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整理版]大学生活心烦意乱 90后何时才能“断奶”

2017-09-27 14页 doc 108KB 13阅读

用户头像

is_496339

暂无简介

举报
[整理版]大学生活心烦意乱 90后何时才能“断奶”[整理版]大学生活心烦意乱 90后何时才能“断奶” 大学生活心烦意乱 90后何时才能“断奶”(组图) 优讯-中国网 china.com.cn/info 时间: 2009-09-22 责任编辑: 香颂 多数90后大学生是在家长近乎全包办的环境下长大的,家长的过度保护使很多孩子在进入大学后仍然不能生活自理。 新京报插图/许英剑 家长过度保护等原因使大学新生暴露多于往年的校园不适症状 今年,以往人们眼中的“小孩子”90后全面进入大学,当人们还在讨论80后的种种不成熟表现时,90后们也开始独立面对种种问题。 近日武汉大学新...
[整理版]大学生活心烦意乱 90后何时才能“断奶”
[整理版]大学生活心烦意乱 90后何时才能“断奶” 大学生活心烦意乱 90后何时才能“断奶”(组图) 优讯-中国网 china.com.cn/info 时间: 2009-09-22 责任编辑: 香颂 多数90后大学生是在家长近乎全包办的环境下长大的,家长的过度保护使很多孩子在进入大学后仍然不能生活自理。 新京报插图/许英剑 家长过度保护等原因使大学新生暴露多于往年的校园不适症状 今年,以往人们眼中的“小孩子”90后全面进入大学,当人们还在讨论80后的种种不成熟表现时,90后们也开始独立面对种种问题。 近日武汉大学新生家长哭求校长为女儿宿舍装空调的事件被各媒体争相报道,也引发了90后大学生何时“断奶”的大讨论。环境的变化、习惯性的依赖使90后进入大学出现了种种不适。专家认为,要早些心理断奶,才能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但这需要学生和家长共同努力。 对大学 只有梦想没有规划 大学校园自助服务设备前的学生。对90后新生来说进入大学也意味着一切都需要“自助”了。 在生活上适应能力和自理能力不强,远离父母背井离乡产生难以遏制的思乡情绪,与同样存在问题的同学之间出现交际困难并由此产生了孤独感,由于学习竞争又出现了危机感,90后新生在入学以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出现了比以往大学新生更严重的不适应症状。 ? 新生生活 案例1 与室友格格不入 ?刘斐,女,浙江人,北京某高校新闻学院大一学生 两周前,刘斐刚刚办完入学手续,说起自己的大学初体验,总是忍不住要发几句牢骚。在等待军训的日子里,刘斐和很多新同学一样,挥泪道别了爸爸妈妈,开始熟悉校园生活,虽然入学前也听说了不少“大学那些事儿”,但切身体会起来,还是颇多感慨。 9月15日上午8点半,院系组织新生开会,要给他们做一个安全卫生讲座,闲散了一个暑假的刘斐很不情愿地把闹钟定在了7点,没想到,还不到6点,就被睡在上铺的同学起床洗漱的声音弄醒了。“太夸张了,起那么早,还让不让别人休息了。”刘斐心里嘀咕着。好不容易起了床,望着睡得乱糟糟的被子,“叠还是不叠,”怕被同学笑话,刘斐还是把床铺整理了一下,要知道她在家已经好几年没有自己叠过被子了。至于打开水的事儿,等中午再说吧。 来到食堂,看着橱窗里一排排馒头花卷,从小在南方长大、吃惯了奶黄包、糯米点心的刘斐紧皱眉头。“学校食堂的饭菜太难吃了,尤其是大食堂的东西,简直难以下咽。”她忍不住抱怨,“虽然有些窗口也有南方菜,但味道根本不地道,只能凑合着吃,这两天晚上有时间我就到外面去找馆子吃”。 开完了上午的会,这一天就没什么具体安排了,刘斐不想去教室看书,决定一个人到学校旁边的商场转转,这些天她始终是独来独往,并对记者抱怨宿舍安排得很不合理,“一个寝室里有海南来的‘暴发户’独生女,也有甘肃农村的孩子,天南海北差别很大,别说吃饭逛街了,连聊天都聊不到一块儿去。我觉得自己好像已经开始被孤立了„„”说着说着,刘斐的眼圈红了起来,“刚到学校那几天,我每晚都躺在床上悄悄抹眼泪,特别想家,想爸爸妈妈和高中的好朋友。” 北京某高校水房前放满了水瓶。寄宿生活所包括的打水、洗澡、洗衣服等都成为新生的难题。 北京大学校园内的社团招新启事吸引路过的学生观看。 案例2 没想好大学怎么过 ?王铮,男,河北人,北京某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大一学生 在王铮看来,已经开始两周的大学生活让他有点心烦意乱。“高中时候就一心想着好好学习,争取上个好大学,真的如愿以偿来到大学了,忽然有点不知所措了,没想好大学到底该怎 么过。” 由于王铮所在的学校军训设置在大一结束时的暑假,所以他已经开始上课了。第一个学期,一周只有十二节课,比高中时两天的课还少。