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doc】浅论数词一至十至其大写的用法

2017-08-31 11页 doc 27KB 32阅读

用户头像

is_180829

暂无简介

举报
【doc】浅论数词一至十至其大写的用法【doc】浅论数词一至十至其大写的用法 浅论数词一至十至其大写的用法 《社会科学))1990年第4期 浅论数词一至十至其大写的用法 马美玲 对于数词一至十的形义,古文字学家众说纷 纭,颇多猜测.我认为于省吾先生的观点也许更 切近造字者的初衷,他认为这些都是纪数字,投 有什么神秘性可言,一二三三是积画为之,至五 又化繁为简,以X为五..一与十之别,只是纵 横之别',.可见初民之十进位,已为明显.于 先生认为.我国古文字,当自纪数字开始,纪数 字乃古文字中之原始字.'这是符合文字发展的 普遍规律的.几乎所有的文字在其成为...
【doc】浅论数词一至十至其大写的用法
【doc】浅论数词一至十至其大写的用法 浅论数词一至十至其大写的用法 《社会科学))1990年第4期 浅论数词一至十至其大写的用法 马美玲 对于数词一至十的形义,古文字学家众说纷 纭,颇多猜测.我认为于省吾先生的观点也许更 切近造字者的初衷,他认为这些都是纪数字,投 有什么神秘性可言,一二三三是积画为之,至五 又化繁为简,以X为五..一与十之别,只是纵 横之别',.可见初民之十进位,已为明显.于 先生认为.我国古文字,当自纪数字开始,纪数 字乃古文字中之原始字.'这是符合文字发展的 普遍规律的.几乎所有的文字在其成为有音义的 一 种体系之后,都经历了一个先用某种极为简单 的符号来纪数的阶段,汉字更是如此. 因此,本文就不讨论一到十的形义而把注意 力集中在下述两个问上:数词一至十及其大 写l数词一至十的构词特点.前者是个历史现 象,我只作静态描述;后者有个发展问题,我力 求作动态追索,只是才疏学浅,难免有错误与缺 点,恳请方家指正. 一 ,数词一至十及其大写 纪数字一二兰四五六七八九十,对应于数列 中的阿拉伯字为12345678910.换言 之,是基数字母1至10的汉字写法.但在我国, 很早以来还为一至十发明了一种所谓大写,即壹 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尽管这十个字很早就有 了,但把它们收集拢来,使之与一至十的读音相 应地一致.纪数功能相应地一致,却不能不算是 一 项.发明'.这项.发明应在唐武后时代. 这在宋代洪迈的《容斋随笔》九《一二三与壹贰 叁同》与清代顾炎武的《金石文字记》三《岱岳 观造像记》中均有记载,兹不赘述.在这里我想 说的是这十个.大写字在用法上与一至十有哪 些区别.让我们一对一对来分析. 一 与壹一是最古老的纪数字,而壹始见 l06 于《左传》.《说文)日,.壹,专壹也..但是 一 与壹在先秦时起就常常通用了,因为二者是同 源坷.壹在专一.均一,一致.一概,全,一 旦,一经,数词等用法上与一相通.不过一表示 具体数目,壹表示抽象意义.例如. (1)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 (左传?昭公二十年)))"专壹刀即 "专一"o (2)镇静者修之,则壹.(((国语? 晋语?七)))注》s壹,均一也. (3)圣人之为国也,壹赏,壹刑, 壹教.(((商君书?赏刑》)壹,一也. (4)佻之谓甚矣,而壹用之,将谁 福哉?(左传?昭公十年》)(<疏》: "偷之巳谓甚矣,而一同畜牲用之,将谁 肯福佑之哉?刀 (5)大王壹起,国中虽女子皆奋臂 随大王.(汉书?燕剃王传)))壹起, 一 起. (6)六月而壹见.(管子?轻 重)这个壹,是数词一. (7)彼茁者葭,壹发五犯.(诗? 召南?驺虞》)((笺》."令五犯止一发 中,则杀一而已.刀这也是数词. 由壹为语索构成的词有壹切.壹是.壹统. 壹饭,壹郁,壹民.壹刑,其中除壹郁为连绵谴 而外,其他的壹皆通一. 至于对《礼记?檀弓下,.子之哭也,壹似 重有忧者'一句中的.壹似',则或作为副词 .诚.的确'解,或作为副词.殆.近.几乎一 社会科学》1990年第4期 懈?.面'汉书?东方朔传》.拔剑割肉,壹何 壮也'的壹何,后来也写作一何. =与贰《说文》:.