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护理教育学作业参考答案

2017-10-21 46页 doc 77KB 349阅读

用户头像

is_633808

暂无简介

举报
护理教育学作业参考答案护理教育学作业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教育 广义的教育:一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 各种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由专门机构及专职人员所承担,根 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及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 者施加影响,以培养社会所需要人才的社会活动。 2、《大教学论》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于1632年发表的教育学专著。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 学著作。其中提出普及初等教育 ;论述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 度 ;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 ;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 ;提出了...
护理教育学作业参考答案
护理教育学作业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教育 广义的教育:一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 各种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由专门机构及专职人员所承担,根 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及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有组织地对受教育 者施加影响,以培养社会所需要人才的社会活动。 2、《大教学论》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于1632年发表的教育学专著。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 学著作。其中提出普及初等教育 ;论述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 度 ;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 ;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 ;提出了教学的便捷性、彻底性、简明性、与迅捷性的原则 ;高度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 用。 3、《普通教育学》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于1806年发表的教育学专著。它标志着教育学已成为 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以心理学为基础规定了教学步骤: 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强调了教学的教育作用。 4、护理教育 为护理学科培养具有宽厚的医学、人文学、护理学等知识,并能为 人类健 康服务的护理专业人才的活动。 5、护理教育学 研究护理领域内教育活动及其规律的应用性学科,是护理学和教育学交叉结 合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它根据社会卫生事业和护理学发展的规律及特点,运 用教育科学的基本原理及方法,研究护理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论述培养符合 社会需要的护理专业人才的理论和方法,并探讨护理院校的组织及管理活动的 规律与方法。 二、简答题 1、教育的要素 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影响作用的人。 受教育者: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 教育措施:实现教育目的所采取的办法。 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护理教育的特点 人道性 、继承性 、周期性 、实践性、整体性 3、护理教育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意义的事件。 1)近代正规护理教育的开始 护理教育的创始人南丁格尔于1860年在英国伦敦圣多马医院建立第一 所护士学校 2)现代护理教育的发展 1924年耶鲁大学成立护理学院开设学士学位;1929 年 开设硕士学位; 1964年加州大学开设第一个博士学位课程 4、我国护理教育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意义的事件简介 1888年 约翰逊 福州 第一所护士学校 1909年 江西 中国护士会成立 1920年 协和 护士教育相当本科水平 4-5年 1932年 南京 中央护士学校 第一所公立护校 1950年本科停止招生 中专作为唯一途径 1983年天津 恢复年本科教育,2003年统计91所大学招本科 1990年 第二军医大招护理硕士生 1994年 开始护士注册考试 2004年第二军医大中南大学招护理博士生 5、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 护理理念的辨证统一 培养模式的不断改革 多层次的培养体系 课程体系不断完善 社区护理教育的不断强化 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多样化 学校教育的国际化及开放化 教育制度的化、法制化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education psychology)是教育学及心理学交叉形成的边缘性应用学科,主要研究教育过程中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它研究受教育 者在教育者的影响下形成道德品质、掌握知识及技能、发展智力和个性的心理规 律;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心理活动的规律,教师的教育与教学设计及模式, 学生的个别差异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并阐明教育与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 教育过程中的其他心理问题。 2、强化 强化(reinforcement)指在条件作用中,凡能使个体操作性反应增强的一切刺激结果 3、发现学习法 发现学习法(discovery learning) 发现学习法是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发现所学的内容结构、结论及规律的学习,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独立思考。教师在发现 学习中的主要角色是提出问题,鼓励学生通过积极探索去寻找答案,促进学生主动掌握知识 并发展创造性思维及评判性思维的能力。 4、人本主义学习观 人本主义学习观主要以潜能的实现来说明学习机制,认为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及技能, 发展自己的智力,探究自己的感情,学会与教师、同学等集体成员的交往,阐明自己的价值 及态度,实现自己的潜能,达到自我实现的过程。人本主义学习观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罗杰斯 二、简答题 1、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1)概论 主要阐述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如学科的性质、对象与方 法、任务与意义、教与学的各种理论、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学科发展的历史及趋 势等。 2)德育心理 探讨学生思想品质形成的心理学问题,如道德、意识、信念、 人生观、情感、行为的发展及影响因素,教育的作用等。 3)学习心理 探讨学习的性质、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如关于学习的各种观 点,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与条件等。 