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信仰危机_信仰对象_信仰方式

信仰危机_信仰对象_信仰方式

2012-09-12 9页 pdf 434KB 142阅读

用户头像

is_890199

暂无简介

举报
信仰危机_信仰对象_信仰方式    收稿日期 :2003 - 05 - 08  作者简介 :王宏维 (1950 - ) ,女 ,江苏镇江人 ,华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政治教育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华 南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2003 年第 4 期 No. 4 ,2003 JOURNAL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3 年 8 月 Aug. ,2003 信仰危机·信仰对象·信仰方式 王 宏 维 (华南师范大学政法...
信仰危机_信仰对象_信仰方式
   收稿日期 :2003 - 05 - 08  作者简介 :王宏维 (1950 - ) ,女 ,江苏镇江人 ,华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政治教育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华 南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2003 年第 4 期 No. 4 ,2003 JOURNAL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3 年 8 月 Aug. ,2003 信仰危机·信仰对象·信仰方式 王 宏 维 (华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广东广州 510631)   摘  要 :信仰危机是一种精神现象 ,是社会变革在观念层面茫然状况的反映 ,也是个人生命价值 追寻中的迷失。信仰危机发生相关的有两个主要方面 :一是信仰对象的统摄性 (权威性)削弱或丧失 , 二是信仰方式扭曲或倒错。在与信仰对象超越性有关的“总的假设”论证中 ,明确研究定位是首要的 , 即必须明确信仰不是认识 ,所以不应当、也不可能在认识论中解决信仰和信仰危机问。引起信仰方 式扭曲或倒错的主要原因是 :信仰方式与信仰对象、信仰观念、社会基本的不契合。反省已有信 仰方式的缺陷 ,及时进行调整修补 ,减少盲目性和绝对化 ,是舒缓和解决信仰危机的一个有效路径 ,同 时亦有助于信仰主体及信仰观念的提升 ,对社会信仰重建具有推进作用。   关键词 :信仰危机 ; 信仰对象 ; 信仰方式   中图分类号 :B 022 ; C 912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 5455 (2003) 04 - 0029 - 08   当代颇具影响的思想家丹尼尔·贝尔曾提出 ,“现代主义的真正问题是信仰问题。用不时兴 的语言来说 ,它就是一种精神危机。”①在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 ,文化、思想、价值观念所发生 的多元碰撞 ,使社会成员必然面临信仰②、信念的重新思考与重新选择。当人们对自己原本持有 的理想和价值观念产生怀疑甚至整个破灭 ,而新的理想信念却又尚未确立之时 ,信仰危机就会发 生。因此 ,从社会角度看 ,信仰危机是与社会变迁相关的一种信仰状态 ,也是这一社会现实在个 人精神层面的反映 ,是信念、信仰转变的一个特殊阶段 ,是新旧交错、更换替代之时出现的某种精 神的疑虑、空虚或倒错状态。   本文将以信仰方式、信仰对象及其两者的相互关系为考察重点 ,以此信仰危机产生的主 要原因和舒缓、解决危机的可能性路径。 一   英国的宗教哲学家希克认为 ,人有信仰是与人具有“灵性”和作为理智的存在物相关的 ,亦即 人自身具有“第五维度”的性质 ,所以对宇宙的“第五维度”就必然要作出回应。③什么是人的“第 五维度”呢 ? 简言之 ,即人对超越物质宇宙的终极性的向往与追求。 92   正因为人有信仰也需要信仰 ,信仰危机也就会伴随社会演进必然产生。从社会角度看 ,信仰 危机作为一种信仰的社会总体状况 ,是与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紧密联系的一种“看不见的精神秩 序”;从个人角度看 ,信仰危机的产生 ,则与个体生存处境及其精神状态相关。当然 ,这两个方面 是不可分离的。特别是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变革波及到大部分领域 ,并深刻改变着原有的方方面 面 ,社会层面的信仰危机就会发生 ;同时有大量的社会个体处于精神追求的更换或重建之中 ,他 们的精神状态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社会。因此 ,对信仰危机的考察探讨 ,也相应需要有社会和 个人两个基本的维度。当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处于转折关头时 ,社会原有精神支柱的权威 性被质疑、削弱以致更换 ,或加之个人由于某些特定的原因而陷于精神困境之中 ,信仰危机就有 可能产生。所以 ,信仰危机是社会历史转折之际人们在信仰层面发生的变更、调整或重建阶段。 