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doc】鲁迅、周作人兄弟失和原因新探

2018-04-11 13页 doc 31KB 9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5190

暂无简介

举报
【doc】鲁迅、周作人兄弟失和原因新探【doc】鲁迅、周作人兄弟失和原因新探 鲁迅、周作人兄弟失和原因新探 第l:,卷第2期 2OO6年4月 湖南商学院I双月刊) J0URNALOFHUNANBUSINESSCOIJ-'~-GE Vo1.13N2 —— Apr.200—— 6 鲁迅周作人兄弟失和原因新探 丁仕原 (湖南商学院中文系,长沙410205) 【摘要】鲁迅,周作人兄弟失和.不是人们以及鲁迅自己所谈的经济原因,而是时代使然,性格使然,是鲁迅长子意识所造成.是他 那大家庭芙梦的破灭.从鲁迅兄弟的日记中可见,他们都不是节省的人.不能将他们...
【doc】鲁迅、周作人兄弟失和原因新探
【doc】鲁迅、周作人兄弟失和原因新探 鲁迅、周作人兄弟失和原因新探 第l:,卷第2期 2OO6年4月 湖南商学院I双月刊) J0URNALOFHUNANBUSINESSCOIJ-'~-GE Vo1.13N2 —— Apr.200—— 6 鲁迅周作人兄弟失和原因新探 丁仕原 (湖南商学院中文系,长沙410205) 【摘要】鲁迅,周作人兄弟失和.不是人们以及鲁迅自己所谈的经济原因,而是时代使然,性格使然,是鲁迅长子意识所造成.是他 那大家庭芙梦的破灭.从鲁迅兄弟的日记中可见,他们都不是节省的人.不能将他们兄弟失和的原因归咎于羽太信子.祸兮福兮,兄弟失 扣造成7鲁迅生活的改变,性格的变化.没有兄弟失扣,也就没有人们现在见到的鲁迅. 【关键词】鲁迅;周作人;兄弟失;长子;性格 【中图分类号】lc8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l008-2l0r7(2006)02-0093-04 "兄弟失和",是鲁迅人生最大的败笔之一,也是鲁迅 最难堪.最难于启齿,影响最大的事.几十年来,人们一直 站在鲁迅的立场上,以各种理由尽可能为之辩解.特别是由 于周作人后来成了汉奸,其夫人羽太信子又是日本人,仇日 情绪影响所及,似乎这件事反倒成了鲁迅的荣耀.2001年9 月,鲁迅儿子周海婴在其出版的'鲁迅与我70年>特地对 此事又作了一番考证,由此引发了不少研究者的关注.现 在,新版<鲁迅全集)已经面市.重新探讨这一问题有着十 分重要的意义. 纵观鲁迅一生及周作人夫妇所为,我以为这件事是鲁迅 灵魂深处封建长子意识使然,是他那大家庭美梦的破灭,被 赶出家门是咎由自取.同时,这件事对鲁迅后来影响极大, 没有这件事,也就没有后来的鲁迅.祸兮福兮,令后来者退 想.本文试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以求教于大家. 一 ,作人夫妇何以暴跳如雷 在鲁迅"兄弟失和"中,一向温文尔雅的周作人一反常 态,让人不可思议.关于这方面的情况,已为人们所熟悉, 这里不再赘述.问题是周作人夫妇为何态度如此不好.到了 全国解放初期,鲁迅儿子海婴在父执章川岛带领下来到了八 道湾."走进里屋,但觉空空荡荡的,很寂静,仅有西北角 有一个老妇在小凳上晒太阳,老妇把章川岛招呼过去,大概 是询问来者是谁.章执礼甚恭,谁知仅简单地问答了几句, 忽见老妇站起,对着我破口大骂起来.后来似乎感到用汉语 骂得不过瘾,又换了日本话,手又指又划,气势凶猛,像是 我侵入了他的领地.章先生连忙拉我退到外院,告诉我,她 就是周作人的太太羽太信子.按理说,我是他的亲侄子,我 们又是初会,上一辈哪怕有多大怨仇,也该与我不搭界,而 她一听说是我.竟立即做出这种反应.这给予我的印象太深 刻了.五十年多后的今天,她那穷凶极恶的模样尚历历在 目."it] 人们都知道,周作人是"福人",有长兄鲁迅带路.他跟着到南京上学,去日本留学,又到北京工作.兄弟情深谊 重,仅鲁迅1912年5月5日到京至1917年3月27日周作人 到京止,4年7个月,鲁迅致周作人信445封,周作人致鲁 迅信443封,平均约4天一封.1921年周作人患肋膜炎,先 在市内山本医院治疗64天,后到西山碧云寺养病112天, 其中小孩住院22天,鲁迅用尽了心力.