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对战术核武器的几点伦理思考

对战术核武器的几点伦理思考

2013-03-05 2页 pdf 236KB 13阅读

用户头像

is_678785

暂无简介

举报
对战术核武器的几点伦理思考 科技信息 。高校讲坛o 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11年 第 1期 对战术核武器的几点伦理思考 艾书周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73) 【摘 要】随着核武器出现和不断发展,核伦理的也随着出现和发展起来。但战术核武器的不断发展对传统核伦理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冲击, 它使得传统的核伦理处于尴尬境地。故使 用战术核武器是否道德 和如何规 范战术核 武器的使 用成 为了新 的核伦理 问题 。 【关键词】伦理;原则;战术核武器 Ethical ...
对战术核武器的几点伦理思考
科技信息 。高校讲坛o 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11年 第 1期 对战术核武器的几点伦理思考 艾书周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73) 【摘 要】随着核武器出现和不断发展,核伦理的也随着出现和发展起来。但战术核武器的不断发展对传统核伦理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冲击, 它使得传统的核伦理处于尴尬境地。故使 用战术核武器是否道德 和如何规 范战术核 武器的使 用成 为了新 的核伦理 问 。 【关键词】伦理;原则;战术核武器 Ethical Reflections on the Tactical Nuclear W eapons AI Shu-zhou (College of Humanity and Social Science,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Changsha Hunan,410073,China) 【Abstract]With the eme ng and development of nuclear weapons the ethics of nuclear we~on is also brou【ght along at the same time.While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tactical nuclear weapons has an inevitable impact on the traditional ethics of nuclear we~ on,leading to an embarrassed situation that the ethics falls into.Consequently,whether the employment of the tactical nuclear weapons is acceptable in the terms of moral standards or not and how to supervise it are becoming the new field and getting the public attention. 【Key words】Ethics;Principle;Tactical nuclear weapons 随着核武器出现和发展,核伦理的也随着出现和发展起来,但是 理论的发展似乎总是在技术之后.因为这种类似的理论总是充当解释 着和修补者的角色。所以,传统的核伦理对于不断发展的核武器的解 释和规范力度逐渐 得苍白无力。有人认为,总的说来,2l世纪核武 器的发展具有以下三个趋势:小型微型化,能量定向化和效应单一化。}ll 随着战术武器朝着常规武器的方向发展,战术核武器对传统的战略核 武器伦理产生了怎样的冲击?发展战术核武器是否道德?如果使用战 术核武器.那么应该遵循什么样的伦理规范?本文试图进行一些探讨。 1 战术核武器对传统核伦理的冲击 战术核武器一般认为用于支援陆、海、空战场作战,打击对敌方军 事行动有直接影响的目标的核武器。战术核武器的威力一般较低,大 多数为几千吨至几万吨梯恩梯当量,个别的也有威力高达近百万吨 TNT当量的核航空炸弹和威力低至近 10吨TNT当量的特种核地雷。 战术核武器的作用距离(或射程)较近,一般为几十千米至几百千米, 侄一中程的战术核导弹射程可达一到五千米。 