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火鸡(七面鸟、吐绶鸡)

火鸡(七面鸟、吐绶鸡)

2013-01-22 9页 doc 224KB 39阅读

用户头像

is_900321

暂无简介

举报
火鸡(七面鸟、吐绶鸡) 火鸡(七面鸟、吐绶鸡) 火鸡,又名七面鸟或吐绶鸡,是一种原产于北美洲的家禽。火鸡体型比一般鸡大,可达10公斤以上。根据传统,美国人会在感恩节及圣诞节烹调火鸡。和其他鸡形目鸟类相似,雌鸟较雄鸟小,颜色较不鲜艳。火鸡翼展可达1.5-1.8米,是当地开放林地最大的鸟类,很难与其他种类搞混。火鸡有两种,分别是:分布于北美的野生火鸡,和分布于中美洲的眼斑火鸡。现代的家火鸡是由墨西哥的原住民驯化当地的野生火鸡而得来。 中文学名: 火鸡 二名法: Meleagris gallopavo 界: 动...
火鸡(七面鸟、吐绶鸡)
火鸡(七面鸟、吐绶鸡) 火鸡,又名七面鸟或吐绶鸡,是一种原产于北美洲的家禽。火鸡体型比一般鸡大,可达10公斤以上。根据传统,美国人会在感恩节及圣诞节烹调火鸡。和其他鸡形目鸟类相似,雌鸟较雄鸟小,颜色较不鲜艳。火鸡翼展可达1.5-1.8米,是当地开放林地最大的鸟类,很难与其他种类搞混。火鸡有两种,分别是:分布于北美的野生火鸡,和分布于中美洲的眼斑火鸡。现代的家火鸡是由墨西哥的原住民驯化当地的野生火鸡而得来。 中文学名: 火鸡 二名法: Meleagris gallopavo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鸟纲 目: 鸡形目 科: 雉科 种: 火鸡 分布区域: 加拿大南部、美国和墨西哥北部,呈块状分布 命名人、时间: Linnaeus, 1758 简介 火鸡是美洲特产,在欧洲人到美洲之前,已经被印地安人驯化。因为欧洲人觉得它的样子像土耳其人的服装:身黑头红,所以称它为“土耳其”。欧洲人很喜欢吃烤鹅。在移民到美洲之后,还没有养好鹅就有了吃鹅的要求,于是就吃火鸡,竟然发现火鸡比鹅好吃。而且北美洲有很多火鸡。于是烤火鸡成了美国人的大菜,重要节日中必不可少。现在我国河南省 HYPERLINK "http://baike.baidu.com/view/144412.htm" \t "_blank" 南召县有正规的火鸡繁育基地。 是吐绶鸡科(Meleagrididae)两种鸟类的统称。最著名的是普通火鸡(Meleagris gallopavo),原产于北美洲,为猎禽,现已被广泛饲养以供食用;另一种眼斑火鸡(Agriocharis ocellata或Meleagris ocellata)。英语中有一些与火鸡无亲缘关系的鸟也叫turkey如Australian turkey,brush turkey(灌丛火鸡)、water turkey(水火鸡),参阅鸨(bustard)及蛇鹈(snakebird)等词条。 外形特征 HYPERLINK "http://baike.baidu.com/albums/37220/37220/0/0.html" \l "0$6a22e82458be0c278644f957" \t "_blank" INCLUDEPICTURE "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6a22e82458be0c278644f957.jpg" \* MERGEFORMATINET 普通火鸡的驯化可能在哥伦布到达美洲前始于墨西哥的印第安人。1519年火鸡首次被引进西班牙。1541年引入英格兰。火鸡在英格兰普遍饲养后,turkey-cock被用来称火鸡,该词以前用以称一种来自伊斯兰地区或突厥地区的家禽珠鸡。英国殖民者17世纪把在欧洲育成的火鸡品种引进北美洲东部。约1935年前人们养殖火鸡主要是为了利用其美丽的羽毛,后来才重视培育肉质优良的品种。 今天墨西哥的普通火鸡亚种与美国东南和西南部的普通火鸡在羽毛斑点和腰部颜色上稍有差别,但羽衣基本上均为黑色,并带有虹彩光泽的青铜色和绿色。成年雄体头部裸露,有皮瘤,一般情况下呈鲜红色,但兴奋时变成白色,带亮蓝色。普通火鸡的其他明显特征是从额至喙有一个长形红色肉质饰物;喉部有肉垂,胸部具有一个黑色、质地较粗、似被毛的羽簇,称为髯,有脚距突起。