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元杂剧爱情戏中女性形象的叛逆性格及其成因

2012-12-27 4页 pdf 371KB 105阅读

用户头像

is_510967

暂无简介

举报
元杂剧爱情戏中女性形象的叛逆性格及其成因 20 0 2 年 12 月 第 14 卷第 6 期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JO u m al Of Chin a W o me n ’ 5 C o lle郎 D e e . 2 00 2 V o l 元杂剧爱情戏中女性形象的叛逆性格及其成因 孙艳霞 (北京行政学院 学报编辑部 , 北京 1以洲洲阵 摘 要 : 元杂剧剧本 计有五百 多种 , 其中相 当一部分走 以婚姻爱情为题材 的 。 这 些作品提 出 了 与 传统 道德截 然不 同的新的婚姻 爱情标 准 , 并塑造 了许多极富个性的具有反板意识的女性形 象。 ...
元杂剧爱情戏中女性形象的叛逆性格及其成因
20 0 2 年 12 月 第 14 卷第 6 期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JO u m al Of Chin a W o me n ’ 5 C o lle郎 D e e . 2 00 2 V o l 元杂剧爱情戏中女性形象的叛逆性格及其成因 孙艳霞 (北京行政学院 学报编辑部 , 北京 1以洲洲阵 摘 要 : 元杂剧剧本 计有五百 多种 , 其中相 当一部分走 以婚姻爱情为材 的 。 这 些作品提 出 了 与 传统 道德截 然不 同的新的婚姻 爱情标 准 , 并塑造 了许多极富个性的具有反板意识的女性形 象。 本文 了 这些女性形 象的特点 , 并与唐传奇同类作品中女性形象作 了对 比 , 最后从元代 作家的世俗化 和元代思想 统治 的相对宽松两 方 面 分析 了其 产生的社会历 史原 因 。 关趁词 : 元杂剧 ; 爱情戏 ; 女性形 象 ; 叛逆性格 中图分类号 : v 207 . 3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 7 一 36 9 8( 2oo 2) 肠 一 00 39 一 04 13 世纪中叶 , 我国文学发展史上 出现 了戏剧 创作繁荣的局面 , 元代杂剧的兴盛 , 标志着我 国戏 剧艺术的发展进人了一个新 的阶段 。 元杂剧剧本 计有五百多种 , 完整地流 传到今 天的也有一百多 种 ,其 中相当一部分是以婚姻爱情为题材 , 在元代 舞台上上演了一曲曲爱情战胜礼教 、人性战胜 “ 天 理 ”的凯歌 。 这些作品提出了与传统道德截然不同 的新的婚姻爱情 , 并塑造 了许多极富个性的具 有反叛意识的女性形象 , 这对 当时社会乃至后世文 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 一 、元杂剧爱情戏中女性形象叛逆性格的体现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 中 , “父母之命 ” 和门第 观念是扼杀纯真爱情 的封 建信 条 。 恩格斯曾说 : “结婚乃是一种政 治行为 , 乃是一种借新的联姻 以 加强 自己势力的机会 。 起决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利 益 。 ”川卿‘)而元 杂剧 中的婚姻 爱情戏则宣扬 了这 样一种思想 : “愿普天下有情的皆成了眷属 ” (《西厢 记》) ; “姻缘 簿全凭我共你 , 谁 不待拣 个称意的 ” (《救 风尘》) ; “ 愿 普天 下姻眷 早 完 聚 ” (《墙 头 马 上》) ; “愿普天下旷夫怨女 , 便休教间阻 , 至诚的一 个个皆如所欲” (《张生煮海》) 。 