4)教学心理 探讨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如教学任务的心理分析、 教学传媒和教学模式的分析与选择、教育环境的心理效应、课堂及问题的控制、 教师自身的心理特点及其效应等。 5)差异心理 探讨学生心理的个体差异及其教育,如学生在智力及人格方 面的差异、测量及教育等。 2、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初产生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派别。行为主义理论的目标在于 预测和控制行为。行为学习理论(behavioral learning theory)的主要观点有两点,一是将学习解释为条件作用;二是将个体学习到的行为称为刺激-反应联结,又称为联结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ohn.B.Watson,1875~1985)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及代表人。巴甫洛夫(Pavlov),桑代克(Thorndike)和斯金纳(Skinner)等是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A、桑代克的学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E.L.Thorndike,1874~1949)通过用迷箱的方法研究鱼、鸡、猫、狗及猴子等动物学习的过程来推断人类的学习方法。其中最著名是以猫为受试对象。桑代克 通过动物研究及后来的人类研究来推论人类的学习,提出了学习是一种通过试误而建立刺激 与反应之间联结过程的系统学习理论。其主要理论观点包括: (一)学习是一种经过试误而建立刺激-反应的联结过程 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个体在刺激情境中反复尝试,建立一种刺激-反应联结地过程。所谓联结,指情境刺激与反应动作之间形成了联系或联想。从多种反应中经过反复尝试选择 其中一种特定刺激-反应固定联结的过程,称为试误学习过程(trial-and-error learning)。 (二)试误学习的规律 准备律(law of readiness) 指刺激-反应的联结随个体的身心准备状态而异。 练习律(law of exercise) 指刺激-反应联结随练习次数的多少而增强或减弱,包括“应 用律”和“失用律”。 效果律(law of effect) 指刺激-反应联结受反应结果的影响。 (三)学习具有迁移作用 个体在某种情境中学到的刺激与反应联结,将有助于在其他类似情境中学习新的刺激与 联结反应,此现象成为学习的迁移(transfer of learning)。桑代克认为,训练迁移只有在前后两次所遇到的刺激情境有相似的特征或内容时才会出现。 B、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斯金纳(B.F.Skinner,1904~1990)是行为主义后期对学习心理学影响最大的心理学家。 他继承了华生所强调的科学、客观、控制、预测等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传统,参照了桑代克的 试误学习原理,提出了独特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认为教育是塑造人行为的过程,有效教 学的关键是分析强化的效果,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以建立特定的强化程序。其主要理论观点 如下: (一)操作条件作用与学习行为 应答性行为(respondent behavior) 是对已知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 操作性行为(operant behavior) 指没有已知的刺激,而是有机体自身发出的行为,从 而建立刺激-反应的联结过程。 (二)强化理论 斯金纳将学习公式总结为:如果一个操作性反应发生后,紧接着给一个强化刺激,其强 度就会增强,即加强了刺激-反应的联结。强化(reinforcement)指在条件作用中,凡能使个体操作性反应增强的一切刺激结果,产生强化作用的刺激称为强化物(reinforcer)。 按照强化物产生的后果不同将其分为两类,正性及负性。正性强化物(positive reinforcer) 指当个体反应后在情境中出现的任何能使该反应频率增加的刺激;负性强化物(negative reinforcer)指个体反应能使厌恶性刺激消失,因而强化了该反应者。 强化原则 由正性或负性强化物的安排使个体行为改变的过程,称为强化原则 (principle of reinforcement)。 (1)正性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即指某种具体行为的效果是积极的或奖赏性的, 就能增进该行为重现的概率。 (2)负性强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即指某种具体行为可以避开某种不愉快的后 果,就会增加该行为重现的概率。 (3)惩罚(punishment):即指某种行为可以导致某种不愉快的后果,个体为了避免这 种后果会减少做出这种行为的概率。惩罚不同于负性强化,它的不良刺激是发生在反应之后。 (4)强化消退(omission of reinforcement):即指在反应之后,如果不继续给予强化, 反应行为就会逐渐消失。 强化程序(schedules of reinforcement) 指采用强化原理,在提供强化物的时间上作各 种不同的安排,从而观察强化实施与个体正确反应率之间的关系。 (1)按照提供强化物的时间不同,可以分为立即强化及延迟强化。立即强化(immediate reinforcement)指个体在表现出反应后立刻提供强化物强化。延迟强化(delayed reinforece-ment)指个体表现出正确反应后,过一段时间才提供强化物强化。前者的强化效 果优于后者。 (2)按照提供强化物的频率不同,可以分为持续性强化及间断性强化。持续性强化 (continuous reinforcement)指每次正确反应后都提供强化物。间断性强化又称部分强化 (partical reinforcement),指强化物不是持续性给予,而是选择一部分正确反应后提供,一 部分不提供。间断性强化的效果较好。 (三)塑造与行为矫正 塑造(shaping) 是用分解动作的方式,逐步练习,最后将多个反应连贯在一起而形 成复杂行为的方法,即新行为的塑造。斯金纳认为,行为的塑造可以通过四种方式:正性强 化、负性强化、惩罚以及强化消退来完成。其中正性强化效果最佳,惩罚收效最少,负性强 化居中。 行为矫正(behavior modefication) 指使个体在某种情境下的不适当行为或不良习惯, 经过操作条件作用中的强化或消弱原理得以消失,使个体获得健康的生活。 3、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一)采用编程教学方法 编程教学(programmed instruction)是将学校的教科书改编为符合学习心理,以方便学 生学习,提高学习效果的一种学习方法。 (二)应用强化原则 (三)应用强化程序 4、布鲁纳的结构教学理论 布鲁纳(J.S.Bruner)是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从事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 在20世纪50年代世界性的教育改革及教育理论研究中,布鲁纳提出了结构教学理论 (Bruner’s structure instruction theory)。他认为人的学习过程是主动将进入感官的事物进行选择、转换、储存和应用,以形成认知结构,达到学习、适应和改造环境的目的。布鲁纳的 主要学术观点如下: (一)学习过程 布鲁纳认为认知结构是反映事物之间稳定关系或联系的内部认知系统。学习是主动形成 认知结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体动作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去认识、辨别及理解各刺激之间 的关系,增加自己的知识及经验,从而改变自己的认知结构,主动的学习过程分为以下三个 阶段: 新知识的获得(acquisition) 新知识的学习通常基于对某事物了解之上,或者说是对已有知识的重新提炼。 知识的转化(transformation) 指新知识被分析和处理,以便能在新的情况下使用。 知识的评价(evaluation) 是对知识转化的一种核对,检验知识处理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是否正确,通常含有对知识合理性的判断。 (二)重要的学习观点 A、强调对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 布鲁纳以发展学生的智慧为主轴来构思其结构教学理论体系,认为要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就必须研究“教什么”的问题。他主张学校的课程设 置应注重将学科内容结构化,使学生理解学科结构。 布鲁纳认为任何学科都有广泛的思想结构,因而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每门学科中哪些具有 普遍意义的原理、概念及原则体系。