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初中地理实践活动的案例

2017-09-30 14页 doc 38KB 362阅读

用户头像

is_977556

暂无简介

举报
初中地理实践活动的案例初中地理实践活动的案例 观察我身边的月亮— 一、地理实践活动目的与意义: 地理活动课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多地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践应用,而不是一般的理解和掌握。强调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加深认识,从而使学生在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方面得到升华。活动课旨在利用课本学到的知识,联系实际,研讨、分析、说明一些问题,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能力。新教学大纲把这一思想贯穿于每一节课的始终。 月球是宇宙中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与地球的关系尤为密切。月相变化是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天体现象,我们计量时...
初中地理实践活动的案例
初中地理实践活动的案例 观察我身边的月亮— 一、地理实践活动目的与意义: 地理活动课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多地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践应用,而不是一般的理解和掌握。强调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加深认识,从而使学生在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方面得到升华。活动课旨在利用课本学到的知识,联系实际,研讨、分析、说明一些问题,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能力。新教学大纲把这一思想贯穿于每一节课的始终。 月球是宇宙中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与地球的关系尤为密切。月相变化是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天体现象,我们计量时间的尺度如我国的农历月,就是依据月相变化的周期规律而制定的。通过探究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规律,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月相产生的机理,帮助学生理解我国农历和月相之间的关系;通过“月相观察及分析;这一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地理研究方法及技能。 二、地理活动课的教学方法 地理活动课适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就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地理活动课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 用,要求学生亲身体验,自主参与。所以在活动课中应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通过参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为学生提出好的建议,但不能强迫学生必须听从自己的建议或意见。教师要把讨论、发言、动手的机会和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另外,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掌握学生基本情况,熟悉学生个体的学习现状和发展规律,研究学生提出的不同课题,为学生提供有意义的学习支持,创造学生能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活动课的教学目标。 一、地理活动课的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的现欲望、探索精神、群体意识得以发展,从而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懂得科学知识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意义与价值。 2. 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容易使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自由,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开发。 3. 使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完成学习任务,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 通过活动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地理活动课的类型和形式 地理活动课内容广泛、类型多样,按活动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考察型的活动课。天文现象的观察、观测。如月相变化,日食、月食现象的观测,寻找北斗星、北极星及北极星附近的星座,观察行星、流星现象及一些特殊的天象。自然现象的观察、观测。如野外地质观察与岩石标本的采集,黄土地貌的观察;利用日影法确定观测者所在的子午线,利用地理园记录天气,参观气象站、水文站等。