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致老公——与公婆同居的日子

2017-10-25 6页 doc 19KB 14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9226

暂无简介

举报
致老公——与公婆同居的日子致老公——与公婆同居的日子 致老公——与公婆同居的日子 亲爱的老公: 最近一直想和你好好谈一下,我觉得我们应该坦诚地交流一番。考虑到自己的性格容易激动,脾气易怒,所以我就写给你看吧。 夫妻间最可怕的是有了问题就选择沉默,经过那么多事,我越来越觉得,避而不谈永远不是解决婚姻家庭矛盾最好的方法。 这一段时间以来(应该很久了),我都在审视并思索我们之间的种种问题;前些天,我又买了本《不抱怨的婚姻》来看,希望借鉴别人的经验,取长补短。婚姻真是一门学问,这是我四年的最深感受~她甚至比高考还难,因为她不简单是两个人的结合,更是两...
致老公——与公婆同居的日子
致老公——与公婆同居的日子 致老公——与公婆同居的日子 亲爱的老公: 最近一直想和你好好谈一下,我觉得我们应该坦诚地交流一番。考虑到自己的性格容易激动,脾气易怒,所以我就写给你看吧。 夫妻间最可怕的是有了问题就选择沉默,经过那么多事,我越来越觉得,避而不谈永远不是解决婚姻家庭矛盾最好的方法。 这一段时间以来(应该很久了),我都在审视并思索我们之间的种种问题;前些天,我又买了本《不抱怨的婚姻》来看,希望借鉴别人的经验,取长补短。婚姻真是一门学问,这是我四年的最深感受~她甚至比高考还难,因为她不简单是两个人的结合,更是两个家庭的结合,这里面需要面对的问题太多了。 结婚四年多了了,我想给这段生活做个,因为我也曾经困惑,曾经矛盾过、痛苦过。而你,对一些事情,似乎也耿耿于怀。 我们的婚姻生活从一开始就步入了一个误区,这一点无论你承认与否,都已成为事实。 首先,我们(请注意我是说我们,不是说哪一个人)都高估了自己的能力,选择了婚后一起居住。这有我很大的过失,如果婚前我能清醒地看待这问题,明确提出分开住,也许以后的很多事情就不会发生了。我记得你曾经说过假如我婚前提出这个要求,你会选择分手,其实现在我想,即使分手也好,至少我们再也没有可能成为怨偶,更 不会有以后的那么多麻烦了。 那时,你因为工作不在家,我作为一个“外人”走进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群,心里的滋味真是说不上来。如何让我能融入这个家庭,消除陌生和不适,实在是个高难度、需要很多技巧的事情。现在完全可以证明,你父母没有这个能力,换句话,如果是我,也不一定有这个能力;事实上,大多数人都做不到,因为儿媳终归不是女儿,婆婆也不是亲妈。我记得,你妈那时曾对我说过,让我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就冲这话我感谢她,这说明她的本意和出发点是好的。然而,真正融入可不是几句话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太多的细节和实际的东西,这对一般人做起来很不容易。 这里我举个例子,你也许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和技巧。老赵家你知道,他家的儿媳就是真正融入了他们的大家。情形是:他们一起住,儿子出差一周,儿媳都不会回近在咫尺的娘家;更有甚者,这个儿媳在他家生活几年后,竟然不适应娘家的生活了~这结果跟她公婆刻意用心(请注意是刻意地,在现实生活中,极少有人会这么做,所以才有千年的婆媳恩怨)地付出有极大关系。当然,老赵是个高人,他自己也说如果不是他在中间起主导作用,光凭他老婆那性格,早就和儿媳弄得一团糟了。