进大学前,在王铮心目中,大学教师都是才高八斗、上课旁征博引、幽默风趣、海阔天空神侃的那种,但几门课上下来,他不免有些失望,好多老师的课只能用“乏味”来形容,并且下课就走人,和学生也没有多余的交流,不像高中老师对学生无微不至。 “可能大学是要提倡我们学会自学吧,但我还真有点管不住自己。”王铮说,刚报到第二天,爸爸就带他在中关村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鼓励他好好学习,但到目前为止,这台电脑还只是他的聊天工具。“宿舍里都是来自各省的尖子生,大家好像有种赤裸裸的竞争关系,相处起来总觉得别扭。我喜欢在网上找老乡聊天,感觉特别亲切。” 前两天,在网上一个老乡师兄的推荐下,王铮报名参加了学校广播电台的招新活动。“我的普通话说得不太好,希望能在这里好好锻炼一下。”最近学校的诸多社团都开始招新了,兴趣爱好广泛的他一口气报了七八个社团,“校学生会,辩论协会,滚轴协会,电影协会„„全面发展呗,”王铮笑着说,“反正大一学业比较轻松,就当玩一玩了,走着瞧吧。” 新生问题 最怕人际交往 踏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起,我忽然意识到自己将要独自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我发现自己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提高。日常生活中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这些我都能克服,我最怕的是人际交往,要学会与各种性格的舍友相处,要争取交到更多的朋友,要多结识学长学姐,向他们请教问题,老师和家长都说,大学就是一个浓缩的社会,除了搞好学习,还要学会做人。我在这些方面还很欠缺。 ——李响,中国人民大学大一新生 担心所有不利情况 考上大学本来很开心,但一进校园就渐渐感到了各种各样的担心,害怕自己成绩落后,害怕以后找工作难,害怕别人不喜欢我等等。 特别想家的时候我就写日记,忍着不给爸妈打电话。我觉得还是要靠自己,得及时做好自我心理调整。 ——赵丽娜,北京化工大学大一新生 多方面原因致新生不适 ?原因 ?胡邓,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博士,CCTV“心理访谈”栏目专家 初入大学的新生的确容易遇到各种各样的“不适应”症状。 1、由于地理阻隔产生的思乡情绪,表现为过多的思念父母、怀念家乡环境,对新的校园环境有种抵触或恐惧心理。 2、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反差而产生的幻灭感。很多学生把大学生想象得过于美好、自由,当看到实际情况与预期不符及困难时,会非常失望甚至灰心。 3、由于理想“间断”而产生的迷茫感。相信很多大学生在高中时代的主要目标都是考大学,可能很少有人会为上大学以后的生活设定长远而具体的。 4、由于学习竞争而产生的危机感。一些在高中时成绩拔尖的学生经过高考的筛选,来到大学,发现身边的同学和自己水平相当不说,有的还具备很多特长,而同学之间处处存在着竞争关系,一些新生感到难以适应的危机感。 5、由于交际困难而产生的孤独感。有的学生不愿与人交往,也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对外界很少关心,把自己封闭在狭小的天地中,还有的学生过多考虑自己的需要,而忽视他人的需要,导致了人际交往中的自命不凡和过于敏感挑剔。 家长不放手会使孩子无所适从 ?李春雨,GCDF(全球职业规划师),中华英才网特聘职业规划专家,首都师范大学职业规划教师 大一新生入学后普遍存在不适应大学生活的现象,有三点尤其值得深思。首先,90后大学生大多是娇生惯养长大的,生活适应和自理能力普遍差,南方、北方学生在远离家乡的学校就学,在饮食等生活方面的显著差异常会造成部分学生的环境应激。部分大学生不能在短期内顺利适应,产生的心理应激便会影响其正常的学习、睡眠等活动,从而形成心理问题。再加上家长们不肯放手,诸多担忧和抵触等负面情绪传染给学生,更令其无所适从。 其次,新生中存在攀比之风,包括衣着打扮、学习装备等,同学之间过生日及娱乐消费逐渐上涨。这种情况对部分家庭经济能力有限而又爱面子、讲虚荣的大学生也会造成心理问题。特别是来自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或服饰落伍、乡音浓重、见识较少等原因,总感到“见人矮三分”,于是变得沉默寡言、内向孤僻,容易产生自我认识和自我价值感方面的困惑。 另外,对大学学习方法的不适应也给很多大一新生带来苦恼,没有了中学里老师的耳提面命,许多大学新生,面对大学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会产生困惑、迷茫和无所适从的感觉。 