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芒果栽培技术

2017-10-14 21页 doc 43KB 14阅读

用户头像

is_686908

暂无简介

举报
芒果栽培技术芒果栽培技术 一、概述 芒果栽培历史悠久,4000年前印度已有栽培(我国是芒果原产地之一,据报道,冬芒为我国仅有,海南栽种芒果的历史超过300年。 芒果营养丰富、含糖量和热量高,维生素A和C极丰富,果肉芳香甜滑,风味独具一格,有“热带果王”的荣誉,在国内外市场都很受欢迎。除作鲜果外,还可制果汁、果酱、罐头、腌渍、酸辣泡菜及芒果奶粉、蜜饯等。 芒果容易栽培,一般嫁接树植后3年可结果,在管理良好的情况下5,6龄树亩产可达400,500公斤,亩产值可达人民币2000元或更高。 二、生物学习性 (一)生长和发育 l、枝梢...
芒果栽培技术
芒果栽培技术 一、概述 芒果栽培历史悠久,4000年前印度已有栽培(我国是芒果原产地之一,据报道,冬芒为我国仅有,海南栽种芒果的历史超过300年。 芒果营养丰富、含糖量和热量高,维生素A和C极丰富,果肉芳香甜滑,风味独具一格,有“热带果王”的荣誉,在国内外市场都很受欢迎。除作鲜果外,还可制果汁、果酱、罐头、腌渍、酸辣泡菜及芒果奶粉、蜜饯等。 芒果容易栽培,一般嫁接树植后3年可结果,在管理良好的情况下5,6龄树亩产可达400,500公斤,亩产值可达人民币2000元或更高。 二、生物学习性 (一)生长和发育 l、枝梢生长习性芒果枝梢呈蓬次式生长(芽由苞片包裹,生长时苞片先绽开,芽梢伸长,叶片开展,苞片随即脱落。中、下部叶片互生,叶距较大。一般苗期和幼树每年抽6—8次梢,幼龄结果树抽2-4次,成龄树1—2次。3,5月抽生的枝梢为春梢,6—8且为夏梢,9,11月为秋梢,12,2月为冬梢。在海南秋梢是主要结果母枝。但春、夏梢也可成为结果母枝,在条件良好的情况下,某些品种在12,1月抽生的冬梢也能开花结果(从芽萌动至枝梢停止生长、叶片老熟历时15,35天。夏、秋梢历时较短,冬梢较长。枝梢生长与根系生长交替进行。 2、开花结果习性 (1)花芽分化在正常情况下,本省芒果花芽分化从10月下旬至11月开始。使用催花剂则任何时候都可能分化。从花芽分化至花序的第一朵花开放历时20,39天,但第一朵花开放后花序还在继续伸长。适当的低温干旱有利于花芽分化;气温高有利于两性花的形成。 (2)开花芒果树自然开花在每年12月至次年1-2月,有时会早至11月或迟到次年3月,盛花期在春节前后。一个花序从第一朵花开放至全花序开放完毕需15-25天,一株树的花期约50天。芒果花有两性花与雄花,两性花有发育正常的雄蕊和雌蕊,可进行正常的传粉受精和结实;雄花没有雌蕊,开花后不能结实。多数栽培品种两性花占15%以上。一朵花从花瓣展开至柱头干枯约1.5天。 (3)果实发育开花受精后子房开始膨大,约经1.5个月后迅速增大,采果前10-15天增长极缓慢或不增长,这时主要是增厚、充实、增重。从开花稔实至果实青熟,早熟种需85-110天,中熟种100-120天,迟熟种120-150天。在果实发育期间有两次明显的落果高峰:第一次在花后两周左右,主要是受精不良的小果枯黄脱落,落果量较大;第二次在花后4-7周,除小部份是发育不良的畸形果或败育果外,而更多是因养分和水分不足造成落果。花后2.5个月以后很少再发生生理落果,到80-85天只有风害、裂果或病虫害才招致落果。果实收获期在5-7月,因品种和地区而异。 (二)对环境条件要求 1、温度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低于20?生长缓慢,低于10?叶片、花序会停止生长,近成熟的果实会受寒害。低于3?幼苗受害,至0?严重受害。 2、水分与湿度芒果枝梢生长,开花结果和果实发育都需要有充足的水分。但花期和新梢生长期连续降雨、大雾或空气湿度大易发生病害,影响授粉,并引起枯叶、枯花、枯果。果实发育期多雨易诱发煤烟病和炭疽病,影响果实外观,降低品质,延缓成熟,果实采后也不耐贮运。 3、光照芒果为阳性树种,光照充足则开花结果多,果实外观美,含糖量高,品质好耐贮运。特别红芒类,在光照不足时红色淡或不显露。 4、风叶大,枝叶浓密的品种,6级风会导致落果和扭伤枝条,8级以上会导致大量落叶和折枝。因此海南种芒果必须营造防护林。 5、土壤和海拔芒果对土壤要求不苛,在本省600米以下的地区均可栽培芒果。但以土层深厚,地下水位低于3米以下,排水良好,微酸性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好。 国内外经验认为:年平均温度21-27?,最冷月均温12?以上,无霜;年雨量不低于1300毫米或虽干旱而有灌水条件,冬春无低温阴雨,天气,阳光充足;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微酸性或中性,这是发展芒果商品生产最理想的环境。本省昌江至三亚一带沿海台地的气候环境适宜发展优质芒果生产。 二、栽培品种 芒果属有39个种。商业栽培的品种主要属M.indica L.这一种,原产印缅边界。全世界的芒果栽培品种有1000多个,从植物学分有两大种群: (一)单胚类型:种于仅有一个胚,播种后仅出一株苗,实生树变异性大,不能保持母本优良性状。