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15过氧化钠

2013-01-25 15页 doc 245KB 42阅读

用户头像

is_159335

暂无简介

举报
15过氧化钠中学化学竞赛试题资源库——过氧化钠 A组 .关于过氧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是碱性氧化物 B 是酸性氧化物 C 是白色固体 D 在与水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下列对Na2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Na2O2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Na2O2是碱性氧化物 B Na2O2能与水反应,所以Na2O2可以作气体的干燥剂 C Na2O2与水反应时,Na2O2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 D 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时,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将NH4HCO3固体在试...
15过氧化钠
中学化学竞赛试题资源库——过氧化钠 A组 .关于过氧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是碱性氧化物 B 是酸性氧化物 C 是白色固体 D 在与水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下列对Na2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Na2O2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Na2O2是碱性氧化物 B Na2O2能与水反应,所以Na2O2可以作气体的干燥剂 C Na2O2与水反应时,Na2O2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 D 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时,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将NH4HCO3固体在试管中加热,使放出的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盐酸溶液、浓H2SO4后,最后得到的气体是 A NH3 B CO2 C H2O(气) D O2 .把NaHCO3和Na2O2的混和物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关于混和物加热前后消耗盐酸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加热前后一样多 B 加热前消耗的多 C 加热后消耗的多 D 当Na2O2适量时才会一样多 .为了使鱼苗顺利运输,必须满足三个条件:①需要保持适量的氧气;②使鱼苗呼出的二氧化碳及时排出;③防止细菌大量繁殖。已知下述四种物质加入水中都可起到供氧灭菌作用。在长距离运输鱼苗的水中,最好加入 A 过氧化钠 B 氯水 C 过氧化钙 D 双氧水 .将过氧化钠投入到氯化亚铁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 最终生成白色沉淀 B 最终生成红褐色沉淀 C 有气泡产生 D 无变化 .将少量Na2O2加入到下列物质中,不会出现沉淀的是 A 氢硫酸 B 饱和石灰水 C FeCl2溶液 D 苯酚溶液 .在A、B、C、D四个烧杯内分别放入0.1mol的Na、Na2O、Na2O2、NaOH,然后各加入100mL H2O,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则A、B、C、D的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 A A<B<C<D B D<A<B=C C A=D<B=C D D<A<B<C .200℃时,11.6g CO2和水蒸汽的混和气体与足量的Na2O2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了3.6g,则原混和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 A 5.8 B 11.6 C 23.2 D 46.4 .将6.2g Na2O溶于93.8g H2O中得到溶液甲;将7.8g Na2O2溶于92.2g H2O中得到溶液乙。则甲、乙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正确的是 A 甲=乙 B 甲<乙 C 甲>乙 D 无法确定 .某温度下,NaOH的溶解度为ag,该温度下,用bg水溶解一定量的Na2O2形成饱和溶液,需加入的Na2O2的质量为 A 39ab/(4000-9a)g B ab/100g C 39ab/4000g D 39ab/(4000+9a)g .Na2O2与足量的NaHCO3混合后,在密闭容器里充分加热,排出气体后冷却,残留的固体是 A Na2O2、Na2CO3 B NaOH C Na2CO3、NaOH D Na2CO3 .