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工业文明的来临

2017-10-24 20页 doc 41KB 25阅读

用户头像

is_037433

暂无简介

举报
工业文明的来临工业文明的来临 工业文明的来临 一、一周知识概述 1(通过观察、比较和思考,了解手工工场的生产情况,知道手工工场的出现给人类社会带来很大的变化,人类社会从此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过渡。 2(尝试收集有关西欧与中国手工工场的某方面事例,分析说明手工工场的特点及其作用。 3(了解西欧工商业的兴起以及新的社会阶层的诞生。 4(通过学习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文艺作品,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 5(从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入手,了解以路德为代表的新教的核心思想以及宗教改革的影响和意义。 6(通过了解科学史上代表人物的理论贡...
工业文明的来临
工业文明的来临 工业文明的来临 一、一周知识概述 1(通过观察、比较和思考,了解手工工场的生产情况,知道手工工场的出现给人类社会带来很大的变化,人类社会从此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过渡。 2(尝试收集有关西欧与中国手工工场的某方面事例,分析说明手工工场的特点及其作用。 3(了解西欧工商业的兴起以及新的社会阶层的诞生。 4(通过学习文艺复兴时期的代人物及文艺作品,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 5(从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入手,了解以路德为代表的新教的核心思想以及宗教改革的影响和意义。 6(通过了解科学史上代表人物的理论贡献,感受近代科学的诞生对欧洲中世纪思想所产生的冲击。 7(知道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以及这一运动的思想主题,理解其对后世的影响。 8(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一)工厂从这时发展而来 1、概况 纪的欧洲农业生产有了新的进步,农产品剩余增多,对手工业产品的需求增加。 14,15世 为适应这种需要,在14世纪的意大利最早出现了手工工场。手工工场是中世纪晚期在西欧出现的一种工业生产组织。“手工”是指其劳动方式仍然以手工操作为主,“工场”是指其分工协作的生产组织形式。手工工场的特点主要有三个:一是出现了雇佣劳动,工场主是生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不再进行全过程的生产,这是与作坊主的本质区别。二是工人多,分工合作,正如课文中的歌谣所述。三是生产规模大、产量高。 2、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场 手工工场:又称工场手工业。其特点是工人以手工劳动和分工协作为基础,在手工工场主雇佣下进行生产。工场手工业,可以减少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扩大剩余劳动时间,从而使资本家得以榨取相对剩余价值。同时,工场手工业提高了劳动效率,完善了劳动工具,在物质、技术上为产业革命准备了条件。 手工作坊:封建社会城市中的手工业生产的基本单位。手工作坊主拥有私有的生产资料,分散经营,以本人的手工劳动为主要的生活来源,一般不雇佣工人,只有做辅助 性工作的帮工和学徒。帮工、学徒没有工资,仅有维持生计的微薄报酬,因此,作坊主与帮工、学徒之间不存在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封建社会城市中的手工业生产的基本单位。手工工场可分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即简单协作,集中的手工工场,即工场手工业两个阶段。简单协作没有改变手工的劳动工具和操作方法,仅是在同一资本家指挥下协同劳动;工场手工业是以手工技术和雇佣工人的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大生产,它是手工业生产向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过渡的准备阶段。手工工场和手工作坊相比,不仅表现在生产规模、技术分工上的进步,关键是手工工场已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组织形式,这是与手工作坊的本质区别。 最根本的不同:手工工场存在雇佣关系 3、作用: (1)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以前只有达官贵人才能穿用的东西也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如丝绸衣服、瓷器、玻璃、时钟等等)。 (2)进一步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3)促进了社会阶级、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 (二)商人的地位变了 1、商人的变化:成为资产阶级的前身 (1)经营方式:由单纯的经商改变为既是手工工场主又是商人,经济地位十分显赫;同时,享有较高的政治地位。 (2)经济地位:实力超过王公贵族 (3)政治地位:甚至可担任市长 (4)变化原因:16世纪以后,西欧各国君主为了富国强兵,大力发展工商业,推行有利于商人的政策。 2、贵族的变化:在商人地位提高的同时,原来地位很高的贵族在经济上却陷入困境。其中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他们虽享有特权,但因经济状况差,开始走向没落;一些贵族被迫开始经营工商业。 