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设计]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嗡嘛呢叭咪吽

2017-11-15 19页 doc 38KB 53阅读

用户头像

is_321575

暂无简介

举报
[设计]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嗡嘛呢叭咪吽[设计]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嗡嘛呢叭咪吽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个字便是儒学乃至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古文《尚书?大禹谟》中有所记载,《荀子?解蔽篇》中也有类似的引注,称:“《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傲。’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据传,这十六个字源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当尧把帝位传给舜以及舜把帝位传给禹的时候,所托付的是天下与百姓的重任,是华夏文明的火种;而谆谆嘱咐代代相传的便是以“心”为主题的这十六个汉字。可见其中寓意深刻,意义非凡。 一人心惟危 “人心惟危”可以有多...
[设计]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嗡嘛呢叭咪吽
[]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嗡嘛呢叭咪吽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个字便是儒学乃至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古文《尚书?大禹谟》中有所记载,《荀子?解蔽篇》中也有类似的引注,称:“《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傲。’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据传,这十六个字源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当尧把帝位传给舜以及舜把帝位传给禹的时候,所托付的是天下与百姓的重任,是华夏文明的火种;而谆谆嘱咐代代相传的便是以“心”为主的这十六个汉字。可见其中寓意深刻,意义非凡。 一人心惟危 “人心惟危”可以有多种理解与解释,至少可从以下三方面来体会其内涵。首先,“危”之古字形(小彖),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是腿骨节形状,寓意临高而危,包含有危险的意思。李?先生曾有这样的分析:“人之病疼各别,或在声色,或在货利,或在名高,一切胜心、妒心、悭心、吝心、人我心、是非心,种种受病,不一而足。”(《二曲集》,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2页)如是可以反映出人心之凶险。 其次,“危”宇包含着“危机”的意思,作为对危机的理解,其中有危险,同时具有机会。禅门有言:“生死事大,异常迅速。”人之生命有限,若是不能在有生之年体会与觉悟生命的意义,那么确实是一种莫大的危机;但若是能够视透这种危机,一旦明了了生死,那么自是危中的机会了。印度诗人泰戈尔曾经在其诗中表达愿望:让我死了再死,来体会这生的意义。美国心理学家埃利希?弗洛姆也曾有同样的感叹:让我生了再生,来参悟这生死不解之谜。类似的表白很能使人联想到一种绝地逢生的意境,也算是一种对“人心之危”的理解吧。 再者,汉字的“危”亦包含着一种”危惧”,如“人人自危”之说。《诗经?小?》有:“战战兢兢,如临探渊,如履薄冰”;老子在其《道德经?十五章》形容古之善为道者时称其为:“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实际上,危惧中包含着一种警戒,如乾卦之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朱熹注曰:(乾之九三)“重刚不中,居下之上,乃危地也。”然而,君子占之,能忧惧如是,则虽处危地而无咎也。 