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论文 行走在时代边缘的胶州民间曲艺

2018-02-26 8页 doc 103KB 32阅读

用户头像

is_686908

暂无简介

举报
论文 行走在时代边缘的胶州民间曲艺论文 行走在时代边缘的胶州民间曲艺 行走在时代边缘的胶州民间曲艺 一 前言 我不了解是否每个地方都会有他们的地方曲艺形式,我觉得不是的。所以有的时候说起这个问题,我还会觉得有那么一点点的骄傲,因为胶州地方曲艺实在是不少,但是实事求是地说,因为胶州这个地方不大,虽然历史还算久,但是一种曲艺形式的存在与流行不可能只局限于一个小地方,因此在说一些曲艺形式的起源地或是流行地时,就会多了一些并列的地名,这个也已经很难查证了。当代青年人对于民间曲艺已经不太了解了,可惜的是,我也不能免俗,所以在许多描述上,只好参考了比较权威的说法。 ...
论文  行走在时代边缘的胶州民间曲艺
行走在时代边缘的胶州民间曲艺 行走在时代边缘的胶州民间曲艺 一 前言 我不了解是否每个地方都会有他们的地方曲艺形式,我觉得不是的。所以有的时候说起这个问题,我还会觉得有那么一点点的骄傲,因为胶州地方曲艺实在是不少,但是实事求是地说,因为胶州这个地方不大,虽然历史还算久,但是一种曲艺形式的存在与流行不可能只局限于一个小地方,因此在说一些曲艺形式的起源地或是流行地时,就会多了一些并列的地名,这个也已经很难查证了。当代青年人对于民间曲艺已经不太了解了,可惜的是,我也不能免俗,所以在许多描述上,只好参考了比较权威的说法。 二 胶州的民间曲艺形式 胶州的民间曲艺大体就两个方面:歌与舞。 1 歌 胶州民间曲艺的“歌”无疑就是茂腔了,曾有民谣唱到:“茂腔一唱,饼子贴在锅台上,锄头锄到庄稼上,花针扎在指头上。”这生动地描述了流传在胶州一带的地方剧种——茂腔的艺术魅力。 据史料记载:茂腔原名肘子鼓、肘股子,始为城乡民间流传的口语化、唱腔简单的剧种。最初因在演唱中肘悬小鼓,一边击节拍一边演唱,故得名“肘子鼓”;还有一种说法叫“肘股子”,表示演员演唱时边歌边舞、扭动臀部的情态。这种演唱形式约出现于清朝初期,至清末形成自己的基调,后经民间艺人张凤山、刘顺仙等几代人的努力,逐步完善。20世纪初期流传到青岛等附近的大城市。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对这种已经濒临消亡的民间戏曲进行了抢救,定名为“茂腔”,其唱腔音乐具有典型的北方音乐特点和鲜明的地方风格与乡土气息。 如今的茂腔多流传于山东胶州、高密、平度及周遍地区,语言多采用方言,讲述家长里短,代表曲目有《观灯》、《孟姜女》、《张郎休妻》,起源时间史料不详,但《檀香刑》的背景时间可推算,清末时茂腔已成为当时人们所爱好的曲艺之一。 2 舞 胶州民间的舞蹈形式有两种:胶州大秧歌与胶州高跷。 (1) 胶州大秧歌 山东秧歌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还有胶州秧歌。“胶州秧歌”发展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主要流传在山东即墨、黄岛、胶南、高密等 地区。胶州秧歌原有“地秧歌”、“跑秧歌”、“三道弯”、“扭断腰”等名,建国后为了与其他地区的秧歌相区别,因主要活跃在胶州市郊范围内而统称为“胶州大秧歌”。