雄鸟的体长可达130公分(50吋),重可达10公斤(22磅),但平均体重要轻一些;雌鸟的重量一般只有雄鸟的一半,头部的皮瘤及肉垂也较小。家养品种的肉味美,体重可能还要重得多。 在许多欧洲国家,人们一直习惯在圣诞节吃烤火鸡。在美国,人们尤喜于感恩节吃火鸡。因此火鸡制品往往是季节性的。但在美国及其他国家长年都可以买到去骨的火鸡瘦肉卷,买回家即可烹调。 野生火鸡喜栖息于水边林地。吃种子、昆虫,偶尔也吃蛙和蜥蜴。它们受惊时会迅速跑到隐蔽地方,但也能短距离(约0.4公里[0.25哩])飞行。在美国原先因被过分猎取而数量下降,现在各州实行狩猎管理法,其数量已得恢复。 求偶时,雄鸟展开尾羽,翅膀下垂,抖动羽翈作声,缩头阔步行走,并发出急促的“咯咯”叫声。一只雄鸟配一群雌鸟,每一雌鸟产8~15枚淡褐色有斑点的卵,卵产於地面低洼处;孵化期28天。 中美洲的眼斑火鸡较普通火鸡小;头部蓝色,从额到喙的肉质结构呈淡红黄色;羽毛尖端鲜明;酷似孔雀;除喙下有肉垂外,头顶部有一个尖端黄色的瘤突。该种从未经驯养。 孤雌生殖 由于鸟类、两栖类及鱼类的性别由卵子所携带的性染色体决定,所以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有研究声称,可以进行孤雌生殖,而火鸡在这方面的能力比较著名。在缺乏雄性的情况下,雌鸟生产的未受精卵亦可孵化,而其所孵出的后代通常虚弱,并几乎都是雄性。但由于鸟类是高等的脊椎动物,生殖细胞特化,缺乏孤雌生殖的基础,上述文献中的情况有待确认和深入研究。 生物特性 火鸡以其体形大,生长迅速,抗病性强,瘦肉率高而受人瞩目,可与肉用鸡媲美,被誉为“造肉机器”。火鸡肉不仅肉质细嫩、清淡,而且在营养价值上有“一高二低”的优点。一高是蛋白质含量高,在30%以上;二低是火鸡肉在国外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理想保健食品,同时,火鸡肉也是益气补脾的食疗佳品。目前,世界上有许多国家以火鸡肉代替牛肉、猪肉、羊肉和鸭肉。 火鸡具有野生动物的特性,高蛋白(蛋白质含量27%,普通肉鸡只有23%),低脂肪(2~3%),胆固醇含量低(0.06~0.1%),肉质鲜嫩可口,是妇女、儿童、老年人的保健食品,更是肥胖人士理想的减肥食品。常食火鸡肉对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有防治作用。不仅火鸡肉味美质佳,火鸡蛋也是优良的食品,火鸡蛋蛋黄丰富,韧性好,属于品质上好的禽蛋。 火鸡体型比家鸡大3~4倍,长800~1100毫米。雄鸟体高约1000毫米,雌鸟稍矮。嘴强大稍曲。头颈几乎裸出,仅有稀疏羽毛,并着生红色肉瘤,喉下垂有红色肉瓣。背稍隆起。体羽呈金属褐色或绿色,散布黑色横斑;两翅有白斑;尾羽褐或灰,具斑驳,末端稍圆。脚和趾强大。 飞翔力较强,能飞500~2000米远。平时栖于地面上,发咯咯声,觅食昆虫、甲壳类、蜥蜴以及谷类、蔬菜、果实等。夜间结群宿在树上。1雄配多雌。巢营于地面隐蔽的凹处。每年产卵两次,每产8~15枚。雌鸟孵卵,28天孵化,由雌鸟育雏。 全身被黑、白、深黄等色羽毛。头、颈上部裸露,有红珊瑚状皮瘤,喉下有肉垂,颜色由红到紫,可以变化。公火鸡尾羽可展开呈扇形,胸前一束毛球,母火鸡重为8-9千克,年产火鸡蛋50-80枚,每枚蛋重20-80克。目前饲养品种以“青铜火鸡”和“白色火鸡”为多。 营养价值 ——火鸡 100克食物含量 ——可食部分34%,水分74.2克,蛋白质21.5克,脂肪2.5克,糖0.7克,热量111千卡,钙11毫克,磷190毫克,铁1.5毫克,胡萝卜素0,硫胺素0.03毫克,核黄素0.09毫克,尼克酸8.0毫克,维生素C-0,维生素A-0,粗纤维0,灰分1.1克。 营养分析 科学调查认为,火鸡肉嫩味美、口感好。火鸡肉的蛋白质含量比其它禽类高20%,而脂肪含量则低21%,且胆固醇含量低。火鸡以食草为主,肉质鲜嫩,无膻无臭,无药物残留,味道纯厚可口,老少皆宜,既能适应高档餐桌,也可满足普通家庭,是滋补营养和美食兼备的佳品。 与肉鸡相比,火鸡的肉质略粗一些,但营养价值很高,被美国营养学家推崇为高蛋白、低脂肪的“超级营养食物”。100克不带皮的火鸡胸肉含有28克蛋白质,0.2克的饱和脂肪和115千卡热量;而相同分量的猪肉含有5.5克饱和脂肪和225千卡热量。火鸡肉更富含有益于心脏健康的烟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锌和硒等营养成分。 