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当代文学_作品分析

当代文学_作品分析

2012-08-23 16页 doc 87KB 87阅读

用户头像

is_231571

暂无简介

举报
当代文学_作品分析 作品分析: 《百合花》茹志鹃 十七年 思想内容:小说主要是在两个普通的小人物——扭捏的小通讯员和羞涩的新媳妇之间展开的,在这里作家有意避开了对战斗场面和英雄行为的正面刻划,于是小说不仅摆脱了同类题材中常见的“革命与反动”、“进步与落后”之类的情节模式,而且把笔触伸向人物的情感世界,含蓄地表现严酷的战争环境中亲切的、日常化的生活片断,表现战争环境下人性美和人情美。小通讯员对陌生女性的拘谨和故作严肃,新媳妇对小通讯员的讪笑和故作气恼,都颇有分寸地传达出人物间的情感交流,既有“军民鱼水情”的一面,也有青年男女交往中羞涩和...
当代文学_作品分析
作品分析: 《百合花》茹志鹃 十七年 思想内容:小说主要是在两个普通的小人物——扭捏的小通讯员和羞涩的新媳妇之间展开的,在这里作家有意避开了对战斗场面和英雄行为的正面刻划,于是小说不仅摆脱了同类题材中常见的“革命与反动”、“进步与落后”之类的情节模式,而且把笔触伸向人物的情感世界,含蓄地现严酷的战争环境中亲切的、日常化的生活片断,表现战争环境下人性美和人情美。小通讯员对陌生女性的拘谨和故作严肃,新媳妇对小通讯员的讪笑和故作气恼,都颇有分寸地传达出人物间的情感交流,既有“军民鱼水情”的一面,也有青年男女交往中羞涩和欢悦的一面。 艺术风格:第一是情感的体验重于事件的叙述。茹志鹃的小说往往是在内心体验和事件铺叙的两个面上展开的,但是内在的情感体验远超出对事件的叙述,事件只起到引发情感的作用,而情感则借助于事件的推动一波三折,逐渐引向高潮。在《百合花》中,“我”对小通讯员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外部观察反复体验而获得的:从开始的“生起气来”、“发生了兴趣”,到“越加亲热起来”,到最后“我已从心底爱上了这个傻乎乎的小同乡”,在看似无事的过程中,情感的体验逐渐积累加深,为小说的高潮作了铺垫。 第二,细节的妥善安排使茹志鹃的小说具有细致的结构。茹志鹃很少对人物、事件做整体性勾勒,而是充分调动细节的描写来构成生活片断,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百合花》中,对小通讯员、新媳妇的事迹、性格都没有完整的铺叙,但小通讯员枪筒里插的树枝和野菊花、衣肩上挂破的口子、给“我”开饭的两个干硬的馒头,以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新被子,却使人过目不忘,人物单纯、质朴的心灵也由此得到充分的表现。这些细节从刻划人物到推动情节发展、烘托气氛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使作品前后呼应、一气贯通。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王 蒙 十七年 人物分析:王蒙创作《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时候是一个年仅22岁但有八年党龄的“少年布尔什维克”,小说中年轻的共产党员林震多少也是王蒙自己的影子。他幼稚、单纯,满怀理想的激情、真诚的信仰和对党的工作的“神圣的憧憬”,他以苏联小说《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中的主人公娜斯佳为自己的楷模,像她那样工作和生活。但当他走进组织部的大门后,所见所闻所感完全不同于自己的想象,是维护自己的理想同现实进行斗争,还是听凭现实打破自己虚妄的理想,这是林震面临的两难选择。王蒙的倾向是明确的,因此作品在总体上对林震和他的“斗争”精神是肯定的。但更值得注意的是,王蒙一开始就把林震设定在“孩子般的单纯”的思想水平上,“他是根据电影里全能的党委记的形象来猜测”党工作者的生活和工作的,所以他对于现实的期待既是理想化的,又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这个作品表现的基本冲突实际上是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是初涉官场的年轻人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一个精神驿站。 王蒙并不是简单地把刘世吾当作一个高高在上、发号施令或者碌碌无为、昏聩平庸的官僚主义者来刻划的,这是一个在当时的文学创作中未曾谋面的官场人物。他有令年轻人羡慕的革命资历和令他们钦佩的工作才能与魄力,他处理工作和人事关系也不乏自己的主见和敏锐的判断,对于官僚作风和庸俗习气十足的韩常新、王清泉等人也心存反感,因而不仅能宽容大度地对待林震的批评,而且真心认为“你这个干部好,比韩常新强”,除了赵慧文唯有他主动同林震沟通交流,而不同于赵的地方是他一遍遍循循善诱地开导林震走出理想王国面对官场现实。小说为刘世吾和林震设置了四个对话性场景,每一次谈话对林震都是一次震动,有时还“被他深刻而真诚的抒发所感动”。林震各种矛盾的感受折射出久处官场的刘世吾的复杂心态和精神品格,他们之间的冲突与其说是官僚主义与反官僚主义的冲突,不如说是两种不同的处世态度的冲突,两种不同精神状态的冲突,因此,王蒙对刘世吾的刻画主要是对其精神状态的刻画,其中既包括疲沓、懈怠、厌倦、冷淡,把党的工作看作“就那么回事”,又包括尚未被烦冗的事务所扑熄的精神向往。尽管他知道“党工作者不适合看小说”,但他不仅“爱读书:小说、诗歌,包括童话”,而且他“梦想一种单纯的、美妙的、透明的生活”,“想去作水手,或者穿上白衣服研究红血球,或者作一个花匠,专门培植十样锦……”可见冲突不仅发生在林震与刘世吾之间,而且也发生在刘世吾内心深处。作家在这里写出了一种典型的官场心态和现实人生,只是在理想主义者眼中才把刘世吾这种与某种纯洁而高尚的理想相悖的行为和思想视为官僚主义。理想主义正是把刘世吾解读成官僚主义者、把《组织部新来的年青人》解读成揭露官僚主义小说的一个基本语境,王蒙是如此,许多读者和评论者也是如此。其实,除了批判官僚主义之外,《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还可以从不同的方面予以解读,其内涵之丰富超出了当时的许多作品。 《爸爸爸》韩少功 寻根 人物分析:小说通过描写湘西大山里一个原始部落的历史变迁,把乡村风俗、轶闻掌故、打怨祭祀、土语人情揉和在一起,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对本民族封闭、凝滞、愚昧落后的文化心态给予深刻的揭露。这一揭露和批判主要通过丙崽这一具有象征意味的形象来体现的。丙崽是个只会咕哝“爸爸爸”和“×妈妈”的白痴,其“眼目无神,行动呆滞,畸形的脑袋像个倒竖的青皮葫芦”。