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古代杂言诗的调子

2018-02-01 17页 doc 34KB 14阅读

用户头像

is_633808

暂无简介

举报
古代杂言诗的调子古代杂言诗的调子 西北民族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民族学类核心期刊 了.NORl'ltiWl~|"功虹v1阻SnYIrORN^删^I硼卫S(Phd..晖andsod.1sc.衄.e) 2007年第4期 No.4.明 古代杂言诗的调子 陈本益 (西南大学诗学研究中心,重庆400715) [摘要]古代杂言诗中因为既有单音顿结尾的五七言句式,又有双音顿结尾的四六言句式,所以其调子是吟调与 诵调的配合;同时,又因为杂言诗句式长短不齐,所以其调子又是长调与短调的配合.杂言诗调子与五七言诗调子,词曲 调子既有相似的地方...
古代杂言诗的调子
古代杂言诗的调子 西北民族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民族学类核心期刊 了.NORl'ltiWl~|"功虹v1阻SnYIrORN^删^I硼卫S(Phd..晖andsod.1sc.衄.e) 2007年第4期 No.4.明 古代杂言诗的调子 陈本益 (西南大学诗学研究中心,重庆400715) [摘要]古代杂言诗中因为既有单音顿结尾的五七言句式,又有双音顿结尾的四六言句式,所以其调子是吟调与 诵调的配合;同时,又因为杂言诗句式长短不齐,所以其调子又是长调与短调的配合.杂言诗调子与五七言诗调子,词曲 调子既有相似的地方,又有不同之处. [关键词]杂言诗;吟调;诵调;长调;短调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140(2007)04—0119—06 中国古代杂言诗形式,以五言句式尤其是七言句式为主体而兼用三言,四言,六言,九言等句式,因 此,杂言诗既具有五七言诗的吟调,也具有四六言诗的诵调;此外,由于句式长短不齐,它的调子还具有 长短缓急的变化.所以,杂言诗的调子可以说既是吟调与诵调的配合,又是长调与短调的配合. 杂言诗的调子既包含五七言诗的调子和四六言诗的调子,自身又有独特的地方,这种调子与后来的 词和曲的调子有颇多类似之处.因此,探索杂言诗的调子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对整个古代诗歌调子的 一 种把握. 一 ,吟调与诵调 中国古代诗具有吟调与诵调两种基本调子,卞之琳等学者已经明确指出过.?这两种调子的差别大 致如下:吟调主要由句末字音一定的拖长造成,它多少带有歌唱的性质,因为歌唱的实质就是把作为歌 辞的字音按一定的节拍拉长并产生抑扬起伏的变化,从而改变语言自身的节奏和声调而形成音乐的节 奏和旋律.不过,在诗的吟调中,字音的拖长并不像歌唱那样应和着乐曲固有的节拍,一般也不改变自 身的声调,所以诗的吟调与歌唱的调子是不同的,虽然在古代"吟"字有时候也用来表示歌唱."诵"在古 代有时也指"吟",但我们有必要把诗的诵调与吟调区别开来.诵调指读诗时不拖长字音而读出的调子, 即一般所说的"念"和"读"的调子.就诗的吟调与诵调比较而言,吟调离歌唱调子较近而离说话调子较 远;诵调则相反,离歌唱调子较远而离说话调子较近(当然,由于诗句有较整齐的节奏和较强烈的感情, 诗的诵调与说话调仍有不同). 就古代齐言诗看,三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具有吟调,四言诗和六言诗具有诵调.这主要因为前者 ?参见卞之琳<哼唱型节奏(吟调)和说话型节奏(诵调))及<人与诗:忆旧说新),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 [收稿日期]2006—12—28 [作者简介]陈本益(1944一),男,重庆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美学和比较文学研究. 一 119— 的句式以单音顿结尾,而根据诗歌节奏单位的等时性规律,?句尾单音顿可以读得较长或者说带一点 拖音,于是造成吟调;而四言诗和六言诗以双音顿结尾,不便拉长,于是造成诵调.试比较(符号"/"表示 节奏单位音顿之间的界限,符号"一"表示单音顿字音拖长半拍): 国彀}山}拄一.藏春}章朱}深一. —— 杜甫<春望> 风急f夭蒿f穰啸f表一满赘自f鸟飞f回一. —— 杜甫<登高> 关关/雉鸩,在河/之洲. —— <诗经?周南?