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工业噪声听力损失现状分析

工业噪声听力损失现状分析

2013-04-20 6页 doc 56KB 27阅读

用户头像

is_263917

暂无简介

举报
工业噪声听力损失现状分析 我国工业噪声对听力损失的现状分析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职业性噪声危害的严重性以及控制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越发突出,本文从工噪声的性质、评价指标、整体水平等方面,分析了国内工业噪声对听力损失的现状,对预防和控制工业噪声危害提出了一些防范对策。 关键词: 工业噪声 听力损失 现状 工业噪声是指工厂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机械震动、摩擦撞击及气流扰动产生的噪声。又称生产性噪声,存在于机械制造、矿山冶金、纺织轻工、石油化工 航空航天、建筑建材、发电、造船等许多行业,不同的行业生产工艺和设备不同,噪声问题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我国职业人群总...
工业噪声听力损失现状分析
我国工业噪声对听力损失的现状分析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职业性噪声危害的严重性以及控制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越发突出,本文从工噪声的性质、评价指标、整体水平等方面,分析了国内工业噪声对听力损失的现状,对预防和控制工业噪声危害提出了一些防范对策。 关键词: 工业噪声 听力损失 现状 工业噪声是指工厂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机械震动、摩擦撞击及气流扰动产生的噪声。又称生产性噪声,存在于机械制造、矿山冶金、纺织轻工、石油化工 航空航天、建筑建材、发电、造船等许多行业,不同的行业生产工艺和设备不同,噪声问题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我国职业人群总数居世界之首,工业噪声危害情况十分严重,预防和控制工业噪声危害与提高噪声性听力损伤的防治水平已成为我们当前和今后研究重点。目前,国内有对不同行业噪声作业工人的大量调查研究,但就整体分析工业噪声的文献非常少。为此,我们对大量调查文献做了一个系统的综述,从四个不同角度分析工业噪声对听力的影响,以此指导职业性噪声危害的预防和控制。 1 工业噪声的分类及对听力的影响 综合一些资料的研究成果,噪声常用有两种分类。一种是根据噪声在时间上的分布及其形态特征,分为稳态噪声和非稳态噪声,非稳态噪声又分为脉冲噪声、间歇噪声和起伏噪声。一种是从工业噪声的来源,分为机械性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和电磁性噪声。使用前种分类的文献资料居多。非稳态噪声与稳态噪声分别对听觉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虽然从各种资料上来看,哪一种噪声对听觉造成的损伤大暂时无统一定论,但多数报道的试验结果[1]基本都支持非稳态噪声对听觉系统的损伤高于稳态噪声这个观点。岳振忠[2]指出,脉冲噪声是工业生产中最常见的一类生产性噪声,主要接触工种有锻工 冲压工 剪板工 钣金工等。迄今所有关于工业脉冲噪声与听力关系的调查都支持工业脉冲噪声可以导致接触者出现严重的听力损失的观点,而且多数报道的结果支持工业脉冲噪声对听力系统的危害高于稳态噪声的观点。 2 噪声暴露水平的评估 为评估噪声对听力系统的影响,我们应该有一个全面可靠的指标来判定。传统上是用噪声接触工龄、噪声强度和接噪指数来评估。随着调查研究的不断进展,到了90年代,有学者提出累积噪声暴露量的评价指标。累积噪声暴露量是根据噪声作用于人耳的声音叠加与能量平均原则来反映噪声接触量。在噪声环境中, 机体对强烈的噪声可以作出代偿性保护反应, 但长期反复接触噪声, 超过了机体代偿极限,其生物效应可以累积, 反复暴露的次数越多累积效应就越明显。 由于累积噪声暴露量同时包含了噪声强度和接触时间的信息,很多人认为它能更加全面地反映噪声接触的实际情况,相比于传统指标更具优势,将其应用于噪声对人体危害的评价,结果会更客观,更合理。但是,有学者研究报道[3],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发生率与工龄及累积噪声暴露量的关系不明显。这对进行噪声损伤听觉系统的流行病学研究带来了局限性,而这种局限性从另一个角度也使用工龄及累积噪声暴露量等作为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的分析、评价指标已不适应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有学者发现[4],听力损失检出率与工种和工龄关系不大, 显示不同噪声作业岗位的噪声危害相差不大。虽然工人短时间接触噪声就开始出现听力损失的情况, 然而听力损失随噪声接触时间的增加并不明显,这与听力损害随工龄的增长而增大的报道不太一致,有可能是因为检测对象相对年轻,工龄相对较短, 正处于代偿性保护反应期,加之防护措施到位等原因,不足以显示出剂量-反应关系。由此而知,累积噪声暴露量这个指标具有不敏感性,只有当机体接触噪声的时间和强度到达一定水平时,才能用这个指标进行评估。 