3、农民的变化:工场手工业时代的到来使贵族没落、商人地位提高,也使农民逐渐转变为被雇佣的手工工场的工人,他们劳动时间长,工资很低,往往要夜以继日的工作才能勉强维持生活,他们逐步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即早期的工人阶级。 4、其它知识点: (1)手工作坊――手工工场――工厂 (2)西欧手工工场发展,但西欧还处在农业社会中 (3)中国明清也出现了手工工场(资本主义的萌芽) (三)蒙娜丽莎的微笑(文艺复兴运动) 1、概况 14世纪,在意大利商业发达的城市里,新兴的资产阶级认为自己能创造财富,也应该享受生活。他们要求重视人的作用和人的需要;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这就是“文艺复兴”运动。它随后传播到法国、德国、英国等其他国家,一大批歌颂人性的文学艺术作品相继涌现。 2、原因: (1)新兴的资产阶级认为自己能创造财富,也应该享受生活。要求重视人的作用和人的需要。 (2)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 3、代表人物及作品: 中世纪镶嵌画上人物神情木然,反映了人们在神权的束缚下,不能自由地表达内心情感,它是中世纪人们精神世界的写照;而《蒙娜丽莎》中的妇女神态自然,口角含着一丝微笑,恬静之中带有隐约的哀伤,富有生命的活力。蒙娜丽莎的微笑,冲破了那个时代妇女肖像画 中不能表达自己情感的限制,展示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努力冲破中世纪教条对人性的压抑和束缚。 4、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文艺复兴时期,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通过文艺创作,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重视人的作用和需要,主张一切以人为本,要求一切从人出发,最终一切为了人,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 5、: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使人们的思想从宗教愚昧中解放了出来。 6、中国同主题的文艺作品:汤显祖——《牡丹亭》 (四)“教皇奶牛”的解放(宗教改革) 1、概况 (1)领导人:马丁路德 (2)兴起国家:德国 (3)时间:16世纪 (4)对象:天主教会 2、主张:在信仰问题上,人人都是平等的。只要信仰,不要教会 3、文艺复兴运动与宗教改革的比较: 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是在西欧封建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年代,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教会,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汲取养料,寻找经典依据,人文主义通过恢复古希腊文化的形式,宣传人文精神,而路德也从基督教的经典中寻找理论支持。 4、结果:宗教改革运动席卷了整个德国,各地的教会纷纷独立,瑞士、英国等西欧国家也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宗教改革运动,相继摆脱了罗马教会的控制,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5、评价:突破了传统宗教的束缚,永久地结束了罗马天主教会对于西欧的封建统治,是一次政治上的解放,又是一次思想解放,它为资产阶级提供了革命的思想武器。 (五)近代科学的诞生 1、时间:15、16世纪 2、知识就是力量(培根):指出只要认识自然,掌握自然的规律,就能够征服自然,让自然界为人类造福。 3、原因: (1)生产力提高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大量素材和研究手段,是自然科学发展的根本原因。 (2)新航路的开辟拓宽了人们的研究视野。 (3)文艺复兴,人的认识和创造能力被确信。 4、评价:为未来工业文明的昌盛奠定了第一块,也是最重要的一块基石,为科学的振兴铺平了道路。使自然界不再神秘莫测,人们逐渐找到了自然界跳动的脉搏,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人类迎来了技术发明的高潮。 5、对于我们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科教兴国,重视知识的作用,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环境保护)等。 6、代表人物: 7、科学的作用:可以帮助人类认识自然,提示自然界的奥秘,从而以科学的态度看待世界。 (六)理性之光(思想启蒙运动) 1、时间:17、18 世纪 国家:英法等 2、含义:激烈地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 3、原因: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社会的思考。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 4、代表人物: 5、小结 一、一周知识概述 1(通过学习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等内容,学会从可能性和必要性两方面把握历史过程、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知道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影响:一方面使全球联系不断加强,另一方面使欧洲殖民者加紧殖民掠夺。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培养不畏艰险、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 2(通过阅读、收集资料,知道资产阶级革命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掌握几个有代表性的实行资产阶级政体的国家。