关雉>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 王维<田园乐>之一 诵读起来,五七言诗句的吟调与四六言诗句的诵调之间的差别是明显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吟调和诵调是根据诗歌语言自身的节奏形式读出的调子,这种调子无论于古人 和今人都可能读出来.此外,某些人诵读时也可能随意拉长句末乃至句中的字音,从而读出更强烈的吟 调,并可能因此把四六言诗的调子也读成吟调.这样读出的吟调更接近歌唱调子.不过,这已经不是依 照诗歌语言自身的节奏形式读出的吟调,而是对某些字音做了超节拍的延长,带有随意性,不确定性. 这种吟调我们不论. 杂言诗杂用多种句式,既有单音尾的三言,五言,七言等句式,也有双音尾的二言,四言,六言等句 式,所以,它可以同时具有吟调和诵调.这种情况以两汉乐府诗为多,如《远如期》: 远如/期一,益如/寿一.处天/左侧.大乐/万岁,与天/无极.雅乐/陈一,佳哉/纷一.单于/ 自归,动如/惊心.虞心/大加,万人/还来.谒者/引乡/殿陈.累世/未尝/闻之,增寿/万年/亦 诚/哉一. 汉初的杂言诗中多三言,四言,五言,六言和七言等句式杂存并处,其中三言,四言句式居多数.后 来五言,七言句式渐渐增多,并逐渐脱离音乐而变成单纯的诵诗.至南朝鲍照,始形成以五言句式尤其 是七言句式为主体的杂言诗体,这种杂言诗体至唐代更得以发扬光大.杂言诗中既然以五七言诗句式 为主,其调子就必然以吟调为主,其中许多杂言诗甚至只有吟调,而并无诵调相间.如李白<前有樽酒 行》之一: 琴奏}毙l}之绿}一i盏}美酒}渡若}童一.催弦}拂拄}与凳}饮一.亳朱}氖黧}蔽嫱} 红一.胡姬/貌如/花一,当垆/笑春/风一.笑春/风一,舞罗/衣一;君今/不醉/欲安/归一. 此诗由于全由单音尾的三言,五言,七言句式组成,就只有吟调而没有诵调.这种杂言诗调子很接 近五七言诗调子,它与五七言诗调子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它有长短缓急的变化. 二,长调与短调 长调的全称是长句调,指较长诗句的调子;短调的全称是短句调,指较短诗句的调子.它们与词曲 体式上的长调和短调的含义不同,后者指篇幅的大小. 长句调和短句调究竟是什么样的调子呢?这两种调子一方面有长和短的分别,即诗句长调子就长, 因为诗句的音节多,发音的时间长;诗句短调子就短,因为诗句的音节少,发音的时间短.另一方面,这 两种调子还有缓和急的分别,而这方面的分别却是辩证的,较为复杂,单从一句诗看,长调是较急促的调 ?诗歌节奏是某种语音形式的在大致相等的时间间隔里的反复.节奏单位就是这种等时性的语音形式.对汉语诗歌来说,它的 节奏单位一般是由诃或词组构成的,其后可以有久暂不等的顿歇的音组或单个音节,这种音组或单个音节叫音顿或简称顿.由双音诃 或双音的词组构成的节奏单位叫双音顿,由单音词构成的节奏单位叫单音顿.单音顿在旬尾读长一点,其后的顿歇久一点,就与双音顿 大致等时并形成吟调.参见陈本益'汉语诗歌节奏的形成>((西南师范大学>2Oo0年第5期). ?-—— 120?-—— 子,短调是较舒缓的调子;若从一组诗句或者一节诗句看,长调又是较舒缓的调子,短调又是较急促的调 子. 试比较下列诗句(引自唐代杂言诗): 三言诗句:扬清/歌一 五言诗句:男SL,/事长/征一 七言诗句:北方/佳人/东邻/子一 九言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 十一言诗句:王朗/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一 读这些由短到长的诗句,我们感到它们的调子有共同的地方,即都是单音尾吟调;但也有不同之处, 那就是诗句短调子也短,同时也缓,诗句变长调子也变长,同时也变急. 再比较属于诵调的诗句(引自唐代杂言诗). 四言诗句:江水/为竭. 六言诗句:乃在/洞庭/之南. 八言诗句:使我/不得/尔之/扶持. 十言诗句: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 同样,诗句短,调子也短,同时也缓;诗句变长,调子也变长,同时也变急. 从以上比较可得出结论:无论是单音尾吟调还是双音尾诵调,就单个诗句而言,诗句短调子就短而 缓,诗句长调子就长而急.对比短的诗句与长的诗句时,这种不同尤其明显.因为我们一般是在一口气 内读完一句诗的,诗句短自然趋向于读得慢一点,诗句长自然趋向于读得快一点,所以,短句的调子就显 得短而舒缓,长句的调子则显得长而急促.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三言,五言等短句曼声吟诵起来很容易, 七言句子也可以曼声吟诵,但九言以上的长句诵读起来就不得不加快速度了. 当然,这里只是纯粹从诗句的长短来考察调子长短缓急的不同.