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师德无小事(教师的审美素质及风度气质)

2017-12-27 15页 doc 33KB 15阅读

用户头像

is_358746

暂无简介

举报
师德无小事(教师的审美素质及风度气质)师德无小事(教师的审美素质及风度气质) 师德无小事(教师的审美素质及风度气质) 背景 (几个话题:近两年全国各地不少教育部门开展教师礼仪规范教育; 2007-9-25全国妇联“中华女性学礼仪 ”活动在北京启动; 2006年国务院颁布“中国公民出国旅游条例”;社会生活 (图片2、3) 公德缺失现象对校园的冲击不容掉以轻心。 近年来,我国的GDP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四位,经济高速的发展令世界刮目、令国人振奋,民众的生活也日渐向好,这是国家硬实力大为增强的表现。但传统文化的正确传承、价值观、道德观、文化感召力等软实力的发展并未能同...
师德无小事(教师的审美素质及风度气质)
师德无小事(教师的审美素质及风度气质) 师德无小事(教师的审美素质及风度气质) 背景 (几个话题:近两年全国各地不少教育部门开展教师礼仪规范教育; 2007-9-25全国妇联“中华女性学礼仪 ”活动在北京启动; 2006年国务院颁布“中国公民出国旅游条例”;社会生活 (图片2、3) 公德缺失现象对校园的冲击不容掉以轻心。 近年来,我国的GDP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四位,经济高速的发展令世界刮目、令国人振奋,民众的生活也日渐向好,这是国家硬实力大为增强的表现。但传统文化的正确传承、价值观、道德观、文化感召力等软实力的发展并未能同步,凸显在社会上的是传统文化的被忽视、道德的滑坡、价值取向倾斜到过度关注物欲和过度娱乐、学风的浮躁及急功近利。 1.去年文艺评论家雷达对网络评选中国文化十大杰出人物之首竟是刘德华而鲁迅居后予以评论遭到诸多批评。对偶像崇拜的取向反映着一个民族在文化层面上的价值观、道德观。(追星者谢峰等自杀未随、杨丽娟父自杀、超女、封杀超男的评选)(图片4-8丛飞、普京、赵薇、伏明霞) 2. 2007夏秋之季,《光明日报》披露“暑期的南京各大美容、整形医院门庭若市,众多学生急待“变脸”,70,就诊者是刚毕业或仍在校高中生,整容内容为割双眼皮、隆鼻、抽脂等. 3.2007.8广州某中学高三学生晓军服药成瘾跳楼自杀事件,第二人民医院年内收治200多青少年服药成瘾患者。 4.2007、10京津沪渝德育研讨会,MP3、手机、游戏机、网络成瘾、星座说及诸多不良习惯也都较严重地侵扰着青少年。(知识经济时代是几个聪明人养活一大群懒人的时代) 5.盲目仿效、追捧西方生活方式(洋节、洋快餐等)而疏于学习西方优秀文化者众(福建师大社会历史学院调查七成大中学生甚至小学生热衷情人节(古罗马修士瓦伦丁Valentine不顾暴君克劳多斯的暴政,为众多情侣举办婚礼,后被克劳多斯处死。世人纪念瓦伦丁,将2月14日——瓦伦丁的殉难日定为“情人节”,瓦伦丁也演变成为情人的代名词)、圣诞节等洋节消费而对“端午”、“重阳”等民族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知之甚少,折射出单纯追求物质享受而漠视承载文化的现象;11月最后星期日感恩节)。 中学生对韩寒、郭敬明、春树等青春写手的“青春文6. 学”小说倍加追捧,那些无病呻吟、挑战道德底线、漠视贞操生死的文字导致中学生由错觉而形成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如郭敬明的《悲伤逆流成河》。 公民素质的缺失最终会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民族的长足进步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反映在社会现象上诸如:淡于学习进取而急功近利者众,公德欠缺、颇多的陋习俯拾即是:?近年来国民出境旅游的人数剧增,开放的国策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了世界、拓宽了视野。