可见 , 完全是一种 崭新的婚姻标准 。 它摆脱 了那些 门第高低 、 “父母 之命 、媒灼之言 ”的礼教规范的束缚 , 宣扬了一种以 真挚爱情为基础 、两情相悦的婚姻观念 。 在这种新 的婚姻观念 的支配下 , 元杂剧 塑造了一批个性 鲜 明 、大胆泼辣的女性形象 , 她们不仅 向往美好的爱 情 , 而且还敢于冲破礼教束缚去追求爱情 的幸福 。 在她们身上 , 体现了强烈的叛逆意识 , 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 l 、敢于偷期 、私奔 众所周知 , 封建礼教有四大绳索 , 而妇女所受 的束缚最多 ,言行举止都要按一定的要求去做 。 按 照封建的道德观念 , 富人家的女子应该深藏闺 房 , 足不出户 。 即使 出门 , 也应行不回头 , 语不掀唇 , 出 必掩面 , 窥必藏形 。 而元代婚姻爱情戏中所塑造的 女主人公形象 , 多半都是大家闺秀 , 却丝毫不见这 种 “大家风范 ” 。 《墙头马上》中的李千金 , 与秀才裴 少俊一见倾心 , 暗 自以身相许 。 在被媛蟾撞破私情 后 , 毅然决然地与裴少俊私奔 。 后来 , 面对裴父的 刁难与斥责 ,李千金毫不示弱 , 据理力争 , 并引用卓 文君与司马相如私奔的故事来证明 自己行为的合 理性 。 《西厢记》中的崔莺莺与张君瑞也是一见钟 情 , 不顾老夫人的间阻 , 私 自结合 。 《倩女离魂》里 的张倩女 , 为了能与心上人朝夕相处 , 长期相伴 ,竟 收稿 日期 : 200 2 一 07 一 10 作者简介 : 孙艳霞(1% 8一 ), 女 , 山东德州人 ,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硕士 , 现为北京行政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 研究方向为 元明清戏曲小说 。 然魂身分离 , 魂魄追随王文举进京 , 幸福地生活了 三年 。 这实际上也是私奔 。 还有《东墙记》中的董 秀英 , 《竹坞听琴》中的郑彩莺 , 《留鞋记》中的王月 英等 , 她们为了争取与意中人的团圆 , 所作所为都 是与封建伦理道德背道而驰的。 孟子云 : “不待父母之命 、媒灼之言 , 钻穴 隙相 窥 , 逾墙相从 , 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 ” [21 (”143 )而这些 作品中的女主人公 , 她们与陌生男子相遇后 , 或暗 送秋波 ;或心族荡漾 ;或一见倾心 ;或 自结兄妹 。 而 自古为世人所不齿的偷香窃玉的私合 , 在她们看来 也是无可指责的 。 她们认为 , 只要男女双方情投意 合 , 就不怕逾越封建礼教的清规戒律 , 即使私奔也 是合理的 , 先私合后婚娶也是无可厚非的 。 这种有 悖封建伦理道德的女子形象 , 在元剧 中比比皆是 。 他们以密约偷期的方式 , 以实际的既成事实逼迫封 建势力就范 ,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现代的性 爱了 。 2 、对贞节观念的淡漠 封建社会给女性规定了许多不合情理 、毁灭人 性的戒律 , “三从四 德” 、 “从一而终 ” 就是束缚古代 女子的强大的精神枷锁 。 西汉刘向作<列女传》, 东 汉班昭作《女诫》, 便开始鼓吹贞节 。 随着封建礼教 的盛行 , 贞节观念也被逐步视为女性 的第一生命 。 在那些“饿死事小 , 失节事大 ”和 “好女不事二男 ”等 传统贞操观念盛行 的时代 , 女 子不敢跨越雷池一 步 , 否则身败名裂 , 以 至为此而丧生 。 