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自然景观的资料: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的资料

2018-02-01 29页 doc 58KB 174阅读

用户头像

is_633808

暂无简介

举报
自然景观的资料: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的资料自然景观的资料: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的资料 自然景观的资料: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的 资料 话题:自然景观的资料 天文/地理 为什么这样 母亲的 大血藤 瀑布 马岭河峡谷发源于乌蒙山系白果岭的马岭河吕常湍急,从河源至河口长约100千米的流程内,落差近千米,在兴义城东海拔上千米的坦荡平川切割出一条狭窄幽深的地缝峡谷。沿马岭河乘坐橡皮船漂流,有如坠入深渊之感,翘首仰望,天成一线。马岭河峡谷风景区分为东、西两大景区。东部以马岭河峡谷为主线,在切割深度200-400米的喀斯特裂谷中,自北而南依次展现出温泉、天生桥、嶂谷绝壁、悬谷瀑布群...
自然景观的资料: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的资料
自然景观的资料: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的资料 自然景观的资料: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的 资料 话:自然景观的资料 天文/地理 为什么这样 母亲的 大血藤 瀑布 马岭河峡谷发源于乌蒙山系白果岭的马岭河吕常湍急,从河源至河口长约100千米的内,落差近千米,在兴义城东海拔上千米的坦荡平川切割出一条狭窄幽深的地缝峡谷。沿马岭河乘坐橡皮船漂流,有如坠入深渊之感,翘首仰望,天成一线。马岭河峡谷风景区分为东、西两大景区。东部以马岭河峡谷为主线,在切割深度200-400米的喀斯特裂谷中,自北而南依次展现出温泉、天生桥、嶂谷绝壁、悬谷瀑布群、悬壁钙华瀑布及两岸层叠的峰丛,自然景观雄奇壮观。中游两岸高原盆地十分宽坦,其间峰林、石林大面积分布,清溪碧潭及河湾平地相映成趣,景色峻秀明丽。马岭河下游,沿岸的喀斯特峰丛峥嵘巍峨,从北部喀斯特高原向南径流的地表水及地下水,因砂页岩隔水层的阻挡,不能直接向万峰湖排泄,就迂回曲折地排入马岭河谷之中,导致高原面解体成 为密集的尖峭的锥峰。茫茫峰丛之间,喀斯特漏斗洼地星罗棋布,峰谷高差起伏悬殊,神秘幽深。峡谷瀑布共有上百条,两岸众多的支流因下切速度滞后于主流,形成了众多高逾百多米的瀑布坠落于深谷之中。喀斯特区的河水含碳酸钙很重,在跌落过程中将碳酸钙附在岩壁上。随着时间的推移,碳酸钙物质越积越厚,面积越来越大,遂形成300万平方米的规模宏大的钙华瀑,层层叠叠悬挂在悬崖峭壁上,是迄今云贵高原已知规模最大、景观最为奇特的钙华瀑布群。钙华瀑最集中的地方是"天星画廊"。它长1(7千米,两岸高约200余米。中间较宽,两头狭窄,很像月牙形。因为这里繁花似锦,美&nbsp; 丽如画,传说是"天星坠落"的地方,故称"天星画廊"。现在可以游览的是15万平方米的"画中游"景观,从东栈道入口处起,有绝壁双虹,可仰观"雾影雷楼",可俯听"地河壁音"。兴义城区东郊与兴义火车站之间的马岭河峡谷,一年四季都可漂流。漂流活动是从1993年开始的,原先荒无人烟的险滩很快在勇士们之间传名,1998年4月,国家体委在这里举办了首届国际皮划艇漂流赛。雄奇秀丽的悬崖峭壁、惊险的石滩成了马岭河漂流的独特标签。马岭河峡谷漂流是我国大西南第一家漂流旅游区,全长13千米,景区两岸,悬崖绝壁,深110-160米,瀑布成群,奇峰怪石,景物美不胜收。河水中间的水流量平均为每秒 46(3立方米,夏秋雨季水涨船高,搏浪漂流非常刺激惊险,各春季节水清谷秀,游船在清澈见底的河谷中缓慢前行,可仔细品味两岸风景,听鸟语空鸣,吸取大自然的灵气。它独特丰富的自然风光,是大自然亿万年造就而成,因而有"天下第一缝,西南第一漂"的美名。在13千米漂流中,有18滩,20条湾,30余潭。峰回路转,曲径通幽,步移景迁。当地人给漂流编了个口诀:一冲"野马滩",二过"猛虎岸",三跳"犀牛坎",四闯"龙腾关",五进"幸福潭",六到"宏瀑岸";历经女娲峡、三古峡、石窟峡、幽谷峡、古道峡、宏瀑岸。"天下第一缝"集雄、奇、险、幽、峻、秀于一身。两岸的钙华壁观约200万平方米,近200余帘天然石瀑布与流水瀑布交相辉映,千峰环绕,万洞挂崖,千姿百态,目不暇接。在悬崖峭壁顶峰上,还有古庙、古桥、古寨、古营盘、古战场、古驿道、古石碑、古榕树、古人类遗址等人文景观,为峡谷漂流添了神秘色彩。漂进地缝现在我们沿着马别古石桥的阶梯来到两棵大棺树下的漂流码头,穿上救生衣,登上橡皮艇,等船大一声令下,"开船罗" 船来到两座高耸入云的石壁前。你看,巨崔对峙,峭壁撑云,危峰坠水。直立在面前的这两座悬崖峭壁,就是我们进入地球的两扇大门。大门的中间那形状各目的怪石,有的像蛤蟆,有的像海龟,还有洲以龙宫里的虾兵虾将,驻守 在那里,这就是漂进地缝的第一关:"迎客关。"地宫也叫"女娲潭",全长 1200米,水深5米左右,面壁倒映,美如天池,传说是女娟当年在万峰林化石点山时的水池。这"仙池"、"地宫"有三大美景,一是"地宫"的东面有一座高约120米,任约500米的巨崖,刀削斧劈般高耸入云。巨匡多以灰褐色为底色,一道道橘红、灰白、酱紫、果绿的线条(或粗或细,或长或短)齐刷刷地从崖壁上竖画下来,宛如直泻在崖壁上的万道霞光,又如从匡顶垂挂下来的千匹锦缎。人们为这座巨大的崖壁取了一个名字--"彩崖壁"。与彩崖壁相对的西岸,则是绿树青藤覆盖的悬崖。悬崖上分布着一些形状异的洞穴和岩溶宫殿,有的酷似万盏天灯,有的好像百官朝拜,有的恬似众仙聚会品吃仙桃,又有些形似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悬崖底部,有四块悬空于水面的凹状岩石,像四只硕大的手掌,罩任了西岸的一段河面,凹崖距水面约四五米。它那微洪的上部,草木葱郁,凝成团团绿云,空阔的下部百态千姿的钟乳石欲滴水中。将小船划进岩沿下,沐浴丝丝细雨,你会觉得一身高爽。湍急奔流的河水一进入"地宫"、"仙池",便变得温顺驯服,水面平展展、绿幽幽的一片,四周静温无声,偶尔传来几声凌空而过的乌鸣,泛舟河上,透过清澈见底的河水,不时看见有鲤鱼和白条鱼在河里游弋。更为绝妙的是在"地宫"快要到 尽头的西岸的悬岩上有上千只马蹄悬挂空中,形态非常逼真。有的游客为此景感到非常惊奇,疑惑不解。但是只要你从"地宫"、"仙潭"的美景中醒悟过来,留神静听,不远处已传来了河水的咆哮声,下面就是令人惊心动魄的"野马滩"。据说很久以前有一群野马路经此地,看见对岸悬崖峭壁不敢过去,有的便从河滩上冲过去,大都被汹涌的河水卷走了。看到此景,后面的马不敢前行,但已伸出的脚又收不回来,恰好女娲在这里沐浴,便被点成岩石悬在半空中。"野马滩""五古峡"从"地宫"、"仙池"的美景中出来,船来到了漂流的第一个险滩--"野马滩"。