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2017-09-18 48页 doc 75KB 113阅读

用户头像

is_212655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第一章 鲁迅 一、鲁迅的思想 鲁迅是在亲身经历的个人家庭的衰败和困顿、时代社会的腐败和无望从而产生的困惑、 挫折和失败中,经过一次次的灵魂拷问和精神探索,逐步建立起自己独立的思想,并走向文 学道路的。 鲁迅的思想重心放在“立人、立心”的“文化-精神”改造观念上。 在反思传统文化的弊病方面,他猛烈抨击历代统治者的文治武功“治心”手段对人心的 残害,认为这是中国文化衰落的根由;同时赞扬那些历史上敢于反抗现实,特立独行的“中 国脊梁式”的人物。在借鉴、吸收外来的思想态度和实践上,他看重西方19世...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第一章 鲁迅 一、鲁迅的思想 鲁迅是在亲身经历的个人家庭的衰败和困顿、时代社会的腐败和无望从而产生的困惑、 挫折和失败中,经过一次次的灵魂拷问和精神探索,逐步建立起自己独立的思想,并走向文 学道路的。 鲁迅的思想重心放在“立人、立心”的“文化-精神”改造观念上。 在反思传统文化的弊病方面,他猛烈抨击历代统治者的文治武功“治心”手段对人心的 残害,认为这是中国文化衰落的根由;同时赞扬那些历史上敢于反抗现实,特立独行的“中 国脊梁式”的人物。在借鉴、吸收外来的思想态度和实践上,他看重西方19世纪以来具有独立人格和反抗现实精神的思想家和文学家,翻译介绍跳动着“真实的心”的文学作品,以期 达到通过文学进行心灵交流,使中国融入世界文学和世界思想的目的。在文学创作和批评上, 他也坚持不从理论、条条框框来衡量作品,而是看作品是否体现了人的本心;在自己的创作 中,也一样真实地表白内心,甚至“抉心自食”,以至达到了思想的无比深刻。 鲁迅以坚韧的“精神战士”形象,努力克服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虚无态度和绝望情绪, 执着于自己经历的人生和现实,在文学创作、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等方面,为20世纪中国的文化和文学发展作了具有经典性的杰出贡献。 二、小说创作 1918年《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鲁迅的《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产 生了重大影响的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它以鲜明的现代小说特征成为中国现代小 说的伟大开端,开辟了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新时代。之后鲁迅在1918年至1925年连续创作了26篇小说,结成《呐喊》《彷徨》两部小说。 (一)题材开掘的深刻性 鲁迅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 鲁迅的小说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以浙东市镇为主要活动场所的乡土世界。他通过《故乡》、 《药》、《阿Q正传》,《祝福》、〈离婚〉、《明天》等小说描述了一些农民形象。在描述下层人 民生活苦难的同时,正面描写了他们精神上的愚昧和在封建权势压迫下的不幸人生。作为中 国旧社会的缩影,暗示出旧的文化和社会秩序的溃败、昏暗、了无生气的时代背景。而在这 一时代背景下,这些人物形象则在不同层面代表了中国民众苦难的生存状态和麻木不觉醒的 心理状态。通过一农民题材的广泛展现,鲁迅描绘出了旧中国这个病态社会中的病态人物。 鲁迅描绘的另一主要题材是知识分子。鲁迅主要讽刺传统文人的迂腐、“无行”和“无文”。 鲁迅又刻画了与之相对应的另一类知识分子即真正的现代知识分子。 在处理这两大类人物题材上,鲁迅的眼光是独特的。A、没有用过多笔触去展示他们的现实生活状况和图景,或直接写实地描摹具体的人与事,而是把笔触直指人物的内心状态和精 神世界。B、对知识分子的描绘重心在于他们作为孤独者,出于拯救民众却被民众吞噬的绝望 境地的精神痛苦和“梦醒了无路可走”的生存境地。体现了一种显示灵魂的内在性,逼迫读 者与小说中的人物,连同作家本人、正视人心、人性的卑污,承受灵魂的拷问。C、还具有自觉的主体渗透意识,即把自己摆进小说中,无情地解剖自己。这种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伟 大拷问,是鲁迅“在高的意义上的写实主义”,是小说现代性的独特表现,也是鲁迅小说的经 典意义之一。 (二)情景结构的独特性 形成了“看/被看”和“去——归——去”的典型模式。 〈示众〉是“看/被看”模式的典型代表。这个小说只写了一个场面:看犯人。小说不着 重刻画人物,主要写一种具有象征意味的氛围。在这个相互对峙的关系中,“看客”及其心态 展现了国民的劣根性、愚昧和麻木,是中国民族文化精神沦丧的象征。而被看者则有两种类 型:一是不幸的普通群众的不幸成了人们鉴赏和聊天的谈资。二是先驱者本为拯救民众而奔 波、奋斗甚至献身,而他们的牺牲恰恰成为群众观赏的对象。 “去——归——去”的模式在鲁迅小说中也可称为“归乡”模式。如〈祝福〉、〈故乡〉、 〈在酒楼上〉〈孤独者〉的小说中表现突出。这些小说中的“我”都是早年离开故乡到城市去 寻找希望和现代文明价值的知识分子,回到故乡来寻梦,但现实的乡村图景把他们的梦打破, 使他们再度远走。 在这类小说的结尾,鲁迅又作了相似的处理,主人公走出绝望,向绝望作抗战。 (三)叙事艺术的独特性。 茅盾评价鲁迅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鲁迅叙事艺术的独特性突出表现在他试行新的 叙述视角或新的叙述方法时的独创才能。 首先,与五四时期其他主观抒情的作家相比,鲁迅有意识地发展了“小说叙述者”的艺 术。在〈孔乙已〉中通过这种间接的叙述层次,鲁迅进行了三重讽刺:对主人公、对看客、 对毫无感受力的代表看客声音的叙述者“我”。小说把批判剖析的锋芒指向了民众精神世界和 启蒙者的尴尬处境,也表现出启蒙的重要和启蒙运动的悲哀。 鲁迅小说中的叙述者“我”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各各不同。〈狂人日记〉、〈伤逝〉 是主人公自述,小说中的“我”不是鲁迅自己,把“我”也置于小说中的某一个人物的位置 上加以审视、剖析甚至批判,表现了鲁迅创作小说的成熟的叙事艺术。 其次是叙述风格的独特性。鲁迅小说很少背景描写,他主要用力处是人物塑造,但并不 是传统小说的外貌描写,也不是西方小说的长篇心理描写,而是写意式的剪影式速写。人物 刻画上专画眼睛,用最具特征的语言动作展现内心。鲁迅写人,得力于中国文学传统的主要 是“白描”。鲁迅小说的另一叙述风格是超越一般的写实主义,采用了象征叙述技巧。在这种 叙述结构中,只有把现实故事和象征寓意结合起来读才能够真正地把握鲁迅小说的丰富思想。 比如〈药〉这只是一个乡村老夫妇用人血馒头为儿子治痨病的故事,从象征意义上看,作者 实际上是以这一迷信行为作为象征结构的基础,华家儿子的病需要夏家儿子的血来治疗这样 一个象征结构。表现出民众儿子的“病”必须用革命者的牺牲来治疗。