他们把儿媳放在比儿子都重要的位置(天哪,谁能做到,),早上冲奶先给儿媳冲一杯;饭桌上如果有一个鸡大腿那就是儿媳的,有两个那才能轮到儿子;早上婆婆看到儿媳来不及吃饭,赶紧替她把饭给包好带走...如此等等,这都是在那个高人的授意下这么做的。老赵认为我们先摆出一种姿态,让儿媳真正觉得我们打心 里是疼她的,从而利于相处。我们暂不评论他们这样做是否有点过了,可结果是儿子媳妇自己“小家”不肯回,就赖在“大家”不走,这是我见过仅有的一例同住其乐融融的。 毋庸置疑,婆媳的关心照顾应该是互相的,但是儿媳走入这个家庭,陌生和不适的是她,所以婆家的关心应该是先做的,然后懂事明理的的儿媳也应有回应,否则,只能说这个儿媳有问题。事实上,做到这种关心照顾是很难的。因为儿媳毕竟不是自己女儿,彼此又没有感情基础,他是因为儿子才到来的,做起来就难以发自于心,所以大多数人做不到,是可以理解的。这还跟公婆的个性习惯有很大关系,有的人天生热情万分,善于沟通言谈,撇去内心感觉,先把面工作做得很好,这有可能很快缩短彼此间的距离,变得亲切起来;反之,如果不善言辞,交流很少,那就很难,我们就属于这种情形。 那两年,我每天下班后真的不想回家。你想想,我本来就觉得陌生和不适应,你父母都话少(也许是不知该说什么),彼此各干各的,那气氛甭提多别扭了,这种感觉让我觉得很痛苦。我说过自己家人少,喜欢你家一大家子的热闹,那是我喜欢你几个姐姐回来,小孩子一大帮才热闹,平时都是很压抑的。前些天,和你三姐闲聊,她也说起自己在公婆家住的那两年。她述说的感受和我一样,还说现在都觉得和他们家人始终是客气感觉,比我更厉害的她那时还总想哭,可能是有点抑郁。所以你不必觉得我是异类,大多数儿媳都如此,不同的是做法不同消除陌生感的时间或长或短而已。 我们同住后发生的种种就不说了,你也大致了解。我不是责怪谁,只是在说明我们都不具备高超的能力维系好这份关系,没有对错,没有好坏,只有方式方法的问题。无数的例子和专家之言都说明,婆媳间最佳状态为:避免全接触(那种吃喝拉撒睡在一起的生活最易产生摩擦),让距离产生美感,使彼此看上去(请注意是看上去不是实际上)都很美。 你也知道,我和你几个姐姐都还不错,这应该归功于我们之间有一定的空间距离,没有摩擦,彼此还算通情达理,有来有往地处着。 我是懂回报的,尤其是三姐,每次回家看到她刷碗我都会抢过来,为什么,她对我们的好我记在心里,我体谅她上班比我累得多;你小姐我跟她抢洗碗,因为她烧饭已经很辛苦了;还有大姐,她洗碗我也会跟她争,因为她在物质上面贡献很多,不能让她出钱又出力,而且她又不喜欢干家务活。 这第一步,我们都走错了,算是大家都试了一下水有多深吧。 然而,我们接下来一错再错,将彼此的关系弄得更加不堪。你不会忘记,我为了分开住的事情跟你吵过无数回,你都没有切身体会过我的感受,只是让我一忍再忍,可是你想过没有,同在一个屋檐下,朝夕相处,忍根本解决不了已经出现的问题~假如,我在这个家里不快乐(你父母什么感受我不得而知),你说我会是什么情绪,那时,我实在不明白,假如大家同住需要牺牲我的快乐,需要忽视我的感受,那么同住还有什么意义,也许你会说,只要你父母高兴就行,那我问 你,只要他们单方面高兴这家里就一片太平,一团和气了吗,这样下去,情况会越来越糟,我的压抑的情绪一点点积攒,它像一个火山终究要爆发的,最后到无法收拾的地步就在所难免了。事实证明也是如此。 其实,一直以来,我都想用“熟悉的陌生人”给婆媳关系做个定位。“熟悉”是指彼此的空间关系,两个人因为一个男人而产生了联系,是被联系的;“陌生”是指这两个人毫无血缘,毫无感情,毫无共同生活的经历,不是吗,在媳妇嫁到婆家的那天,这两人才真正开始相处,开始培养感情,是不是很陌生,基于此,作为两人之间的纽带——儿子就需要对此有个清醒合理的认识,否则,你会发现,任何试图将她们变得亲如母女的举动往往会是徒劳无功的。不可否认,有这样成功的例子,但那又有多少,微乎其微,看看网上的讨论和身边的事就知道了。 