他仅会说的这两句话也只是他在“被寨子里的人逗来逗去,学着怎样做人”时学会的。这种话语方式与其说是丙崽的,不如说是鸡头寨人的,流传久远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当鸡头寨和鸡尾寨因年馑而你死我活地打冤家时,鸡头寨的男子集体伏拜在丙崽脚下,期盼他发出一言半语来占卜凶吉。缺少正常理性而又被神灵化了的丙崽恰好揭示了鸡头寨人简单的思维方式,作者以此来针砭一个民族在精神上的病态,这也如有的评论家所说:“丙崽正是一种符号,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既是民族的,又是个人的荒诞却又真实的象征符号,这种‘非此即彼’的二值判断是思维方式,是普遍的文化现象,它蕴涵着一种深刻的悲剧性。 ”不过,作者把自己对这个民族新生的希望寄托在部落的大迁徙中。械斗过后,瘟疫降临鸡头寨,夺取了许多人的性命,为了山寨的生存,迁徙成为必然的选择。按照族谱上的规定留青壮不留老弱,部落长者选择了殉古道的壮举。在把一碗又一碗毒药送给弱者的路上,他的脚步是那样坚定从容。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保全群体牺牲个人的勇者,有了那些从容饮下毒汁的老少的存在,那民族迁徙的古歌才成为一首明亮灿烂的歌。 《陈奂生上城》 高晓声 改革 思想内容:《陈奂生上城》通过主人公过上温饱生活后进城卖食品,因为偶染风寒住进县委招待所的一段经历,刻画了主人公的复杂性格——对舒适生活的陌生与自卑,由此写出农民的贫苦与自卑相伴随的自欺与自大,写出农民的精神创伤。作品中的陈奂生已经摘掉“漏斗户”主的帽子,“屯里有米,橱里衣”,抽空还可以进城卖农副产品。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他开始渴望过精神生活,希望提高自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于是总想能“碰到一件大家都不曾经过的事情”。这事终于在他上城时“碰”上了:因偶感风寒而坐了县委吴书记的汽车,住上了招待所五元钱一夜的高级房间。在心痛和“报复”之余,“忽然心里一亮”,觉得今后“总算有点自豪的东西可以讲讲了”,于是“精神陡增,顿时好像高大了许多”。这种陈奂生式的精神满足与鲁迅笔下的阿Q似乎有着血缘关系。陈奂生是一个背负着阿Q精神的盲目的乐天派,一个摘掉了物质贫困的帽子却又暴露了精神贫困的形象。作品反映了作者对陈奂生们的精神世界的严肃探索和对我国农民命运的深沉思考。   艺术风格:《陈奂生上城》不仅在思想内容上有所开拓,而且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土洋结合,寓洋于土”,富于创新。小说在塑造人物时基本上采用我们民族传统的艺术手法,即通过人物个性化的动作、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与此同时,也借鉴、吸收外国小说的某些长处。如细致入微地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有意识地将叙述、描写与人物心理分析结合起来,以更深一层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小说情节基本按照时空顺序展开,但也有跳跃和切入,且在叙述、描写过程中表现人物的意识流动。作品语言朴实凝炼,幽默风趣,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轻松的喜剧色彩。藏庄严于诙谐之内,寓绚丽于素朴之中,构成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李顺大造屋》高晓声 反思 思想内容:通过一个普通农民几十年造不起自己的屋的悲剧,剖析了悲剧的双重原因:一方面是极左政策对农民的不断掠夺,另一方面也是农民逆来顺受的结果。作家写出了这种逆来顺受的品格与农民对“社会主义”的真诚拥护之间的紧密联系,又显示了作家对农民悲剧品格的深刻体察和无限悲悯。 《受戒》 汪曾祺 寻根或乡土 思想内容:小说创造了一种美好欢快的人生场景,写了荸荠庵小和尚明子和庵赵庄小英子之间一种朦胧的,对爱的感觉。明子面相清俊,聪明伶俐,字写得好又会画。小英子长着一双清亮的眼睛,美丽善良,热情大方。一对小儿女天真无邪,一起薅草车水,一同划船进城,扯起脆亮好听的嗓子唱歌喊号子。踩荸荠时,小英子故意用自己的光脚去踩明子的脚,明子看着她留下的脚印,萌生了一种从没有过的感觉。在小英子身上洋溢着率真淳朴的人性,她在乡间自然的生存空间中成长,少有封建礼教的束缚,“感情的发育是非常健康的,没有经过扭曲”,她不要明子去做方丈,敢对明子说“我给你做老婆,要不要?”这种自然健康的人性光彩,给作品增添了一种优美的意蕴。关于《受戒》,汪曾祺说:“我写《受戒》主要想说明人是不能受压抑的,反而应当发掘人身上美的诗意的东西,肯定人的价值,我写了人性的解放 ”。清新自然,没有被世俗污染的人性,正是作家所要表现的美的诗意所在。受戒本是要斩断尘缘,从此受遏抑人性的佛门戒律的规范。而小说中则描绘了另一番景象,受了戒有希望当沙弥尾的明子,则对小英子说“不当”,并答应娶小英子。荸荠庵里的和尚只是把出家当作一种谋生手段,无所谓清规戒律,过着一种率性自然的生活。他们和常人一样有着七情六欲,娶妻找相好,杀猪吃肉,也打牌赌钱唱酸曲。这种顺从自然天性的庵中生活,与现实佛门中被禁锢的人性形成鲜明的对立。作者无疑是以理想化的人生态度和民间叙事立场来重述佛门人生,这也可看作是他对人性自由所做的独具个性的文学阐释。 《一地鸡毛》刘震云 新写实 人物分析:小林原是刘震云在《单位》中写过的人物,在那部小说里,他由于生活中各种实际问题如结婚后没房子、工资收入跟不上物价飞涨等等,逐渐意识到生活本身的沉重分量,为了解决问题他不得不谋求在单位里提级长工资,而这样一来,他也就不得不改变从前大学生的自由脾性,向过去深恶痛绝的世俗关系下的人与事低头。最后的结果是在单位里的“小林像换了一个人”,变成了一个规规矩矩的、毫无自我特点的小公务员。《一地鸡毛》基本上承续了这个思路,继续写小林在家庭生活中所经历的精神磨砺与变化。如果说《单位》是写生活迫使小林在公共生存空间中(即工作场所)放弃了自我的个性追求,而在《一地鸡毛》中,这种生活的严峻性和销蚀力则更渗透进他的私人生存空间,使他在更本我的层面上也必须彻底摈弃自我意识。 比如小林老家来了人,而且是当年有恩于他的、十几年没见过面的老师,但小林却有碍于自己家的经济条件,这种鄙陋的生存状况决定了他必须放弃好好侍奉老师的心意。又比如小林的孩子入托,全靠邻居帮忙才进了理想的幼儿园,后来却发现是给邻家孩子当了陪读,小林“像吃了马粪一样感到龌龊”,但是龌龊归龌龊,他最终还是得让孩子继续去那家幼儿园。