所 以妇女一 旦失去丈夫 , 就得靠 着贞节牌坊聊度残生 , 在精神 和肉体上都遭受着残酷的折磨 。 元杂剧所塑造 的一些女性却对这种封建贞节 观念进行了大胆 的否定 。 如《望江亭》中失去丈夫 的谭记儿 , 在重新择偶前曾有这样的心理表白 : “若 有似俺男儿知重我的 , 便嫁他去罢 ” 。 后与秀才 白 士中结合 , 过着幸福的生活 。 《柳毅传书》中的龙女 三娘 , 曾被丈夫遗弃 。 柳毅为之传书 , 得到叔父的 搭救 , 并再嫁柳毅 。 《遇上皇》中的刘月仙 , 因为厌 弃丈夫好吃懒做而找丈夫讨要休书 , 改嫁他人 。 此 外元杂剧中还塑造了一些非正面形象的女性 , 她们 或是移情别恋而逼丈夫写休书 , 或是嫌贫爱富 , 提 出要休书另嫁他人 。 这些人物虽然水性杨花或贪 图钱财 , 但在那个年代 , 其无视婚姻束缚的这种潜 在意识却是无可厚非 。 再有《鲁斋郎》中张洼 、李 四 之妻都曾被鲁斋郎“借 ” 了去 , 但她们后来与丈夫再 度团聚时 ,并不以失 节为可耻 , 丈夫们对此也并不 计较 。 所有这些 , 都表现出了元杂剧女性对于妇女 4 0 “从一而终 ” 的贞节观念的漠视 , 对人欲和真情的大 胆追求 。 3 、对父权 、夫权的反抗 在 “君为 臣纲 , 父为子纲 , 夫为妻纲 ” 的封建社 会川 (巧‘) , 女性大 多是男性的附庸品 , 没有独立 的 人格和独立 的生存权 。 她们的一言一行 ,都要服从 父母的安排 , 对父母必须言听计从 。 若稍有违抗之 意 , 便会背上不 肖子孙的罪名 。 而元杂剧却塑造了 诸如王瑞兰 、李千金 、崔莺莺 、张倩女等一批名门闺 秀 , 她们 为了追求 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 , 全然不顾 父母 的反对与训斥 , 甚 至敢 于当面与家 长唇枪 舌 剑 、据理力争 。 这些女子的言行 , 均在不同程度上 表示了对父权和夫权的反抗 。 4 、对功名思想的蔑视 在古代社会 , 封建家长们极力维护门当户对 、 夫贵妻荣这种婚姻观念 , 反对那些不顾 门第高低 、 钱财多寡的 自由恋爱 。 这种 占主导地位的婚姻意 识反映在元杂剧婚姻爱情作品中 , 则表现 为 , 家长 一旦发现子女有辱 门败户的行为 , 便坚决反对 , 竭 力拆散 。 而允许成就婚姻 大事的惟一条件就是男 子必须取得功名 , 用以符合门户相当的婚姻标准 。 而元杂剧爱情戏也 多以男子状元及第 的形式宣告 男女主人公争取爱情斗争的胜利 。 但是 , 在一些具 体的描写中 , 我们却仍然可以发现女主人公以爱情 为重 ,轻视功名的思想 。 《西厢记》中的崔莺莺爱上 张生 , 在长亭送别时明确表示 : “但得一个并头蓬 , 强似状元及第 ! ”《倩女离魂》中的张倩女 , 关心的只 是与情人永不分离 , 功名则是 次要的 , “若不 中呵 , 妾身荆钗 布裙 , 愿 同甘苦 。 ” 《破窑记》中刘月娥亦 然 。 吕蒙正榜上有名 , 衣锦还乡 , 为了试探一下刘 月娥的态度 , 乔装打扮 , 佯称落榜 。 刘月娥却当即 表示 : “但得个身安乐还家重完聚 , 问甚么官不官便 怎的 ! ” 上述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 她们都把爱情作为婚 姻的标准 , 为了追求神圣 的爱情 , 表现出了大胆的 离经叛道的思想 。 这些思想意识 , 足以值得现代女 性为之借鉴 。 二 、元杂剧与唐传奇同类女性形象之比较 歌颂青年男女 自由恋爱思想的作品久已有之 。 早在春秋时代 , 我国的《诗经》中就保留了大量丰富 多彩的爱情诗篇 。 