相关节日文化 感恩节食火鸡 传说养火鸡可消除火灾,俗称“火鸡”。 感恩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届时放假三天,合家团聚。在节日宴会上,有一道必不可少的特色名菜——“烤火鸡”。为什么要在感恩节都食火鸡呢?这要从感恩节的由来说起。1620年,英国一批主张改革的清教徒,因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而退出国教,自立新教,此举激起了英国当政者的仇恨。这些清教徒们不堪承受统治者的追杀和歧视,先逃到荷兰,9月初,乘船远渡重洋,准备流亡美国。船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漂泊了65天,于11月终于到达了美国东海岸,在罗得岛州的普罗维斯敦港登陆。当时,此处还是一片荒凉未开垦的处女地,火鸡和其他野生动物随处可见。时值寒冬,来到陌生的地方,缺衣少食,恶劣的环境正在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当地的印第安人为他们送去了火鸡等食物,并送给他们一些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还帮助他们建立了自己的新家园。 这些英国人在安顿好新家以后,为感谢在危难之时帮助、支援过他们的印第安人,同时也感谢上帝对他们的“恩赐”,在每年11月第四个星期四,将猎获的火鸡制成美味佳肴,盛情款待印第安人,并与他们进行联欢,庆祝活动持续了三天,除招待印第安人食烤火鸡外,并在一起瘵办射箭、跑步、摔跤等体育竞赛,夜晚还围着篝火尽情歌舞,共享欢乐。此后,每年11月第四个星期四都要举行这样的庆祝活动。1941年,美国国会正式将每年11月第四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从此,这一节日在西方国家流行开了。 圣诞节食火鸡 吃火鸡的历史已经有近四百年了。这个象征丰收团圆的感恩大餐“Christmas Dinner”和“Thanks giving Dinner”中的“Dinner”原本并非指晚餐。而应该在中午吃。由于感恩节是每年11月第四周的星期四。已经非常接近圣诞节这个一年中的大节日。而圣诞节正是感恩耶稣降临的日子。因此,象征感恩的火鸡大餐便延伸到了圣诞节。 这种风俗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 据说1620年的圣诞节,大批来自英国的移民抵达美洲大陆的朴里茅斯山。当时,那儿物产贫乏,只有遍布山野的火鸡,于是他们便捉火鸡,作为过节的主菜。 因此圣诞大餐里,除了火腿、甘薯、蔬菜、葡萄干、布丁、水果饼、鸡尾酒之外,当然少不了火鸡。 做法 火鸡的最传统做法非常简单,您只需要用盐和花椒末将火鸡里外充分涂抹,然后在烘炉中烘烤3小时左右即可。 特点 1)它具有生长快,耐粗饲(可采食30%-40%的青草)饲料报酬高,饲肉比2.5-2.7:1。 2)适应性广,抗病力强,可在平原,山区,半山区,进行舍养或放牧饲养,房舍及设备用具简单,既可集约化饲养,又可庭院放养。 3)肉质好,脂肪少,瘦肉率高,胆固醇含量最低,蛋白质高,是畜禽中生产蛋白质的佼佼者。 4)饲养火鸡投资少,见效快,覆盖广,效益高,房舍及设备用具简单,基建投资少,对鸡舍条件和管理水平要求不高,因为它对环境适应能力强,食性广泛,耐粗饲,有采食草,昆虫等特点,用工不多,既能利用闲散劳力,又能充分利用农作物秸杆,树叶,杂草,瓜果,菜类,变草养资源优势为商品经济优势,是我国新兴的一个草食节粮型的特种养殖业。 尼古拉成年公火鸡体重22-25公斤,母火鸡11-12公斤,商品肉火鸡,16-20周上市,平均体重12公斤,酮体屠宰率达85%以上,而肉鸡约70%,猪64%,牛羊仅54%,从可食肉与活重之比来说火鸡也是最高的,所以欧美一些国家用火鸡肉来代替牛羊肉和猪肉的生产。目前我国火鸡的饲养量少,满足不了国内市场的需求,大部分依赖进口,我国火鸡养殖已被列入国家星火。 母火鸡28-30周龄,开始产蛋,蛋期22-28周,一般产蛋100枚,蛋重90-95克,种蛋受精率90%以上,受精蛋孵化率85%以上。 