再比如小林被一个卖鸭子的老同学拉去帮忙收帐,起初感到很不好意思,觉得是丢人现眼的事,可是没几天下来,很容易地就挣到了钱,他也就习惯成自然了,小说中形容他的心态:“小林感到就好像当娼妓,头一次接客总是害怕、害臊,时间一长,态度就大方了,接谁都一样。”后来写小林爱看足球赛,本想半夜起来看电视转播世界杯,却给老婆一顿臭骂,让他明天早起去拉蜂窝煤,结果小林一夜没睡着,虽然十分不情愿,但看来他终于还是想明白了,在生活中蜂窝煤远比看球赛要重要得多。经过如此这般无数日常琐事的教育与磨练,小林的精神世界大为改观了。小说最后写到他向老婆大发议论,说“其实世界上事情也很简单,只要弄明白一个道理,按道理办事,生活就像流水,一天天过下去,也满舒服。舒服世界,环球同此凉热。”最后一句话是反讽,但由此引出的道理也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任由自己的意愿,生活中要紧的是吃喝拉撒睡,唯有物质要求牵动着人的一举一动,其余诸如师生之情、龌龊之感、脸皮面子甚至个人爱好等所有精神层面上的内容都可抛开不顾;是一切繁琐小事造就了人生,而不是任何浪漫的理想或精神的追求,显见的是,即便最私人化的生存空间中也容不下一个真正的“我”存在。小林的精神发展轨迹,就是他的精神世界逐渐抽空、个性逐渐消退的过程:他置身于生存的沉重压力之下,在毫不间断的生存的跌爬滚打中,难以有机会从容地听从于内心,而不得不坠入到无边的生存网络中,这同时也就注定了他已彻底丧失再度发展自我、抑或改变这种生存状况的可能。听任自己的精神世界愈加滑向平庸和贫瘠,人生的过程也就意味着丧失自己的过程。 《棋王》 阿城 寻根 人物分析:本文一经发表,便以作者独特的美学感知,人生体验和创作风格而震动文坛。小说名为“棋王”,作者确以一支生花妙笔,娓娓道来,把个“棋王”的讲得意趣横生,不由你不爱读。然而,小说在以知青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中所以独树一帜则在于,作家目的不惟不在“以文传棋”,而在“以棋写人”;而且以一个与那“史无前例”时代的文化精神颇有些不合辙儿的小人物的故事,在于那时代形成距离的历史观照中,展示出实人生、真生命的存在与面目。王一生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一个普通人,他整个的生活境遇可以用一个“穷”字来概括,全家生活费每人平均不到十块钱,为省家用,他连上公园、看电影等学校活动也取消了。或者由于生活境遇、或者由于性格特质的投和,王一生爱上了象棋,而他的青春生命也由此焕发出光彩。什么穷、什么外界干扰、什么无资格参赛,即使在“史无前例”的时代,也不能割断王一生和象棋的关系。在这里,作者通过人物形象力图阐释的,并非人与棋的关系,而是一种平凡而实在的人生态度。当读者读到王一生因其“呆”,误撕某造反团的大字报致使其“大”名沸沸扬扬,本人也被对立的两派争来夺去成为“斗争”焦点而忽俊不禁对,在那一哂、一笑之间,所包容的是由作品形象感发的具有时代意义的丰富内容,是对那整个畸形时代的嘲讽。阿城审美视角的独特处在于,当他反思那一时代时,不是沉缅其中,而是超然象外、省察人生,由此,从当时比比皆是,可以说构成一时潮流的“造反”、“讨伐”、“反戈一击”、大字报战等文化现象中,见出其与历史、与人生的悖谬。而这又是巧妙地以王一生这样一个普通小人物和时代“主导”意识相违拗的人生追求显示出来的,在鲜明的映衬中,揭示了那一时代被扭曲的文化表层之下,历史、生命坚实而不可逆转的进程。王一生的爱棋、下棋,他谦虚、好学、坦诚、刚毅的棋品——持身谨严的人品,诚然表现出执着的生命热力,但作为一个“人”“热爱生命”并非是一句空话,“生命”也并非空洞的精神口号所能维持和延续,作品中关于王一生对“吃”的感受、看法、包括吃态的描写,成为作家刻画人物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王一生所说“一天不吃、棋路就乱”的话语,朴素地道出了“民以食为天”的真理。如果说人的精神需求往往代表了人所谓“雅”的一面,而衣食物质需求则更多被视为“俗”,那么这部作品是在“雅”与“俗”的自然统一之中,完成了一个真实的人的形象塑造。然而作品对人物的描写并不仅仅停留于社会层面,而显示出超越现实、超越个体存在、对世界人生进行整体把握的努力,作家对中国古典哲学、对道禅精神的领悟,潜移默化地渗透于人物形象的刻画之中。在王一生的学棋经历中,拣烂纸老头的指点勿庸说是具有决定意义的,那对“气”与“势”的了悟,使王一生的棋艺日精,最后力克群雄、稳操胜券;而王一生身处穷境、逆境、困境,精神不颓、志气不衰的人生道路与品格,在那不正常的年代,不也颇具以不变应万变,以无为而无不为的哲学意味?作者关于王一生棋场鏖战一段的描写,尤为突出地显示了作者创作思维的这一特点:王一生“双手支在膝上,铁铸一个细树桩,似无所见,似无所闻。……眼睛深陷进去,黑黑的似俯视大千世界、茫茫宇宙。那生命像聚散在一头乱发中,久久不散,又慢慢弥漫开来,灼得人脸热”。与其说这是一个神情专注的棋手,勿宁说这是民族文化精神融铸而成的一个“棋魂”,它远非某一具体现实人生所能拘囿,而具有与远古、现在、未来,宇宙人生同在的永恒意蕴。 《棋王》不仅立意颇深,而且显示出将其浑融于感性形象创造、故事情节表现的艺术功力。作品表细节,如“吃”,似工笔细刻,使人物体表态心神毕现;写场面,如“千人观棋”,则文笔姿肆、纵横捭阖,以不同人物动态汇成铺天盖地的动势,确实手笔不凡。再加词句的凝练,用语的诙谐,反嘲的口吻,“静”与“动”相因相生的笔法,使小说产生了别具一格的审美精致。概而言之,作品将玄渺的哲学命意和高远的文化沉思寓于平凡人生的揭示与升华,在故事的叙述中,以朴素的写实笔法,注之以意、行之以情、凝之以神,形成了阿城小说感人至深又耐人寻味的独特凤格。 《有赠》作者:曾卓,原名曾庆冠,七月诗派成员之一。著有诗集《门》、《悬崖边的树》、《曾卓抒情诗选》等。   1.简答本诗的主题意蕴   《有赠》是赠给一位女性的诗。诗歌以饱含激情的语调,借对一位女性的深情倾诉,形象地抒写了对历尽苦难之后的人间温情的真切感受,赞美了给受难者带来巨大精神慰藉和生活勇气的宽容的理解、善良的同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人生劫难中真挚爱情的由衷的感激和歌颂。诗篇表达了一种既是爱情又超乎爱情的崇高情感,一种基于深切了解、信任的博大的爱,一种人间至情;同时也折射出对历史冤屈和现实不公的控诉。   2.简析本诗所表达情感的复杂内涵及其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意义。   这首诗作表达的是一种复合的情感,既有重获自由的庆幸,又有无法消除的创伤;既有光明的预示,又有难解的隐忧,它们交织着,一时难以理清,但作者却以一种沉静的态度出之,于平缓中有跃动,委婉中有激切,因而给予读者的美感也是多重的。  真切地袒露内心世界,细腻地抒写情感活动,也是本诗一个明显特点。在“战歌”风行,个人情感普遍受到漠视并为诗所摒弃的60年代,它的创作实属难能可贵。 