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永久的悔

2017-10-27 8页 doc 21KB 7阅读

用户头像

is_153723

暂无简介

举报
永久的悔永久的悔 季羡林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本文真实而自然的描写方法,感受本文朴实语言中的复杂的感情; 2、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他们领会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学习并掌握本文真实平淡的描写方法; 2、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学会孝顺长辈,让他们知道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难点:本文是怀念母亲的文章,然而对母亲的正面描写却不多,但是仍然感人至深,这是因为母爱的伟大及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对与这一点要做解释。 教学过程 课前歌曲欣赏《母亲》 一、导入新课 1他曾怀揣北大和...
永久的悔
永久的悔 季羡林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本文真实而自然的描写方法,感受本文朴实语言中的复杂的感情; 2、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他们领会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学习并掌握本文真实平淡的描写方法; 2、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学会孝顺长辈,让他们知道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难点:本文是怀念母亲的文章,然而对母亲的正面描写却不多,但是仍然感人至深,这是因为母爱的伟大及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对与这一点要做解释。 教学过程 课前歌曲欣赏《母亲》 一、导入新课 1他曾怀揣北大和清华两所高等学府的录取书;他创获良多、著作等身,是享誉海内外的国学大师;他生活节俭,于文化教育事业却能慷慨解囊,2003年向清华捐赠15万美金,2008年向汶川捐款20万元;他为人谦逊,当得知自己荣获“2006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时,连说“受之有愧”;他学贯中西,融会古今,有中国传统士大夫 1 的仁爱和恕道,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也有西方人文主义知识分子的自由独立精神、开放创新的意识。他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一面旗帜和榜样。他,就是季羡林。 2颁奖词: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3作者简介:季羡林生于1911年,山东清(今临清)县人。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6岁,到济南,投奔叔父季嗣诚。入私塾读书。 7岁后,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设新育读书。10岁,开始学英文。12 岁,考入正谊中学,半年后转入山东大学附设。 在高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外国文学发生兴趣。18岁,转入省立济南高中, 1930年,考人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德文。并与其同学吴组缃、林庚、李长之结为好友,称为清华"四剑客”。1934年毕业后,在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任教。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文。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主持编纂《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福州文化集成》、《东方文化集成》等大型丛书,近年担任《儒藏》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研究院的首席顾问。其著作已汇编成24卷《季羡林文集》。 