在向现代化迈进和全球化趋势日益强化的情形下 ,文化、精神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具体原因可 归之为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是理想目标与现实状况不一致甚至相反 ,但又难以克服。丹尼斯·贝尔在探讨造成危机 的原因时 ,援引了俄国革命的例子 ,极深刻而形象地指出 ,虽然革命的设想依然使某些人为之迷 醉 ,但真正的问题往往都出现在“革命的第二天”④。这时革命已经夺取了胜利 ,然而人们却发现 那些为之奋斗的崇高的道德理想仍然无法革除倔强的物质欲望和人们对拥有特权的顽固遗传。 那些被革命反对和摧毁的东西 ,在革命胜利后又再度产生 ,并使新社会日趋官僚化、腐败化 ,或者 因不断推进的革命而被搅得一塌糊涂。值得注意的是 ,丹尼斯在此处所引用的一个注释实例 ,恰 巧就来自于中国“文革”中“红卫兵”的行为。这些“彻底革命”的先锋在大举反对资产阶级和资本 主义的同时 ,仍有一些人热衷于在“黑市”邮票市场上做投机交易 ———他们被局限在自身要反对、 要消灭的目标之中 ,不能超越。“革命的第二天”的问题反映了理想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体现 了实现理想目标的客观局限性。尤其要看到的是 ,这一局限性或不可超越性不是来自外部的阻 挡 ,而恰恰来自于本身。虽然这带有悲观色彩 ,但无疑值得深思 ,是分析信仰危机形成要考虑到 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就是说 ,当现实与理想之间发生冲突 ,特别是现实与期望发生巨大反差 ——— 它又是因自身原因引起时 ,人们往往就会跌进失望与悲观的深渊 ,原有的理想、信念也随之崩塌。 显然 ,这是社会信仰危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是现代科学知识、思想观念与原有信仰内容之间产生的相互矛盾、对立。社会的发展、 科学知识的普及和运用 ,不仅创造了更高的生产力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还促进 了思维方式的变更。美国当代哲学家詹姆斯在上个世纪初就对这个问题作了专门的研究。他认 为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理性思维的日益深入人心 ,动摇和改变着人们的信仰 ,信仰危机在所 难免。特别是在欧美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国家 ,这种尴尬局面很明显。对于当时的基督教 ,有两 件事肯定每个人都心知肚明 :一是人们不能没有它 ;另一是按照它现在的样子 ,人们又不能将就 它。这就是现代社会面临的“信什么”和“如何信”的问题 ,是与社会变化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科学 与宗教、理性与信仰的冲突的体现。詹姆斯认为 ,信仰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秩序 ,是具有重要功 能的。如果没有它 ,社会和人的发展就几乎没有可能。面对科学与信仰之间无法调和的冲突 ,他 一方面肯定信仰的作用 ,同时致力于把信仰与知识区别开来 ,改变近代以来在主 —客二分认识论 背景上对信仰的研究。显然 ,就詹姆斯的这一角度看 ,信仰危机之所以发生 ,是因为受笛卡儿理 性主义认识论的影响 ,把信仰等同、混同与认知 ,即对两个不同的问题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而产 生的后果。 03   第三是当社会制度大变化时 ,原有的信仰方式、信仰观念不再适合新的制度。欧洲近代史上 曾发生多次宗教改革 ,根本原因是市民阶层和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统治的同时 ,也要求宗教 (信 仰)进行相应的改革 ,以适应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主要现为信仰观念、信仰方式等方面的变 更转换 ,目的是舒缓和走出这一危机。在英国 17 世纪发生的清教运动中 ,清教徒们认为自从亚 当堕落后 ,全人类就陷入了混乱之中 ,必须反乱为治。为此 ,他们主张教会除了要在组织、制度、 礼拜形式、纪律等方面推行改革外 ,在观念方面也应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作变更 ,倡导以虔诚自 修、自律的行动来体现对上帝真正的信仰 ,路德关于“以信得救”的观念被付诸于实践。这一转变 使清教徒们更认真地遵守“十诫”和其他戒律 ,改变了过去倚赖繁杂的宗教礼仪及以教会神职人 员为中介的信仰方式 ,重拾信仰在社会观念层面上的统摄功能。这些在 17 世纪移民北美的英国 清教徒中体现得尤为充分 ,以致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新大陆的英裔美国人的文明作了这样的 概括 :这种文明是两种完全不同成分结合的产物 (这两种成分在别处总是相互排斥的 ,但在美国 却彼此融合起来) ,这两种成分就是宗教精神和自由精神。⑤显然 ,宗教改革不仅使社会信仰危机 得以舒缓、解决 ,也使信仰方式和信仰观念发生变化并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可见 ,信仰危机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信仰状态 ,它的发生有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 原因 ,是这些社会变革在信仰层面上的必然反映 ;而一旦信仰危机得到适当的舒缓和解决 ,不仅 将使人们的信仰状态得以稳定和提升 ,还将对其他方面产生促进作用 ,危机就有可能转变成社会 发展的正向驱动力。