在实际诵读中,调子还会受内容和 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就情绪而言,读同样长短的诗句,情绪平稳调子就读得较缓慢,情绪激动调子就读 得较急促.此外,调子还受读者诵读的目的,方式和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现在从句组看长调和短调的不同: 草如/茵一,松如/盖一.风为/裳一,水为/佩一.油壁/车一,夕相/待一. —— 李贺《苏小小墓》 兔丝/故无/情一,随风/任倾/倒一.谁使/女萝/枝一,而来/强萦/抱一.两草/犹一/心 一 ?人心/不如/草一. —— 李白《白头吟》 俄项/风定/云墨/色一,秋天/漠漠/向昏/黑一.布衾/多年/冷似/铁一,矫.ILl恶卧/踏里/ 裂一.床头/屋漏/无干/处一,雨脚/如麻/未断/绝一.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读以上杂言诗句组我们感觉到:相对而言,由三言短句或五言短旬组成的句组,其调子既是短调又 是急调;由七言长句组成的句组,其调子既是长调又是缓调.这种差别,以言数相差较多的三言句组与 七言句组的比较更为显着. 三言短句本身的调子短而缓,为什么由它组成的句组的调子却变得短而急了呢?相反,七言长句本 身的调子长而急,但由它组成的句组的调子却变得长而缓了.这是因为在短句组成的句组中,短句反复 的频率较快,或者说我们读这些短句时,较快地从一句转到另一句,便觉得句组的调子是较急促的.这 在新诗的短行体诗中最突出,如田间写于抗战时期的短行体诗,每行只有一两个词,便造成鼓点似的快 速跳动的节奏调子.?反之,在长句句组中,长句反复的频率较慢,或者说当我们读这些长句时,从一句 ?抗战期间,闻一多写了'时代的鼓手——读田问的诗)一文,称诗人田间为"时代的鼓手. —-—— 121—-—— 转换到另一句要费较长的时间,于是觉得调子是缓慢的. 总之,杂言诗的长调和短调都有两面性,从单个诗句看,长调同时是急调的,短调同时是缓调;但若 从句组和全诗看,长调同时又是缓调,短调同时又是急调. 那么,在杂言诗的长调和短调的这种两面性中,那一面是主导呢?杂言诗总是由长短不等的两种和 两种以上的句式组成,就较长的句式而言,如果它在诗中某处只是一两句,其调子便是长而急的;如果它 构成一个句组或一个诗节,其调子便主要是长而缓的.在后一种情况中,长调又有一个逐渐由长而急的 调子过渡为长而缓的调子的微妙变化过程.就较短的句式而言,如果它在诗中某处 只是一两句,其调子 便是短而缓;如果它构成一个句组或一个诗节,其调子便主要是短而急.在后一种情况中,短调也有一 个逐渐由短而缓转化为短而急的过程.这种转化过程,下文分类论述杂言诗调时将举例说明. 三,杂言诗调子的类别 杂言诗的调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只有长调与短调的配合,而没有吟调与诵调的配合;另一类则 既有长调与短调的配合,又有吟调与诵调的配合. 一 首杂言诗如果由三言,五言,七言等句式组成,而这些句式都是单音尾吟调,那么这种杂言诗就没 有吟诵调的配合,而只有长短调的配合.由于这种杂言诗一般是以五言句式尤其是七言句式为主的,其 长短调的配合便往往以长调为主,以短调为辅,但有时在局部地方也有相反的情况. 这种没有吟诵调的配合而只有长短调配合的杂言诗调子,又可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情况主要是单 句之间长短调的变化.如: 箭空/在一,人今/战死/不复/回一. —— 李白<北风行> 上句为三言诗句,调子短而缓,下旬为七言诗句,调子长而急,从前者到后者的变化较大.又如: 大儿/聪明/到一.能添/老树/巅崖/里一;小儿/心孔/开一,貌得/山僧/及童/子一.若耶/ 溪一,云门/寺一,吾独/胡为/在泥/滓一青鞋/布袜/从此/始一! —— 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 首句调子较短较缓,次句调子较长较急.次两句的调子亦如前两句.第五,六两句的 调子变得短而 缓,末两句的调子又变得长而急. 另一种情况主要是句组之间长短调的变化.由于句组之间长短调的变化包含了句式之间的长短调 的变化,这种长短调的变化最复杂微妙.例如(句组之间用符号"//"标示出): 杜陵/野客/人更/嗤一,被褐/短窄/鬓如/丝一.日籴/太仓/五升/米一,时赴/郑老I同襟/ 期一.//得钱/即相/见一,沽酒/不复/疑一;忘形/到尔/汝一,痛饮/真吾/师一.//清夜/沉沉 }动畚}确一.煎}细雨}崦耗}落一.但觉}蒿歌}南鬼}神一.南知}饿死}填淘?