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如何搞好初中英语课文教学

2017-10-21 27页 doc 62KB 19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1137

暂无简介

举报
如何搞好初中英语课文教学如何搞好初中英语课文教学 如何搞好初中英语课文教学, 内容摘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是每一位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愿望,但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本人认为只要你了解阅读理解的三个层次即:表层理解、深层理解、评价性理解,并依次在课文教学中精心设计、逐步实施,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阅读理解 表层理解 深层理解 评价性理解 多年来教师在教学中总是把大部分时间与精力放在解释生词、词 语搭配、造句训练上,过多地重视语言形式而忽视了内容的理解,结果课文被肢解得支离破碎,影响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思想。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唱主...
如何搞好初中英语课文教学
如何搞好初中英语课文教学 如何搞好初中英语课文教学, 内容摘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是每一位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愿望,但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本人认为只要你了解阅读理解的三个层次即:表层理解、深层理解、评价性理解,并依次在课文教学中精心设计、逐步实施,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阅读理解 表层理解 深层理解 评价性理解 多年来教师在教学中总是把大部分时间与精力放在解释生词、词 语搭配、造句训练上,过多地重视语言形式而忽视了内容的理解,结果课文被肢解得支离破碎,影响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思想。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唱主角,学生没有充分的思考和参与语言实践的活动,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又常常局限在对课文的表层理解,设计一些正误题、多项选择题和 回忆性问题。教科书也没有对学生的理解作全面的要求与训练。然而,学习语言的目的绝不仅限于进行简单的对话或应付各级各类考试,而是要通过学习,能够应用所学语言了解、表达更多的信息;掌握更多的知识;具备更高的自学能力等。因此,新课标下如何搞好课文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成为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理解是阅读的要旨 阅读是一个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也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从形式上看,阅读似乎是一种单向的言语交际活动,实质上它是作者与读者双方参与的言语交际活动,是一种积极思维的智力活动过程。 阅读的主要目的是理解作者用文字表达的思想,因此理解能力是阅读中最重要的能力。阅读理解的程度可 由浅入深分为三个层次:表层理解(literal comprehension)、深层理解 hension)和评价 性理解(critical comprehension)。表层理解只是懂得文章字(inferential compre 面的意思;深层理解则要求读者能清楚地理解作 者的言外之意;评价性理解则需要读者对作者所表达的内容说出自己的看法。读者理解一篇文章应包括这三个 层次,其中表层理解是深层理解的前提,评价性理解又是在深层理解基础上进行的。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相当 一部分学生往往只满足于课文的表层理解,对后两个层次的理解很少问津。他们误把表层理解看成是阅读理解 的全部。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要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学生高层次阅读理解能 力,教师应根据理解课文的三个层次设计教学过程。这里就JEFC第70课Standing Room Only为例,具体谈谈如 何通过理解课文内容的三个层次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二、阅读理解的三个层次 (一)表层理解 表层理解是要求学生掌握文章字面意思。对学生的要求是机械地重复文中主要内容,使课文内容再现。教 师对该课可提出下列问题,请学生阅读后回答: 1)About how many babies are born in one minute? 2)How many new babies do people have to find food for in one day? 3)What may be the greatest problem of the world today? 4)How is the population growing? 5)When was the population over 500 million? 6)What will happen in about 600 years? 由于表层理解是深层理解和评价性理解的基础,为了使学生顺利地理解掌握文章意思,教师在教学中应注 意以下两点: 1.教师要清楚地了解学生头脑中是否有与文章相适应的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等知识。背景知识能提高对课 文的正确理解。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读者在阅读时,头脑中已贮存的与读物有关的基础知识有助于文章的理解与保持。鲁姆哈特( D.Rumelhart )也指出,读者在进行阅读时,他先前存入的知识往往会随之与文章中 的符号产生联系,这对于读者了解文章中的信息内容至关重要。这说明,当书面文章出现在读者面前时,读者 不仅需要足够的语言知识,而且还要有关的背景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去填补作者句子间信息的空白,从而理解文章的含义。阅读是读物内容与读者背景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而阅读理解则是读者利用自己的背景知识(含 语言知识)对读物内容进行思维的过程。Standing Room Only是关于人口问题的一篇课文,教师可以由问题导 入课文,了解学生掌握的背景知识,从而为理解打下基础。 Questions: 1)What's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2)What's the population of the world? 3)Have you ever heard of "population problem"? Say something about what you know. 2.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对课文中的难句略加解释。为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教师可板书设计一个图表进行引导。 