饲养管理 火鸡无论平养,笼养,网养,成群放牧饲养均可,其饲养场地应选择地势高,向阳,平坦,通风,四周环境干燥的地方最佳,或其他禽舍上风口建火鸡舍。 种火鸡整个生产发育大致分三个阶段: (一)育雏期饲养 1)温度:育雏室内温度第一周维持在34度,以后每周约降一度,降到18-21度为止。如果偏高,雏鸡饮水多,拉稀粪,张口,喘息,如果偏低,雏鸡挤靠热源起垛,常发生尖叫声。以散布均匀为适宜温度。 2)湿度:一般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5%-65%,如果偏低 ,雏鸡体内剩余的卵黄吸收不良,饮水过多易发生下痢,毛生长慢,无光泽,脚趾干瘪。如果偏高,雏鸡毛污秽,凌乱,食欲差,垫料湿,易患疾病。 3)通风:一般为了保温而忽视通风,或者周围塑料布使空气中氧气不足,而氧化碳高,长期缺乏新鲜空气,造成雏鸡衰弱多病,重者二氧化碳中毒,舍内换气不良时,雏鸡表现为精神不安,行动不活泼,羽毛污秽凌乱,食欲不振,发育不良,抗病力下降,容易发生呼吸道疾病。 4)光照:阳光对雏鸡的健康有很大的作用,它能增进雏鸡的食欲,促进新陈代谢,维持骨骼正常发育,提高生命力。出壳头三天视力弱,为了保证采食和饮水,一般采用昼夜24小时光照,也可采用23小时连续光照,一小时黑暗的办法。每日23-24小时,每15平方米鸡舍第一周龄内用40瓦灯泡一个,第二周龄换为25瓦灯泡一个。 光照应遵循如下原则:是采用弱光避免强光,以防发生恶癖,二是光照只能减少不能增加,小母鸡性成熟过早,提前产蛋,三是补光照不能时长时短,造成刺激紊乱,失去光照作用。 5)密度:饲养密度关系到雏鸡的正常生长发育,如果密度小,效果好但不经济。如果密度大鸡群拥挤采食不够,因而雏鸡生长慢,群体发育不够整齐,易感染疾病,和发生啄癖,死亡率高,地面平养1-6周,每平方米20只左右。火鸡喜食洋葱,韭菜,蒜等青绿饲料,应将切碎,并拌在混合饲料中,既可促进食欲,满足火鸡食草习性,还能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一周之后正常喂点黄沙。另外每天要定时供水,满足火鸡饮水。 (二)育成期饲养 根据火鸡生长发育和高产的特点要求,育成期又可分为火鸡促进生长阶段(9-18)周龄和限制生长阶段(19-28)周龄,这两个周龄成活率较高,管理可以粗放型,一般应转入地面,塑垫平养。 1)饲养:育成期的火鸡,活泼好动,生长较快,应大幅度降低饲养密度,每平方米3-4只,有运动场的鸡舍,可适当加大饲养密度。每天喂3-4次,按饲料量1-2%加喂沙砾,以帮助胃消化食物,同时每天放到舍外活动一次,时间1-2小时。放牧让火鸡自由采食青草,虫类以加强活动,节约饲料,限制生长期阶段,每天要人为地驱感4-5次,加大运动量。 2)饲料:促进生长阶段,要适当提高营养比例。以防止争食,可增加食槽。限制生长阶段,要适当减少营养比例。 3)光照:促进生长阶段,包括白天自然光,每天光照14-16小时,早晚补充光照度为15-20勒克司。进入限制生长阶段,光照要有所控制,公鸡每天要光照12小时,火鸡对光照刺激较为敏感,每天只能光照6-8小时,因此,公母鸡分开饲养较好。 4)初选:在16-28周龄时要对育成火鸡进行初选,把那些生长发育良好,健康活泼,附和本品种特点的火鸡挑选出来作为公种火鸡继续饲养,其余作为商品肉用火鸡饲养,对公火鸡最好进行阉割育肥后再上市。 (三)产蛋期间饲养 后备种火鸡饲养到28周龄,生殖器官已经发育成熟,从28-30周龄开始产蛋,到54-57周龄产蛋结束,此期间均为产蛋期。 1)准备:火鸡进入产蛋期前要对产蛋彻底清理消毒,安装好水槽,食槽,砂盘,栖架,产蛋箱,防抱窝与补光设施。 2)产蛋箱制作:一般宽为35-40厘米,高50-55厘米,深50-55厘米,本着以利透光,通风,捡蛋,防抱窝。每4-5只火鸡作一个产蛋箱。 疾病防治 火鸡的常见病有蓝冠病、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出血性肠炎、鼻气管炎、沙门氏菌病、丹毒、支原体病、黑头病(盲肠肝炎)、球虫病、火鸡瘟、嗉囊下垂、心肌炎、腱炎等等。 (一)支原体病 火鸡支原体病又被称为“1日龄型气囊炎”、“气囊炎缺陷症候群”或“火鸡症候群-65”。本病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各种日龄火鸡均可发生的传染性疾病。