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延胡索-常用中药详解

2017-12-08 18页 doc 291KB 48阅读

用户头像

is_266065

暂无简介

举报
延胡索-常用中药详解延胡索-常用中药详解 延胡索 拼 音:Yanhusuo 英 文:Corydalis Tuber 日 文:エンゴサク 拉丁文:Rhizoma Corydalis 【异名】 延胡《雷公炮炙论》,玄胡索 《济生方》,元胡索《药品化义》, 元胡(通称),玄胡。 【品种考证】 延胡索始载于唐《本草拾遗》,谓:“延胡索生奚国,从安东来, 根如半夏色黄。”宋代《开宝本草》云:“根如 半夏,色黄”。 《本草纲目》谓:“今二茅山西上龙洞种之, 每年寒露后栽,立春后生苗,叶如竹叶样,三 月长三寸高,根丛生如芋卵样,立夏掘 ...
延胡索-常用中药详解
延胡索-常用中药详解 延胡索 拼 音:Yanhusuo 英 文:Corydalis Tuber 日 文:エンゴサク 拉丁文:Rhizoma Corydalis 【异名】 延胡《雷公炮炙论》,玄胡索 《济生方》,元胡索《药品化义》, 元胡(通称),玄胡。 【品种考证】 延胡索始载于唐《本草拾遗》,谓:“延胡索生奚国,从安东来, 根如半夏色黄。”宋代《开宝本草》云:“根如 半夏,色黄”。 《本草纲目》谓:“今二茅山西上龙洞种之, 每年寒露后栽,立春后生苗,叶如竹叶样,三 月长三寸高,根丛生如芋卵样,立夏掘 起。” 据文献记载,自明代以来,关内地区所用者, 多为江浙一带所栽培的延胡索,至今仍为延胡 1 索正品,其形态与《本草纲目》、 《植物名实图考》附图相符。 【来源】 本品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 T. Wang的块茎。 【植物/动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块茎类球形,常成串 生长。地上茎纤细。基生叶与茎生叶同 形,茎生叶互生,二回三出分裂,末回 裂片披针形、长圆状 披针形或狭椭圆 形。总状花序顶生或与叶对生,花瓣4,粉红色,外轮2片稍大,上部1片尾部延伸成距,内轮2片较狭小;苞片阔披针 形;萼片小,早落;雄蕊6,二体;子房扁柱形,上位, 1室。蒴果线形。花期4月,果期5~6月。 【产地】 主产于浙江东阳、磐安;湖北、湖南、江苏亦产。 【栽培】 喜温暖湿润气候,怕涝、怕干旱和强光;宜选土质疏松、排水 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砂壤土栽种,忌连作b用块茎繁殖,于采 2 收时 选择芽多、无病虫害(直径1.4~1.6cm)的挤生块茎留种,稍 加风干后,贮于室内阴凉、干燥、通风处,用干黄泥或细泥沙分层铺 放,一 层泥沙,—层块茎,厚10~20cm。9月下旬~10月上旬下种,为了预防病害,栽前可用1%波尔多液(以块茎五量计)浸渍15~20min,以 清水冲洗,稍干后,按行株距17cm×7cm条栽,深5cm左右,覆?5~7cm,上盖堆肥或厩肥,每亩用种量50~60kg。在冬季重施一次浓人 粪尿、厩肥、磷肥,早春施稀人粪尿一次。要适时 排灌。如发生霜霉病,可喷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Z00倍液;菌核病,在苗期喷施 5%“硝铵粉剂2kg/亩。 【采收加工】 种植的次年5~6月植株枯萎时采挖块茎,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 搓掉浮皮,洗净,按大小分别放置沸水中煮3~6分钟,烫至块茎中心 无白心时,捞出晒干。 【炮制】 1.延胡索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稍浸、润透, 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或洗净干燥后捣碎。 