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中国的纳吉布·马哈福兹“三部曲”研究

2017-09-02 10页 doc 24KB 112阅读

用户头像

is_686908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国的纳吉布·马哈福兹“三部曲”研究中国的纳吉布?马哈福兹“三部曲”研究 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 丁淑红 【摘要】 文本客观回顾二十年来我国的马哈福兹“三部曲”研究成果,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方面对其进行仔细梳理和阐释,以归纳总结我国对“三部曲”研究所呈现的特征、变化轨迹和趋势走向,述往以思来者。 【关题词】 中国 马哈福兹 “三部曲” 研究特征 纳吉布?马哈福兹(1911.12.11,2006.8.30),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获奖作品是1956、1957年发表的“三部曲”,即《宫间街》、《思宫街》和《甘露街》,因故事发生在埃及开罗的...
中国的纳吉布·马哈福兹“三部曲”研究
中国的纳吉布?马哈福兹“三部曲”研究 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 丁淑红 【摘要】 文本客观回顾二十年来我国的马哈福兹“三部曲”研究成果,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方面对其进行仔细梳理和阐释,以归纳我国对“三部曲”研究所呈现的特征、变化轨迹和趋势走向,述往以思来者。 【关题词】 中国 马哈福兹 “三部曲” 研究特征 纳吉布?马哈福兹(1911.12.11,2006.8.30),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获奖作品是1956、1957年发表的“三部曲”,即《宫间街》、《思宫街》和《甘露街》,因故事发生在埃及开罗的三个旧城区,也被称作“开罗三部曲”和“老街三部曲”。早在马哈福兹获奖前,我国学者便颇具慧眼地翻译了他的几部长篇小说,这其中就有1986年翻译的中文版“三部曲”。马哈福兹获奖后,我国阿拉伯文学界掀起了翻译马哈福兹作品的热潮,其大部分作品都有中文版,有的甚至有多个版本。马哈福兹的获奖致辞、接受阿拉伯媒体采访以及阿拉伯学者对他的评论等内容也纷纷被译介过来,为研究马哈福兹“三部曲”提供了翔实的背景资料。马哈福兹研究俨然成了阿拉伯文学研究中的显学。研究马哈福兹必然谈到他的“三部曲”,本文只是将对“三部曲”的研究成果作为论述对象。据笔者对所搜集到的资料统计,国内学者发表的研究马哈福兹“三部曲”的评论性文章共有18篇,数量不算很多,大致可分为社会学批评、西方文艺理论运用和比较文学热三个不同时期。 一、 社会学批评观点为主的研究阶段 文学在中国大陆长期被作为政治的载体,评学的重点主要放在思想性上,忽视了文学的美学价值、哲学思想及根植其中的民族文化传统。初期对“三部曲”的研究视点主要集中在对作品中人物,特别是主人公形象的剖析,以及作品的主题研究、作品的归类等问题上。研究者在这个时期基本上被束缚在时代背景,作品、作家,作品这样的思维模式中。这是研究中经历的一个必然阶段,也是我国当时的客观情势使然,是我国文学评论界共同经历的一个阶段。 从目前掌握的来看,中国大陆地区对马哈福兹“三部曲”的研究始于1986年发表在《外国文学》第4期上的《纳吉布?马哈福兹的〈三部曲〉》,作者朱凯是“三部曲”的 三部曲”的内容、时代背景和艺术手法等,“正是译者之一。这是一篇评,详细介绍了“ 由于《三部曲》在思想和艺术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它一经问世就赢得了广大阿拉伯读者的喜爱,引起阿拉伯文坛的轰动和世界各国文学界的关注。„„《三部曲》在阿拉伯各国印行十 1余版,被译为多种外国文字,并已搬上银幕,在阿拉伯群众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见,在马哈福兹获诺贝尔文学奖前,“三部曲”已具有世界知名度了,这也是我国阿拉伯文学学者着手翻译和介绍的原因。 此后,中国的研究者逐渐脱去编译的痕迹,尝试着提炼、挖掘“三部曲”的现实主义 的《论纳吉布?马夫兹的〈三意义、典型人物和艺术特色。这中间的佼佼者当数谢秩荣先生 部曲〉》,作者指出,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斗争是“三部曲”的时代内容,“而争取自由——民族自由和个人自由,就是《三部曲》的核心。作者正是围绕这个核心,通过对一个中产 2阶级家庭三代人的演变,真实地再现了这个重要历史时期埃及社会的动荡和变迁”。谢秩荣先生了三代人的特点及形成原因,第一代传统守旧;第二代彷徨迷茫;第三代目标明确、敢作敢为。