我觉得这一点都不奇怪,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心出于他们有血缘关系,那种爱是发自内心的,自然而然的;而婆媳不同,功夫高的,可能会刻意做些努力,那也是刻意的。也许我们一般人连想都想不到,更何况做了。如果这公婆自己就是粗线条的(你父母就属于这类型),自己的孩子疏于关心也许不会生分,但放在儿媳身上,如果她极少能感受到这种关心,那么就算同住一百年也仍然有陌生感。还有更重要的一点,父母与子女或者子女之间无论发生过多么剧烈的争吵,哪怕打过骂过,最后都会和好如初,原因还是他们有血缘关系,就是这层关系能让曾经的不快化为乌有,然而,婆媳之间不可能。有过的不愉 快,不需要刻意记着,但彼此心里总归有了隔阂,变得更陌生。 这大概就是很多人不愿意婚后共同居住的最大理由吧。很多事无法预见就尽量先避免吧。 婆媳关系能否处好,除了这两人的性格习惯、文化修养差异、主客观情况等等,更重要的与儿子的巧妙处理方法息息相关。两头瞒,很多事不要太透明,一方的快乐不要以牺牲另一方为代价(因为这又不是什么谁离了谁不能活的大事,不过是家庭成员的相处,合则在一起,不合则分罢了),还有不可以愚孝,在现实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兼顾两边的要求。比如给父母的一些金钱什么的,除了老婆很乐意的,其他的就偷偷给,人到底是种自私的动物,与其抹杀这一点倒不如正视这一点,然后巧妙处理。这是一种善意的欺骗,为很多和谐家庭都屡试不爽的技巧。 很多钱你总想让我出面给,我知道你的用意,但这不是一个好主意。有的可以,有的就不可以,试想,如果我每次(或者是很多次)都让你出面给我家这钱那钱,时间长了你心里也不一定高兴,这是人的正常心理反应。连老赵这样的高人,当年接济他大嫂,还背着老婆给钱呢。我情愿做个糊涂人。再说了,你父母每次要给我们什么钱,比如小孩生日、还有上次要给改造厨房的、小孩上幼儿园的等等,反正我记忆中,极少当面跟我讲,每次都是我从你嘴里知道他们要给什么什么钱。这么说,无意怪谁,就是说大家都缺乏技巧性,而你要我那样做是否有点勉为其难,如今,你有自己可支配的收入,拜托以后 大的支出打招呼,另外的就不要一一汇报了。 致老公——与公婆同居的日子 作者:芳菲五月 发表于 2010-9-14 10:07 还有你的性格。你是偏于内向的,特别是家庭的事不愿意与外人交流,觉得会被人笑话,这种想法有利有弊。每个人自身的水平是有限的,当自己遇到问题时不能站在第三者立场上看问题,所谓当局者迷;而与要好的朋友交流可能会得到建设性的意见,所谓旁观者清。当然你要选好对象,是那种明理水平稍高的知己,他不会看笑话的。其实你的那些朋友经常也在一起探讨家事,我都没觉得有什么好笑的。当我困扰时,要么找知己倾诉,要么借助网络看别人如何处理,总之,要积极解决存在的问题,而不是一忍再忍。麻烦就像滚雪球,只会越滚越大。 你以后应该学着技巧性处理一些事情,不是好心就能办好事的,因为你处于“夹心面包”的位置。婚姻中不需要完全的透明。夫妻间坦诚相见没错,但面对各自的家庭就需要智慧了,我同样也需要学习。 我得到的教训就是再也不能沉默,要说话,要沟通。 这一路走来,我真的深深感到,我们都是婚姻这所学校的低能儿,每每对待一件事,只是用简单的思维想着去做,而疏忽了这件事对另一方会带来怎样的感受。虽然有了伤害也是无意的,可是伤害的后果却是一样的不舒服。 我的脾气不好,说话比较直也不会花言巧语,还有比较敏感,而 且有了火就要发出来等等,这都是我的缺点,而那两年多同一屋檐下的生活将这一切暴露无遗。 如果没有这一段共同生活的经历,我觉得我们之间关系还可以,至少恋爱和新婚时都如胶似漆。 就写到这里,算做一个反思和总结,如你有想法也请敞开心门,我们再交流。
/
本文档为【致老公——与公婆同居的日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