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蒙古族族源

2012-11-24 23页 pdf 1MB 154阅读

用户头像

is_215514

暂无简介

举报
蒙古族族源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中国 匕方民族与蒙古族族源 亦 郁 真 犷 蒙 占地区见于文字记载的历史至少可以上溯到战国时期 。 从匈奴以来 , 大大小小的民族 和部落出没在这个广阔的高原地带 , 兴衰频繁 。 十三世纪以后 , 在蒙舌地区形成了具有语 言 地域和文化的共同性 , 以及在经济生活 中有许多共同特点的蒙古族 。 蒙古族继承...
蒙古族族源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中国 匕方民族与蒙古族族源 亦 郁 真 犷 蒙 占地区见于文字记载的历史至少可以上溯到战国时期 。 从匈奴以来 , 大大小小的民族 和部落出没在这个广阔的高原地带 , 兴衰频繁 。 十三世纪以后 , 在蒙舌地区形成了具有语 言 地域和文化的共同性 , 以及在经济生活 中有许多共同特点的蒙古族 。 蒙古族继承了我国 北方各民族长期的分化和溶合的历史 , 把各式各样的部落和居民溶成一个民族 。 蒙古族族源问题同我国北方各民族的历史有密切的联系 , 这种联系多年来成了一个众说 纷纭的争论题 目。 中外学者提出过种种说法 , 其中每一次科学的严肃的探讨都推动了研究的 前进 。 不断综合前人研究的积极成果 , 提高研究的水平 , 会使这一问题愈来愈接近于最后的 解决 。 识辨族源是带有综合性的研究工作 , 除了研究历史文献记载之外 , 还常常需要借助 于语文学 、 人类学 、 民族学和考古学手段 , 在缺少文献根据的时候 , 这些手段尤其显得重 要 。 对蒙古族族源的研究来说 , 文献记载自然是最基本的依据 , 我国史籍给我们提供了丰富 的资料 。 但是必须批判地对待文献记载 , 仔细地辨别真伪正误 , 才能提高研究的科学水平 。 语文学资料对鉴别族属具有重要意义 , 因为语言的共同性是民族特征的第一要素 。 研究语言资 料必须有历史的科学的力法 , 臆断杜撰和穿凿附会只能创造失败的 。 人类学资料指示民 族学共同体的 自然体质特征 , 对鉴别族属也有很大参考价值 。 民族是个历史范畴 , 而不是种 族范畴 , 因而人类学资料的价值是相对的 , 不能把它提到决定性准绳的高度 。 民族学和考古学 资料有生动为直观性 , 这常常是文献资料所不能比拟的 , 它向我们提供风俗 习惯 、 物质文化 的图样 , 从而揭示民族的文化 、 心理素质特征 。 当然 , 应用这些资料也是有条件的 , 不能把 各族 司的文化影响 、 各族物质文化的某些雷同点和相似处当作确定族源的主要根据 。 在这些 方面 , 中外学界多年来研究蒙古族族源的实践向我们提供了许多正反面的经验 。 我们在学术研究中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坚持实事求是 , 绝对尊重历史的 本来面 目。 研究工作愈是真实地反映历史过程 , 科学性便愈大 。 不是使自己的认识尽量符合 历史的客观运动 , 反而企图让客观的历史适应某种先验的主观成见或实用主义的社会政治 目 的 , 这种作法最后总是要失败的 。 匈奴是蒙古地区第一个见于史乘的民族学共同体 , 从战国时期就逐渐形成了一股力量 。 公元前三世纪末 , 匈奴人建立了强大的国家 。 到了公元一世纪末 , 鲜卑人代替了匈奴对蒙古 二地区的统治 。 在蒙古高原称雄一时的匈奴人 , 一部分进入中原 , 一部分并人鲜卑 , 一部分西 去中亚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匈奴一名本身就引起了连绵不绝的争论 , 各家纷纷提出训释 有说是蒙古语 “ 狼 ” 的 , 有说是突厥语 “ 十 ” 的 , 有说是突厥语 “ 强力 ” 的 , 更多 的 人 认 为 “ 匈奴 ” 就 是 蒙 古 语 “ 人 ” 的意思 。 ①尽管众说纷纭 , 还是没有结果 、 真正的进展是 , 从敦煌粟特文书信中发现 了 “ 匈奴 ” 在粟特文中作 据说可以读作丝 。 。 ② 匈奴人的族属和语言 , 更是争论不休的题 目 。 ③ 。 帕拉斯以来主张匈奴人即蒙古人的意 见曾在上世纪风行 。 伸丘林的说法很典型 “ 匈奴是蒙古人的古时族名 。 汉人把它音译成汉 语 , 使用了两个汉字 匈 —凶恶 , 奴 —奴仆 。 但匈奴这一蒙古词是个专名 , 并没有汉字 的那种意思 。 ” ④伸丘林的论据实际上很简单 匈奴人的住地既然是现今蒙古人的住地 , 匈 奴人就应该是蒙古人 。 霍握尔斯也持有类似的观点 。 这 自然是一种土著论错误 , 断言各民族 的地域亘古以来没有变迁的土著论 , 对游牧民族来说尤其显得荒谬 。 , 施米特 、 贝格曼等 人也认为匈奴人讲蒙古语 。 到了本世纪 , 白鸟库吉由原来主张匈奴是突厥的观点 , 一变而为 匈奴 —蒙古说 。 这种改变 , 明显地是为了适应 当时 日本帝国主义大陆政策的需要 。 白鸟本 人也不讳言 , 他提出这种主张是为了 “ 诱发 ” 日本国民对蒙古的 “ 好奇心 ” 。 ⑤二次大战以 后 , 坚持匈奴 —蒙古说的 , 主要见于蒙古人民共和国。 从上世纪发端的匈奴 —突厥说在本世纪取代了匈奴 —蒙古说的地位 。 拉德洛夫 、 沙碗 、 伯希和 、 高本汉都 站 在 这 一 边 。 一些苏联的突厥学家把匈奴 语看成突溉语的祖型 , 认为突厥语族东西两大支脉都起源于 匈奴 语 。 此外还有原阿尔泰语说 、 原楚瓦什一突厥语说等等 。 ⑥ 把语言作为识别族属的头等要素是理所 当然的 。 