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卖方市场寡头垄断条件下的国际铁矿石价格形成机制研究.doc

卖方市场寡头垄断条件下的国际铁矿石价格形成机制研究.doc

2017-10-31 8页 doc 22KB 11阅读

用户头像

is_281650

暂无简介

举报
卖方市场寡头垄断条件下的国际铁矿石价格形成机制研究.doc卖方市场寡头垄断条件下的国际铁矿石价格形成机制研究.doc 卖方市场寡头垄断条件下的国际铁矿石价格形成机制 研究 [摘要]近年来,作为钢铁原料的铁矿石价格暴涨,而中国作为国际铁矿石市场的最大购买方却无定价主动权。通过对国际铁矿石生产贸易模式、市场结构和特殊定价机制的分析,利用卡特尔定价模型,对其原因作了合理的经济学解释,三家寡头供应商结成了价格卡特尔,需方存在利益冲突以及铁矿石的刚性需求,并运用现实数据进行了论证。在此基础上,就中国钢铁企业如何实现铁矿石价格平稳提出了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钢铁业内部整合、控制铁矿石现货的进口...
卖方市场寡头垄断条件下的国际铁矿石价格形成机制研究.doc
卖方市场寡头垄断条件下的国际铁矿石价格形成机制研究.doc 卖方市场寡头垄断条件下的国际铁矿石价格形成机制 研究 [摘要]近年来,作为钢铁原料的铁矿石价格暴涨,而中国作为国际铁矿石市场的最大购买方却无定价主动权。通过对国际铁矿石生产贸易模式、市场结构和特殊定价机制的分析,利用卡特尔定价模型,对其原因作了合理的经济学解释,三家寡头供应商结成了价格卡特尔,需方存在利益冲突以及铁矿石的刚性需求,并运用现实数据进行了论证。在此基础上,就中国钢铁企业如何实现铁矿石价格平稳提出了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钢铁业内部整合、控制铁矿石现货的进口、提升国内供给能力等对策。 [关键词]铁矿石;寡头垄断;卡特尔模型 [中图分类号]F74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08-0023-0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钢铁产量迅速攀升,作为钢铁原料的铁矿石需求也随之剧增。2003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到2011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高达6.86亿吨,约占当年世界铁矿石贸易总量的70%。作为世界铁矿石的最大买家,中国理应在价格谈判方面占据一定的优势。但现实情况是,中国在国际铁矿石定价方面并没有主动权,铁矿石价格连年大幅上涨,进口铁矿石年均到岸价格从2002年的24.83美元/吨涨至2011年的163.8美元/吨,不到十年时间的涨幅接近7倍。高企的价格在给国外铁矿石厂商带来巨额利润的同时,作为最大 需求方的中国钢铁行业近年却始终徘徊在亏损的边缘。 一、关于国际铁矿石定价权问题的争论 国内关注铁矿石定价问题主要从2005年开始。2004年,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宝钢作为国内16家钢铁企业的代表,正式加入了国际铁矿石市场的价格谈判。但2005年2月22日,日本最大钢铁企业新日铁与铁矿石出口商巴西的淡水河谷公司率先达成,将铁矿石价格涨幅确定为71.5%。宝钢虽极力反对,却只能无奈接受,这引起了国内业界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 王超敏、司晓悦(2005)认为,需求是铁矿石涨价的根本原因,美元贬值是铁矿石涨价的间接原因。供求关系不平衡是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我国铁矿石进口市场无序化是价格虚高的国内原因。白明(2006)认为,一国实际定价权的大小,不仅要看一国的进口(或出口)能源类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而且也要考虑到国际市场上买卖双方集中程度的对比,即买卖双方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的对比。