将钠在干燥的空气中形成的氧化物0.7g溶于水后,可被0.25 mol/L盐酸80mL恰好中和,钠的氧化物的成分是 A Na2O B Na2O与Na2O2 C Na2O2 D Na2O与NaO2 .等物质的量的N2、O2、CO2混合气体通过Na2O2后,体积变为原体积的8/9(同温同压),这时混合气体中N2、O2、CO2物质的量之比为 A 3︰4︰1 B 3︰3︰2 C 6︰7︰3 D 6︰9︰0 .某容器中放入少量Na2O2,通入mL CO2(过量),反应完毕后,气体变为nL(以上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未被吸收的CO2的体积为 A 2(m-n)L B (n-m)/2L C (2n-m)L D (2m-n)L .向盛有Na2O2固体的容器里通入VL CO2,反应后在同温同压下测得容器内气体的体积为WL,则被吸收的CO2气体的体积为 A (V-W)L B 2(V-W)L C 2WL D VL .0.1mol Na2O2与Na2O的混和物溶于水后,刚好被100g 7.3%的盐酸中和,则混和物中Na2O2与Na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1 B 2︰1 C 3︰4 D 任意比 .在标态下,将CO2和CO的混合气体(密度是H2密度的16倍)充满一盛有足量Na2O2的密闭容器中(容积为22.4L),用间断的电火花引发至充分反应,反应完全后容器里的存在物叙述正确的是 A 存在0.5mol CO B 存在0.125mol O2 C 存在0.25mol Na2CO3 D 存在1mol Na2CO3 .在充有氮气压强为101kPa的密闭容器中装有HgO和2.3g金属钠,将其加热至500K,使其充分反应,再冷却至室温,若容器内的气体成分未变,那么装入容器中的HgO不可能是 A 28.06g B 21.66g C 10.83g D 1.60g .如图:在密封容器中,一部分装入2.3g金属钠,另一部分装入HgO,同时加热两部分,若加热后容器内的空气成分未变,那么装入容器中的HgO是 A 21.66g B 20.06g C 1.60g D 10.83g .A、B、C、D是四种钠的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下化学反应: AB+CO2+H2O D+CO2→B+O2 D+H2O→C+O2+H2O2 B+Ca(OH)2→C+CaCO3↓ 试判断:A是 ,B是 ,C是 ,D是 。 .浅黄色粉未A跟无色液体B反应有无色气体C产生,金属D在C中燃烧可生成A,D跟B反应放出气体E,E和C又可化合为B。从以上实验现象可判断(用分子式填入): A是 、B是 、C是 、D是 、E是 ,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此反应中 是还原剂。 .不用化学方法进行鉴别,通过 的实验事实证明Na2O2已变质,变质的过程中发生的三个化学方程式是(不考虑Na2CO3·10H2O的形成和风化;是氧化还原的标出电子的转移方向和数目): .有NaCl、Na2O、NaHCO3、NaNO3、Na2O2、Na2CO3、Na2S、Na2SO4八种固体中的三种(分别标为甲、乙、丙),它们的性质如下:常温下都是白色固体,水溶液都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将三种固体分别加热,只有一种能分解,产生的气体A为无色;若将A通入其余的两种溶液中,都无明显现象发生,而实际上乙的溶液逐渐变为甲,甲又逐渐转变为丙。试判断甲、乙、丙各为何物? .现行高一新教材中有一个演示实验,用脱脂棉花包住约0.2g过氧化钠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往脱脂上滴水,可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 (1)由实验现象所得出的有关Na2O2和H2O反应的结论是: a:有氧气生成;b: (2)写出Na2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数目: (3)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上述结论。 ①用以验证结论a的实验操作方法及现象是: ②用以验证结论b的实验操作方法及现象是: (4)该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认为Na2O2和H2O反应可生成H2O2,现请你一个简单的实验以证明Na2O2和足量的H2O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有H2O2存在。(只要求列出实验所用的试剂及观察到的现象) 试剂: 现象: (5)该小组同学提出用定量的方法探究Na2O2跟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含有H2O2,其实验方法为:称取2.6g Na2O2固体,使之与足量的水反应,测量产生O2的体积并与理论值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①测量气体体积时,必须待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时进行,应选用右图装置中的(忽略导管在量筒中所占的体积) (填序号),理由是 。 ②若在标准状况下测量气体的体积,应选用的量筒的大小为 (选填“100mL”“200mL”“500mL”或“1000mL”)。 .