据鲁迅日记:往看 24次,寄信13次,得二弟信37次,代二弟寄信20次,为 二弟购佛书3次共13种,借钱11次共借得860元,其中向 高利贷借2O0元,月息一分半,还钱8次676元,欠债184 元.还卖了一部藏书得40元,卖译稿一部得120元.那么, 兄弟怡怡的鲁迅,到了1923年7月14日突然要改在自室吃 饭呢?他原来是在何处吃饭? 原来鲁迅三兄弟从老家绍兴搬家到北京后,住进了新买 的八道湾新居.全家常住人口有13人之多.住在一个三进 的大院子里,由信子当家,在一口锅里吃饭.先是鲁迅与母 亲,朱安等在第二进中间正房吃饭,作人,建人两家在第三 进吃饭.后来许钦文的妹妹许羡苏寄居八道湾后,与鲁迅母 亲在一起吃饭.鲁迅自己则改在第三进同作人夫妇及芳子一 起吃饭.这种大家庭生活中,矛盾是难免的.而鲁迅以自己 在家中的贡献,俨然是一家之长,负担起全家的生活,特别 对羽太家关爱有致,不断寄钱寄物.早在绍兴,建人生了孩 子,也写信来,让他命名.经过"五四"启蒙后,特别是受 过日本文化熏陶的周作人,对这种状况,是难以忍受的.这 种大家庭的生活方式已失去了存在价值,怪不得这年5月, 【收稿日期】2oo6-o1-18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2003年'鲁迅与郁达夫比较研究)(编号:o3zc94)阶段 性成果. (作者简介】丁仕原(1953一),男,湖南临澧人,湖南商学院中文系教授. 建人在两个哥哥的帮助下到上海去谋生,7月鲁迅又被作人 赶了出来. 分家本是常事,何以既没有分家,而是兄弟失和,老死 不相往来.周作人的信及他们夫妇暴跳如雷的态度实在令人 不可思议. 历来人们将"兄弟失和归咎于周作人夫人信子,认为 是由于经济原因.鲁迅的老朋友许寿裳,他的三弟建人都持 这一观点.实际情况是,在1923年上半年,鲁迅基本上没 有收入.但周作人叫他另行生活是昨天才知道的"过去的 事",这才是真正的理由.对此当事人一直避而不谈,知情 人也不说,以致引起种种猜疑.郁达夫曾说:"据张风举他 们判断,以为他们弟兄间的不睦,完全是两人的误解.周作 人氏的那位日本夫人,甚至说鲁迅对她有不敬之处.但鲁迅 有时侯对我说:'我对启明,总老规劝他的,教他用钱应该 节省一点,我们不得不想想将来,但他对于经济,总是进一 个花一个的,尤其是他那一位夫人.'从这些地方,会合起 来,大约他们反目的真因,也可以猜度到一二成了.更有 甚者,说羽太信子是鲁迅的旧情人.对兄弟失和,鲁迅保留 了当时的原始资料,周作人则剪掉了日记中有关的10个左 右的字,后来反复强调"不辩解说",并以鲁迅小说<伤 逝>,<兄弟>进行辩解.说自己懂得鲁迅写作这些小说的动 机,"我也痛惜这种断绝,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人总只有人 的力量,我很自幸能够不俗……. 勿庸讳言,"兄弟失和"的主因是周作人相信老婆的话, 认为鲁迅"不敬",也就是说鲁迅生活不检点,调戏了弟妇. 无论真实与否,我以为这只是导火线,真正的原因是周作人 再也不堪忍受鲁迅这个家长的统治,要走出鲁迅的阴影.着 名作家郁达夫曾与长兄郁华的绝交,可以作为旁证.不过, 郁氏兄弟不像周氏兄弟那样固执,且又有大嫂陈碧岑从中偷 偷接济老弟,终未酿成真正的绝交.【4 周作人外儒雅,内心刚愎自用,个性极强极倔.他曾 称自己有两个鬼,具有"破脚骨"的流氓习气.在这五年之 后,为了女儿若子的死,多次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与多年好 友,山本医院院长山本忠孝博士闹翻.到了晚年,他又与自 己学生沈启无决裂,在报上发表<破门声明>.这几件事足 以表明周作人是一个个性极强,脾气非常倔的人.聪明有如 鲁迅,应当知道这一切.但身为长子的职责与大家庭的美梦 遮住了鲁迅的眼睛,以致蒙受被驱之辱.这对思想家的鲁迅 不能不说是一个深刻教训. 二,经济岂能成主因 凡谈及鲁迅兄弟失和,无不以经济作为主要原因.不 错,经济是基础,但由此来谈论鲁迅兄弟,特别是以此作为 批评周作人的夫人信子,说她大手大脚,动不动就进日本医 院.这一切似乎有点牵强附会.