在教学中重视每门学科的基础结构,学生一旦理解了结 构,就能靠自己的主动学习获得更多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主动学习获得更多的知识。 学科的基本结构包括:?该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即基本概念、原则和原理,以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学习该学科的主要方法和态度。因此,教学的重要目的是教授学生如 何进行事物间的联系,通晓某一学术领域的基本观点,以及了解本学科的科研动态,并且注 意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B、运用信息的编码系统 布鲁纳将复杂信息的学习称为编码系统。一个编码系统是由一系列类别组成。人们可以用它们把有关世界的信息进行区分并分组。编码系统是按等级排 列的,最特定的信息位于最低一级。在等级排列中,上一级的每个类别要让下一级的类别更 具普遍性。这样可以由上而下引出所有编码系统中的概念。在这种等级排列系统中,最上面 几级的类别包含了所学内容的普遍原理。学生在学习中,可以运用已掌握的普遍原理,不断 加入新的内容,也就是不断地在下一级中加入新的特定类别,同时,也便于记忆编码系统中 的事物。信息的编码主要包括: (1)学科的结构:结构由概念和类别组成,包含了学科的基本类别和思想,但不是各 种细节和特定事物的组合。学生如果能全面理解某一处学科的结构,即通晓某一学术领域的 基本观点,包括掌握一般原理,就能靠自己的主动学习获得更多的知识,并达到技能的转化。 (2)信息的编码系统:复杂信息的学习为编码系统,一个编码系统由一系列类别组成, 编码系统是按等级排列的,一般上一级的排列要比下一级的类别更具普遍性,在等级排列中, 最上面的几级包含了所学内容的普遍原理。学生在学习中,可以运用已掌握的普遍原理。 他认为在教学中重视每门课的基础结构及编码规律具有以下优点: 1)使学生理解学科内容中的特殊现象:因为学生只要理解和掌握学科的基本原理,就 可以推断出所要学习的个别事物的属性。 2)有助于灵活地应用及掌握知识:只要学生理解知识的结构,就会能促进知识及技能 的应用及转换,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3)更好地记忆科学知识:如果没有将获得的知识用完整的结构联系起来,就很容易遗 忘。只有应用学科结构,使学生有结构、有系统地储存知识,才有助于提取及应用知识。 4)缩小复杂与简单知识之间的距离:这样即使学生记忆的知识量不多,但由于掌握了 学习策略,就会获得大量的知识。 C、 强调主动发现形成认知结构,倡导“发现学习法”(discovery learning) 发现学习 法是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发现所学的内容结构、结论及规律的学习,强调学生主动参 与学习过程,进行独立思考。教师在发现学习中的主要角色是提出问题,鼓励学生通过积极 探索去寻找答案,促进学生主动掌握知识并发展创造性思维及评判性思维的能力。 (1)发现学习法的过程:主要由两个步骤构成:?学生依据所获得的感性知识,借助 推理和直觉引起的思维飞跃,提出试探性的假设。这是一个人将获得的信息与在过去经验基 础上建立起来的内部世界模式相联系的结果。?学生用更多的感性知识对试探性的假设作出 检验,假设证实后就可以维持。 (2)发现学习法的特征:?强调学习过程:认为人类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产品。 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让学生记忆课堂及教科书的内容,而是让学生参与建立该学科知识体系 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应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强调直觉思维:直觉思维的 本质是映象或图像性的。直觉思维对人类的发现活动极为重要,只有通过直觉思维,才能更 好地进行发现学习。 (3)发现学习法的作用:?提高智慧的潜力:学生运用发现学习法可以对遇到的新事 物进行组织及分析,以发现其规律和相关性,并按一定的原理使信息条理化,保证信息在需 要时随时发挥作用。?使外在的动机内化:学生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对所学材料具有内在 兴趣,而且有新发现的自信感。?学会发现试探法:发现试探法就是让学生独立思考,重新 组织材料,自行发现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有助于知识的记忆:记忆的问题不是贮存而是 检索,而检索的关键是组织,也就是如何去寻找线索,获取信息。按照一个人的兴趣和认知 结构所组成的材料,才是最有希望在记忆中自由出入的信息。 D、强调发展学生的智慧 布鲁纳认为学校是文明社会赖以发展智慧能力的重要工具, 在重视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强调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教学应适应学生智慧发展的 规律,使学生的智慧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布鲁纳认为人的智慧发展是经过知觉将外在的事物转换为内在心理事件的过程,称为认 知表征(cognitive representation)。人类的认识表征是随年龄而发展的,其发展过程如下: (1)动作表征(enactive representation):是人类求知的基础,一般最早出现在幼儿期,但一直沿用终身。3岁以下的儿童就是靠动作来认识及了解周围的世界。如对“椅子”等某 些名称的意义是由坐的动作来了解的。成人后学习技艺及体育等科目时,教练总是要求学员 按照示范动作进行亲身体验,即应用动作表征掌握技能,很多护理技能的掌握需要教师按照 动作表征的方式让学生掌握。 (2)形象表征(iconic representation):此种求知方式是人类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转 化的过程。此阶段学生不是经过直接对具体事物的感知,而是经过对物体知觉后留在记忆中 的心象,或者照片等方式来获取知识。 (3)符号表征(symbolic representation):指运用符号,语言文字为依据的求知方式。此阶段认知发展已逐渐趋向成熟,能够按照逻辑思维去推理及解释周围的事物,并从相关的 事件中发现原理及原则,从而学习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5、认知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一)信息处理学习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A.合理安排教学活动 (1)创立良好的教学心理背景,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2)适当调节教学进度,给予学生适当的知识量; (3)合理安排课程; (4)保证课间休息。 B.强化记忆的方法 (1)定位法(地点法); (2)关键词法; (3)谐音法; (4)口诀法; (5)联想法; (6)特征法; (7)列表法; (8)系统法; (9)推理法。 C.合理组织复习,以强化及巩固记忆痕迹。 (二)认知结构理论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A.课程及课堂活动的安排 (1)按照学科结构进行课程设置,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结构的基础上获得系统的知识。 (2)教师在讲授新内容之前,首先应解释最基本的结构和原理。 (3)教学必须采用适合学生认知状态,使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组织学生学习。 B.采用指导性发现学习法 5、阐述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一、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罗杰斯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中心,学校为学生而设立,教师为学生而教学。他强调学生是 学习活动的主体,要求教师必须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意愿、情感及价值观,相信学生都能 指导自己,并具有自我实现的潜能。 二、自由为基础的学习 A.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 罗杰斯认为人类的学习是一种自发的、有目的的、有选择的过程,而学生是一个有目的、能够选择及塑造自己行为并从中得到 满足的个体。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由选择、自我创造、自我发现与评价来获得 知识及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 B.强调学习内容应是对人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 罗杰斯认为,最重要的学习内容是对人有价值、有益的技能和概念,以及对人发展有用的知识。