但这种牺牲是毫无意 义的。 鲁迅搜寻历史材料作小说,最后成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共8篇,在《故事新编》中 有意识地整理他长期以来对中国古代思想的独特思考。表现出他在绍兴会馆蛰伏十年,对中 国历史和文化典籍的具有现代性审视视野的独特观察。无论写古人还是今人,小说都体现出 了对“官魂”“学魂”“匪魂”“民魂”的深刻洞察。 《故事新编》不是针对具体时代的写实,而是超越时代的关于中国的大寓言。《补天》《奔 月》。都是针对今人今事而用的象征叙述。 三、散文及散文创作 1924年到1926年的散文集《野草》是最为别致、最为婉曲、最为深邃的一部作品集。 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独具一体、空前绝后的一种‘独语体’散文,这部作品集的形式和感情表 述的独特同鲁迅写作时的个人心情紧密相关,又同他的生命哲学紧密相关。这时候他的另一 部小说集被他命名为《彷徨》,杂文集被命名为《华盖集》,都表明鲁迅进入了思想的苦闷抑 郁期。 《野草》所包含的内容是丰富而深邃的。从内容的象征程度上看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 一是意义指涉比较明朗的讽刺性、杂感型散文。另一种《野草》是象征意味极浓厚的对人的 生存困境的现实感触后的心灵滤化,是鲁迅当时心灵深处对社会、人生,乃至人类生存诸问 题的最矛盾、最深刻的思索,是鲁迅所有苦闷的象征。《过客》是一篇戏剧形式的散文,既是 鲁迅对内心希望/绝望的矛盾中挣扎的自喻,也是一篇艺术化了的生命哲学宣言和告白。写一 个“状态困顿倔强”的中年人的“走”“对过往一无所惜,对目的一无所求,不顾疲劳、伤痛 和鲜血,不接受任何劝促、关心和帮助,只是独自一人凭着前面的”我的声音奋然前进不敢 止息。 《野草》的象征主义艺术技巧是高超的、繁富的。达到“无词的言语”的境地。在语言 运用上,鲁迅吸收了中国文学的炼字传统和许多西方句法和语法。虽婉曲深邃但没有流于随 意生造而导致晦涩难懂。他又创新地铸造新词如“无地”,“无物之阵”甚至用佛家语“三界” 等。这种古语奇句的运用创造了一种复杂的文学效果。在意象营造上,鲁迅除用联想、变形、 想像等常用手法外,还充分调动了神话、神秘、不稳定的内容,因而营造出一种场景奇幻、 色彩冷艳、意象奇崛怪异的艺术氛围,有力地映衬了思想的深奥和复杂。在散文形式上,《野 草》被称为“散文诗”,因而它的大部分篇章都是铿锵有力的格言警句,是朗朗上口、具有内 存韵律的严整灿烂的诗行。 《野草》之外,鲁迅一些篇幅稍长基调也较舒缓明丽的散文,大多收在《朝花夕拾》里。 其中有10篇散文确实源于回忆的力量,实际上是鲁迅追述的自己由故乡绍兴的童年和少年到 青年时代在南京后来赴日本以及回国初期直至走进北京知识界的心路历程,写成的一份注重 生活经历的文学传记。《朝花夕拾》是一种故事娓娓道来,情绪舒缓明丽的“闲话风”散文。 四、杂文创作 鲁迅的杂文集是一部“百科全书”,是一个活的两代中国人的“人史”,整体地成为现代 中国的国情史。 鲁迅的杂文创作,最早可以追溯到日本留学时期《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破恶 声论》。鲁迅早期思想时的这些文章,都收到了鲁迅第一本杂文集《坟》中。作为一种自由形 式的“无体之文”,鲁迅的杂文开始于1918年-1919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的“随感录”专栏中的杂感与杂论。鲁迅的杂文创作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A、1918-1925年的尝试阶 段,主要包括《坟》、《热风》表述与新文化运动中其他作者相同的“五四”立场即反传统, 破坏偶像,抨击迷信和国粹,鼓吹科学、进化、民主与个性解放。B、1925-1928年主要包括 《华盖集》《而已集》《三闲集》在北京。C、1929-1934年主要包括《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这一时期正值中国内忧外患加剧,国民党文化围剿, 鲁迅在上海的生活颇为艰难。D、1934-1936年,杂文创作“后期《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这一时期死亡、疾病威胁着鲁迅,鲁迅杂文创作却已入了更扩 大、深化乃至文化历史的底层,关注重心重回到他最熟悉的文学、艺术、历史研究和国民心 理的艺术上来,开展了更加广阔的视野,注入平淡的思考与深化的情感。 鲁迅杂文涉及问题极广,几乎涵盖现代中国人生活的各方面。首先,鲁迅杂文内容的核 心是揭露现实中无处不在的奴役关系,大声疾呼人的觉醒、自主与解放。从“文化-精神”改 造观念出发,宏观把握中国思想史,中国国民心理、民族性格及其出路,一直是鲁迅杂文的 基调。其次,从杂文经常谈论的对象上看,他的杂文一是针对农民、妇女、儿童和小市民, 一是针对现代知识分子。 鲁迅杂文思想艺术的特质: (一)强烈的批判性、否定性、攻击性的特色 鲁迅的杂文集是一个不停息的批判、论战反击的思想文化斗争的编年史。鲁迅形成自己 的“争存于天下”、“首在立人”,首先要寻到人的权利的思想,将锋芒对准了形形色色的奴役 压迫,这就是他批判社会,否定攻击旧文化和旧思想的根由。 (二)反常规的杂文思维和犀利的杂文笔调 鲁迅的批判最为关注并全力揭示的是人们隐蔽的,甚至自身也未必自觉意识的心理状态。 他还提出了“推背式”的思维方式,即“正面文章反面看”,真正到了入木三分的程度。 鲁迅杂文的犀利、尖刻的笔调往往在于他的违反“常规”的联想力与想象力,他能够把 外观形式上差异很大,没有任何联系的人和事联结在一起,呈现本质上的相通。一极是“高 贵”“庄严”“神圣”另一极则是“低俗”“虚伪”,使他的笔调犀利尖刻。 (三)“社会相”与形象化 他的思路起点总是具体的个别的人与事而又将个别人、事置于时代、社会、历史的更大 时空下,以一种非凡的思想穿透力,看到这一具体人、事所代表、暗示的一种普遍性特征。 杂文在人事描写上具有了“文学性”“形象性”特征。 (四)自由创造的杂文语言 一方面,他自由驱使中国汉语的多种句式:或口语与古文言句式相杂;或排比、重复句 式的交叉运用。另一方面,他故意违反规范用语,打破语法规则,制造一种不和谐的“拗体”, 取得了荒诞奇崛的美学效果。 五、代表作新论 (一)〈狂人日记〉的形式分析 首先思索启蒙者的命运问题和启蒙的可能性问题。认识启蒙者的命运是启蒙者主体性的 表现,而独具匠心的设计小说来描写启蒙者的命运,也是作为一位启蒙小说家主体意识的体 现。 〈狂人日记〉的形式之是鲁迅把主人公设计为狂人。用狂人与正常人的紧张关系来象征 启蒙者与周围环境的紧张关系。破坏这种关系的启蒙者一旦站到统治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对立 面,也是站在了民众的对立面。 〈狂人日记 〉的形式之二是,鲁迅为我们设计了一个狂人的幻觉世界。也只有在幻觉世 界里,狂人才能发现通过历史事实中吃人真相进而言说吃人欲望的存在。在狂人的幻觉世界 中,我们发现了常人世界与狂人世界的二元对立。启蒙者在思考为什么革命者不仅与统治机 构而且与民众世界成为对立面。鲁迅就把启蒙者的命运摆出来了。革命者的价值不存在于自 己努力奋斗的时代,只能在于将来,启蒙者只是历史的中间物。因而他们的付出不能在现世 求得胜利的回报,这正是一代启蒙者的命运的结果。