然而不少出境旅游的国人并未在这种机遇中去学习国外优秀的文化以强化自己,而是只顾 2 享受改革开放、国力增强带来的成果,出游期间不顾他国的国情与民俗,大声喧哗、随地吐痰、破坏公物、践踏绿地、不会如厕等连连陋习尽展他国土地,给中华民族抹黑(图片9-11)。?传统民俗中有众多优秀的民间文化,如端午、清明节的纪念活动,但也有些民俗对社会的发展并非有利,如丧葬陋俗、燃放鞭炮等(图片12-13,何校长的葬礼;08年除夕因燃放烟花爆竹北京市死1人伤76人;本市一名中年男子左臂当场炸飞;08.2.14广东佛山烟花爆竹仓库爆炸燃烧30小时;四大发明在流泪——燃放鞭炮百害无益,二氧化硫与二氧化氮、人类生活理想声音环境15-40分贝、无害声音环境60分贝以下、燃放鞭炮100分贝以上);?出行与交通的无序状况不容乐观,不守交通规则者比比皆是(图片14-18),我国轿车拥有量占世界1)5,而因车祸死亡人数占23,;?市民抢红灯、乘车、乘电梯挤抢不知礼让随处可见;如随地吐痰或大小便、围观等(图片19-24,CCTV2老外系鞋带);?对生活环境的保护意识极为淡薄,如破坏公共卫生、对绿地的破坏(图片25-29蝶形立交桥);?对公物、公共设施恣意损坏(图片30);衣冠不整,公共场合袒胸露怀(图片31-32);?对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图片33-35)孩提时代耳濡目染的社会或家长的影响往往是根深蒂固的,从众的心理与行动令不少社会陋习得以辈辈传 承, “在现代市场经济的环境中,精神与物欲的诱惑增多了,浮躁成为社会最普遍的心态,这种心态极易使我们偏离 3 教育规律”。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孙立平、北大伦理学教授何怀宏都大声疾呼:“坚守底线,净化社会”。学校不在真空中,社会上的诸多缺失礼仪现象也必然不同程度出现在校园。 十七大报告中已对我国加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做出多项部署。道德楷模的遴选、免费开放博物馆、清理不良网站、心连心活动、社区文化建设、封杀超男等等都是近年来的重大举措。 青年教师礼仪失范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阶段礼仪教育的欠缺 由于我国现阶段家庭成员结构的空前特殊性,许多青年教师(80后)在自己的成长阶段中,家长倾注的爱是史无前例的,对生活的照顾较多的是给予最大的满足(中西方文化差异:母爱,意大利《妈妈》及阎维文《母亲》),对他们的教育往往也只重视智育、成绩,忽视了家庭教育的德育功能、礼仪培养,使他们逐渐养成“以我为中心”、“惟我独尊”的自私意识,而这种意识与礼仪的核心思想——尊重他人、关爱他人、严于律己是格格不入的。某些家长很希望孩子成为高素质人才,然而日常以身作则却很不足(如语言粗俗、热衷搓麻、不事学习等等),这种由于青少年时代缺乏家庭楷模的力量及礼仪教育而造成的礼仪意识的缺失,如果在成为教师后没有及时发现弥补,就容易转化成现实的失礼行为。 4 二、学校求学阶段礼仪教育的欠缺 1.学校对礼仪教育的忽视 许多青年教师在求学阶段时,由于整个社会大气候的影响,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他们的精力几乎都用在应付从月考、期中考、期末考、模拟考、会考直到决定“命运”的升学考试等铺天盖地的考试上。这种以分数为中心的教育,必然导致忽略、放松包括礼仪教育在内的道德品质及审美教育。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因为学生每天除去吃饭、睡眠外,其余时间基本都用在学习上,与他人、社会缺乏交往与接触,所以因不懂礼仪而造成的弊病就不易暴露和发现,自然也就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当他们走上教师工作岗位,成为学生眼中的榜样和楷模时,自然就暴露出不少问题。 2.