能把握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线索,认识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发展趋势。通过学习,知道资产阶级革命中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知道它(他)们对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的积极影响;同时,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体会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所起的积极推动作用,明白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一)新航路的开辟 1、原因:(条件) (1)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最根本的原因)。 (2)对东方商品的需求,东方的丝绸、瓷器、宝石和香料等奢侈品辗转运往欧洲,在欧 洲人看来,东方非常富裕。 (3)在资本主义萌芽影响下,对货币需求量增加,“拜金狂“们希望在欧洲以外的地方能够攫取黄金。《马可波罗纪行》中关于东方遍地黄金的描述广为流传后,更激起了人们对东方的向往。 (4)土耳其人阻断了传统的通商道路,需要开辟一条直接通往东方的新商路。 (5)西班牙和葡萄牙已经能够制造适合远航的大船,并从意大利人那里学到了大量航海知识。葡萄牙国王拥有一批来自各国的船员。 (6)中国发明的针已经传入欧洲,并在这个时候普遍应用于航海事业。地球仪、航海地图、以及与航海有关的图书为航海准备了技术条件。 (7)古希腊人托密的地圆说逐渐被人们接受。 (8)国王支持。 (9)航海家具有探险精神,以及超人的意志和智慧。 2、人物与事件 (1)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时间:1492年 ?意义:人们深受鼓舞,越来越多的航海家加入海上探险的先列,去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促成美国等“移民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又使印第安文明遭到毁灭。哥伦布发现美洲不是个人的功劳,新航路的开辟势在必行,即使没有哥伦布和西班牙的探索,也会有其他国家和别的航海家进行探险,并发现新大陆,哥伦布发现美洲,并不是偶然事件,而是当时的许多客观条件所造成的,而哥伦布只是根据这些客观条件第一个实现了这个伟大任务的先行人物。 (2)过程 (3)作用:欧洲航海家的这些活动对人类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拓展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 (二)全球联系的加强 1(新航路的开辟使人口发生了迁徙,物种发生了流动,国际贸易得到了发展。在人口、物种、国际贸易的流动和发展中,带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对整体世界的开始形成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人口发生了大规模的迁移。人口迁移受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等因素的影响,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人口的地域变动越来越受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如由于新航路的开辟,欧洲移民大量进入美洲,不同地区 的人民相互融合,形成了新的民族——美利坚民族。 3(新航路开辟带来的物种流动,由此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大发展。新航路开辟引起了农业的革新与交换,各洲之间交换植物和动物,对克服或减轻持久性食物的匮缺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也是自16世纪开始世界人口增长的原因之一。 4(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同非洲、亚洲之间贸易扩大并同美洲开始有了联系。中国盛产的茶叶、丝绸、瓷器、药材和手品等对欧洲的输出量剧增,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商品。美洲的玉米、甘薯以及各种当时鲜为人知的蔬菜瓜果,如花生、向日葵等,在16世纪中叶后,通过多种渠道传至各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扩大。16世纪三角贸易的轮廓较明显,将欧洲的产品运到非洲换为奴隶,将奴隶运往美洲的种植园,然后将食糖、烟草及棉花运回欧洲。 5(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科技成果的传播。阅读卡“海上马车夫”表现了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国际贸易的发展。17世纪荷兰人成了“海上的大运输者”,他们掌握了当时最先进的航海技术,拥有熟悉地图、驾驶技术精湛、勇敢无畏的航海员,以及配备优良的运输船。荷兰海船征服了各个海岸,荷兰人统治了大西洋、印度洋,控制了香料贸易,建立了辽阔的殖民帝国,被誉为“海上马车夫”。阅读卡“佛郎机和鸟嘴铳”表现了新航路的开辟促进科学技术的交融。新航路开辟后,不同区域文明之间发生了撞击,在撞击中出现了对话,在对话中产生了影响。在科技上, 欧洲优越的技术在土著居民中传播开来,欧洲人也善于利用当地的技术。 6(新航路的开辟,方便葡萄牙和西班牙等殖民国家对美洲、非洲、亚洲进行殖民扩张,野蛮地屠杀当地居民,掠夺土地和财富。(掠夺黄金等)造成了亚非拉国家的落后与贫穷。