关于匈奴人的语言 , 文献资料提供了一 些线索 。 西汉人说匈奴 “ 箕据反言 ” ⑦, 这很 自然地使人想到阿尔泰语系的宾谓句式 。 北魏 时代语言属于突厥语族的救勒人 , “ 其语略与匈奴同 , 而时有小异 。 ” ⑧北匈奴的后裔在今 北疆一带建立的悦般国 , “ 其风俗言语与高车同 ” 。 ⑨这些记载表明 , 匈奴人到了南北朝时 期 , 是讲阿尔泰语系裘厥语族的某一种语言的 。 这里有两种可能 第一 , 匈奴语从来就是属 于突厥语族的 , 第 二 , 匈奴人在几百年的过程中 , 语言已被同化 , 改操突厥语 , 这也是不无 ①参看内田吟风《 北亚史研究 ‘ 匈奴篇 》 东京 , 第 页 。 主张 “ 匈奴 ” 应训释为 蒙 古语 “ 人 ” 的较多 , 有白鸟库吉、 方壮献等 。 这种说法并不能成立 。 十三世纪的蒙古语 “ 人 ” 是 位 位 , 有些方言中是 位二 , 后者与畏吾体蒙古文书写形式相同 , 也许是更古老的语音 。 白鸟 等人用变异和进化最显著的现代蒙古语的丝 来比附 “ 匈奴 ” 二字 , 显然是非历史 的 。 至 于 训 “ 浪 ” 等等 , 更是无从谈起的事 。 ②内田吟风前引书第 。、 、 、 页 。 ③关于匈奴族属问题的各种不同主张 , 详麦高文 《 中亚 古 国 史 》 。 中译 本 , 中 华 , 、 马长寿《 北狄与匈奴 》 三联 , 、 内田吟风前引书 。 ④仰丘林《 古代中亚各族史料汇辑 》第一卷 莫斯科一列宁格勒 , 第 页 。 ⑤《 蒙古民族的起源 》 , 《 白鸟库吉全集 》第四卷第 页 。 ⑥见 巴斯卡科夫《 突厥诸语言研究导论 》 莫斯科 , 第 一 页 。 巴 托 尔 德《 突坂一蒙古各族史 》 《 全集 》第 卷 莫斯科 , 第 页 。 ⑦《 滩南子 》 《 齐世训 》。 ⑧《 北史 》 《 高车传 》。 《 魏书 》 《 高车传 》飞 ⑨《 魏书 》 《 西域传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可能的 , 因为匈奴单于庭从汉武帝时期由今内蒙古地区退到漠北之后 , 匈奴人便卷进了 突厥 语族牧人的汪洋大海中 , 几个时纪的时间足以使他们在语言上被同化 。 还有一些迹象在 加强 着匈奴语是突厥语的印象 在苏联阿巴坎附近发掘出的匈奴宫殿遗址中 , 瓦片上的四个戮记 酷似古突厥文的 或 、 或 、 、 。 ① 汉文史籍用汉字记录了若干匈奴单词 , 并附词义解释 此外就是一大批用秦汉魏晋古韵 译写的匈奴专名 。 学界对这些语言资料的研究 , 至今没有更多的成就可言 , 许多结论仅仅是 由猜测和附会 , 甚至是笑料构成的 。 只有个别单词的解释是无可怀疑的 , 譬如 “撑里 ” 天 构拟为 牡 。 但这个 是个阿尔泰语系通用的词 , 所以无助于分清匈奴语属于哪 一个语族 。 靠单词分析建立起来的白鸟库吉的匈奴 —蒙古说 , 在学术上是以混乱的方法论 为基础的 。 用信手拈来的现代语言和方言同匈奴语作跨语系跨语族的比附 , 根本不顾这些语 言、 方言的历史发展情况 。 譬如 , 把只有几百年历史的近代布里雅特方言词 吐 带 血 比作匈奴词 “ 若疑 ” 孝 多 —不知为什么 “ 血淋淋 ” 却与 “ 孝顺 ” 等义 抛 开秦汉 古韵 , 读 ,’著” ’’ ②为 。 , 硬说 “ 屠誉 ” 贤 与蒙古语 直 、 日 语 “ 贤 ” 、 “ 直 ” 有关 。 用诸如此类非科学的方法考释的结果是 十七个单 词中 被指为属于蒙古语的有两个 , 属于突厥 语的有两个 , 通古斯语的有三个 , 突厥 、 蒙古共通的有 一个 , 蒙古 、 通古斯共通的有四个 , 蒙古 、突厥 、 通古斯共通的有六个 。 ③这里 , 被指为 “ 通古 斯 ” 的词显然占多数 连 “ 共通 ” 的共有十三个 , 占十七个单词的 强 , 但结论却是 匈奴人讲蒙古语 为了 “ 诱发 ” 侵略我国蒙古地区的 “ 好奇心 ” , 白鸟陷人了不能自拔的泥 潭中 。 比 白鸟走得更远的是伊什札姆茨 , 他在 《匈奴的族属和社会 》 ④一文中可以说开 尽了语文学的玩笑 。 他连蒙古语词汇 、 词法的历史都没有搞清楚 更不必说汉语古韵了 , 便打起反对 “ 反动的突厥史家 ” 的旗帜 , 宣布匈奴人讲蒙古语 。 “ 屠曹 ” 贤 , ’。一 , , ’ 被他说成是 现代蒙古语 方向的 , 方面的 , 既不知道 “ 屠 ” 在任何时代也 不 能 读 , 连蒙古语历史常识也不晓得 泣在古蒙古语中只能作 一 。 他 不 理会 “ 冒顿 ” 读 “ 墨毒 ” ’ 一 , 占 , 硬说就是蒙古语的 树 、 木 , —于 是这个单于就成了木头皇帝 他把 “ 单于 ” 说成 “ 单干 ” 之误 , 又把 “ 单干 ” 变 成 了 “ 答 刺 罕 ” 和 “ 达鲁花赤 ” 。 他把佛图澄的一句押尾韵 蒙古语韵文押头韵 的揭语 “ 秀 支 替 决 冈 , 仆谷勾秃 当 ” 毫不费力地变成了近代蒙古语 。 他还有这样的惊人发现 从 “ 须 卜当 ” 、 “ 播粥 ” 、 “ 狐鹿姑 ” 这些匈奴人名中发现了速不台 、 贵由 、 旭烈兀的同名异译 如果用伊 什札姆茨这种方法 , 可以把匈奴语变成古今任何一种语言 。 百多年来企图把匈奴语说成蒙古语的各种尝试 , 没有一个获得成功 。 ①戳记见 吉谢廖夫《 南西伯利亚古代史 》 莫斯科 , 第 页 。 周连 宽认为 , 阿 巴坎附近的这座遗址是王昭君的女儿须 卜居次的宅第 。 见《 考古学报 》 年第四期 《苏 联南西伯利亚所发现的中国式宫殿遗址 》 。 ②秦汉古音的构拟采用了高本汉《 重订古汉字 》 斯德哥尔摩 · 的 下同 。 这些 构 拟的 正确性当然是相对的 。 ③见《 蒙古民族的起源 》 , 《 白鸟库吉全集 》第四卷第 一 页 。 ④《 科学委员会学术论著 历史 、 语文 》第一辑 乌兰巴托 · 第 一 页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我们至今还无法十分确凿地断定匈奴人的语言究竟是什么样的语言。 人们习惯于从现代 各语言中寻找匈奴语的后裔 , 而常常忘记另一种可能性 匈奴语 已经全然死灭 , 它同现存各种 语言都不相同 。 阿尔泰语系的蒙古 、 突厥 、 通古斯这三个语族是近古和现代的 , 并不排除阿 尔泰语系中原 曾存在第四种语族的可能 , 更不必说阿尔泰语系以外的语言了 。 不能把土著论 韵错误方法搬到语言史的领域 , 认为现代有多少种语言 , 古代也只能有这些种语言 , 古今一 律 , 不生不灭 。 在对待匈奴的语言资料的时侯 , 必须分清匈奴人和匈奴 国 。 前者是有共同语言 、 地域和 文化风俗的民族学共同体 , 后者则是匈奴贵族统治下的庞杂的军事行政联合 , 包括形形色色 的部落 、 民族和语言 。 从匈奴国范围内随便抓住一词一句来匈奴语 , 十有八九是要失败 的 。 在研究考古学和人类学资料时 , 也同样有这种情况 。 从匈奴时期墓葬中发掘 出来的 , 并 不一定就是匈奴人的骨殖 。 匈奴贵族纠集了各式各样的人组成国家机器 , 统治阶级中不仅包 括蒙古高原各族的上层人物 , 还傍及中亚甚至汉族 , 譬如丁令王卫律 、 右校王李陵就是加入 了匈奴国统治集团的汉人 。 匈奴 国的生产者和士兵有好多也不是匈奴人 。 应当审慎地对待考 古学和人类学资料 , 不能作随心所欲的解释 。 匈奴最主要的统治集团人物的人类学资料更有 助于说明匈奴人的族属 , 因为他们是道地的匈奴人 。 这方面 , 象蒙古诺颜鸟拉遗物这样的资 料应该具有头等重要意义 。 可是对诺颜乌拉出土的人类学资料的研究并不能说是充牙的 。 主 要发掘人之一 科兹洛夫曾经表示 , 与其说墓主是蒙古人种 即 “ 黄种人 ” , 勿宁说是 雅利安人种 即欧罗巴人种 , “ 白种人 ” 。 ①蒙古人民共和国的考古学家断言诺颜乌拉墓葬 内的骨殖属于蒙古人种 。 ②经鉴定的个别头骨属于长头扁平脸的蒙古人种贝加尔型 ③, 但这 些头骨不是出自典型的匈奴人的墓葬的 。 对诺颜乌拉 号墓出土的人物绣像 , 对汉代马踏匈奴 石像 , 看法都很不一致 , 有的说象欧罗巴人种 , 有的说象蒙古人种 。 ④有些研究者还强调见 于文献记载的匈奴人的体格特征 , 弓用 《汉书 · 匈奴传 》上说的匈奴人 “ 形休魁健 ” 一语 , 引用金 日禅身长八尺二寸 、 刘渊身长八尺四寸 、 赫连勃勃八尺五寸 、 刘耀九尺三寸 即都在 · 米以上 等记载 , 说明匈奴人有北欧型的高大身材 。 ⑤某些既无铭文 , 又无年代可考 的古董 , 如大英博 物馆藏 、 从鄂尔多斯搜集来的人像青铜牌 , 也被用来说明匈奴 人 的 种 族 特征 , 虽然这类东西不一定和匈奴人有什么瓜葛 。 ‘ , 断定匈奴人属于蒙古人种的考古 、 人类学资料 , 主要来 自匈牙利的发掘 , 而不是出于蒙 古高原 。 在匈在牙利等地发掘的是欧洲匈人的墓葬 , 匈人确实属于蒙古人种 。 但是在民族学意 义上断言匈人就是匈奴人 , 这还没有足够的说服力 。 传教士刘应 、 宋君荣在十八世纪初就提 出了匈奴即欧洲匈人的主张 , 之后这种主张得到了各式各样的 、 常常是相互矛盾的补充和发 ① 科兹洛夫《 北蒙古诺颜乌拉遗存 》 日译文 , 善邻协会《蒙 古 》杂志 ②参看 道尔只苏隆《 北匈奴 》 乌兰巴托 , 。 ③曼亨海尔芬《 匈人的世界 》 柏克利一洛山矶 第 页 。 ④水野清一《 关于前汉时代墓饰石像 》 、 , 《 东方学报 》京都第三册 , 奴 》第 页 。 ⑤曼亨海尔芬前引书第 页 。 内田吟风前引书第 页 。 年 月号 。 马长寿《北狄与匈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挥 。 这类著作之多 , 几乎给人一种业已形成不可更改的定论的印象 。 ① 铁 加 特 、 麦 高文等人把汉朝和匈奴的战争同罗马帝国的动乱联结起来 , 赋予匈奴历史以影响欧洲历史面 貌的远大意义 。 ②但是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 历史记载有很多很大的空白 , 常常靠似是似 非 、 似是而非 , 有时是明显的穿凿附会的考证来填补 。 缺乏语言资料 , 附有明确释义的匈人语 言 ’ 记录连一条也没有 。 对用希腊罗马式词型译写的匈人人名进行分析 , 得到的结果据说有波 斯 、 突厥 、 日耳曼等各语种 。 ③连匈奴匈人同一论的拥护者内田也认为中央亚细亚司奴人的 人类学特征与匈人并不一样 , 于是说匈奴贵族是欧罗巴人种 , 而进人欧洲的匈人是匈奴单于 的部分臣民 , 属于蒙古人种 。 ④这实际上等于说 , 匈人不是匈奴人 。 目前 , 对匈奴人的人类学特征述不能作出最后的定论 , 尤其不好说同蒙古族一定有什么 亚 然的联系 。 匈奴人在蒙古地区留下了长久不灭的痕迹 , 匈奴的某些制度和习俗在蒙古高原各民族 中 世代流传 。 左右翼和十进制的军事行政划分 , 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 , 今天的内蒙古 自治区还 使用着左 、 中 、 右旗的名称 。 “ 月盛壮则攻战 ” 的匈奴军事迷信 , 在成吉思汗出征乃蛮时还 看得见 。 ⑤匈奴人的服饰在蒙古族中至今有丝迹可寻 。 ⑥但是继承匈奴制度习俗的不只是蒙 古人 , 道地的青突厥人也是军事行政单位分左右翼 , 也是 “侯 月将满 , 辄为寇钞 ” 。 ⑦祖源 东胡的柔然可汗是在征服突厥语族部落高车之后 , 建立起 “ 千人为军 ” “ 百人为幢 ” 的十进 制 “ 军法 ” 的 。 ⑧可见 , 匈奴制度习俗的延续流传是由蒙古高原特有的社会经济 条 件 决 定 的 , 各游牧民族对它都有所继承 。 强调匈奴人的这些特点来硬性说明匈奴人同蒙古族族源有 什么关系 , 是不会有结果的 。 从历史上的匈奴找不出同蒙古族族源有重大关连之处 。 与阿尔泰语系各族相比较 , 匈奴 少、更近似突厥语族各族 。倘若匈奴人原来使用的是与阿尔泰语系完全不同的语言 , 那又该另当 别论了 。 如果说匈奴人同后来的蒙古族有什么关系 , 恐怕只有一种情况是可以想见的 一部 分匈奴人留在蒙古高原 , 同化在其他的民族和部落中 , 这些人的后裔在十三世纪以后成了蒙 古族的成员 。 讨论匈奴人的情况之后 , 应 当提到蒙古高原的突厥语族各部落 。 历史文献对突厥语族各 部的记载比较清楚 , 也比较确切 。 古突厥文碑铭的发现和释读 , 为依据文献资料识别历史上 的突厥语族各族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 唐代以前 , 大漠南北的蒙古高原大半属于突厥语世界 。 汉代的坚 昆 、 丁令是突厥语族部落 , 这一点现在已经没有争论 。 坚昆 , 一般认为就是后 来的黯戛斯 、 乞儿吉思 , 这个族名今作刻尔克孜 对苏联境内的刻尔克孜人通常译写为吉尔 吉斯人 , 义为 “ 四十 ” 突厥语 , 复数 , 当是指四十个氏族部落的联合 。 据不晚于六世 一 一 一下 二万一一一一一 必参看内田吟风前引书第 一 页 。 ② 铁加特《 罗马与中国 》 日译本 第 一 页 。 麦高文前引书绪论 。 ③参看曼亨海尔芬前引书第 一 页 。 ④内田吟风前引书第 , 页 。 ⑤《史记 》 《匈奴列传 》。 《元朝秘史 》第 节 。 ⑥参看梅原末治 《蒙古诺颜乌拉发现的遗物 》 东京 , 图版 第 一 。 ⑦《 隋书 》 《 北狄传 》 ⑧《 魏书 》 《蠕蠕传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纪的古代传说 , 他们同青突厥人有共同的祖先 。 ①唐以来的文献明确地记载着 灿们属于突厥 语族 , ’ 《新唐书 · 黯戛斯传 》说 ‘ 其文字 、 言语与回骼正同 。 ” 叶尼塞河流域石刻文字证 实了黔夏斯人也使用古突厥文 。 , 《元史 · 她理志 》也说吉利吉思 “ 其语 言 则 亡与 〕畏 吾 儿 同 。 ” 《新唐书 · 黯夏斯传 》还记裁下了黯戛斯 人 的 人 类 学 特 征 “ 人昏长大 , 赤发 、 晰面 、 绿瞳 ” , 即具有欧罗巴人种的素质 。 ② 木少学者把 “ 丁令 ” “簌勒 ” “ 铁勒 ” ③ 都看成 。 突厥人 , 复如 一词的不同 音译 , 菇且不管 。 一名是否肴那样悠久的历史 , 丁令 、 高车 、 教勒 、 铁勒都是汉唐时 期居住在蒙古高原及其周围的突厥语族游牧部落 , 这总该是无可怀疑的 。 伸丘林等人认为丁 令是蒙古人的说法早已陈旧过时了 。 北魏时期 , 外蒙古高原和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 、 乌兰察布 、 巴彦淖尔三 盟 的 北 半 部 , 都在柔然可汗统治之下 。 柔然可汗虽说是 “东胡之苗裔 ” , 但他的基本臣民万大漠南北 的多数人 口 , 都是突厥语族游牧人 。 北魏时 , 几 万救勒人迁来阴山以南 。 《隋书 》对漠北 铁勒人的分布作了详细的叙述 。 《太平寰宇记 》列举了唐朝开国之初 “ 散在碳北 ” 的 “铁勒 ①坚昆一名见于《 汉书 》 《 陈汤传 》、 下《匈奴传 》下 , 应当就 是 《 史记 》 《匈 奴传 》的 “ 赢昆 ” 、 《 汉书 》 上《 匈 奴传 》上的 “ 隔昆 ” 与《 隋书 · 铁勒传 》的绝骨 、 《通 典 · 边防 》的结骨 , 都是同名异译 。 《 新唐书 》 下《 黯戛斯传 》说 “ 黯 戛 斯 , 古 坚 昆 国 也 ” 并说又名居勿 忽 、 结骨 、 绝骨 、 绝托斯 。 黯戛斯 , 古突厥 文 作 。 此名 在 《 元史 》中有乞里吉思 、 吉利吉思 、乞里乞思 、 乞而吉思 、 乞儿吉思 、乞儿乞思等译写 。 是 的复数 。 伯希和认为 “ 坚昆 ” 译写的是单数 。 《 元史 》 《 地理志 》记 录了当时的传说 “ 吉利吉思者 , 初以汉地女四十人 , 与乌斯之男 结婚 , 取此名 以 命 其 地 ” , 把 解释成 汀 四十 加 女 。 这个古老的传说至今还有它的变体 三十个 女 郎在 、,卫生的孩子组成了 。 一刻尔克孜久的右翼各部 , 十个女郎在田野 里 生 的 孩 子 组 成 ’了 一一左翼各部 。 一 “ 四十女 ” 之说显然是民间俗词源学 , 从古突欧文看 , 并没有这个 词义 。 《 周 书 》 《 异 域传 》上有突厥人祖先泥师都娶二妻生四男 , “其一国于阿辅水 、 刽水之间 号为契 骨 ” 的传 说 , 这反映他们同青突厥有共同的起源 。 ②把唐代黯 戛斯人 “赤发 、 晰面 、 绿瞳 ” 的特点与现今人类学资料作比较 , 是很有趣的 。 据对不同部 落 出身的苏联吉尔吉斯人的调查 , 他们的头发多是探暗色的 , 黑发的人最多。 眼瞳的颜色大都 是混 杂的 , 主要是褐绿色的 。 阿来 、 费尔干的吉尔吉斯人肤色较幽暗 , 天山和塔拉斯 河 、 吹 河 流 域 的 吉尔吉斯人肤 色较为浅白。 身材是中等的 , 约在 · 一一 · 米之间 。 见 米克拉 舍 夫斯卡雅《 吉尔吉斯人体学研究 》 , 《 吉尔吉斯考古一民雄学考察队集 》第一册 , 莫 斯 科 , , 第 、 、 页 唐代的记载也许有某些片面性和夸张之处 , 但仍可看出 在民 族变迁过程中吉尔吉斯人种族构成发生的变化是显著的 , 欧罗巴人种的因素大大消减了 , 同任何 民族 一样 , 现代刻尔克孜 吉尔吉斯 族的人类学待征不会与坚昆人 、黯戛斯人完全 相同 。 “ 纯人种 ” 、 “ 纯血统 ” 本来是个非历史非科学的朦味观念。 ③铁勒是个泛称 , 大体上可以同突欧文碑铭中的 乌 护 对应 , 不无可能 , 是拓跋 鲜卑人 把乌护也称作救勒 铁勒 , 以致沿袭使用到隋唐 。一些西欧和苏联学者说铁勒是 的音 译 , 这同铁 透屑开四 、 勒 来德开一 二字的音值格格不入 , 先法成立 。 此外还有 车 高 车 、 扶助者 等 说 , 看来也都是一些臆测之辞 。 参看内田吟风《北亚史研究 · 鲜卑柔 然 突厥篇 》 东京 第 页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部内之诸部 ” 共十五部 ①。 土拉河以北是九姓铁勒的牧地 , 阿尔泰山南北 , 一直到中亚 , 也 镯亏是突厥语族部落的居住地 。 在连绵反复的战乱中 , 各部落常有迁徙 。 年 , 青突厥人 推翻了柔然汗庭 , 建立了突厥汗国 , 这个汗国很快分裂成北突厥和西突厥 。 北突厥先后并于 隋唐 , 后来又出现了后突厥汗国 。 年后突厥亡于回鹊汗国。 药罗葛氏回鹊汗庭取代阿 史那氏突厥汗庭 , 不过是突厥语族各部中的改朝换代 , 从民族学角度上看 , 这里没有什么重 大的变化 。 因为有古突厥文 、 粟特体突厥文 回鹊文 文献保存下来 , 完全证明了青突厥人 和回鹊人的语言属于突厥语族东枝的古突厥语 。 突厥和回鹊的草原贵族都力图加强对内蒙古东部地区契丹人 、 室韦一达但人的统治 , 在 契月 、 室韦驻有官员 。 后突厥还似乎曾向兴安岭一带移民 。 突厥 、 回鹊势力进人内蒙古东部 地区 , 使向这一带的各个部落打开了 通向大漠南北的门户 有一部分室书一达但人约在八世 纪后半迸入了阴山地区 。 契丹贵族也向室韦一达但地区扩展 自己的势力 。 从西 、 南方面 , 也 有许多其他民族人 口 流人蒙古 霭原 。 来 自中亚的粟特商人极有势力 , 备受突厥 、 回鹊贵族均 宠遇 。 一些汉人也流人蒙古高原 。 羌化的吐谷浑人涌进内蒙古西部 , 沙陀突厥人也进人了阴 已 南麓 。 经过反抗回鹊汗国的斗争 , 黯戛斯人在 年推翻了回鹊可汀 , 大批回鹊人西迁甘肃 和新疆地区 。 对黯戛斯人南下的民族学意义不能低估 突厥语族各部落的分布发生了显著变 化 , 操北部铁勒方言的人 口 在蒙古高原占了优势 。 这种方言与青突厥 、 回鹃的方言有明显的 区别 , 其特征之一就是词首 辅音很多 , 而青突厥人和回鹊人则多是相应地用 辅音 。 这一 点 , ,认原蒙古人进人外蒙古高原后借人的突厥词中可以得到证明 。 ② 大约与匈奴同时见于史乘的是东胡 。 战国时期 , 东胡人常同燕国争战 , 燕 国修长城以担 东胡 , 这道长城从造阳 在今河北宣化市 修筑到襄平 在今辽宁辽 阳市 , 城塞之外的地 ①见《 隋书 》 《 北狄传 · 铁勒 》 、 《 太平寰宇记 》 《 铁勒 》。 这 些部洛中 如 回纪 、 都 播 、 骨利干 、 拔野古 、 同罗等名在各种突厥文字中找到了原文 。 对另一些部名 。 许 多学者作过构拟 复原的尝试 。 譬如 , 多览葛 , 沙婉 、 白鸟等人认为就是 柱 帖良 。此名 , 《 册 向元龟 》 龙朔二年条下又作多腊葛 。 按唐韵 , 多 端歌开一 兰作 , 览 来敢开一 当作 , 猎 来盗开一 当作 , 葛 见易开一 当作 , 所以忠实的复 原 应 以 为基础 , 而 乌此相去太远 。 思结 , 马长寿《 突、、人和突承汗国 》 中作 多 即《 网特勤碑 》中的 。 但岑仲勉却认为 是黯质略 , 理由便显得远为 薄弱了 。 夏德构拟薛延陀为 一 , 除 外 , 延陀二字在音韵上同达头 曰 实 在 难于堪同为一 , 即使把延字强改作诞 , 也无济于事 。 在资料和佐证不充分的时侯 , 勉强作这一类臆 断性的构拟 , 总是危险的 , 靠不住的 。 ②如 , 见于古 突 厥 文 的 年 在古蒙古语中变成了 , 圣 旨 变 成 了 。 这当然不是反映蒙古语同突厥语之间固有的对应关系 , 而是反映借词来源的不 同 当 蒙古人借入这些突厥词的时侯 , 突厥方言环境已经变了 , 讲词首 辅音方 言的青突瓜人 、 回鹤人已 迁向他方 , 蒙古人遇到的是讲词首 辅音方言的铁勒人 。 在现代突皿语世界中 , 用词首 或 代替词首 的语言有挞粗语 、 图瓦语 、 阿尔泰奇只 卫罗持 语 、 吉尔吉斯语北部方 言等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区很大一部分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 。 公元前三世纪末 , 匈奴征服了东胡人 , 把他们 划归左贤王统治 。 东胡 , 是华夏人对内蒙古东部地区族属相同或相近的各部落的总称 。 服虔 说 东胡 “ 在匈奴东 , 故曰东胡 。 ” ①一些西方学者曾把 “ 东胡 ” 二字说成是 “ 通古斯 ” 的音 译 , 这自然是毫无根据的臆断 。 在东胡人的时代 , 人间还不存在 “ 通古斯 ” 这样的族名 , 现 在已经没有人相信 “ 东胡 ” 音译 “ 通古斯 ” 之说了 。 东胡人及其后裔的居地大体上就是内蒙古东部地区 。 从昭乌达松漠到额尔古纳河流域 , 是以东胡人和他 们的后裔 —鲜卑人 、 后来的契丹人 、 室韦一达但人为主体的语言相同或相 近 , 地域相连 , 风俗 习惯也相似的各个部落的居住地 , 可以称作东胡及其后裔历史民族区 。 对这一历史民族区的 各个主要的民族学共同体 , 应该当作一系列有历史继承关系的对象来把 握 , ②这对研究蒙古族族源是十分重要的 。 东胡人属于蒙古人种 。 考古一人类学资 料没有提供可以另作异议的情况 。 ③ 东胡人的语言是古老的阿尔泰语系语 言。 