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增强忧患意识

2017-09-29 22页 doc 43KB 37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4886

暂无简介

举报
增强忧患意识增强忧患意识 责任编辑.苏小梅.中国经贸导刊I宏观调控 增强忧患意识保障粮食安全 囵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司长高俊才 “国家大事,食足为先”.保障国 家粮食安全,始终是安邦治国的头等 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 度重视粮食生产,经过长期不懈努 力,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向供求基本平 衡的历史跨越,成功地解决了十几亿 人口的吃饭问题.今后,为了长期保 障粮食安全,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和社 会和谐稳定,要居安思危,总结经验, 增强忧患意识,采取综合措施,进一 步提高保障粮食安全的能力. 一 ,对建国以来粮...
增强忧患意识
增强忧患意识 责任编辑.苏小梅.中国经贸导刊I宏观调控 增强忧患意识保障粮食安全 囵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司长高俊才 “国家大事,食足为先”.保障国 家粮食安全,始终是安邦治国的头等 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 度重视粮食生产,经过长期不懈努 力,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向供求基本平 衡的历史跨越,成功地解决了十几亿 人口的吃饭问题.今后,为了长期保 障粮食安全,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和社 会和谐稳定,要居安思危,总结经验, 增强忧患意识,采取综合措施,进一 步提高保障粮食安全的能力. 一 ,对建国以来粮食生产的回顾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粮 食产量从1949年的1.13亿吨,增长 到5.46亿吨,增长近4倍,可分为五 个阶段,其中:增长较快的三个阶段, 21年累计增长3亿多吨;增长缓慢 和徘徊的两个阶段,40年累计增长 1_3亿吨. 第一阶段.1950一l957年的8 年里累计增长O.8亿吨,较快增长的 主要原因是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的 积极性. 通过实行土地改革,实现了”耕 者有其田”,不仅解救了亿万贫苦农 民,而且使农村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 系中解放出来,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 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大幅增长, 1957年全国粮食总产量接近2亿吨 (3901亿斤),比1949年增长0.8亿 吨(1637亿斤),8年增长72-3%. 粮食产量增长速度之快前所未 有,充分证明了土地改革政策的正确 性.土地改革,使农民得到了土地,共 产党得到了拥护,人民政权得到了巩 固,经济得到了发展,社会得到了稳 定. 第二阶段,1958--1978年的21 年里累计增长1.1亿吨,增长缓慢的 原因,主要是管理体制不利于生产力 发展. 粮食总产量由1957年的近2亿 吨(3901亿斤),提高到1978年的3 亿多吨(6095亿斤),增长1.t亿吨, 人均粮食占有量提高到637斤,比 1949年人均增长200多斤,但就全 国来说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温饱问 题.20世纪的3年困难时期饿肚子, 六七十年代在农村主要吃红薯干和 玉米,经常吃返销粮和救济粮的情 景,现在每每回忆起来,都倍感粮食 问题的重要性. 增长缓慢的原因,是实行”一大 二公”的管理体制,分配上的平均主 义,”大锅饭”,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 极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阶段,1979---1984年的6 年里累计增长1亿多吨,增长较快的 原因.主要是”大包干”调动了农民的 积极性. 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即”大包干”,确立了农户的经营 主体地位,克服了原有制度的低效 率,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包 干”带来大变化,粮食产量由1978年 的6095亿斤,增长到1984年的 8146亿斤,6年间增长1亿多吨 (2051亿斤),人均占有粮食785.6 斤,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粮食等主要 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局面得到了根本 性扭转.大部分农民解决了温饱问 题,而且由过去长期吃粗粮为主转为 细粮为主. 第四阶段,1985--2003年的19 年里累计增长0.2亿吨,出现徘徊的 原因,主要是投入少和播种面积下降 等原因. 