如果学生回答问题没有困难,可让他们根据图表复述课文以促进其提高说的能力,并为深层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深层理解 深层理解的问题具有创造性。它要求学生利用作者所传递的信息、凭借自己的社会背景知识、生活经验进 一步理解和吸收读物中没有明确表述的、却又与主题有联系的思想与信息,即"弦外之音"。 这是一种合乎逻 辑的、超越读物文字符号所传递的信息而进行的思维推理活动。教师在学 生对文章表层理解的基础上,可进一 步提问: 1)What does "standing room only" mean? 2)By what year will the world's population reach 6 billion? 3)What i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the population problem? 4)How does the author show the seriousness of the problem? 5)Why does the author write the article ?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的同时,应启发帮助他们在文中找到有利于回答问题的线索(比如语篇标志、 主题句等)。本课作者就是通过大量详尽的数字来表现人口的快速增长。作者使用者如"A UN report says„" 来增加文章的可信度与权威性,从而警告世人注意人口增长问题的严重性与解决人口问题的紧迫感。 (三)评价性理解 阅读的目的是吸收信息或利用获取的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并对文章作价值判断,提高深层次理解和评价文 章的能力,同时也获得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本课评价性问题可设计为: 1)What is your opinion towards the population problem? 2)What do you think we should do to solve the problem? 3)Suppose you were a demographer, give a speech on "population explosion". 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要思考问题,洞察问题实质,思考人口急剧膨胀会对社会产生什 生活构成怎样的威胁,应采取什么手段来解决,并用英语自由发表自己么影响,对我们的 的意见。为了帮助学生顺利评价课文内 容,教师要注意三个问题: 1.适当为学生补充交际中急需使用的词汇,如,population explosion, food supply, lack of resources ,global problem, family planning等; 2.教师可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展开讨论。小组讨论不仅增加学生的发言机会,使学生积极思考 、集思广益,促进、丰富学生的思维,还有利于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在设计这一层次的问题时,教师应注意挖 掘文章的思想性,兼顾语言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寓思想教育于外语教学之中; 3.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允许同学之间不同意见的争论,创设一个自由、宽松、活 泼、用英语进行讨论的热烈气氛,逐步使学生实现由知识到技能再到交际能力的转化,从而达到理解的最高境界。 三、几点体会 1.根据阅读理解三个层次设计的教学过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使学生理解层次不断深入 ,逐渐实现由知识向技能再到交际能力的转化。 2.教学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这种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教师必须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程度和接受 能力,根据文章篇章结构、内在含义设计问题,并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使学生在进行加工处理信息的创造性 活动和交际活动中有大量的听与说的机会。 3.阅读结合写作 在学生领会并口头讨论课文内容基础上,可让学生缩写课文或写一篇读后感,使学生从阅读理解到口头表 达运用,最后落实到写作。这样,阅读与写作密切结合,学生能获得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 4.在整体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词汇、语法等知识的教学 在整体理解课文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进行词汇、语法、结构等教学,以便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词、语法和 语言结构的用法并促进听说读写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概念之后,再学习细节,也符合学生的整体——部分——整体的认识规律。 浅谈英语课文教学 “ 三步法 ” 2006-8-13 17:46:12 长安中学 内详 摘自:《长安中学》 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主体。新课程中学英语课程明确指出 “ 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 。阅读能力是最为重要的学习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已成为英语教学要完成的重要目标之一。随着中考试题中阅读量的加大,许多教师越来越重视英语阅读教学。不过,大多数教师都是通过给学生大量补充课外材料来 “ 强化 ” 对学生的阅读训练,而忽略了充分利用现有教材和课堂四十五分钟时间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效果也不见得很好。笔者认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除了必要的阅读量以外,更应该注重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方法。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了 “ 导 ---- 读 ---- 用 ” 的阅读课文教学三步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以现行初中英语教材初三 L70 《 Because it's there. 》为例,谈谈 “ 三步法 ” 的实际运用。 一、阅读前( pre-reading ) ---- 导( Lead-in ) 导,即导入新课。指的是以教师为指导,对学生的阅读实践给予巧妙的导入。课文的导入,实质上就是课文最初呈现( Presentation ),也是课文教学的 “ 序曲 ” 。巧妙而恰当的导入能先声夺人,使学生在心理上和知识上做好学习上的必要准备,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激发兴趣和求知欲,从而自然地过渡到新内容的教学。导入部分应力求做到新颖别致、简练到位。课文导入后,为了进一步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还可以趁热打铁,在学生兴趣得到激发时,进行 “ 读前活动 ” ( Pre-reading activity )为正式阅读做准备( Preparation for reading )。 