既可经种蛋直接传播,也可通过异性交配、空气、人员、设备等一些直接和间接接触而水平传播。 1.病原 火鸡支原体肉汤培养物经姬姆萨染色表现为球状体,可单在、成双或成小丛。不同株支原体抗原性稍有差异,其致病力也各不相同。 2.症状 成年火鸡往往是带菌鸡群,感染而不表现明显症状,但其生长速度、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和健雏率都比支原体阳性率较低或无支原体的火鸡群低。当饲养管理不善,环境条件变劣以及有其他应激因素存在时,会出现生产性能的进一步下降和精神委顿、采食下降等一般症状。大多数疾病症状出现在6周龄以下的雏火鸡,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身体矮小,增重速度降低。出现气囊炎的一些症状。颈椎变形,歪脖。腿部出现症状,跗跖骨弯曲、扭转、变短,跗关节肿大。 3.病变 支原体阳性率较高的火鸡群其所产种蛋多在孵化后期出现死亡,死胚及出壳火鸡胸气囊可见浑浊和纤维素性斑点。6周龄以下的发病雏火鸡胸、腹气囊均严重浑浊,有炎症表现,气囊壁增厚,并有黄色纤维样或干酪样物。成年鸡往往见不到干酪样病变。 4.诊断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只能作为诊断的参考依据,确诊本病必须采气管、鼻窦或气囊的渗出液,鼻甲骨或肺的悬浮液进行病原的分离和鉴定。血清学诊断是最简单、最常见的,用已知抗原与待检血清进行平板凝集试验,根据凝集程度做出判断。 5.防治 建立无支原体的种火鸡群是控制疾病的重要措施,各级种火鸡场都要杜绝引进带有有支原体的火鸡,在饲养过程中加强兽医防疫工作,定期对火鸡群进行监测,发现阳性立即淘汰处理。为了减少下一代火鸡支原体发生,也可将种蛋进行一些抗生素药液浸泡处理。火鸡支原体症的治疗可选用泰乐菌素、氯霉素、庆大霉素、林肯霉素、壮观霉素、金霉素及链霉素等。有条件时最好分离菌株通过药敏试验,选择使用效果最佳的药物。应当注意,使用任何药物,都不可能消除火鸡的带菌现象。 (二)出血性肠炎 出血性肠炎是火鸡的常见病,世界各地都有发生,所有火鸡群在饲养过程中的一定阶段都要受到感染。主要发生在6—14周龄的火鸡,以7—9周龄最为常见,本病的特点是突然发病,迅速死亡,死亡率高,还可以引起免疫抑制。 1.病原 火鸡出血性肠炎病毒属于禽腺病毒Ⅱ群。该病毒无囊膜,呈20面体立体对称,内部核酸为DNA。其毒株有很多种,毒力各不相同,某种毒株导致死亡的能力也相对稳定,但各毒株的抗原性是一致的。 2.症状 火鸡出血性肠炎常因病毒毒株的不同而在临床表现上有较大差别,死亡率也从1%—60%不等。一般毒力的毒株感染,可能在较短时间内造成少数火鸡突然死亡,而大群火鸡基本无症状表现。中等毒力或强毒株感染,引起火鸡急性发病,出现血便。发病的雏火鸡往往在几小时内突然死亡或完全康复。肛门周围常附着黑红色到深褐色血液。在腹部稍用力挤压,可以从肛门挤出血液。 3.病变 肠道广泛性出血和脾脏肿大是本病的特征性病变。肠道扩张,肠壁中度充血,呈黑红色,肠道内充满红色到褐色血液。脾脏肿大,颜色发暗,质脆易碎,呈大理石状或斑驳样。也可看到内脏器官苍白,肺充血,肝脏肿大和各种组织的血斑。 4.诊断 根据肠道和脾脏的病理变化,可以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则要进行病毒的分离鉴定、组织病理学检查和血清学实验。病毒的分离鉴定,可用血性肠内容物,经口腔或泄殖腔接种易感小火鸡。还可用从马立克氏肿瘤培育出的B淋巴细胞分离和增殖火鸡出血性肠炎病毒。病理组织学检查主要是采集脾脏和肠道样品。血清学诊断可通过琼脂凝胶沉淀实验检查火鸡血清中的抗体,也可以用阳性血清在脾脏提取液中检查抗原,通过ELISA检测病毒抗体也是重要的诊断手段。 5.防治 火鸡肠炎病毒经粪便排出,粪便被吞食或通过垫料、饲料、饮水以及其他途径传染给另外的火鸡,造成本病的迅速蔓延和扩散。因此,加强兽医卫生防疫工作,做好隔离和消毒,是控制本病的重要手段。已有一些国家对种火鸡群除加强饲养管理和防疫消毒外,采用组织培养苗或细胞培养苗免疫接种。对发病火鸡,可注射健康鸡群的阳性抗血清,每只火鸡0.5—1毫升。 (三)冠状病毒性肠炎 火鸡冠状病毒性肠炎又称蓝冠病、传染性肠炎、泥淖热等。