根据文献记载 , 鲜卑人和室韦人 、 契丹人的语 言有一脉相 专的遗传联系 , 保留下来的语言资料虽然为数不多 , 还是 指 示 出 了 某 些 语 言 的个别特征 , 使我们可以对东胡后裔的不言作个大体的判断 。 作过较深人研究的学者常常认 为东胡后裔为语言属于蒙古语。 这种说法有其 今理性 , 但是容易造成误会 , 好象这些语言就 是现代蒙古语族 各语言 、 方言的古代加式 。 东胡 后裔各族的语言同现代蒙古语族各语言的关 系并不是简单的古今之别 。 东胡后裔各语言自戍一个古老的 语言集团 , 经厉了已 经 无 法 确 知的 多次的分化 、 溶合过程 , ‘ 已曾有鲜卑 、 拓 次、 契月 一 、 室韦等许多语言和方言 , 但大都绝 灭了 , 现代蒙 占语族各污言只是从其 中一两种语言 、 方 言分支发展起来的 。 如果把东胡 后裔 诸活育比作一棵 占树 那么可以说称 「于时不多枝 一 俏邵已枯死了 , 只留下个别树枝移植在新沟 土澳土 , 又长出新均树干和枝梢 , 形成了现代菜 如 族 。 〕舒以不能简维地说东胡后裔诸语言 就是古代的蒙古语 。 理解这一点是重要灼 , 否则很容易走上以 今训古 , 搞俗词源 羊 勺道路 , 做那些徒劳龙功的事 企图给每 一余语言资抖都找上相应的蒙古语词 , 来证明东 胡 后 裔 各 涪言是蒙古 语 。 一些外国语言学家抽象地 炎论什么七世纪以前的 “ 共同 蒙 古 语 ” “ 古蒙古 语 ” , 并治它假设出一些于史无征的特征 , ④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不研充不了解东门 ①《 史记 》 《 匈奴传 · 索隐 》。 ②在这方面 应当提创白鸟库吉的著作《 东胡民族考 》 《 全集 》第四卷 第 一 。页 。 这篇长文把东胡 、 乌桓 、鲜卑 、 宇文 、吐谷浑 、 乞伏 、 秃发 、 拓跋 、 地豆于 、 霸 、 室韦 、 揭 、 柔 然 、 吴 、 契丹衔接起来 , 当作前后继承的古蒙古人来考察 。 白鸟对文献资料的搜集是比较充分的 , 某些 地方表现出有切力 。 在另一篇 一 若作《 室韦考 》 同书 一 选 页 中 , 白鸟又指出室韦 、 糙 祖 、 限 卜都是对兴安岭西 、 大漠南北蒙古人的三种不同的 忿称 。 在这些方面白鸟烧有成就 。 当然他 这些 共述 育明显的弱点 。 如 , 受他自己制造的匈奴一一蒙古说的束缚 , 白鸟把 “ 匈奴别部 ” 竭人 也列 八东叭 , 仗 亡着 如万 、 了 。 至于 日 鸟对语言资料的处理 , 充斥着任意性 , 除了巧合之外 , 有科学 价直 的语文分祈很少 。 ③参看《 亦峰 、 宁城夏家店上层文化人骨研究 》, 《考古学报 》 年第二期 。 』在 桑 食也夫《 蒙古诸语言比较语法 》第一卷 莫斯科 , 和 鲍培《 蒙 古语比较 研究导论 》 弼中译稿 中都设想出一些六 、 七世纪蒙古语的特征 , 其中有不少是得不 到 证 明 , 与历史实际不符的臆断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后裔诸语言与蒙古语族各语言的历史关系 。 东胡人就是鲜卑人和乌桓 丸 人 。 服虔说 “ 东胡 , 乌丸之先 , 后为鲜卑 。 ” 《三国 志 》上说 “ 乌丸 、 鲜卑 , 即古所谓东胡也 。 ” 王沈 《魏书 》也说 “ 乌桓者 , 古东胡也 ” , “鲜卑者 , 东胡之余种也 。 ” ①这都是非常明确的记载 。 乌桓人最初在老哈河流域 , 后来分 布在东起大凌河 、 西至鄂尔多斯的狭长地带 , 不久便并入鲜卑 , 有的迁入 了 内 地 。 鲜卑人 “ 语言习俗与 乌桓同 ” 。 ②二世纪中叶 , 鲜卑人乘匈奴的衰败 , 占据了蒙古高原 , 以今乌兰 察布盟 庄陵为中心 , 纠合各式各样的民族部落 , 建立了 “ 南钞汉边 , 北拒丁令 , 东却夫余 , 西击乌孙 ” 的大联盟 , 分东 、 中 、 四三大部 , 有十二大人 , 强盛一时 。 在 “ 五胡十六国 ” 时 期 , 鲜卑人进人内地 , 鲜 卑贵族建立了好几个割据政权 , 后来拓跋鲜卑统一了黄河流域 , 建 立了北魏王朝 。 七世纪以后 , 进人内地的所有鲜卑人最终同化于汉族之 中 。 鲜卑人是复杂的民族学集团 , 慕容鲜卑和段氏鲜卑是道地的东胡后裔 。 考古资料留下了 鲜卑人和乌桓人的形象 , 体形和相貌是属于蒙古人种的 。 他们的 “ 凳头 ” 是把周沿剃光 , 头 顶 留下髻或辫 。 ③西晋时 , 从慕容鲜卑分出了吐谷浑部 , 远去甘肃 , 转徙青海 。 宇文鲜卑原 是阴山地区的匈奴人 , “ 其语言与鲜卑颇异 ” , ④后来迁到上都河以东 。 在东部鲜卑中匈奴 人也为数不少 。 另一个有名的鲜卑人集团就是拓跋鲜卑 , 他们起源于呼沦贝尔高原 , 经过 长期的辗转迁 徙 , 同匈奴 、 高车等其他民族混合 , 来到 内蒙古土默川平原 。 ⑤拓跋鲜卑约民族学构成更是 复杂 , 当拓跋鲜卑早在 年进人盛乐 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和林格尔 县 土 城 子 的时 候 , 人众中不仅有 乌桓 、 段氏 、 慕容等东胡后裔 , 还有匈奴人 、 高车人 , 柔然人 。 ⑥出土文 物也证明 , 拓跋鲜卑中吸收了各式各样的民族成分 。 从晋墓壁画看 , 留着辫发的拓跋人 , 既 有体质特征属于蒙古人种的 , 也有明显地属于欧罗巴人种的 。 ⑦ 由于建立了北魏王朝 , 拓跋鲜卑对中外有很大的历史影响 。 在突厥 语世界中 , “ 拓泼 ” 一词成了汉地的通称 , 远传波斯 、 阿刺伯和拜赞廷 。 ⑧八世纪的古突厥文碑哈 , 把 瞥朝仍旧 称作 亡 拓跋 , 虽然那时拓跋魏早 已不存在了 。 在金元之际 , 中亚还把汉 人 叫 做 “ 桃花石 ” 卜 。 