贰,副也,益也,从贝, 贰声.贰,古文二.'可见此字一开始就与二有 关,二者是同源词.不过它比=要晚得多,始见 于'周礼》.它的本义是副职,位居第二的.由 此引申出协助,再,重复,又引申为二心,怀 疑,不信任,两属等义.唐以前贰只是与=有时 通用.作为数词二的大写形体,则是从唐武后时 代开始的.所以《辞源》列入第七义,面'辞 海>则列为首项.因为贰一般不用作数词,面是 二的抽象意义.如以贰为语素所构成的词如贰 令l是副本的意思l贰臣,是兼仕两朝的大臣; 贰言是异议的意思l贰车就是副车;贰宗便是大 夫的第二个儿子l贰室是天子的副官l尚书为 卿,其副职侍郎就叫做贰卿,诸侯的副车就叫贰 广.可见贰之.剐'义乃与位居第一的.正'相 对面言l贰的.益'义乃一上加一之增益也.这 个词的出发点是.一,是相对已有之一的又 一 ,另一,加一,后一,或多了的一,不必要的 一 ,令人生疑的一. 三与(叁)叁作为数词三的大写形体,是 唐武后时创制的.古文有一个垒,但那是参的古 体,不是叁.叁只有作为三的大写符号这唯一的 存在价值.而在先秦,常常与三通用的倒是参 字.三与参也是同源词.《说文?七上?晶部> 有雾字,它的省体便是参.参就是三星.段注. .'唐风?传》日.'三星,参也''天官书》 《天文志》皆云参为白虎三星.三星即参宿, 二十八宿之一,西方白虎七宿的末一宿,即猎户 座的七颗亮星.参宿的参读为shen.参的另一读 音为Ca?.义为参与,参加,又作检验,稽考 讲.参与,参加是相对于已有的对象而言,则其 和至少为二,即原有一方,参加一方共为二,此双 方活动所产生的成果(茅一事物.某一意见.某一 经验,某一智慧等等)则为第三,是为参.检验与被 检验为相对之双方,检验之结果为第三方,是为 参.以自己己知,参之他事他说,是为参考.所 得为三(叁).主谋与参谋为二,共谋之策为参. 所谓.参同'是合二为一,这一与二合面成三. 可见参是一个集体的三.《易?说卦>..参天 两地面倚数.'虞注..参,三也.''易?系 辞上》.参伍以变.'《疏》..参,三也.' 《左传?襄公廿七年》..志以发言,言以出 信,信以立志,参以定之.'注..志言信三者 具,而后身安存.'《苟子?天论》..天有其 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 注:.人能治天时地财而用之,则是参与天地.' 《汉书?司马相如传》..面勤思乎参天贰 地.颜师古注日..地与已并天为三,是参天 也.'《汉书?扬雄传》..参天地而独立 兮.颜师古日..参之言三也.以上这些 参,并不是纪数词的三,而是含有抽象意义,带 有哲学思辩意味的集体的三,三种相关联的事 物.《左传?隐公元年》l.先王之制,大都不过 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这句中的 参,才是数词三.《周礼?冬官?考工记》? .参分去一,'参也是数词三,都是三分的意 思. 四与肆作为数词,四本当作至,甲文,西 周金文都作三,战国金文始借四为之.四为借字, 本义为何,难以究诘.但它从古代起,就比一二 三简单得多,除了表三加一所得这个数目外,就 还有一个表示古记音符号的作用.四的意义要少 得多.肆在《说文中写作埭,义为.极陈'. 就是全部陈列出来的意思.其他义项都是由此引 申再弓I申的.但肆的诸多义项中没有(或者说不 包含)数词四的概念.做为数词,纯粹是唐武后 时一种借形法. 五与伍五早予伍,是甲骨文.金文中的常 用字.伍字始见于战国之印,尊上.'说文》. .伍,相参伍也.从人,五.'段注..参,三 也.伍.五也..《周礼>日..五人为伍.凡 言参伍者,皆错综以求之..'易?系辞>日. .参伍以变.'苟卿目:.窥敢制胜,欲伍以 参.'韩非日..省同异之言,以知朋党之分l 偶参伍之验,以责陈言之实.'又日..参之以 比物,伍之以合参.''史记)日..必参 面伍之.'《汉书>日..参伍其价,以类 相准.'此皆别申之义也.古代军队编制的一 lO7 《社会科学1990年第4期 个最小单位叫伍,五个士兵为一伍.《左传?桓 公三年》..为鱼丽之阵,先编后伍,伍承弥 链.'古代户籍管理以五户为一个单位,也叫做 伍.'逸周书?大聚》..五户为伍,以首为 长.'