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语言/文化]学者新论:如何处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2018-04-12 3页 doc 14KB 9阅读

用户头像

is_833902

暂无简介

举报
[语言/文化]学者新论:如何处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语言/文化]学者新论:如何处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学者新论:如何处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米阿仑 中文数据处理标准新建设的启动,意味着中文信息技术开始了新篇章。中文书写方式是否需要改革、如何改革,跟中文信息技术发展紧密相关。可说的太多了,这里,我想简单地再讨论一下空格(词界)的问题。从“国学”的一句话开始说起吧。儒家经典有这样一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何断句(即确定词界)跟文献档案管理和机器自动翻译等各项作业的质量与效率直接有关。根据儒家学说的老学者老专家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的注解说明看,长期...
[语言/文化]学者新论:如何处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语言/文化]学者新论:如何处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学者新论:如何处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米阿仑 中文数据处理新建设的启动,意味着中文信息技术开始了新篇章。中文书写方式是否需要改革、如何改革,跟中文信息技术发展紧密相关。可说的太多了,这里,我想简单地再讨论一下空格(词界)的问题。从“国学”的一句话开始说起吧。儒家经典有这样一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何断句(即确定词界)跟文献档案管理和机器自动翻译等各项作业的质量与效率直接有关。根据儒家学说的老学者老专家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的注解说明看,长期以来,学界有三种断句阅读,就有三种意思不同的翻译: 无空格原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空格断句1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空格断句2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空格断句3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计算机自动翻译为英文(程序为西方公司,仅作说明对比参考实例): 按原文无空格翻译:The people may cause to know cannot cause by it. 按照断句1的翻译:The people may cause to know it, cannot cause by it. 按照断句2的翻译:The people may, cause to know it; Cannot, cause by it. 按照断句3的翻译:The people may cause, to know it; Cannot cause, by it. 不同断句(词界)说明不同意思,翻译结果也不同(人工翻译,截然不同,因而,这里且不说上述翻译的词汇选择等问题,而只看词界的断句作用)。到目前为止,学界流行第一种断句,用现代汉语说,是: “老百姓们,可以使他们照着该走的道路走,不可以让他们知道为什么。” 这被看做是“愚民政策”的代表言论。然而,弄清楚“民”在周朝时期的意义,就能看到,这个断句是歧义解释。在周朝,“百姓”是有地位的;而“民”是奴隶、家奴和农奴,是没有人格地位的、跟牲畜和货物一样。《周礼》说:“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以九两系邦国之民:„„四曰儒,以道得民。”按照周礼,儒是大宰官职之一,通过“道”的教化得到“民”(奴隶农奴)。农奴在大宰官员手下,是被奴役的人力。因此,“民可使知之不可使由之”的意思,跟“百姓”无关、而是跟“农奴”有关,确切意义应该是第二或第三种断句,用现代汉语说,是: 断句2 :“农奴可以遣使的,就要使他们知‘道’;不可,则要找到因由。” 断句3 :“农奴可以遣使的,就要了解他们;不可遣使的,则要找到因由。” 哪个更确切,需要进一步考察。不管怎样,它们都是说明如何管理和使用农奴,而这正是《周礼》所规定的儒等大宰官员的职责。可以看出,流行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断句不符合史实,而且自相矛盾。例如,孔子说儒是“有教无类”的,而流行解释说的却是“有教有类”。那不是自相矛盾了吗,第二和第三种断句解释更确切,意思更接近历史本来面目,跟“有教无类”思想没有冲突。 古今文献,类似的例子太多了。断句,就是建立词界和书写表达为空格的正确阅读,这对中文文献数据的电子数字化、管理应用和自动翻译等等各方面作业来说,都是避免歧义和保证质量的必要因素。不要看空格很小,它的词界意义对中文书写方式和中文数据管理来说,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意义。许多中文数据管理自动化和中文自动翻译等作业,长期发展停滞不前;在相关科研中,为了避免歧义和保证质量,应用了许多算法和方法,可效果并不显著。那不都是因为中文书写的空格词界问题存在吗, 为此,许多中国科学家老前辈做了卓越的科研探索,以“现代汉语拼音正词法”为标志,提出了建立明确词界的工作,并于1988年作为国家标准公布。然而,从1989年开始,一些人以“爱国”为名,提出了违背科学技术原理的“汉字优越”论,其中一个主要 内容,就是否定中文有词界,把“现代汉语拼音正词法”的工作框架思路批判为“左倾”和“崇洋媚外”而加以否定。不少报刊媒体和政府官员也搞起“汉字优越”论的鼓吹,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汉字优越”的浪潮。在这些浪潮中,微软公司中国研究所前所长把1930年代的注音方法拿出来,当作“高科技”论文推荐给中国市场和政府部门,造成严重的技术误导。结果,作为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现代汉语拼音正词法”,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连带的结果是:在表面市场繁荣的情形下,中文信息技术本身倒退了50年左右,回到了“汉字注音”的水平。在国际社会,信息科技发展周期很短;倒退50年,那给中国的中文信息技术带来的损失有多大,不言而喻。 在建立中文数据管理标准的时候,空格词界是必须涉及和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解决这个问题,不但是中国中文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使用和管理中文数据的需要。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需要求真务实的科研工作精神,需要避免以“爱国”等漂亮的口号为名、而实际上鼓吹“汉字优越”那类违背科学技术原理的东西;在对某个流行说法做政策性表态的时候,更需要政府官员和报刊媒体做到谦虚谨慎和戒骄戒躁。有了这样的环境,空格词界问题再难,中国科学家们也能解决它、给出一个中国和国际社会都满意的答案。 来源:人民网(责任编辑:夏爱平)
/
本文档为【[语言/文化]学者新论:如何处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