育明确释义的鲜卑语言记录并不多 。 见于 《随书 · 经籍志 》的鲜卑语书籍 可陪没有一部 ①《 史记 》 《 匈奴传 · 索隐 》。 《 三国志 》 《 鸟丸鲜卑东夷传 》本文及裴 注 。 ②《 后汉书 》 《 乌桓鲜卑传 》。 ③吴荣曾《 和林格尔汉墓壁画中反映的东汉社会生活 》 , 《文物 》 年第一期 。 ④《 北史 》 《 匈奴宇文莫槐传 》。 ⑤这一迁徒过程是前人根据《 魏书 》 《 序纪 》的传说和同书 《 乌洛侯传 》、 《 沌志 》 中关于北魏皇室祖先旧墟石室的记载推定的 。 参看 白鸟库吉《 东胡民族考 》 《 全 集 》第 四 卷 第 一 页 。 马长寿《乌桓与鲜卑 》 上海 , 第 一 页 。 我 国考古 界又作了新的尝试 , 试图用考古资料证实这一过程 。 参看宿白《 东北 、 内蒙古地区的鲜卑遗 迹一一 鲜卑遗迹辑录之一 》 《 文物 》 年第 期 。 随着考古资料的不断发现 拓 跋 鲜卑迁徙问 题的研究将会进一步深入 。 ⑥见姚薇元《 北朝胡姓考 》 中华 , 内篇 。 马长寿《 乌桓与鲜卑 》 第 一 页 ⑦《 酒泉嘉峪关晋墓的发掘 》 , 《 文物 》 年第六期 。 ⑧《 中西交通史料汇编 》第一册 中华 , 第 一 页 。 伯 希和 《 支那名称之起 冻 》 , 《 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一编 》 商务 , 第 页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流传至今 。 《魏书 》中的鲜卑语专名多是经过删减改易的 , 如佛厘 太武帝 拓 跋 寿 《宋 书 · 索虏传 》作佛狸伐 , 元提作宜勒库莫提 , 元仁 《宋书 · 刘拣传 》作宜勒库仁真等等 。 ① 对语文学构拟来说 , 《魏书 》的记录是很靠不住的 , 而南朝史书中这类记录 又 很 少 。 在这 种情况下 , 判断鲜卑语的面 目更应采取十分严谨的态度 。 基本词 , 即某一民族所固有的 、 比 较稳定的语词 如木地 自然物为名称 , 氏族部落组织的称谓 , 初级的基数词等等 , , 与翌从外族借人的文化词 如本族原来没有的事物为名称 、 职官称谓 、 宗教术语等等 不同 , 对 识别语言是非常重要的 。 发现词法特征 , 也很育帮助 , 虽然这种机会并不很多 。 在没有明确 的直接的释义记载为情况下了对汉字音译资料咋任意的训释和构拟 , 常常要出笑话 。 ② 《宋书 · 吐谷浑传 》保存下了两条东部鲜卑语资料 “ 处可寒 ” 和 “ 阿干 ” 。 我们从 中 可以得知 原是东胡后裔的语词 , 等于匈叹的 “ 单于 ” 。 东胡苗裔柔然人称其君主为 可汗 , 突厥 、 回鹊以采这个词一直沿用到现代蒙古语和许多突厥诱族 语 言 中 。 从 “ 阿干 ” 兄 与蒙古语 “ 阿合 ” 兄 、 的 比较 中可以淮测东部鲜卑语 司袋古屠有同源关系 , 而前者 具有更为古书 均形态 。 ③ 拓跋鲜卑起源于呼伦贝尔 , 一 匕起东部鲜 中 , 他们的语言理应与蒙古语育更为 近 切 的 关 系 , 因为呼沦贝尔是厦蒙古人的 次乡。 百代 犯理 沁《元和 邵县志 》关于关内道云中县 今大 同 的记载中说 “ 范真山 , 具东三于 ‘ 里 。 虏 汗给真 , 汉 言三十里 。 ” 这条材料引起了许多 研究者的注意 。 “ 纶真 ” 明显地 与衰古 「 熨趁数 阅 扭 三十 相 同 , 而十位数是各民埃 不容易互相借用 介 。 平城是拓跋鲜卑人四 世纪 付就 已占据的老地方 , 这里 用来作山名的 “ 绘 ①姚瑞元《 宋 沙奈份 专什寸齐书魏戊传北人姓名考视 》 , 《 清华学报 》第二 卷第八期 。 ⑨加 , 把乌恒石戎可能是袋古语的 。 智慧 , 说柔然可能是蒙 , , , 语的 二 一 时 《 白鸟库吉全集 》第四卷第 , 页 , 就是一例 。 ③《 宋书 》 《 吐谷 浑传 》 有 “ 虏言 ‘处 , 可寒 , , 宋 言 ‘尔 , ’ 言家 , 也 ’ 。 曰 ‘ 了斌 “ 涟 尔 ” 、 勺 “ 唯 ” , 即应答的叹词 , 并比作《 元朝秘史 》的 “ 者 ” , 夕泽 那般者 , 应声 。 处 穿 御合三 , 高本汉作 ‘ ‘ 三。 产 三 作蒙古语 十分牵强 。 乡节士 人的语 一 言即使 与来的 蒙古语如何近似 , 也未必能够连叹词都是一样的 , 何况这一类小词不能用来作判断 语 言 关 系的很 据 。 可 溪贺开一 寒 匣寒开一 与 完全相符 , 但这不过是说明 一词起原 于东胡后裔而已 , 金元时期蒙古语的 “ 合罕 ” 可能是从突厥 、 回鹊转借来的 。 同传又云 “ 鲜卑呼 兄为阿干 ” 。 阿 于歌开一 干 见寒开一 应是音写 , 这里的 与金元蒙古语 对应 。 喻唐 音人音写突厥语的 , 辅音 , 有 好 多 不 用 溪 、 晓 、 匣母字 。 如 , 作 药 罗 葛 , “ 葛 ” 见 母字 不 作 “ 昌 ” 匣母字 作骨利干 , “ 骨 ” 见母字 不作 “ 窟 ” 溪母字 或 “ 忽 ” 晓母字 , “ 干 ” 字也属见母 。 另方面从蒙古语发展的 历史 看 , 金元 时期的 辅音到明代就分化成巨 , , 不过用了几百年 · 所以不能说六朝时 期必须有 辅 音 , 必须同金元时期 一样 。 可见 , 不论从 汉字译写的习仗上说 , 还是从鲜卑语和蒙古语 之 间 的 异 同 来 厅 , 都 不能说 “ 干 ” 与蒙古语的 “ 合 ” 浏 、 与 不可互通 。 的一 尾音应当说 是 反 映更古老的词法形式 。 它不禁使人思到元代蒙古语名词的 一 尾音今天绝大多 数已经脱落的情形 。 如 一 、公 水 , 几 一 , 酉 。