这样的教学内容,学生感兴趣 并容易记忆,也有利于以后的应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了解学生的兴趣及爱好,尊重 学生的选择,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考虑学生的需要,教学中所用的教材必须有意义且符合学 生的要求。 C.在压力较小的情况下学习效果最佳 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会承受多种精神心理压力,如成绩不佳、家庭问题、个人能力缺乏、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因素 会使学生感受到压力。教师在教学过程 应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鼓励及指导,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机会大于失败。为学生发展自己优势及能力提供机会, 教师不应该将惩罚、强迫、逼迫等约束手段作为促进学习的方法。应该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 程中都感到身心愉快,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D.学习是一种自觉的心理过程 教师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为主动而自发地全身心投入学习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是安排学习活动,限定学习范 围,协助学生以减少学习的阻力,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方向,主动探索性地学习,以培养学 生的学习兴趣及独立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E.最有用的学习是掌握学习方法及过程 许多有意义的知识及经验是在实践过程中掌 握的,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学会以客观的态度评价自己及周围情境,学会掌握知识及经验的 方法,并将这些经验与方法应用到以后的学习中。 F.自己评价学习效果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及创造能力 要求学生对自己选择的学习方向及结果进行自我评价,发现优点及问题,使学生能理解自己的特征,并能养成学生 自觉学习、对自己行为负责的精神。在自由评价中,能促进学生独立思维及创造能力的提高。 G.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将来的社会生活 学校应根据社会的变化调整教育方向,除教给学生知识外,更应培养学生不断求知的兴趣及能力,使学生能在将来的人生中不 断学习新知识,以充实自己。同时要求学校教育生活化,使学生在自由学习活动中充分认识 自我,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及能力,为将来的人生作好充分的准 备。 H.教师在学习中主要起指导作用 罗杰斯认为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为促进者、合作者、 辅助者及朋友等角色。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及周围的情境,而不是对学生作 出强制性的命令、决定或权威的指示。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及激励者,必须对学生 进行全面的理解及关心,尊重学生的人格及价值,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学生的角 色出发安排教学活动,并善于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愉快的体验。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视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重视对学生的尊重与爱护,注意学生创造 能力的培养,对当前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能力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但其不足是 忽视了教师的教育作用及环境的决定作用,淡化了教育的约束力量,任由学生自由发展。因 此,在教学中应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时应注意克服其不足之处。 6、人本主义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一)重视人的价值和人格的发展 A.在日常教育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将人格教育理念融合在护理学各学科的教育活动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健全的人格。要求在教学中做到培养学生了 解并接纳自己;了解自己与群体的关系,了解社会,了解个人的权力与义务,按照个人 及社会的需要选择自己的专业及人生道路,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价值观念及道德判断标准。 B.在教学中贯穿良好的道德观念及价值取向 护理服务的对象是人,养成良好的护理道德观念是护理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应用直接的教学方法如回答问 题或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分析自己的行为与价值观,以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念。鼓励学生对 社会上有争议性的问题进行讨论,如目前医疗卫生中的红包问题,护理工作中的伦理问题等, 使学生有机会思考并认识道德问题的复杂性。教师在教学中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遵守各种 道德规范的榜样,并能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行为。 (二)重视师生关系,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教师应该真诚地面对学生,信任并接受学生,同时能够从学生的角度来理解事物。如果 教师能信任和支持学生,学生将越自信,也更容易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护理教师应该让学生参与决策,以便促进学生个人价值感的发展。当然,让每一个学生 都参与计划决策似乎是不可能的,但可以由学生代表提出建议。例如,为了让学生参与教学 过程,可以邀请每个小组选派代表来参加学习计划会。此外关于哪一天考试、何时交作业等 这类问题可以由学生作出决定后征求老师的同意。这样灵活的安排可以使他们感受到参与。 (三)接受学生具有个体差异 在高等护理教育中更应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不应过分 重视每次的考试成绩,但必须强调每个人有潜力、有义务发挥自己的专长为社会作贡献。 应用民主的方式处理学生的违规问题,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及时间为自己辩解,并使学 生真正从心理上理解自己的过错,按自我规范进行自我惩罚。当教师发现学生的错误时,有 时不必当众直接指出,以免使学生感到难堪,但教师应该促进学生的自我反省。例如,在护 理技术考试时,某个学生的表现明显落后于其他学生,在排除其他原因后,教师可评估学生 平时的练习情况,借此引导学生反省自己的学习情况,并对自己的学习产生责任感。 (四)教师以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身份促进学习 人本主义者学习理论认为教师的角色是帮助者和促进者,而并非是信息的传递者。因此, 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不应简单地提供信息或忠告,而应以同情、认可、鼓励等方式来引 导学生寻找答案。例如,当学生在实习时遇到了濒死的病人,而他不知道如何护理这样的病 人及其家属时,教师应采取关心的态度,鼓励和指导学生去查找有关的资料,使其自己获得 答案,同时还可写下护理体会。这样,比简单地告诉学生如何护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五)重视课堂气氛 人本主义理论在教学上十分强调教室气氛,教室的气氛应该使学生感到平静并且是一个 具有心理安全感的环境。创造班级内的亲和及团结气氛,使学生能互相理解、互相关心,使 每个学生在学校能感受到一定的归属感,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凝聚力。 (六)使用学习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个特殊应用是使用学习合同,这可以为学生提供对自己学习负责的 机会,关于学习合同的具体应用将在第八章讨论。 7、社会学习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一)培养学生的自律行为 (二)护理教师的角色榜样力量 (三)学生间相互观察学习 (四)各种示范教学 8、操作技能的教学原理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一)技能教学前准备 A.提供有助于学习的环境 B.评估学生的起点行为 C.制定操作技能的教学目标 D.认真备课,仔细进行技能分析 (二)护理技能教学过程 A.有效的指导及示范 B.利用视听手段 C.采用整体学习或分项学习的方法进行操作技能的教学 (三)护理技能的练习、反馈及迁移 A.护理技能的练习 B.为学生的操作技能学习提供增强性反馈 1、简述护理专业教师的条件及要求 (一)良好的自我意识 (二)高尚的人品及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良好的知识结构 系统而全面的专业基础知识 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丰富的教育及心理科学知识 (四)合理的能力结构 良好的教学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 向学生传导影响的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 2、联系实际论述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良好的外语能力 师生关系指教师及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发生的直接交往关系。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标准 A.人道性 B.民主性 C.合作性 D.相容性 E.教育性 (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A.综合利用各种人际交往途径:?教学活动;?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及补充。 B.师生共同努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C.在反馈调控中形成良性循环 1、 解释教育目的、护理教学目标的概念 教育目的: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即社会对受教育者所规定的总体目标 内容结构: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人才具有什么样的素质。 护理教学目标、:通过护理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它具体体 现在护理教学活动结束时,学生在护理专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所取得 的变化。 2、 简述护理教学目标的作用 A、定向作用 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B、调控作用 使培养过程向预定的目标发展 C、评价作用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D、激励作用 激励师生追求更高层次的目标 3、简述护理教育目标的编制的依据 1)学生的教育需要 2)社会需求 3)学科知识 4)学校理念 4、简述护理教学目标编制的程序与方法 程序 1)目标定位 2)目标分解 3)目标表述 4)目标反馈 5)注意事项: A、充分考虑教育活动对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B、目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C、目标必须符合教学原理,具有可行性 D、注意克服教学目标的局限性 目标的实施 1)定标导向 2)诊断补偿 3)指导转化 4)反馈矫正 5)达标整合 6)总结评价 1、解释课程的概念 "课程"一词简单说是指课业及其进程而言。 广义的课程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实现的所有学科(教学目的)的总和,或 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指某一门学科。 2、简述课程类型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第一以学科为基础的护理课程。由普通教育、基础医学、护理学三部分构成。 通常驻以疾病为中心,从病理学、病原学、治疗学和护理学等方面进行论述 。按系统划分疾病包括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两在类。并不断引进护理科学的新知 识、新技能。 第二综合性护理课程 把不同学程的内容按问题或人体系统进行组合,以而形成了一种同新的教育 目标相一致的结构体系,实行跨学科的综合。 第三认能力为基础的护理课程。 3、简述课程设置时应注意的问题: 1)、总体结构应反映教育方针。 2)、护理哲理的主张,与护理及学习有关的哲理,应作为指导方向。 3)、所有课程包括一般教育,支持学科和护理学。三方面按比例组合。 4)、所有课程排列顺序应考虑到某一课程科目中必要的知识水平。 5)、充分评估课程的参考资料。 6)、明确区分护理学与其他领 域的知识,以确 定适当的支持课程。 4、课程由哪几部分组成? 课程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三种形式,教学计划是课程的总体规 划。后者则是课程内容的具体形式。 5、解释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教学计划它是教学论中的一个专门术语,指根据教学目的和不同层次与 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它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办学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 基本内容有 1)学科设置2)学科顺序3)课时分配4)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教学大纲 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反映 某一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教材内容的范围、深度和结构及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 上的基本要求。 6、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1)在内容上要做到科学性、思想性、效用性的统一。 2)在教材的编排上做到知识内在的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3)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7、护理课程改革趋势 1)以学生发展为本 2)课程的人文化 3)课程的综合化 4)课程的弹性化 5)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 6)加强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 1、解释教学与教育的关系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 与学生的学 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 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 教育(广义):一切增进人们知识、技能、身体健康以及改变人们思想意识的 活动。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狭义):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向受教 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 活动。 教育包括教学,教学只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除教学外,学校还 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活动等途径进行教育。 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智育,即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发展学生 的智力,主要是通过教学进行的。但二者不能等同。 a. 教学也是德育、美育、体育、劳技教育的途径; b. 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等才能全面实现。