针对中学英语教材课文类型较多的特点,我们采用灵活多样的导入方法,设计恰当精炼的导入语进行课文的导入。新课导入的方式是多样化的。教师往往运用启发手段,如问答、讨论、听有关材料,看有关插图或片段并提问等引入本课话题。 在教授 L70 时,笔者导入开门见山,然后步步靠近主题。首先,精心挑选出与课文中所提及的 Mt Qomolangma 特征相符的图片,然后提出三个问题: 1. Do you know what's in the picture? 2. What's its name? 3.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Mt Qomolangma , 问题 1 点击主题;问题 2 自然教单词 Qomolangma ;在学生回答第三个问题前组织一个小小的讨论,同时在图片上显示 height, location, scenery, 并用简单的语言解释三个关键词的意思,使学生在讨论中不迷失方向。在收集学生的答案后,可归纳如下: height : 8850meters location : between Tibet and Nepal scenery : be covered with snow a misty mountain mist 在指出 location 时可截取相关地图具体显示其位置。这时,学生对 Qomolangma 已有了深刻印象。 T : You know Mt Qomolangma is so beautiful and amazing that it at tracts many people to climb every year. Here is one of the climbers. 此时,显示从网上搜索到的 Mallory 真实图像,形成悬念。为调节课堂气氛, T : Is the man strong? Is the man handsome? 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 T : You are right, but he has a strong mind, because he climbed Mt Qomolangma. Today we are going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him. 直观形象的导入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带着疑问进行阅读又能对文章的理解更快、更准,阅读也会变得轻松。 二、阅读中 (while-reading)---- 读( Read ) 读,即指导学生阅读。 “ 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手段。 ” 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因此阅读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而信息多少的获得,又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阅读训练不仅仅是让学生看懂文章,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如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训练他们的阅读技巧等。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更新教学观念,灵活处理教材,仔细寻求文章内容与学生思维相关的切合点,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开展各种思维活动,如预测、想象、推论、判断、归纳、总结等,激活学生思维,有效延伸知识。阅读课的教学过程应该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即按 “ 整体、局部、整体 ” 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整体阅读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 L70 课的这一环节中,笔者设计了三个任务帮学生进行整体阅读。 1. 浅层阅读,整体上了解课文大意和轮廓。 Task1 : Read the text and answer : 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在短时间内学生通过略读了解文意,找出答案。 2. 深层阅读,局部了解课文的主要情节和要点。 在 Task2 中笔者分别从每一段中设计了一个与中心句相关的句子,要求学生边听课文磁带边看课文边理解,然后判断其正误。因学生是在边听边看中进行第二次阅读,所以有效地预防学生的指读和回读,从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六个句子分别如下: 1. George Mallory's job is to climb the high mountain. 2. Someone had climbed Mt Qomolangma before George Mallory 3. George Mallory and Andrew Irvine failed to reach the top because of the mist. 4. Edmund Hillary from New Zealand and Tenzing Norgay from Nepal were thought to the first men to reach the top. 5. The word “wonder” in paragraph3 means “want to know”. 6. It is unknown that George and Irvine ever reached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3. 重复阅读,整体把握篇章结构和文章宗旨、内涵。 以上两个任务为 Task3 Fill in the form 的进行奠定了基础。笔者以时间为序 Who When What happened Result George Mallory 1921 、 1922 failed George Mallory 、 Andrew Irvine 1924 disappeared into„Could n ever return (misty) failed Edmund Hillary 、 Tenzing Norgay 1953 Reached the top succeeded Other people 1999 found„six hundred meters away from„ 通过以上,学生可以掌握所阅读材料的主脉,从而详细掌握课文内容。在进行具体操作时,笔者注意到每一个空格所含的不同难度系数不同,因而在完成的过程中有快慢缓急的区别,这样的教学节奏较好地照顾了不同程度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完成倒数第二格时,为激活学生思维,设计如下问题: You see, it's only six hundred meters away from the top. That's to say they were very near the top. So may be there are two possibilities. Can you tell me what they are? 该问题深层挖掘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要求学生走出课本,设身处地想问题。在学生基本掌握课文内容后,教师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逐个解决文中知识点的归纳和释疑。