该论文资料翔实,直接引用了大量的阿拉伯文期刊、阿拉伯作家评论马哈福兹的观点及马哈福兹对自己作品的看法等原始资料,被以后的研究者广泛转引。 社会学的批评方法在现今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批评方法,如和其它各种批评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会发掘出更多新的有价值的东西。蒋和平的《埃及1919年革命与纳吉布?马哈福兹的〈三部曲〉》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作者将“三部曲”回溯到文本所反映的特定历史时期进行考察,指出:“纳吉布?马哈福兹从一个历史学家的角度,客观地再现了1919年革命期间所发生的一些事件;又从一个小说家的角度生动地描写了学生、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 3及中产阶级等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对待此次革命的态度”。该文的切入点很有新意,且大量利用阿拉伯学者的观点来佐证,有理有据。本来“历史是一个延伸的文本,文本是一段 4压缩的历史,历史和文本构成了现实生活的一个政治隐喻,是历时态统一的存在体”。 “三部曲”中的女性形象也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张嘉南先生写了《纳吉布?马哈福兹“三部曲”中的女性形象》、《蒙昧与觉醒——谈纳吉布〈三部曲〉中的妇女形象》、《艰难的历程:从马哈福兹的“三部曲”看埃及妇女解放运动》三篇论文进行阐述,并将“三部曲”中形形 1 朱凯:《纳吉布?马哈福兹的〈三部曲〉》,载《外国文学》1986年第4期。 2 谢秩荣:《论纳吉布?马夫兹的〈三部曲〉》,载《外国文学研究》1990年第2期。 3 蒋和平:《埃及1919年革命与纳吉布?马哈福兹的〈三部曲〉》,《东方研究》(2001年),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第144页。 4 王岳川:《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58页。 色色的妇女,按所处的阶级和社会地位,分成了资产阶级贵族妇女、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受压迫妇女和中产阶级妇女三类进行分析,从妇女命运的变化和觉醒意识的复苏考察埃及妇女解放运动的状况。 二、 西方文艺理论运用的研究阶段 80年代初期,阿拉伯文学的研究仅限于阿拉伯语专业的科研人员和教师。随着马哈福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越来越受到非阿拉伯语专业研究人士的青睐和重视,他们借助中文译本,运用西方文艺理论对“三部曲”进行解读、探析,丰富了中国马哈福兹研究的内容,拓宽了研究空间,做出了一些颇为新颖的阐释。 陈融的《论“三条街”中的性爱描写》可谓是利用人类文化学理论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作者以“三部曲”的“性爱描写”为切入点,指出三代人对此的不同态度。第一代,父辈们自身放纵情欲,淫荡无羁、嫖妓奸宿,无所顾忌,对子女却实行压抑,这是由伊斯兰传统伦理道德体系的自相矛盾与内在分裂所决定的。“一方面,社会对已婚成年男子的纵欲持宽容、默认的态度;另一方面,社会的家庭荣誉观又把禁欲列置在首项,因为这毕竟是封建 5伦理体系表层的最基本的色彩”。第二代,受西方思想的影响,决意舍弃父辈的生活方式,但受自身的局限和时代的限定,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浅薄性。第三代,把爱情真正引入性爱的领域,敢于大胆追求爱情,追求两性和谐的美满生活。作者意欲通过“三条街”的性爱描写来蠡测从近代向现代转化之际埃及伊斯兰文化伦理道德的演变过程,还有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在伦理观上的激烈冲突及其结果。 黄辉的《尼罗河上的絮语——纳吉布?马哈福兹<三部曲>的精神内核》则是从社会层面和哲学思辨层面探讨处于历史文化转型期的“三部曲”中的民族主义倾向和人道主义精神。作者认为“以维护本民族利益为核心的民族主义与超越民族、以关怀全人类命运为旨的人道 6主义精神难以相容”,而马哈福兹就面临这样的艰难抉择,因此在“三部曲”中一方面通过塑造知识分子形象,勾勒出埃及民族解放运动的艰难历程;另一方面深切关注父权、夫权、神权立体网络统治下女性的悲惨境遇和封建主义、殖民主义双重压迫下社会底层人民的命运,殷切期望各民族、国家自由平等,和睦相处,唤醒博大的人类之爱。 运用西方叙述学理论阐释“三部曲”可谓独树一帜,而指出“作家在直接消解时间和 5 陈融:《论“三条街”中的性爱描写》,《国外文学》1992年第3期。 