《茶馆》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早年著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50年代后又创作了话剧《茶馆》、《龙须沟》和长篇小说《正红旗下》等。   1.分析《茶馆》“葬送三个时代”的主题思想   全剧三幕戏,分别描写了三个时代。第一幕以1898年戊戌政变失败为背景;第二幕以袁世凯死后的军阀混战为背景;第三幕则以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加紧黑暗统治为背景;通过裕泰茶馆这个“窗口”,截取一系列生活横断面,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从侧面反映了近50年社会历史的风云变幻,展现出一幅幅社会历史风俗画,深刻揭露了三个时代的黑暗腐朽,从而达到了作者“葬送三个时代”的艺术目的。   2.简析《茶馆》的结构形式   《茶馆》全剧没有统一连贯的故事情节,而是采取了独特的人像展览式的戏剧结构,将众多的人物速写组成几十幅时代剪影,形成一个戏剧片断,经过作者的巧妙编织,既展现了多种多样的戏剧冲突,又塑造了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还广泛地反映了时代环境和社会心理。   3.分析王利发的形象及其对表现全剧主题的意义。   在《茶馆》的众多人物中,裕泰茶馆的掌柜王利发是贯穿全剧的中心人物。为人精明、干练、勤俭、善于经营的小商人,最后也逃脱不了破产的命运。到国民党统治时期,他苦心经营几十年的茶馆终于被霸占,自己则在绝望悲愤中上吊自杀。王利发及其茶馆在全剧中还具有结构功能,是全剧的核心人物、核心场景,起到辐射、领起其他人物和社会时代背景的结构作用。   4.举例分析《茶馆》的语言风格,并说明人物对话的人性化特征   作品语言简洁犀利明快,含蓄风趣生动,极富个性色彩;同时有浓厚的北京地方特色。《茶馆》人物众多,但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这得力于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每个人物的语言都透露出他的身份,表现出他的性格特点;同时具有浓厚的北京地方特色,“京味儿”很足,是在北京口语基础上提炼的文学语言。 5人像展览式:是老舍在茶馆一剧中采用的独特的戏剧结构形式,是老舍对戏剧的创新和贡献,这种结构形式突破了传统戏剧以线索为故事情节的方法,而是以人物活动为结构要素,让主要人物贯穿全剧,次要人物两头相成,其他人物自说其是,在时代大背景下产生联系,这种结构形式使得人物主次分明,面貌清晰,从而在时代的大背景下突现出各种人物的性格,特色和命运。 6《茶馆》在结构上有何创新? (重点) (在结构上,《茶馆》采取三个横断面连缀式结构,每一幕内部也以许多小小的戏剧冲突连缀。这样的结构本来容易变得松散,老舍克服了这方面的困难,剧本以“人物带动故事”,“主要人物由壮到老,贯串全剧”,“次要人物父子相承”,“无关紧要的人物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同时,人物的故事、命运又暗示着时代的发展,从而使得剧本紧针密线,形散神凝,以貌似平淡散乱的人物、情节织出一幅“清明上河图”式的从清末到民国末年的民间众生相。) 老舍有意识地舍弃中外戏剧传统的“一人一事”的方法,而采用“人像展览式”方法来结构全剧、展开场面和刻画人物。老舍创作《茶馆》的意图是以“埋葬三个时代”来歌颂新时代。这个意图的关键是把三个时代被埋葬的必然性写足。老舍采用“人像展览法”把三个时代的各种人物都搬上台,把各种丑恶现象都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使观众从三个时代的黑暗、腐朽和反动中,看到这三个时代的无可救药。这些人物没有特别突出的主次之分,人物不断登场,又不断下场。茶馆中每个人物的台词也都不多,他们在茶馆一闪而过,口中说着自己的事情。由此看来剧中人物的活动,都是截取他们在茶馆中的一个横断面。无数的画面组织起来,构成了一幅卷轴画,随着剧情而逐步展开。 7茶馆的具体意蕴、思想和艺术特色:1意蕴:茶馆的全部情节,人物和事件,既充盈着迷人的传奇性,又没有离开现实主义写作精神。荒唐岁月发酵出来的社会现实,本身就包含着林林总总的失态和笑料。语言和民族气派。2思想::是老舍 1957 年创作的话剧杰作。作品借北京城里一名为裕泰的茶馆在三个时期(清末 1898 初秋;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 45 年抗战结束,内战爆发前夕)的变化,来表现 19 世纪末以后半个世纪中国的历史变迁。( 2 分)在剧本中老舍采用了富于对比色彩的“人像展览”,穿插了喜剧元素,以充分表现特定时代社会的黑暗残酷与荒谬丑恶,从而有效地拓展了戏剧内涵的历史容量 3艺术特色::一、小舞台,大世界。立足茶馆,以小说笔法勾勒社会人生世相,点面结合,侧面透露时代风云。二、悲喜剧的结合,在对比中,强化作品的表达效果。充分战士特定时代社会的黑暗残酷与荒谬丑恶,从而有效地拓展戏剧内涵的历史容量。三、语言对白的形神兼备,充分体现作者艺术功力。 8论述《茶馆》的艺术成就:(重点) 1、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使命感,给人以希望,立足今天,回顾过去。 2、塑造各种鲜明的人物形象。 虽然人物众多,但是个性鲜明,这不能不说是人物塑造上的一个巨大成功。在人物肖像塑造上,老舍擅长白描,他的白描总是漫画式的,加入喜剧的因子,于嬉笑怒骂的氛围中凸现人物身上的“可爱或可憎之点”。《茶馆》中的七十多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大都是三言两语勾勒出来的。最典型的莫过于马五爷的形象。老舍只用了三句台词,就真切地描绘出其霸道、虚伪、狂傲的洋奴性格。当二德子在他面前撒野时,他说了句:“二德子,你威风啊!”先摆出自己的威严;接着又说:“有什么事不能好好地说,干吗动不动就讲打?”又显示了一次威风。二德子赔了不是,常四爷要他给评理,他不屑一顾:“我还有事,再见!”显示出极度的傲慢。马五爷的洋奴形象,便在这三笔两笔之中立于纸上了。 3、语言朴实凝练,具有浓郁的北京口味。 (1)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戏剧中每一句台词都是人物的语言,表达人物的思想,显示人物的性格。老舍善于根据人物的身份和性格,选取符合他们心理的个性化语言。 (2)语言的幽默风格。 老舍谈《茶馆》时说,作品写了“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他把对黑暗社会的讽刺、批判与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联系起来,在微笑中蕴藏着严肃和悲哀,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幽默风格。 