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一双手》教案

《一双手》教案

2018-11-03 7页 doc 19KB 15阅读

用户头像

is_562397

暂无简介

举报
《一双手》教案《一双手》教案 一双手 教学目标: 1、 了解张迎善一双手的特点,探讨这双手形成的原因,从而感受张迎善甘愿奉献的高尚情怀和造福大家的美好心愿。 2、 学习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文章的阅读方法。体会数字说明的好处,认识以小见大,借手写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这双手的特点,在探讨形成原因的过程中,感受张迎善的美好心灵。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过不少写人的文章,而写人的文章要想写得成功,势必要把人物写成功。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写人的文章——《一双手》。 二、 检...
《一双手》教案
《一双手》教案 一双手 教学目标: 1、 了解张迎善一双手的特点,探讨这双手形成的原因,从而感受张迎善甘愿奉献的高尚情怀和造福大家的美好心愿。 2、 学习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文章的阅读。体会数字说明的好处,认识以小见大,借手写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这双手的特点,在探讨形成原因的过程中,感受张迎善的美好心灵。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过不少写人的文章,而写人的文章要想写得成功,势必要把人物写成功。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写人的文章——《一双手》。 二、 检查预习 师:课前你们对课文进行了预习。下面我想了解一下简单信息: 出示:请你回答: 1、 这篇文章写的人物是谁, 2、 这个人物的职业是什么, 3、 文章的作者是什么身份,(记者:姜梦之) 作为一位记者,采访一位林业工人,为什么单单要写他的一双手呢,这双手有怎样的与众不同之处呢, 三、 学习新课 1、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划出关于这双手的具体描写。把这些具体描写多读几遍,想一想:这是一双怎样的手,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出示问题) 集体交流汇报(依次出示学生找到的关于这双手的具体描写的 句子) 读一读这些句子,说一说这是一双怎样的手,(指名读自己想谈的句子,读后谈理解。学生互相补充)(随机研读句子) (1) “在两只手握到一起的一瞬间,我惊讶了:我握的是手吗,活像是半截老松木~我本能地想抽回手来,可是没能得逞。那只有力的大手,把我的手紧紧地裹住了。” ? 读一读,谈感受。(粗糙、硬) ?哪个词更能体现这一特点呢,让学生抓重点词语来谈 “活像”能换个词吗, 作者把什么比喻成什么,为什么这样比喻,这样比喻说明什么, 随机板书:硬 粗 ?根据自己的感受再读一读。 (2)“整只手呈木色,手的纹络深、粗,染着黑土色。” ?读一读,谈理解。(颜色:木色;手的纹络:深、粗、染着黑土色。) 随机板书:木色 ?联系文章内容理解“染”字。(这句话中,有一个字用得十分贴切,你发现这个字了吗,解释;说明什么,)(“染”字写出了黑土的颜色已经渗透到这双手里面去了,再怎么洗也洗不掉了。因为这双手长年累月地植树,长期浸在黑土中,已经被着上了黑土色。) ?结合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 (3)“掌面像鼓皮一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肥圆。一个手指似三节老干蘑。” ?读句子。这里运用了打比方的手法,把掌面比作________,把手指比作__________。 ?生活中你见过鼓皮和干蘑吧,是怎样的,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了,(联系已有经验进一步体会出手的硬和粗。) ?结合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 ?除了这个比喻,还有哪个词体现出了这一特点,(老茧) 什么是“老茧”,见过谁长“老茧”,张迎善的手不仅磨出了老茧,而且布满每个角落。(学生通过对关键词“老茧”的理解,并拿生活中见到的长老茧的人的手和张迎善布满老茧的手比较,更深层的体会到底坚硬和粗糙到什么程度。) ?结合此时的体会再来读。 (4)“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长过指甲的地方,刻着四条形成上下两个‘人’字形的黑且深的裂纹,手指各个关节缠着线,线染成了泥色。” ?读一读,比较句子。(体会“刻”字的妙用:因为长年累月的辛苦育林,张迎善左手大拇指的指甲早已经没有了,像被刀子挖过一样,留下了深深的裂纹,变得“丑陋”了。一个“刻”字,使人感受到张迎善的手由于艰苦的劳动,已经变了形。) 出示: 1、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长过指甲的地方,刻着四条形(成上下两个‘人’字形的黑且深的裂纹,手指各个关节缠着线,线染成了泥色。 2、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长过指甲的地方,长着四条形( 成上下两个‘人’字形的黑且深的裂纹,手指各个关节缠着线,线染成了泥色。 ?根据自己的感受再读一读这个句子。 (5)“我丈量土地似的量起他的手来: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这是我今生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 ?读一读,谈谈自己又读懂了什么, 随机板书:大 ?方法指导:抓住具体数字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 ?根据自己的感受读一读。 过渡:看啊, 张迎善,一位年仅32岁的年轻林业工人,却拥有一双这样与众不同的手。他的手为什么会成这样呢,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张迎善的手为什么会成为这样,找到有关的语句,用“ ”画出来。(学生自主学习) (1)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个同学讲,其他成员要注意倾听,然后一起讨论,总结出一个大家认为最准确的、最全面的。 (2)组织交流,抓住重点句子谈理解。 出示: ?“栽树是手活。穴里的草根根、石块块得用手拣出来。保证苗苗不窝根,得用手把苗根送进土里。手得往土里插三四次,贴胶布涂手油不管用。” ?“一天栽一千多棵树~那么,他的手一天得往土里插三四千次~十天、二十天呢„„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造的,怕也是磨光、磨透了。” 师:好,我们一起来为张迎善算一算,栽一棵树手要往土里伸——就算三次吧,一天栽一千棵,这双手往土里插多少次,十天这双手往土里插多少次, 二十天呢,张迎善一共栽了多少棵树,这双手又往土里插了多少次呀,(780000次) 这么多次呀~怪不得这双手会布满老茧,怪不得这双手会坚硬、粗糙得像老松木,像鼓皮,像干蘑。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张迎善的勤劳、奉献、了不起。 再读这个句子,你还有什么新的体会, 出示:一天栽一千多棵树~那么,他的手一天得往土里插三四千次~十天、二十天呢„„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造的,怕也是磨光、磨透了。 (抓住“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造的,怕也是磨光、磨透了”来谈。这句话不仅写出了张迎善的手坚硬的程度,更写出了他那坚韧不拔的精神。) (3) 课文中还有哪些数字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它圈出来,大声地说一说。 (4) 指名读出 出示: 这双手已经栽树26万多棵。仅在1981年至1985年间就 造林33垧,改造迹地林和次生林44.5垧。这双手生产木材1300 立方米,枝丫3500层积立方米。这双手让这位32岁的年轻林 业工人,成为伊春林区最年轻的育林功臣,获得全国“五一” 劳动奖章。这双手栽的树,使小兴安岭上的西北岔河水,由浑 变清。这是一双创建绿色金库的手 师:看呀,就是这双手,和土壤的几十万次接触,创造了如此这般的财富。请你读一读,再静下心来想一想,难道这双手所付出的,所创造的就仅仅是这些吗, (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和抓关键词的方法,了解这26万棵树只是张迎善在1988年以前栽下的,这些木材、林场、枝丫只是1981年到1985年之间完成的,也就是说如果张迎善今天仍然在工作的话,他付出的、创造的将不仅仅是这些。而他只是伊春林区最年轻的育林功臣,还有更多的像张迎善一样默默奉献的平凡又不平凡的林业工人,) (5) 看看这些数字,再想想这双手,你又想说些什么, 出示: 我想说: 这是一双___________的手。这双手创造了_____________。 (出示后学生讨论填写)(补充板书)(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的感受,并请学生来板书。) (这是一双粗糙、写满数字、布满伤痕、不可思议、与众不同、让人赞叹、让人崇敬、比钢铁还坚硬、创建绿色金库„„的手。这双手创造了美、无法估量的财富、奇迹、不可能发生的奇迹„„) 此时此刻,你还能说它是“丑陋”的手吗,(不能) 因为这双手让这位32岁的年轻林业工人,成为伊春林区最年轻的育林功臣; 因为 出示: 结合课文内容或自己的想象,填空。 这双手栽的树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双手栽的树使小兴安岭上的西北岔河水,由浑变清;沙漠变成绿洲;荒山变绿岭„„) (6) 也正因为如此,林业局负责人说:这是一双创建绿色金库的手。绿色的金库指什么,为什么说森林就是绿色的金库, 小结:这大森林啊,的的确确是绿色的金库,而这金库的创造者就有张迎善,就有张迎善的这双手。 (出示张迎善的那双手的图片) 看着这双手,作者看到了一山山翠绿的森林„„同学们,看着这双手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森林的图片) (此时同学们看到的已经不仅仅是一双手了,可能是一车车的木材,可能是一弯弯的清泉,可能是一群群的小动物,可能是张迎善正在林区忙碌着,可能是许许多多像张迎善一样的种树工人正在忙碌着,也可能是张迎善以及和张迎善一样的劳动者美好的心灵,幸福的笑脸„„) 四、 小结并布置作业: 张迎善,一个平凡的林业工人,用这双普通却又不普通的手,创造了不凡的事迹。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这样普通而又不普通的手,不怕寒风清洁工人的手,传递知识老师的手,粗大有力爸爸的手,温暖细腻妈妈的手,还有你们,稚嫩灵巧的手等等,课后请你仔细观察,试着把它写一写。 板书设计: 一双手 硬 美丽 粗 创造财富 木色 了不起 大 奇 与众不同 创建绿色金库
/
本文档为【《一双手》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