汉乐府的《孔雀东南飞》、唐传奇 的《莺莺传》《步飞烟传》《霍小玉传》以及宋元话本 《风雪瑞仙亭》等作品 , 都 以同情的笔调塑造了一系 列鄙弃荣华富贵 , 不顾世俗偏见 , 大胆追求幸福爱 情的女性形象 。 这些行为和思想 , 是与传统的婚姻 和礼法相悖逆的 ,对 当时的门阀制度产生了一 定的冲击 。 然而 , 这些文学作品对女性叛逆形象的 塑造 , 却又存在着不足的一面 。 元杂剧与唐传奇比 较 , 便可见一斑 。 在唐传奇的爱情作品中 , 女子多半处于被选 择 、被玩弄的被动地位 , 即使她们在遭到不幸时 , 也 只是自叹红颇薄命 , 自怨自艾 , 为了命运而抗争的 精神表现得不够强烈 。 依赖男性 、害怕被抛弃的心 理是唐传奇中大多数女性形象的共同点 。 元杂剧爱情戏改变了女子的这种被动 、软弱的 状况 。 剧中女子在爱情追求上 , 在反抗外力的阻 挠 , 争取婚姻自主的斗争 中 , 大多表现出了一种积 极主动的精神和大胆勇敢的气概 , 这无疑是对传统 的“男尊女卑 ”观念的削弱 。 唐传奇 中的崔莺莺出 身于名门望族之家 , 过着足不出户的深闺生活 。 封 建礼教的熏陶 , 赋予她举止端庄 、沉默寡言的大家 闺秀风范 。 因而当她的母亲让她 出来拜见张生时 , 她以身体不适 为由加以拒绝 , 直到母亲发怒之后 , 她才出来相见 , 但始终未与张生答话 。 相 比之下 , 元杂剧中的崔莺莺 , 已经不是唐传奇中那个严守闺 训 、小心谨慎 、不轻易表达 自己思想感情的姑娘了 。 她早已与郑恒订有婚约 , 但她与张生初次见面 , 便 毫不掩饰地表露出对张生的爱意 , 并且毫不顾及老 夫人的阻挠 , 私 自与张生结合 , 浑然不顾封建礼法 教条的制约 。 同为一个崔莺莺 , 一个睹前顾后 、深 沉谨慎 , 一个热情大胆 、不畏阻力 , 二者形象的差 异 ,不言而喻 。 再如唐传奇《柳毅传》, 剧中的龙女 被钱塘君救回洞庭湖 , 与为 自己传书的柳毅连招呼 也未打一个 。 后化名后嫁给柳毅 , 直到为他生子之 后 , 才敢说明自己的真实身份 。 即使像龙女这样出 身龙王家族的女性 ,也害怕柳毅因为她是 “异类 ”而 抛弃她 。 到了元杂剧《柳毅传书》中 , 龙女回到洞庭 湖后 , 不仅与父亲 、叔叔 、柳毅等同席而坐 , 而且还 大胆地表示出了要追求幸福婚姻的强烈愿望 , 一改 唐传奇中那个柔顺 、怯懦的小女子形象 。 女主人公这种对爱情婚姻大胆表白、执着追求 的精神 ,在《墙头马上》(曲江池》《倩女离魂》《肖淑 兰》等杂剧中 , 都有一定的体现 。 在《肖淑兰》这部 杂剧中 , 闺阁女子肖淑兰钟情于书生张云杰 , 甚至 到了茶饭不思的地步 。 她并没有隐藏 自己 的真挚 情感 , 而是想方设法与张云杰相见 , 并以情词相赠 , 以示芳心 , 表现 了一种主动执着的追求精神 。 而 《墙头马上》中的李千金 , 更是这一类女性的典型代 表 。 她与裴少俊一见钟情后 , 便首先提出约裴少俊 当晚在花园里相会 。 在被按脸撞见后 , 也并不惊 慌 , 而是神态自若地坦述 了自己行为的理 由 , 并与 裴生连夜出走 , 结为夫妇 。 像崔莺莺 、李千金这种大胆主动追求爱情的性 格 , 在元杂剧女性身上大都有所体现 。 她们一反唐 传奇人物无可奈何 、 自哀 自怜之态 , 而是充满了一 股未被驯服的野性 ,变得更加坚强了 。 她们在争取 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过程中 , 不仅以实际行动来 冲破封建家长的阻挠 , 而且在主观愿望上也表达了 强烈的不满情绪 。 如莺莺暗地里责骂母亲是 “ 口不 应的狠毒娘 ” ;王瑞兰对家长的不满 , 揭示了包办婚 姻的“不顾自家 , 则要旁人羡 ”的本质 ;李千金则更 是与地位高高在上 的裴 尚书当面展开 了唇枪舌剑 的交锋 。 