黄甫生认为研究战术核武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避免舆论 的压力,这是站得住脚的。使用核武器参与战争不管正义与否都会造 成巨大灾难,肯定受到批评和谴责.所以一些国家就千方百计的研制 一 些威力巨大但又可以尽量减少道义谴责的战术核武器。 军事伦理的制衡作用非常微弱.原因是它没有一个强力的组织机 制来保障军事伦理对军事行为的制约(然而,笔者认为军事伦理对军 事行为的制约作用应该是有限的。如果有组织机制来约束就不是所谓 伦理,而是国际法了。当然国际法的制约也是有限的),新型核武器的 出现并不是军事伦理对核武器的制约,而是核武器在确保互相摧毁的 前提下无法使用 ,变着花样进入战场。新型核武器的出现并不是核武 器进入了伦理困境。相反,它对目前的军事伦理提出了一个极大的挑 战,它使军事伦理陷入了困境。目这些观点实际上也就是伦理解释跟 不上技术的发展。但是,从伦理和技术之间关系是相互的。 有人提出核伦理的三条普世原则:禁止使用原则,核不扩散原则 和最终销毁原则。对于已经成功或是正在研制和打算使用或是威胁使 用战术核武器的国家来说,第一条已经起不了多大的约束作用了。而 第二条,尽管在现实中它已被某些核大国和那些愿意不惜一切代价或 是盲目的认为有核武即安全的国家破坏殆尽 ,但笔者认为这一原则作 为伦理规范,还是坚持为好。不能因为它被破坏了就不坚持了。核不扩 散原则永远深得人心,它的悲剧在于许多国家阳奉阴为。最终销毁这 一 原则,一般是没有人提出怀疑的,社会发展到高度文明的时候,拥有 核武器恐怕也只是用来摆在博物馆或是展览馆里供人观赏。但什么时 候核武器才会被销毁呢?估计只有上帝才能回答了 我们现在面对的问题是:战术核武器的出现和可能在将来战场上 的被使用已经冲击了人们已有的许多道德观念和伦理原则.给伦理学 带来了新的理论难题和研究领域。同时,也使得伦理学在该领域的应 用不是简单的应用,而是需要自身也伴随着该领域的发展而发展,才 能解决复杂的多层次价值难题和发挥应有的伦理功效。因此,对于战 术核武器的出现和使用就需要用比一般的核伦理更系统、更深刻和更 具体的理论来应付。这不仅要求伦理为其发展和使用作出合理的伦理 道德规范,用发展的思维对战术核武器的出现和使用造成的突破原有 道德范式和伦理原则的现象进行理性的探讨,更要用深邃细致的眼光 来规范和禁止使用战术核武器的必要性,找到更为合理的伦理依 据。伦理学在战术核武器的出现和使用这一特殊领域中超越工具性的 特殊应用使其必然走向构建一门新的、融合核科技核资源相关的核伦 理学。而核伦理在核武器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有些国家为了谋求核武器 的制高点、为了本国的自己利益而不顾世界绝大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发展新型的战术核武器的情况下.也必然走向更专业和具体的发展方 向。现实证明.这种具体的、系统的对战术核武器进行规范和约束的核 伦理并没有出现.有的只是一些零碎的观点。这使得核伦理在面对战 术核武器 的不断发展时显得无所适从。 2 发展和使用战术核武器是否道德 ● 有人认为,对于任何一种工具,如果它在能满足人们的正当需要 的同时又不危害别人以及社会的利益,那么这种工具的存在是合乎伦 理道德的。那么,不禁要问一种工具的存在是否合乎伦理道德其原因 是在于它自己的本性即它的功能性还是在于那些制造和使用这些工 具的人目的和意图呢?核武器伦理是属于武器装备伦理的范畴.武器 装备伦理研究的是武器装备的研制和使用的道德约束。而道德约束的 是人。很显然,正如黄甫生教授所言“武器装备道德关系,是一种特殊 的社会关系,通过武器装备的研制和使用所现出来的社会关系。”13J 那么,这些社会关系不就主要包括的是研发者、使用者和受害者吗?其 中受害者应包括直接受害者和间接受害者。由此可见.研发及使用战 术核武器的出发点和受害者遭受损失的程度等因素决定了发展战术 核武器是否道德。 由于战术核武器与战略核武器相比具有威力小、附带损伤小、精 度高、体积小、机动性强、可分散掌管和操纵等特点。特别是威力小和 附带杀伤小特点,因此,容易被使用者利用其作为道义上被谴责的挡 箭牌,武器的使用门槛也要比战略核武器的要低得多。但是,战术核武 器的使用杀伤是常规武器所 不能比拟的 ,无论是何种战术核武 器一旦 使用没有人能确保其杀伤力是完全在可控范围内。 笔者认为当今世界有三种发展和使用战术核武器的情况。第一种 以美俄为代表。他们发展战术核武器的目的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 知,为的是核威慑和核讹诈 ,为的是抢占核武器的至高点。从美俄的核 战略可以看出,他们一再降低核武器的使用门槛,发展新型战术核武 器 ,不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践踏关于限制发展和使用核武器的国 际公约。