二道心惟微 “道心”乃天地自然之心,可译为英文的the heart of nature。《易经?复卦?彖》中有言,“复,其见天地之心乎”。观复之卦象,朱熹曾感叹:积阴之下一阳复生,天地生物之心几于灭息,而至此乃复可见。朱熹评论说:“在人则为静极而动,恶极而善,本心几息而复见之端也。”对此,邵子有诗为证:“冬至于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玄酒味方淡,太音声正希。此言如不信,更请问包羲。”(朱熹注《周易》,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70页)程颐亦有类似的评论:“一阳复于下,乃天地自然之心也。先儒皆以静为见天地之心,盖不知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非知道者孰能识之。”(《周易折中?卷九?彖上传》) 道心之微妙,也可从《道德经》中得以引证:“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中有信。”(《道德经 ?二十一章》)道之玄妙,也衬托出道心之微妙。于是,这里就有了“以心观心”的妙用,以达到心性融合惟精惟一的境地。 《大学》作为后代儒学入门经典,开宗明义儒家思想的三种基本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实际上,“明明德”也即阐发微妙灵明的本心;得道之心本与万物融为一体,彼此不分你我,这也就是“亲民”的内涵;道心本来自善,而不自有其善,也便是“止至善”。 对于“道心惟微”的体验,李?先生还曾有这样一番精妙的描述与发挥:“胸次悠然,一味养虚,以心观心,务使一念不生。久之,自虚室生白,天趣流盎,彻首彻尾,涣然莹然,性如朗月,心若澄水,身体轻松,浑是虚灵。秦镜朗月,不足以喻其明;江汉秋阳,不足以拟其皓。行且微尘六合,瞬息千古(区区语言文字,曾何足云。即有时不得不言,或见之语言文字,则流于既溢,发于自然;不烦苦思,不费安排,言言天机,字字性灵,融透爽快,人已咸惬矣。”(《二曲集》中华书局 1993年版:第145页)以心观心,心性统一,犹如无极而太极,阴阳乾坤之变化,也便是这“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的意境与内涵了。 三“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十六字心传”,实际是儒学之精髓所在,《中庸》之核心与纲领。子程子有言:“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此乃对十六宇心传之“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精辟注解,由此演变出《中庸》之孔门儒学传授心法。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诚然,率性必为率天地自然之性,也即“惟精惟一’’的写照。陆九渊注解这“十六字心传”的时候,也强调了心性的统一,而不是偏执于二心之区分:“心一也,自人而言,则曰惟危;自道而言,则曰惟微。罔念作狂,克念作圣,非危乎,无声无臭,无形无体,非微乎,”(《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396页)王阳明回答其学生关于“惟精惟一”的提问的时候,曾回答说:“„„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者,皆所以为惟精而求惟一也。”(《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13页) 于是,《中庸》有言,“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便为“允执厥中”,便是要把握这独一无二之真心,体悟这天人合一的境界。诚如《中庸》之描述:“喜怒衰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易经?复卦》之一阳,亦有惟精惟一之意象。李光地对此曾有案语:“天地之心”,在人则为道心也。道心甚微,故曰“《复》,小而辨于物。”惟精以察之,惟一以守之,则道心流行,而微者著矣。颜子“有不善未尝不知”,是其精也。“知之未尝复行”,是其一也。“惟精惟一者,所以执中而已矣。”《复卦》六爻之中,三则“频复”而“厉”者,所谓人心危而难安也。四之“中行”而“独”者。所谓道心微而难著也。然皆能自求其心者也。李光地断言:“尧舜相传之心学,皆于《复》卦见之。”