二、预习检查 为加横线的字注音 2 够呛(qiàng) 模糊(mó) 轮廓(kuò) 耕耘(gēng yún) 简陋(lòu) 无缘(yuán) 唾手可得(tuò) 孤苦伶仃(língdīng) 立锥之地(zhuī) 懵懵懂懂(měng) 俯拾皆是(fǔ) 白面馍馍(mó) 寄人篱下(lí) 三、教授新课 自由读课文,思考: 1、 作者悔什么, 明确: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第2段)。 子欲养而亲不待(第10段)。 问:大家是如何理解“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明确: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的刮动它的枝叶。子女想奉养双亲而双亲却不在了。比喻形势与自己的愿望相违背。多用于感叹人子希望尽孝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 问:本文的感情线索是什么, 明确:“我”心中的永久的悔。从文章结构来看,课文的开头写道“我永久的悔”,而在结尾处又提到“这就是我永久的悔”, 这是首尾呼应的写法,起强调作用,饱含了作者强烈的悔恨之情,与目“永久的悔”紧紧相扣。 2、 悔的原因是什么, ?“我”的家境贫寒(3、4段):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述了作者儿时贫困的家庭情况,篇幅不长,却将作者父辈生活的艰辛深深地印人读者脑海,勾勒出了母亲的大致轮廓,为后文的展开铺垫了感情基调。 3 ?“我”幼年的贫苦生活(6、7、8段): 问:吃“白的”是最高,其次是“黄的”和“红的”,作者家平常都吃些什么呢? 明确:红的 问 :那么,这个“红的”指的是什么,你是从文中哪里得到这个答案的呢, 明确:“红的”指得是高粱饼子,是最不好吃的吃的。 问:但“我”却偶尔可以吃到点“白的”或“黄的”,有哪几种途径可以得到呢? 明确:可以从家境较好的大奶奶那里得到一小块馍馍; 中秋节母亲会想办法给我弄一点月饼; 为二大爷割牛草也可得到一点“黄的”。 问:这篇怀念母亲的文章是围绕什么来写的,或者说,这篇文章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明确:“白的、黄的、红的”是本文的叙事线索,贯穿文章始末。 问:为什么作者会用吃的作为本文的线索呢,这个问题的答案作者在文中有提到,请大家把它找出来。 明确:首先,作为一个孩子最关心的东西就是吃的,尤其是在家境不好没有好东西吃的环境中。所以吃的就在作者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次,因为家境贫苦,一有点儿好吃的,母亲自己舍不得吃总是给孩子吃,以至所以好吃的东西都与母亲无缘。所以,这篇怀念母亲的散文就围绕着吃的来写了。 4 3、找出描写母亲的句子。 ?娘家姓赵,十分贫穷;不识一字,连名字都没有;走过的最长的路就是从娘家到婆家的五里路。(4段) 问:如何理解“这个五里路,就是我母亲毕生所走的最长的距离”? 明确:五里路并不能算是很长的距离,然而母亲却一生都未能够走出过这五里路的距离。母亲一辈子也未离开过家乡,未离开过自己的家。特别是结婚以后,母亲更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家务劳动上。她把自己一生的时光都毫无保留的贡献给了这个家、贡献给自己的子女,而作者年幼时竟然不能理解,成年后也未能尽孝。这里包含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和对她一生苦难的同情。 ?”母亲不知从哪里弄了点月饼,给我掰了一块……不但是月饼,连其他‘白的’母亲从来都没有尝过,都留给我吃了。她大概是毕生就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到了俭年,连这个也吃不上,那就只有吃野菜了。”(7段) 问:文中母亲在中秋节给我半块月饼的事是整篇文章唯一一处对母亲行为的描写,语言极其朴实,却让人感触甚深,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呢? 明确:?母亲一生都过着极为艰苦的生活,把仅有的一点点好吃的东西统统留给了儿子,而自己却忍受着吃糠咽菜的困难生活。作者对母亲一生的艰辛生活感叹不已,对伟大的母爱赞叹不已,更是对母亲的思恋与怀念挥之不去。?因为母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十分的伟大。 ?“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9段) 5 问: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母亲受尽苦难,饱受对儿子的刻骨思念的折磨。这里饱含了做儿子的对母亲的无限同情和未能尽孝的无穷悔恨。 