印度芒及其实生后代(如红芒类)、我国的紫花芒、桂香芒、串芒、粤西1号和广西“红象牙”等均属单胚品种。 (二)多胚类型:种子有多个胚,播种后能长出几株苗,能发育成苗的胚多属无性胚,故实生树变异性小,多数能保持母本性状,菲律宾品种,泰国芒及海南省的土芒多属这一类型。 海南省栽培的芒果有80多个品种与类型,从其适应性和经济性状可分为三大类: (一)优质品种果实品质好,果形和外观吸引人,且多为世界著名品种,在市场受欢迎,售价较高。但这类品种适应范围较狭窄,在我省西南部和南部冬春高温干旱地区栽培产量和质量较好,但在冬春常有低温阴雨的地区产量不稳定,商品价值也较低(主要品种有: 1、吕宋芒原产菲律宾。果实卵状长椭圆形,平均单果重约200克。常有浅短腹沟,果喙小而尖锐。未熟果浅绿色,成熟后金黄色。果肉深黄色,质腻滑,味甜芳香,无纤维感,品质极佳。种子扁薄、种仁小、多胚可食部份高。果耐贮运,货架寿命较长。嫁接亩植后3年结果,5,6龄树亩产可达400—500公斤。5—7月成熟。 2、白象牙芒原产泰国,是我省生在优质商业栽培品种之一,嫁接苗植后3一4年结果,5,6龄树亩产达300,488公斤,5,7月成熟。果长而形似象牙,果顶略呈钩状,平均单果重300,350克,成熟时果皮浅黄或黄色,向阳的果实时有粉红的晕。果肉浅黄色,质腻滑,味清甜,无纤维感,品质上乘。种子弯刀状,约占果重的1,10,多胚。果实耐贮运,货架寿命较长。 此外,还有黄象牙、红象牙(果肉较红)、广西红象牙(果皮红)。黄象牙两性花少、产量低;其余两种品质较差。 3、白玉芒又名“文昌白玉芒”,1964年华南热带作物学院从文昌县农家搜集培育成。嫁接树植后3年结果,5-6龄树亩产达300-500公斤,熟期与白象牙芒相近。果实长椭圆形,平均单果重200-250克,成熟果乳黄或浅黄色。品质、风味与白象牙芒相似,但甜味更浓。种子扁薄,多胚。是一个早结丰产、稳产、优质的品种。 4、泰国白花芒又名青皮芒,原产泰国,其特点是自果实的腹肩至果腹有一条明显的沟槽,果皮多为暗绿色,果肉淡黄色,质腻滑,味浓甜,芳香,纤维少,品质优。种子扁薄,多胚。产量中等,植株易感流胶病。其果皮青色,肉色淡,在一些地方影响其销路和价值。 5、椰香芒又名“鸡旦芒”,台湾名“大益利”,原产印度,在我省西南部栽培较早结果和丰产。其嫁接树植后3-4年结果,6龄树亩产可达500-600公斤。5-7月成熟,果实卵形或长卵形,平均单果重120-150克,水肥充足者达200克。成熟时果皮黄绿色,果肉橙黄色或橙红色,肉质结实、细腻,纤维极少,味甜,有椰乳香气。种子单胚,果皮厚,较抗果实蝇为害。在光照充足环境下较高产,但在丰年加施肥、修剪不及时植株易衰竭,导致次年减产或失收。该品种易感染白粉病与流胶病。 6 台农一号 为台湾省风山热带园艺分所用海顿(Hden)和爱文(Irwin)杂交选育的矮生早熟新品种。树矮,节间短,叶窄下,抗风抗病力强,着果率高。引入海南省后,在三亚试种,表现为较丰产。嫁接苗定植后3年结果,单株产量可以达到5-10千克或更高。4月底至5月上旬成熟,果实呈尖宽卵形,稍扁,单果重150-200克。完熟的果实黄色,近果肩半部长带胭脂红色,外观美丽。果肉深黄色,组织较细密,味甜,纤维少,质地较细滑,品质好。根据台湾资料介绍:果肉糖度达22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可溶性固形物16.8%,总糖16.76%,有机酸0.12%,维生素C4.5毫克/100克,可食部分60.6%。对炭疽病抗性强,耐贮运,货架寿命长。目前是海南的主载品种。 (二)适应性强,高产稳产品种这类品种有多次开花结果的特点,无论在冬春干旱或有低温阴雨的地方种植都会有较好的收成。多数年份能年年结果。但商业品质较差,经济价值较低(主要品种有: l、秋芒又名(901)、“印度1号”,原产印度,现为我省主要栽培品种和果汁加工品种。其植株矮小、树型紧密、早结果、非生产期短(丰产稳产而品质较好,风害较轻,适应性较强。在适当密植的情况下,植后第3年亩产可达700公斤,4—5龄可达1000公斤以上。果实斜卵形,平均单果重约200克或更大。成熟时果皮金黄色至橙黄色。果肉橙黄色,肉质较细滑,味浓甜而带椰乳芳香,纤维较少,品质较好。较耐贮运,种子单胚。在果实发育期干旱而阳光充足者其外观较好,但在多雨地区果实易得炭疽病、煤烟病和细菌性角斑病,果皮粗,外观差。 2、粤西1号芒是吕宋芒实生变异株系,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越带作物研究所选育成(其植株形态酷似吕宋芒,但叶色稍黄,叶尖钝尖。嫁接苗植后2—3年结果,树冠达4米直径时单株产量可达40,5O公斤,在海南5,7月成熟,果较小,单果重120—150克,长卵形,果顶尖小,横切面几呈圆形。成熟果全黄色,果肉深黄至橙黄色,肉较细滑,纤维偏少,味甜带酸,但稍淡,品质比吕宋芒差。种子单胚。 该品种耐低温阴雨比其他品种强,较稳产高产、早熟,可在本省各地栽培。 3、紫花芒由广西农业大学选育成,植株生势健壮,丰产稳产,果实发育期干旱时外现较鲜明。嫁接苗植后3,4年结果,6龄树亩产可达1000公斤或更高。6-7月成熟,果实略呈“S”状椭圆形,平均单果重约200克,成熟时金黄色,果肉黄色。肉质较细滑,味谈甜带酸,芳香。食用品质中等。种子单胚。