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加强政党协商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2018-02-12 6页 doc 20KB 12阅读

用户头像

is_321635

暂无简介

举报
加强政党协商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加强政党协商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摘 要,近现代中国政党生长于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而斗争的时代环境,权力争夺从来就不是政党关系的焦点。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关系,奠定了政党协商的历史基础。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发展的现实凸显了国家治理现代转型的要求,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政党参与始终在场。以加强政党协商提高政党参与的水平,以推动政党参与保证政党协商的质量,构成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向前迈进的重大任务。政党协商作为中国政治实践中早已形成的历史形式,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必须把政党协商有机地嵌入到...
加强政党协商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加强政党协商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摘 要,近现代中国政党生长于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而斗争的时代环境,权力争夺从来就不是政党关系的焦点。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关系,奠定了政党协商的历史基础。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发展的现实凸显了国家治理现代转型的要求,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政党参与始终在场。以加强政党协商提高政党参与的水平,以推动政党参与保证政党协商的质量,构成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向前迈进的重大任务。政党协商作为中国政治实践中早已形成的历史形式,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必须把政党协商有机地嵌入到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之中 关键词,政党协商,命运共同体关系,国家治理现代化,民主嵌入 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7,04-0028-08 作者简介,齐卫平,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终身教授 ,上海 200241, 世界政党政治实践中,不管在什么样的社会下,政党都是国家治理的主体之一,只不过因为制度设计不同,各 1 国政党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安排和角色扮演存在显著的差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治理实践中始终离不开政党的身影,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加强政党协商,以此显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的特色和优势 一、中国政党生长逻辑与命运共同体,历史视角 政党是近代社会代议制的产物,运行代议制需要相应的工具性政治组织。与古代社会团伙帮组、派系结盟的朋党政治不同,近代意义上的政党是基于某种共同理念信仰和奋斗目标而建立的政治组织,一定的意识形态、组织纲领和规章制度使政党成员结成紧密的政治共同体。在世界近现代历史演进中,政党在国家经营和政治运作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认识政党在现代国家治理中的角色,成为政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 在一般的涵义界定中,政党往往被解释为以执政为目标的政治组织。这样的解释符合西方代议制基础上产生政党并规范其关系的历史逻辑,但仅仅局限于执政目标的认知,又难以全面反映政党概念的全部涵义。事实上,各国国情不同,历史发展位序以及时代环境的差异,决定了政党的产生逻辑和角色功能不一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政党关系不能简单套用西方政党发展逻辑来认识,以执政为目标的政党涵义解释应加以一定的修正 从历史角度看,近现代中国政党生长于为实现民族独立 2 和国家统一而斗争的时代环境,权力争夺从来就不是政党关系的焦点。毛泽东在论述中国革命问题时曾指出,马列主义关于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这个原则是“普遍地对的”,但无产阶级政党执行这个原则因不同条件而不一样。他分析说,资本主义各国的条件是“国家内部没有了封建制度,有的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无产阶级政党的任务“在于经过长期的合法斗争,教育工人,生息力量,准备最后推翻资本主义”,“中国的特点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1。这段分析可以引申的意思是,政党生长的环境不同决定着其任务担当的不同样式 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政党产生和政党关系与代议制的发展并无关联。孙中山建立的中国同盟会,是近代中国诞生的第一个具有近代意义的政党,由它组织发动的辛亥革命取得了推翻几千年封建帝制的制度变革伟大成就。孙中山试图效仿西方国家实行议会政治和多党制,但最终归于失败,他认识到,“中国的社会既然和欧美不同,管理社会的政治自然也不能完全仿效欧美”2。事实上,中华民国的诞生并没有带来议会政治和多党制的政党政治格局,后来建立的中国共产党以及民主党派组织都不在代议制下运行。诚然,近现代中 3 国社会政党竞争始终十分激烈,但它们所代表的社会各种政治力量之间进行的博弈角逐,焦点不是相互竞争执政地位,而是如何完成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解放的任务。1927年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国民党一党专制统治,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民主人士组建的政党或者被视为“非法”政党遭镇压,或者处于政权体制边缘受压制打击,政党之间显然不是一种竞争性的关系。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推翻国民党政权统治的斗争,最后走上执掌全国政权的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引领中国发展的使命使然,并不是基于政党竞争的机理。由此而言,近现代中国政治发展逻辑中,从来没有形成过执政党和反对党的政党政治格局,不存在政党竞争执政权力的事实和传统,政党关系的生长逻辑与西方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的场景截然不同 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党和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蒋介石国民党政权在抗战胜利后短短几年里的崩溃,可用摧枯拉朽来形容,然而,国民党政权的垮台并非就是因为其治理国家无方。毫无疑问,一座支撑了20多年的大厦轰然坍毁,国家治理肯定出了问题,但国民党拥有相对强大的军事力量和严密的社会控制系统,还不至于导致这么快的失败命运。