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扁鹊见的是_“蔡桓侯”还是“齐桓公”

2017-09-05 5页 doc 17KB 287阅读

用户头像

is_668482

暂无简介

举报
扁鹊见的是_“蔡桓侯”还是“齐桓公”扁鹊治病的来源有二:《韩非子?喻老》和《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但是前者扁鹊见的是蔡桓侯(蔡桓公的封爵本是“侯”,“公”是对国君的泛称,所以《扁鹊见蔡桓公》下文都作“桓侯”。如《左传?昭公二十三年》:“齐侯使晏婴请继室于晋。„„公乘其民,而归于陈氏。”“齐侯”指齐景公,下文又称“公”,可见当时称爵位并不怎么严格。),后者写扁鹊见的是“齐桓公”。到底是“蔡桓侯”还是“齐桓公”, 《韩非子》原文如下: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
扁鹊见的是_“蔡桓侯”还是“齐桓公”
扁鹊治病的来源有二:《韩非子?喻老》和《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但是前者扁鹊见的是蔡桓侯(蔡桓公的封爵本是“侯”,“公”是对国君的泛称,所以《扁鹊见蔡桓公》下文都作“桓侯”。如《左传?昭公二十三年》:“齐侯使晏婴请继室于晋。„„公乘其民,而归于陈氏。”“齐侯”指齐景公,下文又称“公”,可见当时称爵位并不怎么严格。),后者写扁鹊见的是“齐桓公”。到底是“蔡桓侯”还是“齐桓公”, 《韩非子》原文如下: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矣。”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其文: 扁鹊过齐,齐桓公侯客之。入朝见,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肠胃间,不治将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望见桓侯而退走。桓侯使人问其故,扁鹊曰: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后五日,桓侯体痛,使人召扁鹊,扁鹊已逃去。桓侯遂死。 很显然,司马迁有抄袭韩非子的嫌疑。 但是,人们往往相信史记而不是《韩非子》。原因如下: 韩非,约公元前280一前233年,韩王室公子之一,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基本上与扁鹊是同时代战国中晚期人。其主要著作《韩非子》,重点宣扬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擅长用寓言来说理是《韩非子》的一大文学特色。《韩非子》一书中记载了丰富而充满寓意的寓言故事,像“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等。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隽的哲理,凭着它们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性。 司马迁,约生于前145,卒于公元前90年,约56岁终。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后世称为史圣。其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撰写史记,态度极为严谨认真。他写的每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都经过了大量细致的调查研究,并对史实和资料反复作了核对。他一生博览群书又遍访名山大川,实地考察历史遗迹,了解到许多历史人物的遗闻轶事以及许多地方的民情风俗和经济生活。汉朝 的历史学家班固说,司马迁“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意思是称赞司马迁,他的文章公正,史实可靠,不空讲好话,不隐瞒坏事,这是对司马迁的科学态度和史记的记事翔实给予高度评价。司马迁的史记中,上自皇帝,到王侯贵族,到将相大臣,再到地方长官等等,都客观的评价了他们的功绩,同时不留情面的揭露他们的腐朽、丑恶以及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就连当时文治武功的汉武帝,司马迁也丝毫没对于他的过失加以隐瞒。比如他在《封禅书》中,把汉武帝迷信神仙,千方百计祈求不死之药的荒谬无聊行为和当时盛行的封禅祭祖、祈求神仙活动的虚妄,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所以司马迁的记述往往更翔实可信。 文中涉及的人物,我们先看一下前人的考证: 历史上有两个齐桓公。第一个是春秋时的齐桓公,姜姓,名小白(公元前六八五——前六四三年在位),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使齐国强盛起来,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另一个是战国时的齐桓公,田姓,名午(公元前三七四——前三五七年在位)。他父亲发动政变取代姜氏,所以后人将此时的齐国称为田齐。 可见,第一,扁鹊是齐国人,桓公午六年,扁鹊回到本国,给桓公午治病。可桓公午固执己见,讳疾忌医,结果死去。此事确实有。而韩非要引用的就是此事,并非寓言。 第二,最关键的。战国时称呼身份高贵的人,一般用封地为号。