(《周易折中?卷九?彖上传》) 当代的心理学就人本身的心理现象区分出意识和潜意识,以及自我(Ego)与自性(Self)。意识以及意识性的自我,正如这十六字心传中所描述的人心之惟危;而潜意识包含着集体无意识的内睿,涉及到本性自然的“原型”,接近于道心之惟微。 “恕”之惟精惟一 《论语?里仁》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惟。”子出。门人问:“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 ?卫灵公》中亦有类似的子贡与孔子的对话: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若是一个“恕”字可以贯穿整个儒学之教义,可见其意义之非凡。恕字中包含着“如同一心”的意蕴,在此可从这个“恕”字领略孔子儒学之心的传统。 王弼曾经这样来解释儒道之忠恕:“忠者,情之尽也;恕者,反情以同物者也。未有反诸其身而不得物之情,未有能全其恕而不尽理之极电。能尽理极,则无物不统。极不可二,故谓之一也。推身统物,穷类适尽,一言而可终身行者,其惟恕也。”(王弼《周易注》)看汉字“恕”的构成,乃包含了“如心”之寓意;如同一心,如同本心。正所谓“惟精惟一”、“天人合一”。孔子所表达的“恕”,实乃十六字心传”的精义。 孔子所强调的恕字内涵体现了尧舜禹十六字心传的传承。以“十六字心传”为背景,我们便能理解孔子为什么强调“吾道一以贯之”,“恕”之一言可以终身而行之。因为其中包含着文化的精髓,传递着文明的精神。恕之如同一心,同时也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与准则以及身心与心性的统一与和谐。 《说文解字》中把“恕”注为仁,孟子也曾明析“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尽心上》)而仁字包含着为亲情,为亲人,为爱人。《韩非子?解老》中注为“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孔子答子贡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正是表达仁之爱人的内涵。因而,汉语中的恕人便为仁爱之心;恕直为宽仁正直。 《中庸章句》中指出:“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其中,朱熹对于“忠恕”的注解颇具有心理分析的意味:“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忠恕之事也。„„张子所谓‘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是也。”(《四书集注?中庸章句》)恕也曾被发挥为忖度,古书常把以心度物,或以己度人谓之恕;《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中有“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的论断。但忠恕之恕为将心比心,以诚心而待人,如同《诗经?小雅》中之“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孟子曾经断言:“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告子上》)、进而发挥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尽心上》)、“学问之道无他, (《告子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大学》之精义,求其放心而已矣。” “格”、“致”、“诚”、 “修”,要在一心;《中庸》之关键在于戒慎恐惧,在于“率性”、“尽性”,皆需用心。于是,仍是一个“心”,传递着儒家的精神,维系着儒学的根基。 读书人存圣人于心中,治世修身,开天下太平,荡荡浩然。修道人存道祖于心中,开天辟地,演化万物,至大无穷。修佛人存佛陀于心中,明白真如,本来面目,万世刹那颠倒迷离,不能动其本心。 三教法门,同出一源 天地宇宙,一切种种,皆可改变,唯有过去,不可改变,本心真如,当如过去,无论万劫千灾,都不改变分毫,任何种种神通,都不能改变过去已发生的事情,也无法改变我的本性真如。神魂如过去,不可改变,不可动摇,不可消灭,不可逆转 在中国藏区路途和行旅中.可以看见的最多的文字(当然是藏文,咒文:嗡(ong)嘛(ma)呢(ni)叭(bei)咪(mei)吽(hong)),他代表观音(四臂观音)关闭六道之门,使众生从痛苦中解脱,往生清净极乐净土的纯佛教理念。