胶州秧歌的演员基本编制为24人,如增加人数必须是双数递增,秧歌队需有一至二人的组织领导者,负责全队的事务,俗称“秧歌爷”。还有一人由秧歌队的教练或老演员来充任,叫“伞头”。伞头必须具有眼明手快、头脑灵活、口齿伶俐的能力,在演出前念些顺口溜或说些吉祥话,语言必须风趣幽默。除此之外,秧歌队还要有3至5人的教练,专管训练演员并兼做演员。秧歌的角色分为“翠花”、“扇女”、“鼓子”、“棒槌”等,一般每种角色2人或者4人,不能单数。翠花为青年妇女和姑娘,表演时动作大方、舒展,表现妇女的泼辣开朗大方、姑娘温柔娴静的性格。鼓子和棒槌均为中年和青年男性,鼓子潇洒诙谐,棒槌英武矫健。 胶州秧歌的音乐伴奏,一般用旋律优美、音调多变、节奏明快、乡土气息浓郁、羽调式的民间吹打乐。秧歌的音乐与舞蹈动作配合密切,音乐中用来表现秧歌舞蹈“慢做快收”动律的附点八分音符贴切典型,音乐根据舞蹈情绪灵活运用,两者在力度与速度上高度和谐统一。当今,胶州秧歌的独特风格更加大放异彩,许多外国人专程来胶州学习秧歌,不少当地老艺人被请出去传授技艺,更为可喜的是胶州秧歌已被编为艺术院校的舞蹈教材,成为全国艺术院校民间舞蹈的必修课程。 (2) 胶州高跷 高跷并不象有些人认为的那么简单,只要演员绑上跷腿能跑会扭 就行了。实际上高跷有它自己一定的组织形式和表演程式。特别是胶州高跷的组织形式非常严格,在山东省来说是较为完整的一种娱乐形式。《中国民间艺术史稿》中有关高跷条目中的记叙,就是民艺学家叶又新先生以胶州高跷的模式为依据写的。 扮高跷的演员多是农闲时的农民或其它行业的业余爱好者组织起来,请一些有经验的高跷艺人指导排练。排练前先定角色,根据角色分组练舞、练功、练唱。导演认为差不多了再集合起来按计划的舞姿集体编排演习。一过春节便外走演出,时间大约到元宵节前后结束,也有到二月二的,但很少。 胶州高跷组织形式分大、中、小三档,大档不少于24人,中档不少于18人,小档12人左右。有的地区还有跑小场的,只三四人或四五人不等。 高跷舞蹈是以露天广场为主。在舞场上,演员的排列有严格规定:多是以渔翁打头,戏出居中,丑婆殿后。哑吧为混子,他可在全队中穿插,并可与所有演员戏谑,加以插科打诨,以活跃舞蹈气氛。高跷扮演的戏以组织形式而定,中小档多以《白蛇传》、《西游记》故事为主;大档则增加《梁山好汉》、《水族海怪》、《货郎》或《杨香武三盗九龙玉杯》、《清官册》等。 在传统高跷中,队伍最前面有一位头戴金箍、披散长发、身穿黑色袈裟、腰系英雄扎带,行者打扮的演员。此人左手执一酒杯,右手执一短棒,每到一地跑场之前。先向观众双手举杯过顶深施一礼,然后在锣鼓声中挥舞短棒,以各种武术动作开场,其他演员则原地踏拍 扭舞。这一角色群众称为“开场子”的,但内部则称“披头星”。这个角色有一个重要作用,即当场子开好后,锣鼓一刹,他便要做一武术动作亮相。这一亮相实际是一个号令,全体演员都得按照他的亮相形式进行舞蹈准备。如他亮的相是弓步架式,演员们便做直趟舞或直趟穿插;若做的是马步亮相,演员们便知道这是跑圆场的号令。这一严密而又不落俗套的指挥形式,要比现在许多高跷领队们手执小旗吹着哨子用手指挥要完美而高明得多。 高跷的舞蹈除了群舞外,还在圆场中加演杂耍、小戏等,用以丰富内容,调节气氛。如“哑吧捕蝴蝶”、“哑吧戏丑婆”、“孙悟空翻跟斗、舞棒、劈跨”及“货郎戏媳妇”、“水怪闹海”、“鹬蚌相争”等插场。