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吉利沉默-是爆发还是灭亡-

2018-08-23 5页 doc 18KB 6阅读

用户头像

is_633808

暂无简介

举报
吉利沉默-是爆发还是灭亡-吉利沉默-是爆发还是灭亡- 吉利沉默:是爆发还是灭亡? 关键字:吉利 汽车 汽车制造 轿车 企业战略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吉利造轿车10周年之际走到一个新坎,李书福的“闭关”,能否为下一轮的爆发和“战略转型”作好布置?也许, 这一切都取决于能否从伦敦搞来英镑。 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吉利汽车公司显得有点沉寂。在今年3月奇瑞冲击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单月销量第一荣誉的同时,吉利却滑出了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前 十的位置。分析认为,这是由于吉利没有跟随2007年年初的降价大潮。对此,吉利的反应依然是无动于衷。 就在...
吉利沉默-是爆发还是灭亡-
吉利沉默-是爆发还是灭亡- 吉利沉默:是爆发还是灭亡? 关键字:吉利 汽车 汽车制造 轿车 企业战略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吉利造轿车10周年之际走到一个新坎,李福的“闭关”,能否为下一轮的爆发和“战略转型”作好布置?也许, 这一切都取决于能否从伦敦搞来英镑。 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吉利汽车公司显得有点沉寂。在今年3月奇瑞冲击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单月销量第一荣誉的同时,吉利却滑出了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前 十的位置。认为,这是由于吉利没有跟随2007年年初的降价大潮。对此,吉利的反应依然是无动于衷。 就在“汽车狂人”李书福“闭关”时,2007年5月17日,吉利借远景全球上市前夕,正式向外界宣布:吉利汽车已进入战略转型期。 李书福化蛹 从1997年李书福收购四川德阳一个濒临破产的国有汽车工厂开始算起,今年 是吉利挤入轿车行业的第10个年头。但是,在10周年的头4个月,除了发布了2006年中国汽车江湖排行榜第七和香港上市的吉利控股利润大增的利好消息 外,一贯高调的吉利显得有些沉寂。 李书福正在修炼什么?为了一探底细,《环球财经》记者对吉利集团进行了专 访。 “除了李书福,你们可以约谈吉利的任何人”,刚到杭州,吉利集团副总裁王 自亮就亲自出马向《环球财经》记者传话。目前,李书福正试图摆脱日常的经 营管理工作,闭关修炼,集中精力思考战略性问题,“现在除了中央电视台新 闻联播,他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 但他答应网开一面,允许本刊以书面的形式进行采访。根据吉利集团的安排, 日后王自亮将接替李书福代吉利集团在公共场合露面。 事实上,除了在上海车展上开着并购的伦敦“黑出租”兴高采烈地当了一把 “的哥”,并在具有战略转型象征意义的吉利远景的上市仪式中露了一把脸之 外,李书福几乎要淡出新闻界视野,甚至连官方活动都很少参与。 吉利的战略转型,按照李书福的说法,就是“从价格优势变成技术领先”,整 个产品的发展战略,企业发展战略,都要相应改变。 在吉利集团,记者对其从普通技术员到常务副总裁杨健在内的员工进行了广泛 的直接调研,感受到了“吉利人”目前普遍强调的一种意识,“吉利现在进入 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吉利的口号是“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走的一直是低端路线。但是,“我 们的理念不是以质量换价格,而是高质量低价格,性价比。”王自亮表示。 高性价比,依靠什么? 李书福表示,吉利现在也跑不到前面,也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做基础性的工 作,练内功,讲实效。这个路(造车)要走得稳、走得实。 到目前为止,吉利的经营管理,从技术研发、流程管理、公共关系、国际并购, 直到国际市场战略,都已交付杨健、赵福全、王自亮等人负责,甚至与地方政 府合作进行的产能扩张李书福也不露面。 盲目猜测这位中国汽车产业的一号“搅局者”的日常行动是不负责任的,但显 然,李书福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环节上,这也是吉利作为民营汽车企业的最薄 弱环节——资本。