在春季有低温阴雨地区可发展此品种。 4、桂香芒是鹰咀芒与秋芒的杂交种,由广西农业大学育成,较丰产。在海南6-7月成熟,果实倒卵形至长卵形,果顶较尖,偏向果腹一侧,平均单果重35O,400克(果皮绿色或黄绿色,果肉深黄色,汁多;纤维长、肉较稀栏,味淡甜,品质一般。单胚。 此外,适应性较强,较高产的尚有串芒(811)和象牙芒变种2号(又名象牙芒22号)等。 (三)红芒类泛指果皮红色或带红色的芒果品种。有近百个品种(类型),多属单胚,各品种产量和品质差异很大。在干旱、光照足的地方,果皮红色深,鲜艳,复盖面大;在多雨地区(或年份)颜色淡或不明显。一般以花果期高温干旱地区种红芒经济效益较好。我省较好的红芒果种有: 1、海顿芒1963年和1972年引人。嫁接苗植后3年结果,4-6龄树单株结果10-15公斤。果实圆球形,平均单果重约250克,有明显的“果鼻”。成熟时果皮底色深黄或橙黄,盖色鲜红。果肉橙黄色,汁多,肉结,纤维较少,味甜芳香,品质较好,但未充分成熟时近果蒂部常有松香味。种子单胚,较耐旱耐瘠,但水肥充足时果更大。 2、吉禄芒也有译作“吉尔”芒,广东称为“红芒6号”,原产美国佛州。在湛江试种认为较高产稳产。在海南华南热带作物学院试种结果亦良好。6-7月成熟,果实宽椭圆形,稍扁,平均单果重约200克,有明显的果咀,成熟时底色黄,盖色鲜红。果肉黄色,肉质较腻滑,纤维少,味甜芳香,品质好。种子单胚。 3、爱文芒有译作“欧文”芒可“爱尔文”芒,在台湾叫“苹果芒”,原产美国佛州,1984年自澳洲引入南亚所,在湛江和海南试种表示较好。果实倒卵形,果皮底色深黄,盖色鲜红。果肉黄色,肉质腻滑,纤维少,味甜,品质较好,种子单胚。 4、凯帝芒原产美国,以高产、优质著称,是美国主要栽培品种之一,也是台湾的主要栽培品种。1991年自美国引入华南热带作物学院,高接树2年即结果,单株产量达10公斤,1993-1994年连续结果,7-8月成熟,单果重约400克,椭圆形,果皮底色黄或橙黄,盖色暗红。果肉厚,质腻滑,纤维少,味甜芳香,品质优良。种子小,仅占果重的7.5-8%,单胚。 5贵妃芒 又名红金龙,台湾省选育品种,1997年引入海南省。该品种长势强壮,早产、丰产,4-5年生嫁接树单株产量为20-30千克或者更高,年年结果,结果性能不亚于台农一号,但比之更早熟。果实长椭圆形,果顶较尖小,果形近似吕宋芒,单果重300-500克。未成熟果紫红色,成熟后底色深黄,盖色鲜红,果皮艳丽吸引人。在收获期天旱而光照充足时,果实较耐贮运,味甜芳香,一般无松香味,糖度14-18度,种子单胚。目前在海南已经成为主栽品种之一。 此外,品质好,产量高的尚有里宾斯芒、肯特芒;高产、美观、耐贮运的有汤朱芒。近年来,从台湾引进了一些高产、优质芒果品种有台农一号、贵纪芒。 四、栽培技术 (一)培育砧木苗 1、种子处理用本地土芒作砧木较好。芒果种子易丧失发芽率,取出新鲜的种子应马上洗净果肉、晾干即剥壳催芽。 2、播种芒果种子有厚壳,影响发芽,剥壳催芽出苗率提高一倍,可在树荫或荫棚下设沙床,沙床高15-20厘米,把去壳的种仁种腹向下,一个接一个排列沙床上,行距3-4厘米,种后盖上细沙、淋水并保湿,经10-15天发芽出土。 3、移苗苗床整理与一般作物同。当催芽的种子芽长10-15厘米,叶片未开展前移苗。苗距22×15-20厘米,每亩可育苗6000-8000株,自沙床上全根起苗,保持种仁完整,主根长10-15厘米,栽植深度如原苗,植后淋定根水。 4、管理及时淋水,盖50%阴蔽度的临时荫棚能有效地减少苗木受灼伤,提高成苗率,适时追肥,待幼苗长出2蓬真叶后,每亩施尿素5-8公斤;及时防治病虫害。苗期主要病害有炭疽病、叶斑病和叶枯病;害虫主要有横纹尾夜蛾、瘿蚊、切叶象甲、潜皮细蛾、介壳虫和蚜虫等,每抽新梢时应喷药防治。 (二)嫁接 1、补片芽接其优点是操作简便易学,接穗利用率高,通常每米接接穗可接20株苗左右;接活后可用裸根芽接桩直接定植。一般以3-10月为芽接适期,在昌江和东方可延至11-12月。雨天及刮干热风时不宜芽接。 2、切接其优点是不受物候相和剥皮难易的影响,只要温度达20?以上任何时候都可嫁接,且成活后抽芽成苗快。但技术耍求高,砧术和接穗的切面要非常平滑才能接合良好。要待接穗老化后定植才易成活。 3、枝腹接优点与切接同,且可利用穗定老熟的顶梢嫁接,成活后截砧,不成活着重接。对嫁接苗要淋水保湿;及时抹除砧木萌芽。抽梢时及时喷药防病虫(如果留圃时间长,当接穗超过60厘米时要截顶,促进分枝。嫁接苗多以袋装苗出圃,出圃是:砧木茎粗0.8-1厘米以上,接穗已抽两次梢,叶片老熟,接茎粗不低于0.45厘米,已形成新的根系;如果是袋装砧嫁接成苗,砧木根已穿袋伸入地下,则起苗后需置荫棚下15-20天,待长出新根,枝梢不再萎蔫才能出圃。 也可用地栽芽接桩裸根出圃,直接定植于大田,技术掌握好者成活率达95%以上。但发芽和生长不一致,影响果园整齐度。裸根芽接桩以茎粗1厘米以上,根、茎无损伤者为好。 (二)开垦与定植 1、规划与开垦选择气候条件适宜;土层深厚、肥沃、土质不易板结,不积水;靠近水源之处建果园。较大的果园应根据地形地势划分小区,规划防护林,排灌系统,道路及其他设施。园地两犁两耙,树头,茅草,大芒等要清除干净。坡地按等高开环山行或梯田。 2、植地准备 (1)种植密度,因气候、土壤肥力及品种不同而异。当前各地种植密度有5×4厘米(33株/亩)、5×3厘米(44株/亩)或4×3米(55株/亩)。