可见 , 元杂剧爱情戏中的女性形象 , 较之 以往同类人物 ,无论是形象的塑造还是叛逆精神的 表现 , 都是略胜一筹的 。 三 、元杂剧女性叛逆性格产生的原因 (一 )市民阶层的壮大与作家的世俗化 蒙古族南下中原的初期 , 曾把部分农 田作为牧 场 ,但在统一中原的过程中 , 逐渐认识到农业生产 的重要性 , 采取了恢复生产的措施 , 同时也特别重 视保护发展工商业 。 加之疆域辽阔 , 交通便利 , 商 业往来十分频繁 , 随之而起的市 民阶层也逐渐壮大 起来 。 较之地主阶级 ,市 民阶层所受的封建正统思 想的影响较弱 , 而他们广博的见闻和对新事物的敏 感性 , 又远非农民阶级可比拟 。 处在元朝这个阶级 与民族双重压迫下的特定历史时期 ,市 民阶层与封 建统治集团的矛盾 日趋尖锐 , 离心力也越来越大 。 于是 ,他们强烈要求摆脱封建制度和伦理观念的束 缚 , 大胆追求自由和个性的解放 。 元朝是个异族统治者建立 的封建王朝 ,对汉族 知识阶层来说 , 这是一个黑暗的历史时期 。 他们在 取代金朝统治中原以后 , 便废止了科举 。 灭宋统一 中国之后 , 也在长达 四十年的时间内停止科举取 士 。 这就使两 、三代读书人因此失去人仕的机会 。 于是 , 长期以来的 “ 万般皆下品 , 惟有读书高 ” 的自 尊 ,遭到了现实的无情否定 , 知识分子也从社会的 上层一下子跌到社会的最低层 。 “九儒十丐 ”之说 , 形象地反映了元代读书人的悲惨境遇 。 社会地位的低下 , 使元代文人那种建功立业 、 光宗耀祖的热情冷却 了 , 而世风的改变 , 又使文人 的自命清高失去了往 日的殊荣 。 他们成了手不能 提 、肩不能扛的多余之人 。 在这种状况下 , 一些文 4 1 人采取了愤世嫉俗 、风流放浪的生活态度 , 以此来 发泄内心的愤慈之情 。 他们蔑视富贵 , 轻视礼法 , 追求率真自我的真性情 。 他们的思想和生活实践 , 都越出了封建秩序和礼教的落篱 。 因此 , 在他们的 创作中 , 自然而然地流礴出一种与封建传统观念截 然不同的思想意识 。 这些“风流浪子 ”长期沉人市民文化圈中 , 终于 找到了杂剧这种理想的情感意识载体 , 借此他们可 以酣杨淋摘地抨击邪恶 , 一吐胸中之块垒 。 以 “玉 京书会 ”为组织形式的才人作家群 , 可 以说是一个 世俗化了的文士阶层 。 作家的世俗化 , 必然会使文 学作品中市民观念加强 。 他们与新兴市民及下层 黎民为伍 , 用文学作品来传播市民阶层的思想意 识 , 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 , 反对元蒙奴化思想和封 建道德观念的束缚 , 进发 出了对宗法等级制度的淡 漠 、对平等自由的爱情婚姻的大胆追求和人格独立 意识的觉醒等这些具有叛逆色彩的思想火花 。 (二 )思想统治的相对宽松 人主中原的异族统治者过分地倚恃武力 , 思想 控制相对显得薄弱 ,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 了意识形态 领域的失调和无序 ,这就给作家将其自主意识输人 杂剧作品提供了较为自由的精神空间 。 蒙古族人主中原之初 , 其社会形态刚刚脱离原 始社会进人奴隶社会而 为时不 长 , 他们甚 至直到 13 世纪初才有文字 , 特别是尚未形成 明确 的文治 观念 , 未能确立严密 的礼法制度 。 元 朝初期 , 在思 想文化方面实现开放政策 , 各种宗教都很 活跃 , 并 不以一家为尊 , 这种兼收并蓄的态度 , 促进了文化 和政治思想的活跃 。 《元史 ·刑法志》曾有 “诸乱制 词曲为讥议者流” 、 “诸妄撰词曲 , 诬人以犯上恶言 者处死”的律令 , 但历史上还没有发现文士因言获 罪 、以文犯禁被流 、被处死的例子 。 