当时在胶东一带,论扮相、演出阵容完整等方面,胶州的高跷应是名列前茅的。 高跷的音乐伴奏也有一定程式和规定,有打击乐(锣鼓)、吹奏乐(唢呐、笙管)、弦乐(琴)三种,分独奏和合奏,各有成套的曲牌,根据舞蹈动作变化需要而变换。打击乐用来为颠步跑舞伴奏,吹奏乐是为慢扭形式的舞姿伴奏,舞蹈动作有“大剪子股”、“小剪子股”、“走三退二”、“蛇蜕皮”等多种。弦乐主要是为演唱伴奏的,演员慢舞的同时还可边扭边唱。唱分独唱、领唱、合唱、对唱几种,除歌唱外,有的还加演一些小戏和“打皂”、“四大关”、“裂裹脚”等,也有快板飞快书小段子(俗称卖篇)。演唱的内容有传统唱本唱词,也有即兴现编的,内容多是些祝颂五谷丰登、生意兴隆、长寿如意等吉祥嘉言,卖篇的任务多由“披头星”或“丑婆”等演员担任。 三 胶州民间曲艺的变迁 不知道叫“变迁”是否恰当。因为对于曲艺来讲,曲艺本身并不可能有多大的变化,因为作为一种曲艺形式,比如茂腔,假如它本身变了,那大概也就不叫茂腔了吧,最多也只是曲艺工作者们在常年工作的经验基础上,对曲艺的内容形式做了技术上的改进,而这里我要说的“变”是这些曲艺在人们心中的变,在旁人看来的变,也就是曲艺的社会地位的变化,而不是曲艺本身的变, 我提到的这三种曲艺形式在现在看来都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可能这样说有些突兀,但是的确如此。茂腔比两种舞蹈形式更为严重。茂腔唱腔简单,无论是男腔女腔,听起来都是哭悲悲的调子。我曾经听过茂腔,那是在很久之前,学校组织看电影,然后可能是为了给茂腔剧团创个收,在电影演完之后,来个好长的茂腔,印象之深刻以至于 到如今仍然难以忘记。乡土语言从嘴里唱出来就是不太好听,而且一个个油头粉面,拖着长腔,家长里短,鸡毛蒜皮„„引得大家一阵感慨,最后还要给以热烈的掌声,表演的人接受掌声还要表现得特别真诚,看起来都是那么的热烈,那么的兴奋,其实谁又不知道大家心里到底怎么想呢,这就是现在青年人心中茂腔的地位,而另外两种曲艺也大致一样。 但是多少年前可不是这样的啊,就是这样一个现在听起来不太好听的剧种,曾让多少人魂绕梦牵,废寝忘食啊,有这样一个关于“茂腔丸子”的故事: “文革”后期,我们(指本段作者)村来了一支工作队,队员二十多人,全是县茂腔剧团的演员。我们村情况比较复杂,在县里挂了号,工作队下来,是要帮我们揭阶级斗争的盖子。自从工作队进村之后,村子里欢天喜地,好像过年一样。因为这些队员里,几乎包括了县茂腔剧团的全部名角。譬如青衣宋丽花,花旦邓桂秀,老旦焦闺英,老生高人滋,小生薛尔名,武生张金龙„„都是如雷贯耳的人物,平日里可望而不可及,如今就在我们眼前,与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我们的幸福和兴奋,无法用语言形容。工作队自己不开伙,吃派饭,一般是三人一个小组,挨家轮户地吃。那时生活十分困难,每人每年只分二百多斤粮食,麦子只有二十来斤,也就是够过年包饺子的。但为了让工作队的同志们吃好,家家户户都把过年的麦子拿出来磨了。这是完全彻底的自发自愿,甚至带有比赛的色彩,家家都想做出新花样来,让工作队的同志们吃得高兴。原以为这支工作队与过去那些工作 队一样,顶多住十天半月就会撤走,但没想到他们住了一个月还不走。家家那点白面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想给同志们换成糙饭,一是面子上过不去,二是心里舍不得。