把教学等同于智育将阻碍全面发 挥教学的作用。 2、简述护理教学过程的特点 A、实践性强 应用型学科 一般要求:理论与实践的比例为1:1 B、直观性强 对教学环境有特殊的要求,直观的形式:演示、见习、模型、标 本、幻灯、录象 特殊环境:暗室、实验室、示教室、医院等 如急救护理教学 C、综合性很强 护理学科的综合性及教学本身的 综合性 如: 护基包括自然科学基础、医学基础、 社会医学基础 教学:要求德智体美相结合学生 3、简述教学的基本环节 A.引起求知欲 B.感知教学内容,培养观察力 C.理解教学内容 D.巩固所学的知识 E.运用所学的知识 F.检查知识、技能、技巧。 4、联系实际论述如何贯彻护理教学原则(任选一条)(如:科学性和思想 性艺术性统一原则) 护理教学原则: 在护理教学 过程中根据护理教学的目的和规律,在批判性 地继承前人的教学经验,吸收 国外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总结 我国护理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一系列教学原则体系。 科学性和思想性艺术性统一原则 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 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 其意义有: a. 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两个文明的要求,体现 了我国教学的根本方向和质量标准。 b. 是知识的思想性、教学的教育性规律的反映,知识本身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 界的劳动成果,是他们的思想和世界观的结晶,它既有科学性,又蕴含思想性。 如何贯彻 a. 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b. 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c.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D.研究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效率。 1、解释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师生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手段, 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 2、什么是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是学校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启发式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 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他们自己去学习的指导思想。(不是一种具体方法) 3、任选一种教学方法作简要论述(如讲授法) 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述、 讲解、讲演、讲谈 缺点:没有充分的机会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及时作出反馈。 1)讲授的内容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系统性和逻辑性。做到系统、全面,主次 分明,条理清晰,重点、难点突出。 2)具有启发性 善于设凝、激疑和解疑,使学生脑海波涛迭起,教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过程,能够成为学生积极开展认识活动,自觉领悟知识的过程。 3)讲究语言艺术 语言要清晰、准确、精练,通俗易懂,生动形象,音量、音调、速度适宜,富 有感染力。 4)善于运用板书 清晰、规整、有条理、起到画龙点晴、提纲挈领的作用。 4、解释发现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和发展能 力的教学方法。布鲁纳是倡导者:“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也包 括着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他认为“学生在学习中,与科学 家一样,是有发现能力的。应该让学生亲自把事物整理就绪,使自己成为发现 者。” 它可以使学生学会发现的试探法,用自己的头脑去获取知识,发展认识能 力,培养创造精神;它有利于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对学生活动和学习内 容本身感兴趣;发现的过程,经常伴有猜想、惊讶、困惑、紧张的沉思,寻找理 由和证明等。使记忆建立在意义识记和很好的组织上,有利于巩固对知识的记忆。 5、简述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 A.教学目的和任务; B.根据学科和教材的特点; C.依据学生的特点; D.依据教师自身的特点。 6、选择恰当的方法写一节课的教案(内容自定)(略) 1、解释临床教学的概念 临床护理教学(clinical teaching)是护理教师在社会实践及临床实践中进行现场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是帮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到的基础知识与分析、 解决护理专业问题的理论知识及技能应用到临床的过程。 2、列举临床教学的特点 教学组织的机动性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环境的复杂性、师生关系的密切性、教学评价的实效性 3、简述临床护理教学的原则 A、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B、道德行为导向性原则 C、教学形式直观性原则 D、教学过程的综合性原则 4、临床护理教师的教育者角色有哪些? 临床教师具有多重角色。既承担临床护理工作,又从事教学工作;临床护理 的实践者,又是临床护理的教育者。临床护理教师的教育者角色有: 评估者与计划者 、组织者与管理者、咨询者与指导导、支持者与协调者、激励 者与榜样者 、研究者和改革者 5、简述临床护理教师的选择标准 (一)个人素质 ?渊博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科学知识,除要精通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专 业技术外,广博的文化修养。?要懂得教育科学规律。?勇于探索,富于进取精 神和学术上的开拓力。?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及人格魅力,做学生的楷模。 (二)职业道德及教学意识 (三)知识及能力结构 有基础医学和护理专业知识,文化科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 有教学能力、自学能力、研究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应急能力和组织等方 面的能力。 6、简述临床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压力原因、表现及预防和缓解压力的措施 1)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 陌生环境对工作本身和学习目标感到紧张,担心实习单位人员是否欢迎, 教学环境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反差。 2)心理压力的表现 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生理方式主要是一系列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如心跳 加快、呼吸急促,出汗等。 3)帮助学生预防和缓解压力的措施 实习前应简单明确地解释实习目的,工作安排时注意由少到多,逐渐增加新工 作量;安排操作时注意由简到繁,对速度要求由慢到快。 鼓励实习学生讨论在实习中的心理压力,树立自我形象和自信。鼓励学生发 泄自己的心理压力,以减轻学生的焦虑心理。 7、列举临床护理教学形式 1)临床见习 护理临床见习是在临床专业课的课堂讲授期间,为了使学生获得课堂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的完整知识而进行临床实践验证的一种教学形式。 2)生产实习 生产实习是护理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以临床实践为主对学生的基本理论、基 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综合训练的重要环节,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为主 要目的的综合培养和全面实践训练,是一种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的教 学方法。