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中医内科学"定义

2017-10-21 13页 doc 128KB 18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4886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医内科学"定义"中医内科学"定义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 并采用 中药治疗为主的一门临床医学。 它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病理生理学说为 指导, 系统的反映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因而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也是临床其他学科 的基础,是必须学好的一门专业课。 二、中医内科学的性质 临床医学 一、萌芽阶段 ——殷商时期 早在殷代甲骨文中,已有“疾首”、“疾腹”、“疾言”、“蛊”等内科疾病的记载。殷商时代 已发明汤液药酒治疗疾病。西周时期将医学进行分科,有了疾医、疡医、食医、兽医分工 不同的...
"中医内科学"定义
"中医内科学"定义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 并采用 中药治疗为主的一门临床医学。 它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病理生理学说为 指导, 系统的反映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因而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也是临床其他学科 的基础,是必须学好的一门专业课。 二、中医内科学的性质 临床医学 一、萌芽阶段 ——殷商时期 早在殷代甲骨文中,已有“疾首”、“疾腹”、“疾言”、“蛊”等内科疾病的记载。殷商时代 已发明汤液药酒治疗疾病。西周时期将医学进行分科,有了疾医、疡医、食医、兽医分工 不同的医师,其中的疾医可谓最早的内科医师。二、奠基阶段——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 1. 始于战国而成书于西汉的《黄帝内经》是一部划时代的医学著作,全面的总结了秦汉 以前的医学成就,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现了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对内科疾病分别从脏 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生理系统,风、寒、暑、湿、燥、火等病因,以及疾病的临床表现 特点来加以认识,为后世内科疾病的分类于命名打下了基础。 2.东汉张仲景总结前人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著成《伤寒杂病论》,创立了包 1 括理、法、方、药在内的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和脏腑辨证论治理论体系。 三、充实阶段——魏晋至金元时期 1.病因学、症状学、治疗学的充实和发展。 如《肘后方》(葛洪著),记载了许多简便有效的方药,如用海藻、昆布治疗瘿病,用 槟榔驱寸白虫,用青蒿治疗疟疾,该书对肺痨、天花、麻风等病亦有较深认识。 隋代巢元方编著的《诸病源候论》是一部世人公认的最早的中医病因病理学专著, 其中记载的内科疾病一千余种,且对其病因病机多有阐述,形成了病源学说。如提出瘿病 的发生与水土和情志有关。 唐代的《千金药方》等是大型临床医学全书,析载内科病证的治疗 是丰富多彩。如温脾汤、苇茎汤、犀角散则是治疗内科疾病常用的名方良剂。2、学术理论的创新,如金元四大家的学说。 刘完素倡火热而主寒凉;张从正治病力主攻邪,善用汗、吐、下三法;李东垣重视脾 胃,首创脾胃内伤学;朱丹溪创“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而主养阴。 至此,中医内科学体系已初步形成。 四、成形阶段——清明时期 明代薛己所著《内科摘要》,是第一部以内科命名的著作,清代叶天士著《温热论》, 创立了温病卫气营血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吴鞠通的《温热条辨》,则创立了温病的三焦辨 证论治理论体系。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内科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近年来,运用现代科学 理论和技术对中医内科理论的研究,已从细胞水平向分子水平和宏观的系统论、控制论两 个方向发展,为中医现代化做了有益的探索。 第二节 中医内科疾病分类、命名及其特点 一、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 内科疾病的分类主要是以病因为依据,分为外感病和内伤病两大类。 外感病包括伤寒六经病证、温病卫气营血证、三焦病证,分别按六经、卫气营血、 三焦的病理变化进行证候归类。 内伤病包括脏腑经络病证、气血津液病症,分别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病理变 化进行证候归类。 2 脏腑病证:将伤寒、温病以外的外感病证和内伤杂病分为肺系病证、心系病证、 肝胆病证、肾系病证 气血津液病证:以脏腑分类为主导,将与气血津液的生成、运行、输布失常密切相 关的疾病,如郁证、血证、痰饮、消渴等归属此类。 