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生活中的英语论文

生活中的英语论文

2017-10-26 4页 doc 36KB 155阅读

用户头像

is_083599

暂无简介

举报
生活中的英语论文生活中的英语论文 【英语毕业论文范文】: 题目:英语科技语篇中语法隐喻探究 【论文主要内容】: 自古至今,尤其是中世纪以来,语法隐喻一直为人们大量使用。语法隐喻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并成为近年来国内外语言学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奠基人,韩礼德成为提出“语法隐喻”的第一人,他对语法隐喻的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根据韩礼德(1994)观点,语法隐喻是通过词汇语法形式对于一个意义的隐喻性表达,与其相对应的非语法隐喻形式则是表达直接意义的最为原始的词汇语法形式。自语法隐喻的概念提出以后,多数学者,(Ha...
生活中的英语论文
生活中的英语论文 【英语毕业论文范文】: 题目:英语科技语篇中语法隐喻探究 【论文主要】: 自古至今,尤其是中世纪以来,语法隐喻一直为人们大量使用。语法隐喻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并成为近年来国内外语言学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奠基人,韩礼德成为提出“语法隐喻”的第一人,他对语法隐喻的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根据韩礼德(1994)观点,语法隐喻是通过词汇语法形式对于一个意义的隐喻性表达,与其相对应的非语法隐喻形式则是表达直接意义的最为原始的词汇语法形式。自语法隐喻的概念提出以后,多数学者,(Halliday 1985,1993,1996,1997; Martin 1992,1993,1995;胡壮麟1996,2000,2005;朱永生和严世清2000,2001,2006;朱永生2006)对语法隐喻的研究主要是以韩礼德1985年对其初次分类为理论依据。可是既然韩礼德自己在1996年对语法隐喻进行了再次分类,将其重新划分为13种类型,那么这种新的分类方法就理应在一些实证性的研究中得到应用。本文从英国权威科技杂志《科学杂志》和相关英语科技读物《科技英语翻译技巧与实践》中随机抽取15篇英文科技语篇为研究文文本,探究科技语篇中主要的语法隐喻类型。首先,本文简要介绍了语法隐喻的历史发展进程,不同语言学派在这一领域的主要观点,及其科技语篇的文体特征。其次,对英文科技语篇中的主要的语法英语表现类型进行详细的分析。通过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随机抽取的15篇科技语篇中的每种语法隐喻的出现频率进行系统分析,从而发现主要语法隐喻类型在英文科技语篇中的分布特征,同时从收集的数据中找出代表性的句子,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此得出科技语篇中主要语法隐喻类型的实现形式和功能。最后,综合考虑英文科技语篇中主要语法隐喻类型的分布和英文科技语篇的文体特征,概括出语法隐喻与科技语篇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的主要发现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第一,先前的学者们((Halliday 1993,1997; Halliday Martin 1993,董宏乐2005),等认为语法隐喻在科技语篇中普遍存在的观点得到进一步的证实。第二,本文发现除了名词化,形容词化和修饰性名词是另外两种在科技语篇中普遍存在的语法隐喻类型。对名词化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Halliday 1997, Martin 1991,束定芳2000,朱永生2006,范文芳2007)),而对形容词化和修饰性名词的研究却相对较少。作为语法隐喻的常见表现形式,这两种语法隐喻类型也值得学者们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从而进一步挖掘语法隐喻的内在形成机制。第三,科技语篇的重要特征是语法隐喻的普遍存在,同时语法隐喻的普遍使用使科技语篇的文体特征更加鲜明。最后,作者希望本文可以为科技语篇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同时为科技语篇的教学、阅读理解、翻译和写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论文提纲】: 摘要 Abstract Table of Contents Introduction Chapter 1 Literature Review 1.1 Early Studies about GM 1.1.1 the Classical Ages 1.1.2 the Middle Ages 1.1.3 Grammaticalization and Iconicity 1.2 Halliday's GM Theory 1.2.1. Three Meta-functions of Language 1.2.2 Halliday's Initial Classification of the GM 1.2.3. Halliday's Reclassification of the GM 1.3 Other Scholar's Views on GM 1.3.1 Martin's View on GM 1.3.2 Thompson's View on GM 1.3.3 Hu Zhuanglin's Views on Grammatical Metaphor 1.3.4 Zhu Yongsheng's View on GM 1.3.5 Fan Wenfang's View on GM Chapter 2 An Introduction to Stylistic Features of EST 2.1 The Definition and the Scope of the EST 2.2 Stylistic Features of EST 2.2.1 General Features of EST 2.2.2 Grammatical Features of the EST 2.2.3 Lexical Features of EST 2.2.4 Semantic Features of EST Chapter 3 Methodology 3.1 Research Questions and the Innovation Points of this Thesis 3.2 Data Resources and Data Collection 3.3 Research Approach or Procedures 3.4 The Criteria of the Representation of GM in This Research Chapter 4 Data-based Analysis of GM in EST 4.1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GM in EST 4.2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Main Types of GM in EST 4.3 Nominalization in the EST 4.3.1 Different Types of the Nominalization 4.3.2 Detailed Analyses of the Nominalization in EST 4.4 Adjectivization in the EST 4.4.1 Different Types of the Adjectivization 4.4.2 Detailed Analyses of the Adjectivization in Scientific Text 4.5 Detailed Analysis of Modifying Nouns in EST 4.5.1 Realizations of the Modifying Nouns 4.5.2 Functions of the Modifying Nouns 4.6 Verbalization and Prepositionization in EST 4.6.1 Realizations of the Verbalization and Prepositionization 4.6.2 Functions of the Verbalization and Prepositionization 4.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M and EST Conclusion References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Appendices Acknowledgements
/
本文档为【生活中的英语论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