但逐词逐句讲解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样缺乏从语篇上对学生的指导,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课文教学应以使学生随时能完整地回忆起课文整体内容和结构作为目的,要从文章的层次结 构和内部入手,而不只是停留在句子语法现象上。教师对学生阅读的正确指导,对学生提高语篇分析能力起着积极作用,而且为学生的写作技巧打下一定基础。因此,教师在分析教材的过程中,应转变传统观念,以阅读为主线,以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核心,按进行教学。在解释新的语言现象时,教师可充分利用课文的语义中心和该语言现象的语境,适当举例或对比,但是不能离开课本或中断学生的理解而进行操练和无意义的扩展练习。 。 三、阅读后 (post-reading)---- 用( Use ) 用,即读以致用。利用一定的阅读方法看懂阅读材料并非阅读训练的真正目的,其真正目的在于运用所输入信息来完成某项语言任务,从而巩固其阅读效果并转化为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题,能联系实际,并发挥现象力,使思维呈开放状态,紧紧围绕主题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主题的升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一环。 因此,在这一环节中,笔者首先设计 Task4Retellthetext. 为照顾中下面同学,在复述时仍保留表格,实际上优秀的学生完全可凭理解性的记忆进行复述。在引出 Task5 前,可作以下铺垫: We all know climbing the mountain is very dangerous. Many people even lose their lives. But today, many people still like this sport. Please look at this picture„ 此时,在 PowerPoint 呈现出一幅壮丽的登山图 -- 蓝天,白云和充满活力又自豪的登山者融为一体。笔者继续引导: Now would you please discuss: Why do you think many people still like climbing the mountains? 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更加开放,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可说,都有自己的看法。这个任务好比无线电设备的天线,找到了合适的角度和方位,延伸了主题,使学生迸发出了思想的火花。笔者归纳了学生的发言,有以下六类: 1. Because they can enjoy themselves and seeing the beautiful scenery makes them close to the nature. 2. Because they can do some sports to make them stronger and stronger, healthier and healthier. 3. Because climbing the mountain is interesting and makes people excited. 4. Life is full of difficulties and trouble. Climbing the mountain can help people face the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 themselves so that. They can improve themselves and make them better and better. 5. Climbing the mountain may make advertisements for the company and make money for the climbers. 6. Because it's there. 当然,提升练习还可以是在口头上讲述每一段的 Key sentence 或是总结文章的 Main idea 以及预测与文章有关内容。另外,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课文中角色的扮演或涉及课文内容的记者采访等。提升练习还可以是笔头的,如改写,缩写,扩写或续写课文或其中的一段,进行有关段落的完形填空等,最后完成 Workbook 上的题目。总之,这一系列活动的宗旨是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巩固所学语言形式,认识篇章结构层次,并学会创造性地运用掌握的语言形式。 综上所述,我们应立足于现有教材,采用 “ 导 ---- 读 ---- 用 ” 的三步教学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使学生获得一定的阅读技巧,达到 “ 授之以渔 ” 的目的,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最终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使得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英语课文教学 [ 2008-3-27 2:05:00 | By: sunyan ] 课文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点。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能有效地提高。通过模式化的教学,根据课文的体裁,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从整体语篇去理解课文,可提高他们熟练地独立阅读的能力。 关键词:模式 整体 阅读 课文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利用课文的语言材料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技能训 培养学生为交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是课文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 教学的重要任务。但传统的课文教学方法往往导致教师采用逐句逐段的“块块”方法,或采用从头到尾通讲课文的“流水帐”式方法。这么一来使学生学习总是处于语言形式的习得上,没有也无法深入到课文的思想内容中去,更谈不上用英语思考问题(Think in English)。其结果是学生虽然在课堂上学习了很多阅读文章,课外也读了一定数量的材料,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却没有相应地提高。 从课文教学中培养阅读能力的目的看,阅读旨在尽可能地获取作者注入的全部信息(Reading means getting out of the text as nearly as possible the message that the writer puts into it.)。借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B. C. Bloom)的“掌握学习理论”中的教学目标分类学。根据课文的体裁,将其分类归纳为几种阅读教学模式。教师按照文章的表现形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这些模式化的思路指导,可有助于学生从整体语篇的角度,掌握重要线索,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准确地理解课文。 初中英语教材(JEFC)的课文大体可分为记叙文(传记、故事、传奇和游记)和说明文(科技、天文、地理、环保、自然灾害、医疗救护和饮食文化等)。