屠杀土著(印第安人、印第安文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贩卖黑奴,给非洲造成了惨重的损失(16世纪开始)。 (三)黑人是怎样来到美洲的 1(据统计,从15,17世纪的三个世纪里, 西班牙从拉丁美洲掠取了255万千克的黄金和1亿千克的白银,葡萄牙仅从巴西就掠夺了至少价值6亿美元的黄金和3亿美元的钻石,这是新航路开辟后带来的消极影响之一。 2(印第安文明中最具代表性的、发展程度最高的是玛雅文明、 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随着殖民者的到来,古老的印第安文明遭到了毁灭。 1519年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墨西哥后,以钢枪铁炮征服了阿兹特克人。印加帝国则在1533年被西班牙殖民者灭亡。 3(据统计,1492年在伊斯帕尼奥拉岛上居住的印第安人有25万,到1538年,仅剩1500人,而墨西哥的印第安人在西班牙统治的100年间减少了约90,。导致印第安人死亡的原因除了有意识的屠杀及欧洲人带来的传染病如天花、麻疹等外,更多的人是因为受到殖民者过重的役使而精疲力竭,最终离开人世。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6世纪末,世界贵金属开采量中近83%为西班牙人所有。 4(17,18世纪,欧洲奴隶贩子多半采用三角航程,从事贩卖活动。第一段航程是从欧洲到美洲,叫“出程”。满载枪支、弹药和甜酒、花布、各种日用品等粗劣商品的贩奴船,从欧洲各国港口出发,航行到非洲海岸,用运来的货物向当地部落酋长换取奴隶。然后开始第二段航程。满载奴隶的船只横渡大西洋,从非洲到美洲,叫“中程”。抵美洲后再 用奴隶换取当地的原料(食糖、烟草、棉花等)和金银财宝,满载而归,运回欧洲,这是第三段航程,叫“归程”。三段航程每次大体共需六个月,奴隶贩子可连做三笔生意,获利可 达数倍。 5(黑人奴隶的遭遇悲惨,当时,每一个从事奴隶贸易的公司都有一个特定的标志自己公司的烙印,奴隶在装船运输之前,都要用烧红的铁烙打上印记。由于害怕奴隶反抗, 奴隶们被成排地用锁链锁在船舱里。船上没有起码的医疗设备,得病的黑奴不是被疾病折磨致死,就是在垂死之际被扔进大海。据估计,大约有60,的贩奴船因航程艰险而失事、失踪,因此奴隶的死亡率很高,高达30,,50,。 (四)议会对王权的胜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时间:1640――1688年,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2、条件: (1)利用地处大西洋航路要冲的有利条件,积极进行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 (2)圈地运动积累了巨额资本,使得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3)随着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要求掌握政治权力,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 3、过程: (1)1640年,查理一世为筹集军费,召开议会(导火线) (2)1642年,查理一世宣布“讨伐议会”挑起了内战(标志) (3)1649年,查理一世被押上了断头台 (4)1688年,资产阶级发动政变,采取不流血的方式推翻了复辟王朝 (5)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由议会制约国王权力的政体;英国开创;日本、泰国、比利时、西班牙、瑞典、荷兰、葡萄牙等国也先后采用了君主立宪制) 4、领导人物:克伦威尔 5、人民群众(议会组织军队很多农民、手工业者参加议会军队作战,大大增加了议会军队的战斗力) (五)历史上第一位总统的产生(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民族独立战争) 1、时间:1773年―1781年 2、领导人:华盛顿 3、根本原因:英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及其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同英国对殖民地的经济压制和殖民压迫统治相冲突。 4、过程: (1)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导火线) (2)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 (3)1776年7月4日,通过了《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诞生(《独立宣言》:是世界上第一次以纲领形式提出的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宣言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自下而上,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同时宣告美利坚合众正式诞生。) (4)1781年,独立战争胜利 5、胜利原因:北美人民对独立的渴求,战争本身所具有的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的正义性以及资产阶级的推动。 6、1787年,美国制订宪法,确定了共和政体,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根据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美国创立;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埃及、印度尼西亚等国先后采用。) 