为了增加早期收益,开始定植4×3米,收获3-5年后可在加密行隔株疏伐成6×4米。 (2)植穴准备:定植前2-3个月挖穴,宽80厘米,深70厘米,每穴施腐熟的猪、牛粪或土杂肥20-30公斤,过磷酸钙0.5-1公斤,肥料与表土混和回穴。 3、定植以6-8月定植为好。如有灌水条件,在西南和南部9-10月也可定植。如用袋装苗,在非干旱地区可在3-5月定植。以阴天或雨前定植为好。用裸根苗定植应保持根系舒展;用袋装苗定植则不能踩压土团。定植深度以根颈平土面为宜。植后淋透定根水并加复盖。 (三)施肥 1、幼树施肥以氮、磷肥为主,适当配合钾肥,过磷酸钙、骨粉等磷肥主要作基肥施用,追肥以氮肥为主。植后抽出1-2次梢时开始追肥,3、5、7、9月各施一次追肥,每次每株施尿素10-20克,9月施复合肥。如天旱可施1-2%的液肥或1:4的稀粪水,第二年用肥量加倍。在6-8月结合压青扩穴增施有机肥。每株施绿肥50公斤,猪、牛粪或土杂肥20-30公斤,或花生饼、过磷酸钙0.5-1公斤。 2、结果树施肥以氮、钾肥为主,钾的用量不少于氮,并配合磷、钙、镁肥。具体抓好如下四次肥: (1)催花肥10-11月施催花肥。树冠4米以内的(下同),每株施尿素和硫酸钾各150克或复合肥250克。树冠增大,施肥量相应增加。 (2)谢花肥当开花量大时,在谢花后每株施尿素100-150克,或结合喷药加入1%的尿素或硝酸钾作根外追肥。 (3)壮果肥谢花后约30天为果实迅速增长期,也是幼龄结果树春梢抽生期。此时至收获前15天应追施氮、钾肥1-2次,或作根外追肥,以保证果实发育所需的养分。 (4)果后肥采果后立即施重肥,在丰收年可于收果前后先施速效氮肥,每株施尿素150-200克,其后再施有机肥和磷肥。 (四)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是芒果速生、早结果、丰产稳产,优质的关键措施之一。 1、幼树的整形修剪植后苗高80-100厘米开始整形。 (1)自然圆头形树冠整形定干苗高80-100厘米时摘心或短截,促进主干分枝。 ——培养主枝主干抽枝后,在50-70厘米处选留3-5条生势相当,位置适中的留作主枝,其余摘除。如生势差异大或位置不适当,可通过拉、压枝条或人工牵引予以纠正。主枝与树干夹角保持50-70度。 ——培养副主枝当主枝伸长60-70厘米时摘顶,促进其分枝。在50-60厘米处选留3条生势相近的分枝,其中两条留作副主枝,顶上一条留作主枝延续枝。待延续枝伸长50-60厘米时再留第二层副主枝;如法再留第三层和第四层副主枝。所留副主枝应与主枝同在一平面上,与主枝夹角应大于45度,避免枝条重叠或交叉。副主枝长度不宜超过主枝。 ——辅养枝及其处理由副主枝抽生的枝条可发展成枝组,也可发育成结果母枝,不宜剪除。对徒长性的强枝宜短截,促进分枝,以保持枝条的从属性;对扰乱树形的直立枝,交叉或重叠枝应予剪除。结果2-3年后,一些枝组生势变弱,或位置不适当,影响树冠通风透光者或逐步疏除。 在幼树整形修剪中,主要是培养骨干枝、尽量增加分枝级数,控制徒长枝,修剪位置不适当的枝条。在定植后2-3年内培养50-60条生长健壮而不徒长,位置适宜的末级枝梢,形成矮生,光照良好的圆头形树冠,为早结果打好基础。 (2)自然扇形树冠整形 ——选留主枝与副主枝主干截顶抽芽后,选留3个枝,其一作延续主干,另两条作第一层主枝,这两条主枝相对成一直线,各与行向成15度角。如角度不合,可通过人工牵引予以校正。待延续主干伸长后,距第一层主枝100-120厘米留第二层主枝,分枝方向与第一层呈斜十字形。以后整个树冠呈长圆或哑铃形。 ——副主枝及枝组的培养同圆头形树冠,为防结果后枝条下垂,初结果树在主干上缚一竹竿作结果后吊枝之用。 (3)结果树的剪修此时修剪以短剪和疏删为主。 A、花芽分化前修剪在海南于10月中下旬疏除过密枝、阴弱枝,病虫枝、交叉、重叠和徒长枝,增加树冠透光度,促进花芽分化。对生长过旺、多年不结果的植株可通过主枝环状剥皮、环割、扎铁丝及断根等抑制植株生长,促进花芽分化。 B、在第二次生理落果后(约3-4月)剪除影响果实发育的花梗与枝条,疏除畸形果,病虫果及过小的败育果,两个果粘在一起的易拈惹虫害,应去除一个,一穗果保留3-4个发育正常的果即可。对未结果或开花不结果的枝条可酌情短截,促进抽梢,培养来年的结果母枝,也可增加树冠的透光度。 C、采果后修剪这是重点修剪时期,采果后及时短截结果枝至该次梢的基部2-3节。如出现株间枝条交叉,可短截至不交叉为止。对树冠中的病虫枝、过密、交叉、重叠枝和阴弱枝予以疏除,对因多年结果而衰竭的枝条和徒长枝一般应予剪除,但如位置适宜,或树冠衰弱,也可短截更新,复壮树冠。 (4)老弱树更新复壮经10余年或几十年结果,或因失管和病虫害导致枝条衰老,结果少,产量低的植株,可进行重截更新复壮。方法是:在离主干60-80厘米处重截主枝,重新培养骨干枝和枝组。根系也进行相应的短截,促发新根。可在离树干2米左右挖深、宽各40-50厘米的环状沟,施入腐熟的厩肥或堆肥,诱发新根。截干时间以10月至次年3月为好。经更新的植株,在正常管理下2年后便能有较好的收成。 