教科书中礼仪教育内容的缺乏 礼仪教育应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学校教育离不开教科书,而教科书中关于礼仪教育方面内容所占的比重严重不足。不仅中学教材中没有礼仪教育专门知识的介绍,甚至在学生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教育阶段所用教材中也很少有这方面的知识。 3.政治思想教育对礼仪教育的替代 有部分学校虽然意识到了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但也少有开展这方面的专门教育,一般就用政治思想教育的理论说教来简单替代礼仪教育,学生仍然缺乏礼仪方面的基本知识。 5 而礼仪知识的缺乏常常会让人以为 “缺乏教养”,其实学生缺少的是不知如何去做的专门教育。 三、工作阶段礼仪教育的欠缺 许多学校对青年教师的评价考核往往只重视教学水平、学生成绩,这就直接造成青年教师对自身的礼仪素养提高的忽视。而有些学校虽然注意到了师德教育,但缺乏礼仪教育方面的和学习,由于青年教师工作经验不足,繁重的教学、班主任工作已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压力,往往无暇顾及自身礼仪的学习。 四、社会环境礼仪缺失的影响: 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我国,形成了价值的多元化,机遇、自由降临的同时,社会底线伦理亦直面挑战。《底线伦理》一书作者——北大教授何怀宏、《守卫底线》作者——清华教授孙立平结合了大量的社会现象将视角切入到社会生活的肌理,分析指出了社会生活的底线由于物欲横流而频频失守,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准因人们的过度享乐而一再滑坡。当然党中央已经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多项措施并且正逐步在实施,但明显奏效的前景还有待于时间的推移。 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教师阶层能够不随市风作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真的是一种大境界。但是事实上人们的“从众”心理是极为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是指在群体压力下个体认知、信念、判断与行为等方面自行与多数人保持 6 一致的现象。这一现象产生的社会原因有:寻求行为参照、避免对孤独的恐惧、增强群体的凝聚力。这一现象的积极一面是扩大视野、汲取经验;而消极一面是束缚了人们的分辨思维、使人无主见地盲从于破坏社会和谐的一些(如前述)陋习(著名心理学家索罗门?阿希认为32,的人有盲目从众反应)。这些现象也同样波及校园,诸如:网络语言及时尚语言的传播、流行着装、化装、不分场合的一些言行举止等。 校园是文化知识学习的环境,也是人格完善的净土。在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愈来愈被重视的今日,教师自身的素质凸显重要。社会调查显示:97,的中小学生把“道德品质好、教学水平高、尊重学生”作为对教师的首选期望和要求。作为教师要履行传播知识、完善人格的重任,首先自己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韩愈在《师说》中的经典论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极精辟地诠释了教师的境界、品格、职责的内涵。教师的人格魅力应当体现在“德高学富,为人师表”上。教师应具备符合职业要求的政治、思想、文化、心理、道德、法律、审美等素质。这其中,教师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是人格完善的集中体现。 审美素质是人综合素质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图片36),隶属于文化范畴,是一个人文明程度的体现。