“六字真言”是观世音的名号,见于佛陀语录《佛说庄严宝箧经》和《华严经陀罗尼》、《六字真言经》等。 中国人对观世音菩萨的信仰由来已久,认定他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尊者,因此自古以来持诵观世音菩萨圣号者众多。现代有更多的人因缘福报具足听闻到观世音菩萨的心咒,,「嗡嘛呢叭咪吽」六字大明咒。 这六个字称作:六字真言又名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呗咪吽)像征一切诸佛菩萨的慈悲和加持,特别祈诸观世音的加持,因此在藏民心中有着无可比拟的神圣感,观世音菩萨深深关爱众生。藏文“六字真言”是梵文的转写,开头的嗡(aum)是代表众佛“身密”的种字,是多数密咒共有的前置词,也称“持宝”字。结尾的吽(hum)是代表众佛“意密”的种字,共有五个部分组成此字,象征“五种佛智”。中间嘛呢(mani)叭咪(b “宝莲”。这两个词是并列的观音名号。的意思edmei)是“珍宝”、“莲花”或 是:“具足佛身、佛智的观世音观照~”。 六字真言定为观世音菩萨的明咒,“唵”表示佛部心,念此字时要身、语、意相应,与佛成为一体。“嘛呢”二字是梵文,是如意宝的意思,表示宝部心,又叫“聚宝”。“叭咪”二字是莲花的意思,表示莲花部心,比喻佛法像莲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永远纯洁。“哞”字表示金刚部心,是祈愿成就的意思,必须依靠佛的力量,才能得到正果,成就一切,普渡众生,最后达到佛的境界。 佛教中的六字明咒的代表功德 (一) 嗡,,皈依三宝 嘛呢,,如意宝球 叭弥,,莲花开敷 吽,,圆满成就 (二) 嗡,,白光 嘛呢,,消灾吉祥 叭弥,,清净无畏 吽,,雷声施无畏 (三) 嗡,,皈命 嘛呢,,如意宝珠 叭弥,,莲花开敷 吽,,三身、三学。 (四) 嗡,,法报化三身 嘛呢,,消灾吉祥 叭弥,,清净吉祥 吽,,雷吼施无畏 (五) 嗡,,生起 嘛,,智寂;谓以智冥理(智理一如) 呢,,寂灭无生 叭,,光明圆觉;谓以慧断障成大圆觉 弥,,出生 吽,,拥护 (六) 嗡,,离障 嘛呢,,离垢;是如意宝珠,光净无染,能增长功德,无不如愿成就。 叭,,满愿具足,是全开莲花;观音菩萨感应道交如莲花开敷,圆满具足。 弥,,除灾降伏 吽,,光明圆满;谓以慧断障成大圆觉 又:嗡,,佛部 嘛呢,,宝部 叭弥,,莲花部 吽,,金刚部 全体合起是为羯摩部,亦即是事业部:观自在菩萨微妙心印也。 (七) 嗡,,心光圆满 嘛呢,,如意宝珠 叭弥,,莲花清净无垢 吽,,施愿吼、三施无畏 (八) 嗡,,智慧圆融 嘛呢,,无垢无畏 叭弥,,一尘不染 吽,,灾难化吉祥 (九) 嗡,,慧光普照 嘛呢,,无着无碍 叭弥,,心空万法空 吽,,檀那波罗密即布施波罗密 (十) 嗡,,以智慧光断除烦恼障 嘛呢,,如意吉祥 叭弥,,心净则佛土净 偈云:一念心清净,处处莲花开,一花一净土,一土一如来。 吽,,福缘善庆 (十一) 嗡,,普安文佛 嘛,,甘露王菩萨 呢,,定光王菩萨 叭,,自在王菩萨 弥,,无量寿菩萨 吽,,大力尊菩萨 以上诸王菩萨乃是阿昙佛化身,而阿昙佛即是普安文佛所化也。 (十二) 嗡,,表天道脱离轮回之苦 嘛,,表阿修罗道脱离斗争之惨 呢,,表人道脱离贪嗔痴慢妒五毒 叭,,表畜生道脱离屠杀之痛 弥,,表饿鬼道脱离饥渴之灾 吽,,表地狱道脱离血冰刀火之灾 摧碎七情六欲,得断六道轮回,故云六字大明咒之功德宝无量无边也。 (十三) 嗡,,能闭塞流转天道之途;念持此字,临命终时,中阴身不得生天道。 嘛,,能闭塞修罗道,使灵魂不得入;观音菩萨将六道闭塞,只余菩提道。 呢,,能闭塞人道,使离再生人道苦;即将十道中九道(天、人、修罗、地狱、 饿鬼、畜生、声闻、缘觉、菩萨)悉皆闭塞,而余佛道。 叭,,能免畜生道轮回之劫 弥,,能脱离沉沦饿鬼道之惨痛。 吽,,能生死轮回而不堕落地狱 (十四) 嗡,,表天道之白色 嘛,,表修罗道之青色 呢,,表人道之黄色 叭,,表畜生道之绿色 弥,,表饿鬼道之红色 吽,,表地狱道之黑色 (十五) 表法有二:1.以六凡;2.四圣 1、 以六轮回,,六凡而言: 嗡,,表天道 嘛,,表修罗道 呢,,表人道 叭,,表畜生道 弥,,表饿鬼道 吽,,表地狱道 六字大明咒能断除轮回,出三界,证圣果,此六凡之表法也。 2、 以地位而言:嗡,,由菩提心发,初入十信位,由是上进。 嘛,,入十住位 呢,,入十行位 叭,,入十回向位 弥,,入十地位 吽,,入金刚乘大觉位 是以念持六字大明咒,能超越十地,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此四圣之表法也。 (十六)念诵观想初机成就之后,再修止观。 嗡,,成白色 嘛,,成红色 呢,,成黄色 叭,,成绿色 弥,,成蓝色 吽,,成黑色 观音号称“莲花”和“持莲大师”,其意有三:,(观音属事部“莲花种”主佛;,(手持白莲象征“空慧”。大乘佛教认为超脱尘凡、成就佛果的不二法门是“觉空智慧”,这种智慧如同驱除心中阴暗、承受阳光、展现丰姿的莲花一样,故将成佛称“心莲开放”。观音手持“珍宝”和“莲花”,象征大悲心和空慧具足(见达赖经师赤江大师《六字名咒疏》)。,(莲花象征“出泥不染”、“超尘脱俗”的高尚品格。观音利众慈悲心号称第一,故以“莲花”为名。雪域藏地,佛经称“观音教化”之地,吐蕃松赞干布号称“观音化身”,西藏古王宫称“布达拉”就取观音佛国“普陀”之名,历代达赖喇嘛号称“观音化身”,故在藏语中称“巴格尔强瓦”,意思是“持白莲”。因此在藏传佛教中普及率最高的佛号算“六字真言”。藏族男女老少无人不知“六字真言”,对“六字真言”的研究在藏传佛教中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 音心咒的功德和加持力都非常非常的大,它包含了三藏十二部一切显密经典的内容,也是三藏十二部一切显密经典的精髓,我们如理如法地念诵观音心咒,也就等于念诵所有的经典了。所有的上师三宝的加持力、一切法的本性的能量都凝聚在观音心咒里,所以它有很大的功德、很强的加持力和广大圆满的含义。这几天你们念得很认真,修得也很精进。 下面我简单地说说“嗡嘛呢呗咪吽”这六个字的含义。 “嗡”有很多方面的意义,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皈依。“嘛呢”是随意变化的如意宝珠,这是用来比喻我们的本性。万事万物一切法都是它的幻化,我们回归本初、见到本性的时候,它就会随意变化。什么叫随意变化,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想要什么就能有什么,这个时候才有心想事成,一切都会吉祥圆满。 “呗咪”是红莲花,用来比喻人的本性清净无染。我们的本性就是心性,像红莲花一样,它生长于淤泥之中,但是不受染污,无论泥如何脏乱,也不能改变莲花的洁净和清丽。我们的本性能变幻出一切法,轮回也好,涅盘也好,凡夫也好,佛也好,都是它变的,但是它的本体是无相无尘的,没有任何的分别和不净的染污。 “吽”也有很多方面的意义,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迅速显现、达到目的、摧毁障碍,主要是摧毁一切障碍。迅速显现本来觉悟的这些功德,早日达到最终的目的地。 这六个字的意义是,“皈依观世音菩萨,愿我通过您的大加持力,使我本具与您同样的清净无染,随意变现的自性功德迅速显现,随意达到我愿达到的目的。”这是简单的理解,详细的说起来,三藏十二部一切显密经典的内容都包含在这六个字里,那就特别广大了。 我们为什么讲这些呢,明理也很重要,如果什么也不明白还修、还练,就叫盲修瞎练。信心是从哪里来的,信心是从明理中来的,明理了才能有信心。在上师的引导下闻思修才能解脱、才能成佛。 在学佛修行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境界,会遇到很多的障碍,我以前也给大家讲过,你真正入门、真正进入修道以后,你会有很多感应、征象和梦境,也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但是都不要在乎、不要执着,这都很正常。 如果出现了各种不好的境界和感觉,也不要动心,如果做不到不动心,也不要害怕,只要祈请上师三宝加持,相信上师三宝的加持,不会有事的。有的时候会出现好的感应、征象和梦境,这不是解脱、成佛,也没有什么可高兴的,不要生起欢喜心,也不要动心。如果做不到、心动了,也没有关系,要观无常和空性,没有真相,一切都是假的,很快就没有事了。 各种好的境界和不好的境界都不要执着。如果执着了,无论好坏都会伤害你,都是你的违缘;如果不执着,无论好坏都不会伤害你,都是你的助缘。心一定要安住,把心管好。 以前很多人根本没有进入佛门、没有走进修道,也不知道该怎么学、怎么修。现在都知道怎么修了,在修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征象、梦境和感觉,有的人高兴、有的人害怕,这都是执着,都是障碍,如果不执着,一切都会过去的。“以前我没有这样,现在怎么了,”以前肯定没有,因为以前根本没有修,所以遇不到修行过程中的情况,现在你有修行了,肯定会遇到修行过程中的境界和情况,但是不要当真。如果当真了,把这个当好事,就不继续修了。如果遇到不好的,就害怕了,然后也不敢修了。