这些 ,是我们正视信仰危机、分析信仰危机的基本立足点。   信仰危机的发生也与个人的精神状态有关。著名心理学家荣格在其著作《寻求灵魂的现代 人》一书中 ,曾对个人信仰危机的发生作了非常细致的研究。他治疗过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患精 神病的教徒 ,认为这些病人的根本问题都是想寻求一种宗教的即有信仰的人生观。也就是说 ,病 根是他们丧失了以往使他们成为教徒的东西。他们不知道如何建立自己的信仰。心理医生若不 能在这方面帮助他们 ,病人是不能真正得到治愈的。荣格据此认为 ,这样一类病人的痛苦是他们 还没有发现生命对自己的意义何在。⑥这是产生信仰危机的最典型的个体原因。   当然 ,信仰危机产生的社会原因与个体原因是相互联系的。当社会方方面面都在发生深刻 而急速的变化时 ,人们的生存环境相应地也处于一种不太稳定的状态中 ,个人将受到不同程度的 冲击与振荡 ,许多问题不可预料或一时寻找不到确定的答案 ,迷茫和困惑的产生便在所难免 ,所 以“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⑦。社会存在既然发生了巨大而急速的改变 , 人们的思想意识、社会的精神状态包括信仰在内 ,怎么可能不反映或不随之改变呢 ?从这一角度 看 ,信仰危机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 ,它汇聚了种种社会与个人的矛盾 ,同时也蕴含着转 机与更新。 二   在信仰危机探讨中 ,宗教对信仰对象论证的研究是值得借鉴的一个方面。宗教信仰与非宗 教信仰虽有所区别 ,但因信仰的“族类相似”,对宗教信仰对象论证及其困境的分析 ,可发现它与 一般信仰危机形成的某些相似 ,以及舒缓、解决危机须作好的基本定位。   宗教与非宗教信仰的信仰对象是有根本区别的。如果须表述两种信仰对象的特点 ,即宗教 的信仰对象具有超越现实的神灵性 ,非宗教的信仰对象则具有超越现实的理想性。两者的相似 之处是都超越现实 ,但是超越的方向和方式则不同。 13   非宗教信仰的信仰对象范围很广 ,涉及政治信仰、社会信仰、科学信仰、道德信仰等 ,其中也 包括了对某些学说和人物的崇拜与确信 ,如对孔子学说和孔夫子的崇拜 ,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 的崇拜 ,等等。显然 ,崇拜和确信的原因并非他们是“神”,而是他们崇高的道德境界、渊博的学 识、高度的智慧及对人和社会深切的关怀 ,所崇尚的是他们的思想、理论及人格魅力。如孔子的 社会、政治、伦理等学说 ,就并不是引导世人去追求出世的天堂、净土之类超自然的境界 ,而是如 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力图对现世社会和个人处境进行的一种引导。列宁首次把马克 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称之为信仰、信念 ,并开始有“社会主义理想”的提法。这一信仰既是社会性、 政治性的 ,也是学理性的 ,其确信和崇尚的主要表现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价值性 的高度肯定 ,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一种信奉态度与实践 ,以达到改造社会、实现人的解放和自 由全面发展的美好理想。宗教信仰与此显然有根本区别。宗教信仰是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和依 赖 ,确信有超自然的神灵创立和主宰着世界并对其深怀崇拜。⑧它的信仰对象是超自然的神灵 , 并且在对“神灵”无条件地信奉和服从的同时 ,还具备与宗教本质相关的 4 个要素 :宗教观念、宗 教体验、宗教行为、宗教体制。⑨当然 ,从宗教的产生发展历史看 ,宗教信仰的这 4 个要素反过来 也强化了以“神灵”作为崇拜的对象 ,使之与非宗教信仰呈现明显的区分。   然而要看到的是 ,无论是宗教还是非宗教信仰都是一种对超越者的回应 ,即其所要追究的问 题都是有关终极性质的。正因为这一点 ,也就都要求信仰对象必须具备超越性 ,即不应局限于具 体的物质层次 ,也不应局限于次终极的层面。而体现超越性和终极性的 ,是信仰的核心部位上必 须有一个“总的假设”。虽然不同信仰的信仰对象和信仰方式大相径庭 ,这一“总的假设”的具体 内容也截然有别 ,但是 ,与信仰的终极原则和终极目标相关联的这个部分 ,必定是某种“总的假 设”,而不是已经得到完全确证或者即刻就能被体验到的事实。最为典型的是有关上帝存在的证 明。长期以来 ,笃信基督教的人们曾经千方百计地论证上帝的存在。但是结果怎样呢 ? 哲学家 康德是明确主张把认识与信仰区分开的。他对这种论证上帝的评价是 ,任何借助本体论论证的 方式来确证上帝的存在都是无力的 ,这就像一个商人不能仅仅凭着多加几个零就可到他的现金 帐簿上去改善自己的情况一样。⑩从这一意义上说 ,上帝存在就是基督教信仰中的一种“总的假 设”。虽然人们绞尽脑汁地去证明它 ,却既不能以可验证的事实使之得到证明 ,也不能以一般理 论的、逻辑论证的方式来证明它 ,只能继续保持着“假设”的性质。可以认为 ,信仰对象之所以为 信仰对象 ,恰恰就在于这个“总的假设”必须保持其“假设”的性质。否则 ,信仰就将与一般知识混 为一谈。而信仰绝对不是知识。信仰问题虽然与认知有关 ,但始终不是认知活动。因此 ,对信仰 的研究不应当在认识论的背景上进行 ,自然也就不能在这一背景上来寻找解决信仰危机的。 