正如《荀子•修养》篇中所说的那样:“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今天国家领导人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目标 7 同样也需要广义的“礼”的支撑。作为一名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是审美素质,教师的审美素质应当定位在健康的、审美情趣、较强的审美能力和高雅的言谈举止,具体体现在端庄的仪表、振奋的神态、高雅的举止、生动的语言 。 上述这些内修外展的品质形成了一个人良好的风度和气质,这是人在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体现,它来自于一个人的文化知识、社会经历、公德意识等的积淀,家庭、生活环境及社交圈子都是重要的形成因素。风度和气质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的一生中通过学习、磨砺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风度和气质。 风度和气质主要体现在“外修内悟,内修外展”的历练中,(图片37-41)这包括了:动态美(举止)、语言美(文化底蕴)、人格美(诚信、自律、责任心)等内容。男性的是:坚毅而不武断、开朗而不粗俗;女性的标准是:矜持而不冷漠、开朗而不轻率。风度气质是一个人在德、才、言、行、体、貌等方面 表现出来的独特风貌,教师的风度仪表在学生的心目中有强烈的典范作用。 教师的风度和气质主要有下列几个特征: 一、 仪表:首先是着装。(图片42-43)着装应当体现教师的职业特点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着装的思路应是不趋时附势,整洁、大方,不袒露身体,不令人侧目,应当体现协调的体态美。衣料色彩忌艳丽花哨,以柔和悦目为宜;款式上应 8 注意以徐缓柔润为佳,而不宜生硬突出或裹身太紧,更应避免奇装异服。(2+1动员会上两教师奇装异服例)夏季穿皮拖、吊带装、低胸装等不应是教师在校园里的着装。 化装:校园中的教师应给予学生端庄、典雅美的感觉,浓妆艳抹如:烫异色头发、标异发型、纹眉、眼影、美甲等社会上追求时尚的过度化妆等是不符师德要求的。它折射出教师的审美素质和审美价值取向的低俗化。有的城市教育行政部门提倡教师化弥补性的淡妆,我举手赞成,因为这可以促进教师注重自身风度仪表,但要把握“度”—即弥补不足、完善形象而非刻意修饰。 无论是着装或化装都不宜追逐流行时尚,时尚与流行是 俗的心什么,其实就是迷失了自我而盲目从众的一种流于世态与行为。 日常不修边幅也是不合适的,譬如:不注意卫生、邋邋遢遢、服装不整、不刮胡须等就不应是教师的生活习惯。 在着装、化装这些生活内容上虽然有着“穿衣戴帽、各有所好”之说,但应当把握一个“多与少”的“度”,比如:教学场所穿着短裤、膝上裙装、无袖装、稍动即亮出肚脐的短款上衣、露脚趾、拖鞋等这些都“少”了;而阴天戴墨镜、打阳伞、纹眉等浓妆艳抹、过度染发、男性长发或耳丁等饰物就显得“多”了。上述现象在学校中作为教师是不适宜的。 9 湖南长沙一所学校对教师着装问题进行了一次学生调查,民意测验表明:老师最合适佩戴的是手表,其它饰物不宜佩戴;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上无须化装,43.59%的学生喜欢老师化淡妆,仅有2.56%的同学喜欢老师化浓妆;89.31%的学生不赞成教师把头发染成红、黄等追逐时尚的颜色;92.81%的学生不喜欢老师穿拖鞋或露脚趾进课堂,84.1%的同学不赞成老师带手机进课堂。 在校园里,教师在注重自身着装的同时,也要随时随处关注学生的着装礼貌。一些敞胸露怀、撸袖露肩、抻袖盖手等不雅的着装陋习应提醒劝改。 二、教师的言行举止应是端庄文雅、谦逊有礼、具有一些儒雅风度。首先是语言的使用,无论是教学过程还是日常生活,教师的语言应使用规范的普通话,这是极为重要的教学基本功,它不仅是教学内容准确贴切完成的一种手段,也是影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表率。