基于我国的现状,工人流动性大,接触噪声时限缩短,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等,继续应用累积噪声暴露量这个指标已不能做出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我们需要寻找更加灵敏的指标来评估噪声暴露水平。 据国内外调查资料表明[5],噪声与听力损伤关系不是简单的直线回归研究的剂量效应关系, 而是呈S 型的曲线关系。为此应用 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 CNE与听力损伤患病率的评价模型。最终提出 CNE100 dB( A )为听力损伤的临界阈值。该文献强调 CNE是反映个体累积暴露的危害程度的方法。听力损伤临界值的累积噪声暴露阈值为 100 dB( A), 可考虑作为评价个体职业暴露警告阈值的判断分析。特别是在判定职业性听力损伤诊断工作中, 这是重要的职业暴露量衡量指标。这个方法弥补了累积噪声暴露量的不足。另外建议在制定卫生时, 可依据双变量的数量加以调整, 如噪声强度为 85 dB( A ),临界暴露年限为 35年;如噪声强度为 90 dB( A), 临界暴露年限为 10年左右; 如噪声强度为 95 dB( A), 临界暴露年限约为 5年; 如噪声强度为 100 dB( A) ,临界暴露年限 < 5年。但是该文献在分析时用 CNE阈值 100 dB ( A )来评价判断职业暴露量是根据等能量原理,即噪声强度和接触年限所积累到一定量所发生的生物累积效应这个原则来探讨的, 没有考虑噪声易感者。据调查结果显示, 噪声性耳聋个体易感性在人群中具有近似正态分布的趋势, 高度易感者和不易感者的比例很小。所以对易感者不能笼统用 CNE阈值来衡量。 现实的情况是,我们仍然缺乏一个统一的指标,目前的方法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或者我们可以考虑从分子生物学的水平,寻找更加敏感的指标。比如从微观世界出发,研究噪声听力损失时某些应激蛋白、某种酶或者基因的改变等,但这些都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总之,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在现有指标的基础上,取其优,去其弊,研究出一个更加完善的指标,力求更好地对噪声进行评价。 3 国内工业噪声对听力损失的现状 3.1 听力损失发生率的影响因素 工业生产场所环境及复杂的生产流程,使得工业生产性噪声对听力损失的影响由多种因素决定。广泛的噪声相关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其它各种因素相同的情况下,非稳态性噪声相对稳态性噪声更加容易造成听力损失。而工龄与噪声强度更是决定听力损失发生率的主要因素,随着工龄的增加,噪声强度的增大,听力损失发生水平相应提高,形成时间-剂量-效应关系。还有工人的噪声防护水平,以及近年来一些学者的研究显示工业生产场所的各种化学物理因素的毒害作用与噪声的协同作用、个体的易感基因[6]等因素都影响着噪声所致听力发生率。 3.2 各行业听力损失发生率的状况 我国工业性噪声危害情况已十分严重。据相关统计[7,8,9],在抽样人群中各行业的听力损失发生率为20% ~ 50%,而我国目前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下工作的从业人员已经超过1 000 万,因而其中就有数百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 经过对大量文献的研究发现,工业噪声对听力造成的损失主要分布在机械制造业、纺织工业、石油化工业。而每个行业间的听力损失率又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宁康等人的研究[10]显示:纺织厂、汽车厂、发电厂3 种行业噪声人员的听力损失检出率分别为55.1%、66.3%、41.1%。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这3种行业噪声性质的不同,而且各自的作业场所噪声的特点、工人接触方式也有所不同。范灵凯等人对冶炼厂的调查[11]显示:听力损失发生率在17.6%~36.7%。本次还有通过一些学者[12,13]对纺织厂调查结果得:纺织业工人的听力损失率为11.8%~29.63%。这里听力损失发生率的波动可能主要与工龄、噪声强度,累积噪声暴露量紧密相关, 随着工龄增长, 听力损失检出率明显增加,而接触时间越长, 发生听力损失的危险性也增加。张晓敏等人[14]研究显示:工业噪声暴露所致听力损失率均>25%。其中,钢铁行业听力损失率最高,均>60%,其前景不容乐观。钢铁行业作为机械制造业中累积噪声暴露量严重超标的行业,工人长期暴露在高频噪声环境中,因此听力损失发生率水平相应较高。 通过对大量文献的分析,我们还发现了不同行业的工业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发生率有所降低,这是否会意味着同一行业在不同的年代,由于生产条件发生很大的变化以及许多企业实行轮岗,缩短员工工龄,进行岗前听力测试,早发现早预防,因此有效的减少了工人在噪声暴露环境下工作的时间,另外一方面企业对员工的个人防护要求的不断提高,都很好的改善的噪声对人体的损伤,从而使听力损失检出率的水平逐渐降低。但目前我国的工业水平还没有像欧美国家那样发达,噪声对听力损失的影响水平还很高,因此加强对各行业的卫生监督,加深对各行业听力损失发生率水平的了解,有助于为制定听力损失防护措施和制订卫生标准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从而有效针对性控制噪声污染,进一步降低听力损失发生率。 