墼一f! —— 杜甫<醉时歌> 读第一,二句七言诗句时,感到调子较长较急,因为那主要是诗句本身的调子;及至第三,四句,便渐 渐显出句组的调子,即长而缓的调子.初转入五言句时,又觉得调子较短较缓,但往下读时调子又渐渐 急促起来,因为五言诗句的转换比七言诗句快.当再读到七言诗句时调子又有较长较急的感觉,随后调 子又逐渐变缓,因为七言诗句的反复需要较长的时间,若七言诗句延续下去,那调子会有更缓慢沉滞的 感觉. 另一类既有长短调配合,又有吟诵调配合.杂言诗除有三言,五言,七言,九言等句式外,还有二言, 四言,六言,八言等句式,但一般仍以五言句式尤其是七言句式为主.所以,这类杂言诗调子虽然是吟调 与诵调的配合,但一般仍以吟调为主.如: 烛龙/栖寒/门一,光耀/犹旦/开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一 ! 一 122— —— 李白<北风行》 第三句为双音尾诵调,其余各句都是单音尾吟调.所以,这四旬诗的调子既有长短调的变化,又有 吟诵调的变化,但以吟调为主.以吟调为主的杂言诗与完全是吟调的杂言诗类似,也接近五七言诗的调 子.这两类调子的杂言诗在杂言诗中占大多数. 杂言诗中有少数吟调与诵调大致相当的诗,汉乐府中较多.如<悲歌》: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思念/故乡,郁郁/累累.欲归/家无/人一,欲渡/河无 船一.心思不能f专一.物牟轮f转一. 杂言诗中以诵调为主而与长短调配合的较少,如汉乐府<远如期》: 远如/期一,益如/寿一.处天/左侧.大乐/万岁,与天/无极.雅乐/陈一,佳哉/纷一.单 于/自归,动如/惊心.虞心/大佳,万人/还来.谒者/引乡/殿陈.累世/未尝/闻之,增寿/万年 /亦诚/哉一. 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句式互用,所以有长短调.以四言,五言和六言句式为多,所以是以 诵调为主的.再如汉乐府<孤儿行》,共五十句,其中四言二十五句,三言九句,六言五句,七言一句,也是 四言句式和六言句式占大多数,所以也以诵调为主. 杂言诗的句式多样,其调子也复杂多变,因而比齐言体诗更能配合诗情的抑扬顿挫,体现诗思的断 续,转折和跳跃,是古代诗体中最善于表情达意的形式.正因为如此,杂言诗中多种调子的杂处并存,并 不是任意混合,而是相互配合. 四,杂言诗调子与词曲调子的差别 词和曲的句式也长短不齐,也杂用单音顿结尾和双音顿结尾的各种句式,所以它们的调子与杂言诗 的调子有类似性,即都是既有吟调与诵调的配合,又有长调与短调的配合. 词和曲的调子与杂言诗的调子也有差别,主要有两点:第一,杂言诗调子偏于长调,而词曲调子偏于 短调.杂言诗一般以五言句式尤其是七言旬式为主而兼用三言,四言句式和八言,九言句式,其中七言 旬式和八言,九言句式便是长调.词和曲则以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句式为主而兼用其他句式.比较以 七言句式为主的杂言诗来说,词和曲(指不加衬字的令曲)的句式较短,所以主要是短调.第二,杂言诗 调子偏于吟调,而词曲调子总的说来是吟调和诵调大致参半.杂言诗既然以五七言诗句式为主,自然就 以吟调为主,因为五七言诗句式就是单音尾的吟调句式.而在词曲常用的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句式 中,五七言句式固然大多是单音尾吟调的五七言诗句式,但也有不少双音尾诵调句式,如"有/暗香/盈 袖"(李清照<醉花荫》,"念/去去/千里/烟波"(柳永<雨铃霖》)等.四六言句式中较多的是双音尾的诵调 句式,但也有少数是单音尾吟调句式,如"系/斜阳/缆一"(辛弃疾《水吟龙》),"却/画作/远山/长一"(欧 阳修《诉衷情》).这样,词曲的调子就较少是单纯的吟调或诵调,而是吟调和诵调的相间杂错. 从杂言诗调子的大概情况看,杂言诗完全是吟调或基本上是吟调的占大多数,基本上是吟调与诵调 相间的占少数,基本上是诵调的占很少数.所以,杂言诗是吟调占优势.词和曲的情况则(就常用的词 牌和曲牌看)完全是吟调和基本上是吟调的约占113;完全是诵调和基本上是诵调的约占113,余下的基 本上是吟调和诵调相间的也占1/3.所以,总的说来词曲的吟调和诵调是大致参半的. 杂言诗中也有少数是短调与吟调,诵调相间的,其调子就接近词曲的调子,由此可以反证杂言诗调 子与词曲调子总体上的不同,如汉乐府<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一.山无/陵一,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一 ,天地/合一,乃敢/与君/绝一! 