所谓规范首先是语音语调要准确,不说“齿音字”、“口头语”(知道吗,天津话与北京话的区别)等。再有用词用语要准确,(图片44)语言异化: 谄媚、粗犷、强劲、结束、错读字词 如:结束、参差不齐、 成语或字词的滥用:开开心心;百衣(依)百顺、咳(刻)不容缓等 时髦语言 如:网络语言中的“东东”、网上“荡”、“粉丝”、“乙醚”、“钢丝”、“鱼丸”等。 10 洋泾浜英语 如:拜拜、酷 秀 、晒 卡拉ok 、嘉年华 、pk 等 港台俚语 如:哇塞、靓、巴士、的士等 方言或市井语言 如:这嘎哒、老、坷碜、倍儿(哏儿)、腻歪人、找乐儿等;以拼音字头组成的低俗语言(LT、TMD等);地名、店名大量使用外语音译(飞尼克斯、罗马花园、海斯特…) 这一方面的问题家长已有反映见诸报端。教师的谈吐也要切忌粗俗鄙陋。 (图片45)校园中过多使用市井流行语而不加制止的危害在于会使学生误以为这些语言是规范的,从而使校园的语言产生低俗化、粗鄙化现象。 (图片46)教师的儒雅风度还应表现教态上,教态是知识传播过程中的体态、神态及情绪的自然流露,它折射出教师的风度和气质。教态是教师在课堂上最应予以注意的举止之一,诸如 上课时敞怀、脚蹬着讲台、双臂交叉、斜靠在讲台旁、趴在讲台上讲课、讲课时毫无表情、语调呆板平淡、使用词语不当、逻辑混乱等等,其中有的是教学功力欠缺,更多的反映出良好修养的欠绌。身教对学生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图片47、48、49)教师应在授课时以一种健康文雅、颇富活力的神态、充沛的精力、良好的语言能力(规范语言的使用、语调抑扬顿挫、修辞的考究)优雅的体态动作能使教 11 学更富感染学生的张力,能使课堂气氛活而不乱。“亲其师,信其道”,以良好举止及广博知识吸引学生,教育教学效果提升的几率自然大大提高。(图片50、51、52) 教师在办公室内交谈应以不影响其他教师工作为宜,尤其学生在办公室时聊一些学生不宜倾听的事(购物娱乐、婚纱照、老婆孩子等家长里短)是不应该的。其他如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上课时间楼道中大声讲话、与会中随意交谈、会场接打手机或手机铃声大作等等也是不礼貌的。上课不应携带手机,与会时最起码也应将手机的置于静音状态。教师在日常行为中出现上述一些现象有个人行为习惯的因素,也有的是因为产生“教学倦怠”的心态,自我感到教书几年,轻车熟路,一份教学沿用数年。缺乏了与时俱进的动力;缺失了更新知识的愿望,满足于工作平庸的现状,“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把教师工作定位于自己的“饭碗”而忽略了社会责任感(配备了电脑,使用于工作、学习上的比例如何,打游戏、网聊、购物网)。我们应当以胡锦涛主席所言“静下心来教书 潜下心来育人”为座右铭,祛除浮躁学风及功利思想,在新课程改革中作到“学为人师 行为人范”。 校园应是无烟环境,但眼下显然还是一种理想化的目标,因为吸烟的习惯有时很难改,但吸烟的老师最好不要在办公室吸,不让其他老师被动吸烟既尊重了他人也不失为自己的一种良好风度,与学生谈话时绝对不应吸烟。这些习惯彰 12 显一个人的文明礼貌,更是教师的风度气质的外在体现。 在校园里教师还应以公德及以身作则不断给学生施以影响,随处以身教给学生一些道德感召力,比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宁河苗庄、静海实验二校例)让每位老师把八荣八耻的文明教育、把德育落实在校园的每一角落里、做在每一件小事上。(图片53、54、55) 三、教师应从关爱学生出发,平等友善、善良和蔼对待学生。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确定了保护未成年的三项原则:“着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由于中小学生是未成年人,心灵相对比较脆弱,对学生谈话用语须考虑学生的承受力,如“笨、讨厌、没出息”等讥讽嘲笑、恶语相加等并不是严格要求,而被教育专家称做“心罚”或“语言暴力”。