而国君则用都城来做号. 因为齐桓公时期齐国都城是上蔡, 所以此处用蔡桓公来代指齐桓公.。 真正的蔡国在扁鹊的时代早已湮灭,而真正的蔡国的桓公(蔡桓公,是春秋时蔡国(现今河南省上蔡县一带)第七代国君,公元前714——前695年在位。) ,年代不符。 关于蔡桓侯,历史上只有一个蔡桓侯,名叫姬封人前714年—前695年在位20年。东周蔡国一直是小国,实力弱,侯爵,没有什么值得称颂的功业,因而不敢僭越礼制自称为公爵,后世亦不可能这样尊称。 扁鹊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正式传记的医学家。他本姓秦,名越人,渤海郡莫(今河北省任丘)人(又:勃海郡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或:齐国卢邑(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人),又号卢医。据考证,约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四O七年),卒于赧王五年(公元前三一O年)。扁鹊善于运用四诊,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 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善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扁鹊曾医救虢太子,令其死而复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说“秦太医令李醯自知伎不如扁鹊也,使人刺杀之。”扁鹊因给秦武王(公元前310——前307年在位)看病,令太医令李醯妒忌而杀害。扁鹊死后,虢太子感其再造之恩,收其骨骸而葬之于今永济市清华镇东。由此看来扁鹊如果不是神仙就不会和蔡桓侯姬封人、齐桓公姜小白这两位比他早两三百年的人看病,不过他当然不是神仙,是神医,否则怎能受祸于一个太医。 历史上除了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姜小白,还另有一位齐桓公,即战国时的齐桓公田午。先说春秋时陈国公子陈完避陈国内乱到齐国,被齐桓公姜小白封到田,也称田完。他的后人成为在齐国掌权的大夫,不断收买人心,发展势力,最后消灭了其他几家大夫。到了陈完十世孙田和做相国的时候,干脆把国君齐康公封到一个海岛上去了,整个齐国成了田和自己的封地。于是他就采取各种手段,仿照“三家分晋”立为诸侯的先例让周天子正式策封他为诸侯。公元前386年, 周安王策封田和为齐侯,就是田太公,历史上称田齐。田太公做了两年国君就死了,他的儿子田午弑其君田剡自立为齐公。齐桓公田午(公元前400,前357年),公元前374,前357年在位。即位初年,其弑君代政导致了齐国国内社会的混乱,燕、魏、鲁、卫、赵等诸侯以此为借口讨伐齐国,而实际上是伐掠齐地。齐桓公田午奋力抗争,利用各国之间的利益矛盾,逐渐改变了被动的局面。 齐桓公田午在位十八年,最显著的功绩是招揽天下贤才名士,集天下智慧应对天下诸侯,具有创见性地在齐都临淄稷门旁边设立了中国第一所官办大学堂“稷下学宫”。稷下学宫后来十分昌盛,儒、道、名、法、墨、阴阳、小说、纵横、兵家、农家等各家学派林立,学者们聚集一堂,围绕着天人之际、古今之变、礼法、王霸、义利等话题,展开辩论,相互吸收,共同发展,世称“百家争鸣”。对此,司马光在《稷下赋》中说:“致千里之奇士,总百家之伟说”。孟子和荀子是稷下学宫里最有名的两个人。再说扁鹊,就是在这期间到了齐国,大概50岁左右吧,其医术完全能达到望而知病的高度了,见到了齐桓公午,欲给他治病。可这位齐桓公午固执己见,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结果不治身亡。 中国历史上,就从来没有过一个被称为“蔡桓公”的人,倒是有一个被人称为“蔡桓侯”的人,可是这个被人称为“蔡桓侯”的人在公元前695年就死了。他死时距离出生于公元前407年的扁鹊还要早上280多年呢;再说,这个蔡国也在随后的公元前447年被灭亡了,而那时的扁鹊仍然没有出生呢。综上所述,蔡桓公是春秋时人,而扁鹊应该是他之后的战国人,扁鹊见蔡桓公等于关公战秦琼。《扁鹊见蔡桓公》出自《韩非子?喻老》,韩非子的本意是告诫医生,这段文字是说扁鹊的失误,并不是患者有错。蔡桓公不是蔡国君主,而是田氏齐国君主,史称田齐桓公,绝非蔡国君主,也不是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吕小白。 到这里基本清楚了,韩非子和史记所记载的都是可信的。但当时文行简约,史迁没有多一个字,若齐桓公后面多加一个“午”字,就没有人会想到姜小白了。至于韩非,也许是这位韩国公子处于对近代君王的尊敬,不愿用齐桓公田午的名讳,也可能担心因此会冒犯齐国,就让扁鹊和蔡桓公跨越300多年搞了个约会。这个齐桓公田午的名气远没有齐桓公姜小白的名气大,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位齐桓公,再加上现代课本的宣传力度,因而使人很容易就产生了歧义,张冠李戴了。有趣的是这位兼听而广招言士的齐桓公田午,却不听神医之言,反而嘲笑医者好利,扁鹊曾对他三次劝诊而不医治,结果一命呜呼,因而被他稷下学派的后世弟子韩非用一则小寓言而伴随着“讳疾忌医”、“病入膏肓”两个成语一起让人贻笑至今。 所以,答案很明白了。"蔡恒公"是齐桓公的别称。而韩非要引用的就是此事,并非寓言。扁鹊所见的桓公是齐桓公田午。
/
本文档为【扁鹊见的是_“蔡桓侯”还是“齐桓公”】,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