这不都是障碍么, 如果我们要到一个地方,你已经出发了,在路上肯定会遇到不同的境界,如果遇到好的,你觉得这里太好了,就停留在这里,你永远也无法到达最终的目的地。在修行的过程中也是一样,有的时候会遇到特别舒服的境界,有神通、神变等功德,你觉得这特别好,就放不下了,执着这个境界,那你肯定会停留在这里,不继续向上修行了,这是不允许的。一定要放下、向前走,不要执着这些。 如果我们在路上遇见不好的境界,比如要钻洞,你害怕钻洞,你就永远不能到达目的地。在修行中也一样会遇到不好的境界,那个时候你同样不能害怕,否则也不能到达目的地。那些不好的境界,也不要当真,它们都是自心的显现,都是虚空的,都是假的、无常的,别害怕。实在不行就祈请上师三宝。 不要停留、不要回头~如果你停下了、不敢走,就完了。不会有事的,别害怕。越担心越有事,越害怕越有事,但是人就是担心、害怕,你彻底放下了就不会有事的。有的时候自己感觉特别好,心完全静下来了,完全放下了一切,完全进入状态了,这时心也不累,身也特别轻松,坐好几个小时都没有问题,腿也不麻,一瞬间就过去了。如果心静不下来的时候,一个小时也会觉得很长,腿也麻,身体也难受,痛苦得不得了。你要知道,这个时候你的心肯定没有投入,没有进入状态。“我今天怎么了,”还用问吗,你做的不好、念的不好啊~把心态调一调就好了。 我们的修行已经有方向、有目标了,一定要朝这个方向走,一定要达到目标,不能停止。什么是解脱,什么是成佛,看见佛了、看见菩萨了、看见光了,有各种好的征象和梦境,我们现在正修观音,有的人还看见观音菩萨了,这也是好事,但是不能执着这些,这不等于解 脱,也不等于成就。任何时候都不起烦恼、没有痛苦的时候才是解脱、才是成就,之前什么也不是。你最清楚自己,你还有烦恼、还有习气、还有痛苦、还难受、还那么昏沉,这肯定不行,还要向前走。 真正修行了,有的时候身体上不舒服,在家庭上也有坎坷,然后觉得自己是不是生病了,是不是着魔了,都不是~你真学佛了、真有修行了会有这些情况,这不是生病,是去病;这不是着魔,是去魔。你真正消业、去魔的时候在身体上、心里上都会有反应的,不要害怕,不用担心,继续修,坚持下去,一定会成功。这都是好事,不是坏事,这都是自己的心,你害怕就不行了,但是很多人都没有智慧,不会分辨。 不管遇到什么境界都不能执着,不要在乎。遇到顺境的时候高兴的不得了,遇到逆境的时候伤心的不得了,不要这样,这都是暂时的,一切都会过去的,都会变,没有什么可靠的、恒常的。什么叫不动心,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听不见、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闻不到、什么也想不到,这不叫不动心,也不叫成就,这叫傻子~明明了了,都能听得见,都能看得见,都能闻得到,都能想得到,但是都不在乎、不执着、不当真,知道这都是假的,都会变。不执着就没有烦恼,没有烦恼就没有痛苦。遇见顺境也不执着顺境、不欢喜,遇见逆境也不执着逆境,不痛苦,这才是如如不动的心,这才能解脱、才能成佛。 一切都会过去,别害怕。人都会害怕,担心身体、担心家庭、担心工作,越担心越有事,不担心不会有事。但是从心里放下很难,人都一样,不肯放下。我们很多人都已经走上解脱的路了,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境界和现象,但是不会有事的,一定要相信上师三宝的加持,一切放下,一切都会好的,一切都会过去的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诸天生死,枯荣一幕;年华转瞬,雨打飘萍;情深不寿,慧极必伤;众生芸芸,浮生若大梦,人世几春秋, “诸天生死”,依旧是掌握诸天的神王;“枯荣一幕”浑身的气质一变,好像成了大贤者,大学问家。满腹经纶;“年华转瞬,雨打飘萍”气质就好像是一个多愁善感的诗人;“情深不寿,慧极必伤”的时候,气质再变~就好像是个陷入了深情之中的痴情种子,浓情到极点。最后,“浮生若大梦,人世几春秋”的时候,又变成了个从深情之中拔出来的“大觉悟者”。 在眨眼之间,洪玄机的气质转变得如此之快,从神王到贤者,再到“诗人”再到“痴情种子”最后到“大觉悟者。谁也不知道哪一个才是真实的他,每一个气质都是那么的真实,每一个都是他的本性真如。 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作于1949年4月。全诗是这样的: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句话原本出自李贺的诗《金铜仙人辞汉歌》,原文是: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后来被毛泽东用了,变成: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很多人就以为是毛泽东写的了。 