这期间,1996年,1998年和 1999年3年的粮食总产量均超过I 万亿斤,但2000--2003年粮食产量 又降到1万亿斤以下,2003年粮食 总产量8614亿斤,仅比1984年多 468亿斤. 出现徘徊的原因,一是多方面投 入不够,原来的农民劳动积累制度, 在这一阶段逐步弱化,而各级财政性 资金又没有补上原劳动积累的缺口, 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老化失修比较 普遍.二是由于种粮比较效益低,农 民种粮积极性下降,一些年份的粮食 播种面积减少幅度较大.此外,为必 要的生态建设实行了较大规模的退 耕还林,退掉的1亿多亩产量低的耕 地,也减少了一定的粮食产量. 第五阶段,实行”多予少取放活” 的惠民政策,2004--2010年连续7 年稳步较快增长,累计增长近1.2亿 吨. 2004--2010年连续7年增长. 2010年粮食总产量10928亿斤,比 2003年增长1.16亿吨(2314亿斤), 粮食总产和单位面积产量(按播种面 2011年第4期9 宏观调控?中国经贸导刊 积计算,亩产663斤)双双创新历史 ,实现喜人的连续7年增产.不 仅粮食,其他重要农产品也连年获得 好收成.同时,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农 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增长 14.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10.9%,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109元)的增长幅度7.8%高出3 个多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 由2009年的3.33:1降低到3.23: 1.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 和社会保障也大为改善. 这一阶段,不仅取消了农业税, 而且给种粮农民发放多种补贴,并逐 年加大补贴力度.这一历史性变革, 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 了粮食产量. 总结60多年来的经验,粮食产 量的增长,离不开各级政府对粮食生 产的重视,离不开适时变革生产关系 和大力发展生产力,离不开农民的积 极性和创造性,离不开多渠道增加人 力,物力和财力的投人,离不开推广 良种良法,提高科技含量,离不开加 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改 善生产条件,提高抗灾能力,离不开 化肥,农药,农机等工业对农业的促 进作用.粮食产量增长缓慢或徘徊 甚至减产的阶段,除自然因素外,大 都是体制或政策上较长时期存在比 较明显的问题.60多年来的经验表 明,重视科技,深化改革和增加投入, 三者结合和并重,是稳步提高粮食等 重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保 障和动力. 二,需要进一步重视的几个问题 (一)土地问题 我国通过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 制度,实现了建设占用耕地总体占补 平衡,保护了耕地资源;通过改造中 低产田,建设高农田的一系列措 施,提高了耕地质量.但由于种种原 因,在耕地数量和质量方面还存在一 些值得重视的问题. 1,耕地数量问题 102011年第4期 我国耕地18亿多亩,与近年来 的实际需要相比,存在较大缺口.以 2009年为例,我国进口大豆4255万 吨(2010年又比2009年较大幅度增 长),加上进口食用植物油800多万 吨,按国内大豆等单产水平计算,约 需6亿多亩播种面积,相当于我国粮 食和油料播种面积之和的三分之一 强.这一耕地缺口今后的变化趋势, 需采取什么对策,应当认真研究论 证. 2,耕地质量问题 我国相当一部分耕地的水土流 失比较严重,比如东北平原,根据有 关部门资料,耕地黑土层已由开垦初 期的8o_.100厘米,下降到目前的 30厘米左右,松嫩平原黑土区有机 质含量由开垦初的8%以上,下降到 目前的2.5—3%. 我国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过 程中还需要一定量的土地;随着人口 的增长和人民生活的提高,还需要更 多的粮食等农产品.而单位面积粮 食产量的增加比较慢,2010年平均 每亩播种面积产量331.5公斤,比 1999年的300公斤提高10.5%,平均 每年提高大约一个百分点.考虑到 草原,森林等生态系统和水资源条 件,我国耕地的后备资源已经不多. 所以,今后加强耕地保护非常重要. (二)肥料问题 我国化肥工业的发展,对粮食增 产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但由于对 化肥过度依赖,导致了一系列问题. 1,化肥用量过多 根据有关统计资料,自1978年 至2009年,我国化肥投入量增长5.1 倍,而粮食总产量增长74%,化肥增 产效果呈不断递减趋势.我国平均 每公顷的化肥施用量,是法国,德国, 美国等国的3.5倍至7倍多.过量使 用化肥,导致河流,湖泊,水库,海洋 和地下水污染加重,对人们的生活和 生态环境造成诸多危害和威胁.目 前大多数地区,化肥用少了产量低, 用多了不仅提高生产成本,而且对生 态环境和土壤结构影响大,这是一个 两难问题. 2,有机肥与化肥结构失调 要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基础地 力,必须增施有机肥.