同时小说也就从深层意义上说明了启蒙 和启蒙者的沉重,也说明了启蒙不仅仅是无谓的呐喊“振臂一呼而应者云集”的突进革命, 而是从这些骨子里的意识出发,进行文化改造,立人立心,革心洗面。 〈狂人日记〉的形式之三是鲁迅设计了文白对照的二元叙事模式。其叙述者是“余”,狂 人的日记中的叙述者才是日记作者“我”。小序部分是一个正常的文言文世界,正象征着一个 封建仁义道德氛围的旧秩序的世界,狂人日记中则是狂人迷乱与常人世界格格不入、针锋相 对的幻觉世界,这一幻觉世界中焕发着对打破旧秩序的一片激情兴奋。小说中小序是正文, 狂人日记是附录,正文附录的关系正象征出启蒙的力量对比和状况,启蒙者面临的必然命运, 启蒙的声音最终被黑暗吞没。 其二,这种文白对峙中还富有张力性地审视了启蒙者可能出现的下场。它呈现出给我们 的不是提供狂人奇崛的思想作为启蒙有利武器,而对启蒙者被旧意识形态吞没从而又回到旧 秩序里去的命运的悲哀。 (二)阿Q形象的接受 A、茅盾认为阿Q是“中国人品性的结晶”“是人类的普通弱点的一种”鲁迅自己说“画 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 B、出世后二三十年代,人们认为他是“国民性弱点”。 C、到了40年代,在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热潮中,阿Q是“中国精神文明的化身”“这是 一个失败民族的好笑的自解,一个衰落的古国的可哀的自满”,阿Q成为“反省国民性弱点” 的一面镜子。 D、新中国成立以后,对阿Q的阐释发生了两个重大倾斜;一是强调“鲁迅是现代中国在文学上第一个深刻地提出农民和其他被压迫群众的状况和他们的出路问题的作家,农民问题 成了鲁迅注意的中心。”,〈阿Q正传〉“从被压迫的农民的观点。”对资产阶级及其领导的辛亥 革命所作的批判。毛泽东也多次强调阿Q是一个“不觉悟的落后的农民”的典型。 E、新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王富仁认为阿Q的根本精神弱点在于缺乏自我意识和个性的自觉,实际上还是对传统封建和封建思想现状的消极适应性,并表现为两种不同的形式: “精神胜利法”;阿Q的“革命”则是另一种“主动适应方式”。新时期的时代呼声:在全面 推进经济、政治的现代时,不要忽略了“人的现代化”。林兴宅的“两重性格”论。鲁迅〈阿 Q正传〉正是以对“人”的这一生存困境的正视而揭示了人类精神现象的一个重要侧面,从 而使自己具有了超越时代、民族的意义与价值。 (三)对尘芥堆中的形骸的歌哭——重读〈祝福〉 鲁镇的祝福礼仪向我们传达了一个陈旧、封闭、冷漠而又被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所习惯、 所依赖的“黑屋子”意象,而祥林嫂的命运则是从宗法乡土社会这个“黑屋子”走进鲁镇这 个“黑屋子”的过程和宿定的选择与归结。这两个“黑屋子”正是乡土社会、市镇社会的普 泛性特征。它们都像是封建中国的大“尘芥堆”,那些乡村、市镇上的小人物们就在这两座尘 芥堆中奔忙、劳作、挣扎,无论是安于现状,还是谋求新生,最终在“百无聊赖”的生存状 态中,被尘芥堆中的挣扎乃至死亡,她卑微、贫贱,无以依赖的一生成为“黑屋子”祝福仪 式中的牺牲,被悲剧地供奉在中国传统文化祭坛之上,昭示着20世纪初期中国普通民众的普 遍命运。 郭沫若 一、郭沫若的个性 (一)郭沫若的“标本”意义 最早一批中国新文化的开创者,又是最后一批告别人世的“五四”新文化精英。惟一一 位亲身参与了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创建新中国、文化大革命和“真理讨论”, 并且一直处于中国政治漩涡中心的文化人。又是惟一一位其文学创作贯穿“五四文学”“革命 文学”“左翼文学”“抗战文学”“十七年文学”和文艺“拨乱反正”。 代表的是热情、冲动、富有创造精神的一类现代知识分子。富于“感性的鼓动力量”。鲁 迅是“理性的思想力量”。 (二)郭沫若的个性 1、是一个追求多方位身我实现的“球形天才”。他既是中国新诗的真正奠基人,又是中 国现代历史剧创作的拓荒者和成功者。奠定了中国浪漫主义诗学的基础。他的文学翻译,不 仅数量多而且独创“神韵译”一派。不在深度,而在广度。多方面作出了贡献。文学、历史 学、考古学、古文字学、政治、外交、自然科学等多方面有贡献。 2、还是一个参与意识极强的入世文人。 3、一个朝气蓬勃的青春型诗人。给暮气沉沉的中华大地带来了“破坏”和“创造”的风 暴。 4、更是一个主观抒情的文学天才。他认为在文体本体“个性最彻底的文艺便是最有普遍 性的文艺”。文艺是出于自我的表现,文学的原始细胞是情绪,文学的本质是有节奏的情绪世 界。 (三)郭沫若的局限 他追求“全”,却失掉了“深”,积极进取,却又好走极端;他大胆无畏,但常常随意树 敌;他冲动、热情,而往往缺乏坚韧和冷静。《女神》以后他越来越注重政治功利性,同时他 文学作品的审美力量也越来越弱。 其优点和缺点常常是混为一体,相伴相生。 二、《女神》的价值 (一)诗化了“五四”的时代精神 《女神》不是中国第一部白话新诗集,却是中国旧诗与新诗分野的真正的界碑。无论内 容还是形式,它都是中国新诗真正的奠基之作。从《女神》的表现内容来看,其突出贡献是 以对五四时代精神的诗化开了一代诗风。 (前期郭沫若是一个泛神论者。泛神论是从16世纪起流行于欧洲大陆的一种哲学学说。这一学说认为宇宙本体即是神,神存在于自然万物之中。泛神论来到刚刚脱离封建政体的中 国时对国人观念的冲击,正如它出现在刚刚走出中世纪欧洲时所产生的影响。由于它具有抗 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意义,所以不能以它存有与先进世界观的差距而否定其历史作用。) 在五四时期的中国,对于封建文体体系破坏得最得力的思想先锋,一是进化论者,二是泛神 论者。 当时的郭沫若是以诗人的角色和作为诗人最理想的宇宙观来认同泛神论的。因此真正被 他吸收了泛神论,与其说是哲学的,不如说是诗学的;与其说是他掌握神与自然关系的方式, 不如说是他掌握艺术与世界关系的方式。郭沫若所接受的泛神论,是一种追求物我同一的艺 术哲学。于是《女神》中的诗篇获得了广袤无垠的自我表现世界。这种泛神的宇宙观,既为 《女神》提供了个人心灵和情感驰骋的空间领地,又为《女神》铺展了自我和万物能够不断 超越、不断更生的时间流程,从而为《女神》诗化五四时代精神提供了最有力的诗学基础。 A、泛神论是《女神》诗化五四精神最有力的诗学基础。 B、《女神》对五四时代精神成功的诗化,是以郭沫若有效地运用了这种泛神的掌握世界 的艺术方式为前提的。这一方式把“自我”与表现的对象沟通在一起,把生命与创造联结在 一起,这才使反抗专制的个性解放精神进入《女神》中可以无限张扬的“自我”。 C、《凤凰涅般》是作者诗化五四时代“破坏与创造”精神的典范之作。(诗人把五四青年 对旧代的破坏和叛逆精神转化为诗中的凤和凰对“茫茫世界”的诅咒,把对新时代的渴望转 化成诗中凤凰更生后那不厌其烦的欢畅。诗人形象地表现了我们民族必须经历从死灰中涅磐 的决绝态度,传达出五四青年在黑暗中看到曙光的欢呼雀跃之情。) (二)高扬主体性的力作 在20世纪中国文艺发展史上,它是肯定生命、肯定个性、肯定天才、肯定自由创造的开 路人之一。 1、《女神》的主体性首先表现为它给新诗带来的重主观、重表现、重情绪的新的美学原 则。 2、《女神》是现代人生命激情的象征。 3、当你阅读《女神》的时候,你所获得的主要不是五四新思潮的某种思想理念,而主要 是一种情感的撞击,唤起了你对自由的感情、昂扬的生命力和宇宙主宰意识的自我确认。 《女神》是肯定“天才”的观念、非理性的思维和昂扬的生命意识的创作实证,是高扬 主体性的一部力作。 (三)创造了新诗的诗美规范 从诗歌本体来说《女神》对中国新诗的最大贡献,是它以“内在律”的发现和创造开了 一代诗风。内在律的特点: 1、以情绪表现为核心,充满了大量巨大的意象,这些意象在诗中是强大生命的象征。 2、丰富神奇的想像,意蕴着丰富的理性。《天狗》就是想像艺术的杰出范例。 3、诗中的节奏形成了新诗特有的宏大气势,使读者深切地感到生命的力量、自由的力量 和不可阻挡的时代的力量。 4、自由体新诗不是郭沫若首创,却是在他手里成熟。诗体自由而不随意,不受理性规范 的约束,却受情绪表现的支配。 5、激情 《女神》的“内在律”,以庞大有力的意象、丰富奇特的想像、火山爆发的激情、心潮澎 湃的节奏和不受外在因素规范的形体,共同组成了一种与五四时代氛围相契合的宏大的艺术 气派。 三、历史剧创作思想 (一)“古为今用”的创作动机 郭沫若既是一位天才的历史学家,又是一位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参与意识的历 史剧作家。“史学家是发掘历史的精神,史剧家是发展历史的精神”。分别采取了“借古喻今” “借古讽今”“借古鉴今”。 1、五幕剧《棠棣之花》是在“皖南事变”背景下写的历史悲剧。用的是“借古喻今”用 抗秦派与亲秦派的冲突隐喻“皖南事变”后的民族内部矛盾。 2、“借古讽今”的方式主要采用影射、类比等手法。《高渐离》和《南冠草》用秦始皇、 洪承畴等形象影射国统区统治者的专制暴虐和民族败类的卑鄙无耻。 3、郭沫若最成功的史剧作品如《屈原》、《虎符》和《孔雀胆》都是采用“借古鉴今”的 方式,通过象征、暗示、联想等手段,启发欣赏者对历史发展经验进行和思索。这些古 事之所能沟通现实,是因为忧伤者着力提示古今民族矛盾中的相似性,古今民族心理愿望的 相同性和古今道德观念的相承性,使历史成为映照现实的一面镜子。 (二)“失事求似”的艺术虚构 在历史剧的历史事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问题。“求似”就是尽可能真实准确地把握和表现 历史的精神:“失事”,就是在“求似”的前提下以想像、虚构等手段进行合理的艺术虚构。 郭沫若的艺术虚构是在主要人物真实、主要事件真实的基础上,在“史书缺而不传”的 地方驰骋自己艺术想像。这包括:杜撰人物和改动背景。 这既是补充史料不足的需要,更是艺术创作本身的需要,他的艺术虚构的过程,是丰富 历史生活的过程,又是提炼历史素材的过程,也是人物典型化的过程。还是增强戏剧效果的 过程。 (三)“崇高”的悲剧艺术追求 在他的悲剧作品中,代表历史必然要求的“新生力量”正处于这种必然要求暂时不可能 实现的悲剧的历史关头。代表“垂死势力”的楚王、魏王等暂时处于优势地位,代表“新生 力量”的屈原、如姬等在内奸外贼的共同围剿下,如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顽强搏战,最 后走向挫败和毁灭,形成不可避免的悲剧结局。激发人们把悲愤的情绪转化为一种奋发和抗 争的力量。如姬的死给人的感受不是悲剧,而是悲壮,是“生者不死,死者永生”的人格完 善,是激励后人的精神力量,从而产生了“崇高”的美感效果。 (四)主观写意的诗化品格。 他的历史剧是主观写意型的,而不是客观写真型的。他的主观抒情的艺术个性明显地渗 透到他史剧作品的各个方面,成为他与其他中国现代史剧作家迥然有别的一大特色。 这种主观写意型的诗化品格表现形式:一是作者结合剧情的需要和气氛的创造,经常插 入一些诗词、短歌或小曲;另一种是戏剧主人公长篇散文诗一样的抒情独白。 不足之处:在增强作品抒情效果的同时却又对其戏剧性效果带来不同程度的削弱。 郭沫若的历史剧的明显不足是:过于强化了剧作内容的现实针对性,相对忽视素材的历 史性;过于强化了“忠奸对立”的两极冲突,相对削弱了戏剧冲突的思想艺术容量;过于重 视了作品中诗的抒情效果,相对忽视了话剧文体自身的审美力量。 老舍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北京人。杰出的中国现当代作家。著有小说集《赶集》《微 神》等,诗文集《老舍幽默诗文集》等,剧作集《老舍剧作选》等12种。 代表作:《二马》《离婚》《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月牙作》《断魂枪》《我这一辈子》《龙 须沟》《茶馆》等。 一、老舍的品格[文化人格与艺术品格] 老舍是20世纪中国现代小说和现代戏剧的巨擘。他的作品属于文化味最浓、而又最经得 起时间考验的大手笔之列。老舍具有极其鲜明的创作个性和十分独特的艺术风格。 (一)冷静的思想启蒙 尽管老舍没有直接参与五四运动,但他曾反复强调说:感谢“五四”,它叫我变成了作家。 一是将审美视角投向中国市民社会,从中努力挖掘传统风习积淀着的市民社会心理。特 别关注30年代前后市民社会中已形成精神病态的“中国典型”,发掘国民性的弱点,都具有 突出的典型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是从多方面探索了国民劣根性形成的原因,完成了对国民性及产生它的历史原因和社 会现状的多重批判。老舍用自己的全部创作形象地挖掘了国民性的精神内涵和主要病源。总 结:探索国民劣根性原因,进行了多重批判。 文学承载着思想启蒙,思想启蒙的题旨又深化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强化其审美艺术力 量。被誉为“最老舍”的《骆驼祥子》如果没有对祥子这个来自农村的个体劳动者的真实描 绘和深入透视,没有作家对这些精神弱点充满同情焦虑的批判,作品的悲剧力量将大打折扣。 总结:文学的思想启蒙作用能增强作品的思想内涵。 (二)稳健的文化批判者 1、老舍善于以中西文化、新旧文明比较的宏观视角来进行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国民劣根性 的挖掘。 在英写成的长篇《二马》就是在中英文化比较中揭示民族性格的弱点和传统文化的弊病, 举起了文化批判的大旗。 2、用创作构建起一个完整清晰而富有力度的文化批判体系,紧紧抓住封建传统文化的缩 影——北平文化,从思想革命的角度来解剖社会弊端的根源。北平文化就是沙漠文化,只能 滋生顺民性格和奴性特征。包括三部分:传统士大夫文化(权)、外来殖民文化(钱)和民习 风俗文化。 (三)沉郁的“市民诗人” 经由对北平市民社会的发掘,达到了对民族性格、民族命运的一定程度的艺术概括,达 到了对于时代本质的某种揭示。 分为老派市民、洋派市民、理想市民和底层市民。 老派市民:批叛传统文化的巨大惰性和负面效应。 理想市民:对传统文化优秀一面的赞许。 洋派市民: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冲撞时产生的病态人物。 底层人物:表达尖锐的社会批判思想,寄予了作者深深的同情与叹息。 浓郁的“京味心”。写京城节俗。写出了风俗与民族意识的错位,《四世同堂》中风俗竟 嘲讽性地成了民族意识丧失、内在凝聚力崩溃的象征。这是老舍独特的艺术视野,也是老舍 作为市民社会表现者和批判者所达到的深度。 (四)悲观的“幽默大师” 幽默,作为老舍个性气质和艺术风格,在他的整个创作中,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含泪 的笑”。 老舍的幽默原因:一受狄更斯等外国作家的影响;二是“一半恨一半笑的去看世界”。三 是旗人子弟的老舍,生活在民间通俗文艺广为流行的旗人社区里,被浓厚地染上了倾向幽默 的思维方式。 