教师可根据以下课文的体裁、题材,恰当地安排教学程序,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一、记叙文 ,. 传记类教学模式 传记类文章在初中英语教材中不多,只有几篇,但在英语教材中却有十多篇。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抓住年代或时间这一主线来阅读理解文章,对发展其阅读能力以适应目前初中和日后高中的学习意义颇大。例如,在学习Book4 Lesson 62 Florence Nightingale 一课时,教师可先用投影片打出与南丁格尔的工作和生活有关的时间表。 Time What happened to her May 12,1820 As a child In 1854 After the war August 13, 1910 按照这个时间表,让学生快速阅读本文,然后找出相关的事件,并填在表格中。 May 12, 1820 ----- was born in England As a child ------ liked visiting sick people and enjoyed helping them In 1854 ------ there was a war, she went to the hospitals near the front After the war ------ returned to England , built the Nightingale Home for Nurses August 13, 1910----- died at the age of ninety 通过以上的活动,使学生快速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加深了他们对传记类文章的理解,培养了学生对这类文章结构的分析。初中英语(JEFC)教材中这类文章还有:Book3 Lesson 42 A Great Inventor (Thomas Edison)和Book4 Lesson 58 A Great Inventor (Benjamin Franklin)。 ,.故事类教学模式 故事类文章的情节、情景性较强,教师应恰当地安排教学程序以故事的背景(background)、起因(cause)、过程(process)、发展(development)、高潮(climax)、结果(result)等结构层次引导学生阅读,为使学生利用母语(汉语)的记叙文知识与学习英语产生正迁移作用,教师可先板书记叙文的六要素:Time, Place, Characters, Event, Cause, Proces s(Result)。例如,学习Book4 Lesson30 Girl Against The Jungle 时,可让学生根据这六要素边阅读边填出有关内容。 Time: Just before Christmas in 1971 Place: South America Characters: A German girl called Juliana Cause: She was going to Peru to spend Christmas with her father Process: She fell 3000 metres through the air, and she had been in the jungle for ten days Result: She was safe to arrive at an Indian village 在这类型的课文教学中,为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按其故事的主要情节及发展顺序制作一些图画,以便学生理解课文更清晰。初中英语(JEFC)教材中可以用类似教学模式指导学生阅读的文章还有: Book 2 Lesson 91 The Queue Jumper Book 2 Lesson 95 What do you have to do? Book 2 Lesson 103 An American Boy Book 2 Lesson 111 The Tiger and The Monkey Book 3 Lesson 14 The Man Upstairs Book3 Lesson 18 The Accident Book 3 Lesson 82 Shopping Book 3 Lesson 90 The Football Match Book4 Lesson 10 The New Teacher Book4 Lesson 14 The Seagulls of Salt Lake City 54 The King and The Artists Book4 Lesson 二、说明文 说明文是对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果或功用等进行介绍、解释或阐述的文章。在说明文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说明文中的数字说明、解释说明、举例说明、以及比较说明等几个类型的课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阅读理解。 ,. 数字说明文教学模式 用数字说明事物是最容易给人留下具体和深刻的印象的。初中学生由于已具备一定的数字思维能力,教师在指导他们阅读数字说明文时,尽量让他们了解文中数字的含义,可促使他们对课文读后一目了然。例如,教授Book3 Lesson 78 Standing Room Only 时,教师可把与课文主题密切相关的数字呈现出: 1 minute: 174 babies were born 1 hour: Over 10,440 more babies will be born 1 day: Over 250,000 mouths to find food 2000 years ago : 250 million people 400 years ago: 500 million peopl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1700 million people In 1970: 3,600 million people In 1990: 5 billion people By the end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6 billion people In 2010: It will be 7 billion people 教师可先让学生在阅读在找出以上数字的含义,并让他们根据这组数字的变化绘制出一幅世界人口变化曲线图,以进一步加深他们对人口增长问题的理解。 (million)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公元0 300 600 900 1200 1500 1800 2100 在初中英语(JEFC)教材中属于数字说明文的有Book3 Lesson 70 The Great Green Wall, Book4 Lesson 70 How The Continents Are Moving? ,. 解释说明文教学模式 解释说明文着重是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功用。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从”“What”、“When”、“Why”、“Who”、“Where”和“How”等角度去抓住文章的主题。例如,教授Book4 Lesson 34 The Pyramids 时,就可列出一个表格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和寻找答案。 