企图用证明一般科学知识的理性主义方式来论证信仰问题 ,已经被认为是一条走不通的路。同 时这也意味着 ,把危机的发生归咎为无法圆满论证有关信仰对象的“总的假设”,同样也是一条难 以走通的路。而以信仰对象无法作理性论证或无法实现为理由来说明信仰危机的成因 ,实际并 不是在真正的信仰层面上作研究 ,而是沿袭着笛卡儿理性主义认识论的推进。   对此 ,休谟最早在其《人类理解研究》λϖ一书中就作了批判。一些科学家也信奉上帝 ,但与一 般宗教信仰有所区别。科学家认为 ,上帝创造的世界是有法则、有秩序的 (其中也包含了一个不 可缺少的“总的假设”) ,而人的责任就是运用理性去发现宇宙的秩序和法则。所以科学家的信仰 对象虽然也是上帝 ,但这一上帝实际被理解为理性在自然界的体现。λω对此 ,休谟认为 ,自然法则 是可以依据经验证明的 ,但是与宗教信仰相关的“神迹”却肯定是违背自然法则的 ,所以不可能再 23 以同样的方式来证明。如果要证明的话 ,“必须用一个占优势的相反的证明才行”。休谟断定 ,在 知识的背景上 ,“任何证据都不足以建立一个神迹”。即信仰之事不能凭藉对自然法则论证的方 式。理性可以揭露信仰的弱点 ,但无力证明信仰的基础 ,它只能局限于认识的领域。在西方的宗 教发展过程中 ,理性主义者曾经企图以理性加强宗教信仰的神圣 ,但结果却与其初衷背道而驰。   面对理性主义处理信仰危机的困窘 ,研究者开始另辟蹊径 ,力图在认识论之外来探讨信仰问 题。思想家帕斯卡提出了信仰本质是“赌博”的看法。他认为理性不能解决信仰问题 ,是因为理 性只能认识和把握有限的存在 ,而信仰问题是关乎无限的 (上帝就是一个无限的问题) ,所以理性 论证对它不可能确定什么。然而 ,即使不能以理性证明上帝这类无限的存在 ,人们还是选择了信 仰上帝或者不信仰上帝 ,就只能认为人在“这里进行的是一场赌博”λξ。赌博当然不是理性的 ,因 为赌博者并不知道更多的有关情况和证据 ,他不是根据这些来做理性判断的。而人生在世本身 包含着太多未知的、难以预料的因素 ,就这点可以把人生看成是一场赌博。所以 ,对信仰进行的 选择也同样具有赌博的性质 ,而选择的基础是意志。当然 ,帕斯卡信仰本质“赌博”说的目的还是 为了说服人们不要在理性主义困境下放弃对基督教的信仰。他提出 ,即使这里的道理一下子难 以说清楚 ,也还可以用“赌一把”的方式来克服信仰危机。他认为 ,人类理性虽然不能给出上帝存 在的证明 ,但是选择信仰上帝对处于一个基督教文化背景下的人来说 ,仍然不失为一种符合人类 本性的、趋利弊害的好的计算。这就把信仰危机的舒缓、解决问题拉扯到了实用、实利的层面 ,明 显脱离了信仰的超越性和终极性。应该说 ,这种后退一步的做法已经不是在真正的信仰层面探 讨问题了 ,其说服力也很有限。   当然 ,帕斯卡“赌博”说的研究意义还是应当肯定的。他以“赌博”说打开了一个新视野 ,再次 告诉人们 ,信仰和信仰危机问题必须与认识论区分开 ,在认识论之内徘徊是找不到出路的。就连 要求对诸如上帝存在提供确凿证明这一点 ,其实也是从理性主义认识论的思路上产生的。如果 脱离笛卡儿以来形成的认识论框架 ,对于信仰的提问和研究就不会再纠缠于这种“证明”要求了。 但是 ,如果信仰和信仰危机不再在“证明”之列来探讨的话 ,又如何做呢 ?   詹姆斯沿着脱离认识论的路径走得更远。他把信仰与信仰主体的观念、意志、情感联系起 来 ,力求在主体之内寻找对信仰和信仰危机的探求之路。他认为 ,信仰不属于证明问题 ,所以信 仰之中的那个“总的假设”也无须加以证明 (如果还有人寻求证明 ,就一定要明确告之他其立足点 仍然是在理性主义认识论之内) 。只要预先做好设定 ,即人是追求超越性的 ,是要求过一种最高 的善的生活的 ,信仰将会促使他实现这样的生活 ,那么人们就会选择信仰或者是不信仰。选择了 信仰上帝存在 ,实际就意味着人们选择决定了一种生活方式 ———过那种确信、崇尚神圣的生活 , 其后果可能会使人更清楚感受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获得自我的提升和人格的完善。很明显 ,这 是一种“以信为义”的方式 ,是完全不同于认识论“以证求信”方式的。认识论要求相信那些真实 的东西 ;而对于信仰 ,则是相信你所认为是真实的东西。可见 ,詹姆斯在信仰研究中完全放弃了 客观性 ,以一种完全的主体性来说明人类信仰的发生 ,并且把对信仰对象存在的证明问题转化为 这一信仰何以是正当的问题。原来是要为证明寻找可靠的证据 ,现在则转为了“应该相信什么”, 即应该怎么去做 (也就是人应该选择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的问题) λψ。相对于中世纪阿奎那所 作的上帝存在的 5 种本体论证明以及近代理性主义认识论的论证 ,詹姆斯的思想无疑显示了对 信仰本质更深刻的理解。而现代信仰危机研究对于他 ,既是理解转变的契机 ,也是实现转变的推 动力。 33   应当看到 ,尽管西方思想家的研究大都具有解不开、割不断的基督教文化背景 ,对问题的阐 发也不能令人完全信服 ,但他们的研究毕竟显示了对信仰和信仰危机的深刻思考 ,即在论证信仰 对象的崇高性和神圣性时 ,首先必须明确这一研究的理论定位 ,是把信仰等同、混同于认识 ,还是 把信仰真正当作信仰来研究。如果这一首要的定位都没有搞清楚 ,又何以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呢 ? 以至在探讨现实的信仰危机时 ,并没有弄清楚是因信仰对象已经丢失了它的崇高性和神圣性 ,还 是因定位不对、不准而引发了论证本身的软弱无力。长期以来 ,人们习惯了笛卡儿理性主义认识 论的研究框架 ,甚至根本察觉不到这个框架的局限性 ,到处套用、误用 ,也包括在信仰和信仰危机 探讨上不适当地使用。于是牛头不对马嘴的情况常常发生。 三   在论及信仰危机与信仰方式的关系之前 ,需要明确一些有关的要素。   