老舍经过挫败与探索,从《离婚》开始,到《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乃至他建国后创 作的话剧《龙须沟》、《茶馆》等,老舍的幽默随着整个创作进入巅峰而日显成熟。他的幽默 中蕴含着抹不开的悲观绝望的色彩和苦涩辛酸的味道。 老舍运用了原汁原味的北京话,使得幽默与叙述、抒情能熔为一炉而不显匠气。老舍对 现代白话文学语言的不断探索和发展创造,使他获得“语言大师‘的美誉。 二、《骆驼祥子》[分析社会批判与文化批判相结合的特点][思想艺术成就] 是一部揭示旧中国城市底层劳动者悲剧命运的现实主义巨作,不仅是老舍全部创作的一 座高峰,还代表着我国30年代文学的水平与成就。标志着他现实主义风格的形成。 1、老舍站在社会批判的观点上,暴露20年代至30年代旧中国的黑暗与衰败。 2、站在文化批判的视点上,“看生命,领略生命,解释生命”,由此获得深刻的主题意蕴, 揭示出生命在城市畸形文明里的委顿。 祥子,成为五四以来,新文学人物画廊里第一个塑造得有神采有力量的城市下层劳动者。 老舍侧重于揭示人物精神和灵魂的病痛,其心理描写往往采用叙述者的内视点,揣摩人物的 每一寸心事。 在语言运用上,《骆驼祥子》的语言平易澄洁、亲切活泼,有着鲜明的地方色采,开创一 种风格独特的“京味文学语言”。人物的语言也高度个性化。 主要人物:祥子、小福子、虎妞、刘四爷 三、《茶馆》[分析戏剧结构和艺术魅力、文化魅力?][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 地位:是新中国话剧的一块里程碑,是几乎运用、综合了作家一生的生活和艺术积累, 方才成就的一个“老舍牌”的艺术精品。它在历史内容、结构形式、主体意识、人物塑造、 戏剧语言、场景设计等各方面既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性,也传达出强烈的现代审美特征。《茶馆》是不朽的,在中国话剧80多年的历史中,以其为标志,话剧形式已经完全摆脱最初的模仿痕 迹,成为我们的民族形式。它呈现被誉为“远东戏剧的奇迹”“中国现代戏剧的精华”。其文 化学、叙事学方面的透视,使其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文化魅力。 首先,具有突出的民俗文化特征。 A、反映在《茶馆》中的风俗文化内容,大致可归纳为两方面“第一,各式各样的京华旧 俗。第二”满汉全席“的各色人物本身所具的民俗文化性质。用民俗状绘了社会历史的演进 轨迹,展示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生活情状、生命形态和文化形态。 B、把风俗喜剧与史诗剧结合成一体。《茶馆》的深层结构,是两组人物群像之间的对比, 一是无辜民众形象;二是恶势力形象。他们共同构成国民劣根性的象征性形象。 其次,具有强烈的现代性。 A、不像传统戏剧那样把注意力集中于结局; B、没有紧张激烈的整一的戏剧冲突,甚至根本没有贯穿情节,它主要以人物活动构成一 幅幅世态风俗画卷。主要人物自壮到老,贯串全剧;次要人物父子相承的方式来串联结构和 推动剧情; C、用强烈的戏剧动作来直观表现戏剧冲突。 (1)将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及各种社会矛盾构成一个巨大的社会背景,围困着茶馆及茶 馆中形形色色的人物。 (2)用强烈的动作性来表现戏剧冲突,动作的强烈与否,不在外部,而在人物内心。 最后,《茶馆》中发挥得最为淋漓尽致的是喜剧性,是一出“寓哭于笑”的喜剧色彩浓郁 的剧作。运用多种幽默后,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和鲜明的分寸感,善意嘲讽和无情的鞭 挞。(除了引人注目的史诗规模、新颖的艺术结构和出色的民俗再现外,接前面,发挥得„„) 主要人物:裕泰茶馆老板王利发、常二爷、秦仲义,属于无辜民众形象; 老小宋恩子、老小吴祥子、唐铁嘴、老小刘麻子属于恶势力的代表。他们共同合成了国 民劣根性的象征性形象。老舍通过稍带夸张的“父子传承”的方式表现了恶势力在不同时代 的延续,又以茶馆常客的关系使历经沧桑的王利发、常二爷、秦仲义得以聚首回顾一生,从 而使“裕泰”成为整个旧中国社会的象征,在某种意义上成为民族性的深层心理结构象征。 “裕泰”的王利发是一条主要线索,他胆小圆通、顺势趋利的性格并未使茶馆在时代变迁、 社会恶势力压榨下逃脱倒闭的命运。和他一样贯穿三幕的还有常四爷、秦仲义等。秦仲义做 着实业救国的好梦自矜于民族资本家的“会作生意”与那份“救世主”的神圣,至于常四爷 的正直狭义,则有着鲜明的满文化特征。另外像吃洋教的马五爷的阴鸷乖戾、唐铁嘴的鄙俗 无赖„„都深刻地体现了那个乌烟瘴气的时代环境中残酷的事实。 《茶馆》有名有姓的出场人物共51个,集中了整个下层市民社会里三教九流的各色人等。 巴金 一、巴金的人格(巴金的思想特性) 巴金作为一位著作等身、蜚声中外的大作家,他的魅力是双重的,既有卷帙浩繁的著作 为世人所称道,更有丰富的文化人格内涵为世人所景仰。他是继鲁迅之后又一个自觉地肩负 起改造国民的灵魂,批判旧的传统观念,弘扬现代文化人格精神的作家。从他的处女作《灭 亡》到晚年的《随想录》在70余年的探索中,在不倦地对真理的追寻中,处处洋溢着现代文 化人格精神的光辉。由此,人们称巴金为中国“20世纪的良心”是毫不为过的。 巴金的文化价格和文学创作是相辅相成的,正是这一点成就了他人格的伟大和文学的辉 煌。 思想特性:在他身上既有无政府主义的素质,也有人道主义的内涵,更有浓郁的爱国主 义思想,同时也不乏民主主义的成分。 年轻的巴金为找不到出路而苦恼万分,是两本宣传无政府主义的小册子为他打开了心路 之门,那就是他在1920年看到的克鲁泡特金的《告少年》和廖亢夫的戏剧《夜未央》。这两 本书曾经震撼了他的灵魂,给他以精神的激励和鼓舞。正是这两本书,使他在世界观最初的 形成时期信仰了无政府主义思想。 思想特性:巴金对无政府主义的理解,已经不是停留在无政府主义的原始理论的层面上, 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步予以调整和完善,使之更接近人类长远的人文目标,巴金已经上 升到人文情怀的高度来认知无政府主义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了,这是对无政府主义思想和理论 的升华。 巴金的人道主义情怀一直贯穿着他近一个世纪的漫长的一生之中。巴金的人道主义缘起 于作为一个正直人的正义感和对弱者的同情心。 巴金的人道主义情怀,既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仁爱”为本的儒家首先观念为根本, 又与西方提“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思想相融合,从而构成巴金独特的文化人格内涵。 巴金曾自言是受外国文化影响最深的作家之一。 二、从《家》到《寒夜》 巴金的主要作品:从1927年到1947年共创作长篇小说4部,中篇小说16部,短篇小说 13部,散文集17部,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激流三部曲》中的《家》和《寒夜》。这两部小 说向我们叙写了从20年代到40年代的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由此我们可以了解那一时期不 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和心理流程。 