无论整形或修剪,都必须与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紧密结合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五)其他农业措施 1、套袋护果经验证明,收获前30-35天用白纸或旧报纸套包果实是培养优质果,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经套袋的果实不受果实蝇和吸果夜蛾为害,不受枝叶刮损果皮,保持果面鲜美。一张旧报纸可制6-8个袋,每公斤报纸可制袋140-160个。套袋前先喷药杀菌杀虫,套后用钉书钉封袋口即可。 2、应用生长调节剂保果或调节花期 (1)用多效唑调节结果期用多效唑(pp330)调节花期,可使收获期提前至四月。一般用量是每米树冠施15%的多效唑10克,土施结合喷药效果更佳。施后60-100天抽花蕾,连续2-3年有效。 (2)花前喷200ppm的乙烯利能促进花芽分化;在盛花期喷20ppm2.4-D;70ppm 赤霉素或30ppm萘乙酸均能提高座果率,增加产量。 (3)开花结果期喷叶面宝,叶面肥或磷酸二氢钾也认为有增产效果。 五、主要病虫害防治 (一)主要病害 1、芒果炭疽病为害嫩梢、花序和果实。湿度高时易发病,高温多雨季节尤甚,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选用抗病品种;?除杂草,清除病枝、病叶、病果;疏通树冠,增加透光度,减少病菌滋生条件。 (2)喷药防治常用的杀菌剂有1%波尔多液,40%多菌灵200倍液,25%代森锌40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在花蕾期每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小果期每月喷一次;抽梢期自萌芽开始每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 2、芒果白粉病多发生于开花结果期,为害花序和叶片。防病方法:(1)在抽蕾和开花稔实期喷320筛目的硫横粉,每亩0.5-1公斤。但高温时不宜喷施,以防药害。(2)喷70%甲基托布津300-500倍液。(3)喷20%粉锈灵1500倍或45%超微粒胶体硫250-500倍液,每20天喷一次。此外还可用0.025-0.125%硝螨特,40%灭病威胶悬剂,400-600倍液或0.3-0.4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每10-15天喷一次,连续2-3次。 3、流胶枝枯病为害枝条,引起流胶,皮层坏死和枯枝。防治方法:用刀削开病部,涂上10%波尔多浆保护;苗期发病可拔除病株,集中烧毁,并喷1%波尔多,或40%多菌灵2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保护,每10天一次,连续2-3次。 此外还有细菌性黑斑病和芒果灰斑病。 (二)主要虫害 1、芒果横纹尾夜蛾俗称梢螟或钻心虫。其幼虫蛀食,嫩梢及花序,影响植株生长和产量。防治方法:(1)每年冬前清园,并在树皮缝隙、残桩腐木及土表搜索虫蛹;平时也可在树干上捆缚稻草或木糖,引旅幼虫化蛹,8-10天搜捕一次,消灭虫蛹。(2)化学防治:在嫩梢或花序露出1-3厘米即喷杀虫剂防治,每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常用的药剂有?90%敌百虫、50%速灭松或20%杀虫畏800倍液;?40%乐果或氧化乐果800-1000倍液;?50%稻丰散200倍液。用杀螟松、敌敌畏、磷胺或灭百可等可有效。 2、芒果扁喙叶蝉又称芒果短头叶蝉,为害花序和幼果,导致落花落果而歉收,并诱发煤烟病,也有害芽、嫩梢和叶片。当田间有叶蝉活动时即需喷药防治。主要药剂有(1)50%叶蝉散,50%杀螟松乳油,50%稻丰散,25%亚胺硫磷,50%杀螟腈或50%马拉硫磷等 1000-1500倍液;(2)20%速灭杀丁2000倍液;(3)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或15%残杀威乳油500-800倍液;(4)20%害扑威或20%速灭威600-1000倍液;(5)10%高效灭百可4000-6000倍液;(6)40%乐果和80%敌敌畏乳油各800倍混合液。 3、柑桔小实蝇和吸果夜蛾为害将成熟的果实,导致采前落果而减产。采前30-35天果实套袋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其次是在果实发育后期每隔10天喷90%敌百虫或除虫菌800倍液,但采前15天应停止喷药。 此外还有芒果脊胸天牛,芒果瘿蚊,切叶象甲,蚜虫和介壳虫等。 编者按:大地涵藏万物,孕育生命,被誉为人类的母亲。但是,近年来,伴随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地不断遭到各种污染的伤害。仅仅因土壤污染防治不足、环境监管乏力,导致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就频频发生,2008年以来,全国已发生百余起重大污染事故。目前我国大地污染现状严峻,成因十分复杂,形成令人扼腕的“大地之殇”。