7、美国国旗、版图的变化说明:独立后的美国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 (六)忘我献身的法国公民(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1、法国革命前的三级等级制度:国王拥有最高的权力“朕即国家”――路易十四 第一等级:教士 第二等级:贵族(第一二等级被称为是特权等级) 第三等级:资产阶级、工匠、城市贫民、农民 2、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法国资本主义发展 3、导火线:1789年,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 4、巴黎人民的三次武装起义: (1)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颁布《人权宣言》。 《人权宣言》强调“主权在民”、是法国大革命期间巴黎人民武装起义的成果之一,是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核心 伏尔泰认为人生下来就应该是自由和平等的,《人权宣言》宣布,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可以说,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一次伟大实践。 (2)1792年,巴黎人民再次举行起义,废除和君主制,建立共和制,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断头台。(法国国歌诞生,《莱茵军战歌》――《马赛曲》) (3)1793年,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罗伯斯庇尔掌权,实施革命政策――革命达到顶峰 5、意义:法国大革命结束了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也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制度。法国大革命充分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共和政体最终确立起来了,并延续至今。三次革命中都突出了人民群众的力量,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三次革命后都建立了先进的政治制度,这也是西方先进的原因之一。 一、一周知识概述 1(通过学习明清时期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对外贸易的增长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生活的变化等具体案例,了解这一时期社会呈现的繁华景象及其原因。 2(掌握明清两朝统治者在处理民族问题时所持的不同态度,体会“明修长城清修庙”的内涵;同时了解统治者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及与内地的文化交流等方面采取的积极措施。 3(了解统治者在加强皇权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结果,进一步从社会生活领域加深对专制皇权的理解;知道反对专制皇权的代表人物,并尝试与同时代的西方思想家进行比较。 4(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新航路开辟后传教士与欧洲殖民者东来史实的学习,知道这一时期中国政府对海外探索的态度,分析东西方在这一时期产生差距的原因。 5(尝试运用多种资源,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理解、分析明清时期中国呈现出的繁盛景象,同时把握盛世背后所隐藏的危机,以历史的、辩证的眼光看待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 6(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运用各种手段,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正确认识工业文明大潮中的中国农耕文明,从多方面探寻中华文明在世界近代化大潮下逐渐落伍的原因。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一)最后的盛世 1、明朝的建立:1368年 朱元璋 清朝的建立:1644年 皇太极 2、盛世的表现: (1)人口众多:17世纪初,中国人口已近两亿;19世纪超过三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 (2)商品经济发达:江南农民种桑养蚕,从事丝织业;松江一带棉纺织业发达(明清时“湖广熟,天下足”)。手工业繁荣促进了商业的发达:徽商、晋商、工商业市镇的出现(农村――城市)。明中后期的城镇,有一类如北京、南京等主要因政治、军事因素形成,因此工商业兴盛。另外在运河沿线、东南沿海,特别是江南地区,由于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又陆续兴起一批工商业城镇。 这些中小商业城镇的兴起,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兴盛的重要标志。 (3)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王宫的“瓷室”,对中国茶叶的需求)。明清时期以瓷器为代表的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非常受欢迎,这也是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出超的原因之一。 (4)经济的繁荣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变化:服务性行业、茶馆、酒楼、戏院等 。