因为那些做饭的女人们不管是不是戏迷,都喜欢这些演员。我们生产队会计的老婆是一个麻子,相貌差点,但心肠特热,见到那些演员同志们,尤其是见到男演员同志们,她的眼睛里水汪汪的,感情充沛得要命。为了在没有白面的情况下让同志们吃饱吃好,她充分地发挥了粗食细做的天才,把家里的绿豆、豇豆泡涨轧碎,掺上蔬菜,用棉籽油炸成焦黄的颜色,让同志们吃。同志们吃了都赞不绝口。这种做法很快普及开来,每到做饭的时候,村子里就洋溢着炸丸子的气味。——几十年过去了,这种食品还在我们村子里流传,并且有了一个美丽的名字:茂腔丸子。 多么让现在的人惊讶的一个故事啊。现在传统曲艺不被新一代人接受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其实不只是新一代人,在老一代人中,也不是大家都喜欢,有相当比例的人也是不喜欢的,看起来每次演出都有许多人看,但是得有个前提----演出是不要钱的,而且,我们不能仅仅看到许多人在围观就说有许多人喜欢这种曲艺,说得直白一些,假如那不是在演戏,而是在吵架,同样会有那么多人在看。这样说起来不好听,但是我想能够说明,这些曲艺对于大众来说,它们的存在仅仅是为大众提供了一种休闲,一种消磨时光的方式,所以,我们应该平静地接受现在这些曲艺不被重视,因为它们已经不能让新一代的人感到这是一种休闲了。就是这么简单,但是我不明白为什么还有许多人在问,在喊,为什么现在的青年不喜欢传统的曲艺了,但是这样说 有一个前提,就是“对于大众来说”,政府和文化部门不能这样。又说得直白一点,大熊猫对于我们生活的作用不见得大过小花猫,但是政府就得保护大熊猫。现在的这些曲艺也是这样,大众接不接受,政府难以左右,但是政府必须要让这些曲艺存活下去,必须让大家都知道这些曲艺,因为这是一种文化。胶州大秧歌和茂腔已经成功申请了首批国家非物质遗产,以后会得到国家的保护;而地方政府,比如我的家乡,胶州政府也经常采取一些举措,比如几乎所有的庆典都会有这些曲艺的表演,也专门成立的秧歌会,将市里最重要的一个运动场起名“秧歌城”,这些都是很好的方式。政府无力使人们喜欢这些曲艺,但是政府却能够让人们,让新一代人清楚地认识自己的前辈们留下的文化遗产。而且,胶州一直有个茂腔剧团,在现在一直不流行茂腔的情况下坚持运做,对于传统民俗文化的保留也是具有非常大的意义的,至少能阻止茂腔的失传。 其实,这就是传统曲艺地位的变化----由社会民众喜闻乐见变成了面临淘汰而需要政府的刻意保护。而这些曲艺本身,已经走到了社会的边缘状态,不管是谁的失误,一不小心,就会脱离这个社会的范围,彻底被淘汰。传统曲艺,传统民俗的这种遭遇是令人痛心的,但是也是正常的,自然的,不可挽回的,就像任何物品总会有个寿命。没有什么东西永远符合社会的需求,不符合的就要被淘汰,传统的曲艺民俗已经失去了许多人的宠爱,这是无可挽回的,没有人说传统曲艺不好,没有艺术性,只是它也难以敌得过自然的淘汰。我不敢说像茂腔,高跷,大秧歌这样的传统曲艺未来之路会怎样,只能说,愿它 们作为民俗文化的瑰宝永远被传承下去,也希望所有人能够珍视这些 先辈们留下来的文化瑰宝,文化沉淀,永葆中华民族文化灿烂的光彩~
/
本文档为【论文 行走在时代边缘的胶州民间曲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