生产实习是完成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的最后阶段 8、联系实际论述怎样做好生产实习 (一)实习内容 是让学生掌握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巩固和发展本专业的理论知识, 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逐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二)实习准备 1)制定实习计划和大纲 计划一般包括:目的要求、起止日期、实习地点、实 习科目、轮转安排、实习形式和方法、实习的考核和鉴定等。大纲一般包括实习 总要求、实习时间分配、实习内容和要求、实习形式和方法、考勤办法等。 2)组织实习 实习的组织工作是整个实习计划落实和实习目标是否完成的关键环节。实习 工作应该由负责教学的副院长直接领导和组织,联络和协调学校与实习场所的关 系。实习场所也由负责教学的副院长亲自带头,成立以护理部教学负责人为首的, 有各部门负责教学的教师参加的实习领导小组,具体督促和检查教学大纲的落实 情况。 (三)实习方式 1)直接管理护理服务对象 2)教学查房 3)临床讲座 (四)实习注意事项 1)处理好热情关怀与严格管理的关系 2)正确处理学习与服务的关系 3)遵循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原则 4)教师要以身作则,保证教学质量 5)指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克服学习中的片面性 9、联系实际论述一种临床教学法(如带教制) 1)带教制(perceptorial)是一种常用的个体化的临床教学方法。一般 是一个教师带一个或几个学生,学生在每天的临床实践中与一个角色榜样共 同工作。临床教师的高质量带教是学生巩固知识、发展专业技能的基础。 2)方法与技巧 “一看二练三放手”的方式逐步教育学生进行护理操作。 3)主要优缺点 教师而言,这种教学经历有助于增进教师的知识和技能,发挥教师的自身价 值,使他们感受到学生的需要与尊敬,增加了工作满意度,并有利于发展良好的 人际关系。 对学生而言,此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与合格的临床教师一起工作,获得许多 有价值的帮助。 缺点 临床教师的压力一般较大,压力一方面来源于重复的带教过程及额外花费的 时间、精力;另一方面,临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性格及教育背景的不同也可以造 成压力,还可以来源于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以及遇到表现差的学生等等。 4)采用带教制的注意事项 (1)重视临床教师的选择:个人素质、职业道德、教学意识,知识结构和能力 结构等方面。 (2)对临床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 (3)医院与学校的密切配合 1、解释德育 德育,也称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师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利用正确的教育方 法,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地对学生施加影响, 使学生具备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正确的人生观、思想品德、健康的心态 及精神境界。 2、简述德育的内容 (一)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指人们对自己祖国的热爱,是一种为把祖国建设成为繁荣、昌盛 的现代化强国而贡献自己一切的崇高精神。 (二)理想教育 理想是青年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为之奋斗的目 标。 具体内容是教育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树立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 的现代化强国的革命理想;?将远大的革命理想和个人的实践活动联系起来,珍 惜学校的学习生活,勤奋学习,努力拼搏,勇攀科学高峰,为把自己培养成为对 社会主义事业有用的护理专业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慎独品质的教育 慎独就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一种能力和品德,它既 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又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慎独品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教育学生认识慎独品质对专业护理工作者的 重要性;?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放手培养学生的慎独能力和品德。 (四)乐学敬业品质的教育 敬业是指忠于职守,热爱本职工作。 乐学敬业品质教育的内容是教育学生:?认识学习是他们的本职工作,懂得 学习专业知识是他们学习生活的主旋律;?勤奋好学,努力钻研业务,为将来作 好本职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不断跟踪学科发展的前沿,掌握学科的新知 识、新观点和新方法,以适应知识迅速发展的时代对专业人员更高的要求;?树 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培养事业心、责任感、主人翁态度等敬业品德。 (五)竞争创新品质的教育 主要内容是教育学生:?努力学习,不断进取,提高竞争实力;?在竞争实 践中要提倡公平竞争,形成相互促进、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敢于承担风险, 勇于战胜困难,具有不怕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 (六)诚实守信品质的教育 诚实即忠诚老实,守信即遵守自己的信约。 具体内容包括教育学生:?为人忠厚老实,光明磊落,不贪婪不欺诈;?勇 于承担责任,进行自我批评;?行动言出必行,诚实守信;?做事表里如一,实 事求是,敢于说真话等。 (七)社会公德教育 社会公德是全社会共同遵守的公共道德,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 调节行为的规范和良好的风尚。 社会公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教育学生:?关心集体、爱护集体;?尊老爱 幼、尊敬父母和长辈;?敢于同一切违法乱纪和坏人坏事做斗争。 3、简述德育的过程与原则 (一)德育的过程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知(道德认识)、情(道德情感)、意(道德意识)、行 (道德行为)四个要素组成的,德育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的过 程。 1.道德认识的形成与发展 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 义的认识、判断和评价,是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思想基础和内在动力。 2.道德情感的形成和发展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 体验,是与人的道德认识紧密联系的一种高级情感,如自尊感、荣誉感、集体感、 责任感、义务感等。它是形成道德信念的重要心理因素,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 行为的动力,对道德行为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 3.道德意志的形成与发展 道德意志是伴随着道德行为而发生的,是人们 为实现一定的道德目的和道德行为所做出的自觉的坚持不懈的努力。 培养学生道德意志的措施主要包括:?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培养坚定的信 念、崇高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以增添意志的力量;?通过道德意志的榜样,使学 生产生道德意志的愿望;?组织学生进行道德行为练习,在处理各种困难境地过 程中磨练意志。 4.道德行为的形成与发展 道德行为是指人们按照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 来控制和选择自己的行为,并进而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它是人们道德认识的具 体表现和外部标志。 