某种含有少量氧化钠的过氧化钠试样(已知试样质量为1.560g、锥形瓶和水的质量190.720g),利用左图装置测定混合物中Na2O2的质量分数,每隔相同时间读得电子天平的数据如: 读数次数 质量(g) 锥形瓶 +水+ 试样 第1次 192.214 第2次 192.164 第3次 192.028 第4次 192.010 第5次 192.010 (1)写出Na2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计算过氧化钠质量分数时,必需的数据是 不必作第6次读数的原因是 (3)测定上述样品(1.560g)中Na2O2质量分数的另一种,其操作如下: ①操作Ⅱ的名称是 ②需直接测定的物理量是 ③测定过程中需要的仪器有电子天平、蒸发皿、酒精灯,还需要 、 (固定、夹持仪器除外) ④在转移溶液时,如溶液转移不完全,则Na2O2质量分数的测定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请将下图中各实验装置按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测定过氧化钠试样(所含杂质不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纯度的实验装置。 请填写以下空白: (1)各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各接口的字母,连接胶管省略): G接( )( )接( )( )接( )( )接( )。 (2)已知过氧化钠试样的质量为w g,反应前⑤装置(含试样)的质量为m1 g,充分反应后再次称量时质量为m2g,试样纯度的计算式是 。 (3)③装置的作用是 ,若取消③装置,测定的样品纯度值将 (填不变,偏高或偏低)。 .A、B、C、D、E五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右图。 已知A为一种短周期元素的单质,B、E在常温下为气体。 推断这五种物质的名称分别是: A ,B ,C ,D ,E 。 .下图中A至F是化合物,G是单质 (1)写出A~G的化学式 A 、B 、C 、D 、E 、F 、G 。 (2)写出溶液A与B间转化的离子方程式 .根据下面物质间转换的框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框图中物质A、B、E、G分别指代物质的化学式: A B E G (2)如果2mol Na2O2与足量水蒸气反应,可得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 L,同时反应中转移电子总数是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3)反应①②③④中是吸热反应的是 ,反应①②③④⑤⑥中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4)请设计一个课堂小实验,证实反应⑤是放热反应。 (5)如果A、B混合气体7.8g(平均摩尔质量10g·mol-1),在与G充分反应后,通过足量Na2O2层,可使Na2O2增重 g,并得到O2 mol。 .将A1g Na2O和A2g Na2O2分别加入到等质量的水中(水足量),结果得到同浓度的溶液。则A1︰A2= 。 .将A1g Na2O溶于B1g水中,A2g Na2O2溶于B2g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8%,若A1︰A2=31︰39,则B1︰B2= 。 .将ag钠溶于xg盐酸中,bg Na2O溶于yg盐酸中,cg Na2O2溶于zg盐酸中,如果均得到NaCl的质量分数为11.7%的溶液时:(NaCl是唯一溶质) (1)若b︰c=31︰39,则y︰x= ; (2)若a为4.6,则x的值是 。 .Na2O和Na2O2的混合物1.09g和足量的水反应,得到300mL溶液,其中含路质1.20g。试计算原混合物中Na2O和Na2O2的质量以及所得溶液在常温下的pH。 .将70g过氧化钠和氧化钠的混合物跟98g水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0%。试分别写出过氧化钠和氧化钠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原混合物中过氧化钠和氧化钠的质量各为多少克。 .在一定条件下,使H2和O2的混合气体26g充分发生反应。所得产物在适当温度下跟足量的固体Na2O2反应,使固体增重2g。求原混合气体中O2和H2的质量。 .将7.8g Na2O2投到100g 10% NaOH溶液中,生成的溶液的密度为1.18g/cm3。 (1)试计算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若向所得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然后把溶液蒸干所得固体重44.2g,试通过计算指出组成此固体的物质和质量。 .将0.23g钠与0.62g氧化钠的混合物,投入59.16g水中,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密度为1.02g/mL。 (1)求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2)求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所得溶液5mL,用0.1mol/L的盐酸溶液滴定,需消耗该盐酸多少毫升? .已知Na2O和Na2O2的混合物109mg和足量水作用,得到300mL溶液,其中含溶质120mg。试计算: (1)原混合物中Na2O和Na2O2的质量各为多少?常温下所得溶液的pH。 (2)若Na2O和Na2O2的混合物质量为w g,和足量水作用后得到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较原混合物增加了a g,试写出a的数值大小范围(以含w的代数式表示)。 .某两组分的浅黄色粉末状混合物14g,加入300mL水(密度1g/mL),反应中有一种气体生成但无不溶物析出,反应结束后制得密度为1.0413g/mL的无色溶液甲300mL。在甲溶液中加入0.75mol/L的硫酸200mL后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液乙(假设混合过程中溶液的体积不变)。取乙溶液25mL稀释为50mL,测得OH-的浓度为0.1mol/L。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甲、乙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试通过计算推断浅黄色粉末的组分及两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 B组 .①氧化钠、②氢氧化钠、③过氧化钠、④亚硫酸钠。各1mol上述固体物质,长期放置于空气中,最后质量增加情况是(不考虑潮解因素)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 C ②>①=③>④ D ④>②>③>① .某溶液中含有HCO3-、SO32-、CO32-、CH3COO-等4种阴离子。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O2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假设溶液体积无变化) A CH3COO- B SO32- C CO32- D HCO3- .将Na2O2和NaHCO3的均匀混和物粉未,等质量分成两份,其中一份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放出气体2.24L,将该气体通入另一份混和物中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变为2.016L(气体体积均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则原混和物中Na2O2与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3︰2 B 2︰1 C 8︰1 D 2︰9 .有一金属钠和过氧化钠的混和物,与过量水充分反应后,产生2.24L气体(STP),用电火花点燃后,恢复到标准状态,体积减少了1.12L,则原混和物中钠与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3 B 5︰1 C 1︰1 D 1︰2 .金属钠、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混合物的质量为3.72g,与足量的水反应生成672mL混合气体(标准状况下),放电引燃,混合气体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金属钠、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1︰1 B 2︰1︰1 C 1︰2︰1 D 3︰2︰1 .取等质量的单质A和化合物B两种固体,分别投入足量的水中,产生C、D两种气体。一定条件下,C和D恰好可完全反应,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1mol A和1mol B的质量相同 B 1mol A和1mol B中所含的质子数相同 C 1mol A和1/2mol B所含的电子数相同 D 1/2mol A和1mol B中所含的中子数相同 .取a 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跟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恰好也增加了a g。下列物质中不能满足上述结果的是 A H2 B CO C C6H12O6 D C12H22O11 .在25℃,101kPa下由HCHO(g)、H2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共6.72g,其相对氢气的密度为14。将该气体与2.24L氧气(标准状况)充分反应后的产物通过足量的Na2O2粉末,使Na2O2粉末增重的质量为 A 等于6.72g B 小于6.72g C 大于6.72g D 无法计算 .将2mol NaHCO3和一定量的Na2O2固体混合,在加热条件下让其充分反应后得到的固体,经测定Na2O2无剩余,则最后的固体的物质的量为 A 1~2mol之间 B 1~4mol之间 C 2~4mol之间 D 大于4mol .两种有机物以一定比例混合,一定条件下在aL O2(足量)中燃烧,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状态,再通过足量Na2O2层,得到气体仍是aL,下列混合有机物中符合此条件的是 A CH4 C2H4 B CH3OH CH3COOH C C2H6 HCHO D HCOOH CH3COOCH3 .2.1g平均分子量为7.2的CO和H2组成的混和气体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立即通入足量的Na2O2粉未中,待反应完全后,粉未质量可增加 A 2.1g B 4.2g C 3.6g D 不能确定 .