但由于使用土 杂肥等有机肥比较费事,加上农村劳 动力结构变化,青壮年劳动力进城打 工的多,农民使用有机肥的积极性下 降;而秸秆粉碎还田需要一定的农业 机械和必要的灌溉条件,有相当一部 分地区不具备这种条件. (三)水利问题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建国60 多年来,我国的灌溉面积从2.4亿亩 增加到约8.9亿亩,为粮食增产发挥 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农田水利薄 弱的问题仍是制约粮食等农产品生 产的重要因素. 1,水资源短缺 一 方面,l8多亿亩耕地中,没有 灌溉条件的9亿多亩”望天田”,缺少 水资源和灌溉;另一方面,有灌 溉条件的8.9亿亩中,有相当一部分 因水资源不足而灌溉保证率不高. 而且,华北,西北,东北等地区一些井 灌区,大量超采地下水,加剧了地下 水位下降和地下水污染. 2,水利工程建设滞后 水资源短缺和水利工程老化失 修,配套不完善,重建轻管等问题突 出.灌溉面积中有相当一部分灌溉 保证率很低.灌溉水的利用系数也 比较低,比发达国家低2O一25个百 分点.正如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所 指出的,”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 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 的最大硬伤”. (四)种子问题 百业农为先,农业种为先,种子 是农业之母.60多年来,我国种业取 得了很大成绩,为粮食增产做出了很 大贡献.但是,种子企业多而不强,创 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够,过多依赖 国外种子的趋势令人担忧.比如玉 米种子,美国先锋公司生产的”先玉 335”玉米种子,在吉林省的种植面 积,2006年为26万亩,2009年猛增 到1900万亩;2010年到山西文水县 调查时据有关部门反映,”先玉335” 玉米在该县的种植面积已占到80% 多. (五)国际粮食供求问题 1,全球粮食短缺问题 据有关资料数据,全球人口每年 持续增加7000万以上.越来越多的 人,食物链将升级到耗用更多粮食的 畜禽产品.大量粮油作物用来生产 生物燃料,比如美国生产的玉米, 40%被用于生产生物乙醇.再加上气 候异常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加剧了 粮食短缺.世界粮食计划署的 显示,仅2009年就有1亿人新加入 饥饿人口的行列.2010年l0月l6 日世界粮食日有关资料显示,全球仍 有9.25亿人因贫困在忍饥挨饿中煎 熬.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迪乌夫 发表声明指出,全球每6秒钟就有一 名儿童因饥饿而离开人间,饥饿问题 仍是人类的”最大悲剧”.粮农组织和 世界粮食计划署联合发表((2OLO年 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报告指出,目 前有22个国家在粮食安全方面陷入 了”持续危机状态”.战胜饥饿,是实 现人类可持续发展重要而艰巨任务. 2,粮价上涨问题 据有关报道,2010年6_-7月 份,美国,欧洲小麦价格暴涨,比如芝 加哥交易所,小麦期货价格7月份单 月涨幅超过40%.进入2011年,全球 粮价屡创新高.当前,小麦,玉米,稻 谷等的国际粮价高于国内,会在一定 程度上推动国内粮价上涨.据媒体 报道,2月9日我国期货市场小麦价 格已突破每吨3000元.这与国际粮 价有关,也与我国旱情有关,截至2 月9日,山东,河南,河北等8省的夏 粮产区,小麦受旱面积占播种面积的 42.4%. 近年来,世界上一些地区发生粮 荒,我国没有发生粮荒;国际粮价出 现暴涨现象,我国粮价合理增长,没 有暴涨.形势越好,越要居安思危,重 视粮食问题.今后随着国际化,市场 化的日益加深,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其 他重要农产品的供给,必须充分考虑 国际环境. (六)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认识问 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 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不仅解决了温 饱问题,而且吃得越来越好.但对粮 食安全的忧患意识在下降.地方有 些同志认为国家粮食安全是国家的 事,不愿把地方财力向粮食生产多投 入.有些地方重工轻农,重城轻农,重 经济作物轻粮食作物,对”拆并村 庄”,”圈地造城”积极性高,对粮食生 产投入少.不少地方在投入上既存 在心有余,力不足的问题,也存在认 识不到位,有钱不愿投的问题.由于 种粮比较效益低,一些农民对种粮不 愿意多投入,有的甚至将耕地撂荒. 认识是行动的基础.