《经济参考报》以此为主,探寻大地污染背后所触及的我国农业、工业、城市化进程中关于生存与发展的一系列深层矛盾与两难抉择,并以“大地之殇”系列报道的形式在“深度”版推出,敬请关注。 大地之殇一?黑土地之悲 占全国粮食总产五分之一的东北黑土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一个并不为多数人了解的严峻事实是,支撑粮食产量的黑土层却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减少了50%,并在继续变薄,几百年才形成一厘米的黑土层正以每年近一厘米的速度消失。照此速度,部分黑土层或将在几十年后消失殆尽,东北这一中国最大粮仓的产能也将遭受无法挽回的损失。 ?记者 孙彬 管建涛 连振祥 吉哲鹏 娄辰 李松 南京 哈尔滨 兰州 昆明 济南 重庆报道 毒土:GDP至上的恶果 当前,我国土壤污染出现了有毒化工和重金属污染由工业向农业转移、由城区向农村转移、由地表向地下转移、由上游向下游转移、由水土污染向食品链转移的趋势,逐步积累的污染正在演变成污染事故的频繁爆发。 日益加剧的污染趋势可能还要持续30年 “目前,我国土壤污染呈日趋加剧的态势,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多年来,中国土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张维理教授一直关注我国土壤污染问题“我国土壤污染呈现一种十分复杂的特点,呈现新老污染物并存、无机有机污染混合的局面。” “现在我国土壤污染比各国都要严重,日益加剧的污染趋势可能还要持续30年。”中国土 壤学专家,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潘根兴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这些污染包括随经济发展日益普遍的重金属污染、以点状为主的化工污染、塑料电子废弃物污染及农业污染等。 国土资源部统计表明,目前全国耕种土地面积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属污染。环保部南京环科所研究员单艳红说,华南部分城市约有一半的耕地遭受镉、砷、汞等有毒重金属和石油类有机物污染;长三角有的城市连片的农田受多种重金属污染,致使10%的土壤基本丧失生产力,成为“毒土”。 农药化肥污染同样严重。张维理说,我国农药使用量达130万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黑龙江农业监测站杜桂德站长说:“目前,农药和化肥的实际利用率不到30%,其余70%以上都污染环境了。”云南农业大学测算,每年大量使用的农药仅有0.1%左右可以作用于目标病虫,99.9%的农药则进入生态系统,造成大量土壤重金属、激素的有机污染。 “不仅污染加重,而且还在转移扩散。”潘根兴说,当前,我国土壤污染还出现了有毒化工和重金属污染由工业向农业转移、由城区向农村转移、由地表向地下转移、由上游向下游转移、由水土污染向食品链转移的趋势,逐步积累的污染正在演变成污染事故的频繁爆发。 2008年以来,全国已发生百余起重大污染事故,包括砷、镉、铅等重金属污染事故达30多起。其中浏阳镉污染事件不仅污染了厂区周边的农田和林地,还造成2人死亡,500余人镉超标。 频繁爆发的污染事故损失惨重,不仅增加了环境保护治理成本,也使社会稳定成本大增,而土壤污染修复所需的费用更是天价。常州农药厂土壤修复需2亿元,无锡胡埭电镀厂重金属铬污染修复费用890万元,苏州化工厂需数亿至数十亿元。 每年因土壤污染致粮食减产100亿公斤 污染的加剧导致土壤中的有益菌大量减少,土壤质量下降,自净能力减弱,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出现环境报复风险。 潘根兴教授说“许多土壤污染地区已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没有外来的治理干预,千百年后土壤也无法自净,有的地块永远都无法自净,甚至出现环境报复。” 一是生态关系失衡,引起生态环境恶化。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在长江三角洲等地调查的主要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率高达16%以上,致使稻田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系统稳定性不断降低。 “吃土吐土,净化土壤,作为土壤的„义工?,蚯蚓的存在是土壤重要的环境指标,对土壤具有重大意义。”令潘根兴教授忧心的是,现在,土壤中的蚯蚓、土鳖及各种有益菌等大量消失,农作物害虫的天敌青蛙的数量大减,自然生态面临危机。 云南农业大学副教授周江鸿等人在湖北、安徽等地的农田里发现,杀虫剂的使用对稻田节肢动物物种有损害作用,使得稻田天敌和害虫的平衡关系被打破。 二是土壤质量下降,使农作物减产降质。 重金属污染的增加,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板结,导致农产品产量与品质下降。