此滩虽然不算很长,但由于落差大,激流溅起的浪花让人望而生畏。来,冲过"野马滩"。冲滩以后,一个急转弯,来到了只有一条船能通过的狭窄地带 --"猛虎岸"。据说古时候老虎经常从这里跳过。两岸"古营盘","古驿道","古城堡"'"古山庙",在幽深的峡谷上空横跨着一座"古木桥",因此,这一带就叫"五古峡"。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古木桥"。这座"古木桥"修建于明代,桥面宽5米,桥跨20米,长约45米,像一弯彩虹把峡谷两岸连接起来。石块铺就的桥面,石板镶嵌的石栏,只因年代久远,石缝里长出许多山 草、青藤。桥为石拱桥,高约80余米。半圆拱桥下,已被乳白色的钙华覆盖,倒挂着许多小小的钟乳。桥墩从立有许多钟乳石的悬崖上砌起。桥面两侧各有一个3米直径的圆孔,像一双晶亮的眼睛,把峡谷两岸的风光尽收眼底。明明一座石桥,为可称做木桥?据说,原来这里本没有桥,两崖间只搭起了一根独木,行人就从独木上来往。有一年端午涨大水,一个老妇跟两个儿子过河,走到当中,妖龙作怪,独木晃动,老母不慎滑入水中,两个儿子跃入水中把老母扶上木桥,但他们却在和妖龙搏斗中被龙吃掉了。后来,大水退去,独木桥升高了许多,依然稳稳地搭在两崖之间,只是那桥下的岩石和以前大不一样,像是两个壮实的小伙子支撑着木桥。当地人说这是两个儿子尽了孝心,显了灵,一直支撑着木桥。于是,两岸的百姓为之感动,便捐凑了银两,修建了这座石桥。自此以后,每逢端午节,老百姓就在桥头焚香绕纸,纪念这两位尽孝心撑托木桥的孝子。石窟峡与回峰崖奇观先来看"石窟峡"。在河床的东岸高百余米,宽200余米的悬崖上,有天然佛夷10余个,惟妙惟肖的天然石佛像上百尊。其中有一大佛洞,洞中有一高3米、手捧宝莲灯的大佛,好像在笑迎客人,为路人执灯,洞中好像有许多和尚在念经。天然石窟下的河滩有一犀牛潭,漂流的人只能轻舟静过,如果惊动了犀牛,就会被犀牛搅翻船只。说也奇怪,每年农历九十月间,有数百只白鸽常来此处盘旋,据说是朝 拜石窟众佛的。在"石窟峡"的下游不远处还有三道瀑帘,几折几叠,轻轻地漂洒在翡翠般的岩石上。在山势的褶皱处,有一堵披了三层绿阴的溶洞群,人称"凤灵宫"。宽可容数百人歇足,品琶,赏瀑。平台上方,凹壁高六七十米,宽敞雄奇的壁顶,吊满了千姿百态的洁白的石钟乳与岩页。前面到了一处急弯,抬头看在高耸的峭壁上,有一只金黄色的小猴,像是要跃下悬崖捞月,人们称之为'孙悟空出世",或叫"金猴捞月"。这一段弯道险滩较多,转过这道弯,前面就到了"回峰崖"。有游人写诗为凭:"传导回峰惊无路,轻舟笑语下幽谷。""幽谷峡"与"宏瀑岸""幽谷峡"这一段河里有许多供人小憩的沙滩,游客可以下船到沙滩上寻找怪石奇石,或在沙滩上漫步,观赏两岸如诗如画的绝壁景观。这一带还有一处景观"猛虎捉鳖":一只猛虎青面獠牙,张开巨口,正扑下山捉一只爬在河里的巨鳖,其形态、神色十分逼真。此外,还有石花狮,万年龟,凤目洞,暗河音乐壁,水灵宫,天下长根树等千姿百态专人惊叹遐想的奇观。由于是峡谷的中间地带,两岸峭壁撑云,绿荫蔽日,偶尔只有几声鸟鸣,仿佛与世隔绝,到了地球的深处,"五里幽爸"由此而得名。过了'五里幽谷",前面到了有名的"宏瀑岸"。这是全程漂流的终点,也是景色最佳、最令人惊 心动魄的地方。常言道:"不到长城非好汉。"我们也可以说:"不到宏瀑岸枉自来人间。"这一险滩叫"龙腾滩",全长200多米,落差高达3(5米,急流卷起的浪花有一丈多高,就像无数条巨龙在此翻江倒海,让人望而生畏。人们鼓足勇气,橡皮船一头扎进险滩,一会儿被抛向一丈多高的浪尖,一会儿又坠入无底的深渊,真是够味、够刺激。冲过"龙腾滩"进入"宏瀑岸",只见100多米高的东岸上几条大瀑布从天而降,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溅起的水雾弥漫了整个峡谷,一阵阵的气浪水雾迎面扑来。船漂泊在瀑布下面的深潭上,人在水雾中,真是一次痛快淋漓的大洗礼,大沫浴,让人赏心悦目,超脱尘世,爽快极了。黔灵山黔灵公园是贵阳城区内的一座规模宏大的综合性公园,占地面积300多公顷,在一座现代都市的边缘有一座林木苍翠、绿意盎然的大公园,实属罕见。黔灵公园因为公园内的这座气势巍峨的大山--黔灵山而得名。它由大罗岭、象王岭、白象岭、檀山、杖钵峰、狮子台、关刀岩、宝塔峰和北峰组成,集黔山的灵秀、贵阳的春色,被誉为"黔南第一山"。离开喧嚣的街市来到这里,您是否感到特别宁静,清幽,仿佛踏入了一片人间"清净土"呢?您看,这些参天的古木,藤萝缠绕,苍松翠柏,山花烂漫。清晨来到这里,会听到鸟儿在林中歌唱,有一种"空山鸟语"的境界。阵阵清风吹来, 风摇树动,掀起阵阵松涛。原这样大面积的森林依偎在城市中心,仿佛是贵阳山城身着一件翡翠的霞披,这在国内省会城市中实在难能可贵。人们不是常说"天下名山僧占多"吗?这黔灵山在三百多年前就是佛教的十方丛林,是贵州的一大名山。因为香火旺盛,游客县多,成为贵阳一大胜境,后来辟为公园,包括黔灵山、弘福寺、黔灵湖、二坝、动物园、麒麟洞、三岭湾等景区。这么多引人入胜的景点,从哪里开始游览呢?如果您急于要登山览胜,可以从索道直达山顶。如果小孩闹着要去看大熊猫、狮子、老虎和孔雀的话,那就走三岭湾、麒麟洞,参观了动物园,然后再沿路上山。不过,"玩山"的人,特别是朝山拜佛的香客,大都沿着"九曲径"慢慢爬上山去乘索道到达山顶,这里就是"瞰筑亭"。站在这里,可以看见贵阳的全景,您可以发现,这是一个"万马归槽"的宝地,贵阳城就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有如大山的一个孩子。若是您清晨上山,可以看见太阳从山后冉冉升起。若是您有兴趣的话,可以在晚上登上黔灵山顶,不仅可以观看万家灯火,还能听见弘福寺中暮鼓声声,好像进入太虚幻境一般。"九曲径"是一条盘山古道,当年赤松和尚来此开山,披荆斩棘,顺山势开辟了一条羊肠小道,后来越走越宽,修成石级。道路弯弯曲曲,爬坡上坎,共有380级石梯,俗称"二十四个'之'字拐",因有九个大弯道而称 "九曲径"。踏上登山石径,不远处的古佛洞供的是一个苦行倡,这恐怕在赤松开山以前就已经有了,所以明末大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黔游日记》中便提到古佛洞。五道拐右边有一座临壁修建的亭子,后壁上有一个天然石窦,幽深而中空,吹起来声音响彻山谷,故称"空亭"。第八道拐上有灵官殿,人到此便可分出善恶,上联是"鞭下无情,打尔明中作恶";下联是"头上有眼,看他暗里行奸"。沿山道旁有许多摩崖石刻,从"第一山"石刻往上看,有"黔灵胜境"、"心即是佛"、"南无阿弥陀佛"、"正法眼藏"……引导人们走近佛门。最醒目的是嘉庆年间临川徐纯写的"佛"字和咸丰年间贵州总兵官赵德昌所写的巨大"虎"字。为什么在佛山上大书"虎"字呢?据说虎是山中之王,以虎镇山,以便弘扬佛法。第五曲与第六曲之间有"赤松归隐"处,还刻有"黔灵开山诅师赤松和尚法像"。这个大和尚俗姓韩,浙江人氏,20岁剃度出家,法名道领,号赤松。35岁云游到贵阳,清康熙十一年(1672)登上此山,见大罗岭、杖钵峰、宝塔峰、象王岭之间有一片平地,是修建佛家道场的好地方,于是结庐山上,凿井引水,决心在此建寺。他四处化缘,游说官绅,得到贵州巡抚曹申吉的支持,经过32年苦心经营,终于建成佛寺,名为黔灵山弘福寺。"