当唐铁嘴夸耀自己如何抽白面儿时,看起来滑稽可笑,但实际上却激起了人们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仇恨,王利发问报童“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也像一句玩笑话,然而表现出的则是人民对动荡时局的不满。又如松二爷看见宋恩子和吴祥子仍穿着灰色大衫,外罩青布马褂说:“我看见您二位的灰大褂呀,就想起了前清的事儿!”。表现出松二爷的怀旧情绪,也讽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这种寓庄于谐的语言更能给读者以回味的思考。 (3)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 这个特点在课文中表现得很明显。老舍本人熟悉北京方言,特别是北京市民的语言。在《茶馆》中恰当地应用地道纯熟的北京方言,使作品更具地方色彩,也更真实。 老舍是著名的"语言艺术大师",其语言风格的独特性表现在提炼口语,纯净至极,清浅俗白,雅俗共赏;创造"始则发笑,继则感动,终于愤怒"的幽默;融会多种体裁语言,并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创造地摹仿欧化语法及句式,描写简捷洗练,学习和研究这些风格,会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4、批判讽刺与赞美同情相结合。 七、以舒婷的诗歌为例谈谈朦胧诗的审美特征:(论?重点) ① 打破现实主义审美模式,由写实转向写意,由具体转到抽象,由物象转到意象,由明晰转向模糊,着重于表现多变、曲折和复杂的主体世界。 ② 打破过去诗歌线性因果或单向直抒的方式,以主体情感和情绪流动的内在曲线结构作品,情感呈散点辐射状态,主题的多义性和情感的多向性代替了过去的平面状态,在结构上实现了真正的“自由”。 ③ 多用象征、暗示、通感等,用意象的模糊性取代形象和意旨的明确性,闪烁的意念、跳跃性的转递切换、瞬间感伤的捕捉等等,是其典型特征。 5、结合作品来分析老舍《茶馆》的艺术特点 A、使用反描法。 《茶馆》“描写了三个时代,葬送了三个时代”。 三个时代: 戊戌变法失败后清政府的反动统治时期; 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时期;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 B、“侧面透露法” 即以小见大,以个别表现一般:剧作通过裕泰茶馆几十年的兴衰变化,出入于茶馆的一些人的命运与遭遇以及发生在茶馆的司空见惯的日常琐事,使观众看到了旧时代的一幅缩影,听到了时代的足音,感受到了社会的动荡与历史的变迁。 C、采用“人像展览式”方法来结构全剧、展开场面和刻画人物。 D.采用纵横交错、虚实结合的坐标式结构 《锻炼锻炼》作者:赵树理,早年著有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等,50年代后著有短篇小说《登记》、《“锻炼锻炼”》和长篇小说《三里湾》等。   1.简答《“锻炼锻炼”》的时代背景   时代背景有二。一是作品故事的时代背景:1957年秋的农村“整风运动”。背景之二是作品写作年代:1958年7月,这正是“大跃进”时候。   2.分析《“锻炼锻炼”》在情节结构、人物刻画和语言等方面的艺术特点。   (1)情节结构方面:情节完整,有头有尾,线索单纯。(2)叙事写人都用白描,以人物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刻画性格。(3)语言口语化,通俗易懂,平易朴实,生动风趣。 4、分析《“锻炼锻炼”》的双重主题 呈显主题:肯定褒扬社副主任、年轻干部杨小四等人的工作方法,在“整风运动中”整自私落后的社员以解决劳动出勤率不高的问题;否定和批判社主任王聚海“按性格用人”“和事不表理”,不分是非和稀泥的工作方法。小说位围绕争先合作社对外号“小腿疼”、“吃不饱”这两个落后社员的教育过程,叙述了社主任王聚海和青年干部杨小四所采取的不同工作方法之间的矛盾冲突。杨小四利用“小腿疼”和“吃不饱”的自私,设计了一个圈套,然后当场抓住,并召开社员大会处理要他们坦白交待、检讨“偷窃行为”,不交待要送法院。王聚海还是要和稀泥平息争端了事。最后支书王镇海的一段话是点题之笔,说明王聚海的工作方式助长了损公利私、好吃懒做倾向,影响了农业生产;而杨小四等的工作方法则能“改变”偷懒取巧的性格,解决生产中的问题。作品题名“锻炼锻炼”,本是王聚海评价年轻干部的口头禅,现在被支书反过来用到他自己身上,要他跟年轻干部一块“锻炼锻炼”。对两种工作方法的褒贬态度,呼应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政治思潮,这使作品的显在主题。 潜在主题。作者在看到当时农村存在的种种问题,在小说终于以曲折表现,构成作品潜在主题。(1)当时的农村还并不富裕,还是缺吃少穿的。“吃不饱”在农村实行粮食统购以后,常喊吃不饱,给丈夫总是下几颗米在面汤里熬糊糊粥喝,这固有她贪吃懒做的一面,也反映了一定的现实:农村并不像当时“浮夸风”宣传的粮食多的发愁吃不了。这是作者对现实的清醒认识。(2)农民生产劳动积极性下降。小说描写争先农业社的妇女当时大半不上地,以致棉花摘不下来,棉花杆拔不了,地不能犁,影响了秋种。而妇女不上地的一个原因是农业社的报酬问题。农民把自己的劳动和报酬挂钩,报酬低就不出来劳动。作品这一描写和1958年“大跃进”是宣传人们怎样劳动不计报酬大公无私等等,是不合拍的,但确实反映了一定的现实和问题。(3)小说对杨小四等的工作作风也有一定的质疑、针砭。有的通过“小腿疼”的话“你又是副主任,你又会写,还有我这不认字的来百姓活的哩?”“你们都是官官相卫”;有的由支书说杨小四“做法虽说有点开玩笑”,在肯定中也觉有缺陷之处;而动不动就把人送法院、送乡政府,也曲折反映了干部作风问题。潜在主题是作者现实主义精神的可贵体现。 一、试论赵树理小说创作的主要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1、具有新颖独创的大众化、民族化的艺术风格,为新文学在艺术上提供了宝贵而新鲜的经验。[1]情节结构上,讲求情节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常常采用大故事套小故事的手法,层层推进,有头有尾。[2]人物塑造上,善于在故事的叙述中通过人物自身的行动和语言来展现人物性格。[3]语言上,采用经过艺术加工提炼的北方农民语言,通俗质朴,明白如话而又生动活泼,幽默风趣。 2、在赵树理小说风格的影响下,五十年代在山西作家群中形成了一个被称为“山药蛋派”的创作流派 三、试题:赵树理为什么称自己的小说是“问题小说”? 