对不重视粮 食安全的各种认识,要认真加以分 析,并通过教育,宣传等加以引导,使 更多的人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对 粮食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同时,要通 过多种激励措施,提高地方和农民对 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三,几点认识和建议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坚 持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把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 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 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 力”.对于发展粮食生产出台了一系 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新增千亿斤粮 食生产能力规划等专项规划和工程 项目也正在实施中.从长远和全局 考虑,还有必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保 证已经出台的政策落实好,并根据需 要和可能,采取更大力度的措施. (一)进一步增强粮食安全问题 的认识 中国经贸导干iJI宏观调控 一 是要按照温家宝总理2月10 日”全国粮食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的 讲话,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充分认识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和其他主要农产 品生产的重要性,这是管理好通涨预 期,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的基础,也 是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 谐稳定的基础.从战略和全局的高 度考虑,必须牢牢把握粮食安全的主 动权.二是坚持自力更生为主的观 点,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从 自身安全和国际责任考虑,必须主要 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国家粮食安全 问题.”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国粮 食消费量为世界粮食贸易总量的两 倍左右,如果粮食进口过多,不仅国 际市场难以承受,也会给低收入国家 带来不利影响.当然,为了弥补我国 水土资源不足和粮食品种调剂,也要 继续利用好国外耕地资源和国际粮 食市场.继续实行”两种资源”和”两 个市场”的战略.三是坚持转变发展 方式的观点,按照”高产,优质,高效, 生态,安全”的要求,采取综合措施, 把多元目标统一起来.四是坚持粮 食增产与农民增收相结合的观点,把 粮食增产建立在农民增收的基础上. 只有保护和调动好广大农民的种粮 积极性,才能真正保障国家粮食安 全.五是坚持供求基本平衡的观点,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努 力使粮食产量逐年稳步增长,做到产 需平衡.我国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解 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我国 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对世界的 贡献. (二)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强以农 田水利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按照今 年一号文件要求,在财政支出,预算 内固定资产投资,土地出让收益等方 面,加大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发展的 资金投入.结合全国新增千亿斤粮 食生产能力规划和其他有关规划,加 快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 2011年第4期11 宏观调控I中国经贸导刊 和节水改造,加快大中型灌排泵站更 新改造.加强灌区末级渠系建设和 田间工程建设,促进旱涝保收高标准 农田建设.因地制宜建设小水窖,小 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 小水利”工程.按照”开源节流并举, 节水为主”的原则,扩大灌溉面积,提 高灌溉标准.在技术指导,资金补助 等方面,引导和支持农民大力发展节 水增效灌溉,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 水,喷灌滴灌等节水增效技术.在总 结经验基础上,西北,华北,东北等地 区推广膜下滴灌和膜下旱作农业新 技术,实现节约用水,粮食增产,农民 增收等多赢目标.要努力形成新的 投入和建设管理机制,通过政府增加 补助,民办公助,奖补结合等多种形 式,充分调动农民对农田水利投入和 建设管理的积极性. 工程措施,农艺措施和管理措施 相结合,加快改造中低产田和建设高 标准农田.对水土流失严重的农田, 要通过坡耕地改造,退耕还林口粮田 建设和水土保持等工程,加大治理力 度. 要进一步总结和借鉴我国历史 经验和国外好的做法,通过技术推 广,政策支持等,增施有机肥,加大对 秸秆粉碎还田,过腹还田,过池还田 (沼渣沼液用于农田)等措施的投入 力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强基础地 力,减轻环境污染. (三)进一步提高科技含量 粮食生产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一 是选育推广优良品种.