本病侵害各种日龄的火鸡,是一种非常严重的、高度传染性疾病。 1.病原 火鸡冠状病毒有囊膜,纤突呈日冕状。内部核酸为RNA。能在15日龄以上的火鸡胚和16日龄以上的鸡胚中培养。该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但抵抗力较弱。 2.症状 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大火鸡突然出现食欲降低,饮水减少,精神委顿,生产性能下降。雏火鸡不停地尖叫,声音虚弱无力,挤缩在一起,靠近热源。粪便较稀,呈泡沫状,淡绿色或淡褐色。发病率常达100%,死亡率5%—25%不定。 3.病变 尸体极度消瘦,脱水。肠道病变比较明显,肠呈黄褐色,肠内充满气体和水分。肠黏膜可见小的出血性斑点。肝脏颜色变深。胰腺外观呈白垩样,并有许多白色病灶。脾脏较正常时小。 4.诊断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只能作为诊断的参考依据,通过接种火鸡胚或1—4日龄雏火鸡,检查其感染性。采用免疫电镜,病毒中和实验,直接荧光抗体,ELISA等方法进行确诊。 5.防治 火鸡冠状病毒抵抗力弱。因此,有效的卫生防疫措施便可杜绝该病的流行。在发病鸡群的饮水中加入百分之一的新霉素或链霉素对减轻症状有一定的效果。使用肠道抗体也可以控制继发性的细菌性肠炎。 (四)鼻气管炎 火鸡鼻气管炎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呈不断流行和发展趋势。任何日龄的火鸡都可感染,该病以呼吸道症状、头部肿胀和种火鸡产蛋下降为特征。 1.病原 火鸡鼻气管炎病毒属副黏病毒科肺病毒属,多呈椭圆形,也可见圆形或长丝状粒子。该病毒无血凝和神经氨酸酶特性。 2.症状 成年种火鸡感染后临床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采食量的减少和产蛋量下降,而且蛋的质量下降。畸形蛋增多,蛋壳变薄、砂壳蛋增多,蛋壳颜色变白。雏火鸡发病经常出现鼻炎和气管炎的症状,咳嗽、湿啰音、气喘或张口呼吸,鼻窦肿胀,泡沫性的结膜炎或眼睑炎,颌下或头面部水肿,有的颈上部和肉髯出现水肿。并可见共济失调和角弓反张等现象。死亡率差异很大,从个别死亡到50%不等。 3.病变 主要病变在呼吸道,气管内黏液增多,甚至有坏死组织在气管形成干酪样栓塞,引起肺水肿、肺充血和肺炎。鼻窦炎症也比较明显。也可见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卵黄性腹膜炎等病变。 4.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即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必须通过实验手段进行。常用的方法有6—7日龄鸡胚卵黄囊接种,发病火鸡血清抗体检查等。 5.防治 良好的饲养管理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手段。加强通风换气、温度调控、垫料管理以及卫生防疫等各方面的工作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火鸡鼻气管炎的发病率、死亡率和经济损失。在一些发达地区已开始使用活毒疫苗和油乳剂灭活苗,在防止种火鸡发病和保护下一代雏火鸡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发病火鸡使用抗生素也可以起到减轻症状和控制继发感染的作用。 (五)新城疫 新城疫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除鸭和鹅外,大多数禽类都会受到感染而发生新城疫。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各种年龄的火鸡都会发病,引起的损失较大。 1.病原 病原为新城疫病毒,属于一种副黏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依病毒毒力分为强毒型,中毒型,弱毒型三种。 2.