赵树理小说创作的题材,差不多都是来自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难题,每每在下乡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又感到该问题有及时解决的必要,于是收集素材,用小说的艺术形式提出这一问题并予艺术地解答,故自称“问题小说”。 四、试题:赵树理小说在思想内容上的突出成就是什么? 答案:赵树理是第一个成功地塑造了翻身农民的崭新形象,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解放区农村的伟大历史变革的作家。他所塑造的农民形象具有地道的农民特质,所描写的农村变革是真实深刻的,反映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的某些本质方面。 《受戒》作者:汪曾祺。著有短篇小说《大淖记事》及随笔集《榆树村杂记》,本篇是一篇散文化诗意化的小说   1.简析《受戒》的主题意蕴   通过一个世俗化的佛门故事,描写了普通人的人生欢乐,表达了对淳朴的民间日常生活的肯定与赞美,同时也含蓄地表现出对清规戒律的否定的批判。   2.简析《受戒》的风格特色。   在文体风格上追求小说与散文、诗歌的融合,淡化情节和人物性格心理,将散文笔调和诗歌的意境营造手法引入小说创作,以纯朴淡雅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原始浑朴的南方水乡生活的诗意化图景,形成了一种清新独特的田园抒情风格。   3.简析《受戒》是怎样以平淡含蓄的方式表现主题的。 这种平淡的方式,也是一种含蓄的方式。佛门世俗化,和尚也像俗人一样地生活,和尚也只是人的一种职业,和尚也有七情六欲,会有爱情的追求。作者以平淡含蓄的方式叙述和尚们的这些故事,叙述明子和小英子的爱情。叙述和尚们作为普通人的人生欢乐,这就含蓄地表达了对原始淳朴的民间日常生活的肯定和赞美,含蓄地表现出对清规戒律的否定和批判。 4.为什么说《受戒》是一篇散文化的小说? 《受戒》是一篇散文化诗意化的小说。这表现在:(1)淡化情节的人物性格心理,并不讲究情节的完整性和很强的故事性,并不注重典型性格心理的塑造。(2)以散文的洒脱自然的笔调写佛门的世俗生活,写明子和小英子的爱情。(3)在江南水乡普通人(包括佛门子弟)的日常生活当中挖掘和表现诗意,写水乡的美,人的美,尤其是明子和小英子,聪明美丽、天真烂漫、感情纯朴热烈,整个作品是一幅原始浑朴的南方水乡生活的诗意化图景。 5、结合作品来论述汪曾祺小说的艺术特色 他小说的总体风格是清新隽永、淡泊高雅。 A 、 淡化情节,铺开一幅清新淡泊、意蕴高远、韵味无穷的水乡风俗画。 例如,在小说《受戒》中“受戒”的场面一直在最后才出现,而且还是侧写,作者并不把它当作情节的中心。小说不断的插入其他成分,插入成分中还不断地出现其他的插入成分。 B 、汪曾祺的小说 具有和谐含蓄之美。 他的小说很少抽象的思辨与迷狂的沉醉,而是适可而止,“怒不写到怒不可遏,乐不写到乐不可支,悲不写到悲不欲生”。在文中有许多“未定点”和“意义空白”。 C、语言简洁明快、纡徐平淡,流畅自然,生动传神。 “作品的语言映照出作者的全部文化修养。语言的美不在一个一个的句子,而在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包世臣论王羲之的字,看来参差不齐,但如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相关。好的语言正当如此”。 《游园惊梦》作者:白先勇着有短篇小说集《玉卿嫂》、《纽约客》、《台北人》及长篇小说《孽子》等。《游园惊梦》发表于1966年。   1。简答《游园惊梦》的主题意蕴   作品通过女主人公蓝田玉的一次赴宴经历的叙述,描写了这位守寡的将军夫人悲剧性的命运遭际,反映了原国民党上层阶级撤离在大陆后的境遇变迁和五六十年代的台湾现实,塑造了蓝田玉等几个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人物对世事无常的沧桑感觉。   2。分析《游园惊梦》采用象征、暗示、意识流等表现手法的艺术特点   象征、暗示、意识流手法表现出小说的现代派特征。细腻的心理描写,也较多表现了西方小说的手法特点,而性格化的对白等,则较多地体现了中国优秀古典小说的手法。因此,这是一篇成功地熔中国传统与西方小说,特别是西文现代派小说多种艺术手段于一炉的作品。   3。分析《游园惊梦》中"戏剧穿插法"的运用对展现人物命运、刻画人物心理、突出悲剧主题的作用。   小说以钱夫人为视角,用细腻的心理描写和意识流手法,着重呈现了她的内心活动;同时运用了戏剧穿插,将古典戏剧的情节、气氛与小说主人公内心处境和悲剧命运相互对照。 《黄鹂——病期琐事》作者:孙犁,原名孙树勋。早年以短篇小说《荷花淀》闻名,50年代后着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和散文集《秀露集》《晚华集》等。 《黄鹂》是一篇散文名作。“避虚就实、情理兼备   1。简析本篇的主题意蕴   通过作者在养病期间对黄鹂鸟的一系列观感的回忆的描叙,在与童年时代和战争年代的记忆的对照中,表达了对美的事物的倾心与赞美,对无视和残害美的行径的谴责。同时,又体现了作者对美的本质的深切理解:揭示了美只有在自由中才能充分显现的道理,从而表达了一个从事艺术创造的知识分子对自由宽松的创作环境的真切向往。   3。分析作者是怎样通过有关黄鹂鸟的日常生活画面的叙述和描绘,多侧面、多层次地揭示美的含义。   本文先是从作者童年时代的往事娓娓道来,随意亲切,虽然并没有正面描绘黄鹂鸟,但处处渲染、衬托出黄鹂鸟的美丽,这是虚写;然后作者通过对四个与黄鹂鸟有关的生活场景片段的记叙,多侧面、多层次地揭示美的含义。 《神女峰》舒婷 1、艺术特色:1 “挥舞花帕”、“突然收回”、“捂住眼睛”这些细微的传情动作,首先就表明了抒情主人公是一个多情善感感情细腻的女性,这里的三个动作,貌似平行的排比其实是一种非常有序地推进,“挥舞、突然、捂住”这三个动作是连接性的,也是对照性的,它生动地放映了抒情主人公心理变奏的过程。作为朦胧诗一分子舒婷的《神女峰》体现了朦胧诗的艺术特色,而最后一句更是这种朦胧特点的一种聚焦。它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歌美的感受。 2还表现在观察角度的新奇和剪裁生活的精当上。1问题的展现,是凭借游船上一个刹那间的生活片段。诗人一按灵感快门,便摄取了巨大的时空,使一瞬间的情景,回荡着一串千年浩叹,映照出旧道德的黯淡与新道德的闪光。2再则是诗人善于把具有鲜明反差的意象组合在一起,如众人狂热的欢呼与一人忧伤的思索等,这种组合,使形象更加鲜明,更能突出问题的悲哀与沉重。3另外,诗人的映衬手法与象征手法也是很出色的。