要通过整 合种子企业,增加投入,鼓励创新等 措施,进一步加大品种选育力度,重 点培育高产,优质,抗病虫害的良种, 同时加大优良品种的推广力度.二 是通过改革耕作制度和改进种植方 式,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综合效益.三 是进一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 实用新技术.四是提高耕种管收多 个环节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北方旱 区加快推广深松整地,免耕播种,化 122011年第4期 肥深施等机械技术;南方水田推广高 效整地,机电灌排等技术.五是强化 病虫害预测预报和统防统治,科学合 理用药,降低农药用量,减少病虫害 损失.对于效果好,适应面广的新技 术,比如水稻的大棚育秧,小麦的精 量播种,玉米的膜下滴灌和全膜双垄 沟播,大豆的窄行密植和行间覆膜 等,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技术和资 金上加大指导和支持力度. (四)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 要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 护制度,进一步强化规划和年度计划 管控,严格用途管制,落实用地节地 责任和考核机制.要建立和完善耕 地保护可视化图形数据管理系统,同 时借助卫片执法及动态巡查制度定 期对耕地情况进行督察.对通过”以 租代征”,”先行用地”等方式违规占 地,用地的行为,要采取更加严格的 监管和处罚措施.同时,要采取切实 措施,防止撂荒问题. (五)进一步重视结构的合理和 平衡 在重视总量平衡的同时,要进一 步重视品种和地区等结构的平衡. 我国的耕地l8亿多亩,农作物 总播种面积近24亿亩(2009年为 23.8亿亩),要处理好粮,棉,油,糖, 蔬菜等不同农作物的用地关系;要处 理好同一农作物不同品种的用地关 系.在统筹考虑国际资源和需求的 同时,按照供求平衡的原则办事,否 则,产量少了市场供应紧张且价格增 幅过大,产量过多则价格下跌不利于 农民增收. 从地区结构看,既要重视粮食主 产地区,粮食调出地区,也要重视粮 食非主产地区,粮食调入地区.30多 年来,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很快,但有 些省(广东,浙江,福建等)的粮食自 给率已下降到了50%以下,今后应 努力提高自给率,至少不能再下降. 粮食调入省要与调出省进一步建立 互利双赢的协作机制.西部一些省 份,因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耕地面 积有所减少,今后要通过多种措施, 提高单产水平和增加总产量. 为了缓解一些粮食和油料品种 的短缺问题,在挖掘国内增产潜力的 同时,要进一步研究和运用”走出 去”战略,到国外后备耕地资源多的 国家进行开发,在增加世界粮食总产 量的同时,有利于我国的粮食安全. (六)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一 是在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同时,按照依 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加强土地流转和 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经营 组织化程度和粮食生产能力.但是,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加强 耕地的”用途管制”,更好地防止”造 城运动”和企业资本无视土地规划, 用地计划和粮食安全的需要,将粮田 “非粮化”,”非农化”.二是进一步做 好粮食等农产品市场的调控.逐步 合理地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继续实 施主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保障农 民从事粮食等生产的合理收益,努力 形成务农收入尤其是种粮收入的稳 定增长机制.灵活运用储备,进出口 等手段,完善市场调节,确保粮食等 主要农产品市场平稳有序运行.采 取措施或创造条件,使农民在保护耕 地,提高粮食等农产品产量的同时, 尽可能多的增加收入,这是保护和调 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 全的重要前提,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 重要措施.三是要全面落实好”米袋 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 制.在耕地保护,播种面积,粮食产 量,品种结构,主销区与主产区的协 作等方面,要有量化目标和可操作的 措施.在生产,流通和仓储能力等方 面,要有互相衔接的专项规划和切实 可行的实施.在资金投入,政策 支持等方面,要有可靠的保障.在干 部考核方面,要进一步加强责任制和 激励机制等制度建设.一
/
本文档为【增强忧患意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