肢体经络病证:以脏腑分类为主导,将与肢体经络相关的疾病,如痹证、痿证、痉证等归 属此类病证。 二、中医内科疾病的命名 中医内科病证的命名原则主要是以病因病机、病理产物、病位主症体征为依据。 以病因命名的 中风、中暑、虫证等; 以病机命名的 郁证、痹证、厥证等; 以病理产物命名的 痰饮等; 以病位命名的 胸痹、肝着、肾着、肺痈等; 以主症命名的 咳嗽、喘证、呕吐、泄泻、眩晕等; 以主要体征命名的 黄疸、积聚、水肿、鼓胀等。 三、中医内科疾病的特点 1、中医内科外感疾病的病因为六淫、戾气等外邪,发病常与季节有关,起病较急,病邪 多由皮毛、口鼻而入,由表传里。多具有季节性、传变性,若兼夹戾气、疫毒,则具有传 染性、流行性。 2、中医内科内伤杂病多由饮食、劳倦、情志所伤,其特点是多因素相加、多脏腑相关、 多病性复合、多病证杂见,其基本病机为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在病情演变过程中,往往脏 病及脏,脏病及腑,因复感外邪,或多种病理因素的产生,而出现寒热虚实错杂的证候,并可多症重叠。 1、全面分析病情 3 就是说在辨证时,不仅要看到病证,还必须重视病人的整体和不同病人的特点,以及 自然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只有从整体观念出发,全面考虑问题、分析问题,才能取得比较 符合实际的辨证结论。 2、掌握病证病机特点 中医内科病证,可分为外感时病(包括伤寒温病)和内伤杂病两大类,二者各有其不 同的临床特点和病机变化。 外感时病主要应按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进行证候归类。 气 血津液病证、肢体经络病证应按其寒热虚实、隶属脏腑的不同进行辨证。 3、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在同一疾病可以有不同的证,称为“同病异证”。如感冒一病,有风寒证和风热证的 不同。 不同的病又可以有相同的证,称为“异病同证”。如水肿、腰痛、癃闭等不同的病证, 均可出现“肾阳虚弱”的相同证候。 中医内科学对许多疾病的诊断均以证为名,反映了辨证论治的治疗体系和“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的基本精神,体现了中医治病的基本指导思想。证在横的方面涉及到许多中 医和西医的病,如咳嗽,就是感冒、哮喘、肺痨、肺胀等许多肺系疾病常见的主证;胃脘 痛是消化性溃疡、胃炎、胃痉挛、胃下垂等病的主证。通过辨证就能够突出疾病的主要矛 盾,给予相应施治。尤其是在辨病较为困难的情况下,有时可通过辨证取得疗效,解决问 题。因此,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根本手段。 辨病是对中医辨证的必要和有益补充,有利于进一步对疾病性质的认识,有助于掌 握不同疾病的特殊性及发展、转归。如肺痨就是一个中医病的概念,虽有肺阴亏虚、阴虚 火旺、气阴耗伤等不同病证,但感染痨虫是共同病因,补虚杀虫是治疗肺痨的根本原则, 4 在补虚杀虫的基础上再辨证,分别予以滋阴润肺、滋阴降火、益气养阴诸法,辨病与辨证 有机结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总之,中医内科临证时既要辨证,亦要辨病。其中辨病论治是认识和解决某一疾病 过程中基本矛盾的手段;辨证论治是认识和解决某一疾病过程中主要矛盾的手段。因此辨 病与辨证是相辅相成的,在辨证的基础上辨病,在辨病的同时辨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有利于对疾病性质的全面准确认识。 1、 调节整体平衡原则 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通过经络系统,联合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而 组成的有机联合的整体系统,局部病变是整体病理反应的一部分,因此,立法选方既要注 意局部更须重视整体,应通过整体调节以促进局部病变的恢复,使阴阳达到相对平衡,这 就是调节整体平衡原则。 ? 调节整体平衡可以从调整阴阳入手 恢复和建立相对平衡的阴阳关系,不外去其有余、补其不足两个方面。寒盛则寒,阳 盛则热,阴盛还可以转化为水湿痰饮,阳盛也可转化为瘀滞燥结。故去其有余,有温、清、 利、下等各种具体治法;补其不足即补其阴阳之偏衰,有补阴与补阳之不同。 ? 调节整体平衡,还要求对各种治疗措施和方药的运用都应适可而止,不可矫枉过正, 以防机体出现新的不平衡。如攻邪时要注意勿伤正,补虚时注意不留邪,清热注意不要伤 阳,散寒注意不要伤阴,补脾注意不要碍胃等。 2、 审证求机论治原则 就是要从整体和动态去分析疾病的各种复杂的征象,综合归纳推论出疾病发生发展的 原因、病变的机理。证与病机,都是疾病本质的反映,是疾病的主要矛盾,治疗疾病应遵 从审证求机论治的原则,从疾病的本质入手,从根本上加以治疗。只要解决了疾病的主要 矛盾和关键环节,一切复杂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就是审证求机论治在临证中的基本应用。“证同治亦同, 证异治亦异”,说明“证”是决定治法方药的最可靠依据。 ?“同病异治”的应用 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生在不同的患者身上,或处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 所形成的病理变化不同,所表现的证候不同,因而治法也不同。 5 例如,同是头痛病,就有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的区别。