2.醋延胡索 (1)取净延胡索或延朗索片,加入定量米醋拌匀,稍问润,待 醋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 3 屑。延胡索片每100kg,用米醋20Kg。 (2)取净延胡索,置煮制容器内,加入定量米醅与适量清水(以 平药面为宜),用文火加热,共煮至透心。醋液被吸尽时,取出,晾 至6成干,切厚片,晒干。筛去碎屑;或晒干后捣碎。延胡索每100kg,用米醋20kg。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 【性状】 块茎呈不规则扁球形;表面灰黄色或黄棕色,有不规则网状细皱 纹,上面微凹陷处为茎痕,底部中央略凹呈脐状,有数个小凸起的根 痕。质坚硬,难折断,破断面黄色或黄棕色,角质,有蜡样光泽。 饮片性状: 延胡索为圆形厚片,或不规则的碎颗粒,周边呈黄 色或黄褐色,有不规则网状皱纹,片面黄色,角质样,具蜡样光泽。 质 硬而脆。气微,味苦。醋延胡索片表面深黄色或黄褐色,光泽不 明显,味苦,略有醋气。 【商品规格】 分三种:元胡、辨元胡、全叶元胡。每品备分为一、二等。以个 大饱满、质坚硬而脆、断面黄色发亮、角质,有蜡样光泽为佳;个 小、质松、断面色灰黄、中心有白色者为次。本品是浙江特产,尤以金华 4 地区所产质佳。 规格等级: 一等:呈不规则的扁球形。表面黄棕色或灰黄色,多皱缩。质硬 而脆。断面黄褐色,有蜡样光泽。味苦微辛。每50克45粒以内。 二等:每50克45粒以外。其余同一等。 出口商品,甲级每公两65~85粒;乙级每公两145~190粒。 【显微特征】 5 块根横切面:表皮常脱落,偶有残存。下皮为1~2列厚壁细胞,扁平,长条形,壁厚3~4μm,木化,纹孔较大。皮层细胞10余列,淡 黄色,扁平。韧皮部宽广,筛管群散在,筛管呈类多角形,排列 紧密;韧皮薄壁细胞大,充满淀粉粒或糊化淀粉粒团块;形成层不明 显。木质部导管常单个或2~4个相聚,略径向排列,较疏。中央有 较宽广的髓。 延胡索粉末 1. 含糊化淀粉粒薄壁细胞类多角形,淡黄色或几无色,糊化淀 粉粒隐约可见。 2. 下皮厚壁细胞成片,细胞呈长条形或类多角形,壁厚,纹孔 细点状,较密。 3. 石细胞黄绿色,呈类方形、类圆形,纹孔细小而较密。 【化学成分】 含多种异喹啉类生物碱,有延胡索甲素、乙素、丙素、丁素、戊 素、己素、庚素、辛素、壬素、葵素、子素、丑素、寅素、黄连碱、 去氢延胡索甲素、延胡索胺碱、去氢延胡索胺碱及古伦胺碱等。 【理化鉴别】 1. 取粉末2 g,加硫酸溶液0.25ml/L 20 ml,振摇,滤过。取滤 6 液2 ml,加1%铁氰化钾溶液0.4 ml与1%三氯化铁溶液0.3 ml的混合液,即显 深绿色,渐变深蓝色,放置后底部有较多深蓝色沉淀(酚类反应)。 2. 薄层层析 样品均为:延胡索 标准品为:延胡索乙素 薄层层析 样 品 液:取本品粉末1g,加80%乙醇50ml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加氨试液使成碱性,加乙 醇提取 2次,每次20ml,合并乙醇提取液,蒸干,残渣加乙醇溶解 使成1ml,作为供试品溶液。 对照品液:取延胡索乙素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展 开:2%氢氧化钠水溶液硅胶G薄层板,以正己烷-氯仿- 甲醇(7.5:4:1)为展开剂,展距8cm。 显 色:依次喷稀碘化铋钾试液和亚硝酸钠乙醇溶液,日光下检 视,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棕色色斑。 【药理作用】 7 1. 镇痛作用:延胡索粉有镇痛作用,其止痛效价约为阿片的 1/100;延胡索总碱、延胡索甲素、乙素、丑素、癸素均有镇痛作用, 以乙 素较强。各种剂型以醇制浸膏及粉剂作用强。 