90后大学生十大特征 郑晓钰 ? 相关链接 武汉大学曾公布了一份针对“90后”大学新生的调研,根据该报告,90后大学生的特 征主要有以下10方面: 1.手机、电脑、数码相机很普及; 2.经济独立意识差,对家庭依赖大; 3.爱读书也爱奢侈消费; 4.心态开放,易于接受新鲜事物; 5.心理脆弱,耐挫力差; 6.敢于承担责任但过于自信; 7.崇拜对象多为政界商界成功人士; 8.人际交往靠电话、短信、QQ; 9.多数学生认为与家长“谈不来”; 10.痴迷武侠小说,不太爱看古典名著。 专家认为,这些行为特征将使这一代大学生在就业上形成新的特点。 北大校园内的招租信息让一些不能适应寄宿生活的学生很动心。 细化计划从大一执行 新生 断奶守则 个性独立的90后一方面对未来充满自信,另一方面却为入学的种种不适所困扰。大学新环境的各个方面对于90后都是一次挑战。摆脱“新生不适症”,才能真正“断奶”,这也是90后独立的第一步。 ? 断奶守则 【守则1】 乐观面对硬件不足 原因分析:90后的亲子关系出现了沟通过度的问题,90后家长有的也是在优越环境中长大,成熟不够,给孩子的空间过小,造成孩子依赖性过强。 建议: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对于硬件条件的问题,虽然可以提议,但一定不要将精力都用在抱怨上,而是要用在积极适应上和积极解决上。其实,很多问题是可以通过想办法降低要求来解决的,比如没有空调,或许可以用电扇,没有电扇,我们可以通过凉席,多通风,手摇扇等方式解决。总之,一定要在乐观的基础上积极去解决。 【守则2】 与宿友相处尊重第一 原因分析:现在突然过上了集体生活,需要与同龄人朝夕相处。90后自我、张扬的个性往往使得同学之间产生争执。 建议:寄宿制生活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教育。首先应该明白尊重他人的权益,才能保护自身的权益,这是基本原则。每个同学不能因家庭经济条件,父母的地位不同,而有所谓的不同“身份”。一定要改变自我中心的做法,认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想问题,有了误会及时沟通,这两大原则是必须掌握的。 【守则3】 要制定计划更要执行 原因分析:与中学时代学习生活都由老师、父母安排不同,大学不再有人为你安排一切,很多学生面临突然的、自由的时间会无所适从。调查显示,80%以上的大学退学学生,问题出在大学一阶段。 建议:一要明确大学目的,在入学之初就应有四年大学学习生活的规划,设想四年大学毕 业后,自己究竟想做什么,出国、考研、就业、创业,还是其他,并根据这一目标,制定一年级规划;二要向高年级同学学习,尽快适应大学教学环境、学习安排;三要学会自我管理,有的同学学习计划制定得很好,可执行力却很差。 【守则4】 自信满满不卑不亢 原因分析:有些农村孩子来到城市,看到同学间生活水平的巨大差距,产生自卑和不平的心理。 建议:从增强自信和释放自卑情绪出发,农村孩子应主动融入大学环境,多参加校园活动;另外,也可接受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心理咨询,以及一些心理培训活动,让自己拥有调适自己不良情绪的基本知识与方法。 【问题5】 生涯规划从大学开始 原因分析:有很多大学生在考上大学后,就失去了学习动力,因为中学老师与家长总会对他们说,考上大学就好了。 建议:职业生涯规划,取决于两方面的努力,一是学校的教育引导,应在大学入学起,就告诉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让新生有职业规划的意识;二是大学生的自我规划。其实,大学只是生涯规划的一个环节,不认真规划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不努力投入,大学四年后,自己与同学的差距将是巨大的。 指导:熊丙奇,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李玲,北京慧源心理与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首席心理咨询师 一名大学生在向路过的学生宣传社团信息。新生选择社团时不必贪多。 ?改进之学生篇 方案1 过好第一个校园国庆 适合群体:离家较远,假期不回家的学生 假期是你了解新城市、新学校,向学长取经、梳理自己大学规划的好时期。因此,不妨利用十一长假,有计划地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1、用两天时间,游览北京市区的主要景点,包括名胜或美术馆、博物馆等。 2、去城市图书馆,听一场公共讲座,这个地方,可能是你大学四年要经常光顾的。 3、去感受一下节日开放的人才市场,亲身体验一下人才竞争的激烈场面。 