据有关部门公布的《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显示:48,的小学生、36,的初中学生、18,的高中学生曾遭遇过教师的语言暴力。由“语言暴力”引发的恶性事件在各地并不鲜见。本市河北区红星路小学为建立和谐校园,把20条易伤害学生的话语列为“教师忌语”张贴在办公室提醒教师,以防止用语言暴力伤害学生。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说:“教育艺术的本质在于唤醒、激励、鼓舞”,尝试使用罗丹笔下的“南风效应”,掌握批评的艺术,尽量避免呵斥式的责怪,代之以唤醒自尊、疏导激励,会收到师生都豁然开朗的效果。我们应把 13 林则徐的自励语“制怒”铭记心头,当你怒发冲冠地呵斥学生都未奏效时,体罚的想法已悄然而至了,遇到难以处理的一些情况时换个说法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给自己留一点余地就不致造成尴尬局面。下面两个“幽默胜训斥”的事例可能是个启示。 有位高中的班主任几次抓到几个学生吸烟,对此她深恶痛绝,几次都是怒目呵斥,但并未奏效。班主任很伤脑筋,她苦思冥想决定换个说法尝试一下。她来到班里对大家说:“有些同学吸烟肯定觉得有好处,我想了想有下列三个好处,大家听一听对不对:第一可以防盗,吸了烟晚上容易咳嗽,小偷听了准不敢上门;第二吸烟的人必刚直不阿,从小吸烟脸越熏越黑像包公;第三吸烟的人永远年轻,吸的越多,寿命越短,三四十岁进了天堂不就永远年轻了吗~”一席话,班里同学笑得前仰后合,那几位学生低下了头。 我在一节高中音乐鉴赏课上,提及“莫扎特何许人也,”有的学生发言说《土耳其进行曲》的作者,但某学生竟哗众取宠地喊道;“我儿子~”,班中一片哄笑,我很震怒,很想怒声呵斥,以维持课堂纪律。但转念一想:“那会是何种结果,驯服,顶嘴,如出现尴尬局面是否影响教学正常进行,”不过几秒钟的思忖我立即决定换个说法,“我以及全世界所有的音乐爱好者都向你致敬,你为世界音乐文化的发展诞出了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但有一点,你违反了中华人民 14 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的法定结婚年龄。”班里爆发出一片掌声与笑声„„下课时,他自己来找我表明悔意„„。 四、教师的人格魅力: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教师的人格是在其思想、品德、才能、学识等方面形成的文化品格。一个成功的教师,一定是一个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图片56、57胡娟老师的学生何晓光例) 我们教师自身如何做,提几点建议: 1.修己,孔子曰:“修己以敬”——修炼自我,完善自身修养,保持文雅恭敬的态度;“修己以安人”——在修炼好自己的前提下,对社会、对他人履行一种责任。这既是完善个人人格、为人师表之必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须,更体现出中国知识分子对理想人格的一种追求。2.不辍学习,不仅要不断更新、完善学科专业知识,也要学习一些哲学、美学知识,以丰富人生哲理、强化审美素质、完善一己人格、示范学生与社会。作为教师不能仅仅把职业当作饭碗,站在三尺讲台之上就要肩负社会责任,这种责任不仅是传授课本知识,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向学生传承如何做人之道。教师还要努力学习有关教育智慧的一些理论,因为教育智慧给我们提供了更鲜活的思维通道。教育智慧的思维特征之一——“反思”,就是呼唤我们“养成对教育问题质疑的习惯……去发现教育思想误区,纠正教育行为偏差”,对教育的反思,“是一种 15 智力批判性的体现,也是教师获得教育智慧的领悟形式”。 3.不要不拘小节,小节往往体现一个人的风度与教养,体现一个人的生活观、价值观。