让我们简要地看看鲁迅日记 中"兄弟失和"前后的经济帐.1916年,袁世凯称帝并去 世,国家多难.但此时在教育部的鲁迅,则比较顺畅.这年 3月,他的月薪增至300元.9月,三弟来访.10月,表弟 阮久孙患精神病来京,鲁迅负责并请人送回老家(这是 后来鲁迅写作<狂人日记>的素材之一).l1月汇家用200, 母亲生日60.12月回乡为母亲做60大寿,12,13日两天唱 花调,平湖调,作幻术.亲友相聚,其乐融融.这一年,鲁 迅买书共花费496,520元. 1917年,1月3日返,7日到京.8日,还寿山20,10 日,汇家泉110还旅费.12日,还季市泉50,3o日汇家用百 元.2月27日汇家用百元.3月5日寄芳子等泉54元,7日 寄二弟旅费60,30日,付50,并前付3o,共8o,汇作家用. 从这里可见为了母亲生日,借钱不少,花费很大. 4月1日,周作人到京,进入北京大学工作.兄弟二人负 担起全家生活,全年共计寄家用款1749元,还人借款330元, 加上作人到京旅费60元,共计2139元.此时教育都能按时发 薪,生活有保障.即使如此,鲁迅仍有多次借款记录. 1918年共寄家用款2180,其他款190元,共计2370元. 两年来共寄家用款达4509元之多,可见家中开支之大. 由于两地分居,绍兴家中花费大,鲁迅在教育部收入有 保障,周作人在北大又站住了脚,每月有280元固定收入. 加上鲁迅一直视周氏三兄弟的大家为自己的小家,1919年便 开始筹划在京购买住房.从2月l1日起,便到处看屋,最 终买下八道湾的房屋.至l1月4日收房屋,买房共用了 1850元. 按常理,以鲁迅兄弟当时的收入,加上卖掉祖屋的钱, 付这笔款应当绰绰有余.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为了房子 事,多次举债,并托齐寿山以高利贷借他人钱500.有了这 笔借款后,才得以付清其他费用,于11月21日搬进八道湾 新宅.加上木工钱,波黎等,八道湾的房子共计花了2230, 5元,这几乎与他们兄弟上年寄家用款相等. 这以后,他们回绍兴卖掉祖屋,然后奉母举家迁居京 城,最终实现了鲁迅作为长兄一家团聚的大家庭梦想. 但好景不长,当鲁迅带着一家老小定居北京后,并不如 他原来想象地那般美满.由于教育部欠薪,大人小孩不服水 土,时常生病,为了一家人的生活,鲁迅开始了四处奔波, 举债度日的艰难时期. 1920年日记中,多为借还债记录,几乎是在借债中度 过.也就是在这一年5月,鲁迅写了小说<狂人日记>,并 开始在大学兼课. 1921年则是作人病.自3,29住院,到9月21日由碧 云寺归家,共170多天,着实用了不少钱.10月24日,鲁 迅不得不前往午门索薪. 1922年由于日记丢失,无从考证.按理经济不会宽松. 这一年值得人们注意的是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来中国,并住 在周家.此人与周氏兄弟关系非同一般,对他们影响不小. 1923年则是兄弟失和之年.流年不顺,鲁迅也心情不好, 1924年4月,他在月中桂买上海竞马采票一张,花费ll元, 结果未中.5月移居西三条胡同新屋,6月往八道湾取书及 什器,与作人夫妇发生正面冲突.7,8月间,应邀去西安讲 学,得酬金300元,这才在经济上略有缓解.不想屋漏偏逢 连夜雨,因为女师大事,1925年8月14日,被章士钊免去 教育部佥事职务与之打官司,至1926年3月末,国务总理 95 贾德耀以.临时执政训令第13号宣布撤销教育部的处分. 7月收厦门大学薪水,旅费后,于8月26日离京,结束了教 育部从政之14年的历史. 不仅鲁迅如此,乃弟作人也是一样.在他的日记中,从 与鲁迅分手后,就开始了借债的记录.晚年更生活窘迫,不 断向香港友人求救. 从以上鲁迅日记中的经济帐里,我们不难发现,鲁迅及 其家庭生活并不节俭,动不动就上日本医院的不是别人,正 是鲁迅自己.他不仅自己有病就到日本医院看,还带侄儿, 母亲到日本医院看病.为了周作人的病更花了大量金钱与心 血.人们津津乐道的鲁迅购书,由于当时书藉不多,主要是 收购碑石拓片,属于古玩之类,不过有点文化品味,规模小 点而已.再者以周作人当时每月超过500元的收入,一家人 的生活一定无忧.周作人所说.蔷微色的梦"也决不是经济 所能包含的. 