刘宝发等人(2008)通过对铁矿石供求双方的分析,认为世界铁矿石贸易格局基本上呈现出双寡头格局。姚娜、崔日明(2010)开始引入博弈论的分析方法,认为扭转我国在应对国际铁矿石定价机制中的劣势地位,要采取争夺谈判“出场权”、提高产业集中度等应对措施。汪俊(2011)对多方博弈条件下的铁矿石定价机制进行了模拟研究,重点分析了钢铁企业参股铁矿石供应商的原因。 现研究有的侧重分析三家主要铁矿石出口商之间的博弈与价格联盟,有的从政治、经济、贸易条件等外因分析,不是失之于片面就是责备求全,尚缺乏模型解释力。为此,本文将从国际铁矿石市场结构与定价机制的分 析入手,剖析近年来国际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的原因,并对中国钢铁企业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二、世界铁矿石生产贸易模式与市场结构分析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统计,截至2006年底,世界铁矿石储量为1600亿吨,铁矿资源集中在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印度、美国、加拿大和南非等国。与全球铁矿石储量分布相比,国际铁矿石出口的国家更为集中,特别是高品质铁矿石的出口,主要被巴西和澳大利亚的铁矿石生产商所垄断。 由表1可见,巴西和澳大利亚是最主要的铁矿石出口国,占世界铁矿石出口总量的近70%。具体到铁矿石生产商而言,巴西的淡水河谷(CVRD)、澳大利亚的力拓(RioTinto)以及必和必拓(BHP)三家铁矿石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3,由于其他铁矿石生产商所在的美国、俄罗斯、印度等都是钢铁生产大国,自身对铁矿石的需求很大,未来开采能力有限,铁矿石品质与巴西、澳大利亚相比也有差距,这三家企业事实上成为国际铁矿石出口贸易的绝对主体,约占世界出口总量的近70%。 目前,全球期货市场上并没有铁矿石这一品种,国际铁矿石通行的贸易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由主要铁矿石生产商与主要钢铁企业通过谈判确定年度或季度供货价格,称为协议定价;二是随行就市的现货市场交易。国际三大铁矿石出口商主要采用协议定价方式,而巴西和澳大利亚两国铁矿石出口总量占世界铁矿石贸易量的 70%左右。所以,协议定价方式是国际铁矿石贸易的主流方式,现货交易量所占比重较小。需要指出的是,印度出口到中国的铁矿石主要采取现货贸易方式,但经常受到贸易纠纷、 价格不透明、市场波动大、贸易政策不稳定等因素困扰,市场供应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通过对世界铁矿石供给厂商的分析,发现当前国际铁矿石市场是一个典型的寡头垄断市场,而且三大供应商之间形成了“心照不宣”的价格串通。更确切地说,这种价格串通是通过协议价格中的首发定价权实现的。所谓首发定价权,就是在铁矿石价格谈判中,无论哪家供应商最先与钢铁企业谈定价格,它所确定的铁矿石价格就将被全球其他供应商和钢铁企业所接受或作为重要参照。从目前铁矿石贸易来看,淡水河谷、力拓以及必和必拓三家公司主要采取协议定价方式,三大供应商分别与各国钢铁企业进行谈判,一旦其中任何一家供应商与需求方谈定了垄断高价,该厂商立即通过新闻媒体或者公司网站高调发出价格信号。随后,其余两家供应商也会立即跟进,从而维持铁矿石的垄断高价。这一点可从表2中数据一目了然。 从表2可以发现,三家厂商轮流充当了价格领导者的作用,从而维持了垄断高价。 另一方面,铁矿石的定价与需求市场的结构紧密相关。尽管各国钢铁企业在本国都具有一定的市场地位,但从世界范围看,钢铁行业集中度远低于铁矿石行业集中度,全球最大的10家钢铁生产商只占有世界市场30%的份额。同时,铁矿石需求各方的内部关系也错综复杂。日本和欧洲的很多钢铁企业经常容忍甚至默许矿业巨头的涨价,主要原因是铁矿石涨价对其不利影响要远远低于中国。随着中国钢铁行业的迅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铁矿石贸易量已占世界贸易总量的近70%, 钢铁的出口也大幅增加。由于中国主要靠价格优势参与世界钢铁行业竞争,这对传统钢铁出口大国日本必定造成一定冲击,让新日铁等国际同行顿生警惕和排挤之心,于是选择以抬高铁矿石价格来打压、挟制中国钢铁业。