2. 镇静、安定、催眠作用:延胡索乙素具有一定的镇静、安定 作用,其左旋体为新型的中枢抑制剂,较大剂量时对兔、狗、猴有明 显 的催眠作用。 3.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去氢延胡索甲素有显著的抗大鼠实验性 胃溃疡作用。 4. 对心血管的作用:延胡索乙素、丑素有轻微降压、减慢心率 作用;去氢延胡索碱有降压、增加冠状窦血流量作用。醇提物也有扩 张 冠脉、对抗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大鼠心肌坏死作用。 【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肝、脾、心经。 【功效】 活血,行气,止痛。 【应用与配伍】 主要用于气血瘀滞诸痛证。本品羊散温通,“能行血中气滞,气 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其止痛作用优良,无论何种痛证, 均 8 可配伍应用。治胸痹心痛,配瓜蒌、薤白或丹参、川芎等;治胃痛, 配白术、枳实、白芍等;若偏寒者,配桂枝或高良姜;偏热者, 配山栀、川裸子;偏气滞者,配香附、木香;偏血瘀者,配丹参、五灵 脂。治肝郁气滞胁肋胀痛,配柴胡、郁金等;治妇女痛经、产后 瘀滞腹痛配当归、红花、香附等;治寒疝腹痛,配小茴香、吴茱萸等; 治跌打损伤,配乳香、没药;治风湿痹痛,配奏艽、桂枝等。近 代临床用治多种内脏痉挛性或非痉挛性疼痛,均有较好疗效;也有治麻 风病的神经痛,以及以0.2%延胡索碱注射液作局部麻醉手术者。 【用法用量】 煎服,3~10g;研未服1.5~3g。多醋制后用。醋制后可使其有 效成分的溶解度大大提高而加强止痛药效。 【使用注意】 孕妇禁服,体虚者慎服。 1.《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2.《本草经疏》:“经事先期,及一切血热为病,法所应禁。” 3.《本草正》:“产后血虚,或经血枯少不利,气虚作痛者,皆大 非所宜。” 4.《本经逢原》:“经事先期,虚而崩漏,产后血虚而晕,咸非所 宜。” 9 【食疗】 【附方】 1.治热厥心痛,或发或止,久不愈,身热足寒 玄胡索、金铃子肉各等分。为末。温酒或白汤下,每服二钱。(《素问病机气宜保命 集》金铃子散) 2.治心腹冷痛,肠鸣气走,身寒自汗,大便滑泄延胡索、附子 各一两,木香半两。口父咀。每服四钱,加生姜七片煎服。(《严氏济 生方》延附汤) 3.治血滞心腹作痛 延胡索(醋炙)、五灵脂(醋炒)、草果、没药各等分。为细末。每服三钱,热酒调下。(《医宗必读》手拈散) 4.治风淫血刺,身体疼痛,四肢拘挛 延胡索 (炒)、辣桂(去粗皮)、当归各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酒调下。(《直指方》舒筋散) 5.治冷气流注腰疼 延胡索、破故纸(炒)、黑牵牛 (炒)各二两。为末,研煨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葱白、盐汤任下。(《卫生易 简方》) 6. 治疝气 延胡索、胡椒末。每服二钱,酒、水各半盏,煎七 分服。(《卫生易简方》) 7.治脐腹大痛,奔豚小肠气 延胡索、川楝子、全蝎、茴香各等 分。为末。每服二钱,酒调下。(《证治宝鉴》一捻金散) 10 8.治小儿初生下,肠盘刺痛,面色青,啼哭不止 延胡索一钱,乳香、木香各半钱。为细末。水煎服。 (《普济方》延胡索散) 9.治经来小腹有块痛 延胡索8g,血余炭4g。研末。分上下午两次用黄酒调服,连服7日。[《山东中医杂志》1984,(3):50] 10.治产后恶血不尽,心膈烦闷,腹中刺痛 延胡索一两,益母草半两。为散,每服一钱,以温酒调下。 (《圣惠方》) 11.治产后小腹脐下痛 延胡索、桂心各半两,当归一两。为细 末。热酒调下。