格调与词曲有点类似,不同的是汉代民歌特有的率真,热切的风格. 反之,词曲中也有部分是长调和吟调的篇章.其节奏调子就类似于杂言诗调子,这也可以反证杂言 诗调子与词曲调子总体上的不同.如晏几道<鹧鸪天》: 一 123— 彩袖f殷勤f猝玉f钟一.当年f精却f醉顿f红一.舞低f杨柳f楼心f一.歌尽f桃耗f藏氮f 风一.从别/后一,意相/逢一,几回/魂梦/与君/同一.今宵/剩把/银缸/照一,犹恐/相逢/是 梦f一. 形式与调子与杂言诗近似,只是情调婉约,风格柔媚.如果写得豪放,悲壮,就更像杂言诗 调子了.如辛弃疾《鹧鸪天>: 壮岁/旌旗/拥万/夫一,锦檐/突骑/渡江/初一.燕兵/夜娓/银胡/禄一,汗箭/朝飞/金仆/ 姑一.追往/事一,叹今/吾一,春风/不染/白髭/须一.却将/万字/平戎/策一,换得/东家/种 弑|一o 初期的词,有的来自杂言诗,自然尤其近似杂言诗的形式和调子;有的来自律绝,字 数略有增减,自 然也像杂言诗的形式和调子.如张志和<渔父>: 西塞/山前/白鹭/飞一,桃花/流水/鳜鱼/肥一.青箬/笠一,绿蓑/衣一,斜风/细雨/不须 |一 类似杂言诗形式的曲如姚燧<越调?凭阑人>: 欲普}凳衣}竞不}还一.不普}竞衣}竞叉}寒一普与}不普}阃一.妥囊}难i}难一. 这类词曲如果混杂在杂言诗中,读者不一定能觉察出来. ontheTuneofAncientMixedVerse CHENBen—yi (PoemsandVerseResearchCenter,SouthwestUniversity,CIIongqing,400715) [Abstract]Inancientmixedverses,therewerefiveandsevenwordVerSeSwithsing/ewordendrhymeand fourandsixwordverseswithdoublewordrhyme.Sothetuneofthemwasthecombinationofsingingand reading.Becauseoftheunevenlengthofthemixedverses,theirtunealsocorrespondedwithlo ngtuneand shorttune.Thetuneofmixedverseshadsimilaritiesaswellasdifferenceswithfiveandsevenw ordverses. [Keywords]mixedverse;singingtune;readingtune;longtune,shorttune (责任编辑董河燕责任校对肇英杰) (上接第108页) 产来源不明罪的举证责任不能正确的理解和执行的话,将有可能不当的侵犯公民 的自由. 参考文献: [1儿意]切萨雷?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M].黄风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 社,1993.31. [2]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的诱惑[z].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321. [3]郭志嫒.刑事证据可采性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4]何家弘.刑事证据改革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5]李富成.司法上的困惑与立法上的不足:重新审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J/0L].ht印://w~v.dffy.com. 【6]李文燕.中国刑法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 【7]越建平.贪污贿赂犯罪界限与定罪量刑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 【8]高铭喧,马克昌.刑法热点疑难同题探讨[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 [9]王以真.外国刑事诉讼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164. [10]陈永生.论刑事诉讼中控方举证责任之例外[J].政法论坛,2001,(5). 一 124一 (责任编辑吴明责任校对心籁)
/
本文档为【古代杂言诗的调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