这显然是不道德的。第二种以中国为代表。中国在拥有核武 器之前一直受到核大国的核威胁和核讹诈,为了自卫防御,中国发展 了核武器。中国一直无条件承诺不对无核国家及地区使用和威胁使用 核武器,无条件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国的核战略的根本目的是 反核威胁 ,基本原则是自卫防御,主要特点是有限发展,而最终目的是 彻底销毁。中国签订了所有关于限制核武器过分发展、扩散等条约 像 129 2011年 第 1期 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 O高校讲坛0 科技信息 中国这种防御性质的发展战术核武器是道德的,也是得到世界的肯 定。第三种情况是是以印度和以色列为代表。在看到核武器可以给本 国带来的种种利益之后,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和道义上的谴责.起初 是秘密发展,尔后是明目张胆的发展核武器。更有甚者,故意释放有使 用核武器的意图,进行核威胁。他们发展核武器作为筹码为本国谋求 利益,破坏世界和地区和平及稳定。只看到本民族的眼前的利益.扩散 核武器,使本地区陷入危险境地。与美国等西方大国勾当.得到其政治 纵容和暗地技术支持。此乃实不道德。 3 如果使用战术核武器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当今世界已然核满为患,而且除了中国之外的几个核大国,特别 是美国,在核战略上已经逐渐转变,从重威慑到重实战,其核攻击的目 标也逐渐多元化。令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感到担忧的是它提出了核 打击的“先发制人”的思想。俄罗斯也针锋相对地调整了自己的核战 略。全球化的深层次发展导致各国的利益矛盾变得更为复杂.在世界 总体和平的大前提下 ,各方矛盾是暗波汹涌,地区冲突越来越激烈.没 有人敢确定在不久的将来战术核武器不会被投入到战场。我们认为使 用战术核武器应该遵循 的原则是 : 3.1 不首先使用战术核武器。这~原则主要是为了约束某些国家实 行先发制人的核战略,同时也是为了给其他国家在进行核反击的时候 给予道义和舆论上的支持。如果我们说禁止使用战术核武器.那么有 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就会以本国受到严重的安全威胁为借口。或是以其 使用的战术核武器的威力等数据作为国际道义谴责的挡箭牌。我们姑 且认为该国使受到了一定的安全威胁,其使用的战术核武器的数据参 数较之传统核武器的要小一些。那既然该战术核武器的威力较小,为 什么不使用与其威力相当的常规武器呢?这就说明使用战术核武器可 以带来除了硬杀伤力较大的原因外,恐怕还有其他的潜在原因,比如 核威慑。这种核威慑可以这样理解。这次使用战术核武器.那么下次是 否使用战略核武器估计就难以保证了。这样对小国,特别是对那些无 核国家就是更具效果 了。 因此,不首先使用原则还可以具有禁止使用这一原则的作用。另 外,从语言的语义和语用的角度来说 ,“不首先使用”要比“禁止使用” 在心理上更容易让人接受。 3.2 使用于正义战原则。遵循正义战的这一原则的一个难点是如何 定义正义战争。目前国内外对正义战的定义林林总总.难以统一。尽管 如此,区分正义和不正义战争还是有规可循的。我们认为,正义战的一 般范围和情况应该包括以下情况:一是反对外敌入侵、维护国家主权 和多维(包括领土,领海,领空以及其他维度的安全)安全战争;二是争 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战争;三是联合国安理会授权采取的军事行动。 鉴于自身的国家安全和利益,拥战术核武器无疑会给本国带来了极大 的荣誉感和安全感。在核不扩散的前提下,现有的五个安理会常任理 事国将战术核武器使用于必要时的正义战。这是可以理解的。 3.3 后果可控原则。一旦使用战术核武器,而另外一方如果是有核国 家.它也极有可能用战术核武器实施反击和报复。而这种互相之间打 击和报复也极有可能会持续数轮。所以,使用战术核武器的行为必须 是个可控的行为。如果战术核武器一旦投入战争,其破坏力对生态环 境,人类生命安全和人们的心理防线将产生不可估量之影响。当然,作 为一个理性的和成熟的国家和民族来说,双方肯定会采取如外交等措 施来代替这种共同灭亡。 使用战术核武器当然也应该遵循其他一些原则,如人道原则和生 态原则等一般常规战争应该遵循的普遍原则。 总之,从科技的发展角度上说,战术核武器的发展是势不可挡 ,而 且在未来战争中是否会被使用,越来越多的人持肯定态度。要想让更 多的人反对使用战术核武器.使得那些威胁使用战术核武器的霸权和 强权渐渐失去舆论阵地和道德支撑,就该发展和拓宽核伦理。