症状 可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型。 最急性型:发病突然,病程较短,往往看不到任何症状就突然死亡。 急性型:病火鸡咳嗽,流黏液样鼻涕。呼吸困难,昏睡。翅膀下垂,转圈,神经紊乱,临时性体温下降。口腔内有暗灰色酸臭液体。 亚急性型:病火鸡出现神经症状,腿、翅麻痹,死亡率较低。 慢性型:往往表现为散发个别死亡。 3.病变 病变部位主要是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消化道可见出血、坏死等病变。鼻腔、喉头、气管都可见炎症表现。 4.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即可初步诊断。分离病毒或用血凝抑制试验进行确诊。 5.防治 采取综合的兽医卫生防疫措施,对杜绝该病的传播非常重要。用鸡新城疫Ⅱ、Ⅳ系疫苗免疫火鸡,可有效地预防火鸡新城疫的发生。有条件时应测定火鸡血清抗体水平情况,根据抗体高低确定免疫时机。无条件监测抗体时,可于雏火鸡7—10日龄第一次免疫,5周龄第二次免疫,9周龄第三次免疫,以后每3个月免疫1次。 (六)自发性心肌炎 火鸡自发性心肌炎是火鸡生产中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疾病之一。发病率2%—22%,主要引起雏火鸡死亡和体重下降。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与遗传、缺氧以及其他一些疾病有关。 1.症状 患病雏火鸡无特征性临床症状,仅表现羽毛松乱,两翅下垂,精神萎顿等一般性症状。 2.病变 左右心室均明显扩张,心脏占据了胸腔的大部分,发生右心室衰竭时,出现肝脏病变和腹水。日龄较大的火鸡,左心室扩张,并有心内膜纤维蛋白化。肺脏一般淤血和水肿,肝脏稍肿,边缘变圆。 3.诊断 根据心脏的特征性病变即可做出诊断。应注意与呋喃唑酮引起的心肌炎综合症进行区分。 4.防治 为防止火鸡自发性心肌炎的发生,从种蛋孵化过程中做起,保证氧气的供应。具体做法是:维持适宜的湿度,减少蛋内氧气的渗透,加强通风换气,特别是雏火鸡出壳时的换气,减少出雏器内蛋的数量,并尽量减少雏火鸡在出雏器内存放时间,有条件时,可以额外供氧。雏火鸡运到育雏场后,保证适宜的温度和良好的空气质量极为重要,同时应注意控制饲料蛋白水平和饮水中钠的含量。在育雏的前4周,避免使用呋喃唑酮。 (七)黑头病 火鸡黑头病又称盲肠肝炎或组织滴虫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鸡和火鸡的盲肠及肝脏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原虫病。主要特征是肝脏坏死、盲肠溃疡、便血或贫血。 1流行特点 本病多发生在春末初秋的暖热季节,鸡、火鸡、鹧鸪和雏鸡均可感染。本病是由组织滴虫钻入盲肠壁繁殖寄生于肝脏所引起,以2一8周龄小鸡受害较为严重。潜伏期一般为7一12天,成年鸡也会发生,但多呈隐性感染,并成为带虫者。鸡群的管理条件不良、鸡舍潮湿、过度拥挤、通风不良、光线不足、饲料质量差、营养不全等都可成为本病的诱因,促使本病的流行和加重本病的病情。 2临床症状 初期病鸡表现食欲不振,羽毛松乱,两翅下垂,嗜睡,怕冷挤堆,消瘦,贫血;下痢,粪便淡黄色或草绿色,有时还带有血液,严重时排出大量的鲜血。有些病鸡头部皮肤淤血,呈蓝紫色,所以有“黑头病”之称。 3病理特征 组织滴虫病的主要病变在盲肠和肝脏。盲肠壁变厚和充血,从黏膜渗出的浆液性和出血性渗出物充满盲肠腔,使肠壁扩张,渗出物发生干酪样化,形成由脱落上皮、纤维素以及盲肠内容物共同组成的干酪样肠芯,似香肠样,略带红色,以后会出现一层层渗出物浓缩成一种分层的淡黄色物体,中心为黑色的凝固血块,盲肠壁的溃疡可导致盲肠穿孔,引起全身性腹膜炎;肝脏肿大,表面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状下陷的坏死灶,中心为淡黄色或黄绿色,外周边缘为隆起的灰色,成年火鸡肝脏坏死后可融合成片状,康复鸡肝脏、盲肠壁形成癖痕样组织。病程一般为1一3周,死亡率可达30%以上,及时治疗的死亡率不高,但病后数周生长缓慢。 