三,.兄弟失和"被人忽略的积极影响 家有孝子,国有忠臣.长兄如父,是中国传统观念.在 一 些回忆录中.随处可看到鲁迅作为长兄所尽的责任与义 务.周建人晚年回忆他两个哥哥离开家乡去日本时的情况 是:.他们再三说.我们三兄弟是很要好的,将来永不分家, 谁有钱,大家用,有粥吃粥,有饭吃饭o-~鲁迅始终没有忘 记自己的承诺,他所作的一切,正是为了这个家.在鲁迅心 目中,非常珍视这个大家庭,注重于长子的职责.但当人到 中年,事业有成,将全家从遥远的绍兴搬到北京,过上一段 辛苦无比,举债度日,又其乐融融的大家庭生活后,却被自 己的亲弟弟,弟妇无情地赶出家门.这是他始料不及的,也 是难以承受,无法想象的.搬出八道湾后,他先是病了一个 月之久.接着在朋友的帮助下,张罗着为自己买房子,最终 借钱买下了官门口连海的一座破旧小四合院,这就是现在北 京鲁迅旧居.很清楚,鲁迅的病既是身体的,更是身心的. 痛定思痛,他愤怒了,醒悟了. 当时,鲁迅已经开始出版自己的小说集<呐喊>,同时 仍在发不出薪的教育部任职,并为了生计,不得不到处讲 课.在某种意义上说,鲁迅虽经历了五四运动,是五四运动 的主将,写出了.救救孩子的<狂人日记>,但仍生活在 北洋政府与高校之中,仍是教育部的一名官员.没有兄弟失 和,鲁迅可能一辈子就这样过下去了.兄弟失和,粉碎了他 的大家庭美梦,他必须重新审视自己,审视周边的环境,必 须为自己的今后打算. 安顿好家小,从八道湾取回书及什器不久,鲁迅写下了 <俟堂专文杂记?题记>,明确指出八道湾是.盗窟,并署 名.宴之敖者",清醒认识到.我是被家里的日本女人逐出 的"的事实.这以后,他又多次以此为笔名,并在<铸 剑>中,给一个智慧勇敢的黑衣人命名为.宴之敖者,对 这—命名非常重视.到了1936年临终前的一个多月,鲁迅 在给母亲的信中谈到自己的病时,也明确指出.被八道湾赶 出"时是自己肺病的第一次发作. <野草>是一部奇书,闪烁着鲁迅思想光辉,也流露出 了无可奈何的矛盾心理.很凑巧的是,这部书恰恰写于兄弟 失和时期.在八道湾取回书及什器后不久,才开始了他的写 作.开篇<秋夜>以.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 一 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为开头,写出了独有的寂 寞与粉红色梦的破灭.<影的告别>,<复仇>等篇,从一个 侧面表达了他的不满与愤怒.特别是.复仇的无所适从, 无可奈何,不能不令人百感交集.可以说,没有兄弟失和, 也就没有<野草>.这是鲁迅的悲哀,也是鲁迅的伟大.这 部书客观上为近代思想史,文化史上打下了一座难以愈越的 丰碑. 不久他又写下了小说<伤逝>与<兄弟>.<伤逝>写 一 对追求自由婚姻的青年自由结合后,终因经济原因而分 手,女方回到了原来家庭并死亡的.唱歌一般的哭声;<弟 兄>.写张沛君为了兄弟患病,四处寻医,种种忧虑奔走的 情形,大部分是自身经历的事实o-(s]按周作人的说法则是他 1917年初出疹的事,小说中揭露了.兄弟怡怡的实质是 金钱利害关系这一主题.周作人后来说:.<伤逝>不是普 通恋爱小说,乃是假借了男女的死亡来哀悼兄弟恩情的断绝 的."【'】 除了写作外,鲁迅最大的收获是离开如同<伤逝>中死 一 般的北京生活环境,到厦门,广州,最后定居上海,同许 广平结合,开始了他晚年辉煌的十年.1935底,鲁迅在<且 介亭杂文二集>的后记中说过:.我从在<新青年>上写 <随感录>起,到写这集子里的最末一篇止,共历十八年, 单是杂感,约有八十万字.后九年的所写,比前九年多两 倍;而这后九年中,近三年所写的字数,等于前六年.州m 当然,鲁迅离开北京也是被迫的.一是当时北洋政府付 不出俸禄,教育部拿不到工资,在北京几所学校里上课也不 能按时拿到薪水.二是女师大风潮,教育总长章士钊罢免了 他的官职.但鲁迅一直视北京为自己的家.他在上海始终不 买房子,并将书藉寄往北京,都可看出他对北京的热爱与留 恋.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不展开讨论.但兄弟失 和毕竟是主因.试想,如果没有兄弟失和,鲁迅死守在八道 湾,为维护一个大家庭而奔波,其结果充其量只不过是北京 一 个小小官僚与文坛作家而已,不可能有今日之鲁迅形象. 