弘福 "二字,意在弘扬佛法,造福众生。走完九曲径,正对山门立着的是"九龙浴佛"大型石雕,描绘的是释迦牟尼的一个故事,他诞生之时,有九条龙吐水为他沐浴。山门的右前方是7级的法华石塔,底层摘录《妙法莲华经》文,以上6层刻有36尊佛像。山门是一座有三个门洞的牌楼式建筑,"黔南第一山"是前国家副主席董必武的题字,"弘福寺"三字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为什么山门总是三个门洞呢?它象征佛教的"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和无作门,所以出家受戒便"遁入空门"了。山门的东侧为钟楼,西侧为鼓楼。钟楼内悬挂着一口明代成化五年(1469)在贵阳铸造的大铜钟,重1(5吨,为全省佛寺大钟之最。天王殿正中供的是弥勒佛,背面供的是地藏王菩萨。大殿东西两侧供四大天王,又称四大金刚。抱琵琶的是东方持国天王,执剑的是南方增长天王,手中握蛇的是西方广目天王,拿着一把伞的是北方多闻天王。第二进是观音殿,正中供的是大慈大悲千手千眼观音菩萨,背面供威武庄严的韦驮菩萨。"菩萨"是梵文的音译词,意思是"觉悟者",也就是弘扬佛法、普渡众生的人,如观音、文殊、普贤、地藏等大菩萨。第三进为大雄宝殿,它是寺中最大的殿堂,匾额为赵朴初所题。这个殿供的是佛祖释迦牟尼。因古印度的佛教徒尊称他为"大雄",意即"英勇无畏", 所以有大雄宝殿之称。立在佛祖身旁的是迦舍和阿难,他们是释迦牟尼的弟子。左侧跨青狮的是文殊菩萨,右侧骑白象的是普贤菩萨。背后供的是西方三圣,中间为阿弥陀佛,左边为大势至菩萨,右边为观世音菩萨。大殿东西两侧供的是十八罗汉。什么是"罗汉"呢?"罗汉"也是梵语的音译词,这是佛家修行者的最高果位(级别)。他们都是释迦牟尼的嫡传弟子,是超越生死得到解脱的圣者。据说,原先只有十六罗汉,宋元以后不知怎样演变为十八罗汉了。大雄宝殿后面为玉佛殿,供有十多尊玉佛,都是华裔僧尼宏慧从缅甸仰光请来的。最大的一尊为释迦牟尼坐像,高1(5米,宽1(2米,重900千克。玉佛殿上为藏经楼,珍藏着乾隆四年(1739)朝廷颁赠的《乾隆大藏经》一部,近年又新增《中华大藏经》、《房山石经》及藏文《大宝伏藏》、《宁玛全集》等许多佛教经典。2001年罗汉堂落成,内有五百阿罗汉塑像。这五百罗汉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在释迦牟尼入大涅槃(逝世)后,由释迦叶召集上座部弟子五百人在灵留山七叶窟集会(佛教称为第一次结集),将佛诅一生的言行集为经典,这五百人便成了五百罗汉。这五百尊塑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他们的名字都刻在座下,请大家仔细去看。弘福寺内还有方丈室、说法堂、双桂楼、水月轩、红豆家、弘福茶厅、素香斋、五观堂、长廊、倡房等建筑。院内有两株百年红豆树,有航海观音塑像和放生池。寺院后面有一组灵塔, 供奉着赤松、昌脉等和尚的骨灰。赤松所传佛教为禅宗的临济正宗,现任方丈慧海法师为黔灵山第十五代住持。弹宗的临济和净土二宗是贵州佛教的两大主要教派。黔灵山上生活着六百多只猴子,它们每天在树间跳跃、攀援,四处觅食,引来大批游客,特别是天真烂漫的儿童。佛寺周围为什么要养猴呢?据和尚说,它们是"猴居士",这大概与孙悟空护送唐倡到西天取经的故事有关。人与猴在生物进化史上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而旦猴子最通人性,特别机灵,惹人喜欢,上山的人都要拿食物喂猴子,猴子也很聪明,有时就会守在路边要东西吃。这大概是"人猴情未了"的缘故吧!站在黔灵山上眺望,满目苍翠,心旷神恰。山后原先是一条小溪,后来筑起了一道拦河坝,就形成了现在的黔灵湖。水面约20公顷,蓄水量l00万立方米。可以垂钓、游泳和划船。湖滨有茶楼、长廊、水榭,二坝是休闲的好地方。黔灵湖给黔灵山平添了几分灵秀,像一面明镜镶嵌在碧绿的翡翠之中,湖光山色,楼台梵宇,构成了一幅灵秀清幽的图画。湖畔有一广场,耸立着贵州解放烈士纪念碑,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从纪念碑侧的盘山道往上走便可到达动物园。这里是各种动物活动的天地,也是少年儿童的乐园,同时也是他们认识自然的课堂。顺山而下便到了麒麟洞。麒麟洞内,有一巨大的石笋,酬以麒麟而得名。洞前有繁茂的紫薇和三百年的石榴树。洞旁的这个"水月庵 "非同小可,发动"西安事变"的两位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都先后被关抨在这里,留下许多故事 出了麒麟洞,侧边有擅山的清涧从山中流出,在路边依山就势开成7个荷塘,长满了娇艳的荷花和睡莲,两岸杨柳青青,风景秀丽,游客可在路边的长廊歇息。黔灵山还有一些名胜古迹正在维护和整理中,其中后山的圣泉最具特色。此泉是迄今贵阳市留存最早的古迹,明代嘉靖《贵州通志》就有记载。1958年周恩来总理到贵阳,曾问及圣泉。这是一个奇泉,泉水大约9分钟涨落一次,一昼夜可以涨潮百次,退潮百次,因而"可验潮汐",而且水质清冽甘甜。据说这泉水还可治病,所以每天都有不少的市民来此汲取"圣泉水"。水上石林别有洞天在正对我们的远山上有一堵大白岩,上面刻着"天星桥"三个大字,点明了这个景区。这里的石林是在水中的,上面长满了郁郁葱葱的灌木,是一座绿色石林。在这里体味石与水的碰撞,了解根与石的对话,是生态旅游的胜地。 说这里别有洞天,是因为这里的景致的确与其他地方不同,它有两个奇特的洞穴:一个是我们将要去到的"天星洞",这是一个看得见的地下世界;另一个是掩埋在地下的神秘溶洞,也就是我们刚刚走过的"天星桥",至今还没有人类的足迹踏进去过。一个旱洞,一个水洞,隐藏着许多大自然的奥秘。 这三个蘑菇形的亭台式建筑叫"天星亭",是整个天 星景区的制高点。我们这一路都是在沟谷深涧中穿行,各位来到此地,一定要登上天星亭。从天星亭上极目远眺,可以将整个天星桥景区尽收眼底,山景、树景、水景都聚合在眼前,您这时才能真正领略"绿色石林"的真趣。这片水上石林,有江南园林的抚媚,有高峡幽谷的豪放,还有石上长树的奇绝。 天星亭下的峡谷中有座桥,当地人把它称做"八八桥"(1988年8月8日建成)。这是一座横跨在两山之间的钢绳吊桥,距离谷底10多米。索桥是贵州桥梁的一个杰作,因为山高水深,河流湍急,要在沟谷中架桥很困难,所以古人发明了藤索桥、竹索桥,明代在贵州又出现了铁索桥。这座"八八桥"就是为适应高岸深谷而修建的。这座桥应当说是"天生桥上架天桥",因为在桥下还有一座人们看不见的"天生桥"。 过了八八桥,现在进入天星洞。说来也奇,在遥远的地质年代,这里曾经是一条地下暗河,后来由于排泄面的降低,流水改造,这里便成了一个没有水的地下大溶洞,于是人们以续天星桥之名,把它叫做"天星洞"。在黄果树瀑布风景区,天星洞是众多溶洞中最具观赏价值的溶洞。这个溶洞像一根巨大的树,主干上有若干洞厅,侧面还伸出许多支洞。这些溶洞形成的大厅,最大的高50米,直径达150米,面积约1(8万平方米,洞内四根大柱高度都超过20米。洞中的景观千奇百怪,最能引起人们的遐想, 有八仙过海、葡萄厅、天国盛宴,还有珊瑚池、荷塘、冰山雪原、苗寨梯田等等。