虽然涨价同样让日本钢铁及相关产业损失巨大,但日本钢企不惜损自身利益而埋下“价格陷阱”,是因为日本企业承受能力远远高于中国企业。日本的大型钢铁公司很早就同铁矿石生产巨头建立了资本合作关系,共同开发铁矿石,它们虽因铁矿石价格暴涨要多支付采购费用,但也能获得更多的投资回报,从而抵消铁矿石涨价带来的损失,我国企业在这方面难以企及。 相比中国,欧洲的钢铁企业主要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原材料主要是球团矿,对精粉矿和块矿需求不大。此外,日本和欧洲的钢铁企业的主打产品都是高级钢材,产品附加值高,整体钢价也不断上升,铁矿石价格在产品价格中所占比重很小,因此铁矿石的上涨费用能比较容易地转嫁到产品价格上,进一步降低了损失,与中国结盟的愿望并不强烈。 三、国际铁矿石市场供求的动态均衡分析 在明确了国际铁矿石市场供求双方的市场结构以后,运用卡特尔定价模型来对近几年铁矿石市场价格连续大幅上涨做出经济学解释。 假设TD是世界铁矿石的总需求曲线,而Sc是竞争性(除三家卡特尔厂商以外)的供给曲线,三家卡特尔面临的需求为D3,如图1所示。 在图1中,总需求TD是对铁矿石的世界总需求曲线,而Sc是除了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亚BHP和力拓以外的世界其他铁矿石厂商的竞争性的供给曲线。对三家铁矿石的需求D3是总需求和竞争供给之差,而MR3是三家铁矿石寡头的边际收益曲线。MC3是三家铁矿石寡头的边际收益曲线。 从图1可以看出,三家铁矿石寡头由于拥有丰富的铁矿石资源,开采的边际成本比其他竞争性厂商要低很多。对于三家寡头来说,他们结成卡特尔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最大程度的垄断利益。因此,按照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三家卡特尔厂商会把价格定在P*,产量为Q3,这就是当前国际上通常的铁矿石协议供货价格。与此同时,当协议供货价格为P*时,除了三家卡特尔厂商以外的其他竞争性厂商的供给就是QC。 从图1可以发现,如果三家寡头企业没有形成一个卡特尔,而是竞争性生产,那么价格就会等于边际成本。对于三家寡头垄断企业来说,如果按照需求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来确定竞争性价格,价格就应该是PC,显而易见PC要比P*低很多。另外,由于近几年世界钢铁产量特别是中国钢铁产量的大幅度增长,作为钢铁行业最重要原料铁矿石的需求是刚性的,也就是说TD曲线是缺乏弹性的,这就说明了铁矿石卡特尔在定价方面有着强大的势力。 一旦三家铁矿石寡头和铁矿石需求方通过首发定价权确定协议供货价格以后,就不能擅自提高价格。如果国际上钢铁企业在本年度有新增需求,则必须在现货市场上进行购买。从这几年的铁矿石消费来看,一直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我国自2003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以后,一直保持了高速增长,这其中很大部分是通过现货市场从印度等国进口的,这就增加了现货市场的需求并导致价格上升,而现货市场价格的上升又带动了下一年三家寡头垄断厂商的协议供货价格的上升,形成了一个循环。 如图2所示,随着2003年以后国际铁矿石需求的迅速加大,推动了 总需求曲线TD向右移动,带动了三家铁矿石卡特尔厂商需求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向外移动。按照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三家卡特尔企业会把价格定在P#的水平上。在这个价格水平上,无论是卡特尔厂商还是竞争性厂商的产量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但与完全竞争的产量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缺口。值得注意的是,假设除了三家卡特尔企业以外,其他企业的竞争性供给曲线是保持不变或者变动很小。 从表2可以明显发现,1995—2002年,三大铁矿石生产商与钢铁企业签订的协议供货价格基本保持稳定,呈现出有涨有跌、涨跌互现态势。