第一是与信仰相关的 3 个基本实在要素。实际的信仰必定发生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之 中 ,而且是由一定的信仰主体 (人)所承担、所进行的信仰活动 ,即“了解人真正相信什么 ,看他们 的行为比听他们所说的话更加可靠”λζ。因此它是具体的、活生生的人与其信仰对象之间的相互 作用 ,目的是体现信仰主体对信仰对象的崇尚和确信 ,最终达到一种对物质世界的超越。由于这 是一种相互作用 ,就必然有作用的方式问题 ,即信仰主体如何来体现他对信仰对象的崇尚和确 信 ,而信仰对象又要求信仰主体以怎样的、合适的方式来进行崇尚和确信。信仰的构成因而也就 涉及到了 3 个基本要素 :信仰主体、信仰客体 (信仰对象)和信仰方式。这 3 方面综合起来便形成 了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相关的信仰状态 ———包括常态和危机两种基本状态。而影响、决定是常 态还是危机 ,也就必然要涉及这 3 个基本要素。分析并明确是某个要素单独起作用 ,还是 3 个要 素共同作用的后果 ,成为研究、评价及探索危机解决的一个重要思路。值得注意的是 ,信仰危机 研究往往比较关注信仰对象 ,即把信仰对象权威性和统摄性的削弱或丢失作为导致信仰主体处 于一种虚空或信仰崩溃之中的原因。按照这一思路 ,信仰危机的舒缓和解决似乎主要是依赖信 仰对象的更换 ,即选择更具权威性和统摄性的东西作为信仰对象。当然 ,如果信仰危机的确是由 对象权威性不足或丢失引发的 ,这一解决路径也可能是有成效的。但要看到的是 ,并非所有信仰 危机都是由信仰对象引起的 ,特别是在现实社会中 ,引发危机的原因十分复杂 ,仅仅把原因归咎 于信仰对象 ,只是从对象的变更来考虑 ,反而不能真正舒缓和解决危机。   第二是与信仰相关的观念层面要素。信仰观念一方面具有社会性 ,是与特定政治、经济、历 史、文化传统相关的 ,含涵了“为什么要信”、“信什么”、“如何信”等最基本的原则 ,是社会意识形 态的一个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信仰观念也具有个体性 ,它是信仰个体所特有的信仰思考和选择 , 是信仰主体对“为什么要信”、“信什么”、“如何信”的个性化的回答。显然 ,信仰观念对于信仰主 体及其承担的信仰活动至关重要 ,是核心和关键。特别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部分的信仰观念 ,将 直接在社会层面上指导和调整人们的信仰行为 ,影响人们对信仰对象的选择和确定及以怎样的 方式开展信仰行为。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 ,信仰观念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控制功能 ,直接关系到无 形的精神秩序的建立与稳定。但是 ,当社会性的信仰观念失去了指导和统率的作用时 ,往往也就 是社会信仰危机发生之时。所以 ,为了舒缓和克服信仰危机 ,重构社会信仰观念并使之充分发挥 作用 ,也应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以上两方面的划分显然只是相对的 ,而其中特别应引起注意的是信仰方式。信仰主体对信 43 仰对象的信仰方式不仅受社会信仰观念的影响 ,也与信仰主体对信仰对象的理解把握、与信仰的 某些体制化因素有关。如早期的小乘佛教要求其信仰者必须一日 3 次复诵“三宝”,藏传佛教则 要求信众反复持颂“六字真言神咒”λ{ ,基督教和犹太教的修行体制规定了要以“修行”(单独生 活)的方式来实践其信仰 ,等等。这些虽然都体现为一些特定的行为方式 ,但又不仅只限于方式。 这些方式恰恰是多个信仰要素的交汇点和聚合点。当某个要素发生异动或异象 ,一定会反映到 信仰方式上来。所以 ,集中考察分析信仰方式 ,对探索信仰危机的舒缓与解决是很必要的。   在宗教史上 ,当信仰危机发生时 ,不置换信仰对象而是以调整转换信仰 (行为)方式以达到有 效舒缓和解决信仰危机的先例是有的 ,也是有说服力的。欧洲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宗教改革 ,虽 产生了众多不同的派别 ,在许多方面存在严重的分歧和对立 ,但是 ,恰恰在信仰对象这一点上却 没有改变过 ,即无论宗教改革有什么特别的新举措 ,无论派别分歧怎样深不可弥 ,上帝总是信仰 对象。并没有因为发生了信仰危机而要改换上帝作为信仰对象的。不同派别的分歧集中在“怎 样才是真正信仰上帝”这个问题上。要回答的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去信仰上帝才是“好”的、“善” 的。17 世纪的英国神学家赫伯特对此所作的描绘是“上帝永远印在人们的心中”,而不是找一 个、换一个比上帝更权威的信仰对象。与此相关的还有 5 条不变的固有原则 : (1) 上帝存在 ; (2) 上帝应受崇拜 ; (3)德行是崇拜上帝的主要方面 ; (4)人总是厌恶罪恶 ,并应该为自己的罪过忏悔 ; (5)死后将有报偿和惩罚。λ|这 5 条被称之为“不需要也不接受证明的公理”,实际上也就是基督 教信仰“总的假设”所在。显然 ,如果这 5 条改变了 ,信仰对象就将改变 ,基督教也就不成其为基 督教了。历史事实是 ,尽管经历了多次宗教改革 ,其中不乏剧烈的争执甚至生死对峙 ,但这 5 条 原则却并没改变 ,改变的主要是信仰方式。这一过程 ,不仅使基督教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 会的转换 ,基本达到了与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相适应 ,也推动了它本身的演进发 展 ,找到了适合发挥自身社会功能的恰当位置。