请看,这天星洞内滴水常年不断,各种钟乳石、石笋、石柱、石花都还处于成长发有的阶段。洞内最奇妙之处是天缘巧合的一座石瀑布,您看,这座石瀑布与我们前面见过的陡坡塘瀑布多么相似!大自然的造化就是这么奇特,它不仅让我们看到流水的瀑布,还要让我们欣赏石头的瀑布。 在这里,黄果树大瀑布群又以一座奇妙的石头瀑布景观向我们展示它的风采。眼前这堵绝壁下面,怎么突然涌出一股汹涌的水来呢?如果有幸在涨水的季节来到这里,就有机会看见一个雄奇壮丽的景象:水从地底下,激起高达数丈的水花,犹如万泉迸涌,因为它气势壮观,吼声如雷,仿佛蛟龙出洞,当地老百姓便把它叫做"冒水潭"。 昌水潭涌起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在我们来的路上,不是有两条一清一浊的河流交汇吗?请的那一条就是从黄果树流下来的白水河,浊的那条则是从龙宫流来的王二河。可是两条河流交汇之后,忽然在地面上消失了,割门到哪里去了呢?原来,在大白岩下有一个巨大的落水洞,它张开大嘴,把两条河的水都吞了下去,形成一段天星桥下的伏流。伏流的上面就是我们刚刚离开的天然大益景。伏流在地下形成了500米的地下水通道,来到这里,又露出头来。因为地下 水量大而出口小,所以,从地下速上涌,洪水季节可以;中起很高的水柱。如果说黄果树是"神瀑之水天上来" 的话,那么,这里就是"神瀑之水地下涌"了。在昌水潭前,这层层叠叠、大大小小的瀑布一个接着一个,形成多美的一片"迭浪飞雪"。 我们经过这段林阴小道,请大家仔细看看这株大树:红色树干的小叶榕、树皮光滑的斜叶榕和羽状复叶的枫杨树,居然会相伴相生,形成"三树一身"的奇妙树景。这是怎样形成的呢?其实,许多生命奇迹的诞生往往出于一种偶然的机遇:不知多少年前,一粒种子落地,渐渐长出了一棵高大的枫杨树;鸟儿常常飞到树上栖息,忽然有一只鸟儿带来了一粒小叶棺的种子,落在枫杨树上,于是小叶榕便在枫杨树的身上寄生,生根发芽;又不知哪一天,另一只鸟儿带来了一粒斜叶榴的种子,也在枫杨树上寄生,于是,这两棵棺树就成了枫杨树母亲的孩子,它们吸食着枫杨树的乳汁,渐渐长大,最终三棵树紧密地合为了一体。这"三树一身"向我们揭示了自然界生命的奥秘:它是奇妙的,却也是残酷的。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枫杨树母亲养育的两棵椿树孩子,会长得越来越粗壮,并最终将它们的目亲蚕食,而死去的枫杨树,生命又将会由这两棵寄生的棺树延续下来,永远生生不息。 现在我们来到"水上石林"。这水上石林与别处的石林不同,它并不以刺破青天的雄姿取胜,而是以千姿百态的变化争雄。变化多端的跌水、溪流与石头相遇,形成石水相依的自然奇观。看浪花飞溅、听惊涛拍岸,绝对有一种超 然物外的感觉。 这"水上石林"的特点是"水在石中流,石在水中立",水石永远相伴,相克相生。为什么这样说呢?石头被急流冲刷?不断改变形状和位置,渐渐形成了水上千姿百态的石林、石芽;而水流因为被石头所阻隔、限制,只能从石缝间夺路而走,而在无路可走时,水就从石上飞跃而过,形成了一段舞蹈着的、山吟水啸的激流。由于不断遭遇包头的阻击,所以这一段河流不得不改变方向,迂回前行,形成了一段风情万种的流水,这难道不是一种动与静交接的自然大意境吗? 这里既有水的风格又有石的精神,是柔韧与刚强两种截然不同的自然之力的较量。人们常说"坚如磐石",当洪水季节到来的时候,湍急的水流奔腾而下,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却也拿那石头亲何不得,只得逶迤婉转地绕过去。枯水季节,石头的身躯裸露出来,你可以清晰地看见石头身上被水流;印刷出的累累伤痕;然而水是柔中有刚,尽管石头如此坚硬,充满力度,可是在水流多年不停地冲刷下,也会变得平滑温顺。你说这石头和水,究竟是谁的力量更大? 水是生命之源,就在这水与石的碰撞中,产生了鲜活的生命。水上的石林,是一片"绿石林"。最早在石头上产生生命的是这些被称为"先锋植物"的地衣和青苔,以后随着石头的风化和植物的腐烂,逐渐形成土壤,生长出青草、灌木,还长出了高大的乔木。走在两旁的石板小道上,绿树婆娑, 溪流淙淙,藤树相缠,杂花生树,更奇的是,树上长树,石上生树。石桌石椅,布局天然,在此小葱片刻,得天地之灵气,是多么愉快2在贫瘩的喀斯特峡谷中,在坚硬的石头上竟然长出了大森林,形成了生机盎然的"水上石林",这是大自然的又一绝妙奇迹。 绿色是水上石林永远的主题,无论春夏秋冬,这里永远是充满着绿色的生命。这株千百年的老榕树,树干已成空洞,可是树梢上仍然青枝绿叶,显示出旺盛、坚强的生命力。与前面"天然盆景"中旱生的仙人掌类植物不同,水上石林是榕树的王国,沿河两岸生长着许多种类的榕树。 喀斯特溶洞在这里给我们讲述了两个奇妙的故事:在远古的时候,上面的天星洞也是一段古老的河流,后来,由于泻水的基面下降,渐渐变成了一座旱洞。由于溶入水中的碳酸钙不断析出,于是凝聚成千姿百态的钟乳石奇观。而我们脚下的天星桥则是由于流水不断的;中蚀,渐渐将碳酸岩溶解在水中,形成越来越大的空洞。在溶解与析出这两种不同的作用之下,大自然为我们塑造出两个奇观。 贵州喀斯特地貌是一种极其贫瘠恶劣的生态环境,植物为了生存,必须适应这种环境。在这个高原峡谷中,处处可以看见生命的智慧和力量。喀斯特地区的植被非常特殊。首先是它的旱生性,植物在水分较少的地方也能倔强地生长,例如天然盆景中洲山人掌之类。其次是石生性,由于水源和土壤、养料的匿乏,水上石林中的 植物根系特别发达,树根能沿着石头的缝隙及岩溶管道生长,向下四处延伸。请看,这块石头上有一棵小树,它的根系从上面延着石脉寻求生存之路,把根伸向有水的地方。 科学家们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在喀斯特山地上挖一个剖面,观察根系的生长情况。可是剖面始终挖不完,因为这里的根系可以沿着石头一直伸展到很远、很深的地方。科学家们还对这个地区的生物量(生物量即单位面积上有机物质的重量)进行探测,发现这些植物的根系非常顽强,生物量很大。在植被生长环境恶劣的条件下,要在更广的空间上获取养料以满足生长需要。这里不仅有石与水的碰撞,还有根与石的对话,即生命意志与生命智慧的对话。 植物的根系都从岩石上长出来,再沿着石头的缝隙去追寻水源,渐渐深深插入地底。根以石头为依托,依偎在石上,缠绕在石上,天长日久,树和石完全结合在一起。一幕幕根与石和水永恒依恋的绝唱就在这里演出。久而久之,树根也具有了石头的性格。你看这棵树根,它把自己变得像石头一样坚硬。生命的力量非常强大,它可把整块岩石包裹起来,形成"树包石";也可从石缝中生长出来成为"石包树"。这是一种生命力量的搏斗,是生命在岩石上创造的奇迹,就像郑板桥先生所说:"咬住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石中。" 生命与自然的关系,既对立而又和谐。生命的真谛就在于不怕环境的艰苦,旺盛的生存能力,能在夹缝 中生长,或许这就是"贵州精神"--缝隙里面生长出来的倔强的生命意志,这就是一个生命奇观。看起来似乎是静态的,其实每一分钟、每秒钟都在寻找生命之源。寻找、选择、努力,朝着求生方向发展,植物、动物、人类都是如此。 "有水皆成瀑,是石总盘根",概括了"水上石林"的绝妙。这里包含着水与石的对话、石与根的对话以及生命与无生物的对话,是自然界生命智慧的展现。 