(《普济方》延胡散) 12.治尿血 延胡索三钱。水煎,入芒硝三分服。 (《简明医彀》延胡索散) 13.治血痢疼痛,饮食不进 延胡(炒)为末。每用二钱,米饮调 下。(《赤水玄珠》) 14.治大人小儿诸咳嗽 延胡索一两,枯矾二钱半。为末。每服 二钱,用软饧糖一块或蜜和药含化。小儿一钱。(《世医得效方》宁肺 散) 15.治堕落车马,筋骨痛不止 延胡索末,豆淋酒服二钱匕,日 二服。(《圣惠方》) 16.治疮无头,肿痛烦闷 延胡索二个。为细末。热酒调下。(《普济方》) 11 【成药】 1.元胡酊 元胡(粗粉)500g,乙醇 (50%)适量。取元胡,置有盖 容器中,加酸性乙醇 (50%的乙醇中加入醋酸至pH值4)为溶媒,照渗漉 法渗漉至漉液达750ml,将药渣中的余液榨出,与漉液合并, 滤过,添加50%乙醇至1 000ml,即得。功能镇痛,镇静。用于各种 平滑肌痉 挛疼痛。口服,每次10ml,每日3次。(《中药制剂汇编》) 2.安胃片 延胡索(醋制)63g,白矾(煅)250g,海螵蛸(去壳)187g。以上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棍匀,加取蜂蜜125g与适量的水制成颗 粒,压制成1 000片。本品为类白色至淡黄色;气微,味涩、微 苦。本品乙醇提取液点于滤纸上,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黄 绿色荧光;本品水溶液加氯化钡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在盐酸或 硝酸中均不溶解,加亚硝酸钴钠即生成黄色沉淀。功能制酸,止痛。 用 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口服,每次5~7片,每日3~4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 3.元胡止痛片 延胡索(醋制)445g,白芷223g。取白芷166g,粉碎成细粉,其余白芷57g与延胡索 445g粉碎成粗粉,用3倍量的60%乙醇浸 泡24小时,加热回流3小时,收集提取液,再加2倍量的60%乙醇加热回流2小时,收集提取液。合并两次提取液,滤过, 12 滤液浓缩成稠膏 状,加入上述细粉制粒,压制成 1 000片,包糖衣,即得。除去糖衣后,显棕褐色,气香,味苦。取本品粉末加硫酸液 (0.25mol/L)振摇 片刻,滤过,滤液照下述方法试验:?取滤液2ml,加1%铁氰化钾溶液0.4ml与1%三氯化铁溶液0.3ml的混合溶液,溶液显深绿色,渐 变深蓝色,放置后,底部有较多的深蓝色沉淀。 ?取滤液数滴,点于滤纸上,阴干后,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亮黄色荧光。功能 理气,活血,止痛。用于气滞血瘀的胃痛,胁 痛,月经痛及头痛等。口服,每次4—6片,每日3次,或遵医嘱。(《中华人民共和国药 典》)1990年) 4.元胡注射液 元胡1 000g,吐温—80 10ml。取元胡粗粉,用 酸性乙醇(50%乙醇用醋酸调至pH值4)浸渍24小时后,按渗漉法, 以每分钟 2—3ml的速度收集漉液,回收乙醇,加注射用水至900ml,冷藏,滤过,滤液加吐温—80及苯甲醇,混匀,加注射用水至1 000 m1,调节 pH值4.5—5.5,滤过,灌封,灭菌,即得。每支2ml,相当于原生药2g,为黄色澄明水溶液。功能镇痛,镇痉,镇静,催 眠。用于胃及 十二指肠痉挛,肝胆疼痛及月经痛等症。肌内注射, 每次2ml,每日1—2次。 (《辽宁省医院制剂规范》1982年) 5.妇女痛经丸 元胡(醋制)300g,丹参300g,五灵脂(醋炒)300g,蒲黄(炭)300g。取五灵脂100g,用水热浸,丹参水煎2次,合并浸液 13 及煎 液,滤过,滤液浓缩;将剩余的五灵脂与元胡、蒲黄粉碎成细 粉,过筛,混匀;用上述浓缩液泛丸干燥,包糖衣,即得。