在蒙古人的直系祖先中 , 是不是 在六朝 时期 四曾有一 尾音呢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真 ” 只能出自拓跋鲜卑人的语言 。 ①《南齐书 ·魏虏传 》记下了十三个鲜卓语官职名称 , 一律 带有蒙古语式的后缀 “ 真 ” 。 这些名称的词干 , 有的可以用蒙古语 、 突厥语作准确无误的复 原 。 显然 , “ 真 ” 后缀对判别鲜卑语词具有决定意义 , 因为它表示一种语言的词法特征 , 至于 鲜卑语中有很多突厥语成分 , 那是很 自然的 , 因为拓跋鲜卑吸收 了大量的突厥语族人 口 。 ② 按大多数研究者的看法 , 鲜卑人 , 包括东部鲜 卑和拓跋鲜 卑 , 他们的语言是蒙古语 。 应 当更确 切地说 , 鲜卑语各方言属于东胡后裔诸语言 , 这些语言与蒙古语有共同 的 祖 源 。 ③ 占据蒙古高原北半部 , 与北魏王朝相抗的是柔 然汗国 。 它的统治集团是东胡苗裔郁久阎 、 氏 , 但大部分巨民是突厥语族各部 。 年 , 社仑称可汗 。 年 , 柔然汗国为青突厥 人所灭 。 柔 然人讲灼当是东胡后裔诸语言的一种方言 , 但在蒙古高原突厥语世界中很容易被 同化 , 这也是可以想见的 。 在鲜卑人迁迸内蒙古西部地区和内地以后 , 北魏时期在东胡故地居住的主要有契丹人和 室韦人 。 契丹人居住在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 , 共有八个部落 。 他们在内部的争战 、 唐朝和 突欣灼统治 、 同邻族构战争中改变 自己民族学面貌 , 包括语言 、 人类学构成等等 。 在突厥汗 国的威通之下 , 契丹人 曾以万家寄居高丽 。 唐朝和突吸 、 回鸭的统治加速了契丹人灼阶级分 ①吃 匣没合一 真 照真开三 与蒙 占语 三十 一致 , 自无疑间 。 这个基数词不 仅反映了拓跋鲜卑语同蒙古语有极为近似之处 , 而且无情地批驳着所谓 “ 的第二 折 转 ” 的 “ 规 律 ” 。 按照 桑席也夫的说法 , 七至十世纪以前 , 蒙古语中的 应 是 他的举例中恰好包括 一词 , 见桑席也夫《 蒙古诸语言比较语法 》第一卷第 页 。 可是大约四世纪命名的地名中 就有塞擦音 。 这里不是说 一‘ 的现象不曾存在 , 而是说桑席也夫那种绝对化的规律不存 在 。 按他的逻辑 , 七至十世纪以前的原蒙古语辅音 , 之后没有 元音 他没有说清为什么不可 以有 , 后来的 , , 是从那时的 , 变来的 。 桑席也夫不是从语文学实际材料出发 , 而很可能是从某种既定前提出发的 , 比如 借鉴俄语的舌前塞音软化规律之类 。 ②《 南齐书 》 《 魏虏传 》有 “ 国中呼内左右为直真 , 外左右为鸟矮真 , 曹局文书吏为比德真 , 糖衣人为朴大真 , 带汉人为胡洛真 , 通事人为乞万真 , 守门人为可薄真 , 伪台乘铎贱人为排竹真 , 诸州乘井人月 成真 , 杀人者为奖杏只 , 为主出二辞人为折汰只 , 贵人作食人为附真 , 三公贵人通 胃 之羊典 。 ” 这十三个单 冈中 , 比德真 、 可薄真无疑足 , ‘ 工 。 《 东明民 族考 》把 匕万真 、 成真 、 附真同蒙古语 应作 , 一 ‘“ , 忆“ ‘“ 作 卜匕较 , 也是合理的 。 对已被同化而消失的语言遗存 , 在没有充分的 文献资料时 , 当然不可能逐一灵原 这样作是徒劳的 。 如果没有文字记载 , 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语 到今天就一定会有大量不可解的词 。更重要的是 “真 ” , 它同原蒙古语 后缀 一 一样 。 在《 元朝 秘史 》中 , 一 是 ·者 的 复数 。 但联系到 “ 阿干 ” 兄 的例子 , 是否可以推想 在六朝时期还是单数 , 如同现代蒙古语一样呢 这里应当提到伯希和的一句令人费解的话 “ 这些 名称虽然用 一 真 煞尾 , 而不用 一 煞尾 意即是蒙古式而非突厥式一一亦 , 魏 国字汇 好象是 ‘突厥式 , , 而不是 ‘ 蒙古式 , 。 ” 《 汉译突厥名称之起源 》 , 《 西域南海史地考征译丛二 编 》第 页 。 对有决定意义的 “ 蒙古式 ” 后缀并不在意 , 反而被几个可以游离转借的突 厥词干所 吸引 , 这不是伯希和这样一个杰出的历史语文学家应有的作法 。 ③马 氏寿《 北狄与匈奴 》中说 “ 东胡语族的后裔包括各个不同时期的乌桓 、 鲜害语族 、 契 丹语 谈、 蒙古语族等等 ” 。 第 页 虽然对言“ 语族 ” 这个术语未免有点滥用 , 这种看法的实质是正确 的 , 即把握了这些语言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化和社会进步 。 ① 年 , 耶律阿保机建立了契丹国 —辽王朝 。 契丹的统治遍及蒙古高 原 , 许多部落都向辽王朝称臣纳贡 。 年辽亡于金 , 辽宗室耶律大石又在中亚建立了 西辽 —哈刺契丹国 。 契丹人后来同化于其他民族 , 首先是汉族 。 在金元时期的蒙古人 中 , 计 契丹 , 复数 这一族称是 “ 汉儿 ” 的意思 , 指契丹人 、 女真人和淮河 、 秦岭以北 的汉人 。 在现代蒙古语中 , 汉族仍叫 。 作为中国的称谓 , 契丹一词在波斯 、 阿刺伯 和欧洲的历史文献中也曾广泛使用 , 俄语 中至今把中国称为 。 以昭乌达盟一带为中心的遗迹中出土的考古资料生动地证实契丹人属于道地 的 蒙 古 人 种 。 辽代陵墓和墓葬的壁画留下了契月 一 人的真实形象 , 画中人的身材和脸型同今天 内蒙古东 部区蒙古族没有什么区别 。 中间剃光 , 留下边沿头发的发式 , 即所谓凳发 , 具有特征性 。 契丹人 , “ 其语言与吐谷浑大体相通 ” 。 ②见于敦煌藏文书卷
/
本文档为【蒙古族族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