其实,低调是李书福在资本运营领域的一贯作风。 也许,李书福正在盯着伦敦资本市场夜不能寐,盘算着如何从“黑出租”上运 营来12亿英镑呢! 借力“圈车”扩张 在李书福“闭关”的同时,吉利汽车的产能扩张并没有停止。借助地方政府的 “圈车运动”,吉利年前决定在山东济南、甘肃兰州、湖南湘潭、宁波慈溪等 四地新建总装基地,合计可陆续增加超过40万辆的产能。 2005年10月与兰州市政府协议合建10万整车基地,生产的首辆轿车已于今 年2月28日下线;同年11月与湘潭市政府协议的10万辆轿车项目——湘潭基地也已于2006年底投产。2006年4月签下总投资高达188亿元的吉利慈溪基地。 至此,吉利目前已在全国拥有6大整车生产基地。 2006年6月又传吉利将在山东济南投资一个百亿项目,还有香港项目、马来 西亚项目等。 据吉利的资料显示,吉利汽车意欲在中国东部、西部、中部等地新建四大整车 总装基地项目。 由于填补了甘肃这个偏僻省份制造汽车的空白,一位省委副书记和副省长专门 出席了吉利兰州基地的新车下线仪式。此前在湖南湘潭的投产仪式则迎来了省 人大副主任等数位高官。显然,吉利的扩张计划分别得到了相关地方政府的支 持,地方政府出于发展支柱产业等方面的考虑,以各种优惠条件,积极吸引汽 车项目落户本地。而合资企业由于跨国公司的狐疑而逡巡不前,这使得吉利在 地方政府那里成了香饽饽。 2006年11月,浙江省副省长金德水许诺,要在企业债券、重大技改项目、政 府、品牌建设、鼓励出租车行业使用吉利汽车等9个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支持吉利集团加快发展。此后,湖南、甘肃、山东等地方政府也先后表达了对 吉利的青睐,并许诺会有相关税收优惠和政策的扶持。 而对于吉利这样的民营汽车公司而言,迎合地方政府的需求也许意味着机会。 于是,有分析甚至认为李书福改行搞“圈地”了。 对于这些生产基地是否能健康发展,吉利集团常务副总裁杨健表示,“我们对 汽车工业发展的预测,比一般的学者乐观。要有生产100万辆车的人才技术储备,生产厂房等。”吉利集团认为,中国必然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汽车制造第 一大国,随着制造业的转移,研发技术也要随之转移。 杨健介绍,吉利今年还将在三个国家投资生产基地,都是在中国的周边国家。但具体在哪些国家和 地区,杨健不肯透露。 汇总公开资料,吉利的产能计划与“三步走”战略相匹配,到2015年总产能 将突破200万辆,粗略估计资金缺口达数百亿!显然,庞大的扩张计划已经远 远超出香港上市公司的融资能力。 暗渡海外资本市场 2006年12月20日,吉利控股公告与英国锰铜成立合营企业事宜获股东大会 批准。宣告了这家民营企业以注入资产方式取得国际主流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 控制权。 实际上,外表憨厚的李书福虽然在国内资本市场一直不能如意,但在海外却是 资本市场上的一流高手,这在四年前的吉利香港“借壳上市”中得到了完美体 现。 李书福此番与英国人的交易同当年香港“借壳上市”的前戏如出一辙。首先成 立了一家新的合营公司,由吉利香港上市公司以4.186亿港元现金出资占有99% 的权益。然后,以这个“只有一大包现金”公司的48%权益换取英国锰铜570 万新发行代价股(占扩大后股本之23%)。 新的合营公司定名为“上海英伦帝华汽车国际”,按计划,英国锰铜的黑色出 租车将在上海华普制造,初期每年组装1万辆整车,2008年产能可达2万辆, 大部分销往欧洲市场。 回顾一下吉利的香港上市过程也许能够看到李书福为何盯上这家伦敦上市公司。 2003年3月,香港主板上市公司国润控股公告,与吉利成立合营公司。合营公 司名为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掌握53.2%股权的吉利以部分资产作价1.49亿 元注入合营公司。 随后,经过几轮运作,吉利以和国润控股共同设立合营公司的形式,将旗下总 值近10亿元的两块重要资产置入,包括变速箱及年产12万台全系列发动机生产设施,年产5万辆轿车生产设施,吉利、美人豹两大品牌专利、技术和模具。 赢得了上市公司注入逾5.2亿元现金,同时还保有合营公司的绝对控股权和实 际控制权。 2004年3月,国润控股更名为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吉利汽车),标志着 新时代的开始。2004年5月,吉利汽车通过浙江吉利和华普国润收购浙江豪情、 美日(股权结构与浙江吉利汽车完全相同)、汽车研究院等资产,三宗资产收 购总价7.23亿元。至此,李书福已经通过香港上市的国润
/
本文档为【吉利沉默-是爆发还是灭亡-】,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