4防治措施 预防本病要做到幼鸡和成鸡分开饲养,鸡和火鸡不能混养,雏鸡如能进行网上饲养,使其不接触粪便和污物,可大大减少本病的发生。定期驱除鸡群异刺线虫,发现病鸡要及时隔离,鸡舍地面及运动场所要彻底消毒。 (1)抗蠕敏按每千克体重30毫克,一次性拌料饲喂,并在饲料中按0.04%的比例加入痢特灵,连用1周。 (2)单独使用痢特灵。在饲料中添加0.04%,即每千克饲料中加4片(每片0. 1克),连用5一7天。或按每千克体重250毫克混于饲料中内服,连用3天,停药3日,再进行下一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 (3)在饲料中添加0.05% -0.1%的2一氨基一5一硝基喹唑,每天1次,连用14天,有很好的疗效。 (4)用4一硝基苯砷酸按每千克体重400-700毫克拌料。 (5)用甲硝哒唑(灭滴灵)按每千克体重400毫克混入饲料,连用5一7天。 (6)在病鸡转向康复时,用左旋咪唑驱除异刺线虫,按每千克体重25毫克(1片)一次性经口投服;也可使用针剂,常用5%的注射液,按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0.5毫升。 本病常会伴有继发感染性疾病,为减少死亡,在应用上述药物时,可适当并用广谱抗菌药如氟苯尼考、复方敌菌净、土霉素等。另外,还可采取对症治疗,为阻止盲肠出虫,促进盲肠与肝脏损伤的恢复,每千克饲料添加维生素K32一3毫克,鱼肝油15-25毫克或浓缩鱼肝油丸,连用2一3周。也可喂服护肝片,每只鸡早晚各服1片,连用5一7天,对恢复肝功能有益。 饲养前景 1.火鸡养殖效益 火鸡有体大、生长快、产肉率高、繁殖力强、易于管理、效益高等特点。正常情况下,140天重型火鸡公鸡可达16千克~20千克,母鸡可达9千克~15千克;中型火鸡公鸡可达13千克~15千克,母鸡可达8千克~10千克;轻型火鸡公鸡可达10千克~12千克,母鸡可达5千克~8千克。火鸡产肉率高。火鸡有发达的胸肉和腿肉,占活重的40%以上,活体屠宰率达64%,胴体屠宰率达85%以上。火鸡繁殖力强。人工孵化每只火鸡可年产180枚蛋,自然孵化可年产80枚~100枚,受精率、孵化率均在90%以上。火鸡一般生长发育到6月龄~7月龄开始产蛋,每产15枚~25枚蛋,开始抱窝,孵化期26天~28天,小鸡出壳后10天左右重新开始产蛋,产到15枚~25枚时,再次孵化,生产周而复始,不断循环。采用人工孵化,不让母鸡抱窝,则可以持续产蛋。 火鸡易于管理。火鸡在美洲原是野生动物,以植物秸秆、嫩枝、籽实、昆虫为食,能够抗热耐寒,风雨露宿,拨雪觅食,适应各种恶劣条件。人工饲养,一切农作物秸秆粉碎成粉拌匀,均可作为火鸡饲料,舍饲放牧均能适应。农村每人可饲养300只~500只。仔火鸡出生个大,成活率高。一般刚出壳的火鸡体重可达 110克~130克,成活率在95%以上。 火鸡投入产出比高。火鸡是草食动物,投入精料很少,正常饲养除青草外,每只每年只需投入水电费 20元,即可达到科学饲养的效果,可收入80元~100元,投入产出比1∶4~5。具有投入少、产出多、效益高的优点。 2.火鸡的市场分析 火鸡在国外很受欢迎,早已进行规模工厂化养殖,我国虽然引进时间不长,但因火鸡生长快、个大、肉嫩味美、营养丰富、食草节粮,被列入“国家星火”开发致富项目,发展前景十分乐观。现河南睢县地区养殖已成规模。 3.养殖注意事项 ①注意种苗质量。必须到专业火鸡育种场购买,因其品种纯度、防疫和养殖技术相应完善(可查看有无《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②注意品种选择。火鸡品种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火鸡养殖业的成败。目前国内引进饲养的火鸡品种主要有美国重型尼古拉火鸡(16千克);加拿大中型海布里德火鸡(14千克)。这两种火鸡体大笨重,自然交配困难,多采用人工受精,适合工厂化饲养或科研单位饲养。而轻型贝蒂火鸡能自然交配,四季孵化,其受精率、孵化率和成活率均在90%以上,因此,初养者应先饲养轻型火鸡。 ③注意选种月龄。引种者应以买雏鸡和青年鸡为好,不要买将要淘汰或已经淘汰的老鸡,母鸡的利用年限只有两年。
/
本文档为【火鸡(七面鸟、吐绶鸡)】,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