将含有O2和CH4的混合气体置于盛有23.4g Na2O2的密闭容器中,电火花点燃,反应结束后,容器内的压强为零(150℃),将残留物溶于水中,无气体产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混合气体中O2和CH4的体积比为2︰1 B 残留物只有Na2CO3 C 原混合气体中O2与CH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 残留物只有Na2CO3和NaOH .四个可加热的密闭容器中,分别装有;①Na2O2和NaHCO3;②Na2O2和NH4HCO3;③Na2O2和Ca(HCO3)2;④Na2CO3和NaHCO3。各容器中每种物质均为0.5mol,现将各容器加热至300℃,完全分解后排出气体,四个容器中残留固体只有Na2CO3的容器是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有含钠元素的两种化合物A和B,它们与化合物F的反应分别是:A+F→C+D↑,B+F→C+E↑。又知D和E两气体以体积比1︰2化合成为液态化合物F。试回答: (1)写出化学式:A ,B ,C ,D ,E ,F 。 (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A+F: B+F: .由Na2O2、Na2O、Na2CO3、NaHCO3、NaCl中的某几种组成的混合物,加入盐酸放出的气体通过过量NaOH溶液后,气体体积有所减少。若将上述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加热,有气体放出,且残留固体质量有所增加。据以上情况判断混合物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 .某潜艇上有50人,每人每昼夜消耗1120L(标准状况)O2,则一昼夜需 mol过氧化钠。若用超氧化钾作补氧剂,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你认为选用 作补氧剂更为合适,理由是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CO2和Na2O2反应时进行了下列实验 (1)如图Ⅰ燃烧匙中用脱胎棉包住约0.2g Na2O2,锥形瓶中装有CO2气体,可观察到脱脂棉燃烧起来,由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a)随着反应进行,A处水银柱 ,说明该反应是 ;(b)当反应进行完毕一段时间后,A处水银柱 ,其原因是 。 (2)为验证上述结论,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Ⅱ的实验装置。 ①用以验证(a)的实验结论是 , ②用以验证(b)的实验结论是 , ③为使P处的现象明显,还需增加一套什么装置? .某中学学生将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经过查资料、提出假设、进行实验设计,并通过实验得到验证结论。下面是他们的实验方案及实验现象。 实验序号 实验程序 实验现象 1 将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配制成溶液,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气体 反应激烈,有大量气体产生,能使该木条复燃 2 将实验1所得溶液分成两份。一份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变蓝且长时间不褪色 一份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显红色,半分钟内褪色 3 若把实验1所得溶液分成两份。一份加热至沸1 ~ 2 min,再滴入酚酞试液 溶液显红色,但仍很快褪色 另一份加热至沸1 ~ 2 min,再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显蓝色且很快褪色 4 在变为蓝色的石蕊试液中滴加H2O2溶液加热至沸 蓝色褪去 5 若把实验1所得溶液中加入少许MnO2静置到无气体产生时,分成两份。一份加入无色酚酞加热至沸 溶液变红且不再褪色 一份加入紫色石蕊至沸 溶液变蓝且不再褪色 6 ①称取3.9 g过氧化钠固体,当逐滴加入约50 mL水时 测得氧气体积为170 mL左右(已考虑50 mL水和导管管中水两者所占容积的体积因素) ②等不再产生气体约10 min以后,加入用小纸片包好的MnO2,迅速塞紧双孔塞,轻轻摇动反应器,纸包自动散开,MnO2与溶液开始接触 又产生大量氧气,至反应完全以后,又测得产生了395 mL氧气(两次测定均在同温、同压下) 请仔细阅读有关内容后回答: (1)写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实验分析,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除了课本所介绍的上述反应外存在另一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 (2)写出实验5中“加入少许MnO2产生气体”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中MnO2的作用是 。 (3)从以上实验结果分析。石蕊分子与酚酞分子相比较,它们的稳定性 (填“相等”或“前者大”或“后者大”)。 (4)综合分析上述实验,指出使变红的酚酞褪色的是什么物质?该物质具有什么性质? (5)若气体流向从左到右,将完成实验6所需仪器填入下图中并连接好。 A B C .现有Na2O2和NaHCO3的混合物两等份,第一份混合物放入密闭容器中加热,使其充分反应;第二份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H2SO4。两种情况下得到同样的气体,但气体体积不同。前者产生气体的体积为a L,后者产生的气体体积为b L(气体体积都是在通常状况下测得,该条件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为VL/mol)。 (1)第一份混合物加热充分反应后的固体残留物是 ,其物质的量为 。 (2)每份样品中Na2O2的物质的量为 ,NaHCO3的物质的量为 。 .烧杯中注入100mL蒸馏水,再放入3.899g碱金属化合物A,此时A溶解并产生0.560L气体B及溶液;再向此烧杯中通入1.12L CO2,溶液中的溶质全部转化为C,此时的溶液若再吸收1.12L CO2,C又转化成D,此时D质量为原来C的质量的1.585倍。若用1.12L CO2直接与3.899g A作用,也可得到0.560L B(上述气体均在标准状态下测得)。问: (1)A是 ;B是 ;C是 ;D是 。 (2)写出有关的全部化学反应式。 .120℃时,将2L H2O、1L CO、1L O2和2L CO2组成的混合气体依次缓慢通过装有过量炽热铜粉、过量过氧化钠和过量炽热炭粉的三个反应管,经充分反应后得到的气体是。恢复到原来温度和压强,其体积是 L。 .23g金属钠完全燃烧后的固体粉未和标准状况下的224mL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再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取25mL溶液用0.1mol/L盐酸滴定,用去盐酸的体积为 mL。 .标准状况下将4.48L CO2与7.8g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为多少升?此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 .100℃时,3.36g无色无味气体X与足量的Na2O2完全反应,放出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固体质量增加了1.76g,试推断X什么气体?其物质的量是多少? .Na2O和Na2O2的混合物140mg与足量的水作用,得到400mL溶液,其中含溶质160mg。试计算所得溶液在常温下的pH;若Na2O和Na2O2的混合物质量为wg,与足量的水作用后得到的溶液中所含溶质较原混合物增加了xg。试写出x的数值大小范围(用含w的代数式表示)。 .将0.92g金属钠放入盛有4.48L(标况)由O2和N2组成的混和气体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已知反应前混和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28.8,反应后混和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28.444(相同条件下测定),则金属钠反应后生成物是什么? .在标准状况下,将CO2与CO的混合气(其质量为同状况下等体积氢气)质量家的16倍)充满盛有足量过氧化钠的容积为2.24L的密闭容器内。(设固体物质的体积忽略不计)用间断短暂的电火花引发反应,使可能发生的反应充分进行。计算: (1)反应前,CO和CO2的物质的量各为多少摩? (2)最后容器里有几种生成物?它们的质量各为多少克? .Na2O2和NaHCO3均匀混和物粉未,等质量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加入100mL盐酸使充分反应呈中性,放出气体2.24L(标准状况)。如将该气体通入另一混和物中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变为2.016L(标准状况)。求: (1)原混和物中Na2O2与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 (2)加入的盐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多少? .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装有: A Na2O2和NaHCO3 B Na2O2和NH4HCO3 C Na2O2和Ca(HCO3)2 其中每种物质均为1mol。 将它们加热至300℃,经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 写出各容器内残留固体物质名称及其物质的量。 .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装有:(A)过氧化钠和碳酸氢钠;(B)过氧化钠和碳酸氢铵,其中每种物质均为1mol。将它们加热到400℃,经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再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若各容器物质都完全反应,试在下图的坐标中画出反应中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随加入稀盐酸变化的曲线(气体体积都换算到标准状况)。 .在一密闭容器中,事先放入1.56g过氧化钠,然后通入氧气,再通入乙烷,用电火花引爆,直至反应完全为止,测得容器内压强接近于零。求: (1)通入的氧气与乙烷应有怎样的体积比X(相同条件下)? (2)通入的氧气的质量不能超过多少克? .在110℃,101kPa下,一定量的某物质A跟一定量的氧气充分反应后,将反应后得到的气体全部缓慢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是2gH2,跟足量氧气反应后,按上述方式通过Na2O2,则Na2O2固体质量增加______g; (2)若A是6g碳,与16g氧气反应后,按上述方式通过Na2O2,则Na2O2固体质量增加______g; (3)若A在通常状况下是气态烃,0.25mol A跟足量氧气反应后,按上述方式通过Na2O2,Na2O2固体增加的质量比烃的质量多16g,则A的分子式可能是(写出三种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A的分子式是CxHyOz(x、y、z均为正整数),一定量的A跟足量氧气反应后,按上述方式通过Na2O2,Na2O2固体增加的质量跟A的质量相等,则A中z、y、z满足的关系式是(请用两个关系式表示,其中一个只含x和y,另一个只含x和z): .将m mol Na2O2和n mol NaHCO3固体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250℃,让其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 (1)分析m和n按不同比值进行反应时,容器内固体成分与排出气体成分的5种情况填写在下表中(设只有当CO2与Na2O2反应完后,H2O才与Na2O2反应)。 序号 m/n 固体成分 排出气体物质成分 ① <1/2 Na2CO3 ② =1/2 Na2CO3 O2、H2O ③ 1/2<m/n<1 ④ =1 ⑤ >1 Na2CO3、NaOH、Na2O2 (2)当排出气体只含H2O(g)和O2两种成分且物质的量相等时,则原固体混合物中m︰n= 。 .将一块部分被氧化的金属钠投入盛满水且倒置水槽内的容器中,此时在容器中可收集到448mL(标准状况下)气体(假定各步反应完全,并产生的所有气本全部被收集到容器中),以电火花引燃容器里的气体,气体的体积最终减少到112mL(标准状况下),经测定知,水槽和容器内溶液的总体积为800mL,溶液的pH值为13。求金属钠及其各种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 C组 .已知氧化物有:普通氧化物,如Na2O;过氧化物,如Na2O2;超氧化物,如KO2;臭氧化物,如RbO3,其中后三种均能与水或CO2反应产生O2。 (1)试分别写出KO2、RbO3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现已用平底烧瓶收集到CO2,在瓶内有一只扎紧在玻璃管末端的气球,如图所示,打开塞子迅速往瓶里加入下列物质中的 (填序号),立即塞紧塞子,一段时间后,气球就会自动膨胀起来。 A.Na2O B.Na2O2 C.KO2 D.RbO2 .金属钠经历了如下一系列变化: NaAB C 77g B 222g D 114g E(g) 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 .取ag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与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测得固体的质量恰好也增加ag。若以ag一氧化碳做上述实验,也得到同样的结果。其实,一些有机化合物也能满足上述实验的条件和结论。试结合有机物组成元素中C、H、O的价态,填写下列空白: (1)满足上述实验条件和结论的物质的“分子”通式可以表示为 。 (2)列举两种符合条件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分别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 ; 。 .何种元素的化学式可以用下列“密码”字母的方程式表示。 (1)2A(固)+B(气)=C(固) (3)C+2A(融)=2E(固) (5)2A+2H2O=F(气)+2D (7)2A+F=2G(固) (9)2D+2A(融)=2E+F (11)2H+2H2O=2D+B+H2O2 (2)2C+2H2O=4D(固)+B (4)E+H2O=2D (6)2F+B=? (8)G+H2O=F+D (10)C+B=2H(500℃,3.04×104kPa) 试写出这些方程式,说明必要的理由 参考答案(15) � EMBED PBrush ��� � D � D � D � A � C � B、C � D � B � C � B � D � D � B � A � C � B � D � B、D � A � A、D � A:NaHCO3 B:Na2CO3 C:NaOH D:NaO2 � Na2O2 H2O O2 Na H2 Na2O2+2H2O=2NaOH+O2↑ Na2O2 � 黄色的Na2O2变为白色的粉末 2Na2O2+2CO2=2Na2CO3+O2 转移2个电子 2Na2O2+2H2O=4NaOH+O2 转移2个电子 2NaOH+CO2=Na2CO3+H2O � 甲是Na2CO3,乙是Na2O,丙是NaHCO3 � (1)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2)2Na2O2+2H2O=4aOH+O2↑ 