从第一部小说《灭亡》塑造的杜大心,到《激流三部曲》里的觉新三兄弟,再到《爱情 三部曲》里的周如水,一直到《寒夜》里的汪文宣,沿着历史的发展轨迹,完成了对几代知 识分子灵魂的写照。 (一)《家》的形象系列: 描写了三代知识分子形象:一是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纯粹封建性的老一代知识分子形象, 孔教会会长冯乐山亦当属此类;二是以克明、克安、克定为代表的饱受封建思想毒害,又受 到近代文明思想的浸染的中华知识分子形象;三是以觉新、觉民、觉慧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知 识分子形象,他们少年也曾受过封建思想的教育,但成年之时感受到的多是“五四”精神带 来的新思想和新观念,与他们的处境相近的人物还有琴、瑞珏等。分析这几类人物的心路历 史还须从《家》所设置的外在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寻找切入点。 1、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第一类知识分子,属于为封建王朝唱挽歌的一代知识分子。他们 骨子里受到封建文化和封建宗法观念的熏染,对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道德观念顶礼膜拜、言 听计从,并且从言行上予以遵循和恪守。表面上道貌岸然,骨子里却是荒淫腐朽,在“家” 中以牺牲他人的幸福乃至生命来显示自己的淫威。 2、第二代知识分子是生存在时代夹缝中的“多余者”。从精神上他们属于断乳期的一代, 他们的精神是空虚的,从根本上说,他们不可能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 3、在《激流三部曲》中,巴金着力刻画的是以觉新为代表的第三代知识分子的思想精神 状况、生存状态和他们的分化,塑造的最成功的人物当然是觉新的觉慧。 (二)分析觉慧:觉慧是一个“幼稚而大胆的叛徒”,在他身上集中体现着他们这一代知 识分子所受时代思想的影响和新的人生道路的选择,尽管旧有的束缚使他们不可能从根本上 摆脱这种种束缚,然而新的观念、新思想、新的人生观以及对新的世界的憧憬,仍然使他们 从主观愿意上产生获得新的生活理念和新的情感期待。其反叛性格主要从三件事上得以充分 的表现:帮助觉民抗婚、拒绝捉鬼,离家出走。这种性格形成的原因:一是取决于自身的性 格特征;二是由于他在“家”中所处的长门中老小的地位,自小缺乏对“家”的责任感和义 务感;第三,也是最为主要的,觉慧受到“五四”时代精神的感染,主观上有摆脱封建家庭 桎梏的意愿,对旧的观念意识有一种主观的排斥情绪。 (三)觉新的形象悲剧性:(性格悲剧和人生悲剧) 觉新在年龄上是属于年轻的一代,在心态上却属于中年一代。年龄与心理的错位,使觉 新的性格内涵具有复杂的多重性。从中可以解读出不同时代的中年知识分子共同的处境和心 态。一、性格悲剧。二、从他身上读出更多的是人生的悲剧。1、觉新所受到的教育是传统的 封建礼教和道德观念,社会和家庭的影响使他从小就恪守各种封建的礼节,他的逆来顺受的 性格使他养成了对传统文化观念的言听计从的心理态势,进而形成尊礼重教、本分务实、自 我牺牲与自我泯灭的压抑感。2、长子长孙的地位使他天生有一种责任感和义务感。他不得不 执行长辈们的命令,在“家”的地位和处境又使他不能不如此违心地继续做下去。造成对自 己的亲人的无意的伤害。但他毕竟是属于年轻的一代,觉新也有成为新一代知识分子的意愿, 更羡慕觉慧的果敢,甚至试图通过读新报来改变原来的自己,最终的结果是令人失望的。他 不可能走出旧有的自我。这又何不是人生的悲剧呢? 从《家》到《寒夜》,巴金走过了一条从青春的抒情咏叹到中年的理性沉稳的创作之道路。 《寒夜》写了一对自由恋爱的知识分子在现实生活的重压下必然走向破裂的悲剧。其主人公 汪文宣,在一定程度上就是40年代的觉新性格的翻版,也是觉新型形象中年情怀的继续探索。 通篇笼罩着一股悲凉的气氛,原因在于汪文宣“青春的消失、理想的破灭、人生的扭曲,还 有中年成熟背后的悲哀„„”。汪文宣的悲剧(一、客观环境二、主要的是其主观因素) 汪文宣的中年情怀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视角和层面。汪文宣身上至少存在着三种人生的尴 尬:生存处境的尴尬、生存心态的尴尬、生理机能的尴尬。 已届中年的汪文宣在生存竞争中是一个弱者,虽然与妻子曾树生也曾有过共同追求“教 育救国”,但结婚不久,在家庭和社会的重负下变成了一个懦弱善良、胆小怕事、穷困潦倒的 小公务员。 1、没有中年的自信心,只有屈从、讨好、忍受,以至于最后连工作也失去了。这一点使 他在妻子面前失去了作为丈夫的尊严和自信。 2、在家庭生活上,尤其是在家庭问题的处理上汪文宣是一个失败者。在妻子和母亲的问 题上不能有效解决。也无力养活他们。 3、他在生理上的尴尬。 曹 禺 一、曹禺的话剧 (一)家庭对其创作的影响 出生在旧式封建官僚家庭。父亲是军人,却从未打过仗,胆小怕小,有着浓厚的骚客词 人的气质。后来退职,因抑郁不得志,爱发脾气,十分严厉。和大哥家修不和,家里除了家 宝其余三人都抽鸦片。父亲让戒烟,甚至跪下来求他,让家宝看见,深深刺痛其心灵,后来 写进《北京人》里。家里一片死气沉沉,父母白天睡觉,晚上吸烟,后来出现了一连串的家 庭不幸与变故。这一切注入作家脆弱的灵魂,形成了早熟内向、孤僻、敏感恐怕的性格气质。 母亲早逝,继母和父亲对其十分疼爱,在继母影响下,从小就是个戏迷。在南开中学读书时, 加入新剧团。表现出表演的天才。 (二)其话剧形成背景 加入剧团后,表现出表演的天才,后来被清华西洋文学系录取,成为演剧上的活跃分子。 当演员的经历使其提高了演技,更重要的是使他深深地体味到一种内在的灵魂与外在的表现 之间的重重矛盾。其演戏是“先体会人物心灵”而非单纯的演技进入剧情。他又学习了许多 希腊悲剧,这一切激活了曹禺心灵中久久积聚的愤懑、同情与苦恼,他的心像在一片杳无人 烟的沙漠里,经受着煎熬。发自心底的生命的呼唤,使他终于开始写戏了。 (三)曹禺话剧特色(淡化了社会革命或思想革命的意向,而是站在一种心灵和艺术的 起点上来创作) 曹禺话剧的命运与其主题内涵的关系阐述? 对曹禺来说,写戏就是定人物和人物的心灵,写心灵就是写心灵的重重冲突与矛盾,写 死的活灵魂或活的死灵魂。曹禺的话剧内核淡化了作为中国总主题的社会革命或思想革命的 意向,而是站在一种心灵和艺术的起点上来创作。 30年代中国戏剧接受对象已经意识形态化,时代戏剧规范已经形成,而曹禺在这样的时 代“背景”里,却对“背景”处于暂时的无知状态,于是他可以不顾及已成的“时代规范”, 而独立地进行着“个人话语方式”的创造。因此他才如此坦然地把他的创作活动视为一种‘生 命的创造’。(他并且直言宣告:他的创作的原初冲动,来自出于生命本性的一种莫名的困惑、 恐惧、憧憬与诱惑,来自发泄自己情感的内在要求,是“心灵的魔”的驱使与“生命”的召 唤;他注重的是个体生命的主观投入与升华;他创作的起点是情节、人物与情绪。这意味着,) 从创造起点上,曹禺的文学观念、艺术思维与创作方法等,他对世界的感受、解释,就与既 成的社会意识、艺术规范相矛盾、相冲突——正是这种“悖逆”与“反叛”使曹禺成为曹禺: 既产生“曹禺”的独特价值,又决定了“曹禺”戏剧生命的某种独特命运。 第一个戏剧生命个体《雷雨》就是这样诞生的:他将自己内在的“性情”外化或戏剧化, 形成了“雷雨”式的“郁热”。