但是,从2003年开始铁矿石价格则呈现单边上扬态势,到2011年达到创纪录的163.8美元/吨,涨幅之大令人吃惊。 从表3可以看出,2000—2005年,世界铁矿石进口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和荷兰的铁矿石进口量呈现大幅度增长,而日本、韩国、德国、法国等传统的钢铁生产大国的铁矿石进口量基本没有增长,德国甚至还出现了进口量减少的局面。自2003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铁矿石最大进口国以后,短短两年铁矿石进口量就翻了一番,达到了2.8亿多吨。随着中国铁矿石进口的大幅增长,带来铁矿石价格暴涨,可见需求对价格拉动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同时,在2002年以前世界主要铁矿石贸易总量基本保持在5亿吨左右,但随着需求的增长和铁矿石价格的上涨,铁矿石的供应量也呈现较快的增长,2005年比2002年增长了近50%。需要强调的是,与铁矿石价格的暴涨相比,供应量增长是相当有限的。从模型可作两点解释:一是除三家寡头厂商以外,世界铁矿石竞争性厂商的供给能力是相当有限的。也就是说,SC曲线在价格上涨之后向外移动的幅度很小;二是三 家寡头垄断企业虽然具有大规模增产能力,但是为了维持卡特尔机制下的垄断高价,他们有意控制产量的大幅增长,从而保持了很高的垄断利润。 从实际情况看,2003—2009年铁矿石现货市场价格均高于长期协议价格,两者之间的价差总体上呈现不断缩小的趋势。自2010年以来,经常出现价格“倒挂”现象,即铁矿石长期协议价格高于现货市场价格。国际三大铁矿石厂商在价格谈判中要求提价的主要依据主要有两个:一是生产及运输成本的提高;二是铁矿石现货市场价格高于长期协议价格。由此可见,铁矿石现货市场价格的上涨往往领先于长期协议价格,从而成为长期协议价格不断提高的重要推动因素。 四、结论及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对世界铁矿石市场价格上涨的传导机制作一简单的概括。从目前世界铁矿石市场的供需结构来看,供方呈现出明显的寡头垄断特征,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亚BHP和力拓三家寡头结成了价格卡特尔;从需方市场结构来看,虽然中日韩以及欧洲的大钢铁企业占据一定市场份额,但由于相互利益冲突以及对铁矿石的刚性需求,没有形成与其份额相称的市场势力,因此在争夺协议供货的首发定价权上没有占据主动。 通过卡特尔定价模型的分析和经验数据的论证,笔者认为,2003年以来的国际铁矿石价格暴涨主要是由需求推动的,具体来说主要是由中国的需求推动的。而且这种价格上涨首先是由现货市场的供求不平衡导致现货市场价格的暴涨,并进而带动和影响协议供货价格的上涨。 针对上述分析,对中国钢铁企业在争夺国际铁矿石定价权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1.中国钢铁业应该在提高产品附加值上下功夫,加快推动产品升级改造,减少低品位铁矿石的进口和初级钢铁的出口。 2.必须加强钢铁产业内部整合,对外采取“一个声音说话”。同时,加强与日韩、欧洲企业的联合,增强中国钢铁企业在国际铁矿石谈判中的话语权。 3.严格控制铁矿石现货的进口。铁矿石价格暴涨的最初信号均来自于现货市场,并逐渐从现货市场传导到协议供货市场。因此,要坚持以协议供货为主,减少对现货市场的需求,避免价格大幅波动,以降低进口成本。 4.增强国内铁矿石供给能力。要加大找矿和现有矿山的开采力度,减少对进口铁矿石的依赖,从而降低外部需求,促进国际铁矿石价格稳定。 [参考文献] [1]白明.中国对国际市场大宗能源类商品定价的影响[J].中国对外贸易,2006(6):82-85. [2]刘宝发,王震,毛箭.国际铁矿石定价机制及其发展[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8(1):28-29. [3]王超敏,司晓悦.国际铁矿石涨价的冷静思考[J].有色矿冶,2005(4):60-62. [4]汪俊.多方博弈条件下的铁矿石定价模拟及策略研究[J].求索,2011(10):37-38. (责任编辑:陈鸿鹏)
/
本文档为【卖方市场寡头垄断条件下的国际铁矿石价格形成机制研究.doc】,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