The Pyramids Questions Answers Where in Egypt Number about eighty Why bodies kept safe,come back to life, look on...as monuments, remember ... forever When thousands of years ago Who built them a hundred thousand men How nobody can tell The biggest pyramid the Great Pyramid, five thousand years old, about 137 meters high,made of two million very large stones Stone be bigger than a man, weigh ... each, some weigh as much as ..., fits so well Things inside them wonderful treasures,break into, take away, mummies 学生通过这种主动性的阅读,能快速从整体语篇上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此方法使学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容易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初中英语(JEFC)教材中此类说明文还有: Book3 Lesson 62 The English Language Book 3 Lesson 66 In the Museum Book 3 Lesson 74 The Universe and Man-made Satellites Book4 Lesson 38 Mother’sDay Book4 Lesson 42 Countries and Languages ,.举例说明文教学模式 举例说明文是通过实例说明问题的文章。初中学生由于知识背景问题,不一定理解作者为什么要举出这个实例。教师在教授这类文章时应着重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文章作者欲说明什么问题,即Main Idea。例如,教授Book 4 Lesson 50 London Fog 时,教师可先让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找出各段落的Main Idea,然后归纳总结出文章的主题。 Main Idea Paragraph a thick fog, people wore“smogmasks”‎‎‎‎‎‎‎‎‎‎‎‎‎‎1 the worst smog, thousands died 2,4 change the law, London’airwascleanagain‎‎‎‎‎ 5 Main Idea Of The Whole Lesson Lessons From London (Pollution) 初中英语(JEFC)教材中属于这类说明文的还有Book2 Lesson 10 In Class With Miss Zhao和Book 4 Lesson 18 Happy Families。 ,.比较说明文教学模式 比较说明文是通过列举同一类事物但其特征所不同,用比较来说明这一事物总体特征相同,而个别差异存在的文章。在初中英语(JEFC)教材中有好几篇课文属此类说明文: Book 2 Lesson 67 Different countries,different weather Lesson 2 English names Book 3 Book 4 Lesson 78 American English and British English 初中英语课文教学心得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1-07 10:36:34 字号 大 中 小 查看( 696 ) / 评论( 0 ) / 评分( 0 / 0 ) 课文是初中英语教科书的核心,是每个单元中的主要内容。课文形式、体裁各不相同,有对话、短文、故事、日记、书信等。课文教学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和主题意义;二是学习并掌握新的单词、词组、句型和语法等;三是掌握所学语言材料的语言交际功能;四是发展听、说、读、写以及语言运用的能力。 初中英语课文内容丰富,对不同的内容、体裁的课文,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往大都采用“范读课文、逐句分析、译成汉语、领读课文、回答问题”的教学模式,呆板地处理所有的课文。这不但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影响学习兴趣,而且不能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不能培养学生阅读的技巧。往往是课堂上教师讲的多,学生练的少,这样获得的知识不能活用,学生无法达到实际应用的程度。这种课文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教学大纲提出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通过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了以下课文教学方法: 一、充分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是掌握、熟练和运用的基础。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才能达到掌握、熟练和运用课文的语言材料。 教师在介绍课文中的生词、句型、语法等内容时,就已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 二、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并掌握课文中呈现出的语音、语法、句型、词汇、惯用法等语言材料,懂得它们的实际用法。关键是实践,学生通过实践才能达到牢记。这样就要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讲练结合,讲讲练练,讲 ,使学生通过练习记忆掌握语言材是为练精心安排好实践训练的内容和步骤 料。 三、在理解、掌握的基础上达到熟练是课文教学的第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一定要用的熟练自如,形成英语语感。 四、运用是课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养成新的语言习惯,而且还要培养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运用学过的内容表达思想,即使出现一些错误也没关系,这是正常现象。关键是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学生通过运用,真正尝到学习英语的甜头,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小议初中英语课文教学 摘 要:课文教学中学生参与面小,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显得比较沉闷。本人对课文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初中的课文教学进行了思考,即可以通过挖掘文化内涵、营造课堂氛围、实施整体教学、训练思维能力、模仿课文写作等途径,充分利用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语言材料进行初中英语课文教学,在课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英语的整体理解力。 关键词:课文教学 挖掘内涵 营造氛围 整体教学 思维能力 一、课文教学的现状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中指出“语言知识不单单是语音、词汇、语法的规则,还包括概念意义、语言篇章结构、文化差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多次科学实验研究都一致表明:外语理解力的高低更多地依赖于学习者的课文理解力,而不是理解单个句子的能力。 