有这样一件事:一位荷兰的年轻人乘坐我国民航客机回国,旅途中空姐数次提供饮料,中国旅客每喝一次就把纸杯扔掉,而这位荷兰年轻人一直使用那第一次给的杯子。快到阿姆斯特丹时,他向陆地一点指着告诉邻座河边的一所别墅及种满郁金香的花园就是他的住所。区区小事折射出一个人的风度与教养,体现一个人的生活观、价值观。4.素质教育落实在课堂、校园,课上课下多提醒,小事作起不放松。每个人在文明之路上迈一小步,社会的文明建设就会迈一大步。 教师的人格魅力既要在不断自律的过程中去形成,我们还要做不懈的努力去改善市井之风,而不要被其所污染、所淹没,亦即前述的盲目从众。国务院公布的《中国公民出国旅游条例》、《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应当是我们教师关注的社会现象。许多学校都在向构建绿色校园的目标努力,这一目标的内涵不仅是硬件的实力,而包含人文内涵的摒弃陋习、净化校园的软实力目标更应被关注。 (图片16)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作为一个审美客体综合亮相在学生面前,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影响教育教学效果。教师端庄的仪表、振奋的神态、高雅的举止、生动的语言,可以使学生既增强学习兴趣又得到高尚的精神陶冶及美 16 的享受,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人格的完善过程。 上面所谈并非让我们教师成为契诃夫笔下《小公务员之死》中的的主人公切尔维亚科夫那样唯唯诺诺谨小慎微的人,我们要提倡的是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应以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只有自律才能为人师表,唯此而别无选择。 个人学习,欢迎批评指导。 赵圣明 2008、2 17 附:声带的保护: 一、声带是发声体,气息是动力,共鸣腔是扩音器。 二、用点气息发声、 高位置发声能减少疲劳。(“呜”) 三、气泡音恢复疲劳法:放松面部、颈部、胸部肌肉,用微量气息有支持力的吹动声带。早晨起床前平躺的位置比较容易找到这一状态。 , 以下有20条被认为是女人最缺少的礼仪,你以为如何呢, 1 我不修饰 没有修饰的女人如同送给别人的礼物没有包装。 18 2 不会微笑 面部僵硬的女人是在内心加了一把冰凉的锁。Smile ,please. 3 不说谢谢 记得,永远不要忘记对帮助你的人用心地说谢谢。 4 吝啬道歉 多说一句话可以化解数不清的烦恼,让女人从心底变得优雅。 5 姿态不优雅 鲁迅在《故乡》中描写的一个农村妇女张着两脚,像一只“圆规”。 6 没耐心倾听 倾听有时比沟通更重要,尤其女人。 7 打探隐私 交头接耳,鬼鬼祟祟,只会让你变成一个狭隘和龌鹾的女人。 8 音量声高 有位网友说,在法国巴黎春天(那是一家很知名的大型百货商场)排队上厕所时,人很 多,排队却很有次序,而且很安静。 9 不穿礼服。 隆重的场合穿随意的服饰,是对主人极大的不尊重。 10 挑战职业服 办公室穿坦胸露背的服饰,会自毁女人的尊严。 11 穿着过于开放。 平日裙子长度和领口深度直接影响周围人对你的评价。 12 身体有异味 这对女人是致命的,人们会像躲避臭气一样疏远你。 13 香气过浓 这又是粗俗女人好出风头的气味痕迹。 14 争先恐后 总是争先一步,总会早一步泄露了不雅。能不能后退半步呢, 19 15 厕所不关门 千万别把不雅的电影留给别人放映。 16 不回避私事 在公共场所补妆,修整衣物等等,是把私人的事抖落给公众。别忘了,女人的私事永远不是别人的事。 17 乱了位次 开会,行走,座车,上下电梯的错位,让自己尴尬,也让别人尴尬甚至生出反感。 18 饮酒过量。 借酒失态是骨子里放纵的女人。而且“喝酒乱性”,千古良言。 19 目光冷漠 眼睛是礼仪无形的第一语言。 20 乱吃一气 无论是中餐还是西餐,都是考验女人教养的关键时候。 20
/
本文档为【师德无小事(教师的审美素质及风度气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