绿色喀斯特的生态环境和生物景观,是在艰难的喀斯特生态环境下生物独特的表现。特殊的地理环境、地质地貌现象和特殊的经度、纬度、气候以及河谷气候条件,决定了这里生物的生长和繁衍的多样性与独特性。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这些相互依存的条件一旦消失,水上石林的自然奇观也就随即消失,因此这里又是一个险象环生的生态环境。它是稀少的,也是珍贵的;是脆弱的,更是坚强的;是相互依存的,不可或缺的。这是大自然给人类的一份珍贵的馈赠,我们必须小心翼翼地保护它,关爱它。银链坠潭映古榕沿着河道下去,过了"三树一身",水流忽然湍急起来,呈万马归槽之势,奔向闻名遐迩的"银链坠潭"。从大冒水洞喷涌出来的河水,像是一条蛟龙,摇头摆尾,冲树击石,来到这里又再次潜入地下,形成了一个落水洞型瀑布。落水洞俗称"无底洞"或"消水洞",它是喀斯特地区的一种奇特景观,是地表河流转入地下的一 个秘密通道,有的呈圆形,有的则是井状或裂缝状。落水洞瀑布,与通常所见的瀑布大不相同,它有瀑布的壮美,兼有无底洞的神秘,是明暗相接、阴阳分割的奇观。这种瀑布在其他地方很难看到,真可以说是"少见多怪",堪称黄果树大瀑布群中的一个绝品。 如果说黄果树大瀑布以其"泻崖而下,捣入重渊"的气势使人惊心动魄的话,那么,这银链坠潭瀑布给人的感觉却是回味无穷。"银链坠潭"这个名字是不是很优美呢?它有名有实、有声有色,仿佛像无数条银链顷刻间坠入了万丈深渊,晶莹闪亮,铿锵和鸣。站在高处 看瀑布,水从河滩上倾泻注入漏斗,三面来水,成为扇形。瀑布上宽下窄,落差达21米。在这里,你可以体味到什么叫"如流水之就下"一条大河的水就这样被这个落水洞吞噬了,突然就变得无影无踪。 流水沿着漏斗形的斜面铺开,由于常年侵蚀形成了许多沟缝,分散为许许多多悬挂着的飞泉。无尽的泉水灌注下来,在入口处激荡争流,然后悄然而去。涓涓细流在崖上流淌、飞洒,犹如万斛珍珠,急速倾入玉斗,使人目不暇接。神奇的银链坠潭瀑布好似一个天然的测量器,水涨水落都在这里灵敏地反映出来。水量大小不断改变着瀑布景观,显出种种神态。春水融融,风和日丽,银链坠潭看去像似一个蒙着面纱的妙龄女子,隐隐约约,温柔抚媚,含情脉脉,宛如一朵出水的笑营。夏季洪水猛涨,瀑水奔腾咆哮,看去 犹如万箭齐发,直射箭靶。金秋时节,天高云淡,流水淙淙,缠绵委婉,恰似一泓依人的秋水。冬季到来,流水早已逝去,山岩裸露,呈现在眼前的就是一幅"清泉石上流"的清寂美景。 银链坠潭瀑布,是大自然奏出的一曲《琵琶行》,称得上是黄果树大瀑布群的最后绝唱。在这里,你既可领略到"间关莺语花底滑"的神韵,又可感受到"幽咽流泉水下滩"的绝妙。瀑声像是许多琵琶同时弹奏,发出各种声响。亲临这里,不由得唤起人们无尽的情思。你听,这儿是"大弦嘈嘈如急雨",那儿是"小弦切切如私语"。忽大忽小的流水正是"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洪水季节,瀑水震天动地,给人以"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之感,使人震撼激动。水量中平的季节,瀑声柔和,如泣如诉,抑扬幽雅,又使人陷 入沉思。水枯时节,瀑水低吟浅唱,断断续续,恰似"水泉冷涩弦凝绝",这停顿的一刻,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高大的棺树,长在周围的山崖上,点缀出亚热带河谷的风光。这里的榕树,少说也有8种,最常见的有黄葛棺、高山棺、大叶榷、小叶榕、圆叶裕和斜叶榕等。大家抬头看,在正对着银链坠潭峭壁上的顶端,有一株巨平般的大树,它是高山榕黄葛榕合抱而生的乔木。你看它,枝叶繁茂,绿阴覆盖着山石和水面,在树下既可乘凉又可观瀑。这棵树不停地呼吸 着瀑水释放出来的水雾,享受着大自然慷慨赐予的生命力。在离此不远的地方,五棵榕树五个品种,它们汇聚一堂,各自抱着一块巨大的石岩,人们把它称作"群榕聚会"。那边的六棵大棺树,根部特别发达,有些根比树干还壮哩。而且盘根错节,形成网络,将一大壁石岩缠绕,构成了十几米宽、两米厚的"根墙"屏障,看去像是一壁巨大的根雕或浮雕。这样的景观不由得专人想起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吴哥窟。 河水在银链坠潭附近分流,大量的水从落水洞潜入地下,留在地面上的水便形成了一条小溪。曰积月票、年复一年的流水冲刷和岩溶侵蚀,在流水经过的地段,逐渐形成长度约100米的地下"天生桥"。桥的上面,喀斯特地貌发育成一片奇形异状、参差错落的石芽,溪水从其间悄然流过,不知不觉之中,造成了又一个小巧玲珑的水上石林。这里是一座隐匿的喀斯特迷宫,它悄然生长在这里,千百年来鲜为人知。洪水暴涨时,这片石芽就淹没在水中,看上去像是一座座小岛。大水退去之后,峰峦又挺露出来,形成水绕山回的秀丽景观。这座小巧的迷宫却是翠峰叠起,道路迂回,流水幽幽,又时常可以看见水幽和跌水,巨大的根藤缠绕在石芽上,形成一个神奇诡秘的原始世界,使人感觉仿佛时间倒回到那旷古悠远的时代。走进迷宫,步步是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溪上有桥,一共24座,相互连接,形成一条连环,倘若您在 月明之夜来到,跟那扬州的"二十四桥明月夜"又有多少的奇妙吻合呢? 潜入地下的水突然又从小冒水潭迸涌出来,与地面上的溪流相会,流进了一条长约100米的峡谷中。这峡谷在雨季和旱季都有看头,在旱季,峡谷怪石裸露,犬牙交错,到雨季,又是一番慑人心魄的景致。峡谷最宽处大约有20余米,最窄的地方不过七八米,这短短一段峡谷落差却在30米以上。于是形成了水势汹汹的"星峡飞瀑"。在星峡两岸坚硬的岩石上,架起了一座13米长的石桥。这座桥虽然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但在外表上却是用怪石镶成,看上去仿佛是又一座天生桥,专人感叹这的巧妙。站在桥上,只见脚下激流翻滚、惊涛拍岸,犹如苍龙出峡、猛虎下山,令人心惊胆战、毛骨悚然。激流中还有一块巨石,形状像一条大鲤鱼,浪涛从石上飞过,人们将它称为"鲤鱼跳龙门"。 星峡飞瀑以下的河道变得开阔起来,但在星峡至红岩电站的5千米的河段上仍然有32米落差,河水流经15个急流险滩,最长的滩面长达100米,是开展漂流活动的理想地方。喜欢昌险和刺激的人,在游完了上面的诸多景观之后,来到这里可以乘上橡皮船顺流而下,享受漂流的快感。 打梆河漂流的终点在郎宫,这里风景佳丽,环境清幽,是休闲度假的好地方。在电站那里,首先看到的就是那株遮天盖地的大椿树,它生活在世界上已经上千年了,主干要十几个人才能合抱。还有三十几根巨大 的枝干,看去像是一片树林,所以有人又将它称为"独木成林"。郎宫对面有一片三面环水的绿洲,这里河滩宽广,小岛纷列,田园开阔,林木苍翠,树影婆娑,种植了多种亚热带花果树木。在这个度假村里,既可以划船、游泳、钓鱼,还可以享受农家生活的田园之乐。到了这里,一切的沸腾喧嚣都渐渐隐去,一切的激情潮涌均化为平静,我们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赐予的一派温馨与宁静,让身心都化于自在自得的休憩之中。