兄弟失和后,鲁迅观念与对世事的态度也大有变化.现 在人们已经知道,女师大风潮及"三?一八惨案是当时国 民党同苏联利用学生闹事的杰作,是典型的党同伐异.【lu以 一 个在教育部工作多年的中级官员,鲁迅是深知其利害的. 但他豁出去了,直接参与这场学潮,支持学生与校长作对. 他的与章士钊打官司,后来又同自己学生李小峰为版税请律 师,同多年好友,引荐他到厦门大学任教的林语堂反目,等 等,都与他兄弟失和有关.人们从陈漱渝所编辑的<一个也 不饶恕——鲁迅和他的论敌>中,能窥探出他一生的功绩与 心灵的痛苦. 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周作人外表温尔儒雅,平淡冲 和,内心刚毅倔犟.除了同长兄鲁迅反目外,后来又与老友 闹翻,晚年为了一点小事,又发表<破门声明>,与自己四 大弟子之一的沈启无断绝关系.从性格上说,他们兄弟何其 相似.这种性格的冲突,恐怕是他们失和的原因之一.试 想,这样性格的人,怎么可能长期屈从于兄长门下. 鲁迅的三弟周建人谈到他在全国解放后不久与周作人的 一 次对话,他说:.他苍老了,当然,我也如此.只见他颇 为凄凉地说:'你曾写信劝我到上海.''是韵.我曾经这样 希望过.'我回答.'我豢养了他们,他们却这样对待我.' 我听这话,知道他还不明白,还以为自己是八道湾的主人, 而不明白其实他早已只是一名奴隶.抛开主人奴隶的不 平等性,将这段话移用在鲁迅身上,又是何其恰当.不过鲁 迅终究被赶了出来,这才有今天我们所见到的伟大文学家, 思想家的鲁迅. 福兮祸兮,兄弟失和.这恐怕将永远值得中国人来思考 与研究. c注释】 [1]<鲁迅与我七十年>第77页,南海出版社2001年版. [2]郁达夫:<回忆鲁迅>.上海<宇宙风乙刊>1939年3月到8月 连载. [3],[9]<苦茶?知堂回想录>第332页.敦煌文艺出版社1995 年版. [41部达夫的自叙传小说'沉沦)以及亲友回忆中都有记载.部华 有:.一家年少最怜君,对幼弟达夫关怀备至.但过份的关心 引起部达夫的不快,为了专业的选择,达夫在1916年9月发生 龃龉.以致绝交. [5],香港学者鲍耀明缩有<周作人晚年书信>.记载了周晚境凄凉. 经济拮据情况.参见孙郁<周作人和他的苦雨斋>第308—311 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6]周建人:<鲁迅故家的败落>第222页,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年版. [71许广平:'略谈鲁迅先生的笔名).见'许广平忆鲁迅)第93 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8]许寿裳:<我所认识的鲁迅?关于<弟兄>>第5l页.人民文 学出版社1981年版. [10]<且介亭杂文二集>第19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11]张耀杰:<<两地书>中的鲁迅与许广平>,载(-K城>2004 年第l期. [12l<回忆大哥鲁迅?鲁迅和周作人>第144页. (责任编辑:魏启德) (上接第72页)能力.但目前对于对乡镇财政来说,大多还缺乏规范,透明的转移支竹办法,而且转移支付的规模很小. 所以要改革和完善乡镇财政体制首先必须坚持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要从建立乡镇公共财政的角度,科学界定乡镇政 府的事权,明确划分县乡政府的支出责任,以事权合理界定县乡两级政府的财权,理顺和规范县乡两级之间的财政分配关 系.要创造乡镇财政解因的体制环境,将解决乡镇财政困难问题纳入上级财政发展规划之中,予以统筹安排.本着.多予 少取,放水养鱼的原则,多把财力留给基层,给乡镇.休养生息的机会. (2)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民收入,做大乡镇财政收入.蛋糕.从根本上来讲,要解决乡镇财政 困难,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做大做强乡镇财政的财源基础.