它之所以不可避免地走向垮台,是因为专制统治的执政方式严重阻碍了中国争取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的任务实现,抗战时期还扮演着政府代表角色的执政党在反侵略战争取得胜利 4 后被历史抛弃,不是政党政治衍生的结果。国民党政府在失去民心的同时,也加剧了它与其他政,h的关系对立。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广泛政治动员和有效组织功能,显示了先进政党的强大力量。争取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的目标抗争,主导和调整着政党关系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奋斗,结成了以统一战线为纽带的政党合作关系,思想政治共识奠定了命运共同体的基础。在民主与反民主的斗争中,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经过实践比较,郑重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共同参加新中国政权的筹备和建设。这样的政党关系从一开始就不具有政党政治的竞争特点,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在政治舞台上展开的激烈抗争,绝不是国家权力之争,而是决定中国究竟向何处去和建设一个什么样国家的问题。有一个历史事实不应忽视,抗日战争胜利后,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曾经得到各党派的普遍赞同,但由于执掌政府权力的国民党竭力阻扰而落空。就当时主张联合政府的内容设计看,即使成功实现的联合政府也不是两党制或多党制的架构。1949年将国民党作为反动势力排除在参与国家政权筹建之外后,通过各政党协商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更不是沿袭两党制或多党制的政权建制轨迹形成的结果。 第三,加,,政党协商是推进国家治理中政治资源汲取和整合的民主方式。国家治理的体系建构要求各种社会资源的协调整合,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表现为社会 5 资源的汲取能力和整合能力。政治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其特殊形态附着有内在张力,不能妥善协调和有效整合,就会以各种冲突方式消耗和毁损政治资源。“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目标下,中国共产党紧密团结民主党派,形成高度的政治认同,促进政治资源的优化配置,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和组织社会沿着现代化的方向不断前进。”1政党协商建立在我国合作型政党关系的基础上,搭建了运用民主方式汲取和整合政治资源的平台,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第四,加强政党协商是推进国家治理中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的实现路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既是提高党执政能力的要求,也是提高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的要求。科学是决策的价值取向,民主和依法是决策的现代路径,国家治理中决策的科学性离不开决策的民主性。政党协商形成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的利益表达和权利诉求的民主通道,“加强政党协商,有利于扩大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有序政治参与、畅通意见表达渠道,有利于增进政治共识、广泛凝心聚力,有利于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党治国理政中坚持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依赖政党协商的实现路径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建设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齐头并进的同一个过程,协商民主深深嵌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6 全过程,必须把政党协商的民主形式有机地嵌入到推进国家 治理现代化之中。执政党与参政党之间的民主协商、理性协 商、真诚协商、和谐协商、有效协商,显示社会主义国家治 理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强化政党协商意识、熟悉政党协商方 法、政党协商经验,推进政党协商实践深入发展,可以 为人类政治文明建设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智慧和 提供中华民族的贡献 ,责任编辑,潇湘子, Abstract, In modern China, political parties lived in an era of struggling for national independence and national unity, when political power is never the focus of the relations among political parties.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held most of the democratic parties and democrats together to form a community of common destiny, and laid the foundations for consultation between political parties. During the reforming and opening period, China’s development required national governance’s transformation to modernization, which need political parties’ participation. Enhancing consultation between political partie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participation, and improving participation to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consultation have been a significant task in the process of 7 China’s national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As a practice, consultation between political parties came into being for a long time, consultation between political parties should be embedded into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so as to perfect and develop socialism deliberative democracy. Keywords, Consultation between Political Parties, Relations of Community with Common Destiny, National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Democracy Embedded 8
/
本文档为【加强政党协商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