与此同时 ,通过调整转换信仰方式 ,促进了人们 的信仰观念的现代转换 ,对稳定社会、调节人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效果。   为什么信仰对象很难改变或对终极性的追求是不可缺少的 ?   首先 ,还是要从与信仰本质有关的信仰对象必须具备的终极性来看。信仰是对超越者的回 应 ,它所要回答的问题始终是终极性的 ,具有无限性和神圣性。信仰对象必须承担和体现这一超 越性。这就意味着信仰对象的更换必然难度很高 ,须十分慎重 ,不能随心所欲、朝三暮四 ,特别是 不能把次终极的甚至是具体层面的东西当作新信仰对象去进行替换。社会个体基于他们特定的 人生境域 ,往往是从具体方面产生自身的精神困境而陷入危机的 ,这就使他们对信仰对象的怀疑 和动摇大都还是从有限出发的。以有限对仗无限 ,即以具体或次终极对仗终极 ,显然难以从终极 性上真正否定对象。在这样的情况下 ,信仰者可抛弃原来的信仰 ,但并不能就此摆脱精神危机。 当没有新的终极性的对象被接受时 ,人的信仰维度出现空虚 ,同时也陷入一种精神支柱的寻觅状 态 ,将必然再度趋向具有终极性的对象。   其次 ,从文化传统的角度看 ,信仰对象的形成和确定是有其长期社会历史渊源的 ,它反映了 社会对相应的无形精神秩序的需求。也就是说 ,某一信仰对象所构成、所提供的精神秩序如果对 于社会仍然是有功效的、是有正向推进作用的 ,那么社会内在的发展趋势就将继续维护这一对 象 ,而没有理由花更高的成本且更冒风险去构建一个新对象来取代它。这表现为社会的政治、经 济、思想、制度等多种结构及其运作不仅在总体上呈接纳性 ,并且也将提供条件协助这一信仰对 象作某些调整 ,即对可能发生动摇、疑虑的薄弱方面进行修补。在历史上 ,有的是将某种宗教信 53 仰与国家政治统治结合起来 ,达到政权与神权的合一。如 15 世纪西藏由宗喀巴发动的宗教改 革 ,就是针对僧侣中广泛的“颓废萎靡之相”(腐化堕落现象)而发生的信仰危机 ,通过整顿寺院管 理秩序、严格戒律规定 ,挽回了民众对佛教的信任和敬仰。宗喀巴创立的黄教教派也就此取得了 在西藏佛教中的统治地位 ,且适应了当时封建领主统治的需要 ,逐渐发展形成了西藏政教合一的 政治体制。λ}从宗教改革与演进中可以发现 ,信仰对象的形成是一个特定的、糅合多种历史文化 因素的相当长的过程 ,它有自己相对固定的行进路径。即使有异动或异象出现 ,若还不足以达到 严重崩塌的程度 ,这一信仰对象就还会沿着原来的路径发展下去 ,改革所做的只是局部的调整修 改。这也可称之为信仰对象演变的“路径倚赖”。   所以 ,比较而言 ,在舒缓和解决信仰危机中 ,调整和变革信仰方式是一个低成本、低风险但有 成效的做法。信仰方式发生扭曲的原因大致有 3 种情况 :一是信仰方式与信仰对象不契合 ,二是 信仰方式与信仰观念不契合 ,三是信仰方式与社会的基本制度不契合。在这样的情况下 ,若对信 仰方式的扭曲进行具体辨析 ,及时加以调整修改 ,使之与相关方面协调、契合起来 ,信仰危机就会 得到舒缓或解决。在此过程中 ,不仅信仰方式得到优化 ,而且信仰主体及其信仰观念也得到提 升 ,有助于无形社会精神秩序的建立。 注  释 : ① [美 ]丹尼尔 ·贝尔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译 本) , 三联书店 1989 年出版 , 第 74 页。 ② 本文论及的信仰是广义的 ,包括宗教信仰和非宗 教信仰。 ③ [英 ]约翰·希克 :《第五维度》(中译本) ,四川人民 出版社 2000 年出版。在该书序中 ,有如下解释 : 常识中的世界是三维空间 ,加上爱因斯坦所提出 的与空间统一时间即第四维 ,而人的精神对物质 世界的超越就是第五维度 ,即信仰维度。 ④λζ  [英 ]约翰·希克 :《第五维度》(中泽本) ,四川人 民出版社 2000 年版 ,第 75 ,62 页。 ⑤ [法 ]托克维尔 :《论美国的民主》(上卷) , 沈阳出 版社 1999 年版 ,第 49 页。 ⑥ 请参见张志刚 :《走向神圣》,人民出版社 1995 年 版 ,第 109 页。 ⑦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 ,第 30 页。 ⑧⑨λ}  吕大吉 :《宗教学通论新编》,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 1998 年版 , 第 818 ,80 ,729 页。⑩λ|  转引自詹姆斯·C. 利文斯顿 :《现代基督教思想》(上)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版 , 第 133 ,123页。λϖ  休谟 :《人类理解研究》(中译本) ,商务印书馆1972 年版。λω 参见何光沪 :《多元化的上帝观》,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第 1 章。λξ  帕斯卡 :《思想录》(中译本) ,商务印书馆 1986 年版 ,第 110 页。λψ 参见尚建新 :《美国世俗化宗教与詹姆斯彻底经验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 ,第 9 章。λ{  “三宝”即三次表白经文 :我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六字真言神咒”是 :口奄、嘛、呢、叭、咪、口牛 ,意为“呵 ,莲花上的宝珠”,转引自吕大吉 :《宗教学通论新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第382 页。 