对人类改造自然的一些大型工程的观察考察。如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河流上修建的水库及其综合利用效益等。 2. 调查型的活动课指导。例如调查本地人口流动或环境污染情况;调查县内工业企业生产情况;调查本地区某一村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变化,农 民增产增收,居住条件的变化等。最后指导学生对调查资料进行分类、分析、归纳,完成调查。 3. 探索型活动课。地理探索型活动课题材广泛,可以说每一节课都有探讨的话题,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充分挖掘这方面的内容,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知识探究的氛围。如地球运动现象的记实,月相变化的原因,潮汐现象的成因等问题。 二、本年度综合实践课活动目标 1 探究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性规律,深刻理解月相产生的机理; 2 培养通过观察法研究地理现象的基本技能,掌握科学的地理研究方法; 3.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培养初步的实验推理能力、分析问题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4 培养同学养成坚持不懈观察的毅力,热爱科学、寻求真理的科学态度。 5.通过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帮助同学们对地理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 6.热心参与研讨,培养小组合作精神。 (一)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记录月相的变化。 2(通过描绘月相的形态,得出月相变化的规律。 3(分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 地理词汇: 月相、上弦月、下弦月、满月、新月。 (三) 活动工具与资料: 1(工具:绘图纸、记录本、铅笔。 2(资料:课本、书、报刊等。 (四) 活动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首先,教师在活动前再次向学生讲清楚月相的的基本知识,如月相的概念、月相的成因、月相变化的规律,利用月相计量时间、确定地理方位等,指导学生根据有关图表完成表一: 同时将各个不同时期的月相图片(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再次展示给学生观看,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然后教师将每个教学班级分成十个小组,成立“月相观测”小组,并推荐一名学生为组长,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按表二、表三进行观测。 再次教师要求学生在观测的同时完成下列任务: ?每个小组在观测的时间里准确的绘出月相在空中某位的简图并附上月相的名称。 ?每个小组说明在观测时间里看到月相不同的原因(重点说明日、月、地三者位置关系。) ? 第1-5小组把傍晚时观测到的月相放到一起组成一幅在农历上半月傍晚时,月相随每天而变化的动态图;第5-8小组把观测到的月相粘贴在一起,组成一幅在农历下半月日出前月相随每天而变化的动态图。 ? 第9小组把观测到的月相粘贴在一起,组成一幅下弦月不同时间月相位置的变化图;第10小组把观测到的月相图粘贴在一起组成一幅上弦月不同时间月相位置的变化图。 表一: 日、月、地三者位置关同太阳出月相名称 出现大致的时间 夜晚所见形状 月出 月落 系 没比较 日、月、地三者 新月 初一不可见 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居不可见 同升同落 清晨 黄昏 (朔或晦) 中 日、月、地三者呈直角, 初七、初八上半半圆,见于西半部 上弦月 月球在太阳 迟升后落 正午 半夜 夜 天空,月面朝西 以东 十五、十六通宵日、月、地三者在一条一轮明月东升西 满月(望) 此起彼落 黄昏 清晨 可见 直线上,地球居中 落 二十二、二十三日、月、地三者呈直角,半圆,见于东半部 下弦月 先升先落 半夜 正午 下半夜 月球在太阳以西 天空,月面朝东 表二: 观测组别 1 2 3 4 5 6 7 8 观测名称 新月 蛾眉月 上弦月 凸月 满月 凸月 下弦月 蛾眉月 初一初二 初三、 初七、 十一 十五 十八 二十二 二十五 观测时间 晚日落前 初四 初八 十二 十六 十九 二十三 二十六 或日落后 傍晚 傍晚 傍晚 傍晚 日出前 日出前 日出前 表三: 观测组别 9 10 下弦(二十二、二十 观测月相 上弦(初七、初八) 三) 平日 日 夜 二十四时 夜半 鸡鸣 日出 食时 隅中 哺时 日入 黄昏 人定 旦 中 昳 半 观测 时间 23- 现在时段 23-1 1-3 3-5 5-7 7-9 9- 11 11-13 13-15 15-17 17-19 19-21 21-23 1 三、观测阶段 这一阶段安排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教师可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开阔的产地(如运动场)具体观测由学生自己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教师可进行场外辅导,但教师必须提醒学生遵守纪律,尤其晚上观察不要干扰其它班级或同班同学的学习或休息,同时要注意安全。观察时要认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小组长可组织学生讨论,并整理记录,绘制简单图形。 月相的观测时间较长,要从农历每月月初坚持到月底,时间长达一个月。观测分为两个阶段: 1、上半月的观测,即从月初到满月的月相观测,多在太阳刚下落的时候进行,让同学们根据所观测到的月相进行记录和描绘。 2、下半月的观测,即从满月到月底的月相观测,多在太阳升起之前进行观测,同样进行记录和描绘。