此外,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和市镇的繁华,使人们的价值观念与社会风尚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5)农业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体,男耕女织仍然是当时绝大多数中国农民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概况 (1)明朝是在元朝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元亡后,元顺帝与部分蒙古贵族退回草原,但他们时刻图谋恢复旧业,不断向南发动军事进攻,侵扰明朝的边境,掠夺人口和牲畜,给明政府带来极大的威胁。同时,其他的一些北方少数民族也不断南下对明进行扰掠。为了加强北边防务,提高军事抗衡能力,明统治者相继起用戚继光等边将,主持边务,并在积极操练兵马、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同时,大力加固、增设城防,修筑长城。明代的长城不但在重点设防的地段用砖石砌筑,内填泥土石块,十分坚固,而且形制结构也更趋完备合理。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长城大多为明代修筑的。 (2)“形胜固难凭,在德不在险”是清康熙皇帝去承德避暑、围猎,途经北京古北口长城时写下的诗句。该诗选自《古北口》:“断山窬古北,石闭开峻远。 形胜固难凭, 在德不在险。” 康熙在位期间,吸取了以往的历史经验, 主张对边远民族实行“怀柔”“德化”的政策,加强同蒙古等族关系,对长城及其关隘采取保而不修的政策,显示了与明代完全不同的边防政策。 2、清民族政策: (1)在河北省承德市修建避暑山庄,(是统治者避暑,围猎的场所,更是他们实行“怀柔政策”、笼络少数民族首领的场所,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2)蒙古:接见土尔扈特部的回归,当时场面十分宏大,乾隆皇帝按照夜宴杜尔伯特部台吉三策凌的先例,设灯宴、观火戏等,对刚刚回归的土尔扈特部进行招待安抚。 (3)西藏:赐宗教领袖“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除了利用宗教领袖的影响巩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外,清政府还采取了其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对西藏的管理。雍正五年(1727年)设驻藏大臣,直接监督西藏地方政府,调节西藏贵族之间的内部纠纷;乾隆时期颁行《钦定西藏章程》,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统辖,密切了西藏与内 地的关系,有利于国家统一和西藏地方发展。 (4)西南:改土归流,从中央派遣官员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直接管理 。从明代开始,政府就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的办法,对这些地区进行管理。这项措施开始实行于明代,清代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大规模推行,它的推行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巩固了国家统一。 (5)清统治者对破坏国家统治的分裂势力予以狠狠打击(粉碎准噶尔贵族的分裂势力;平定天山南路的回部贵族叛乱) (6)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为中国领土。《尼布楚条约》是中俄两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也是清朝与外国缔结的第一个正式条约。当时,由于受准噶尔汗噶尔丹东击喀尔喀蒙古的牵制, 清政府在谈判中作出了重大让步。 3、意义:这些措施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开发及与内地的文化交流,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三)专制帝国 1、明清时期,中国的专制皇权高度加强,表现: (1)朱元璋废除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 (2)明设特务机构:东厂和西厂、锦衣卫(可以经过不正常的法律程序,肆意侦察、逮捕、审讯臣民)。明朝厂卫结合的一整套严密的特务机构。厂卫分别受皇帝的直接领导,互相制约,是组织十分严密的军事特务机构,也是专制皇权的可靠支柱。 (3)设军机处(雍正)。雍正年间,由于连年对西北准噶尔部用兵,往返军报频繁,为了紧急处理西北军务,雍正七年(1729年)在皇帝住处附近,设立了军机房,后改称军机处。军机处是中央集权高度发展的产物,这也表明清代的皇权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皇帝具有绝对的权威。 (4)兴文字狱(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等)。清代的文字狱是从康熙朝开始的,以雍正、乾隆时期规模最大、最为残酷。通过大兴文字狱,清统治者以更加严密的方式控制人们的思想,并达到打击异端、强化皇帝权威的目的。 (5)八股取士。从明代开始,就规定了考试的范围和文体的格式,反映了统治者对科举制度的严密控制,科举制成为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对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2、西方的君主专制与中国的专制皇权 王权至上,由统治者牢牢掌握着国家政权,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和加强对臣民的监控。西方君主专制导致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许多国家先后建立了资本主义共和制度,中国依然维持着皇帝专制的国家体制,在西方国家变革的历史大潮中,逐渐趋于落后。 3、反对专制皇权的思想家 以黄宗羲为代表的学者对君权神授的批判,对中国近代的思想界发生了重大影响。 