4 噪声性听力损失的预防 4.1 从声源处控制噪声 可选用低噪声的设备代替高噪声的设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操作技术,或者改变噪声源的运动方式如阻尼、消声等措施降低固体发生的振动[15]。将消声器安装在空气动力设备上的气流通道上如鼓风机出口安装消声器降低噪声。 4.2 从传播途径阻断噪声 采用远距离操纵、间隔屏障操作,采用消声器、吸声器等措施,使声波在传播时得到控制。产生噪声的车间应和其他厂房隔开,宿舍、食堂、办公室等都应该和车间有较大的距离,中间可种植树木。 4.3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长期职业性噪声暴露的工人可以戴耳塞 、 耳罩、 头盔等护耳器。这也是现今比较经济、简单、有效的预防方法[16]。运用耳塞进行噪声防护和职工听力的保护需注意, 应以舒适性、 正确性、 针对性、清洁性为前提。 4.4 其他方式控制职业噪声危害 (1)利用噪声习服预防人体噪声性听力损失 。噪声的暴露史可能是决定噪声性听力损伤易感性的重要因素, 它可使机体逐渐适应, 从而提高机体对噪声的耐受性[17]。 (2)减少接触时间。利用轮班制、工作调换等方法合理安排休息, 控制在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间[16]。 (3)加强监护。定期对工作场所噪声环境进行检测与评价 对接触噪声危害的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对职工提供听力保护方面的信息及进行相关的教育和。通过告知、宣传栏、讲座等方式,对职工进行教育和培训,使工人认识到听力保护的重要性,正确使用和佩戴防护耳塞和耳罩,自愿积极预防听力损失。 5 小结 综上所述,脉冲噪声是工业生产中最常见的一类生产性噪声,对员工听力危害比较大,在以后的研究中,应侧重于脉冲噪声方面的调查研究。实验研究中对噪声暴露水平的评估,仍然缺乏一个较完善的指标,目前的指标都有自己的局限性,需进一步的探究,可从分子生物学的水平考虑,寻找更加敏感的指标。就国内工业整体水平,噪声对听力损失的危害程度还很高,虽然近些年,随着企业对员工的个人防护要求的不断提高,听力损失的发生率有所下降,但仍远高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应加强对各行业的卫生监督,加深对各行业听力损失发生率水平的了解。目前,预防和控制职业性噪声危害与提高噪声性听力损伤的防治水平是我们当前和今后工作的重点,现有的预防措施各有优缺,需就实际情况全面分析,合理利用各种预防方法,从而找到更适合实际情况的预防方法。 参考文献 [1]吴金荣,左锋,柴宏森.职业性噪声对工人听力损伤影响因素的研究[J],口岸卫生控制,2011,16(2):47. [2]岳振忠.职业性噪声听力损伤[J],工企医刊,2007,20(1):52-53. [3] 王军义,刘渠,林琳,肖全华,李伯灵. 深圳特区369名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杂志,2008,35(22):4342-4343. [4] 董勤.某玩具厂噪声作业工人听力状况调查[J].职业与康,2011,27(10):1106-1107. [5] 陈醒觉,曾丹, 叶方立, 朱长才,万才珍,郑贵怀.听力损伤的累积噪声暴露阈值研究[J].中国职业医学,2005,32(5):33-35. [6] 蒋春梅.噪声性听力损失易感基因研究现况[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7,24(4). [7]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噪声与振动控制专业委员会工作报告[EB /OL].( 2006 -12 -31) [2011 - 01 -25]. http://www. cosha.org. cn /103278 /103316 /103664 /147841.html. [8] 符古雅, 邹志方, 王军义,等.某化工厂稳态噪声对听力影响的研究[J],中国卫生学,2007,6(1). [9] 左弘,何家禧,周伟,等.深圳市主要行业职业性噪声危害状况的调查[J],职业与健康, 2009 ,25(4). [10] 宁康,刘茁,李丹.不同行业噪声作业人员听力损失与接噪工龄的关系[J],职业与健康,2011,27(11). [11] 范灵凯,刘海洋,阳慧萍.镉与职业噪声联合暴露对听力的损害[J],职业与健康,2011 ,27(11). [12] 张旭慧, 朱益民,夏予勇.稳态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与噪声接触的剂量-反应关系[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1,14(2). [13] 李春燕, 苏虹,某纺织企业噪声的职业病危害调查[J],职业与健康, 2011,27(3). [14] 张晓敏,陈铁,张建成.钢铁业噪声对工人健康的影响[J].中国职业医学,2002,29(1):56. [15] 李长侠.生产性噪声对人体影响及控制措施的研究[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1,143(3):112. [16] 牟宏霖,刘泰超. 噪声职业病的危害分析及预防对策探讨[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9,35(4):54. [17] 左红艳,吴铭权,崔博. 噪声习服对听觉损伤保护作用[J]. 中国公共卫生,2006,22(1):64-65. PAGE 6
/
本文档为【工业噪声听力损失现状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