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老外看金庸小说

2017-12-21 6页 doc 18KB 16阅读

用户头像

is_574951

暂无简介

举报
老外看金庸小说老外看金庸小说 金庸先生的小说一向以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著称。现将美国畅销小说评论家阿尔蒂尔 对英文版《金庸选集》的评论节选转译如下。译者水平有限,译得生硬,倒也原汁原味。 (节选) 金庸先生是一位学者,确切地说,应称为查教授,但在中国等地一直以其十几部畅小说 闻名。他的小说,专门反映中国举世闻名的格斗术的历史。同西方 一样,中国的格斗家使用各种各样的兵器,虽然与西方人所使用的兵器不尽相 同。然而,从查教授的小说中可以看出一个重要的不同:当不使用兵器的时 候,中国的格斗家主要是用手掌,而不是用拳头。不要以为这只是细节上的不...
老外看金庸小说
老外看金庸小说 金庸先生的小说一向以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著称。现将美国畅销小说评论家阿尔蒂尔 对英文版《金庸选集》的评论节选转译如下。译者水平有限,译得生硬,倒也原汁原味。 (节选) 金庸先生是一位学者,确切地说,应称为查教授,但在中国等地一直以其十几部畅小说 闻名。他的小说,专门反映中国举世闻名的格斗术的历史。同西方 一样,中国的格斗家使用各种各样的兵器,虽然与西方人所使用的兵器不尽相 同。然而,从查教授的小说中可以看出一个重要的不同:当不使用兵器的时 候,中国的格斗家主要是用手掌,而不是用拳头。不要以为这只是细节上的不 同,事实上这是一个深刻的差别,理解这一点,是我们欣赏这些畅销小说的前 提。按照现代西方人的理解,越是坚硬和尖锐的东西,越能给人以伤害,因此 在格斗当中,拳头比手掌更为优越。采用兵器,也是质地越坚硬、面越尖锐 越好。而查教授所描写的格斗家,不仅在徒手时多采用手掌,并且似乎越是高 级的格斗家,越不重视所使用的兵器是否锋利结实,甚至干脆放弃使用兵器。 以前从没读过这一类小说的西方读者对此难以理解。事实上,中国的格斗家并 不看重通过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物理损伤来伤害对手。这涉及到一个中国独有的 贯穿于此类小说中的概念:内力。仅从字面上翻译这个词,对于西方读者的理 解并没有多大帮助。如果一定要找一个是西方人觉得容易理解的类比,具有同 样的神奇效果,并且具有类似的悠久历史,那就是魔法。但他们其实是完全不 同的。内力有如下一些特征: 1. 内力的练习通常对练习者的生理状况有一定的。这并不是说体弱的人 不能够练习,而是一般而言,他们不容易取得比较大的成功。这比较容易理 解,因为这毕竟是格斗。但另一方面,较高的智商对于练习内力往往是有帮助 的,却并非总是如此。有时智商较低反而更好,比如《射雕英雄传》和《侠客 行》中的男主角。对生理状况的要求有时很极端,例如需要进行阉割手术,或 者大脑两半球联系障碍(双手互搏)。 2. 通过自修掌握内力的是非常困难的,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话。通常要有 一位老师传授,但是我们经常会发现,通过学习远古流传下来的经书的效果要 比请教当代的老师更好。遗憾的事,这样的经书很难得到,而且通常不会流传 很久。一本在一个时代非常著名的经书,到了另外一个时代便无人提起,显然 是失传了。然而也有例外,例如出现于宋代的“独孤九剑”到了明代被人重新 提起,然而似乎与宋代的大不相同,疑是托名伪作。 3. 要使内力达到较高的水平,还必须有一些特殊的辅助手段。通常是通过服 用特殊的食物(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或者是采用一些辅助器械(比如功 能类似电冰箱的床,但绝不耗电)。