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淡水鳖与龟水霉病的防治

2018-03-02 2页 doc 12KB 11阅读

用户头像

is_769254

暂无简介

举报
淡水鳖与龟水霉病的防治淡水鳖与龟水霉病的防治 水霉病是由水霉感染引起的疾病。 (一)病原 水霉。据胡超群等(1995)报道,菌丝为管状无分隔的多核体,分成外菌丝和内菌丝两部分。内菌丝分支纤细,呈网状蔓延于病鳖皮肤的表皮细胞内,与表皮细胞无法分离;外菌丝中等粗细,基部很少分支,伸出在表皮细胞之外,且长度不一,形成肉眼能见的棉絮状。外菌丝顶端略膨大,形成纺锤形的孢子囊;从动孢子囊中游离出来的动孢子呈梨形,有2根鞭毛,可在水中游动。由动孢子休止所形成的孢孢子呈球形,第二孢孢子与第一孢孢子的大小和形状均相似。以上这些特点均与寄生水霉很相似,但由于未能...
淡水鳖与龟水霉病的防治
淡水鳖与龟水霉病的防治 水霉病是由水霉感染引起的疾病。 (一)病原 水霉。据胡超群等(1995)报道,菌丝为管状无分隔的多核体,分成外菌丝和内菌丝两部分。内菌丝分支纤细,呈网状蔓延于病鳖皮肤的表皮细胞内,与表皮细胞无法分离;外菌丝中等粗细,基部很少分支,伸出在表皮细胞之外,且长度不一,形成肉眼能见的棉絮状。外菌丝顶端略膨大,形成纺锤形的孢子囊;从动孢子囊中游离出来的动孢子呈梨形,有2根鞭毛,可在水中游动。由动孢子休止所形成的孢孢子呈球形,第二孢孢子与第一孢孢子的大小和形状均相似。以上这些特点均与寄生水霉很相似,但由于未能培养出有性器官(藏卵器和雄器),所以尚不能定种。 (二)流行情况 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对各龄鳖、龟都可以危害,其中以稚鳖、龟受害最大,尤其是在孵化后15天内的发病率最高;冬眠苏醒后1个月内,幼鳖、龟的发病率也较高,严重时可引起大批死亡。但水霉病是继发性疾病,只有当鳖、龟体受伤后才会受感染,所以只要加强饲养管理,尽量避免机体受伤,水霉病的发生是可以避免的。 (三)症状 开始在病鳖、龟的背甲、腹甲、头颈、四肢和裙边上出现小白点,接着扩大成白色斑块,出现白云状病变,病灶在水中呈现出肉眼可见的棉絮状,手摸有滑腻感。病鳖活动缓慢,最后停止摄食,消瘦而死。 (四)诊断 (1)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 (2)必须用显微镜进行检查,以便和固着类纤毛虫病和毛霉病区分,尤其是和固着类纤毛虫病的区别,因治疗方法不同。 (五)预防措施 (1)清除池底过多淤泥,并进行消毒。 (2)加强饲养管理,投喂营养全面、优质的饲料,泼洒复合光合细菌、玉垒菌,保持水质优良、稳定,将鳖、龟养得健壮。 (3)尽量避免鳖、龟体受伤;温室饲养,要注意气温和水不能相差大,尤其是稚鳖;尽量缩短越冬停食期,在越冬前一定要将鳖体上的疾病治愈,并加强饲养管理,将鳖养健壮后才越冬。 (六)治疗方法 (1)疾病早期,可将鳖、龟放在沙箱内,沙刚好将鳖、龟体埋没,放在太阳下晒30-60分钟,每天1次,连续晒数天。 (2)全池泼洒食盐和小苏打,每立方米水体放食盐和小苏打各4克。 (3)全池泼洒亚甲基蓝,每立方米水体放亚甲基蓝2-5克。 (4)重病时需在病灶处涂亚甲基蓝,并进行隔离饲养,每天涂l-2次,连涂3-5天;同时在池中遍洒食盐和小苏打,每立方米水体放食盐和小苏打各4克。 中华小吃论坛www.ku162.com 学习中国所有美味小吃技术就上www.ku162.com
/
本文档为【淡水鳖与龟水霉病的防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