稍事修整之后,人们还可以到灞陵河上看那座名闻遐迩的滴水潭瀑布,去参观红岩天书。大瀑布的余韵游过了形态优美的银链坠潭瀑布,还只是看见了黄果树大瀑布群的一眉一眼,要看到它的全貌,还要去那灞陵河谷。从它的上游开始,有蜘蛛岩瀑布、绿媚潭瀑布,往下是滴水谭瀑布、高潭瀑布和关脚峡瀑布。它们的形态不同,成因也不一样,譬如说,蜘蛛岩瀑布如一股急流从洞口喷射出来,突越于幽谷林莽之中,它是出口型瀑布;绿媚潭瀑布从50米高的山坡泻下,直入碧绿的溶潭中,它是岩性裂点型瀑布;滴水潭瀑布的连天瀑布和冲坑瀑布还有高滩瀑布部属于断层型瀑布,与上述几种瀑布不同。 滴水潭瀑布,是一座悬挂在黄果树大瀑布以西7千米处关索岭上的绝妙瀑布。这个瀑布可以用多、高、大、美、奇五个字来形容。多,它是断层上的多级多层瀑布,分为连天瀑布和冲坑瀑布两级,最上二层的高滩瀑布,明显地分为5层,最高一层名为" 波涌连天",中间几层叫做"翻空涌雪",最下一层称为"震荡群山"。高,它的高度是果树瀑布群中最高的一座,总高度达410米,其中的高滩瀑布局远130米,而下面的一层冲坑瀑布高有160米。奇,由于这是一座深切于悬崖之中的瀑布,时常被山崖遮掩,又常常被岩道隔阻,于是就成了一个时隐时现、难窥全貌的奇妙瀑布。美,瀑水从天上悠然散落,宛若一位白衣女郎散开衣裙,从山颠舞蹈款款跳跃下来,真是美不胜收。在从黄果树经断桥到关脚的路上,有一个强烈深切700多米的关脚峡,河水陡然跌落,形成了总落差达14l米的三级瀑布,这就是豪气冲天的关脚峡瀑布。这个瀑布水势汹汹,气冲斗牛,惊涛拍岸,布满冲坑,滩潭相随,是黄果树瀑布群中水量最大的一个。它的水源丰富,将白水河、王二河、灞陵河、断桥河水一并纳入了打帮河,而且汇入了一个深陷的峡谷,所以气势特别雄伟。这样,以黄果树为代表的大瀑布群就构成了在中国西南一隅的喀斯特峡谷上的瀑布博物馆。 有"四十三盘始至额"的关索岭古驿道,雄踞在高峻的灞陵河西岸的山峰之巅,下面是千尺的深渊,自来是"滇黔锁钥"。岭上的御书楼,有康熙皇帝亲题的匾额。相传关羽之子关索随诸葛亮南征至此,上有关索庙,并以此而称为关索岭。清人许缵曾有诗赞云:"驱车万仞白云边,遥忆南征第几年。错马乍开蛮瘅疠,鸣刀亲记汉山川。"沿 路上有鸡公背、周西成衣冠墓、晒家山、灞陵桥、骑树双树、双泉寺等胜迹。也就是在这一路上,有千古之谜"红崖碑",有人说它是殷高宗伐鬼方所题,有人说是诸葛亮南征的武侯碑,有人说是大禹治水的遗迹,有人说是彝族的济火碑。到安顺地区行署普悬赏100万元奖励人们破译红崖碑,可直到现在还没有人拿到这个巨奖,真是"千古之谜"。 这里还有关峙新堡乡古海洋生物化石发掘地,在那里奇迹般地保存着丰富无比的三叠纪时代的古海洋生物化石,特别是鱼龙、楯齿龙、幻龙、海龙以及许多未定属种的龙化石,都是世界上首次发掘。黄果树大瀑布群是人类的珍宝,我们要好好珍惜再珍惜!在中国贵州省的西北部, 有一块美丽而富饶的土地,她的名字叫赤水,是您一生中不能不去的地方。赤水市隶属于贵州省遵义地区,因河水一年中长达八个月呈赤红色而得名。全市总面积1801.2平方公里,总人口30余万人,年平均气温 17摄氏度,陆接川南,江连吴楚,水陆通衢,交通便捷,素有“川黔锁钥”、“黔北门户”之称。赤水市分别距川南重镇泸州市78公里、重庆市260公里、成都市360公里、遵义市299公里、贵阳市450公里,位于成都—乐山—自贡和三峡—重庆两条旅游热线的双重辐射圈内,与四川合江佛宝国家森林公园、重庆江津四面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一起构成川黔渝的“旅游金三角”。在人类浩如烟海的历史长卷中,有一部人人敬仰的史诗,那就是 二万五千里长征。公元1935年1月至5月,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四渡赤水”,谱写了世界军事史上的神奇篇章,从而使赤水名闻天下。赤水市不仅是一块英雄鲜血染红的土地,同时也是一方山川秀美、气候宜人、原始朴的绿色家园。赤水市位处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递降的过渡地带,海拔高度从1730米陡降至200余米,地质地貌变化大,自然生态原始古朴,野生动植物种属丰富,珍稀保护动植物生存良好,是地球上同纬度地区保存得最好的常绿阔叶林带,素有“翠竹子乡”、“千瀑之市”、“桫椤王国”、“丹霞之冠”的美称。在这里,一目亿年,能探寻到亿万年前侏罗纪、白垩纪时期的原始生物和地质地貌。从赤水城区出发,到达四洞沟景区仅15公里。“四洞仙境”是著名书法家、全国政协副主席赴朴初老先生生前来四洞沟观光游览后留下的墨宝,四洞沟景区内峡谷幽深、沟壑纵横、满山滴翠、飞泉成瀑,宛若仙境。在黔北地区,“洞”是古汉语的遗留用语。《说文解字》上解释说:“洞者,疾流也~”也就是说,“洞”并不是指山洞或溶洞,在当地人的口语中,“洞”就是指瀑布。四洞沟景区是一条由四个大的梯级瀑布组成的幽深峡谷,总长4.5公里。4个小时的游览时间里,不仅可以欣赏到壮观的瀑布,还可以欣赏翠竹、绿树、繁花、桫椤和缓缓流淌的小溪以及千姿百态的丹霞奇石。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中外游客称四洞沟景区为“万竹之园”、“没有败笔的景区”,从而使四洞沟景区获得了“小家碧玉”的 美誉。沿溪而行,过古道石桥,穿翠竹绿荫,听鸟鸣溪唱,望满山滴翠,一路如在仙境中行走。你看,一缕阳光透过稠密的竹缝从叶间射下,如无数闪亮的金丝,光彩夺目,流光溢彩,美不胜收,令人心碎。你看,有古生物活化石之称的桫椤,伫立于溪畔,微风拂过,倒映在水中的枝叶仿佛仙女在梳洗她的满头秀发。你看,这快要成熟的野芭蕉,很远就能闻到一股清香,真让人口水欲流啊。四洞沟的第一洞名叫水帘洞瀑布。水帘洞瀑布宽37.5米,高31米,取意瀑布倾泻而下如白纱珠帘悬挂石壁。清代本土诗人黄三之有诗赞曰:首洞横滩一字河,水穿石孔鼓琴歌;湖中小石时藏露,俨若清波拥翠螺。瀑布下方水潭名叫碧波潭,潭中有竹筏供人们游玩。沿一条曲曲折折的红色石径从岩窟下低头折腰过“太皇石”,漫步瀑后石径,环顾半遮半露的瀑帘,伸手触摸这水帘的感觉,无不生出十分柔情。古人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子,文人们赞颂它品德高尚,高风亮节,即是它的写照。在这里观竹、品竹、食竹,一切以行为为主体的竹文化,让你进入返璞归真、风骨清高之境界。第二洞——月亮潭瀑布宽42米,高仅10米,呈弧形,像一把梳子,更像一轮皎洁的弯月,瀑布前的潭水面积十分宽阔,潭中平均水深2米,最深处达20米。当天气晴朗,夜空中的弯月与潭中的倒影相互辉映,璀璨夺目,故名月亮潭。清代本土诗人黄三之有诗赞曰:二洞滩前偃月弯,泉飞十尺注泻潭;悠 悠滚滚波涛涌,浪沃山花落叶船。顺着游道前行不远,便见一幢房子静卧在竹林之中,这是为游客提供餐饮品茶服务的场所之一,名叫翠竹山庄。来到翠竹山庄,游人可以品尝到色泽朱红的香茶。这种红茶是远近闻名的珠茶,俗称“虫茶”,是茶中极品,非常珍贵,含有丰富的多酸类、维生素、氨基酸、碱等物质,具有提神益思、清热解毒、养胃健脾、顺气解表、降低血压、帮助消化等多种功能。第三洞——飞蛙崖瀑布高26米、宽43米,因瀑布上方有一巨石状似飞翔之蛙而得名。