、 四、活动阶段 这一阶段待10小组全部观测完成后进行,教师可利用一节课外活动时间,先可请各小组派出代表一人按小组顺序汇报观测结果(即回答思内容),边汇报边将“月相简图”展示给全体同学。教师在学生汇报过程中,点拨学生的思维,纠正错误,归纳出规律。如任务?可归纳出:上半月(从朔到望)月亮的月面朝西面,下半月(从望到朔)月亮的月面朝东面。任务?可归纳出上弦月、下弦月在不同时间月相变化规律:上弦月在西边天空,上半夜上弦月月面朝西(上西上上西);下弦月在东边天空,下半夜下弦月月面朝东(下东下下东)。 五、知识迁移运用阶段 这一阶段教师在活动课总结之后进行,通过一些案例分析,进一步加深对月相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促成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是地理教学的目的所在。同时让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学活动充满生机。 教师可根据月相变化规律可设计下列案例: 1下列诗句描写的月相分别属于“上弦月”、“望月”、“下弦月”中的哪一种,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杨柳岸,晓风残月。 ?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评价: 1(自我评价:(1)是否坚持每次记录 (2)是否认真完成每一项内容 2(小组评价:(1)是否完成在组内承担的任务 (2)是否积极与他人合作 3(教师评价:(1)记录是否真实、合理 (2)能否查找资料,简单分析月相变化的规律及原因。 六、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可以看出,天文现象的观察这种观测性的地理实践活动本身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同时又有很强的教育性,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一项主要活动。它从以下六方面的能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了培养: 1、搜集信息和处理资料以及观察的能力 学生的实践活动,几乎没有或很少有现成的资料,所需的数据、现实事例,都要靠学生自己去寻找、查阅、选择、摘录、分析。这种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极为有利。例如在月相的观测活动中,学生所需的资料都要靠学生自己去寻找、查阅、选择、摘录、分析。 2、动手操作能力 使用各种工具,如画图、观察、测量、计算等能力。例如月相的描绘就需要运用到学生观察并画图的能力。 3、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动脑的好习惯。如在通过对月相的观察,得出月相变化的规律,并分析其原因。 4、养成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无论是采取个人活动还是小组活动的形式,在活动中每个人都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为了履行责任,必须要依靠自己的头脑和身体,自主地思考和行动。例如学生在月相观测活动之前,要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这就要求小组里的每个学生都要有自己的任务,使全体成员参与实践活动。 5、人际交往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活动以小组或集体的形式进行,人际交往的机会要比课堂上充分,即使是个人活动,也需要学生不断同他人进行交流,这些交往是多方面的又是多层次的,学生在其中可以学习如何与他人进行思想交流,例如接受别人意见、坚持自己观点、吸收他人思想中合理成分以修正自己的思想,学习与人合作,例如请人帮助、给人帮助、相互帮助与共同合作等,例如学生在月相观测中就需要资料和观察结果的互相交流,这就是一例。 6、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一个人在把自己的思想用语言表达出来之前,还没有把它潜在的学习变为可同自己或别人交流的思维活动。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向全班同学宣讲自己的或本组的观察结果,就使自己的思维活动得到发展,并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 观察月相记录表 观察时间(月、观察时月亮的位观察时月亮的地出没时间 观察时的月相 日、时间) 置 平高度 新月 6:00—18:00 (初一前后) 娥眉月 9:00—21:00 (初四前后) 上弦月 12:00—24:00 (初七初八) 凸月 15:00—次日3: (十一前后) 00 满月 18:00—次日6: (十五十六) 00 凸月 21:00—次日9: (二十前后) 00 下弦月 24:00—次日12:(二十二、二十00 三) 娥眉月 3:00—15:00 (二十六前后) 班级: 学号: 记录人: 得分: 附,月相出没规律 日出时月日落时月夜晚见月月相 在天空位在天空位月出时间 月落时间 情形 置 置 东方地平西方地平新月 清晨 黄昏 彻夜不见 线 线 上半夜西 蛾眉月 西天 上午 上半夜 天 上半夜西 上弦月 上中天 正午 半夜 天 大半夜大 凸月 东天 下午 下半夜 半天空 西方地平东方地平满月 黄昏 清晨 通宵可见 线 线 下半夜东 下弦月 上中天 半夜 正午 天 附件1.