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话在古代就早已闻名,很多文人雅士就以此为上联,做对子,看谁对得好。后来就有个宋代就有个叫石曼卿(石延年)的人,一语既出,惊动四座,众人皆五体投地。这件事记载在《蓼花州闲录》中。石曼卿对的是: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 再看一典故: 《金铜仙人辞汉歌》 李贺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汉武帝刘彻在中国历史上信神仙是有名的,他在长安造了一个大铜人,名叫金铜仙人,手里举着一个大铜盘,叫做承露盘,专门用来接天上的露水,以为喝了会延年益寿。不过汉武帝死了三百多年后,曹操的孙子,魏明帝曹睿于青龙五年派人到长安把这个大铜人拆下来运到洛阳去了。李贺这首诗写的就是这件事。 汉武帝死后埋在茂陵,秋风客是古人指鬼魂的一种说法。而刘郎则是后人称呼汉武帝常用的说法,只有清朝的乾隆皇帝最小气,在编四库全书的时候下令把所有称呼刘郎的统统改过来,要叫汉孝武帝。传说汉武帝死后他的灵魂还经常在晚上出来看看他的旧山河,人们还常常听见他的马叫声。但是到了白天他就不见了,所以夜闻马嘶晓无迹。但是他的宫殿已经破败凋弊,画栏旁的桂树上面挂满了秋天开的小花,几十座宫殿上也长满了土花,也就是苔藓。凋零如此,真是让人感叹时移物换,春秋数度。汉武帝在世何等威风,开疆拓土,威震四方,死后也只落得个夜色里的匆匆看客而已。 三百年的的魏国的官员们,乘着车走过千里来到长安.东关是洛阳的城门,酸风是古人对西风的一种说法.既然是朝西走嘛,当然是西风吹得眼睛痛了.铜人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把自己拆下来,只记得几百 年前的汉月啊,出了宫门,这次就再也不会回来了.铜人也好像有了灵性,一想起汉武帝,止不住地哭出声来,流下的眼泪就跟铅水一般.这曾经威震一时的君主,现在却连自己铸下的铜人都不能保护,叫这铜人如何不悲从中来.出了长安城,道边上只剩下一丛丛衰败的兰花,此情此景,真是让人与这铜人同悲不已.接下来,李贺便写出了他流传千古的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这老天爷,如果像人一样有情的话,也会被这情景感动得变老啊!!这等名句,千年之后,还在为人传诵不已.最后,铜人带着那跟它朝夕相伴了三百年的承露盘,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长安城,去为曹睿去接那天上的露水去了.临别的路上,它还竖起耳朵,可是那渭城已经走远,渭水的波声,也只有越来越小,渐渐地听不到 自古天地七大恨,一恨年华早逝,二恨光阴难返,三恨世事无常,四恨人心莫测,五恨生无可恋,六恨死亦难安,七恨天地不仁,忠义只换七大恨 1、 彼得原理 习惯把晋升作为奖励手段,往往在一个岗位上的优秀人员到另一个岗位上不称职。 2、 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代表了一种心态,所以分配工作要因人而异,量才适用,让人觉得自己做的工作值得。 3、 酒河污水定律 把水倒进污水与把污水到近酒力是一样的,全是污水。“烂苹果”应该马上清除,省得传染。 4、手表定律 两个手表可能无法确认时间,不能给不同的指令。 5、2/8法则 不要平均分析、处理问题,抓住要项目,管主要人 6、马太效应 “凡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多的,还要给他”,即赢家通吃,要做领域的老大。 写字楼计算回报率,年收益X15年大于购房款,则有投资价值 鸡汤降血压,含有胶原蛋白类似降压药“ACE抑制剂”的作用 被狗咬伤,用肥皂水或清水冲伤口15分钟以上,再用碘酒擦伤口,尽量不包扎 虚火:低热、口干、盗汗 实火:口腔溃疡、小便赤短、心烦易怒 鸭血:可以帮助清洁血液,是降血脂排毒的好产品 人每天走7000-15000步,一生中步行距离超过18万千米,相当与绕地球四圈 维生素B2可以缓解压力,可以缓解失眠、精神倦怠 高蛋白质食品可以减少抑郁情绪
/
本文档为【[设计]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嗡嘛呢叭咪吽】,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