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陈志群认为,由于农药、化肥和工业导致的土壤污染,我国粮食每年因此减产100亿公斤。 环保部门估算,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高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三是重金属病开始出现,人们身体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汞、镉、铅、铬、砷五种重金属被称为重金属的“五毒”,对人有致命的危害。苏州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杨积德说“这些污染严重影响儿童发育,使人致病、致癌,危及人体生命健康。”上世纪70年代,日本曾出现“痛痛病”,是镉对人类生活环境的污染而引起的,影响面很广,受害者众多,所以被公认为是“公害病”。 潘根兴教授在全国各地市场上进行的调查也显示,约有10%的大米存在重金属镉超标。他说:“这些镉米对自产自食的农民来说无疑是致命的风险。”令人担忧的是,一些“痛痛病”初期症状已开始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出现“土壤污染导致的疾病将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最终危害中华民族的子孙未来。” “宁愿毒死也要GDP”,产业模式亟待反思 土壤污染如隐形“杀手”,难以察觉却可能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特别是重金属在蔬菜、粮食中的累积,将处于食物链顶端的人类置于危险境地,甚至产生环境报复。“土壤污染的加剧原因有天灾,但更多是人祸,不科学的发展是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潘根兴认为,土壤污染主要一来自矿山采冶、工业“三废”、污灌、固废堆放等,基本上都属于人为因素,表明近年来的产业发展模式亟待反思。 当前,令人忧心的是各地以追求G D P为核心的政绩观,不科学的产业发展模式和大量违法排污、超量排污。记者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地方发展心切,抱着“宁愿毒死也要G D P”的心态,有意无意地忽视环境保护,导致“引进企业就是引进污染,发展经济就是破坏环境”的恶果。 面对企业违法排污,一些地方政府成为企业的保护伞,通过变通政策打擦边球,甚至开绿灯,最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保护环境不被污染,是各级政府的法定职责。污染事件暴露了各地环保意识薄弱,政府监督缺失,是整个社会的耻辱。 “不断发生的污染事件告诉人们,缺乏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与呵护,对公共利益和公众生命漠不关心,暴露出企业环境意识薄弱和地方政府责任缺失。”江苏省小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委党校教授冯治指出,必须反思高歌猛进的产业发展模式,真正落实转变发展方式的政策,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黑土层流失 危及中国最大粮仓 黑土层变薄,是指黑土地的有效耕层变薄,直接导致支撑粮食产能的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肥力下降。然而,农业科技进步和高产作物增加作用下的粮食增产,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黑土层日渐变薄、耕地质量下降的严峻现实,导致农民和相关部门放松对耕地质量的保护。有关专家建议,应尽早完善耕地质量建设法规,扩大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用最小代价守住我国最大“粮仓”的产粮之本。 “一两黑土换二两油”的日子再不会有了 “以前挖两锹深还是黑土,现在一锹后就基本看不到了。”黑龙江省依兰县三道岗镇三道岗村农民程先粟从自己地里抓起一把黑土,“你瞅瞅,黑土都不太„黑?了,„一两黑土换二两油?的日子再也不会有了。” 作为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东北黑土区总面积约3523.3万公顷,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粮食年产量约占全国五分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玉米、粳稻等商品粮供应地,粮食商品量、调出量均居全国首位。 