在当地人的口中,瀑布上方的巨石玉蟾被就其势取其形地叫成了一个俗名“飞蛙”。清朝本土诗人黄三之吟诗赞曰:三洞滩头两水飞,蛤蟆姿势避长蛇;晴川彩澈云开后,湖底青天漾翠微。赤水其实有时是很清洌的,只因溪底丹霞岩石或赤沙泛发红光,映红流水,误以为“赤水”。烂漫的山花、翠色欲滴的竹林和桫椤掩映在“赤水”之中,绚丽多彩,微风佛过,竹林瑟瑟,花儿舞蹈,赤波荡漾,好一处美如图画的景致啊~这便是四洞沟景区四个梯级瀑布中最大最壮观的第四洞——白龙潭瀑布。白龙潭瀑布高60米、宽23米,远听瀑布声如惊雷,声震峡谷,近观飞流直下、雨雾弥漫,气势恢弘,动人心魄。瀑下白龙潭“龙”翻水沸,飞珠溅玉,银光闪烁。瀑布左侧弧形石壁正中,呈现出“二龙戏水”、“龙头畅饮”的奇观。白龙潭前方一大片石头上生长着蓬蓬勃勃的河柳。这里的河柳每年的8月至12月份,河柳的花儿常开 不败,时间竟能长达五个月之久,河柳的花蕾、花蕊全部躲在树干和树叶下面,朝下生长,宛若小家闺秀,虽国色天香,却有些害羞,不肯见人。清朝本土诗人黄三之又有诗赞曰:悬空四洞廿余高,瀑布飞风草木摇;一味清凉幽且雅,潮声若断好吹箫。在四洞沟景区的周围还有许多景观,如清代建筑极品——郑氏贞节牌坊、凌空飞架在溪涧之上的渡仙桥、苗族人民世代居住的苗寨等等。大小七孔樟江风景名胜包括三大景区,它们是:小七孔鸳鸯湖景区、大七孔地峨宫景区和水春河谷景区,以及一条樟江风景带和瑶族、水族、布依族的文化景观。这个风景名胜区的总面积为271平方千米,有50处景物和景观。其中,人文景观13处,自然景观37处。这些景观中属于世界级的有4处,国家级的25处。它们总的特点是景外有景,景中有洞,洞中有景;林中有水,水中有林;石上长树,树包石头。山、水、洞、林、湖、石、瀑布相互交融,汇为一体。这个名胜区是世界喀斯特地貌上的一处绝品。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都知道,在世界上的许多喀斯特地区,往往都缺乏水源和植被,是一种十分贫瘠脆弱的生态环境。可是到了这里,看到的却是满目青山、郁郁葱葱,既有喀斯特森林的奇观,又有喀斯特地貌上美丽的河谷与湖泊。它是地球腰带上的一颗绿宝石,是一座绿色喀斯特森林宝库。据专家介绍,在喀斯特地貌中,这样完美的山水林洞湖融为一体的景色,是举世无双的。现在,就让我带您 走进这座宝库,去探寻这座宝库中的宝藏吧!小七孔景区小七孔景区以峰丛洼地、峰丛漏斗为主要特征,锥峰高度多在100-200米左右。景区在宽仅1千米、长不足10千米的狭长幽普里集中了洞、林、湖、瀑、石、水各种景观,有碧水澄澄的鸳鸯湖,有电背山的原始森林,有野猎林的漏斗森林和响水河上的水上森林,这些景点是樟江风景名胜区中的精华。最先看到的是景区北边的这一座桥,这就是小七孔石桥,它建于清道光二十七至二十八年间(1847-1848),景区因此得名。桥长40米,桥面宽4米,拱高4米,从前是沟通荔波至广西南丹的重要桥梁。桥全部是由麻石条砌成,桥身爬满藤蔓和颜类,古色古香。小七孔桥还有一个动人的瑶族神话故事,传说板帽山上有个瑶寨,寨里有个小伙子叫阿吉,阿吉有个神奇的中指,能把坚硬的岩石戳成面团般的稀泥。阿吉看到寨里乡亲被响水河阻隔,不能方便的到对岸去干活和赶场,就约了寨里的七位姑娘在涵碧潭上造石桥。阿吉用中指把一堆堆岩石戳软,姑娘门把戳软的岩石捏塑成桥,七个姑娘一人负责一个孔,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终于把桥造成了。因此小七孔石桥又叫"阿吉桥"和"阿姑桥"。在樟江风景名胜区还有另外一座七孔桥,那座桥比这座桥更宏伟、更大,好比是这座桥的哥哥。所以,人们就把弟弟叫做"小七孔",而把哥哥称做"大七孔"。小七孔桥下流淌着樟江支流响水河的水,这水是 经过上面森林无数次的过滤之后才流下来的,所以它清澈无比。在响水河与樟江汇合的地方,人们筑起一座水坝,把水蓄存起来,就形成了"七孔塘"。响水河谷是一条在喀斯特地貌上流淌的、由明流和暗河交错而成的河流。全长1(6千米,落差110米。因为河水从高处流下来,经过层层岩石,就形成了68 级跌水瀑布,水声隆隆,数里之外部可以听见响声,所以得名"响水河"。这条河最有特点的地方之一,是多极的跌水瀑布,形成了几段动态的水景,下段河床低缓,跌水高度比较低,水的声音就像是琴瑟之音,丁冬悦耳;中段的河水,是从乱石堆冲击而出,汹涌奔腾,有则顷盆暴雨,又像隆隆的雷声,震荡在山谷间;上段的河水从峡谷口往下一层一层地泻落,形成了二三十米高的叠叠瀑布,有如天河倒挂。这条河水时而流下地面,变成潜流,时而涌出地面,又成地上河,明河暗流来无影去无踪,这是只有在喀斯特地区才能见到的奇景。龟背山的形状像是一个大乌龟,因此得名"龟背山"。龟背山是典型的喀斯特原始森林地带。这里生长着许多奇花异草,有著名的龟背竹、虾背兰、棕竹、大血藤等等。气候潮湿阴暗,到处都是苔藓。龟背山最神奇的地方,就是这些长在石头上的森林。你看,那株老树的树根已经伸进了岩缝,那棵树的树根紧紧搂抱着一块大石头,另外那株树的树根又爬过了石崖,在岩下找到了土壤,把根扎下去。这株树根居然把岩石 都挤破了,人们常说"水滴石穿",您见过树穿石破吗?在这些死去的枯树上还寄生着蒲兰。还有这些缠绕在光岩上的网箩。还有一个奇特现象是你绝不能从这些植物的外形大小来判定它们的年龄。你看,这棵小树,看上去只有几厘米粗,可是,它的年纪已经有五六十岁了。这棵胸径三四十厘米的大树,早已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沧桑。龟背山上的动物,在适者生存的规律下,也练就了适应环境的本领。山上有一种蛇,在崎呕光滑的林间小道上爬行时,不免滑跌,长长的身子摔碎成几段。妙的是,断成几截的蛇身在地上蹦蹦跳跳,会自动互相靠拢,像火车车厢似的迅速碰接在一起,一会儿就没事了,摆摆尾,又神气活现地钻进草丛去了。这种蛇叫碎蛇,现在存量比较少,游人很难碰到。从龟背山原始森林出来,现在我们要去水上森林。用深藏不露来形容水上森林是最合适的,因为它就藏在大家的脚底下。走在路上你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这就是水上森林给每一个人的惊喜。水上森林带只有500多米长,响水河平平和和的河水到了这里就欢腾雀跃,形成了500多米长的白瀑。这里所有的石头都被冲刷出深深浅浅的印痕,所有的树根都生长在石头上,所有的人到这里都会挽起裤腿打赤脚,在水、石、树间跳来跳去。仔细观察一下,这里河边的岩缝中长出了一簇簇灌木,它们的根被激流冲刷,裸露在水面上。激流中浪花直直打到树枝头,流水又被树枝划成若干分支。这隆隆的水声是它穿 过森林的时候发出的声音,水上森林之绝在于林水交融,互为依存,究竟是森林长在水中,还是水流在森林中呢?响水河源头的上、下乙定村是一个峰丛洼地。山腰上的云雾绕过原始森林,山峰下是小桥流水人家,周围群山绿得能滴出水来,"翠谷"因此得名。这里是一个布依山寨,这个布依山寨人家始终保留着古朴淳厚的风俗,男耕女织,木板房、吊脚楼,是不是一个真正的世外桃源?在下乙定村的东南面,有一大片漏斗森林,树木从底部向上生长,直达山沿,如果能够从顶上向下俯瞰,就会看见那里是一个绿色的大洒涡。在漏斗底部的暗河和水塘中。据说这里有蟒蛇和野兽出没,还有娃娃鱼,当地人经常能够听见它们像婴儿一样的啼叫声,所以人们不敢轻易上山。