采用这些手段一般认为是要冒很大风险 的,但从实际效果看,极少有失败的例子。 4. 内力像物质或热量那样可以传递,有时甚至可以进行非接触性的传递。这 种传递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是攻击性的,即通过释放内力伤害对手。这就 解释了为什么格斗家们喜欢用手掌而不是拳头:因为似乎手掌比拳头更能有效 率地释放内力。第二种是赠与性的,通常用于传授、合作性的攻击行为、或者 是治疗。因此我们可以理解在这些小说中看到的一个奇怪现象,杀人与救人都 是用手掌。第三类是偷窃或夺取性的,将别人的内力据为己有。鉴于内力对格 斗家们的重要性,这样的做法比吸血鬼更为严重,因此经常是反面人物的行 为,如果正面人物偶尔做了,一定要强调不是故意的,虽然有时心中暗自得 意。因此我们在小说中看到的关于格斗家们的历史,其实是关于内力的发展的 历史。正像中国的一句俗语所说:士兵向水一样流动,兵营却是铁做的(疑是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的误用--译者),对内力的描述贯穿查教授小说的始 终。下面我们可以对这一历史做一个简要地回顾。 查教授的最早的小说(原文如此,其实是反映历史年代最早的小说--译 者),反映的是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时代,被孔夫子命名为“春秋”。这时的中 国已经有了高度发达的文明,但查教授仍然在书中刻意描绘了一只白猿,用以 暗示内力自从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一直存在。然而从小说中看来,内力发展的高 峰是在宋代,结合了来自印度、波斯、东南亚等地的练习方法,成为错综复杂 的系统。但到了明代和清代,渐渐地没落了。看来的确如此,因为现在毕竟不 知道还有谁以内力著称于世。宋代早期的一个不十分著名的格斗家(游坦之, 与大仲马的铁面人类似)便能够掌握少林寺的《易筋经》,而明代的少林寺僧 侣领袖却将其视为珍宝,因为起初不愿意用这本经书救人而被认为小气。在清 代,可能是历史上最后一个以内力著称的人(归心树)被一群远为平庸的格斗 家杀死,暗示着内力的衰落。这一趋势是从明代格斗家对内力作用的怀疑开始 的。这时,有一部分格斗家认为内力并不像人们一直认为的那样重要,他们所 练习的格斗技术不要求一定要有内力。如同历史上所有的学术问一样,争论 本是好事,然而不幸的是,强调内力的一方被认为品质低下,最终被杀身亡。 斗争的结果似乎证实了内力并非如此重要,但事实上却是因为这一时期没有人 将内力练习到较高的水平。但这一成见既然形成,以后的情况便越来越糟。到 了清代,虽然有人仍想练习内力,并达到了一定水平,但已经完全无法与宋代 比较了。 在清代,一个完全没有内力,只是智商较高,并善于逃脱术的男孩,居然 成为全国瞩目的英雄人物,在中国与俄国的对抗中立下大功,并娶了很多妻 子。这似乎是那些在历史上拥有许多高深内力的人做梦也想不到的成就。毕 竟,世界已经进入火器时代和智力时代,中国虽然发展较慢,也不可避免。上 古和中世纪的浪漫传奇和英雄主义不见了,成了过时的古董。然而这一趋势却 与当代的潮流更为接近。所以无怪乎大多数中国读者喜欢《鹿鼎记》,连查教 授也认为这是他最好的作品。 然而,除了格斗本身和格斗家们的事迹之外,这些小说还包含了有关中国 历史文化的更多的内容,例如关于宗教。从这些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相当 长的一段时期内,关于内力和格斗的技巧基本上掌握在一些僧侣手中,包括佛 教、道教、伊斯兰教、拜火教等等,许多格斗典籍常常与宗教经书混在一起。 但这种情形也有变化,到了明代,五个主要的击剑流派之中,倒是有三个与僧 侣无关,佛教和道教的僧侣领袖,虽然很有名气,但很少出面,却很乐意在幕 后策划,拜火教的领袖也是深居简出,但这时的拜火教已经退化成一个普通团 体了,因为没有任何与宗教有关的仪式。 