e 【参考文献】 [1]叶军南.2l世纪核武器的发展趋势[N】.科学大观园,2001(1o). [2]赵海星,文佳亮.新型核武器:伦理困境抑或伦理出路f .辽宁行政学院学 报,2008(1). [3]黄甫生,曾华锋,李禹,陈晓兵.武器的悖论:武器装备伦理研究[M],北京 :中 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 .2010. 作者简介:史书周(1986一),男,侗族,贵州黎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 方向为马克思主 义理论。 (上接第 132页)评估多种取向、方法、学派、理论的合理之处,弄清它 们有效发挥作用的边界与条件,使它们获得各自合理存在的空间,进 而为心理学整合的下一步——融合奠定良好的基础。融合.既是每一 次心理学整合的最后一步,也是心理学的整合所欲达到的目标。它的 任务在于.弄清并以新的研究去填补现有各种取向、方法、理论之间的 缝隙,找寻并确立它们之问的关联,从整体上构建出人这一“否定性的 统一体”的完整形象。 . 当然.融合工作的完成,并不意味着心理学整合的终结。人总是在 自己创造性的生存活动中不断地生成 自己。这也就预示着,心理学的 整合将是一个多次性开展的循环往复的过程。按照前文关于树的比 喻,也可以这样说,先通过各支干的整合.然后达到主干的整合。随着 支干的增多,继续进行着由支干的整合到主干的整合.而随着主干的 粗壮,支干也将得到不断的扩展,如此循环往复。 4.3 整合的目标 找到共同的基础,实现在共同基础上的多元化整合 ,最终达到形 成一种以人为本并能全面展现人之为人的一切特性的心理学的终极 目标。 4.4 整合 的意义 使心理学研究拥有一个合理的出发点,使心理学能恰当地确定自 己的范围、取向、方法并提出更合乎人性真实的理论。也即在共性的基 础上研究个性.再不断完善共性,构建更为完整的人的形象。 5 与展望 在科学心理学产生之初。首先是以冯特、铁钦钠为首的构造主义 理学,接着便出现了抨击它的意动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等。在各 130 [责任编辑:常鹏飞] 心理学派别相互斗争的基础上形成了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主流的心 理学体系.并力图进行整合.形成统一的心理学。20世纪5O年代,行为 主义心理学发生危机,产生了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同时原有 的心理学派也有长足发展。各取向或理论学派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发展已呈现出融合态势。可见,我们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整合的, 整合的努力从来就不应放弃,实际上也从未停止过。整合是不可能一 次完成.一次整合的结束就是下一次整合的开始,由此经历一个由低 程度向高程度的整合。整合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心理学 ,用理论去指导 研究的进行。当心理学的根基更深,主干更壮大,支干更多时,心理学 就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心理学的研究也就被推向更为高远的境界。 这时心理学的整合就跃出了心理学的范畴,到更广阔的领域中实现整 合.最终成为一种以人为本并能全面展现人之为人的一切特性的心理 学。 【参考文献】 [1]叶浩生.主编.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郭本禹.科恩的科学范式论与心理科学革命硼.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3). [3]郭本禹,主编.当代心理学的新进展[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43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O卷f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斯塔茨.心理学的行为主义.普通心理学家,1993(29):46 作者简介:钱前,上海师范大学心理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发展与教育 l心理学。 [责任编辑:曹明明]
/
本文档为【对战术核武器的几点伦理思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