衣裙在风中飘动,既是以动衬静,突现思索者雕塑一般的伫立,又是以动衬动,暗示她心灵的激烈颤抖。这些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2、主题意义:这首诗它反映了社会女性对生命本体自由和解放的追求与宣告。体现了女性诗歌文本的价值,宣扬礼教的古老神话被解构,使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女性生命变得鲜活,在对传统女性观念的叛逆和唾弃中,现代女性意识得以充分的张扬。神女峰历来被认为是对爱情坚贞的象征。诗人舒婷对此推出了不同的见解。表现出对爱情婚姻中“正统”道德的反思与批判。 3、朦胧诗兴起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 2 分)北岛、顾城、舒婷、梁晓斌、江河、杨炼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 1 分)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 2 分 朦胧诗的审美特征。(重点) A.诗人抒情主体的回归和抒情主体的个性强化。 B.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表现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关注,对人的心灵和生命的尊重。 C.显示诗歌“向内转”的重大变化,抒情直指人的内心世界,表现内心感受和体验。 D.运用象征的手法打破了真实描写现实生活的模式和直抒胸臆的抒情模式,使诗中的一系列形象获得多种解释的可能性。 4、简析舒婷诗歌的主要特征。(重点) 对人的自我价值与尊严的肯定确认,对人格独立和人生理想的追求张扬,构成了舒婷全部诗歌的核心思想。 1)不注重对客体的描摹,注重个人情感及内心冲突的抒写,带着诗人主体的感觉、印象,呈现出“内向”的特点。 2)意象丰富,意境深远,诗情与哲理结合。、 3)有独特的忧伤感、痛苦感,以及对祖国、人民炽热深厚的爱。 北岛,1949年出生于北京,原名赵振开。中国当代“朦胧诗”的主要代表。做过工人,当过编辑,创办过民间诗歌刊物《今天》。1990年旅居美国。著有诗集《在天涯》、《陌生的海滩》、《北岛诗选》等。 1、《迷途》的主题是“寻找”,反映出经历过“文革”十年动乱之后的青年一代希望从现实的迷茫中寻找出路的内心渴望。诗的整体氛围和所有的意象表达都是朦胧的,所造成的诗境甚至是非现实的,有如纯真的童话,但正是在这种由现实向虚幻的“湖泊”和“倒影”转化的过程中,诗人恰如其分地传达出了一种深情的渴望、对现实的怀疑和对自我的反省。 2、艺术特色:1)多义性和模糊性。我们受诗人的召唤走上征途,但目标并不明确,一如那双眼睛,只能闪烁在森林深处幽暗的湖泊中。但寻找的过程是充满意味的,它在时刻的迷途、转向和顿悟中摸索前进,于矛盾和迷惑中寻得个人的理解。2)象征意味浓郁。“鸽子的哨音”常规应是光明和美好的召唤,也的确导致了诗中“我”的“寻找”。但它指引的却是“挡住了天空”的森林中的小路以及随后的“迷途”,光明与幽暗在矛盾中共存。 3、结合《迷途》分析“朦胧诗”之所以朦胧的原因。其一,这批诗人重新发现了诗歌意象的繁复性和多意性,用形象思维的跳跃、逆转和矛盾共存修正了以往诗歌的单意性和线性思维模式。如在这首诗中,“鸽子的哨音”常规应是光明和美好的召唤,而且也的确导致了诗中“我”的“寻找”。但它指引的却是“挡住了天空”的森林中的小路以及随后的“迷途”,光明与幽暗在矛盾中共存。这一矛盾现象又重现在寻找的结果中,“蓝灰色的湖泊”、“微微摇晃的倒影”、“深不可测”都充满了虚幻色彩,似乎正合“迷途”中不真实与错误的暗示;但第二人称直呼的“你”,以及那双“眼睛”,无疑是真实的,至少对诗人的心理期待而言是如此。这种亦真亦幻、光暗闪烁的色彩正源自对意象中多意性的展示。第二是,诗作者有明显的怀疑与自省意识,从而更强化了诗歌涵义的暧昧。这首诗中,诗人显然在置疑常规的寻找—克服障碍—找到模式,而是自觉接受了“迷途”,正是在这一次“理性”的放弃与自我意识的故意沉睡中,寻找的目标出现了。但诗人并不能无条件地相信这个目标,因为它只是水中的“倒影”,只是一双寓意无穷而又空洞的“眼睛”。这“眼睛”,也许是进一步迷途的诱惑,但也是对于下一次寻找的召唤,一如诗歌开首处“鸽子的哨音”。? 《秦腔 》作者:贾平凹,原名贾平娃。着有长篇小说《商州》、《浮躁》、散文集《山地笔记》、《月迹》、《爱的踪迹》等。   1。简析本文的主题意蕴   《秦腔》通过对秦人自导、自演、自观、自评秦腔的痴醉迷狂的传统风俗的描述,生动地展现了八百里秦川人潜藏于意识深层的刚烈、粗放、忍耐的民族气质和精神上自给自足的生存状态。作者以平静从容的笔调,呈现出一个充满生气与活力的、完整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一个单纯清澈而又丰厚的充实的世界。   2。分析《秦腔》的艺术特点;散文叙述的外视点、平静崇高的语调和史诗意味。   作者在散文的叙述视点上,一反传统散文旨在表达作者情思,将外在景物主要作为个体情感投射对象的内视结构,而是以阔大的视野,在一定的审美距离下表现客观外在世界,表现富于文化积淀的民族生存状态。作品语调平静、崇高、富于深沉的历史感和史诗般的韵味。 简述先锋小说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作家作品。 先锋文学是指在中国文坛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都呈现出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气息的创作流派,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中,也被称为新潮小说或实验小说。( 2 分)先锋文学无论在题材范围、思想主题、形式技巧和创作理念上都借鉴和模仿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表现出与传统文学迥然不同的特征。( 1 分)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及作品主要有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残雪的《山上的小屋》、格非的《迷舟》等。( 2 分) 先锋小说的艺术特点 (1) 在文化上表现为对意识形态的回避、反叛与消解(意义的缺席)。 (2)在文学观念上颠覆传统的真实观。 先锋小说家一方面放弃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本质的追寻,另一方面放弃对现实的真实反映,文本只有自我指涉的功能。 (3)在文本特征上,体现叙述游戏,人物趋于符号化,通常采用戏拟、反讽等写作策略。 