然而在教学中,却存在着这样的缺陷:教师觉得课文教学比较枯燥,又缺乏较好的教学方法;课文教学中学生参与面小,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显得比较沉闷;为了赶进度与应付考试,常常使课文教学成为单纯的知识讲授,往往以“读单词——讲解分析——翻译——背诵”的固定模式进行。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孤立地死背单词,还往往对课文中的语言点花很长时间讲解,逐字逐句翻译,只注意个别句子的语法结构,讲解孤立的词和词组。课文教学不是从整篇文章出发,充分利用其思想内容和语言材料进行教学而是按课时划段教学,结果把一篇篇思想内容连贯、生动有趣的课文肢解成一堆支离破碎的语言材料,忽略了对课文的整体理解,更谈不上对课文文化内涵的挖掘,严重违反了语言的交际行原则和整体性原则,结果使学生对所读材料内容“见树不见林”,“对每个句子都懂了,但整个课文却不知所云。”学生经过了大量的课文教学后,实际阅读、欣赏能力提高不大。这样的教法既不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能在课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使课文教学变得枯燥无味,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久而久之学生对英语产生了厌学情绪。这是每个英语教师都不希望看到的。 二、对课文教学的几点思考与探索 1、熟知课文特点,挖掘文化内涵 课文的定义 课文(text)英语的定义是:the wording or words of something written or printed.汉语的定义是:教科书的正文(区别于注释和习题等)。英语的课文包含有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语言知识,既可以用作专门进行阅读训练的材料,也可以用作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能力的训练。因此,课文是教材的中心,是教授和学习语言知识和训练语言技能的综合教学材料。本文所谈到的“课文”是指狭义的课文,它是向学生传递信息的载体,其形式上可以是各种体材的文章,但区别于对话、会话等。 课文教学 课文教学(Text teaching in the textbook)可以出现在新授课中,也可以出现在巩固课和复习课中,课文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全面性和系统性。 初中英语的课文在体裁上是简单的书信、日记、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在内容上多为学生熟悉的校内外生活、天气、节日、购物、卫生保健、社会公德等。西方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体现在字里行间,往往会和中国的文化观念冲突。我们一方面要注意引导,另一方面要让学生熟悉它们,防止文化差异成为阅读的障碍,影响获取信息。如果学生能为文中的人物、情节、观点等“设身处地”地想,就能提高准确理解、推理、判断的水平,从而提高整个课文理解的正确率。 如在“Christmas Day ”一文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去搜寻相关的背景知识,了解圣诞节的由来,它在各国是怎么庆祝的,甚至可以向学生介绍《圣经》中相关的内容。达到透彻理解“The spirit of Christmas is really generous and kind.”的目的。再如在“Surfing”, “Under the sea”, “Because it’s there”等文章的学习中,学生对于文中的人物为何如此酷爱运动、可以放弃稳定的工作甚至是自己的生命感到迷惑不解。教师就有必要讲述“崇尚自然,挑战自我”的国民性格和“绅士教育”中的尚武精神。 2、联系生活实际,营造课堂氛围 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对于中国人来说,在没有特定语言环境的情况下想学好,绝非易事。初中的课文多以趣味性文章为主,如果只从文字叙述来理解,那么故事的情景在脑海中可能仅仅是一种虚像或仅是一张平面图,缺乏真实感,学生对课文也只是一种表面的理解。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挖掘现实生活中真实、鲜活的材料,营造与课文主题相一致的课堂氛围。 在课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学习创设情境使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把一些普通的物品别具匠心地组合起来,并把它们与一定的背景、行动联系起来,形成一定的语言和活动的情景。在JEFC Book 2 Lesson 51 Ann’s Birthday中,可将生日卡、小生日蛋糕、小礼物、食物等带入课堂,并播放“Happy birthday”一曲,顿时使整个课堂换成了一个party的场景,学生们情不自禁进入愉快的气氛中,教师就能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全班同学为Ann庆祝生日而来,他们不仅能运用本课的台词,还临场加入大量以前学过的语句,前后衔接自然,表演自如。通过不同场景的设置,学生的表现欲得到了满足,求知欲随之提高,课文教学效果良好。 课文是英语课堂教学之本。学生主要通过学习课本中的课文内容逐步积累、掌握运用英语的能力。课文教学既基于课文,牢固掌握课文中新学的语言知识,又超越课文,把所学的新知识联系已掌握的知识,新旧联系,组成更丰富的知识结构,并在新的情景中交际运用,从而培养学生在新情景中创造性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表情达意的能力。JEFC Book 3 Lesson46 The universe and the man-made satellites中,教师可利用“神五”、“神六”升天的电视录象,把活生生的航天带入课堂,共同探讨,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让学生觉得课文的学习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跟现实生活、现代科技息息相关的。学了Lesson 6“Surfing”, 学生自然而然会想到Olympic Games,教师顺便引申到“奥运吉祥物――Friendlies”,并向学生展示吉祥物“五福娃”或其图片。 3、合理设计问题,实施整体教学 新课标提出“以学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本,尊重个性差异”,课文教学要以“合理设问,整体教学”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快速阅读全文,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检验学生对全文的整体理解,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来教。“合理设问,整体教学”的好处是加深了学生对课文整体的深层次理解,这种理解是学生自己对所学课文整体语言的一种感悟。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不仅仅局限于课文的 细节与事实,更注重对课文内容的综合性和深层次理解,有助于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和深刻性。 问题的设计要注意实践性、时代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有表达自己真实思想的机会。还可按课文内容顺序先设计 easy(T/F) Questions, 然后设计 difficult (WH) Questions。