2e-�(3)①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导管口P处,木条复燃�②将导管q放入水槽中,反应过程中有气泡冒出�(4)试剂:Na2S溶液 现象:溶液变浑浊(淡黄色)�或:试剂:MnO2 现象:气泡迅速产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注:有色布条,布条褪色等合理答案均可,但不能用Fe2+�(5)①Ⅱ 防止气体冷却时发生倒吸现象 ②500mL � (1)2Na2O2+2H2O→4NaOH+O2↑�(2)试样质量 锥形瓶加水的质量� 第4(或5)次读数(或用具体数值表示) 锥形瓶内质量已达恒重�(3)①蒸发 ②NaCl的质量 ③烧杯 玻璃棒 ④偏大 � (1)A,B,F,E,H,I,C;�(2)��(3)除去CO2气体中的水蒸气,偏高。 � A:钠 B:氢气 C:过氧化钠 D:水 F:氧气 � (1)A:NaHCO3;B:Na2CO3;C:CO2;D:H2O;E:Na2O2;F:NaOH;G:O2。 (2)HCO3-+OH-=CO32-+H2O;CO32-+CO2+H2O=2HCO3- � (1)A:H2 B:CO E:NaOH G:O2 �(2)22.4L 2NA �(3)① ①②③④⑤ �(4)Na2O2用棉花包裹,放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棉花燃烧说明是放热反应(直接通CO2于被棉花包裹Na2O2也可) �(5)7.8 0.39 � 31︰39 � 1︰1 � (1)1︰1 (2)95.6g � Na2O2为0.78g Na2O为0.31g pH=13 � Na2O2:39g Na2O:31g � H2 2g O2 24g;H2 10g O2 16g � (1)5mol/L (2)固体为Na2SO4 14.2g,NaHSO4 30g � (1)2% (2)0.51mol/L (3)25.5mL � (1)m(Na2O)=31.0mg m(Na2O2)=78.0mg pH=12�(2)9w/31>a>w/39 � Na2O︰Na2O2=1︰1 � B � A � C、D � B、D � B � C � D � B � B � B、D � A � C、D � B � A:Na2O2 B:NaH C:NaOH D:O2 E:H2 F:H2O � Na2O2 Na2O、NaHCO3、Na2CO3、NaCl(只要有Na2O2,在空气中加热,就有O2放出,吸收空气中的CO2和H2O,固体的质量就会有所增加。另外,Na2CO3和NaHCO3两者必有其一) � 5000 4KO2+2CO2=2K2CO3+3O2 KO2 KO2补氧效率更高,1mol KO2放出0.75mol,而1mol Na2O2才放出0.5mol O2。 � (1)上升 放热 下降 燃烧完毕,瓶内温度逐渐降低�(2)①将q伸入水槽中,有气泡产生 ②p处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 ③增加除去二氧化碳的吸收装置 � (1)2Na2O2+2H2O=4NaOH+O2↑ Na2O2+2H2O=2NaOH+H2O2�(2)2H2O2�2H2O+O2 催化作用�(3)前者大�(4)①H2O2 不稳定能分解;②水与Na2O2反应生成的H2O2约有1/ 3发生分解;③H2O2具有氧化性(或漂白性);④加热时氧化能力增强 (5)� EMBED PBrush ��� � (1)Na2CO3;(b-a)/Vmol (2)2(b-2a)/3Vmol;2(a+b)/3Vmol � (1)A Na2O2,B O2,C Na2CO3,D NaHCO3 (2)方程式略 � 5L � 10 � 3.36L 40 � CO2:0.06 mol H2O:0.04mol � pH=12 w/39g<x<9w/31g � Na2O2 � CO2:0.025mol CO:0.075mol (2)O2:0.4g Na2CO3:10.6g � (1)8︰1 (2)1.3mol/L � A:Na2CO3=1mol,NaOH=1mol B:Na2CO3=1mol C:CaCO3=1mol,Na2CO3=1mol � � � (1)1≤X≤5/2 (2)0.8g � (1)2 (2)14 (3)C4H10,C4H8,C4H6等 (4)x=z,y≤2x+2 � (1)CO2、O2、H2O Na2CO3、NaOH O2、H2O Na2CO3、NaOH O2 O2 �(2)2︰3 � 氧化前金属钠:0.08mol 如果H2过量:Na2O2 0.01mol,Na2O 0.015mol 如果O2过量:Na2O2 0.02mol,Na2O 0.01mol � (1)4KO2+2CO2=2K2CO3+3O2、4RbO3+2CO2=2Rb2CO3+5O2 (2)A、B � A:Na2O B:Na2O2 C:NaO2 D:Na2O2·8H2O E:Na2O2·6H2O � (1)(CO)m(H2)n (2)HCHO,CH3COOH。 � (1)Na+O2=Na2O2 (2)2Na2O2+2H2O=4NaOH+O2↑ �(3)Na2O2+2Na(融)=2Na2O (4)Na2O+H2O=2NaOH �(5)2Na+2H2O=H2↑+2NaOH (6)2H2+O2=2H2O �(7)2Na+H2=2NaH (8)NaH+H2O=H2↑+NaOH �(9)2NaOH+2Na(融)=2Na2O+H2↑ (10)Na2O2+O2=2NaO2 �(11)2NaO2+2H2O=2NaOH+O2↑+H2O2 中学综合学科网 第 15 页 共 15 页 http://zhxk.net
/
本文档为【15过氧化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