【沉钟社】:是中国现代文学团体,是在“浅草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1925年秋成立于北京。因创办《沉钟》周刊得名。主要成员有杨晦、陈翔鹤、陈炜谟、冯至等 创作方面,因他们不满于旧社会的黑暗,但又无可奈何,因此常为忧郁沉闷的气氛所笼罩。他们总是认真地将真和美歌唱给与自己一样的寂寞的人们。 鲁迅曾誉之为“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 七月诗派:抗战时期及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的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1937年10月,由胡风主编的《七月》(半月刊)创刊,发表各种体裁的作品,尤以诗歌影响为大,与此杂志联系密切而又经常在《七月》发表诗歌的诗人,称七月诗派,属于这派的诗人有亦门、鲁藜、邹获帆、曾卓、绿原等。该派诗作多为自由诗的政治抒情诗,充满反帝爱国精神,为抗战呐喊;在创作方法上倾向于现实主义。 《百合花》作者:茹志鹃,着有短篇小说集《百合花》、《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草原上的小路》等。   1。简析《百合花》的主题   《百合花》表现了军民团结、生死与共的深刻主题。这一主题是通过描写和讴歌子弟兵对人民的忠诚和人民对子弟兵的敬爱来表现的。军民生死与共的主题由此得到深切表现。   2。分析《百合花》中小通讯员和新媳妇形象   小通讯员是年轻的解放军战士。他最主要的性格特征是对人民的忠诚。他关心群众利益,注意群众影响。他朴实、机灵、爱美,并且有着十八九岁男孩子对妇女的腼腆、羞怯神态和心理。新媳妇是普通的农村妇女,她主要的特点是热爱子弟兵。军民生死与共的深刻主题正是通过这两个人物形象而表现的。   3。简析《百合花》在选材角度和刻画侧重上的特色及其作用   《百合花》在人民解放战争的广阔背景下,选择了前沿包扎所里小通讯员和新媳妇这两个平凡的人物作精心的描绘,从一个侧面,热情地讴歌了子弟兵对人民的忠诚和人民对子弟兵的敬爱,表现了军民团结,生死与共的深刻主题,在选材的角度和刻画的侧重上,都是独具特色的。   4。简析《百合花》运用对比、衬托来刻画人物性格的艺术特色。   作品用对比和衬托的方法,通过对百合花被子、野菊花、馒头、破洞等一系列细节描绘,细腻地刻画了人物性格,展现了人物丰富的感情世界和纯朴优美的心灵。作品语言清新自然,具有浓厚的抒情诗的意味。   5。简析《百合花》中百合花被子在表现主题、人物塑造和情节结构上的作用。   百合花被子是连接军民的重要纽带。深刻表现了军民团结、生死与共的主题。百合花被子在刻画人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刻画了新媳妇对子弟兵的无比崇敬的心灵,也烘托了小通讯员的动人形象。百合花被子在作品的情节结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从借被子到献出被子,构成作品的基本情节。在结构上则前后呼应,卒章显志,使作品结构严谨。   6。简析《百合花》的结构特点   全篇结构严密,层次清晰,前后呼应。围绕借被子事件,将先后出现的通讯员和新媳妇这两个人物的性格,作了生动的刻画。最后通过对新媳妇的集中描写,有力地烘托了通讯员的动人形象。作品巧妙地以"我"贯穿全篇,使情节的发展连贯自然。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作者:王蒙,着有中国短篇小说集《深的湖》、《杂色》和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等。   1。简析《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主题思想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发表于1956年,是较早反映社会主义体制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揭露官僚主义的作品。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揭露和描写了多种类型的官僚主义主义。北京市某区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李宗秦是个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官僚主义者。区委组织部第一副部长刘世吾是一个革命热情衰退,似乎看透了一切,对错误采取冷漠麻木态度的官僚主义主义者。区委组织部工厂建党组组长韩常新是个浅薄的官僚主义者。麻袋厂厂长兼党支部书记王清泉是个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作风简单粗暴的官僚主义者。   以揭露共产党干部的官僚主义为主题的作品,建国后一段时间里几乎是空白。这篇作品是较早的,有突破"禁区"的意义。作品描写党中央所在地首都北京某区委的领导,这是较高层次的党的机构和干部。艺术描写也较成功,因而在文坛和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   2。分析刘世吾形象及其意义   刘世吾是一个颇有深度的官僚主义;他有一定的革命经历,工作能力很强,"一下决心,就可以把工作做得很出色。"但是,他对损害党和人民得益的错误、缺点,却麻木不仁。他的口头禅"就么回事",表现了他看透一切、极端冷漠、不思进取的人生态度。作品的深刻之处,还在于揭示了刘世吾的一套似是而非的理论,刘世吾年轻时也曾充满革命热情,随着年龄的增长,涉世的深入,阅历、经验的丰富,如何永远保持年轻时的单纯、热情、朝气,这是刘世吾形象的另一方面的典型意义,也是作品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3。简析林震的性格特征及其在作品中的作用。   林震是一个有理想、有朝气、富于原则性和正义感的青年党员干部。他满怀热情地踏入社会,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复杂现象,他感到困惑,并引发了他的思考和斗争。   林震在作品中还有结构上的作用。作品是以林震到组织部后的所见所闻所经历所遭遇为结构线索的;是以他为视角,通过他的眼光,刻画了一系列官僚主义者,尤其是塑造了颇有深度的刘世吾的形象。   4。分析《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塑造人物的对比
/
本文档为【当代文学_作品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