农民增收困难,乡镇财政财源基础薄弱, 是农业和农村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刘变化的现实反映,也是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大力支持 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应从城乡统筹发展的角度,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要求,以农民增收为核心, 强化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建立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是调整农村财税政策,逐步建立粮食生产的 激励和保护机制.要全面落实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继续加大.两减免,三补贴(减免农业税,取消除烟叶~:ol-的农业特产 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部分地区农民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补贴)等政策的实施力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降 低农业生产成本,保护种g,g民利益,调动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二是调整财政支 农支出结构,逐步形成支农资金稳定 增长机制.切实保障农村合作医疗,中小学危房改造等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不断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积极支持农村公路,能源等设施的建设,加大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力度,缩小乡村之问发展差距.三是改革农业技术推广体 系,形成稳定的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保障机制.公益性农业技术主要包括农业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农作物 病虫害,动物疫病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检测,监测和强制性检验,农业 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水资源管理和防汛抗旱,农业公共信息和培训教育服务等.对其他的一般性 技术,可以按市场化运作方式推广,而对于公益性农业技术的推广,政府财政必须给予足够的经费保障,积极引导农民发 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增强农业发展后动,促进农业产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 c参考文献】 [1]刘铭达.缓解县乡财政困难中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J],中国财政.2005.(4). [2]王焕清.乡镇财政困难:规范国家与农民分配关系中的.阵痛[J].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财政与税务).2005,(8). [3]王焕清.对县乡财政解困的几点建议[J].中国财政.2005,(12). (责任编辑:魏启德)
/
本文档为【【doc】鲁迅、周作人兄弟失和原因新探】,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