外感头痛又有风寒头痛、风热 头痛、风湿头痛的不同。内伤头痛亦有肝阳上亢头痛、痰浊头痛、血瘀头痛之差别。治疗 时应分别予以辛温解表、祛风胜湿、平肝潜阳、化痰熄风、活血通窍等不同治法,才会有 较好的疗效。反之,若一见头痛,不求其本,不识其“证”,不知究其病机,概施川芎、 白芷、吴萸、藁本诸止痛药物,则难取得满意疗效。可知,同病异治是同中求异辩证法思 想的具体应用。 ? “异病同治”的应用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若出现相同的病理变化,即形成相同的证候时,可以采取 相同的治法。 如癃闭和遗尿虽系两种临床表现截然不同的疾病,但皆可因肾阳亏虚引起,故皆可 予金匮肾气丸温肾助阳,癃闭病可用金匮肾气丸恢复膀胱气化功能,遗尿病则可用金匮 肾气丸恢复肾气的固摄作用。可知,异病同治是异中求同辩证法思想的具体应用。 同时,在同病异治时,不要忘记其毕竟属于同一种病,证虽异但仍有“同”的一面。 在异病同治时,不要忘记其毕竟属于不同疾病,证虽同但仍有“异”的一面。唯有如此, 方不失中医辨证论治之要求。 3、 明辨标本缓急原则 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极其复杂,常常有邪正盛衰、病因病证缓急、旧病未愈新病又起、 表证里证同在等等问题,在临证时必须分清疾病的标本、主次、轻重缓急,而采取“甚者 独行,间者并行”,也就是“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和“标本同治”的方法进行治疗, 这就是明辨标本缓急治疗原则。 ? 急则治其标: 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紧急危重的证候,影响到病人的安危时,就必须 先行解决,而后再治疗其本的原则。 如鼓胀病人,重度腹水,致呼吸急促,难以平卧,二便不利,若正气可支,就应攻水 利水,以治其标。待水消病缓,再予补脾养肝,以图其本。 ? 缓则治其本: 是指再病情缓和的情况下,应从根本上治疗疾病。因为标病产生于本病,本病解决了, 标病自然随之而解。 6 如阴虚咯血,则咯血为标,阴虚为本。在咯血量不多,标症不急的情况时,当滋阴润 燥以从根本上治疗咯血,阴虚之本得治,则咯血之标自除。 ? 标本同治: 在标本俱急的情况下,须采取标本同治的原则。如水肿见咳喘、胸满、腰痛、小便不 利、一身尽肿、恶寒等症,其本为肾虚水泛,标为风寒束肺,乃标本均急之候,必须用温 肾助阳、发汗、利小便的治法,温里解表。 4、 把握动态变化原则 疾病的过程是正邪斗争,此消彼长,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疾病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 同的病理特点,因此必须把握其动态变化,分阶段进行治疗。 例如癥瘕 ,病之初起,其积未坚,治宜消散之;进入中期,所积渐坚,治宜软化 之;转入后期,正气已虚,则宜攻补兼施,审其主次处理。 1、 顺应异法方宜原则 疾病的发生、发展受多方面的影响,如时令气候、地理环境等,尤其是患者的个体 体质因素对疾病影响更大。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必须根据季节、气候、地区、病人体 质、年龄等不同特点而选用适宜治疗方法,这就是顺应异法方宜原则,具体包括因时治 宜、因地治宜、因人治宜三个方面。 ? 因时治宜 治疗应结合不同季节、不同时辰的特点,考虑用药的原则,称为“因时治宜”。 四季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均会产生一定影响。 7 1、 据证因势利导原则 据证因势利导原则要求顺其病势,就近祛邪,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如饮食积滞,应积极驱除,但须注意食在膈下,若食尚在胃,又当选用探吐或用消食 药,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否则反伤正气,贻误病情。 2、 先期治疗未病原则 先期治疗未病原则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未病先防:是指对有可能发生疾病的个体和人群,及早提出预防措施,运用药物培补 人体得正气,预防疾病发生的方法。 ?既病防变:是指医者可根据疾病传变规律,防其传变,对可能受到传变的脏腑和可能 受到影响的气血津液,采取预防措施,阻断和防止病变的发展和传变,把病变尽可能控制 在较小的范围。以利于疾病的彻底治疗,取得最好的疗效。 8 如《金匮要略》中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其意是说治疗肝病时, 须要应用调补脾胃法,使脾气旺盛而不受邪,以防止肝病传脾。 3、 重视调摄护理原则 恰当的调护,有利于正气的恢复、邪气的祛除和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忽视调摄护理, 不仅会延误康复时间,还会出现“食复”、“劳复”等情况,以致病情反复,因此,必 须重视调摄护理。 调摄护理的内容十分丰富,如饮食护理、生活护理、精神护理、服药护理等。这些 护理措施同样是以辨证论治为指导的,因此,也当辨证施护,随证而异。 如 对风寒表证,在应用解表发汗时,护理上不仅应避免病人再受风寒外袭,而且还要 酌加衣被,给予热汤、热粥,促其发汗。 若属里实热证,在调护上则要注意多给清凉冷饮,保持室内通风,衣着宜薄,且使大 便通畅,或以温浴降温。 9
/
本文档为【"中医内科学"定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