每10粒重 1. 8g。本品为糖衣浓缩丸,除去糖衣后,显黑棕色与黑褐色; 味苦。显微特征:厚壁组织碎片绿黄色,细胞类多角形或略延长,壁 稍弯 曲,有连珠状增厚;花粉粒类圆形,外壁有网状雕纹。功能活 血,调经,止痛。用于气血凝滞,小腹胀疼,经期腹痛。口服,每次 50 粒,每日2次。(《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 【现代临床研究】 1.治疗心律失常 用延胡索粉 (丸)治疗心律失常48例,其中频发房性早搏13例,阵发性心房颤动13例,房早伴阵发房颤2例,伴短阵房 性心动过速1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例,持续性心房颤动17例。每次口服5—10g,每日3次,房颤患者复律期间曾服用 15g,每日3 次。疗程4—8周。治疗结果,对房早、阵发房颤和阵 发室上性心动过速的 31例患者,显效15例,明显好转7例,好转4例,无效 5例,总 有效率84%。对持续性房颤服药后心室率均明显 减慢,有6例心率转为窦性。其中10例冠心病患者的房颤,5例复律;而5例风心病者均未 能复律。结果显示,用量5~10g对房早有较好治疗作用,10g以上能够控制阵发房颤的发作,并能减弱心房颤 动的心室率,进而使一些持 续性房颤转复为窦性心率[1]。 14 2.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 用胃炎宁胶囊(水飞滑石、醋制延胡、 白芍、甘草各等分,为细末装胶囊,每囊重0.5g)治疗经纤维胃镜及 胃 粘膜活体组织检查确诊的慢性浅表性胃炎122例,其中年龄最小 10岁,最大 72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7年。成人每次服3~ 4g(小儿酌 减),每日3次,40日为1疗程。结果显效 (症状消失,胃镜检 查胃粘膜恢复正常)80例,占 65.6%;好转(症状基本消失,胃粘膜 恢复正常 或好转) 31例,占25.4%;无效11例,占9%。总有效率 91%[2]。 3.治疗原发性枕大神经痛 用延胡索乙素针剂 2m1(100mg),2%普鲁卡因lml,共3ml。以第二颈椎棘突与茎乳突之间联线中点的压 痛处 为封闭点,用一般注射器及针头,进针深度抵达骨膜后稍后退, 最好刺中枕大神经(患者有麻胀感),抽无回血及脑脊液,将药液注射 到 枕大神经周围即可。治疗原发性枕大神经痛 151例,结果治愈138例,有效13例;封闭1次痊愈者 128例,封闭2次痊愈者10例,封闭2次有 效者13例。治愈率91.4%,有效率100%[3]。 4.治疗急慢性扭挫伤 用延胡木金散(醋制延胡、广木香、郁金 各等分,研细末)治疗急慢性扭挫伤321例。其中急性扭挫伤153例,慢性 15 扭挫伤168例;腰部 101例,胸背部62例,上肢70例,下肢88例。用法每服15g,温开水送服,每日3次。全部病例均治愈,前 后用药最多 为600g,最少为120g[4]。 5.局部麻醉 用0.3%延胡索全碱注射液,局部浸润麻醉,作 门诊手术195例,效果满意89.7%,欠佳 9.2%,失败1.1%;最大用量 到90mg,未见不良副反应”。用延胡索乙素,颅痛定注射 液局部浸润麻醉, 0.3%和0.6%两种浓度均有较好作用,0.6%浓度镇痛优 级率高于0.3%,一般用量180~360mg,最高用到420mg,亦未见毒副反应[6]。用延胡索乙素静脉复合麻醉36例,效果满意80.5%。其 安全范围大,对机体影响小,但尚存在麻醉深 度不够,苏醒时间较长等问题[7]。 