如:JEFC Book 3 Unit13 Lesson 50是一篇关于人口问题的课文,文章长,语言点较多,难度大,教师设计问题要有层次、有坡度,由浅入深,层层深入。 1. What’s the population of the world now? 2. Do you think the world’s population is too big? Why or why not? 3. What do you think we should do to slow down the population increase? 4.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one-child policy in China? 5. Draw your family tree. What can you see from it about the population? 对具有故事情节的课文进行提问时,可围绕记叙体文字的 when,where,who, why,how等诸要素,要求学生不依赖书面文字而对主要故事情节有较好what, 的交待。 3、利用课文资源,训练思维能力 在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和阅读材料提供的信息资源,训练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 初中英语的大部分课文都有一定的故事情节,而情节的发展总会因时间、地点的不同而分成不同的阶段,但中间又总会有一根链条将各个阶段连接起来。因此,可把故事根据情节化整为零,分层理解,形成一个个小故事,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故事情节,从而对相应的人物形象的印象也更深刻,语言的掌握也更牢固。如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发展情节常出现在记叙体的课文中,且尤以人物传记为突出。如以“The man who never gave up”为例:文中先后以“Young Tom;When he was only ten; At the age of 12; One day in August ;1862; At that time; he was only 16; When he was 22”为顺序展开事实和细节来发展。在初中的阅读课文中以按时间发展课文占了大部分,如“Because it’s there”, “Youngest swimmer to cross channel”, “Jesus Christ”, “The man who loved dogs”等等。在这些课文的教学中只要帮助学生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信息资源,整篇课文脉络就一清二楚,有利于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逻辑性。 学习课文能力的内涵之一在于:学生必须能够从文字表面深入到文字行间,并根据上下文作出合情合理的思维分析。学生根据课文已提供的事实与细节,在阅读和思考时透过表面文字信号去抓住深层结构和语义,进而测知作者的立场观点与写作意图。如在“The universe and the man-made satellites”一文中, 课后有这样一道阅读理解题:“Why do we say the world itself is becoming smaller and smaller?”文章中并没有提供明确的现成答案,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往往只是将最后一个自然段读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帮助学生去推断,让他们联系作者上一自然段中提到的人造卫星的作用:“Most countries use these satellites to send and receive messages.”进而推出“People can know what is happening in the world much faster than ever before.”这样一个隐含的结果,最后使“Peopl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now understand each other better”。结合这两点,就可以回答课后的这道理解题了。 教材中的信息资料是经过严格筛选后确定的,往往对课文的理解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学习JEFC Book 2 Lesson 39时,文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Why doesn’t he use the lift for the last three floors?” 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与深层次分析课文内容的欲望。教师可让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发散性思维,基于课文内容,又不拘泥于课文内容,从同一材料中探究不同的答案。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客观评价,强调每个人的观点和想法是‎‎平等和重要的,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文提供的信息资源,培养积极思维能力,促进对课文的把握与理解。 4、模仿课文写作,巩固教学效果 写的训练在初中各年级的教学中有不同的要求。但笔者认为,基础较好的学生应尽早开始完整性语篇的写作训练,即在对课文的词汇和句型有了较好的掌握以后,布置一个稍加变化的主题进行模仿性写作。这种模仿性写作虽然难免幼稚和不够自然,但它可以避免许多无任何借鉴时可能犯的语病,提高学生语言的整体 整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极有好处。这种写作题运用能力,对学生将来完 目的设计要考虑到两个因素,一是能刺激学生的写作欲望,二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课文中出现的词汇和句型。让学生把学到的语言知识在语言实践中加以运用,属于信息输出训练。 初中英语教材中反复出现了一些介绍节日以及人们如何庆祝节日的课文,有“Birthday, Mid-autumn Day, Thanksgiving Day,Christmas”等,根据这些课文中的重点句型与表达方式,可以让学生模仿课文,发挥想象,写写“Spring Festival”等。 学了“The football match, Jim’s train ride, The man who loved dogs”等课文,可以模仿着写以“My favourite sport, My trip to„, My pet”等为题的作文。学了“Make our world more beautiful, The Great Green Wall, The world’s population”,可以写写以环保、人口问题为主题的作文。教师也可针对不同的课文类型,提供和课文相关的主题和关键词语要求学生对原文进行缩写、扩写、改写。这样不仅锻炼了写作能力,而且反过来使学生对原课文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与理解,课文教学的效果也随之巩固。 以上是本人针对课文教学的现状,就如何开展初中英语课文教学作出的几点思考与探索,初步认为可以通过挖掘文化内涵、营造课堂氛围、实施整体教学、训练思维能力,模仿课文写作等途径,充分利用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语言材料进行课文教学,在课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课文教学的效果。
/
本文档为【如何搞好初中英语课文教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