由此可见,伍一开始就与五同源,伍与参 一 样,也是一个表示集体概念的数字..伍人" 这个词是指古代军队或户籍编在同伍的人.伍 老,伍伯,伍长,就是伍的头头,军队中一伍之 长,户籍上一伍之长或叫{五老,或称伍伯,通称 伍长. 六与陆《说文》:"油,高平地.'此为第 一 义.第二义为道路;第三义为跳跃,第四义为 草名,商陆;第五义为姓氏用字,以上皆读力竹 切,入声,尾屋,来母,今音1矗.陆,又音1i, 是为第六义:.六的大写字'.可见这个字与数 词六本无任何关系,只是一种孛形的借用,以它 为语素所掏成的,没有一个跟数词六有联系. 七与柒《辞源》..柒,?同'豢?.'漆' 木名.《山海经?西山经》.又西百二十曼, 日刚山,多柒木清毕源校:.当为泰蔡为 漆古字.也指漆的胶汁.唐《范氏夫人墓志》: .凝脂点柒,独授天姿.(《金石萃编》八六)? 数目字.七字的大写.'可见柒用做数词,纯粹 是借形,与本义无涉.实际上柒与泰,漆就是古 代的异体字,蔡漆多用而柒罕用,又遂渐湮;蔡 又罕用,漆就成了通用字. 八与圣j;I《说文》:八,别也,象分别相背 之形.'但这个义项久己不用,八除了用作数词 外,别无二义,它是一个单义词.捌,《集韵》 日:.布拔切,音八,破也,分也,又击也.它 的本义是用手分开的意思.《淮南子?说林训》 日:.故解摔者不在于搦格.'捌格就是用手分 开.这个意思后来就通用作扒.捌还是一种农具名 称.《急就篇》卷三.捌杷'.颜师古注:.无 齿为捌,有齿为杷.这些用法很不常见.搦在 古代是不活跃的很缺乏交际功能的词.所以唐武 后时借用来表数词八的大写,倒是扩大了它的使 用范围. 九与玖玖是一种很象玉石的浅黑色石 头.(锊?王风?丘中有麻》..彼留之子,贻我佩 lO8 玖.《释文》..玖.'字书》云石黑色.' 借表九的大写.予本义无关.玖字在古佗便只是 单用.无构词能力,现代也就更孤独了. 十与拾拾的本义是拾取,引申为收.另 外便是一个专用名词.古代射箭时套在袖子上的 一 种皮制护袖,专名射鞲,又叫拾,叫扞,也叫 遂.《诗?小雅?车攻》..决拾既,弓矢既 调.?意思是说,扳指和护袖已经准备好了,强 弓利箭也己经配齐了.可见拾与十毫无内在联 系,也只是借用形体而己.自居易《长庆集》四 三《论行营状请勒魏博等四道兵马却守本界事》 中,集中用了几个数词的大写形体:.况其军一 月之费,计实钱贰拾柒捌万贯.古代另有一个 什字,《说文》的解释是.相什保也.'其实就 是军队或户口的一砷编制,两个伍就Hq什.《逸 周书?大聚》:.十夫为仟,以年为长.《管 子?立政》::家为什.'《文选?沈约谢 灵运传沦》:.纷披风什.'注..诗每十篇同 卷,故t~t4t-也.'那么,这个.什"就是集体的 十,或者说一十为什.同时,什又可以表示十倍. 如《老子》."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盂子? 滕文公上》,.或相什佰.什又可以表示十 分,如《盂子?滕文公上》..其实皆什一也. 什一就是十分之一.《史记?苏秦传》-.逐什 二以为务.什二,就是十分之二.十分之三, 古代叫什三;十分之二或三,古代写作什二三. 但是作为十的大写则用拾而不用什,或许是考虑 到用什会产生歧义,不易确定它是指整数还是指 分数,或者是指倍数. 总之,数词一至十的大写形体中只有叁, 贰,伍这三个与一二五是同源字,音义相通,又有 文献可稽.而参和什虽不是三和十的大写,但自 古通用,不过用法有不同,参和什与伍一样,表 示一种集合概念,尤其是参,它在不少用法上所 反映的三.常常是抽象的.意指的.其余叁肆陆 柒捌玖拾七个字纯粹是形体借用而己. =,数词一至十的构词特点 数诃在汉语词汇中的组词能力是很强的,下 面作了一个小小的统计: 社会科学》l990年第4期 \蠹窍 四五七八九十 现代汉语词典25653895062】617331733 辞海299218535265325210165159153191 辞源45O1366122084O52O812815427221l 由以上统计来看,这十个诃总体上组诃功能 是相当旺盛的,其中一,五,三,七.九这五个 奇数组词数高于二.四.六.八.十这五个偶 数,尤其一三五更多. 分析一至十所组的词,大致有以下几个特 点I (一)除一以外,其余九个所组的词大多 是标数总称词,例如: 二分春分,秋分的总称. 