体性突发事件一旦爆发, 不仅会影响到学校的正常运行,还会对社会秩序产生重大冲击,这类事件一般需要当地 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援助和协助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4.2.1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处置原则 实践表明,在预防和处置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必须要正确掌握和遵循几 条基本原则。 一是预防为主、防忠于未然的原则。美国危机管理专家迈克尔·里杰斯特曾经说过, “预防是解决危机的最好办法”,他深刻揭示了危机管理的最基本原则一预防为主。危 机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高校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群体性突发事件制订出各种预防方 案和措施,能够减少危机发生的概率,提高危机处理水平n6J。俗话说:未雨绸缪,有 备无患。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在现实活动中,又容易被忽视。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就是要做好日常的防范工作,不要因为工作中的疏忽或马虎而形成突发事件的诱因。坚 持预防为主的原则,还意味着一旦发现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苗头时,要及时果断地采取应 对措施,千万不能因麻痹大意、推诿拖延而酿成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坚持预防为主 的原则,还要求必须加强保障,从法规上、制度上、组织上、物质上全面加强保障措施。 同时,在领导精力、经费保障和力量部署等方面加强硬件与软件建设,增强工作实力, 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处置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 性强、任务艰巨和难度较大的工作,高校和有关部门必须紧紧依靠当地党委、政府坚强 有力的领导和支持,坚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分级负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 协调一致,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有序地开展处置工作。处置工作各项重大方针、 措施,要由党委、政府确定。同时,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高校内部的责任要落实到基 层单位、落实到人,不得把矛盾和问题推给上级,不把本单位本部门应该解决的问题推 17 第四章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鼍 向社会。 三是快速反应、果断处置的原则。处置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要峰持做到早发现、 早报告,早介入、早决策,快速反应,妥善处置。在处置中,既要深入细致地做好师生 的教育、疏导、缓解工作,又要讲究方法、策略,力求实效,快速处置。坚决防止久拖 未决,僵持不下,致使参与者和围观者不断增多,使处置事件的难度不断增大。因此, 要抓住时机,坚决依法果断处置,控制局势,防止事态扩大蔓延,力争尽快平息事态。 四是统一指挥、系统联动的原则。法国拿破仑曾经说过:统一指挥是战争的第一要 事。统一指挥和协调对于应急管理工作也非常重要,这是应急管理的一项重要原则。在 正常状态下,决策权力可适度分散,但在突发事件状态下,权力集中却是必要的。因为 在突发事件状态下,决策者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需要在短时间内动员大量的资源和各 方面的力量,需要各部门及全体成员齐心协力地共同应对危机,还需要克服常态决策过 程中的扯皮、观望现象。同时,一些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通常是跨校区、 跨地域的,必须形成统一的指挥机构,才能够协调各方资源,组织各个单位有序开展工 作。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诱发因素比较复杂,处置工作难度大,且涉及政府公共权力机 构,一旦发生高校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出现连锁反应的可能性大,蔓延的速度快。一 所学校出事,很可能波及各高校,进而影响到社会稳定。处理一起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 不仅涉及众多高校的紧密配合,而且涉及各级政府的多个职能部门的密切协作。所以在 处置过程中,所有参与处置事件的部门和工作人员,要服从现场领导的统一指挥和调遣, 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尤其要避免多头指挥,坚持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系 统联动,形成合力,确保事件得到有效处置。 五是以人为本、慎用警力的原则。慎用警力,是指慎用警械武器、慎用强制措施, 坚决防止处置不当激化矛盾和酿成新的事端。在处置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过程中,特别 是在事件的初期阶段,不要轻易动用警力。否则,容易刺激事件参与者,激化矛盾。此 时公安机关的主要任务是维护事件发生地外围的治安秩序,疏散围观群众,尽可能减 少事件对外界的影响,并严防发生危害公共安全行为,注意发现煽动闹事的为首分子和 骨干成员,加强证据收集。在整个事件的处置过程中都要最大限度地避免使用警力、警 械和强制措施。但慎用不等于不用,面对带有冲击机关、阻拦交通、哄抢财物、绑架扣 押人质的行为,必须果断使用警力,控制事态发展,维护社会秩序,防止造成更大损害 n 71。至于什么情况下使用,是否使用、使用多少和如何使用警力要根据具体情况和相关 法律来决定。 18 两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六是教育疏导、防
/
本文档为【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置】,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