6 黄辉:《尼罗河上的絮语——纳吉布?马哈福兹〈三部曲〉的精神内核》,《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因果关系中完成了关于文化的独特反思,把家族变迁的小说命题变成关于传统与现代的文化 7命题,因而对处于全球化语境中中国文学的发展和世界异质文明对话均具有启迪意义”这一观点确实独辟蹊径,值得仔细思量,这就是马丽蓉的《论马哈福兹“三部曲”空间性的文化叙述》。作者首先指出作家打破故事的时间链和情节的因果性,通过有意安置三条街名作篇名来写同一个家族内部三个家庭的往事,进而影射埃及社会三个时代的现状,把叙述作了空间式聚焦。三处老房子的旧事重提变成了关于三个恒定情势的空间叙述,即《宫间街》、《思宫街》和《甘露街》分别围绕着“爱、贪和变”展开,通过全部叙述,各自代表了埃及 的20年代;政治腐败、道德沦丧、危机四伏的30年代历史上相继出现的以宗教为主流文化 和反殖民主义、求独立、变革的40年代。然后作者分析作家通过采用瞬间定格与意外叙述互动、章节并置与开放式结尾结合等手法,扩大了文本的文化信息量,将文学叙述提升为文化叙述。 三、 比较文学视角下的研究阶段 我国的马哈福兹研究近年出现了将马哈福兹的“三部曲”与我国作家巴金的“激流三部曲”进行比较研究的现象。两部作品均通过一个家族几代人的生活和思想变迁反映现实社会,家族小说是其比较的支点。一方面从作品的背景、内容、主题、人物形象、写作手法等方面发掘相同点或相似点,另一方面从作家的生平、创作历程、创作手法上进行平行比较研究。这方面的论文有倪颖撰写的两篇论文《中阿文坛的两位巨匠——巴金与纳吉布?马哈福兹》和《东方文坛的两部现实主义巨著》。 余嘉的《前后喻小说文化视域中马哈福兹与巴金的家族小说之比较》论述视点颇新,利用了美国人类学家米德在其《性行为的文化决定因素》中创用的“前喻文化”亦称“老年文化”,指由传统为导向的文化形态。而“后喻文化”,也叫青年文化,是一种由年轻一代将 8知识文化传递给他们在世的前辈们的文化形态。作者认为,两位作家对本国社会的批判突出表现在作品中的父权政治与青年文化的矛盾冲突上,即老一代守旧、维护旧制与新一代思变、冲破束缚的对立,并在文化人类学的语境中从价值观念、社会角色的网络关系等层面进行分析,指出两部作品蕴含了东方文化传统的一些相同的特质,如农耕文化决定东方国家的传统意识浓厚,以伦理为本位,以道德为重心,群体观念和家庭观念强,导致前喻文化的强 7 马丽蓉:《论马哈福兹“三部曲”空间性的文化叙述》,《阿拉伯世界》2003年第6期。 8 余嘉:《前后喻小说文化视域中马哈福兹与巴金的家族小说之比较》,《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另该文还发表在《扬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势影响;而在社会发生巨变之时,处于弱势的后喻文化便有了挣脱前喻文化控制的强烈意愿。 同是对巴金与马哈福兹的家族小说进行比较,都是以“家”为突破口,薛庆国的《“家”与东方之弊》,深谙中国和阿拉伯文化精髓,尽显深厚学养。巴金和马哈福兹都是对传统文化具有反思意识的作家,两部关于“家”的作品,都是通过叙述发生在“家内”的故事折射出“家外”的世界;反之,了解“家”以外的世界,能更好地解读作品搭起的“家”。基于此,作者归纳总结出历史包袱沉重的中国和阿拉伯两大东方民族传统文化中存在的许多惊人相似的弊端,这些弊端分别是膜拜权威、压抑个性的专制主义倾向;尊古贬新、保守封闭、自大排外的痼弊;反科学、反理性的迷信、玄学与宿命思想;容易养成虚伪瞒骗、自欺欺人 9的恶习;包含着排斥亲情、剥夺幸福、歧视女性的成分。该篇论文沉积了作者对中国文化和阿拉伯文化的长期知识积累,在广泛借鉴中阿学界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所引用的阿文书籍如《阿拉伯社会研究绪论》、《当代阿拉伯思想关照下的阿拉伯思维》、《面对变革挑战的阿拉伯文化》等书中有关阿拉伯文化弊端的论述在我国尚属首次出现,对有兴趣研究阿拉伯文化的后来者很有裨益。 汪祖贵的《论纳吉布?马哈福兹三部曲〈两宫之间〉的讽刺艺术——与鲁迅、钱钟书讽刺手法比较》,试图从文化传统、文学风格等角度切入,探寻三部曲中独特的讽刺技巧。 10作者认为马哈福兹的讽刺“既有着东方人的含蓄蕴籍,又有着西方人的哲理思辨”,讽刺不露声色,虽平静却凝重,并建立在强烈的不和谐中,带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哲理性。为加深对马哈福兹讽刺艺术的认识,作者将其讽刺手法与鲁迅的冷嘲热讽、钱钟书的机智调侃讽刺风格进行了比较。 中国的马哈福兹“三部曲”研究,主要指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不应包括外国学者用中文撰写的成果。