问:一般纪念性的文章都会围绕被怀念的对象展开,但本文语言平实,对母亲的描写着墨却极少,只有一处行为描写和一处语言描写,却同样能触人心弦,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明确:(1)这是一篇表现母爱的作品,这一点很能引起读者与作者的共鸣;本文感人在于本文所表达的情。(2)作者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作了很多的铺垫,如家庭的贫困表现出母亲生活的艰辛等等。 3、 作者悔的表现是什么?(10段) “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荣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容,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我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资料补充: 永久的悔——摘自张光璘《季羡林先生》 1933年初秋,季羡林正在读大学三年级,突然传来噩耗,母亲在家乡病逝。闻讯后,他立刻从北平赶回官庄。他在火车里闷了一天,在长途汽车里又颠簸了一天以后,终于回到了八年未曾回过的故乡。当他跌跌撞撞地进了家门,看见母亲的棺材静静地端放在屋子中央,立刻扑向棺材,抚棺放声大哭起来。周围的人上来劝解,他丝毫不听, 6 只是痛哭不止,一直哭到不知道自己在哭。 在等待下葬的日子里,他住在家里,守候在母亲身旁,有时也到村子里走走。他“看见院子里的树上,有母亲亲手砍伐的痕迹,在被烟熏黑了的小厨房里,还有母亲死前吃剩的半个茄子,半棵葱。母亲吃饭用的饭碗,随时用的手巾,都留有母亲的手泽和口泽,地上每一块砖上都印有母亲的脚印,不觉热泪盈眶,失声痛哭起来”。夜里,他枕着母亲枕过的枕头,想到母亲在这枕头上想念儿子时,不知流过多少泪,不禁又泪流满面,泪水沾湿了枕头,彻夜难眠。 回到北平以后,他仍然日夜思念死去的母亲,常常在夜里醒来,失声痛哭,不能自已。 l933年l2月24日,他在日记中写道: 晚上又想到母亲,又大哭失声,我真不了解,上天何以单给我这样的命运呢,我想到自杀。 l934年5月3日日记写道: 因为想到王妈又想到自己的母亲。我真不明了整八年在短短一生里占多长时间,为什么我竟一次也没家去看看母亲呢,使她老人家含恨九泉,不能瞑目~呜呼,茫茫苍天,此恨何极,我哭了半夜,夜里失眠。 季羡林一生中,不知道写过多少篇怀念母亲的文章,也不知道有多少次在梦中同母亲见过面。他对母亲的爱超过对任何人的爱。他说过,母亲死后,他便再没有过真正的欢乐。他为自己未能侍养母亲而 7 悔恨终生。直至200l年,九十岁的季羡林回故乡给母亲扫墓,来到母亲墓前,百感交集,“扑通”一下便跪倒下去,眼泪夺眶而出,泪水滴到了眼前的香烛上。此刻,他“心中暗暗地说:„娘啊~这恐怕是你儿子今生最后一次来给你扫墓了。将来我要睡在你的身边。? 四、情感教育: 看《天堂午餐》和学校感恩报告会上学生自己的照片 忠告:永久之悔,何止季老,珍惜现在,及时行孝。 五、布置作业:看“暴走妈妈”陈玉蓉的事迹,为自己的妈妈写一段颁奖词。 陈玉蓉,湖北武汉人,今年58岁。她的儿子叶海波13岁那年被确诊为一种先天性疾病——肝豆状核病变,这种肝病无法医治,最终导致死亡。为了挽救自己的儿子,陈玉蓉请求医生讲自己的肝移植给儿子。 然而手术前检查时,查出儿子患有丙肝,需要母亲1/2的肝脏甚至更多。可是,母亲患有严重的脂肪肝,1/2的肝脏不足以支撑其自身的代谢。无奈,捐肝救子的手术被取消。 从医院回来的当天晚上,陈妈妈就开始自己的减肥计划——每天暴走十公里,每餐只吃半个拳头大的饭团。在接下来的七个月时间里,陈玉蓉走破了四双鞋,体重减了16斤,去医院一检查,脂肪肝居然完全没有了,这个结果让从医30多年的医生都觉得大为震惊。她说“如果这次不能捐,我会一直走下去~” 8 2009年11月3日,这对母子顺利的进行了肝脏移植手术。陈妈妈也因此当选为“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陈玉蓉 颁奖辞:这是一场命运的马拉松。她忍住饥饿和疲倦,不敢停住脚步。上苍用疾病考验人类的亲情,她就舍出血肉,付出艰辛,守住信心。她是母亲,她一定要赢,她的脚步为人们丈量出一份伟大的亲情。 六、结束语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对于母爱,除了接受和感动我们又能真正回报多少。细细想来,我们时时以“天之骄子”而自豪,自恃青春年少,风华正茂,海阔天空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却忽略了最爱自己的父母,忽略了父亲期待的目光和母亲渐生的华发,当我们以满腔热忱去热爱这个日新月异的祖国时,别忘了本文告诉我们的朴实的道理:爱国应从爱母做起~ 让我们共同祝愿母亲:健康长寿,快乐幸福~ 9
/
本文档为【永久的悔】,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