知、情、意、行几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共同 促进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道德认识是道德素质结构的思想基础,在一定程度 上决定着其他成分的方向、内容和速度。道德情感及意识是两个重要的内在条件 力量,是联系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中心环节。道德行为则是道德素质形成的终 末环节,是衡量人们道德素质的一个最主要的标志。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只 有从知、情、意、行各方面进行教育,对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持之以恒,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二)德育的原则 德育的原则,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时必须遵循的要求。 1.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指在德育中既要重视向学生灌输道德理论, 又要重视引导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把理论教育和生活实践、提高学生的 思想认识和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结合起来,使他们成为言行一致的人。 贯彻这一原则要求做到:?向学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教育, 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组织学生的实践活动,把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活动 结合起来;?教育学生言行一致。 2.积极引导和正面教育的原则 指在德育过程中,要向学生指明道德方向,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使他们不断进步。 贯彻这一原则要求做到:?坚持正面教育,树立革命理想,引导和激励学生 自觉要求进步;?摆事实、讲道理、提高认识,以理服人;?教师要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 3.发挥积极因素和避免消极因素的原则 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中,要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思想品德中积极向上的一面,限 制和克服他们思想品德中消极落后的一面,扬长避短,因势利导,提高学生的政 治思想觉悟。 贯彻这一原则要求做到:?全面评价学生,既要善于发现他们的积极因素, 又要注意分析他们的消极因素;?启发学生发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根 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4.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指教师在进行德育时,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尊重、信任和爱护学生。 贯彻这一原则要求做到:?按照计划及要求严格要求学生;?按照要求督促 及检查各项要求的实施情况;?在教育的同时,要尊重和信任学生。 5.个性适应原则 是指教师进行德育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 异因材施教,使他们的思想品德按社会所要求的方向发展。贯彻这一原则要求教 师深入了解学生,注意积累有关学生思想品德的系统资料,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 况因材施教。 6.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学生思想品德的成长是在各方面教育影响下长期发展的过程。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学校应当统一各方面的要求,避免相互矛盾, 以增强教育的合力及连贯性,防止前后脱节,保持教育效果的积累。 贯彻这一原则要求做到在校内教育过程中,所有教学管理人员、教师以及其 他的工作人员,及时互通学生信息,互相配合,使学生的思想品德按照统一要求 发展。在校外教育过程中,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应一致,并具有连贯 性。要求学校应和学生的家庭保持密切的联系,互通学生的信息,交换意见,尽 量使双方对学生的教育在认识和行动上保持一致。 4.解释情感陶冶法 是教师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创设有教育意义的情境, 或组织有意义的活动,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 利用情感陶冶法时有以下要求:?教师对学生要投入诚挚的感情。?利用学 生的生活环境对其道德素质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陶冶。?要充分利用各种艺术 作品的感染力量,通过音乐、美术、诗歌、文学、戏剧、电影和舞蹈等来培养学 生的思想品德。 5、列举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智能文化的建设 .物质文化的建设 .规范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的建设 6、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式有哪些? A.充分发挥社会心理效应,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 (1)目标期望心理效应 (2)教师行为示范效应 (3)公平心理效应 (4)情感补偿效应 (5)从众心理效应 B.发扬民主,改善人际关系 C.开展学生社团活动,丰富校园生活 D.加强领导,建立合理的组织体系 E.营造物质文化环境 1、解释继续护理教育 是继毕业后的规范化专业培训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 ( “四新 ”)为主的一种终身性护理教育。 继续教育的原则 遵循一般的教学原则 知识更新与发展能力相结合 按需施教、学用一致* 教师辅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德智同步增长 3、列举继续教育的形式 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 4、继续护理教育程序 1)评估需要 方法:问卷 访谈 认知考试与态度技能预测等 2)制定计划 资源计划 教学计划 3)实施 4)效果评价 1、 解释教育评价的概念及原则 2、 简述护理教育评价的基本类型及内容。 3、 简述学习效果评价的方法、内容及形式。 4、 简述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途径及方法 1. 简述护理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 护理教育管理原则是正确处理护理教育管理工作中各种矛盾的指导思 想,是护理教育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行动准则和基本要求。 护理教育管理基本原则: (1)方向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 (3)民主性原则; (4)科学性原则; (5)规范性原则; (6)有效性原则。 2、简述护理教育管理的职能 1)计划 2)组织 3)领导 4)控制 3、简述护理教育管理的内容 (1)、教学组织管理 1)教学档案资料 (文件、计划和教材、教务、信息) 2)教学过程管理 (学校教学、临床实习、网络教学) (2)、人事管理 原则:知人善用 职能相称 精简效益 激励指导 合理流动 内容:教师的选拔、使用、评价考核 培养 (3)、学生管理 基本原则、实施、内容 (4)、财务管理 (5)、后勤管理 社会化原则 4、护理教育质量如何控制 1)、制定护理教学质量标准 学科建设标准 课程建设标准 2)、内容 人 财 物 信息 时间 3)、过程 自我激励 自我评价 自我调整 5、简述护理教学质量的保障体系 1)、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外部保障体系:教育部 教育厅 内部保障体系:教务处 教学办 2)、评价内容 教育投入 教育过程 教育产出 系统效应 6、结合本人对护理学院的了解,谈谈怎样才能提高护理人才质量(略)
/
本文档为【护理教育学作业参考答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