还有 , 戏曲一向被认为是粗俗而登不得大雅之 堂的小道 , 连《元史 ·艺文志》都不收录元曲 , 就更不 被统治者放在眼里了 。 元代也曾有禁 唱 “淫词 ”的 记载 , 但元代的所谓 “淫词 ”比它以前的任何一个朝 代都多 , 描写 的大胆直露也非前代可比 。 所以 . 终 元一代未见有文字狱之事发生 , 可见文禁较为松 弛 。 这与宋代的因诗文而遭贬人狱 、明清的因诗文 而杀身灭族相比 ,元代的思想统治是较为宽松的 。 加之 , 处于统治地位的蒙古族有着 自己的风俗 习惯和道德观念 , 忠孝及妇女的贞节观念比较淡 薄 , 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程朱理学束缚妇女的链 条 , 道学观念受到一定的削弱 。 元代的妇女可以说 得到了一种哲时而有限的解放 。 元杂剧爱情剧中 那些敢作敢为 、甚至带着野性 的女子 , 正是这一时 期社会状况的真实反映 。 元代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意识的觉醒 , 使得 仕途坎坷的元代文人 日益世俗化 , 以至成为市民阶 层的代言人 。 因此 , 杂剧作家在涉及男女婚恋问题 的时候 , 显得格外大胆 , 真情直露 , 创作出了一批描 写真性情的好作品 , 塑造了许多极富叛逆精神的女 性形象 。 〔参考文献 ] 【l] 马克 思恩 格斯选集 : 第 4 卷【M〕. 北京 : 人民 出版 社 , 1 97 2 . 〔2 〕杨伯峻 . 孟子译注【M〕. 北 京 : 中华书局 , 2《XX ) . t3 〕班 固 . 白虎通 · 德论 ·三 纲 六纪【M〕. 上海 : 上海 古籍 出版社 , 1990 . O n w o m en ’ 5 r ebe ili o us c h a r a e te r a n d its rea s o ns in Yuan O Pe r a SUN Yan 一 五 a 10 山瓜al E di tori 已 D e p‘rt 几肥nt , B e ij访 9 Adi ‘垃枷u ve eon e罗 , 1以 x润目 , B e ijing ) A b stra c t : Th e re are ab ou t fi v e hu n dre d Yu an O P e ra wo rks , M o st of w hie h are l o v e s to ri e s . Th e y Put fo rw 田过 so me ne w mam a罗 stan da记s , an d ere at e d a lo t of re be ll io us wo me n ehar a e te rs . Th i s paP e r an aly z es thi s kin d of ehara eteri sti e s an d e o n tras ts it wi th T a n g le罗 n ds . A t las t , it an 街z e s th e re as o n s 加m tw o as p e e ts : Y uan 由nas ty a u tho rs ’e itiz e n iz a tio n a n d lo o se n in g thi n kin g m an 铭eme n t , K ey wo r ds : Y uan 伽era ; lov e o pera ;wo m e n ehara e ters ; re b e llio此 eharac te ri s ti e 4 2
/
本文档为【元杂剧爱情戏中女性形象的叛逆性格及其成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