在30年代的中国,当时大部分观众是高度政治化与情绪化的,要求接受者冷静、理智、含蓄是不太可能的。他们宣称《雷雨》是对某一个“问题”的探讨, 或回答“婚姻如何才能成一个健全的形式”。这样一些功利性的人为阐释,肢解乃至扭曲了《雷 雨》的内在意蕴。《日出》是其第二个“生命”创造,仍然坚持着独立探索与创造,转向对生 命“沉静”的追求,是一种细细的忧郁,也是剧作者的一种内心的呼唤。他在关注“人”在 “宇宙”中的生存方式、生命形态的同时,越来越关注现实的社会问题。这已经是他的自觉 意识。由于受到《雷雨》中接受者的影响,他在逐渐被时代的“规范”与“模式”所征服。 所以《日出》得到了更广泛的接受,曹禺的艺术创新同时获得了历史的承认。但曹禺不愧是 一个独立的艺术家,他全然不顾外界的期待与压力,只倾听自己心灵的呼唤,他要创造一个 “原始蛮性的世界”。于是《原野》诞生了。这样一部被称为“生命三部曲之最”的戏剧的出 现与抗战的大背景是多么的格格不入,不仅是对“及时反映时代重大问题”的传统观念、规 范、模式的挑战,也是对中国读者及批评界“期待视野”的挑战。因此受到了长期的冷遇和 拒绝接受。1940年第四部杰作《北京人》,它不仅是对人的日常生活的表面形态的关注,更 是对日常生活的内在神韵与诗意的开掘,是普通人的精神世界的升华。但在40年代的接受者, 仍然不能理解《北京人》,人们普遍将它看做是一个“现实主义的悲剧”,并且同样使它遭受 到被肢解的命运。这对于一个用生命内在体验去抒写的剧作家,一个具有无限丰富性、追求 多种创作方法的剧作家来说是最大的亵渎与不幸。但遭遇继续顶着“传统”“规范”的压力, 走着自己的路。写于1942年的《家》又是一次极富创造力的“再创作”。 新中国成立后,曾经对传统接受表现出极大艺术勇气、独立性与创造力的曹禺,面对接 受界与批评界,他终于作出了自己的反应与选择,向既成规范与模式归依。这对剧作者本人 同样是一种“残忍”。于是我们看到剧作家对《雷雨》《日出》《北京人》的不成功的向主流意 识靠拢的修改,还有后来的《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都有“主题先行”的嫌疑。虽 然试图从艺术的精巧来弥补先天的不足,并且他也确实获得了某些成功,但这些努力明显带 有苦苦“挣扎”的意味,给人一种沉重的悲凉感。 二、《雷雨》 《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更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 主题内涵:《雷雨》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它以1925年前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背景,通过反动资本家周朴园与周围亲人所发生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揭露了有着严 重封建性的资产阶级的虚伪、残忍及其精神危机为不幸人们的命运发出了愤怒的控诉和雷雨 般的呐喊。它深刻揭示了历史的真实和生活的真理,这也正是它的典型意义之所在。 艺术魅力: 1、表现它的激烈潜隐的戏剧冲突上。本剧复杂的人物关系带来了多元互动的矛盾冲突, 其中最感人的是善与善的冲突,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悲剧。 2、本剧还营造了紧张激烈的戏剧气氛。 A、利用戏剧场面创造气氛。 B、利用自然环境烘托气氛。“郁热”不仅是戏剧发生的自然背景,同时暗示着一种情绪、 心理、性格乃至生命的存在方式。 C、利用戏剧悬念强化气氛。如四凤怀孕的秘密是个悬念。侍萍和周朴园旧情的秘密,这 个悬念千万了所有人物的命运悲剧,寻根溯源的话,这才是关键的悬念。 3、剧作家还通过富有个性和动作化的语言来揭示人物的心理和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 情节结构也安排得相当巧妙。 人物分析: A、周朴园:政治经济上取得了自己的统治地位,成为资本家阶级的代表人物,但在家庭 伦理关系上,他依然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家长。在道德观念上他与封建地主阶级有着紧密的历 史联系,在中国新文学史上,无论其形象的鲜明性还是就其思想含义的丰富性而言,都有其 不可替代的典型意义。透过他,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封建传统观念的顽固性以及中国反封建思 想革命斗争的长期性与复杂性。整个剧作的全部网络或矛盾冲突都是以周朴园的家庭为主要 阵地而展开的封建伦理道德与反封建伦理道德的思想斗争。 B、蘩漪(fan yi):被封建伦理道德与非常态的爱逼上反叛封建伦理道德的典型。在剧 中,她一直追求着爱情,而这种追求本身就是对封建夫权的直接挑战。她是第一个向观众、 向读者和周萍控诉周公馆的罪恶,表示了对现代封建伦理关系的无视的人。但她自救的方式, 注定了必然的失败与悲剧的命运。同时暴露了她所属阶级的弱点。 C、周萍:徘徊犹豫在对立的两极之间的中介线上的。他自始自终被各种矛盾牵制着,所 以他的性格中也充满了复杂的矛盾。对蘩漪的爱伴随着的是对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反抗;而 对蘩漪的离弃,伴随着的是对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妥协和对周朴园的屈服。四凤被周萍当做 洗涤拯救灵魂的“救命草”。可他无力将四凤带走的。四凤成为封建伦理吃人的又一例证。 D、鲁侍萍:是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她的存在是对封建制度的残酷性 的一个证明,对封建伦理道德虚伪性的一个揭露。这种屈从命运,不去反抗的弱点,多少概 括了尚未觉悟的劳动群众的特点。 总之,周冲、鲁贵、鲁大海皆是悲剧人物。整个剧作通过典型人物的塑造揭示了反封建 伦理道德观念的典型意义。 三、《北京人》 1941年发表的《北京人》是曹禺的又一部成功的代表作,应该把这个剧本看作是《雷雨》 主题的继续和发展。 主题内涵:深入剖析封建家庭的精神生活领域,着眼于从封建阶级精神统治的破产这一 角度,反映了它们由外到内的彻底腐烂,从而揭示出封建家庭必然崩溃的命运。但它比以前 的剧作更富于哲理意蕴和文化意识,并且热切地发出了召唤人性复归的呼声,这正说明曹禺 创作思想的逐渐发展与深化。 人物分析: 曾皓:是封建大家庭权势与精神统治的代表,更是老一代封建士大夫式的“北京人”的 典型。他最基本的准则是守成。如今只关心自己延年益寿和死后睡的那口楠木棺材。它强制 性地约束每个家庭成员的一举一动,甚而还主动起到约束的惰性作用。 曾文清:集中体现了封建精神统治的令人触目惊心的毒害性。他虽能诗善画、聪颖清俊, 有善良温厚的一面,然而内外双重障碍使他没有勇气向社会和自身挑战。他的死,与其说源 于封建家庭的罪恶,不如说是源于对自身的彻底否定与自我意识的初醒。 愫方:是曹禺塑造的一系列悲剧妇女性形象中最富人情美与人性美的典型。她的苍白的 哀静的脸上似乎写着无限的哀思。她深受着曾文清,鼓励他勇敢地追求真正的生活。最后, 她终于完成了从寄希望于他人的复活到决意自身复活的飞跃。愫方以具有浓烈的人情美与人 性美在自己的心灵中构筑的是一个丰富的爱的王国。