我下面就将几部主要著作的内容作一简要介绍,以方便读者选择。 《天龙八部》:探讨了对男女之情的几种看法。本书似乎有三个男主人公,他 们后来成为朋友。其中的萧看起来是一个禁欲主义者,而段则与他相反,是个 好色之徒(但尊重女性),另外一个(虚竹)介于二者之间,心里一直想禁 欲,但当美女来到眼前时,又惊又喜,最终成了一个国王的女婿,而且是一个 女性社团的领袖。他们最终都成了英雄,反映了作者对这一问题所抱有的宽容 态度。另外还有许多次要角色,可以看作是他们的变种,例如段的父亲,是一 个彻底的好色之徒,最终吃了一些苦头;慕容为了事业完全不在乎男女之情, 甚至加以利用,遭到可耻的失败;游坦之由于先天因素和后天的刺激,成了一 个受虐狂;少林素的僧侣领袖后来被人发现有私生子,„„诸如此类。 《射雕英雄传》:对人类的智力的作用提出了质疑。书中有五个拥有最强内力 的人,骄傲地将他们自己封为五个方向的虚拟君主(原文如此)。但在小说结 尾,他们惊奇地发现自己并不比一个略有弱智的青年更强。书中一个似乎是拥 有罕见美貌和聪明的女子,最终也被这个青年拥有了。更为微妙的是,这五个 虚拟君主中的那个西方君主,后来似乎拥有最强大的内力,但他的智力情况却 更糟--成了一个严重的失忆症患者。 《神雕侠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蒙古兴起之初的畜牧业状况。书中有一个孤 独的少女,是一位养蜂专家,但看来这个行业在当时实在不受重视,她的唯一 的一个学生--后来成了她的丈夫--并没有学会这门技艺,而是成了一个养雕专 家,并因此一举成名。最后这门技艺只好传给了一个无所事事且极富孩子气的 百岁老人。当然,他们都是很高级的格斗家,特别是其中的养雕专家后来可以 通过吼声指挥许多动物,但其中唯独没有蜜蜂。他的妻子曾经想通过蜜蜂向他 传递消息,但他视若无睹。 《笑傲江湖》:反映了中国古代同性恋者的悲惨遭遇。第一个同性恋者为了保 护她的同性恋对象而被杀死。另外两个更加可怜,因为还没有找到同性恋的对 象,但作者强烈暗示,他们最终将发展成为与第一位同性恋者一样的人,也就 是说,他们最终将成为同性恋这是毫无疑问的。这三个人有一个共同特征,即 都是自愿通过外科手术放弃男性特征的,但是其中的东方在完成之后几乎放弃 了他的事业,而岳和林则认为这才是他们事业的开端。他们在这部小说中并不 是唯一进行了这种外科手术的人,还有一个刀手田,后来改名为不可,但他的 情况有所不同,他的手术是被人强迫完成的,因此得到了大家的宽容,没遭到 另外那三个人的厄运,但他日后是否会成为同性恋者则不得而知。另外值得注 意的是,书中强烈主张内力的岳,后来成了伪君子的代名词。但在书中,他除 了暗杀了两位女性佛教僧侣领袖之外,对别人的危害并不严重;而且这次暗杀 并不符合他的目标,因为在后来五派合并的时候,如果一定要选出一位领袖, 这两位女性一定会选择他而不是另外一个人。 《碧血剑》:书中的主人公是内力没落之前的最后代表人物。内力的没落首先 表现为精神上的没落,袁本来是一个英雄的儿子,但这一点在他身上看不到一 点痕迹,他从小在一个与世隔绝的环境中长大,对现实一无所知。在离开了他 学习的山区之后,显得有些无所适从。一个明显的证据是,他娶了下山之后认 识的第一个女子为妻。一开始,他像一个孩子一样模仿周围的人,比如将自己 打扮成一个青年学生,虽然他从未正式上过学。他的行为受到从小接受的道德 教育的约束,但内心中却被一个已经过世的狂放男子的事迹所吸引,后来知道 这个人刚好是他的岳父,这或许平衡了他由于仓卒订婚所产生的失落心情。然 而这种情绪的摇摆使他一事无成,最终流亡海外,直至清代,他的同学归心树 被杀死的时候也没有一点消息。 (文化先锋网www.whxf.net)
/
本文档为【老外看金庸小说】,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