参考文献 : [1 ]  [英 ]约翰·希克. 宗教之解释 (中译本) [M] . 成都 :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 [2 ]  [美 ]杜普瑞. 人的宗教向度 (中译本) [M] . 台北 : 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 , 1996. [3 ]  [美 ]詹姆斯·C. 利文斯顿. 现代基督教思想 (下) [M] . 成都 :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 【责任编辑 :赵小华】 63 Crisis of Belief , Object of Belief , and Form of Belief (by WANG Hong - wei)   Abstract : Crisis of belief is a spiritual phenomenon , a reflex of a loss of ideology confronting social changes. It’s also a loss in the quest for individual life value. There are two reasons for crisis of belief : one is the weakening or failure of the au2 thority in the object of belief . The other is the reversed and crooked form of belief . It must be clarified that belief is not cog2 nizance , so the question about belief and crisis of belief should not be treated in epistemology.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form of belief is reversed and crooked : the form does not match the object of belief , neither the idea of belief , nor the basic social or2 der. An introspection to some defects of form of belief , adjustment and repair , moderating blindness and absoluteness has proved to be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risis of belief . It will also be a useful way to elevate the subject of belief and the idea of belief , and consequently , will promote the rebuilding of a social belief .   Key words : crisis of belief ; object of belief ; form of belief Popper’s Anti - Inductivism and Its Faults (by CHEN Xiao - ping)   Abstract : Popper maintains that the growth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i. e. , theoretical contents , is the most important aim of progress of science. Nevertheless , the abundance of theoretical contents i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logical probability. So the scientific aim is not in pursuit of higher probability ; not in pursuit of verification , but of falsification. Since induction is the in2 ference that attaches verification or probability to its conclusion , it runs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of science , hence it should be abandoned from scientific methodology. However , after Popper introduced the concept of“verisimilitude”, his method of cor2 roboration became not fully deductive , and included some inductive factors more or less. In addition , it is a mistake for Popper to take Tarski’s truth theory as the basis of his concept of verisimilitude.   