她爱人们,但她更爱生活,这种积极的 人生态度与生活追求曾使她过着“凄凉而甜美”的生活,那么,她未来的生活一定会更加甜 美。 艺术成就: 1、矛盾冲突富有戏剧性,虽错综复杂,但表现形式却隐约闪烁,迂回曲折,引人入胜, 发人深思。 2、交替运用象征、对照等艺术手法来揭示冲突,烘托戏剧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如“棺 材”是曾皓的命,“耗子”是江泰,曾家的姑老爷,实际是个只会啃粮食的耗子。“鸽子”象 征文清与愫方的爱情。《北京人》的审美意识比《雷雨》《日出》更加成熟了。那种放肆的情 感和较为倚重技巧的痕迹,都在逐渐消解。犹如日常生活般平淡自然,整个作品洋溢着淡淡 的喜悦、轻轻的哀愁、令人回味无穷。 张爱玲和丁玲 1、《金锁记》中七巧的形象分析:七巧与姜二爷是非常态婚姻,另外姜家老太太一念之 差,竟将原来娶来做姨太太的七巧扶为正室。这是悲剧的第二原因,门第的悬殊使七巧的精 神构架失衡、倾斜;情欲的压抑使七巧自然人性被弃绝、被否定。七巧作为向残酷的环境讨 生活的弱者,使用反道德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生活目的,应得到同情与体认。因而对七巧不应 轻率地止步于一个“性变态者”的定性标签。七巧是彻底的人,对黄金有着不敢稍有懈怠的 刻骨的爱。七巧对黄金守财奴式的狂热遮蔽的正是女性凄惶不安的生存心态。她的“彻底” 并未摧毁压制她的一切,却意外地给了她复仇转嫁到儿女身上的机会。七巧的“彻底”只是 有限地贯彻到对黄金的固守上。七巧出任女性家长,既是对父权制血缘上承继关系的一种嘲 弄,又是一种深刻的自嘲。在父权社会中,七巧取得了经济大权,但已被异化为男权中的一 分子,成为“父权”的代言人。这真是七巧式的“彻底”的一种苍凉的结局。 2、《莎菲日记》中莎菲是如何“病态”的:在男人与女人的关系上,莎菲颠覆女人受动、 沉默的地位,勇敢追求性爱表达的自由权利。从文中莎菲与几个男人的交往看,莎菲是把男 性作为一社会实体进行盲目对抗的。莎菲的形象是对菲勒斯中心文化的解构与重读。从以上 两点可以看出,莎菲颠覆的正是这“病态”、“坏死”的社会机制所努力维持和僵守的。莎菲 是个生活在五四落潮时期追求个性自由和健全的爱而不得的女性形象。作者用心理的现代创 作手法深刻剖析了人物灵魂裂变过程,浓缩了一个过渡时代苦闷青年的精神面貌。《日记》除 却文本的价值和文学史的意义外,莎菲形象的多义性、不确定性、开放性使其具有再解读、 再研究的必要。 周作人和朱自清 1、周作人的散文特色:周作人的散文最大特色是平和冲淡,但又非单纯如此,在他的文 章中常常可以找到尖锐泼辣,毫不平和冲淡之处,但是由于适度,并没有从整体上心迹周作 人的文风,反而使文章显得富的活力和变化。周作人散文的平淡,首先是感情上的淡化。从 周作人散文创作的整个发展过程来看,叛逆逐步减灭,而隐逸性与日俱增。大致在30年代中 期以后,周作人退居于书斋之中,不问世事,生活视野狭窄;与此同时,语言功力却逐渐炉 火纯青,风格古雅遒劲的一类。从性格和文化的角度来看,作家的这种变化有着一定的宿命 性。 2、朱自清散文创作的贡献:朱自清的散文,首先是“美”的“白话文”,在打破“美文 不能用白话”的迷信方面,他的贡献突出的一位。朱自清的散文是美的,却未的一些所谓美 文矫揉造作的文风;他虽然吸收了一些古今中外的散文精华,却并未食古不化,凡写作,必 是从心底自然流出。朱自清前期的散文,大致可以分为写景抒情和记人叙事。朱自清的散文 从20年代起就为白话美术的典范,他的名字和散文是分不开的,他以己对散文的独特贡献而 成为“五四”以来文体和文笔最优美的作家之一。 3、《冬天》的内容分析: ?《冬天》的精致,首先在于结构。这是把三件不相干的事情,表层的联系在于发生的 时间相同,即文章的标题-冬天。三件事情,虽发生在冬天,表现的却是父子之爱,朋友之谊, 夫妇之情,从严寒冷寂气氛中透出一股感情上的温暖。 ?《冬天》的精致亦在于语言。他一开始写散文用的就是规范的白话文,并以“口语入 文”。 ?初读《冬天》,感觉是淡而清远的,写老父、旧友、亡妇,却让人觉的温暖,尽管是旧 的、淡的暖意,细细品来却会越来越浓。第一件事是写在年少的时候,弟兄三个和父亲一起 吃白煮豆腐,第二件事是写在冬夜的西湖,与朋友泛舟其上,第三事是写一家四口在台州过 冬。 ?《冬天》的“似淡还浓”就在这里,它写平淡的父子、友人、无妻之情,这淡而深厚 的情使得作者即使在最严寒的天气里也觉得温暖。然而这些事情又都逝去,并永远不能再来, 父亲已老,友人已分离,妻子已亡去。《冬天》的温暖是惆怅的温暖,因温暖而惆怅,因惆怅 而更让人依恋这温暖。 新月诗派和徐志摩 1、新月诗派与新月社的区别: ?新月社不是一个纯文学社团,它是1923年至1924年间,一批归国的英美留学生,在:聚餐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人团体。新月诗派则是一个纯文学流派。它是20年代中期至 30年代初期,一批志趣相投的青年诗人以闻一多和徐志摩为核心,先后以《晨报诗镌》《新 月》月刊和《诗刊》为阵地,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新诗创作团体。 ?新月诗派与新月社的联系主要在于相似的精神文化资源和价值取向,他们大都又留学 英美的文化背景,美英近现代文化是他们共同的外来精神资源。 ?新月社是现代中国第一个追求绅士文化趣味的自由主义文人团体,新月诗派则是现代 中国第一个具有绅士文化倾向的自由主义文学流派。 ?他们的价值取向是非平民化的。 ?他们都追求远离生存竞争的超逸和灵性。 2、新月诗派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们位: ?它继胡适为代表的早期白话诗派和以郭沫若为代表的自由诗派之后,在完善中国新诗 诗学、展现新诗诗美方面取得成功探索经验,并产生深远影响的新诗流派。这一诗歌流派总 结了早期白话诗派普遍缺乏诗意和自由诗派激情泛滥的教训,在英语格律诗歌的基础上,摸 索出了一条中国新诗形式建设的新路子。 ?新月诗人对于中国新诗的最大贡献,是对新诗格律化的倡导。提出了“音乐的美、绘 画的美、建筑的美”的“三美理论”,建立了一套有相当理论深度的实践价值的现代诗学体系。 ?新月诗派追求新诗的形式美,以其优秀的创作作品实践了他们的新格律化主张,体现 了新诗从内在意蕴到外在规则向诗歌艺术自身的全面回归。这一流派的优秀诗歌把中国现代 现代抒情诗创作的艺术水准和审美品位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3、闻一多的贡献: ?闻一多是20世纪最杰出的爱国诗人之一。他以爱国的至情至性铸成了自己的创作个性。 ?闻一多对中国新的理论贡献大于他的创作成就。他是中国新诗幼年时代致力于新诗形 式理论建设的第一人。特别是他提出的“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的“三美理论”, 对于新诗诗学建设贡献极大。 ?在“音乐的美”方面,他根据现代汉语的章节特点创造了“音尺”这一新概念。 ?闻一多在新诗格律化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从音、色、形三个方面带动了新诗艺术探索 的全方位深化,对于匡正新诗诗风中的流弊、启发诗坛对新诗诗学的新浪、提高新诗的艺术 水平,都起到了巨大的历史作用。
/
本文档为【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