参考文献 现代临床研究 [1]马胜兴,《郁金治疗过早搏动56例疗效观察》,北京中医,1984,6(3):18 [2]余泽勋,张有和,《胃炎宁胶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云南 中医杂志,1988,(6):15 [3]欧阳乐畅,《延胡索乙素封闭治疗原发性枕大神经痛15例》,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9):562 16 [4]方观杰,《延胡木金散治疗急慢性扭伤搓伤321例》,浙江中医杂志,1988,23(3):114 [5]唐山市第二中医院.中药通讯,1976,(2):13 [6]陈卓雄,中药通讯,1978,(1):25 [7]江西医学院.中药通讯,1976,(2):15 【药论】 1.论延胡索为血中气药、气中血药?李时珍:“延胡索,能行 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 盖 延胡索活血化气,第一品药也。”(《纲目》)?卢之颐:“以言疾疚之证因,以言主治之功力,(延胡索)判属血中之气药,气中之血药 也。盖气主嘘之,血主濡之,气之所不嘘,即血之所不濡矣。如腹中 结块,募络癥瘕之为证,即血留营实之为因;如胪腹气块,盘绕疝 癫之为证,即气滞卫实之为因;如崩中淋露,运衄冲暴之为证,即血菀 营实之为因沾口奔豚逆厥,百体疼烦之为证,即气弛卫薄之为 因。玄胡立鼓血中之气,震行气中之血,虚则补,实则平,致新推陈,推 陈致新之良物也。”(《本草乘雅半偈》) 2.论延胡索非破血耗气之品 ?杨时泰:“(延胡索)之颐判为血中气药,气中血药,最为中的,不得同于破血之剂,更不得以疏气耗 气 诬之。且血属阴,下也;气属阳,上也。此味先苦而居多,辛次 17 之,只有苦之半,又次微甘,是从阴中致阳之用,还以达阴之化者 也。” (《本草述钩元》)?张山雷:“延胡虽为破滞行血之品,然性情尚属 和缓,不甚猛烈,,古人必以酒为导引助其运行,其本性之 不同于峻厉亦可想见。而又兼能行气,不专以破瘀见长,故能治内外上下气血 不宣之病,通滞散结,主一切肝胃胸腹诸痛,盖攻破通导 中之冲和品也。但走而不守,能治有余之实证,不能治不足之虚证。:” (《本草正义》) 3.论延胡索治经、产诸病的效用在于行气活血 缪希雍:“延胡索,温则能和畅,和畅则气行;辛则能润而走散,走散则血活。血活 气 行,故能主破血及产后诸病因血所为者。妇人月经之所以不调者, 无他,气血不和,因而凝滞,则不能以时至,而多后期之证也。腹中 结块,产后血晕,暴血冲上,因损下血等证,皆须气血和而后愈,故 悉主之也。崩中淋露,利守不利走,此则非与补气血药同用,未见 其可。”(《本草经疏》) 4.论延胡索的服用方法 张景岳:“延胡索,善行滞气破滞血, 血中气药,故能止腹痛,通经,调月水淋滞,心气疼痛,破癥瘕跌扑 凝 瘀。亦善落胎,利小便,及产后逆血上冲。俱宜以酒煮服,或用 酒磨服亦可。” (《本草正》) 【附注】 18 同属植物的块茎在有些地区亦作为元胡或土元胡入药如: 1. 东北延胡索C. ambigua Cham. et Schlecht var.amurensis Maxim. 叶为不完全二回三出全裂,裂片狭倒卵形或狭状长圆形;总状花序顶 生, 蒴果细长柱形,稍呈连珠状。产于东北,其镇痛安定的化疗指 数与延胡索正品相近。 2.土元胡 C.humosa Migo 叶一至二回三出复叶,小叶卵形或椭 圆状卵形,顶端有大小不等的缺刻,先端微凸头,表面深绿色,背面 粉 白色;花淡紫色,着生于花茎的顶端,呈总状花序。产于江苏、 安徽、河南、湖北北部地区。苏北地区习用其块茎治疗胃、腹疼痛, 并 代延胡索应用。 此外,东北地区还以齿瓣延胡索C. remota Fisch. ex Maxim.(C. turtschaninovii Bess.)的块茎;新疆还以灰叶延胡索C.glaucescens Regel、长距 延胡索C. schanginii (Pall.) B. Fedtsch.及对叶延胡索C. ledebouriana Kar. et Kir.的块茎作延胡索入药。 19
/
本文档为【延胡索-常用中药详解】,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