4、去了解针对大学生的培训机构,看看都有哪些学生在假日里充电。无论出国,还是求职,大学生除了在校内学习,在大学期间,参加一些培训班也是必须的。 5、和高年级老乡聚会,不要只顾吃喝,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6、利用假期,学一些将来用得上的技能,如开车,或平时没空却想做的事。 (指导:熊丙奇,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方案2 将大学时间分块安排 适合群体:没有学习主动性的学生 1、制作“快乐校历”。在学期初找一份包含整学期所有月份的校历(通常学校会分发),或用大海报自己画一张。根据每门课程老师提供的教学计划,把所有考试时间、考试复习时间、课业的最后期限、特别的活动时间等一一填到相应月份内;再填上其他的重要事件,比如法定假日、准备回家的周末、好朋友的生日,或其他值得标注的日子。根据填好的校历,哪些时段紧张、哪些时段宽松一目了然。可以把校历挂在寝室,视觉冲击会带来一些力量。 2、制定周计划表。对有些同学来说,有了宏观概念还不够,还需要以周为单位做计划。 【贴士】 开学后,你会发现有些课程需要细水长流式学习,比如高等数学、英语等。这样就需要每天留出一段时间有规律地学习这些科目。 而文学或历史类科目,则需要整段时间学习。看看你的校历,在松散的那段时间里找较长的空当,把这个阅读计划放在那时进行。 (指导:王伯庆,西南财大特聘教授、中国高等教育跟踪评估系统及麦可思创始人) 适量选择社团 适应群体:过于恋家的学生 1、首先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社团,这样才会更有动力,也能帮大学生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2、,要充分了解社团情况,与自己的能力发展目标结合起来。选择社团时还应该选择对能力发展有所帮助的。比如,缺乏语言表达能力的学生,不妨加入辩论协会、演讲协会等社团;如果觉得想要成为一名“校园政治家”,不妨加入学生会等组织机构。 3、切记贪多嚼不烂。新生往往因为一时的激情而报名加入了多个社团。加入之后才发现自己陷入了终日为活动所累的状况。建议只选择1—2个社团参加。 【贴士】 加入社团首先有信心,也可以做一份简洁清爽的简历,这可以增加成功的砝码。同时也以谦虚的态度适当展示自己的特长,如果没有特长也一定要表现出真心诚意、愿意做平凡琐事的心态,最后,要养成微笑的习惯,对社交缺乏经验的新生,微笑能缓解气氛,是最好的“名片”。 (指导:王伯庆) 学会做个“不负责任”的家长 ?改进方案之家长篇 原因分析:从孩子高考到入大学,家长也同样忙碌。孩子上大学后,突然从很紧张的状态到很放松的状态,家长易造成情绪不适应。如果没有及时转移注意力,很容易对孩子关注过度。家长也可能有很强的失落感,感觉自己辛苦养大的孩子离开自己了。 建议:家长要重新认识上大学的意义,要知道大学不仅仅是一纸文凭,孩子上大学是综合能力的提高,包括适应力,人际交往能力、人生规划能力,家长既要学会放手,也要能够积极引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遇到问题,不要一味呵护和代替。要能及时倾听,在尊重的前提下给予适度指导,而不是指责和包办。 【推荐方案】 1.学会“不负责任”:不断告诉自己,孩子终究是要独立的,他已经成人了,家长不能代 替他承担。 2.学会“狠心”:当孩子求助时,要学会狠下心来不予理睬,至少在第一时间要如此。让孩子学会独立面对、独立思考和独立作为,然后当孩子实在需要帮助时,提供指点,但绝不可以越俎代庖。 3.做到“拖延”:发现任何问题时,不要习惯性地介入,拖一下,让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然后自己思考解决方案。 4.转移注意力:孩子的独立会让家长觉得自己的生活失去了重心,家长一定要强迫自己接受这种“失落”,并努力为自己寻找新的关注点。 5.固定时间沟通。家长可以有意识控制在一段时间内想关于孩子的事,哪些需交代,在固定时间与孩子沟通。不停打电话放纵情绪,也会造成孩子的情绪不良。 6.建立特殊时期的交际圈子:处境一样的人容易理解,不妨与同样刚上大学的孩子的家长沟通,互相开导,给予力量。 7.心理暗示:多想想孩子成熟、长大后带给自己有利的东西。 (指导:沈琰,北京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李玲,北京慧源心理与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首席心理咨询师)
/
本文档为【[整理版]大学生活心烦意乱 90后何时才能“断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