但在这里,我想提一下,随着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友好关系的发展,来中国学习的阿拉伯学生越来越多,他们中有的还在中国大学攻读中文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其中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的约旦学生尤素福?哈塔伊白用中文撰写的论文《同是辉煌:试论〈家〉和〈宫间街〉中主要男性人物的相似形》因发表在我国期刊上,故在此稍作叙述。作者选取了两位作家“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家》和《宫间街》中的男性人物进行比较,尤其对各自主要男性人物的命运进行分析,指出他们的相似之处——暴君式的家长:高太爷和阿卜杜?贾瓦德;柔弱的长孙与长子:觉新和亚辛;走上觉醒之路:觉惠和法赫米;爱情至上的觉民和凯马勒。中国和埃及都曾是典型的父权社会,对两国男性人物进行比较分析,有特殊意义。 9 薛庆国:《“家”与东方之弊》,谢秩荣主编:《东方新月论坛》,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 10 汪祖贵:《论纳吉布?马哈福兹三部曲〈两宫之间〉的讽刺艺术——与鲁迅、钱钟书讽刺手法比较》,《文教资料》2007年6月中旬刊。 马哈福兹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在阿拉伯世界声名远播,50,60年代已在阿拉伯文坛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深受评论界和文学史家的重视,阿拉伯世界对他的研究已历时半个世纪之久,而我国很少将阿拉伯学者的研究成果译介过来,这对丰富、加深我国的马哈福兹研究多少是个缺憾。当前,文学批评研究方法、话语方式越来越多,对马哈福兹的研究也会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附录:中国发表的有关马哈福兹“三部曲”的论文文章索引: 1. 朱凯:《纳吉布?马哈福兹的〈三部曲〉》,《外国文学》1986年第4期。 2. 谢秩荣:《论纳吉布?马夫兹的〈三部曲〉》,《外国文学研究》1990年第2期。 3. 李文彦译:《我是这样写〈三部曲〉的——埃及〈消息报〉记者柏克萨姆?拉马旦访问 纳吉布?马哈福兹》,《外国文学》1990年第4期。 4. 杨耐冬:《从“开罗三部曲”到镜子: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评介之三》,《当代作家》 1991年第2期。 5. 张佑周:《评纳吉布长篇小说〈两宫之间〉》,《龙岩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2年第1期。 6. 陈融:《论“三条街”中的性爱描写》,《国外文学》1992年第3期。 7. 张嘉南:《纳吉布?马哈福兹“三部曲”中的女性形象》,《阿拉伯世界》1995年第3期。 8. 张嘉南:《蒙昧与觉醒,—谈纳吉布〈三部曲〉中的妇女形象》,《国外文学》1995年第 3期。 9. 张嘉南:《艰难的历程:从马哈福兹的“三部曲”看埃及妇女解放运动》,《北京大学学 报》(1996东方文化研究专刊)。 10. (约旦)尤素复?哈塔伊白:《同是辉煌:试论〈家〉和〈宫间街〉中主要男性人物的 相似形》,《阿拉伯世界》1997年第2、3期。 11. 《蒋和平:《埃及1919年革命与纳吉布?马哈福兹的〈三部曲〉》,《东方研究》(2001 年),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 12. 余嘉:《前后喻小说文化视域中马哈福兹与巴金的家族小说之比较》,《广西师范大学学 报》2000年第2期。(另该文还发表在《扬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13. 黄辉:《尼罗河上的絮语——纳吉布?马哈福兹〈三部曲〉的精神内核》,《湖南工程学 院学报》2002年第3期。 14. 马丽蓉:《论马哈福兹“三部曲”空间性的文化叙述》,《阿拉伯世界》2003年第6期。 15. 薛庆国:《“家”与东方之弊》,谢秩荣主编:《东方新月论坛》,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3年。 16. 倪颖:《东方文坛的两部现实主义巨著》,《东方新月论坛》2003年。 17. 倪颖:《中阿文坛的两位巨匠——巴金与纳吉布?马哈福兹》,《东方研究》(2002,2003),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年。 18. 汪祖贵:《论纳吉布?马哈福兹三部曲〈两宫之间〉的讽刺艺术——与鲁迅、钱钟书讽 刺手法比较》,《文教资料》2007年6月中旬刊。
/
本文档为【中国的纳吉布&middot;马哈福兹&ldquo;三部曲&rdquo;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