Key words : Popper ; anti - inductivism ; problem of induction ; verisimilitude ; scientific A Study of the Villagers’Rights of Autonomy and Their Rights of Economic Autonomy (by PAN Jia - wei , ZHOU Xian - ri)   Abstract : The villagers’rights of economic autonomy is the base of the villagers’rights of autonomy. In the final analy2 sis , the villagers’autonomy depends on the economic systems. So it is very important that the villagers’committees only exer2 cise the public rights of villagers’autonomy and the villages’economic organics , exercise the rights of villages’economy. To reach this purpose , we must reform the villages’ownership of collective property and the village economic organics. The rights of use guarantees the villagers’rights to agricultural resources , the rights of shareholder regulate the relationship of agricultural organics. So the villagers can acquire the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in economy and society.   Key words : rights of villagers’autonomy ; rights of villagers’economical autonomy Villagers’Self - governa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Governance Model in Rural Areas of Guangdong Province (by WANGJin - hong)   Abstract : Since the villagers’self - governance system was put into practice in the rural areas of Guangdong province , some highly developed village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Areas have formulated some new rural governance models which sur2 passed the simple democratic governance model carried out in the other rural areas in China. By combining Able Person Admin2 istration with the institutional administration , authority administration with professional administration , a new style of rural gov2 ernance model has been formed , and these changes advanced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governance structure in China. The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 to further rationalize the relations between democracy and authority , between the institutions and tech2 nique , so as to perfect the rural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governance model , which should be a new orientation to the develop2 ment of the villagers’self - governance system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 villagers’self - governance ; rural governance model ; rural governance structure WTO“SCM Agreement”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ti - Subsidies Legal System (by YUAN Gu - jie) 941
/
本文档为【信仰危机_信仰对象_信仰方式】,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