八月初一至八月三十所做的月相观测记录 (正北方为0度) 公历 农历 时间 形状 方位(度) 仰角(度) 天气 9月1日 八月初一 18:23 晴天,少许云 9月1日 八月初二 18:00 阴天,较多云 9月1日 八月初三 18:23 阴天,较多云 9月1日 八月初四 18:11 阴天,较多云 9月18日 八月初五 暴雨,不可见 9月19日 八月初六 暴雨,不可见 9月20日 八月初七 17:50 晴,无云 183 36 9月21日 八月初八 17:30 晴,几乎无云 162 33 9月22日 八月初九 19:30 晴,无云 176 36 9月23日 八月初十 18:35 晴,无云 145 29 9月24日 八月十一 18:45 晴,无云 135 27 9月25日 八月十二 18:36 晴,少许云 121 21 9月26日 八月十三 18:45 晴,无云 109 16 9月27日 八月十四 18:45 阴,大片云 9月28日 八月十五 18:30 阴,较多云 9月29日 八月十六 20:07 晴,少许云 85 13 9月30日 八月十七 20:37 晴,少许云 78 13 10月1日 八月十八 20:35 晴,无云 69 5 10月2日 八月十九 20:45 晴,无云 61 0 10月3日 八月二十 22:30 晴,少许云 64 11 10月4日 八月二十一 22:30 晴,少许云 58 2 10月5日 八月二十二 5:30 晴,无云 7 87 10月6日 八月二十三 5:32 晴,无云 75 78 10月7日 八月二十四 5:21 晴,无云 80 67 10月8日 八月二十五 5:35 晴转阴,大片云 10月9日 八月二十六 5:23 晴,少许云 84 44 10月10日 八月二十七 5:34 晴,少许云 86 33 10月11日 八月二十八 5:30 晴,无云 87 21 10月12日 八月二十九 5:32 晴,略有云 88 9 10月13日 八月三十 5:45 晴,无云 附件2. 八月初九(9月22日)所做月相观测 记录(正北方为0度) 时间 方位(度) 仰角(度) 16:35 139 23 17:36 150 31 18:31 165 36 19:32 180 37 20:34 197 35 21:30 208 31 22:34 220 23 24:31 230 14 0:55 240 0 附件 论文《月有阴晴圆缺》 宋代大诗人苏轼云:“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宋代大诗人苏轼的著名诗句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诗人在对大自然无限的赞美时,也表露出对月球的不解。欲飞,又怕。嫦娥奔月,玉兔捣药,桂树飘香,动人的神话故事,充分表达了我们祖先对月球的向往。 那是一块神秘的领域,令一代代的人们神往不已,“阿波罗”登月的成功,让人们初步踏入它的表面。“月有阴晴圆缺”的神话正一层层被我们剖析。同样怀着无比激情的我们,对它也进行了一点初步的观测和了解。 我们是在2004年的农历八月初一开始观测,刚开始天气原因未观测成功,从初七开始发现,天黑时月亮就会升高到中天,落下时是在零点三十二分,后半夜就是月黑天了,这时的月亮活像一张弓,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上弦月。这张弓一天天张满,就叫凸月了。凸月到每月十五就变成了满月,在十三、十四我们发现太阳还未落下,东方的圆月已经显现了,所以农谚说:“十五、十六月亮太阳两头露。”这期间,通夜都会有月光朗照。第二天清晨,西边还挂着一银盘似的圆月。在十七、十八天黑时,我们反而没有看到月亮,直到大约在8:00至9:00时才出来,这时的月亮也是凸月,每相差一天,月亮都会晚大约50分钟才会升起来,到二十二、二十三,前半夜我们是看不到月亮,只有后半夜才能又见到月亮,二十三那天,直到天亮才升到上中天,因此又应证了一句农谚:“二十三,天亮月正南。” 这时月亮又像一张弓了,这就是下弦月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二十八九左右,我们看到的月亮只黎明前出来照一下,在下旬的这段时间,月亮的明亮部分逐渐缩小,又变成了蛾眉月。 根据一个月时间的观测,我们又把前几天未观测到的月相推出来。大约在初二天黑以后,一弯弧形新月就开始在天西边出现了,新月活像飞蛾的眉,就是人们所说的蛾眉月,淡淡昏黄的光线不足以把夜空照亮的,在天边逗留大概也就1小时就消失。 有了这些对月亮的了解,我们可以通过月亮来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一些小帮助。首先我们可以用月相来辨别方向,我们知道,上半月月球亮的部分就是西方,相反,阴历17—27的月形,亮部是朝东方的。如果在满月,月形是呈圆形,无法判别方向,即可改用月球上的阴影来辨别,只要能认出月球阴影的名称,其中以危难海所在的部分朝西方,风暴洋所在部分为东方。 其次,我们还发现,从初到朔再到朔,需29天左右,叫朔望月,这样月球运行一个周期,我们可以见到月球约向东运行了12度左右,一天24小时,则每4分钟地球自西向东转12度,而月球每天会向东偏大约12度,所以要看见前一天天空中月亮所处的相同位置,则还需50分钟以后。 唐代大诗人李白写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天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我们看的月相,是相对太阳月球地球三者位置关系所见的,从地球上看到月球被太阳照亮的半边,以不同的角度朝向地球,就形成了月相。每月初一时,月球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月球被太阳照亮的半边完全背着地球。这时,地球看不到月亮,天文学家把这个位置叫朔月,月亮由西向东转动,初三四时,我们看见月球被照亮的边缘,只见一个月牙。初七八时,月球被太阳照亮半边的一半向着地球,人们看见 半个月亮。这叫弦月,农历十五六时,我们看见圆圆的月亮,这叫望。这时地球处天太阳月球之间。然后月亮又逐渐地减少,农历二十二、三时,我们又可以看见半个月亮,叫下弦月。月球继续东行,月球又以一个侧边缘向着地球,我们看到一个月牙。当月球再次走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地球人又一次看不到月亮。 月球的奥妙是多姿多彩的,是色彩斑澜的,给予了我们无限的色彩,无限的想象,我们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情怀,也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心境。文学家爱月亮,科学家爱月亮,生活中人人都是爱它的。月亮给了我们美感受,美的回味。 有那么多梦,那么多的美,难道还要原因来促使我们去体会和了解它吗?无须多言,就凭我们的热情就足够了。 学科 教师 黄土梁子初级中学
/
本文档为【初中地理实践活动的案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