他批判君权神授、宣称“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四)来自海上的挑战 1、郑和七下西洋 (1)时间:1405――1433 (2)目的:不是发展海外贸易,而是为了宣扬国威 (3)意义: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早半个多世纪,船队的规模 也大得多,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助于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 (4)结果:遭到官员们的反对,被禁止。 2、天主教传入: (1)明:意大利的利玛窦(学习汉语,熟悉儒家经典,带来了新的科学知识和机械制品,翻译了《几何原本》介绍欧洲流行的数学理论,绘制世界地图) (2)清:德国传教士(修改中国历法,医学) 意大利人郎世宁是清朝康熙末年来到中国的传教士,由于他的才华很受康熙帝的赞许,因此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中国宫廷艺术家的生涯,成为雍正、乾隆时期宫廷艺术的中坚人物。乾隆十二年(1747年)开始筹划建设的西洋楼由郎世宁等西方传教士设计指导,中国匠师建造。西洋楼的主体是人工喷泉,时称“水法”,其主要构成部分是谐奇趣、海晏堂和大水法三处大型喷泉群。 3、葡萄牙人侵占澳门: (1)时间:1553年 (2)澳门妈祖庙:包含着一种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助人为乐的信念,由此形成的妈祖精神将全世界华人紧紧地联系到一起,有助于祖国的统一。 4、荷兰人侵占台湾: (1)时间:17世纪初 (2)台湾历史: ?230年,吴王孙权派遣卫温将军、诸葛亮率领1万名官兵“浮海求夷洲” ?607、608年,隋将军朱宽横渡台湾海峡,到达流求 ?610年,隋炀帝派将领陈棱及朝清大夫张镇州率领兵万余人到达了流求 ?1335年,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 ?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3)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朝初年,郑成功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斗争。当时荷兰殖民者占据着我国台湾,郑成功决心收复台湾。1661年,他率军从金门出发,包围荷兰殖民者的据点赤嵌城和热兰遮城。经过激烈的战斗,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1662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5、清闭关自守政策: (1)原因:西方国家的侵略,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受到外国的侵略,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频繁的交流会引起统治的不稳。 (2)政策:四个通商口岸减少为广州一处。 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马戛尔尼访华)。 (3)启示:明清中国专制皇权不断加强,而西方国家则先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本主义共和制,中国的思想控制十分严密,统治者大兴文字狱,加强思想控制,西方国家则在手工工场产生和工商业发展的基础上,诞生了新的阶级,从而引起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的诞生,启蒙运动都是这一时期出现的,中国闭关自守,西方不断向海外探索,开拓海外的殖民地。19世纪以后,中国这个古老的文明国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可见,坚持改革开放,学习先进,与时俱进,抓住机遇,置身于世界的大潮,才能立于世界之林。 (五)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1、比较: 2、继承和弘扬郑和精神 爱国献身精神、科学创新精神、睦邻友好精神,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3、郑和为何没有发现新大陆 伟大的郑和航海显示了中国有强大的远航能力,但由于在动因,大地观,地图等方面,明初中国远远不具备西欧人完成地理大发现那些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中国未能进行地理大发现,地理大发现最根本的条件还是经济动因,如果明初中国资本主义有迅速的发展,从而产生强大持续的经济动因,那么封锁的海洋政策,皇帝的主观意志(行为),狭隘的大地观以及传统地图的缺陷等不利条件都会改变,并按经济要求而顺向发展的,那么中国人也会完成地理大发现的。 4、启示 通过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我们明白了,处在盛世繁华的明朝,拥有先进的造船技术、先进的航海技术和雄厚的物质基础,这些都是西欧其他国家所没有的。但是,就算我们各方面的条件都很好,如果没有好好抓住这一机会,利用这些优势条件发展的话,这些条件一样不能让国家走向发达、先进。而西欧国家虽然没有拥有这么先进的技术,但在发现美洲新大陆后,牢牢地抓住了这一发展机遇,积极地进行海外的侵略和贸易,让国家走向了繁荣、发达。所以,面对中国再次面临的机遇,我们要牢记历史的经验教训,把握世界开放格局的发展和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机会,积极进取,加强国际交流,取其精华,掌握国际动态,与国际接轨……这样才能让机遇帮助我们更快实现中华民族再次腾飞的伟大理想,使中国后来居上,更加强盛,早日实现成为发达国家的目标。
/
本文档为【工业文明的来临】,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