这一路经过的响水河,就是从那里流淌出来的。当地人相信,在这个大漏斗中有神灵居住,每逢旱灾,有一些强壮勇敢的人,就到这里来投石求雨,据说,只要把大石块投入喷水的暗河口,就会刹那间乌云四起,风雨大作,解除旱灾。在水上森林的下部河段,还有飞云山瀑布和拉雅山瀑布,是到小七孔旅游不可不留下珍贵纪念的一处景观。喀斯特森林中的盲谷湖由两个湖泊组成,布依语称其中的一个叫"王盘",另一个叫"王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鸳鸯湖"了。这鸳鸯湖名副其实,确实有鸳鸯在嘻戏。鸳鸯湖水面宽约20公顷,水深可达30多米。鸳鸯湖当然和爱情有关了,相传很久以 前,一个汉族小伙子爱上了美丽温柔的布依族姑娘,但是当时禁止汉族和少数民族通婚,他们的爱情遭到反对,小伙子和姑娘绝望了。在一个月色皎洁的夜晚,他们攀上了一座高峰,小伙子含泪吹起了笛子,姑娘唱起了悲伤的情歌。天快亮的时候,两人用长长的土花布缠在一起,跳下了悬崖。从此,这对恋人变成了两个美丽的湖泊相依相偎。登船游湖,两岸古树苍天,树枝和藤萝宣直垂到水面上,阳光透过林阴映入水中,树影和波光相互交织,船在许多岛屿和港汉之间穿行,然后进入水上林阴道。这一段是小七孔最精彩的地方。所以有人说,不到鸳鸯湖,就等于没到过小七孔。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还可以去欣赏溶洞景观。这里有天钟洞和蝙蝠洞。天钟洞有三层,总长2000米。蝙蝠洞与天钟洞相距100米,洞顶有一块硕大的钟乳石,形如蝙蝠,洞深数千米,从贵州地界进去,可以从广西地界出来。洞里有一块钟乳石形状如雄鸡引颈,人称"鸡鸣黔桂"。</P>此外,还可以去游一游卧龙河。卧龙河的得名是因为此处是一段暗河名流,每逢山洪暴发时,就会像蛟龙一样威风。领略这条河的神韵,需要爬到对岸的高山上去,从那里向下俯瞰,河流被两岸的古树浓荫遮蔽,变成了一条绿茵茵的"暗河",远远望去,只见一条弯弯曲曲的绿色"卧龙"。卧龙河水量充沛,要想了解卧龙河的真面目,就得划着船,穿过这一道道深邃的绿阴,渡过苇塘、陡岸、深潭、 急流、险滩以及密林峡谷,一直穷尽水源,这是自然探险最理想的地方。现在,这里开发了一段生态长廊的漂流区。朋友们可以在卧龙坝下乘坐橡皮筏,自己划船,顺流而下,风险少乐趣多。还可以在河中打水仗,从水坝上;中滑下去,那种感觉妙不可言。 卧龙河的源头便是卧龙谭,暗河从崖底涌出,潭面却不见踪影。两岸奇树林立,潭外水声轰鸣,雾雨蒙蒙,像是有胶龙浮在潭中。现在,卧龙潭水已经被引来发电,筑起了一堵高坝,形成了一个高原平湖,也成为一处胜景。小七孔景区内的山岭上就是著名的瑶山了。这里居住着白裤瑶。这是因为这里的男子都穿白色紧膝裤,蓄长发,包白头巾,裹白绑带,所以人们称之为"白裤瑶"。他们是典型的游耕民族,崇尚狩猎。鸟是他们的图腾,男子上衣胸前绣着一只鸟,裤腿上也有用鸟做成的花纹。白裤瑶的服饰称得上是人间无双的艺术珍品:女性穿的是蜡染背牌,也就是古书上描绘的"冠首衣",后背绣四方格图像蜡印,图像里有几块不同的小方格图形,整个四方格框内还有数条长长短短的纵横线条,颜色深浅不同,据说这分别表示水沟和路。图像周围绣有花朵,色彩鲜艳。这种服饰极其古老,在中国的大多数地区已经消失了,而在瑶山,还是人们盛行的传统服饰。白裤瑶的服饰从种棉、纺线、织布、蜡染、昌画、针绣、裁缝、浆洗和设计的全过程都由各家各户的女子单独完成,一人一年只能制作一套。白裤瑶女 服、男服上的彩绣都记录了白裤瑶的历史。白裤瑶有特殊的习俗,他们常常跳起"猴鼓舞",敲着铜鼓砍牛祭祖。铜鼓,对白裤瑶来说,就是本民族的象征、人丁兴旺的寄托。因此一旦铜鼓发生意外,全族都要群起保护,甚至不惜生命。自从汉朝以来,尽管更换了多少朝代,白裤瑶族的这一珍宝一直保存下来。据调查,在约两万人的白裤瑶族中,就有300多面铜鼓。白裤瑶居住简陋,一般都住木架盖草、围篱笆的茅屋。白裤瑶有人屋与粮仓分开的习俗,其目的在于防火,每家每户都有修建在村外的方座圆顶的谷仓。谷仓用四跟立柱支撑,是为了防潮。在柱子的上端,套着一个陶罐,它是用来防鼠防虫的。老鼠、虫子爬到罐子边就会滑掉下来,无法偷吃仓中的粮食。谷仓的造型别致美观,受力均匀,屹立在高山坳口也不容易被山风吹倒,是白裤瑶寨子的一大景观。大七孔景区大七孔的得名是因为在这里的王蒙乡孟塘村附近的打命河上,也有一座七孔的石桥,高7米,长35米,宽4(5米,比那小七孔桥要大得多,所以俗称"大七孔"。这座桥修建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落成于三十年(1850),为当地绅民捐资所建,又称万善桥。后来被洪水冲毁,光绪三年(1877)年重建,改名为双溪桥,是解放前荔波县境内第一大石拱桥,也是通往广西南丹县的重要桥梁。大七孔景区是以原始森林、峡谷、伏流、地下湖为主体的景区。主要景点有大七孔桥、梦潭、山神峡、天生桥等, 景观险峻神奇,气势磅礴,是大七孔景区的显著个性。首先来到山神峡,这里两岸都是悬崖峭壁,悬崖高达100多米,上面有三个排成"一"字形的洞穴,从岩石缝中长出一排清翠欲滴的绿树,那是其中最高最大的洞71,不知道是不是"天神"的洞府。抬头仰望,天空只剩下细细的一条线。在这里不能大声喧哗,不然,两岸的绝壁上就会飞沙走石,乒乒乓乓的石块沙粒从上面掉下来,十分危险。那里有一座横跨在河两岸的天然巨岩,地理学家把它称做"天生桥",当地人说它是"仙人桥"。它高达60米,厚10多米,桥孔宽达20多米,河水流过桥下,便形成了两米多高的宽大瀑布。在这悬崖上不但悬挂着许多巨型的钟乳石,而且从石缝中还长出了许多绿色的草丛、灌木和藤萝,真可谓是琳琅满目。"天生桥"是贵州喀斯特地貌上一种独特的景观,你可以看见各式各样的天生桥,它们的形态、高度都不相同。水神河得名于一个布依族小伙,有一天他来这里捕鱼,看见一个漆黑的怪物,吓得赶紧敬香跪拜。从此,凡是到这里来打鱼的人,都必须烧香敬神,否则就打不到鱼了。水神河里盛产青鱼,当地人称"猎嘴鱼",青碧碧的鳞片,圆滚滚的个头,厚墩墩的嘴唇,味道无比鲜美。这里可以说是喀斯特地下河的一个天窗。从下面向上看,只能看见一个圆孔似的天空,站在这里,可以很宣观地感受一下"坐井观天"这句成语沿着地 峨峡谷向前走去,这里是一段明流,到了前面,水就会重新流到地下去,这里就是地峨宫了。它是一个地下宫殿和暗湖,这湖中沙滩上的那株大树,像不像一根"定海神针"?这座暗湖上的瀑布高达20多米。 在这个景区中还有两座水塘,其中一个叫做"清水塘",即使在涨大水的时候,它的水也是清澈不混浊的。另一座叫做"万蛇塘",在干旱水枯的时候,周围数十里的水蛇都汇聚到那里,甚是壮观。在这个景区内,还有一个落差48米的河段,河水滔滔,涛声震撼山谷,那声音听起来就像有人在哈哈大笑,十分奇特 爬上山顶,在这里可以饱览荔波喀斯特原始森林的壮丽景色。大七孔景区的最后一站是方村河流经地峨峡谷,进入地峨宫暗河的落水洞。大部分的水都落入这个洞中,河道突然在地面上消失得无影无踪。在这里,可以尽情领略喀斯特地貌上神秘莫测的造化。
/
本文档为【自然景观的资料: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的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