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农业大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等院所专家联合调研形成的“东北黑土资源利用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指出,东北黑土地初垦时黑土厚度一般在60至80厘米,开垦20年的黑土层则减至60至70厘米,开垦70至80年的黑土层只剩下20至30厘米。 “建国初期,黑龙江省黑土层大都一米多厚,现在找半米深的都难了,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只剩下表皮薄薄一层,颜色也由黑变黄。”黑龙江省土肥管理站站长胡瑞轩有些感慨,形成1厘米的熟化黑土层大约需要50年,半米就得上千年,而现在东北黑土区平均每年流失0.3至1厘米的黑土层。有专家担心,“如果不及早治理,部分黑土层或将在几十年后消失殆尽。” “黑土层变薄,就是指黑土地的有效耕层变薄,直接导致支撑粮食产能的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肥力下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韩晓增断言,这势必影响我国粮食安全。 黑龙江省土肥管理站对肇东、讷河等县市区的耕地检测显示,从1982年第二次土壤普查到2007年的25年间,耕地土壤有机质已相对下降两成,严重地区下降六成。 地越来越没劲儿,想增产就得大量用化肥。最近几年,45岁的张艳峰感觉自家水稻田患上了“化肥依赖症”。老张是吉林省前郭县平凤乡黑岗子村农民,“10年前一亩水稻就用60多斤肥,如今已经翻番到120斤了,不施肥就得减产一半”。老张还有些担心,现在能靠化肥增产,这地要是越来越没劲儿,以后可能化肥也无能为力了。 据了解,吉林省位于东北黑土区中部“十一五”期间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840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600多平方公里,但黑土地水土流失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全省仍有3.15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亟须治理。 “几年后就不是自己的地了,谁还愿意投入保护,”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粮食主产区了解到,当地一些土地已连 续十几年种玉米、水稻等同一种作物,吸收养分单一,加上盲目施肥普遍,土壤养分失衡加剧。由于土地分散,不少农民常年使用小型农机具耕作,耕层越来越浅板结严重“晴天硬邦邦,雨天不渗汤”就是真实写照。 由于高产作物面积增加、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完善,特别是化肥使用量大增等因素支撑,在黑土层日渐变薄的同时,东北黑土区粮食产量仍然稳中有升。但专家指出,恰恰是粮食增产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黑土层变薄、耕地质量下降的严峻现实,这反倒容易导致农民和有关部门放松对耕地质量的保护。东北部分黑土区在发展粮食生产过程中已透支耕地产出能力,黑土层变薄的风险性被粮食增产淡化,严重性正在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合谋”影响下加剧。 “最重要的是耕地质量保护法规不完善,作为耕地使用主体的农民缺乏保护耕地质量的主动性。”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土壤学会副理事长张维理一语道破黑土质量下降的玄机,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农村耕地转化为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耕地管理单元变小,使用权变更频繁,农民保护耕地积极性不足“种几年后就不是自己的地了,谁还愿意投入保护,” “技术层面上也落后,没有有效的监测体系就无法及时发现耕地质量变化的最新情况,不能制定准确的修复。”张维理认为,耕地质量测试指标和方法陈旧,比如我国对地力的评价通常采用土壤有机质含量,但实际测定的却是有机物质全量,而不是活性有机质,这样的测试结果根本无法准确反映耕地地力和土壤演变。 此外,地方在建设桥梁、道路时会占用优质的黑土农田,补回来的却多是相对贫瘠的土地,“这就不仅是黑土层流失问题,占一亩就少一亩。”即便新增土地具备改造成黑土地的条件,还需要大量人力、物力。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土地开法整理处处长任百会说,耕地占补平衡中对新增土地的整理费用每亩在10万元左右。
/
本文档为【芒果栽培技术】,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