二史左史,右史的总称. 二至冬至,夏至的总称. 三才天,地,人的合称. 三弋指三种鸟. 三木加在犯人颈,手,足 上的三种刑具. 四大道家称道,天,地, 王为四大. 四序春,夏,秋,冬的总 称. 四美音,味,文,言四种 美好东西. 五果桃,杏,李,果,枣. 五祀}帚,郊,宗,祖,报 五种祭祀. 六工指木工,金工,石工, 土工,兽工,草工六种 工匠. 七教父子,弟子,夫妇,君 臣,长幼,朋友,宾客 七种伦理关系的教化. 八珍古代八种烹饪法. 九宗指一姓的九族. 十诫佛教沙门十种戒律的 总称. 我发现,这类标数总称词大多产生于汉豌及 以下各世,先秦较少. (二)三和九组成的词有一部分含有多数 的意思.清代汪中的《释三九》一文语之甚详, 极有说服力,这里不再赘弓f. (三)一的词义最丰富,这是中国传统文 化中最重视一的表现,一不仅止是一个数字,丽 是一种道,一种理念,一种基点,一种起点,一 种终点,一种完美境界……总之,一是一个既神 秘又丰富无比的概念,所以它所组成的河内容广 泛,意义丰富,义常相反而相成.如一力,既指 一 人之力,言其少,又可指齐心协力,言其多; 一 心,既指同心,又可指专心一志;一日,可指 一 人,又可指众日一词,一之,既可用以指事物 的开端,又可指事物的全部,如天下.全国统一 称一元l一世,可用以指—代,也可指一时l一 体,可用以指全体,又可用来指部分:等等. (四)两个数词连用所组成的词含义各 异.例如: 一一 表示逐一. 一二表示小量,表示逐一. 二三时二时三,反复无定,约 数,或二或三. l09 《社会科学1990年第4期 二七 二,\ 二四 指二与七的乘积,即十四, 指二与八的乘积,即十六, 又是八元,八恺的标数总称词. 意思是放肆,撒赖,随便. 常与放连用.金董西厢二: 当初遭难,与俺成亲事. 及至如今放二四." 三一传说中的三种神,即天 一 ,地一,泰一,又指基 督教所谓三位一体的教义. 三七一种药用植物. 三九指三公九卿,又指三种韭 菜J还指三九天. 三三五五指三五成群. 四七指四与七的乘积,即廿八: 四 五三 五七 五五 五百 七七 又指二十八宿. 即骈文的代称. 一 指五帝三王,一指五星 三辰. 约计数目之词. 五与五的乘积,汉代 常称三年之丧为五五, 又指以五为行列. 指古代官员出行前导 的吏卒. 旧俗人死后每隔七日 为忌日,祭奠一次, 至七七四十九日止. 七五三是一种锣鼓调的名称. 九九指一种算法名,即九九 乘法,又指九与九的乘 积,即八十一,东京 赋l"属车九九,乘 轩并毂."又指冬日九 九季节,还指重阳节, 或称重九. 】1O 九五用以称帝王,九五之尊. 九百宋人讥讽痴呆,精神不足 的人为九百,又是复姓, 汉时代县有小吏叫九百里. 十一就是十分之一. 十九就是十分之九. 十千言其多. 十半一半. 十十五五形容分别聚合,多少 不等. (五)成语中由数词与量词,数词与动词 等组合而成的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一至十乃至 两,半,百,千,万等均大量出现,十分活跃, 所表示的意思更是五花八门,异常丰富.这些成 语大多出现于汉唐,特别是宋明以来,数量词组 成的成语大大丰富了汉语词汇的宝库.这部分成 语与先秦时代的成语的不同点在于不主要依靠寓 言,故事或摘引古文成句,而主要是依靠词汇手 段,靠词语本身来表达意思.例如.一杯黄土. 一 念之差,一目十行.三教九流,三生有幸,四 大皆空,七窍生烟,三位一体,十风五雨八仙 过海各显神通,十字街头等等.数量较多,不再 赘举. (六)现代汉语中这些数词的构词能力仍 很旺盛,产生了许多新词新语,其中既有大量的 标数总称词,也有许多富于生活气息的词语.例 如.一把手.一锅粥,一言堂l=百五,=踢 脚l三不管,三只手I四不象,四六风.五香, 五大三粗;六亲,六六六l七一,七折八扣;八 成,八面光;九二0,九斤老太;十足,十拿九 稳(准),等等.可以预料,这类词今后还将不 断产生,而且更多的将是多音节的,构词方式也 将更加多样化. 注释 ?见徐仁甫《广释词>第83页. (责任编辑::汉河)
/
本文档为【【doc】浅论数词一至十至其大写的用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